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批判性哲学论文范文(优选15篇)

123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篇

论文摘要:以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进路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目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都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门显学。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复杂的新兴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必将呈现出新的特征。纵观国内外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无非是从批判理论的视角、符号学研究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的进路进行归纳梳理,力图从宏观上把握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以期对当前大众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

大众文化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xxxxxx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xxx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思想和言论”、“是对美好的追求”,在社会中肩负着主导、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这些文化仅仅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手中,而广大的工人阶级被认为是“没有受过教育、缺乏教养”的人,大众文化就是这些“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修养的民众发展壮大的文化”,是一种离散的“无政府主义”的文化,它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处于一种对立的态势。xxx的这种观点流露出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艾略特继承了xxx这种文化观,认为文化只能为社会中的文化精英所理解,并对工业文明和大众文化抱严厉的批评态度。1930年利维斯出版了著作《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在书中他把当时流行的电影、流行小说、广告等文化现象统称为“大众文化”,他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消费的商业文化,已经大规模地充斥于社会文化领域,它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巨大的威胁,使传统价值受到挑战,少数文化精英的地位日益式微。他号召“精英们”武装起来,以抵制大众文化。

德怀特·麦克唐纳也是一个文化精英主义者,在他的视野中“大众”(mass)是没有个性的、彼此之间失去精神联系的群氓…。1944年他撰写《大众文化理论》,他通过对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比较后认为,民间文化是来自下层、直接反映民众生存经验、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与统治阶级的阴谋没有关系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的文化,是面向市场成批制作出来的,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卡通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大众文化并非大众主动生产或接受的文化,是统治阶级赚取高额利润维护其统治而开发的,是文化商人花钱雇佣技术人员制作出来的文化。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它破坏了高雅文化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寄生文化,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和庸俗作家们赚钱的工具。“大众文化是上面强加的,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参与仅限于在买与不买之间选择。简言之,庸俗作家们利用大众文化需求来赚钱,或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民间艺术是人民自己的风俗,是他们的私人小花园,与统治者的高雅文化深墙壁垒的大公园格格不人。但大众文化拆掉了这堵墙,把大众纳入了一种庸俗化了的高雅文化,从而成为政治统治的一个工具。”可见,在xxx、利维斯、怀特·麦克唐纳等人的视野中,文化是完美的思想和言论,是理想的人性和谐发展的状态,是人们谋求实现完美的智慧和道德的过程,是对完美思想的传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而一般社会大众是反文化的,是粗俗的群氓,他们根本不可能拥有真理,必须要靠文化精英来引导。由于这些文化精英主义批判观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西方社会称之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利维斯精英主义”。文化精英主义以一种“文化贵族”的身份,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极力的排除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认为只有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批评才能达到改造人性、以使人达到“高贵化”目的,其内心渗透着“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提出,首次出现在xxx与xxx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在西方学术界对“文化工业”进行全面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的。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xxx先是默默无闻,死后因xxx诺等人介绍而名震天下。xxx说:“从今天的眼光看来,xxx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尽管xxx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大众文化”一词,但xxx的美学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xxx认识到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对艺术品“韵味”的强烈冲击。他说:“即使是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复制品,也会缺少一些成分,即它的时空存在,它在其偶然问世的地点的唯一无二性的存在。艺术作品的这种唯一无二的存在决定了它的历史,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是历史的主旋律。”但总的来说,xxx对大众文化基本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复制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力将推动艺术的进步。但诚如德国学者xxx森所言:“xxx对于他对机械复制为大众带来了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的新的可能性这一估计是过于乐观了”。

在xxx之后的xxx默、xxx诺对大众文化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xxx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直接把这些“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他解释说: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纵观xxx默、xxx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xxx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说道:“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的确,艺术向商业屈服甚至献媚,是艺术最大的堕落!一方面,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意味着文化艺术必须服从市场机制和商品价值规律,服从于经济规则,这样艺术必然受制于他者,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纯粹个人的精神领域,不再履行着批判与否定的职责,而是屈从于现实法则以证实自己的社会效用,结果艺术xxx将自己终结了。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化的商业化文化,使文化丧失了真正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这些商业化特征导致的恶果是使“大众文化成了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正如xxx默和xxx诺所言:在文化工业中,普遍存在着“个性的虚假”无论在文化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欣赏中,创造性的个性都不复存在。

2.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xxx默和xxx诺认为大众文化主要是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它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从而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这样在大众文化“虚假幻觉”的笼罩下,人们习惯于无思想的平面生存模式,艺术家很少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而且,人们也不愿欣赏严肃的艺术品,而满足于和习惯于平庸的无个性的大众文化消费品。

3.大众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xxx默和xxx诺认为,大众文化表面上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而实际上却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服务的,是通过文化上的麻醉来使大众接受资本主义秩序,大众文化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按xxx默和xxx诺的说法,文化工业给大众提供感性的满足,但实质上只是以不断的xxx来欺骗大众。“文化工业”不仅说服消费者,相信它的欺骗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且它要求消费者,不管怎样都应该对它所提的东西心满意足。“它(文化工业)刻意地由上而下,藉着一种意识形态将消费者收编进去,让人以顺从替代主体意识,压根儿不允许人脱离规范而存在,文化工业整体效果是违反启蒙原则的,它是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xxx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纯粹是谎言,这种谎言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用诱惑的方式和锤炼的方式——大众文化表达出来的”。

作为著名的西方xxx主义者,xxx塞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他认为:

1.大众文化缺乏否定性和批判性。xxx塞将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两个阶段,xxx技术时代和后技术时代。他认为前技术时代的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文化,“它的合法性得自于一个因技术社会的出现而不再存在、也无法恢复的世界的经验”。到了技术时代,文化与社会的“间距”已经消弭,文化不仅是“韵味”消逝殆尽,而且文化丧失了批判性的立场,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这样“艺术的异在效应在艺术中的消亡使今日艺术的革命性大为失色”。

2.大众文化压抑人的自由,以虚假性、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xxx塞认为人类社会不是根据劳动建立而是根据需要的个体满足建立的。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仅存在理念中。因此解放乃是一个精神的事件。”¨刮但大众文化以“假的”幻象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所谓“‘假的’需要是这样一些需要,它们是通过社会对各人的压抑的特殊影响附加到他头上去的,这种需要使得劳苦、侵略性、困境及非正义永恒存在。”大众文化以广告、购物指南等形式向大众灌输消费意识造成了人的精神需要是不自由的,导致了人的需要的异化。

3.大众文化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工业化”文化商品。xxx塞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阶段。高层文化沦落成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它们的特点是以快乐为原则的。快乐原则与物质享受结合起来,“它被结合到了厨房、咖啡馆、商场,它为工作提供松弛与快乐……快乐原则同化了现实原则。”人们沉浸于物质享乐中,接纳了这种文化,“它创造了这样一种形象,这些形象与既定现实原则不可调和,但作为文化典型形象,它们就变得可以容忍”。

