榆树范文网

广告专业导论论文范文(优选4篇)

101

广告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路径

按照教育部规定,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今年将原“影视广告”专业更换名称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侧重原影视广告专业优势的前提下,结合新的媒介发展形势、高校改革形势以及学院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积极进行专业发展路径探索,以形成创新有效的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发展模式。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学科建设创新

二、高校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转型

传统意义上讲,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加注重理论学习与思辨能力,强调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把握,形成一定的宏观视角;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强调细化专业分工后针对某一领域的熟练与深入,形成较有针对性的应用视角。从这个角度理解,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本科院校培养的是侧重于理论能力的通识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侧重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市场竞争往往归结于人才能力的竞争。企业日益希望员工兼具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在内部打造更高效的人才团队,以此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与此同时,前几年高校持续扩招造就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逐年攀升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带来了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对于广告专业而言,本科院校的“广告学”专业,以往强调的是广告文案、广告策划等理论性内容;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以往强调的是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应用性内容。在新的高校教育改革形势下,广告学本科专业,早已加大了在设计与制作方面的教学与培养力度,而高职院校的各类广告应用型专业,也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与综合应用能力。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广告专业教学,始终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实务能力培养,所有的广告专业核心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避免了专业教学的坐而论道。近四年,每年都有广告专业的学生在部级广告比赛中获奖,也侧面印证了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水平。同时,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广告专业要求教师及时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逐步加大理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活水与智力支持。

三、学院发展定位的专业定位调整

广告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第2篇

一、高等院校非广告专业广告学教学体系构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就可能性而言要从广告学本身的学科性质谈起。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市场学、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等多门学科。也正是由于它的包容性、交叉性使各专业学生都拥有广告学的学习基础。高校非广告专业的专业背景优势使广告学课程的开设成为可能。非广告专业的学生有的是学经济的,有的是学文学的,有的是学美术设计的,有的是学计算机的,等等,拥有各种各样的学科背景。学中文的能在广告文案创意中大显身手,学美术的能在色彩、构图等方面发挥特长,学计算机的能运用先进软件进行广告的制作。多元的学科背景为广告学的开设提供了可能。所以,在高等院校中许多非广告专业都将广告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来开设。比如新闻传播专业、营销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商贸专业等。还有一些专业也把广告学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

再从新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广告人才的需求来看,广告公司和广告经营单位需要这样的广告人才:对商业有基本(到深入)的了解;努力、热情、向上的工作态度;TeamPlay¬er;细节;想象力、可塑性;学习、调研能力、应变能力;操守;沟通能力(讲、写、形象),对生产工具基本(到深入)的了解。以上是触动传媒首席运营官杨宇时先生给广告企业需要的人才下的定义[1]。这个定义里可以看出非广告专业的学生只要接受广告知识的基本理论教育再加上努力、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富有想象力,善于沟通,人品好就可能成为经济市场中的广告人,成为知识交叉,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的改变也为在非广告专业构建广告学教学体系培养广告人才提供了可能。

市场在变,教育也应随市场而起舞。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曾经指出:我国过去本科的定位是专业人才教育,如清华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这在计划经济下是事实,有一定的道理;而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变化快,专业划分过细有弊端,人才的适应性很低。大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于基础教育而非专业人才教育[2]。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因时代变迁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培养专家型人才到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一专多能的有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转变。复合型人才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复合型其实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采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融会贯通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在高等院校中非广告专业开设广告学课程,构建广告学教学体系有其必要性。

二、构建非广告专业广告学教学体系的思考

既然是非广告专业,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就应与专业广告教学体系有所区别。构建非广告专业广告学教学体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有复合型。应用性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广告综合人才。因此,其广告学教学体系的构建就应有独特的、凸显专业特色的、独立的广告学教学体系。

(一)依托专业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建构多元化知识构架

非广告专业顾名思义指除广告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就目前来看,在一般院校中开设广告课程的专业有新闻传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中文专业、计算机专业、美术专业等等。新闻传播专业具有厚实的新闻学、传播学及媒体知识,也具有较强的新闻写作能力,因此,在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广告学应发挥其在传播、媒体、写作等方面的特长,结合新闻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媒体策划等课程,注重广告文案写作、媒体策划能力的培养。同样,中文系开设广告学课程就应注重文案写作能力、广告创意能力、广告策划能力的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应基于对市场的了解侧重于广告的市场营销与经营管理;计算机专业拥有广告设计的软件技术,可着重从计算机广告设计入手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动手能力,把创意变为现实;美术专业可发挥其对色彩、构图的独特敏感性主攻广告创意,结合计算机应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这样广告学课程的开设既以原专业知识为基础,又发挥了原专业的专业特长,且建构了多元化知识结构。

(二)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

非广告专业的广告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以广告学课程为基石,进而寻求特色化发展。非广告专业的广告学课程内容应包含广告的概念、广告的历史、广告的基本流程、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v广告调査与策划、广告基础理论、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广告文案创作的基本技巧、消费者行为研究、广告市场、广告媒体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广告学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广告学习空间,向纵深发展,进而学习广告创意与设计、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等可操作性较强能凸显其专业特色的课程。这是一种先总后分层级设置,这一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非广告专业广告教学的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也为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凸显知识的多元化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以理论为基础突出应用性