20世纪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xxx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对现代文化工业也持激烈批判态度。他认为:“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机器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所有的人从一开始起,在工作时,在休息时,只要他还进行呼吸,他就离不开这些产品,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能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大众文化成为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商品拜物教。“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的,心理学的影响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xxx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否定辩证法为基础的否定主义大众文化观。一方面他充分肯定xxx默等人的文化批判理论;另一方面修正了xxx对于大众文化的乐观主义立场。xxx斯认为,大众文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一个理想型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的功能,在这个公共领域所培养出来的公众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大众,文化在他们那里不仅仅是消遣或愉悦的对象,更是一种批判的武器。xxx斯认为,由于市场规律在文化商品领域的广泛蔓延,文化的内在规则遭到了彻底破坏,市场最终xxx文化创造的内在法则,在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文化由作为批判的武器落入到交换关系的魔爪,异化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它迎合的是教育水平很低的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和消闲需求,追求的再也不是知识或社会责任,而是剩余价值。文化不是被导向大众,而是屈从于大众;在市场规律渗透和支配下,批判意识逐渐转换成了消费观念,在拜物教潮流的支配下,“大众传媒塑造起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地,也同样是幻象”。文化工业造就了缺乏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消费公众,他们不再是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而只是丧失了交往方式和文化共识的消费大众。

三、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后现代”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术语,它既是一种文化景观的描述,也是一种文化批判的视角,更是一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在西方许多理论家都对后现代文化进行过探讨,xxx里克·xxx是其中重要的代表。研究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性研究进路,我们不能回避xxx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2篇

【摘要】为您提供的科技哲学论文:探究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问题,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xxx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政出多头,管理分散,即_、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_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3篇

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话语,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其批判有不少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不少局限,它片面强调大众文化与社会的对立,忽视大众文化本身特性,从而带来了理论上的偏差。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核心话题,在一定的层面上,要研究和了解大众文化的批判,必先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有所了解。

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一直就是把大众文化批判当作其批判理论的中心,从1936年xxx默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提出的“肯定文化”概念到1942年他与xxx尔在通信中所提出的“大众文化”概念,再到1944年他与xxx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所使用的“文化工业”一词,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及其危害作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这些分析和论述对后来的文化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现实文化评论中我们也可见一斑。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根据于深厚的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文化传统之中,其理论深受欧陆哲学文化的影响。其思想既受xxx、歌德、xxx等人的宗教化色彩的救赎思想影响,又受人文主义者伏尔泰、xxx、xxx、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启迪。而且,早期西方xxx主义者xxx、柯尔施、xxx对xxx思想的误解也成为他们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口实—把xxx描绘成一个活脱脱的人本主义者,更有甚者,他们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强调其“否定”性,而抛弃其“同一”性。这样,我们不难发现,法兰克福学派在进行对大众文化抨击的同时,必然显示出片面性、局限性。正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同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我们会找到正确面对大众文化的钥匙。

一、大众文化以及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大众文化”与“肯定文化”和“工业文化”有共同的含义。

何谓大众文化?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使文化、艺术产品商品化,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文化、艺术的各个主要部分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即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和行政管理的集中化使这种商品化成为可能。他们达成如下共识:当代资本主义所遇到的再生产越困难,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维持现状的一般趋势就越强大;现有的权力和财产分配的主导者使用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手段来维持现状。结果大部分文化生活领域被吸收并转变控制个人意识的方面;同时,文化变成一种工业,利润动机转变成文化形式,越来越多的艺术产品变成商品,它们与工业产品一样可以销售和交换。即然艺术家靠出卖自己劳动为生,那么艺术家xxx拥有这种文化形式的各个方面。xxx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xxx老套、保守主义、虚伪、满足浮化幻想的受操纵的文化工业产品为标志的文化,它致力于劳动阶级的非政治化,维护社会的统治权威,制造大众的虚假需求,是欺骗群众的统治工具。现在“文化产品是彻头彻尾的商品”(xxx)。广告确立了新的美学标准,即使在那些文化工业不直接地为利润而生产的地方,它的产品也是由这种新美学所决定的。快速与高比率的投资回收的经济必然性,要求有吸引力的包装物的生产,—或者为直接的销售设计,或者为创造一种销售气氛。文化工业必须出卖特殊的新产品;或转变成公共关系。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文化或工业文化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体性的一个方面或维度,断言“在垄断下大众文化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文化工业的每个产品都是经济上的巨大机器上的一个标本”。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批判大众文化的欺骗性。xxx默和xxx认为:“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同时文化工业又通过xxx来欺骗群众,给予他们一个暂时的满足,但又随时让他们跌人冷酷的现实生活。由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这种欺骗性,使得人们形成了得过且过的思想。“文化工业把日常生活描绘得像天堂一样。摆脱和逃避日常生活就像私奔出走一样,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一定会回到原先的出发点,享乐促成了看破红尘和听天由命的思想”,正如xxx塞所描绘的那样,这种欺骗性还显示出温柔的一面—即“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f=JN}第二,批判大众文化对民众的控制性。这一方面与前一方面有紧密的联系。文化工业的最大功效就是对大众进行控制,xxx默和xxx提出了文化操纵(Culturalma冲ulation)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工业就是艺术作为操纵的过程。xxx默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一文中指出,“大众娱乐”和“文化工业”的中介就是“操纵”。“文化工业的操纵功能已渗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并产生了无时不在的影响。更深一步看出,文化工业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精神思想,实现了对大众的意识形态的操纵。文化工业使精神生活的所有部门、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里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文化工业令人嘲笑地贯彻了粗陋的人格主义哲学家所反对的统一文化概念”。第三,批判大众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这方一面与前面两点有密切的连贯性,因为欺骗性和控制性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特征。在xxx默和xxx看来,文化工业及其娱乐的真正意义是“为社会进行辩护”;“在文化工业中,批判与敬畏都消失了,机构鉴定取代了批判的职能,’;“文化工业的每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社会需要塑造的那种样子”;“现在的艺术拒绝反映下层人民事业,反映真正的普遍性,轻视认真地反映存在的苦难和压迫”;“工业文化所描述的,是人们只能忍受的残酷生活熬煎”。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作为为存在制度辩护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是通过对大众心理意识进行操纵来实现的。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正是这样履行意识形态的控制职能。一方面,文化活动失去了为人们提供娱乐的消遣和给人们的精神享受的作用,变成了外世界的扩展,劳作的延申,旨在恢复精力的应付下一次工作,xxx在《论流行音乐》中对流行音乐的这种作用作了这样的说明:“音乐节目的消遣者自身就决定了流行音乐生产的同一机构的产品,他们的闲暇时间只是用来再生产他们的工作能力。欣赏音乐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另一方面,文化工业决定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规范着文化消遣者的需要,成为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从而成为极权主义、_主义控制大众舆论、操纵人们的心理意识的强有力手段。第四,批判大众文化扼杀个性和创造性。法兰克福学派指出,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标准化,划一性扼杀了个性和创造性。所谓标准化乃是影响作品的一般特征和细节的过程,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度,大规模生产各种复制品,如电影拷贝、唱片、照片录音带等;而结构的类似性作为文化上业技术的结果产生于文化的形式,通俗作品或一个成功的新作品是大商业的机构急于赚钱的命令下而生产的,文化工业所崇尚的是模仿,内容的风格被堵塞或冻结,然而,对旧风格更新的作品必须维持创新型和独创性的外表。因此伪个性在标准化自身的基础上赋予大众文化的生产一种自由选择或开放市场的光环,每个产品影响一种个别的气氛,这与其它产品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在《启蒙辩护法》中,xxx默和xxx根据文化工业产品对风格的否定来分析这些产品,认为他们很少显示出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形式,文化艺术生产脱离现实,文化工业的风格扼杀了风格自身。它的产品不反映实在的本质,并没有真正的内容,它们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模仿。尽管在电影、无线电广播,流行音乐和杂志中有某种激情存在,但这仅仅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同一的激情。文化工业的产品的模仿,标准化,伪个别性扼杀了艺术的生命、艺术的创造性和个性。

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力图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或发达工业社会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文化模式;指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日益商品化的趋势,以及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对文化事业的危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局限性,揭露垄断资产阶级把文化变成为现实和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工具,指出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消极异化现象。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使文化工业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文化艺术的商品化趋势不断加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化,操纵性的强制性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明显特征,从而使之具有压抑主体意识、个性、创造性、想象力和压抑自由创新、自由选择的消极功能,成为资产阶级为维护统治辩护、压抑或平息人民大众反抗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应该肯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对它的涵义、特征和危害的分析是有独创之处的,并包含有合理成份。很明显,西欧北美在上世纪60年代末掀起的那场“反文化”运动,不能不说是受到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影响。

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具有片面性和缺陷的。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站在旧的文化贵族市场,以文化精英自居,强调人与社会,人性与科技,文化艺术与时代的对立,以先念的道德伦理价值观来衡量文化艺术和文化生产,因而使理论严重落后于实际。xxx塞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在发达工业国家,技术和科学不仅成为一种和平和令人满意生产力,而且也已变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他认为科技的发展必然造成人性的堕落。法兰克福学派还强调和夸大人与现实社会的对立,认为现在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人日益异己化,边缘化,成为工业文化文明的奴隶。文化工业对人的精神的剥夺、控制,欺骗使得人失去了对现在社会的批判能力,而只能成为文化产品幸福的享乐者。法兰克福学派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挖出了一条壕沟,故意抬高精英文化而打击和蔑视大众文化。我们应该看出,大众文化在冲击精英文化的同时,也给精英文化展现出一片新的空间。为了应付现代工商业的需要,精英文化逐渐走出了世代栖息的艺术殿堂,脱离了传统社会空间的局限从贵族城堡走向了大众社会,从精英舞台走向了大众传媒,在大众社会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渗已是不争的事实,法兰克福学派早已衰微,而大众文化仍旧兴盛并遍及全世界,这充分说明了大众文化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事实上,60年代后,随着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及整个社会结构和形态的变化,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大众文化”理论影响力越来越小,倒是那些对大众文化持积极态度的批判家日益受到重视。例如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文化研究,特别是1964年成立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即伯明翰学派,他们不满于法兰克福学派那样站在精英主义立场来研究文化方式,特别是他们所认为的本真大众文化,即底层的工人阶级文化,力图从精英文化传统中走了出来。早期他们以《新左派评论》为阵地,发展出一种“文化主义”理论,扩大了文化的内涵,反对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划分,取消文化产品中审美的首要地位。可以说,伯明翰学派是以严肃的方式对待大众文化,同时也坚持文化研究的批判维度,意图将大众文化放在与社会相关联的政治框架中加以分析。这个学派的影响力目前越来越大。 第二,把对_的仇恨和恐惧带进文化工业理论研究活动中,使理论视角出现偏差,形成了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偏见。xxx曾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足见_暴行对这位犹太裔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精神伤害有多么深切。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主要成员如xxx默,xxx塞、xxx等人都具有犹太血统,对_的精神迫害、_所借助的宣传机器所展开的反犹太宣传对他们有切肤之痛。所以为什么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特别反感。正因为_的非理性的极端荒谬的宣传活动;民众受_意识形态的控制及_暴政统治等现实,正是通过具有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统治功能统一起来,以理解社会控制问题。他们完全站在科技文明和大众文化的对立面,理解和评价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这种对_的仇恨和敌意的情绪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偏差和敌意。

第三,在对文化工业的批评中,忽视了大众的审美共性、接受性和创造性。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40年代转移到美国,更惊讶于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商业化以及交换价值在这个国家所占的主要性,他们发现,合理化和标准化已广泛深人到大众媒体之中。于是这一学派高举文化捍卫的旗帜,站在精英文化立场,以贵族守旧意识对抗资本主义文化的异化。重点批判决定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消费者的文化精神需要的文化工业,以及文化工业所表现出来的标准、模式化、商业化、操纵性、强制性,伪个性化等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一直强调人的价值、情感,人的解放自由,看似十分重视人本身,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文化工业的产品的受众在消费这些产品时,每个个体的审美感方面的共性;同时也忽视了每个个体在接受这些产品时,由于各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独特审美感受和审美差异,忽视了各个个体在接受同一类作品时会有不同的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艺术创造性,而一味地强调文化工业的物质化、平庸化、非个性化,这样带有偏见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必然只讲对立,而忽视同一性。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是大众被强制和被欺骗的文化平庸形式,遭到了伯明翰学派的反对。xxx克·斯特里纳蒂说得很明白:“不能把通俗文化理解为一种强加于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文化。无论这种强加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要求获利和市场的结果,是资本主义或父权制实行意识形态控制的结果,或者被说成是一种普遍精神结构支配的结果,都是理解通俗文化的不适当方法。根据平民主义的看法,除非把通俗文化看成是对于民众声音或多或少的真实表现,而不是一种强加,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它。”

伯明翰学派抛弃了高雅与粗俗文化之分,通过关注媒介文化的产品,打破了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某些局限性。实际上,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班雅明已经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也看到了大众文化解放的潜力,并提出了主动观众的可能性的观点。在他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上世纪末开始,人类进人了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文化也成了“技术复制文化”。技术复制文化的首要象征是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光晕”,而“光晕”的丧失则意味着改变了以往使艺术远离群众,成为少数人的天地的局面。xxx是怀着赞赏的态度谈论复制艺术取代“有光晕艺术”的,在xxx看来,机构复制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他曾指出:“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地方”看来,xxx是站在正面市场看待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

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实

前面我们分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联系到中国实际,我们认为有现实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文化事业进步被推向市场,文化、艺术的商品化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既给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又产生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对待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批判,这是我们不能不去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仍然需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沦。

1.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它以利益为主要追求目标,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功能价值,以低俗为主要艺术特征,所以大众文化的消极意义是无法否认的。这就决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还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2.我国文化研究和批评还需要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某些精神。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具体观点和表述可能已经过时了,但其中体现出的某些精神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关注和研究新的文化现象的精神和胸怀,关注大众立场等等。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态度是否定的,但该学派把大众文化纳人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本身就反映出开放的学术视野和宽广的理论胸怀。反观我国学界,当大众文化已经在我们文化生活中立稳脚跟后,还有不少学者和作家对大众文化嗤之以鼻,他们中不少人甚至不看一眼大众文化的产品,更不去对之进行研究,甚至对大众文化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否定,这不但缺乏客观的科学研究精神,而且还缺乏开放的学术意识和宽容的学术胸怀。对比法兰克福学派,笔者认为该学派的学术视野和理论胸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二)走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模式。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4篇

【论文内容提要】大众文化批判虽然也冠以批判二字,似乎与后现论的精神实质有点相近,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大众文化批判是一种现代性理论,它之所以批判大众文化,其理论的落脚点不是为了破坏而批判,而是为了重新恢复被异化了的合理的社会现实,它追求主体、自由等价值理念.是一种以批判为表现形式的建构理论。

大众文化批判是当代西方的一门显学,虽然该理论冠以批判二字.似乎与后现论的精神特质有点相近,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大众文化批判是一种现代性理论,因为这一理论的前提假设在于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当代大众文化的存在及其繁荣导致了主体性的晦昧、压抑甚至扭曲,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就在于超越、消除大众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的压抑,恢复主体性应有的地位。笔者认为探讨大众文化的现代性维度更有利于从较高的层次审视大众文化,因此不揣浅薄,试图对当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现代性之维做一探讨。