非广告专业开设广告学应夯实广告理论知识。实践必须以理论为指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认知,所以在非广告专业开设广告学首先要强调突出的就是广告理论的学习。

学生必须掌握广告调査、广告策划、广告计划与目标、广告定位、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了理论的依托才可能较好地进行广告实践。而广告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广告从调査、策划、创意到制作都是要求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因此又必须突出应用性。“也正是广告的应用型色彩较一般传统学科更重,使得广告教育在保障传统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兼备应用教育的功能”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增加应用性实践教学时间。一般说来应有二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广告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新媒体告诉发展的时代,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应注重与现实接轨,及时更新。

(四)教学方式多元化改革体现实践性

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若干意见》第十条明确指出: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文件的出台说明了高等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应该始终渗透实践教学的内容。

非广告专业的广告学教学应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抓起,注重教师授课环节的改革,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授课中突出实践性。教师授课的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项传播模式,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方法、模拟实践方法等的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案例的使用既要有广告史上的经典案例,还要有最新的广告案例。应从接近性入手,用新案例吸引学生。广告学教学中还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从案例的评析到广告创意与策划直至制作都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仅仅起组织与指导的作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广告学的教学。走出去是说我们的课堂不要局限于教室,学生应该了解广告运作实际,到市场中了解广告公司运作,了解广告创意实践。学生可自发或者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广告公司,到广告运作第一线学习。请进来是说请广告资深从业人员到大学开设专题性讲座让,介绍广告实际运作经验。

(五)考核形式多样化,多维度检测教学效果

广告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第3篇

1983年, 厦门大学挂靠在文学硕士研究生招收目录之下招收了中国内地首届广告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 1984年, 厦门大学设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本科专业, 并招收了首届广告学本科生, 拉开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序幕。[1]22至今, 中国广告学教育已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 由无到有, 由当初的一所高校到现在几百所高校。归纳起来, 我国广告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2]

(1) 广告学专业设在新闻(信息)与传播学院的广告系。这种形式多见于一些综合型大学, 比如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暨南大学等,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注重综合策划的能力、 媒体运作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广告学专业设在人文(文法)学院。我国有很多高校把广告学设置在人文或文法学院, 如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等。广告专业这种设置方式一般常见于以理工、 农业等为突出优势的高校, 而文学、 新闻、 广告、 法律等都被归入一个学院。

(3)广告学专业设在工商管理学院或市场营销系。这种形式常见于一些以经济类学科为主的大学, 如天津财经大学等。该专业的建设依托在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基础上, 其专业方向是偏重于营销策划。

(4)广告学专业设在艺术系或者设计系。其专业方向主要以艺术设计和平面制作为主, 如南京音乐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等。

尽管以上四种模式是目前的主流, 但我国广告学专业设置没有规定的统一标准。杨海军教授认为, 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 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多设置在经济系、 财经系、 企管系、 经贸学院、 商学院等。90年代以后, 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设置逐步趋向多样化, 中文系、 艺术系、 文秘系、 社会学系、 管理系、 商业文化系等都设立了广告学专业。从总的情况看, 凡是能够设立广告学专业的院系, 基本上都设立了广告学专业。[3]我国广告学专业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为我国的广告公司、 传媒和不同行业的广告主培养了大量的广告策划、 广告设计、 广告创意与广告管理的人才。

二、 品牌传播成为我国广告学发展新路径的原因探讨

我国已经进入了品牌化的时代, 品质意识、 消费理念的转型是社会品牌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因而品牌传播有可能成为我国广告学在品牌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路径。笔者认为, 我国广告学教育向品牌传播方向转型的原因主要是受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驱动。在理论方面, 主要是品牌及品牌传播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 与品牌紧密相关联的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实践方面, 与广告经营和运作密切相关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我国的本土企业向品牌寻求竞争力的愿望不断加强。具体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理论的崛起

品牌(Brand)来自于古挪威语“brandr”, 意思是“打烙印”。20世纪30年代宝洁公司首创了品牌经理管理制度; 在20世纪60年代, 世界著名的广告人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提出了品牌形象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个广告都要为品牌的长期形象服务; 20世纪70年代, 品牌个性理论和定位理论得到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著名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格(David )提出了品牌领导理论、 品牌资产理论和品牌认同理论。[4]在广告业界, 跨国广告集团也与时俱进, 相继提出了不同的品牌工具。如奥美广告提出“品牌管家”(brand stewardship), 萨奇集团提出了“全球品牌策略”(the global branding); 电通广告提出了“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理念; 达彼思广告提出了“品牌轮”(brand wheel)概念; 智威汤逊提出了“整合品牌建设”(total branding)。因而, 我们可以说,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品牌成为营销和广告学术界和业界的焦点, 毫无疑问, 21世纪已经是品牌至上的时代。

(二)企业营销战略和传播战略的转向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第5期佘世红: 基于品牌传播的我国广告学发展新路径探讨