一、主体性的追寻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一个著名命题是继尼采的“上帝死了”之后提出“主体死了”,作为与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现代性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前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人类融化在与 自然 的统一之中,主体性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彰显,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以及 科学 技术和生产力的提升,人们不必将自己天天束缚在辛苦的劳作中就能够赚取生活资料,这种情况下人的主体性开始滥觞。人之所以是人,而不同于其他动物,根本的特质就在于人具有主体性,而其他动物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体性。人的主体地位,人自身的自由、解放、平等、正义等被后现代主义斥之为“宏大叙事”的价值追求凝聚成了现代性的精神内核

但是,随着发达 工业 社会的来临.已经彰显的人的主体性又开始了被压抑,被异化的命运。人们被不断重复、整齐划一的大众文化所统治,只是这种统治表面上看来是消费者的主动自愿。在大众文化中,消费者狂热地追求流行文化,“每个男高音听起来都像是卡鲁索的录音,德克萨斯女孩们的‘自然’形象就像是好莱坞模塑出来的模特。”_l_这是一个到处充斥流行,个性消亡的社会。大众文化的繁荣与 发展 是发达工业社会在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是技术与商业结盟的结果, 艺术 逐渐地变成了商品。有人认为,大众文化只是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娱乐的手段,即便它是受技术统治和追求商业利润,它也只能是为主体服务的工具,不可能压抑人的主体性,而只能彰显人的主体性,工具的存在本身是主体的延伸。但现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包括电视肥皂剧、电视娱乐栏目、言情小说、流行 音乐 等在内的大众文化,看似仅仅是为了娱乐,为了消磨闲暇时光,但是在这娱乐和消磨时光的同时。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命存在方式开始诞生,这种生命存在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只要被动地接受大众文化就行了,不需要也不允许人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不需要劳神去主动思考,只要被动地选择消费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商品就行了:人们不需要为打发越来越多的闲暇而发愁,大众娱乐为人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我们只要被动地沉浸在大众文化的愉悦中就完成了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体性逐渐开始消解。工作之余,人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来看电视、听音乐,用来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方式娱乐上。当然,现代科技也确实让人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与快感,但是人们在享受快感的时候,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的,人们看电视的时候,电视演什么,人们看什么;听mp3的时候,播放什么,我们听什么。在音乐的享受中,在电视剧情的享受中,在其他各种娱乐的快乐中,人们很少,或者几乎不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这些高科技的娱乐手段代替人们思考,人们不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精神劳作,只需要享受就可以了精神的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所在.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快乐最容易使精神的主体意识消融,使自身溶解在对娱乐对象的享受中。悲伤虽然让人难过,甚至极端的情况下可能痛不欲生,但总体上来说,它能给人以冷静,给人以奋发和激励。xxx了给人以某一时段的愉悦之外不会在人的心灵中留下什么值得长期回味的东西,而悲伤则极有可能让人们终身难忘,让人们清醒自己的现状。

所以,对于长期处在大众文化之中的人们来说,自我的主体性逐渐变得晦昧。现代科学技术虽然表面上繁荣,看似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对人性的压抑和异化,是人类的倒退。xxx塞认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物质丰裕,精神痛苦的社会,是一个单面的社会,人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而不会主动地思考和批判。

应该说,大众文化批判对当代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危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不过这种批判最终目的是为了揭露当代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危机及其根源,揭露当代文化对主体性的压抑,这种批判和揭露有一个无形的前提,那就是,人应该是一个自由自觉地存在,当代后工业社会对自由自觉的压抑是一个非正常的社会状态,真正的合理的社会状态应该是超越这种文化危机,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主体地位的状态。

二、自由的价值预设

自由是 现代 主义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在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中,自由被人们赋予了众多美好的意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人类来说,自由甚至比生命还要珍贵,不怪乎西方 政治 活动家提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那么人们宁可抛却生命也要追求的自由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大家比较认同的:自由是意志的不受干扰的状态,是基于自己意志的选择。与自由相对的就是自己不能自主选择。

随着现代 工业 社会的来临,大众文化的繁荣已经使得大众文化积淀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已经成为生命结构的存在方式。大多数的大众文化批判论者对人类的这种大众文化存在方式持否定态度。大众文化的存在方式看似社会的进步,这个物质充裕的社会中。人们的吃穿住用行都不成问题,而且物质享受还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精神也有足够的愉悦方式.大众媒介的存在,使得大众都能享受到充足的精神生活。但是在大众文化批判论者看来,人们生活在这种大众文化环境中,是一种自由的丧失。虽然大众文化铺天盖地,可供人们选择的方式数不胜数,但是这些数目众多的文化娱乐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一种,那就是无深度的娱乐。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的人们.不但觉察不到自己的被控制、不自由状态,反而觉着这样的生活方式令人愉快,沉浸在流行 音乐 、言情小说、电视连续剧等大众文化之中,人们觉着自己身心得到了愉悦。实际上,在整个大众文化享受过程中,人们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接受,这是自由的丧失,长期浸润在这种被动接受的大众文化生存模式中,人们逐渐忘却了主动选择,忘却了主动选择的道德责任承担,忘却了自由。有的丧失还表现在大众文化的强迫性上,xxx默指出.“从根本上看,虽然消费者认为,‘文化工业’可以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消费者认为,他被满足的这些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设定的,他永远只是被规定了需求的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文化工业’不仅说服消费者相信他的欺骗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且它要求消费者,不管怎样都应该对他所提供的东西心满意足。”闺大众文化的选择看似自由选择,实际并非自由选择,这就是大众文化批判论者视野中的大众文化。

实际上对于这些论者来说,批判大众文化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描述大众文化如何导致现代人的异化.而是在于通过批判这种压抑人的自由的生存方式来恢宏人的自由意识,在于扬弃异化,恢复被压抑的自由。自由在大众文化批判论者的心目中仍然是神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所向往、所追求的美好状态。

三、建设性的目的

大众文化的批判者虽然对大众文化都采取批判的态度,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为了摧毁文化世界,他们的批判根植于对西方文化危机的拯救,xxx寻求一种超越后现代大众文化异化的文化形态,不管他们有没有找到这种理想的文化形态,也不管一些论者所找到的文化形态是不是真正克服了大众文化.但他们的理论意图却是为了危机拯救,为了重建合理的文化。

xxx默是大众文化批判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激烈地批判了大众文化,对于大众文化,他甚至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技术化、标准化、强迫化等特点。大众文化的这些特点导致了价值的失落和意义世界的沦丧,人们在大众文化面前只是一个实现大众文化商品的工具,在大众文化世界里,人们被异化成为一个丧失想象力的孤立的个体。虽然对于大众文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但是xxx默的理论出发点仍然在于建构,他的理论是对当代文化价值危机的深刻反思。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5篇

【关键词】xxx理论/宗教批判理论/人的解放理论

【正文】

xxx在论及xxx主义学说的思想资源时曾有如下重要判断,认为xxx主义继承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宗教文化在xxx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亦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以致xxx断言“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本文拟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一、宗教批判是xxx前期理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基督教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宗教的学说和观点比任何其他理论都更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文化,在西方,包括xxx的时代,无论你是不是一个基督_,无论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基督教的事件、基督教的语言、基督教的观念以及基督教的情感。无论是xxx当时,还是当代世界,宗教观念都不仅是历史性的东西,而且同样是现实性的东西。因此,xxx理论这样一个对改变西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不可能回避基督教的影响,相反必然是对宗教的存在做出直接回应、而且是正面开战的理论。深入研究xxx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其理论形成的最初阶段,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具有重要作用,按xxx自己的理解就是,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另一方面,正因为宗教是具有一般意义的文化前提性存在,所以,宗教思想不仅曾经是西欧封建文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的某种内在的“宿命”。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论经常包含着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其中或是对宗教的肯定或是对宗教的批判;即便是对宗教的批判,资产阶级的理论也在科学性、革命性和彻底性上表现出局限。如以反宗教起家的xxx哈哲学,最后也以建立某种新宗教为归宿。所以,xxx的理论在对资产阶级的理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它们其中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情结,包括其中的反宗教理论进行批判。批判黑格尔、xxx、xxx哈都必然涉及到他们的宗教观念。xxx在进行他的宗教批判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关系:“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为,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1](P1-2)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1](P1),“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1](P2)。这可以表明xxx所提出的宗教批判在他的全部理论中的地位。在xxx之前进行这一批判并获得重大成就的是xxx哈,但是,xxx哈的批判并不彻底。反宗教斗争的任务最终是由xxx自己完成的。

从《论犹太人问题》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xxx哈提纲》,我们可以看到对宗教的批判在xxx的理论创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对宗教的批判就成为对这个世界的总批判。这个总批判是其他批判的前提和萌芽。xxx的这一总批判,一方面是对作为一般意义的宗教理论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部分的宗教理论的批判。德国曾经经历过深刻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使宗教资产阶级化,完成宗教在资本主义社会继续存在的历史改装。这一历史改装,并不仅仅是宗教实现“时代化”,同时也是宗教理念的深化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达到新的“历史水平”,成为更深刻地禁锢人的精神枷锁。“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的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1](P10)资产阶级的理论与宗教的联盟的可能,表明它们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基础。

对作为一种世界观性质的宗教的批判,构成了xxx的哲学理论的一部分;而对作为人类幸福和解放虚假关怀的宗教具体内容的批判,结合对资产阶级把人类幸福和解放简单归结为宗教解放的理论的批判,则构成xxx的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两方面的批判及其成果之间有着综合的复杂关系,宗教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具有深层的关联。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_在宗教批判中提出,社会压迫的根源在于宗教。所以,犹太人的解放就像基督徒的解放一样,只有通过克服自己的宗教才可能获得。_把历史过程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归结于宗教。xxx的批判则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压迫的根源在于世俗世界。“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们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所以,“政治解放和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2](P425)。由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人类解放理论在这一批判逻辑中得以孕育和发展。反宗教的批判,激发了xxx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形成。通过宗教批判所确立的前提,xxx的理论向旧世界和旧制度展开了深刻和全面的批判。同时,在对社会批判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宗教本身的批判。

二、宗教批判的直接成果之一是xxx的人的解放理论

xxx的思想经过对宗教批判的过渡和推动,在确立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深刻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解放的理论。无疑,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可以从其他思想批判的道路上引出。_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直接通过对英国的现实社会状况批判形成的,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感受和与无产阶级的直接接触而形成的。而xxx的道路体现了某种纯粹的德国特色。正如_所说,“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通过对基本原理的思考而成为共产主义者的。”[2](P576)xxx也看到了通过宗教批判实现向现实批判的转变这一德国特色,他指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1](P2)。德国的道路就是理论的道路,就是哲学的道路,其中包括宗教批判的道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德国革命的过去就是理论性的,这就是宗教改革。正像当时的革命是从僧侣的头脑开始一样,现在的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1](P10)

人们早已注意到当初莱茵省议会对林木盗窃法辩论中所产生的物质利益问题对xxx思想转变的推动作用。确实,物质利益这一现实问题开始瓦解了xxx当时的充满黑格尔绝对理性的思维。物质利益问题的介入则第一次以超出这种世界观的方式向单纯理性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当着早期xxx的思想产生危机之时,即正在开始真正理解物质利益在历史中作用的思想跃迁过程中,反宗教与反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完成这一思想跃迁起到了特殊的催化作用。“当黑格尔哲学无力解决xxx在《莱茵报》所遇到的那些物质问题的时候,xxx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发表了。它致命地打击了黑格尔哲学——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和合理的支柱。”[3](P70-71)这一催化作用以及催化的成果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做了总结。《导言》之前写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直接源于宗教批判的某种完成——实际上源于xxx哈的哲学成果,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物质利益问题。xxx后来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了这一理论成果的地位:这一理论成果是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成果。”[4](P32)物质利益问题就是尘世的问题,就是现实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就是深层的社会问题。xxx指出这一联系的内在逻辑:“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P2)而《导言》再次深化和扩展对宗教批判的成果,提出“宗教是人民的_”等重要结论。同时,还确立另一个成果,即确立现实世界的人的真正地位。“反宗教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P1)“对宗教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P9-10)由此,xxx进一步通过对抽象而崇高的人的本性的追问,实现了对这一尘世的批判的新的思想跃迁,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完成批判的任务,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并且提出了实现人的解放的手段和途径。

xxx一开始就在《导言》中宣告,他的批判是建立在对德国基本完成了的宗教批判的基础上的:“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1](P1)宗教批判的完成为其他批判创造了条件。所以,xxx开始转向更为深刻和无情的现实批判。“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被消灭。”[1](P55)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应当得到符合人的本质的尊重和实现。xxx提出了这一新的批判的革命性转变的基本要点:第一,把这一批判提到了武器批判的新境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P9)第二,这一新的批判的主体是现代无产阶级,其理论武装是xxx主义哲学。“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P15)“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P16)第三,这一批判的手段就是否定私有财产,否定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完整形态,因为它已经初步完整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主体、现实途径和理论武器。

这里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xxx的人的解放理论在《导言》中基本上是从抽象的人性论角度出发,以“合乎理性”的原则推论出来的。所以,《导言》中的人的解放理论还不是从更为科学的人的本质运动即生产方式的运动中得出的。关于人性论问题,以往人们主要是从消极方面来看待的,并把这种抽象的人性论与整个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联系起来,把抽象的人性论作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一部分。从xxx的思想转变过程可以看出,抽象的人性论并不等于是资产阶级的理论。抽象的人性论本身可能是中性的,它可以是过渡到科学的人的解放理论的中间环节。作为纯粹抽象的人性论,尚不能对其属性加以确定。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本身具有抽象的真理性(而且,相比于神学来说,它又有着反宗教的现实真理性),它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展开才可能确立它的属性。所以,仅仅强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点,还不是真正完成了的人的理论,而是属性待定的理论。xxx的历史哲学其内在逻辑首先是确立人的存在,其次再把人的存在归结到人的本质运动,即生产方式的运动。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形成了理论的逻辑张力,要求理论对人的本质做出进一步解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在反宗教意义上是充实的、正确的,而在对人的本质的真正揭示这一点上却是空洞的、待定的。xxx哈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xxx则超越了xxx哈的解释,上升到了新的思想高度,从而完成了思想的根本转变。

总之,在xxx的思想形成的脉络中,一条清晰的线索是对宗教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是他的全部批判的前提,对宗教的批判推动着xxx完成了他的人的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推动着他完成了他的人的解放理论,即共产主义理论。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6篇

关键词:自由 教育 哲学 关系

摘要:本文从自由和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政府在教育内容和教育产出的环节上限制思想自由的表现,使得教育与自由站在对立面。笔者呼吁政府以宽容的心态还自由于教育。