广告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广告设计专业 教学设计 课程设置

广告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到绘画艺术、美学、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从本行业专业理论的深度、广度和专业技能的多样性等角度来看,在三年内要培养出具有高等教育层次、鲜明职业特色的技能型、应用性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关键的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是一个专业从设置、确立培

养目标、组织教学,最后到如何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总体设计。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按照社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模块组织教学。根据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将专业素质细分为能力模块,并设置相应的课程。能力模块的划分,是高职教育中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设计的关键。

一、行业现状分析与培养目标确立

根据对目前各类广告公司营运状况及广告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分类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逐渐掌握了社会对该专业在人才层次、专业方向、就业岗位、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确立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专门从事广告设计、生产、施工及广告管理运作过程中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使毕业生具有鲜明的法制观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具有现代审美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有较强的艺术造型能力、较高的设计水平、掌握数码设计手段,并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广告设计与制作技能的“设计师”和“工艺师”。毕业生在获得国家教委统一颁发的大专学历证书外,还应考取各种广告业执业资格证书。

二、岗位及专业能力分析

根据目前广告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人数比例如下:广告公司设计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5%;企业设计部门的设计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5%;设计师助理,约占总人数的15%;广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0%;广告业务员,约占总人数的15%。

广告行业对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有较强的手绘造型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进行广告设计;能根据广告不同媒体、特点和客户的要求,提出创意新颖的各种广告设计方案,并能组织实施;掌握基本的包装装潢设计技术以及各种文字造型能力,其中能熟练掌握黑体美术字和宋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进而推及其他种类的文学造型,并在设计中灵活运用;能熟练掌握现代摄影、影视技术等广告制作手段;能根据设计方案提出正确的施工(制作)方案,并根据这些方案能准确计算出各种广告的制作成本;英语能通过广东省二级考试并基本掌握广告专业用英语。

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具体要求: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能有效地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种广告设计方案;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及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有较强的群体适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知识结构的划分

在处理高职教学计划中的知识内容时,有一对矛盾是必须认真探讨的,那就是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学生不能培养成通才;作为高等教育,它又必定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尚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本专业的可持续学习的基础。要满足针对性和适应性两方面的要求,高职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职课程的知识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着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和发展。专业技术知识是与高职人才的具体工作直接有关并频繁应用的知识。从三类知识的性质可知,专业技术知识是直接反映当前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了高职教学的针对性。专业理论是专业技术的基础,它常常是相近专业的

共同基础。基础理论表达的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它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覆盖面更广。因而,这两类知识支持着高职人才的适应能力。

三种类型知识的性质决定着它们的稳定性。它们的逻辑联系(或内容排序)是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一专业技术。实践证明,越在基层的知识,稳定性越高。当前,人们在惊呼的“知识老化”“知识淘汰”等大都是指技术知识。计算机软件的迅速发展,是最突出的实例。基础理论最为稳定,有时,即使“老化”了,但在一定时空下,仍然是有效的。例如当相对论、量子力学出现后,古典力学当然是“老化”了,但是,当前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的力学计算仍然是依靠古典力学来做的。专业理论的稳定性处于二者之间,例如广告设计课内容框架的变化是较缓慢的,但由于设计学的进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设计方法上产生了许多变化。

高职人才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就是协调这三类知识的比重。高职人才的适应性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适应,没有必要在过分宽广的幅度中打基础。在高职课程内容中,应该加强的是专业理论,专业理论课要占35%,专业技术课占25%,基础理论课占15%,其理由可归纳为: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沿一定专业方向的综合和发展,是根据专业需要精选提炼出来的基础理论。因而,它是针x,-j要求和适应性要求的统一。专业理论是学习和发展多种同类专业技术的基础;专业理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四、能力模块划分和课程设置

广告专业的专业能力模块划分是以社会调查和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具体的思路是:广告行业的各种职业岗位或技术分工进行能力的分析,以确定与专业培训目标相对应的“应知”和“应会”;根据这些“应知”和“应会”来确定学生应当掌握的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单项能力的若干能力要素;将各种能力分解整合成能力模块,来确定课程的设置。

1.职业道德及社会能力。要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敬业、乐业精神;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对应课程有政治理论、德育、英语、公文写作、体育、广告法规。

2.基本造型和设计能力。要求能够掌握现代平面造型、色彩装饰效果及立体空间构成的三大设计基础,并通过纯形式语言过渡到专业设计语汇的把握,从而创造性地运用到广告设计中去。对应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

3.文字造型与运用能力。要求掌握中英文的标准字、变体字,以及按设计属性进行不同风格的字体造型,能进行各种文字的组合与单项创意设计,并按工艺要求进行制作。对应课程有文字造型。

4.印刷广告制作能力。要求掌握各种开度页码编排法、印刷广告设计成本计算方法。对应课程是印刷广告。

5.影像技术造型能力。要求了解摄影、摄像的各种技巧,能独立完成作品创意及拍摄,并具有一定的后期加工制作能力。

6.广告材料选用及传统广告设计制作能力。要求熟悉路牌广告、灯箱广告、霓虹灯广告等传统广告媒体的设计与制作能力,了解各种广告材料的性能。对应课程是广告媒体、路牌广告制作、灯箱广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