一、自由的含义

一提到“自由”,人们就会想到各种各样的自由,如“行动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等。几乎社会上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要求自由。如果把“自由”放到教育领域,我们依旧可以列出很多与自由相关的词,比如“学术自由”“学生行为自由”“家长择校自由”等等。这些“自由”大多是指自主、自愿的行为状态,但是显然“自由”本身的含义要比以上说法深刻复杂得多了。

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看待的“自由”有着不同的含义。柏拉图将自由看成是“个人对于社会的政治权力”,这种政治论意义上的自由意味着公民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和公民遵守法律的义务。黑格尔提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他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指出“自由”与“理性”的关系,“自由是人类理性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实现”。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由”则见于xxx等人的理解,他们认为“自由是一种绝对自由,是人之为人的前提条件”。

二、自由与教育的关系

自由与教育的关系是通过教育主体联系起来的,xxx是说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与思想状态可以用是否自由来衡量。教育使得受教育者认识更多的事物,学会分析事物本质,因此,一般认为,接受适当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行使自由的能力,而且可以扩展他们自由的范围。由此看来,教育是可以明智,带给人们自由的。

但那只是“一般而言”,显示却告诉我们教育业也可以成为自由的绊脚石。新韦伯主义者xxx认为教育像是一个竞技场,各个集团为了达到或巩固他们的高地位阶层,都去争夺并控制教育,使教育成为达到他们目的的工具。当代教育制度就成了大多数人用来促进他们自己目的的一种方式。而政府轻而易举地将教育的主办权揽为己有,并将有利于xxx大自身权力的思想灌输给受教育者。

(一)教育内容选择上的限制

教育促进还是阻碍自由,或者说教育与自由是和谐关系还是对立关系,首先看传授给受教育者什么样的教育内容。xxx底认为学习数学的抽象意义,因为它有助于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善”(一种获取“正义”的方法)上,音乐和体育教育业成了理想国家xxx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古代,情况也是相似的。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愚昧的君主通过暴力来控制民众的言行,使他们不敢做出违背国家意愿的举止;而聪明的君主则选择控制民众的思想来达到这个目的。显然选择控制教育的君主都是“聪明”的,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方式是多么温和以致于被禁锢者带着镣铐时还能幻想跳舞,却不知他们已经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二)教育内容传递上的限制

受教育者无法再学习内容上做出自由的选择,同样地,他们在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也无法享有自由。某一教育内容的传递很可能是以阻止与它相悖的知识内容为条件的,也有可能对此内容的解释和评论是按照某种特别的目的进行的。就拿奴隶制来讲,这一制度过去在欧洲人和美洲土著居民之间,南北美洲之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三)教育成果评价上的限制

如果某些人侥幸地学习了他想学习的内容,也接受了一种符合他思维想法的解释和评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受教育生涯是自由的,他们还面临着如何被社会接受认可的考验。中国的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教育的出口处严格把关,只有那些把儒家经典熟记在心并擅长写八股文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在科举考试中被统治阶级看中。科举制度把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言语都钉在当权者涉及好的相框里了,所以当时的中举者几乎都是一个模样的。现在的高考制虽然没有科举制那么明显,但是其实它也像一个指挥棒对教育的各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才选拔制度成了受教育者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标准,符合标准内容的就学,符合标准方式的就练。考试不再是检验教育成果的一个方式,而是教育的领路人。受教育者清楚地知道只有把自己塑造成符合人才选拔标准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当他们不管在前期学习时多么自由,在考试制度面前又都规矩起来,学习变得标准化,于是一切都回到了起点。

三、高等教育的自由丧失

为了说明上述情况,笔者试着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人们高等教育丧失自由的现状。

“在书包里翻身”是一句朴实的励志语,人们模糊地感受到只有上层的人们才享有教育带给他们的自由,因此他们告诫自己的晚辈要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命运。但大学生的梦想被时代的脚步践踏得支离破碎,学习自由最终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如果不去考虑高等教育的其他形式,大多数人都会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做出选择。照理说选择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学生和家长的权利。但是社会上“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左右了人们的选择。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对立常常表现在企业组织中“蓝领”和“白领”等级之间。换句话说,前者培养的人只是一般的打工者,而后者才是权力的继承者。所以有能力的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普通高等教育机构,而只有那些被学校招生标准遗弃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教育,学生丧失了选择教育内容的自由。

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当权者巧妙地利用文化屏障阻碍着下层阶级来的知识分子进入高层社会。所谓文化屏障是指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味、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通过交往和行动,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排斥意识,它使得其他阶层的人不能进入这个阶层,也使得自己阶层的人的利益不受侵犯。

社会用人的标准更是无法保证学生抱以自由学习的心态。各类证书成了进入用人单位的敲门砖,受教育者纷纷在大学期间考取各类证书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另外,社会权利的黑箱操作也使众多无辜的受教育者失去了自由竞争的机会。难怪玛丽·杜里会认为“就业现象的背后,起作用的正是一代人向另一代人传递社会身份的现象”。

现代社会下,对很多人来说高等教育让他们背负了太多枷锁,但是当权者宣称这些枷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时,人们xxx甘愿继续背负了,殊不知他们背负的远不止这些,因为更多的枷锁的是无形的。

四、追求自由的努力

在很多学者看来,“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前提条件”,而教育是发现并传播真理的最有效方式,因此自由也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很多学者高度肯定自由的重要性,他们不信任学校,特别是官办学校。莫尔斯沃思认为“官办教育按照政治计划进行教学并制造思想统一”,这是各项自由事业发展的障碍。而xxx则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限制思想自由的威胁。因此他们包括后来的学者都开始倡导一种新式教育——“自由学校”,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减少教育对受教育者自由的干涉。

虽然学者的主张在现代社会看起来有点极端,或者无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相契合,但是我们无法否定他们在追求教育自由的进程中的努力和贡献。现代国家管理者也应该怀着宽容的心态认真考虑自己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式。自由与教育始终是联合在一起的,与其让它们成为敌人,还不如让他们成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友人。自由的教育理念才能让教育、国家和民族走地更远。

参 考 资 料

[1]xxx斯普林格.脑中之轮--教育 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马凤岐.自由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xxx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5]xxx.权利的文化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7篇

关键词:xxx;后现代主义;xxx主义; 文化批判

一提到xxx,就总会想到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且把他与xxx亚、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大师并列起来,从而造成一种错觉,似乎xxx是一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确,在xxx的著作中,“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关键词。但如果因此就认定其后现代主义的身份,理由显然是不充分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提到多少次“后现代主义”,而是在于他怎样理解“后现代主义”。本文不同意那些把xxx划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因为后现代主义在他那里只是当前社会的主导文化形式,而所有对这种文化形式的理解都必须回到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去。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更倾向于把xxx定位于晚期xxx主义理论家。[1]这样,他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实质上是对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xxx主义的当代解读。第一,因为“后现代主义”在xxx的理论中始终是他介入当今现实的一个切入点,他真正要指认的是支撑后现代主义主导文化形式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在xxx的著作中,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始终是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由此,他明确指出后现代文化所表征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同谋。因为今天的消费社会才算是资本主义最彻底的实现,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彻底的形式。第二,xxx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是从一种时间性的逻辑转向一种后现代的空间逻辑。后现代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与信息技术共同消解了从前全球范围的中心―边缘的空间,世界变成了一个绝对空间,以往的历史性也消融xxx永远的当下。这样的空间不仅反映了当下的历史现实,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由此,主体难以在这种超空间找到自己的定位,主体被超空间肢解了。在这里,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与主体性的诉求都要求我们回到xxx主义。第三,后现代主义所极力倡导的多样性的差异、多元共存的文化空间并没有真正出现,最终它只不过或明或暗地强化和重申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的“最后胜利”。因此,要重新认识多元、差异,并且在文化商品化和无处不在的全球资本主义冲击下找到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xxx主义仍然符合目前现实的需要。

xxx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作为对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xxx主义解读,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上:第一,主导文化形式与历史分期;第二,对后现代文化的诊断;第三,后现代文化批判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第四,后现代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

一、主导文化形式与历史分期

xxx认为,为了研究一种文化,我们必须具有超越这种文化本身的视野。xxx是说,文化总是来自于特定的处境,是这种特定处境的有机产物。于是,他以“后现代主义”作为构思历史分期的切入点,要求我们不要把“后现代主义”当作一种文化的风格来看待,相反我们必须视“后现代主义”为文化的主导形式,我们的历史分期观才能有出路。他认为:“只有透过‘文化主导’的概念来掌握后现代主义,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总体文化特质。”[2]427

xxx提出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主导形式,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支撑这三种文化形式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这样,他就把一定的文化形式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了,从而展开了他的历史分期观。

xxx认为,对现实主义十分重要的因素是金钱所起的作用。金钱相对于前资本主义而言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力和焦虑,引出了新的灾难和欢乐,也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的来源。因为金钱和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神秘因素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现实主义标志着金钱社会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形势带来的新叙述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市场资本主义,其主导的文化形式是现实主义。在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后,金钱和市场已经超越了民族市场的界限,这种物化的力量开始腐蚀先前产生的那个现实主义模式,从而导入一种新的历史经验,即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本身就包含了这种全新的物质世界的转变和对乌托邦的向往。xxx是说,当市场资本主义xxx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个人的生存已经被物化力量包围,现代主义表现的是个人在这种生存境遇下的异化和焦虑的经验。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帝国主义,其主导的文化形式是现代主义。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获得世界范围的意义,形成了跨国资本主义或者说失去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其自身发生了中心―边缘的变化,从而资本主义失却了原有的时间性而只具有空间性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活力偏离中心在文化上的一个投影。”[2]292如果说现代主义对历史的感觉是一种对时间性或者对往昔的一种怅然若失、痛苦回忆的感觉,那么“那种深深的怀旧的个人情绪在后现代主义中完全转变成一种新的永远是现在时的异常欣快和精神分裂的生活。”[2]290后现代主义排除了现代主义那种深层观念的文字表达的捉摸不定的关系、对我们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的那种关系,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产品都彻底空间化了。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晚期资本主义,其主导的文化形式是后现代主义。

在上述论述中,xxx特别重视对当前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他认为,今天资本的转移可以废除空间和时间,以虚拟的方式于瞬间跨越民族空间,资本已经深入到扩大了的文化生产领域去了。但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本身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都具有深刻的经济性,它们都是普遍化了的商品系统的组成部分。xxx是说,有关后现代的理论最终是一种经济理论。

二、对后现代文化的诊断

(一)后现代文化批判的语境

如前所述,xxx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这个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的新时期息息相关。他相信,后现代主义的形式特征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这种社会体系的更深层的逻辑。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与金融资本主义相关的新理论都要伸展到文化产品的这一被扩大的领域中去发挥其影响,后现代主义表征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本身都直接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同步,这正如晚期资本主义的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并且完全与当今普遍的商品体系连成一体了。在这里,后现代主义标志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由此,经济本身逐渐变成了文化,同时文化也逐渐变成了经济。[5]“商品生产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你购买商品不再仅因为它的直接使用价值,而且还因为它的形象。为了设计商品的形象和推销它,一种整体工业――一种经济机制已经形成:广告变成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基本中介,并且使之纳入了大量的美学生产形式。”[6]368即文化与商品在资本的等价原则下实现了彻底的同一。由此,“所谓‘后现代主义’根本无法脱离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文化领域里的基本变化而独存。”[2]503要理解后现代主义,要对后现代文化进行批判,就必须把后现代主义始终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的语境中。

1.超空间与大众文化

正如xxx指认的那样,晚期资本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实现了在世界范围的扩张。xxx是说,资本主义已经扩展到迄今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的前殖民地区。此时,资本与信息技术共同消解了从前全球范围的中心―边缘的空间,世界变成了一个绝对空间,以往的历史性也消融xxx永远的当下。由于资本主义的加速变化导致时间的停滞和空间对时间的绝对压制,特别是当资本主义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过渡,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的商品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大规模生产也向服务贸易转变。这种超空间正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同样地,后现代主义仿佛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的产品乃至一切都彻底地空间化了,从而从根本上排除了历史感及事物内在的深层含义。由此,后现代的媒介直接造成文化与现实距离的消失,“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xxx消费品。”[7]162值得强调的是,从前的文化特有的崇高感祛魅了,美感的生产已经完全被吸纳到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文化已经不可以再以一种审美而存在。后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今的大众文化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达成同谋关系,审美不过是提供给顾客的消费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三个特点:首先,现实转化为影像(形象);其次,时间割裂为一连串的当下;最后,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商业文化)之间的界限彻底取消了。

2.主体的瓦解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8篇

一、京剧武打艺术与武术的技理渊源关系

戏曲武打艺术一直伴随着中华武术的发展与繁荣,武术以套路的特有的形式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武”、“舞”相通,三国时流行文舞与武舞,xxx多手执斧盾,以勇猛刚毅的表演歌颂战功或祭祀。周武王时有乐名《武象》,汉唐时有角抵百戏,这些对后来的传统舞蹈、戏曲等技巧运动有深远影响。xxx子勾栏出现,为各类表演艺术相互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东京梦华录》战舞节目中“扑旗子”至今在戏曲武打中仍被运用,“蛮牌”、“抹跄变阵子”从身着讲究到队列、阵式,对打等为戏曲表现提供了艺术滋养。明代徽戏出现了专职的武生角色,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记叙了一次“目莲戏”的生动过程。这些记述过程包括有扑跌、翻桌、筋斗等武术杂技。其武功技巧的进步是与元明武术的发展相一致的,这和武术在民间表演卖艺杂耍中的娱乐与表演价值是相通的。近代以来,武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武术人介入各行各业,武术由民间习练成为镖师或进入梨园促进了戏曲武打艺术的发展。当过看家护院镖师的xxx培,在演《翠屏山》中的拚命三郎石秀时,以真刀实练的少林六合刀法被称赏“单刀小叫天”。

京剧武打艺术注重彰显动作的快速勇猛和真实表现。京剧北派武生的创始人xxx、北派武生大家杨小楼、xxx和xxx等都有深远的武术修行经历,xxx沉重大铲头枪上演《挑滑车》赢得观众肯定。xxx的虞姬舞剑就取材于他的形意拳和太极剑内容,xxx还成为我国在海外传授太极拳术的第一代武师。在今天的武打电影中,香港七小福中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以及于荣光等优秀演员都有着深厚的武打技术,也都是学习戏剧和京剧武生出身,表现出硬实的武术功底。打是戏曲表现的一个重要载体形式,是艺术化和舞台化的传统武术,虽然是舞蹈化的艺术提升下的武术形式,但也要有扎实深厚的功夫技能,而且高于武术自我演练的技术规格与演练风格,是高境界的技术形式。

二、京剧武打艺术与武术相互影响

京剧艺术中武打戏份是观众重要的欣赏点,借助徒手对打或者刀枪剑戟等器械来衬托人物与故事情节,激起故事与舞台表演的高潮。这种武打不同于武术中的对抗实战,却又有极其相似的外化表现形式,武术中的对抗和对练与京剧武打同样是技法动作的体现。不同之处在于武打艺术凸显了武术的技法对抗和技击艺术思维,淡化了对抗实斗的目的,更进一步夸张地强化了打斗形式和招式,并演化出诸多的造型亮相与精神、气势的内涵。并且能将各类徒手、器械格斗形式、背景环境变成惊险壮观的武打场面。京剧武打与武术都冠以“武”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却又有着不一样的概念和内涵,京剧武打的动作素材来源于武术,武术反过来也从京剧艺术表现中吸取节奏与演练技巧,并将精气神的体现形式融入自身体系。武术在今天虽然以民族体育的形式继承与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的主线中贯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哲学思路。

京剧和武术一样有着宽泛的影响力,两者虽性质不同,却互相影响。京剧武打离不开武术,在武打设计和发展中处处离不开武术的滋补,武打体现在拳脚与器械艺术对抗,翻腾技巧等表演艺术所独有的形式。武术的实战搏斗场面的技术与思想、人文情景的再现为武打艺术提供了深刻的指导。京剧武打是舞台表演艺术,是武术与戏剧表演艺术融合的形式,是穿插于剧情中情节的程式化打斗,主要依据人物、故事内涵来设计的。武打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技能的形象化,而且要掌握人物性格特点、历史时期与舞台合理利用,要处理好人物的武打风格、器械的使用技巧与特点、高难度翻腾动作的设计,特别是人物武打过程中的精神、节奏、快慢、虚实、刚柔、动静、轻重的掌握。现在武术的套路表演就有许多动作和内容是戏剧的影响结果,比如行步、旋子、踺子空翻等基本功动作。行步是拳术套路中的步法转换与前后动作的衔接技术,行步配合上肢的变化和戏剧中的武生的游场是一致的,另外,动作的节奏、摆头亮相、段落间的造型亮势都透出戏剧中的大量元素。

三、京剧武打艺术系统的武术哲学表现思维

武术中练拳就是以技术来体察修行拳理之道,无道无以阐拳。持之以恒修持的即是拳技千变万化的“理”,拳技以“理”推演出了拳技招式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的技击辩证思想。京剧武打是以武术拳脚姿势、器械的素材为基础进行舞台艺术化的套子和表演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以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等武术理论最基本的辩证哲学思想为指导,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些哲学思想的表现程度和手段,在舞台武打表现中和舞台艺术化的彰显中更夸大地呈现出武术诸多技法辩证思路,同时还围绕剧情、人物的心理与故事情节从武打技法中强化表露出来内在的人文情愫。

(一)京剧武打艺术系统的阴阳艺术表现思维

阴阳学说从字面可以解释为阳光的普照状态,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阴阳存在日常生活认识当中,包括对立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现象,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变化发展。阴阳对立的状态处处可见,如上下、左右、动静、攻守、刚柔、虚实等等。阴阳相关性指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是相互关联的,如自然界中五种基本物质木、水、金、土、火,相互间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因本质属性和特性使然,而产生五行相生和xxx的走势。

如武打艺术中的攻与守,二者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本能现象,其守性被动而封闭,攻性积极而开放,故守属阴,攻属阳。又如撇子武生的翻腾跳跃为阳,落地蓄劲为阴。武打艺术也强调以阴阳转化来处理和理解武打动作编排的技巧,阴阳消长、互为对立根据是打法的基本原理,依据此理论,武打动作练习或攻防运用时,都要注意身体肌肉力量的变化收缩(阳)与舒展(阴)的有序配合。将阴阳的认识观和技术思路协调一致,统筹于身体来完成技术动作的理念,才会周身灵便,才有有刚有柔,才能上达于意境之道。

(二)京剧武打虚实的哲学思维

虚、实呈现出事物在实际与思想观念中的状态,《吴子料敌》:“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古代哲学文化对虚、实有更广泛的内容与意义,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武打艺术中的攻防与军事思想有相通性。xxx《武编》中也论及“势”与“虚实”技理,“拳有定势,而用时则无定势。作势之时,有虚有实,所谓惊法者虚,所谓取法者实也。”其“惊虚”与“实取”的变化,正是手搏实战中重要的虚实思维法则了,有了虚、实的对立变化才有了武打艺术对战中巧妙与神化的意趣,从而确立了以“势法”论拳艺的学理要则。

虚、实是建立在阴阳理论上的技击法则,做到敌我虚实分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节节贯通,才能有“阴阳不测谓之神”的意趣。武打艺术中虚实是因套子招势、环境情节、舞台效应与故事背景的变化而改变,虚可变实,实可成虚,京剧武打来源于传统武术,还包含了杂耍、舞蹈的内容,它的打斗更具舞台表现艺术化,通过逼真的艺术化来体现真实,做到逼真就得有打斗动作变化上的虚实分明与变化,如《雁荡山》的九毛攒,借以技巧的手段、动作和把子虚实的套接,表现武打的赏心悦目。

(三)京剧武打的动静、刚柔的艺术辩证思维

京剧武打无论是势势相承的个人演练套路,还是舞台对打的艺术搏斗,都体现了攻防技击特点和动静、刚柔的艺术变化。、动静的艺术表现思维,不仅包括内在心志精神的内守动静和外在形体打法运行手段外象的动静,还要协调配合内外的动静平衡,主张外在四肢百骸与内在心灵整体的动静运势统一。xxx是精神内守,外动是形体表演,动静以人物内心、故事情节、环境和敌我变化为手段,以表演者的身体和xxx夫细节来体验动静变化并刻画出人物特点。

静是体力上的放松与心理上的平衡,并非完全不动,静是艺术,动是目的,静可以明了和表现自身内心形势变化,xxx中彰显动的表演理论。这和武术的静是战术,动是目的,静可以明了和查验敌我劲力快慢变化形势,xxx中厘清思路指导技击方法进攻取胜、以静制动是一样的。京剧武打是表现性艺术,它的动静和武术的动静目的追求不一样,但是在身体和心里对打出的技法与形体的要求是同样的,京剧武打不仅xxx的区分表现出武打的技术思路般升降起伏,同样依据刚柔这对辩证思维来指导艺术和表现。刚柔是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对立又统一的形态,刚柔是京剧武打表现手段的基本特性,包含打斗技法劲力的快慢与输出的大小以及劲力巧妙运用的方法与手段。

在对打的过程中,刚与弱的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刚是有利因素,抗衡劲力的饱满强劲,具有沉实的冲击;弱是不利的因素,抗衡劲力的渺小轻飘不达,常规情况下,是强胜弱败,如果内因与外因起了变化,不利于强的一面,而利于弱的一面,则弱的会变强,强的也会变弱。深层次上看,刚柔又综合地表现为阴阳有无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换,从而构成巧妙莫测的对打表演活动。如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店主xxx在深夜黑暗中的打斗,黑夜摸索表现静与柔,器械的碰触与刺杀打斗瞬间表现出动与刚的激烈。武打搭手打斗中的快与慢、轻与重、迅与定、攻与防、进与退、屈与伸等等表现都是靠演员身体技法对阴阳、虚实、动静和刚柔的深刻把握,把握准确才能塑造好人物打斗表演特点和xxx妙精彩的舞台艺术对阵。

四、结语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武术的内容包含着军事、哲学思想、民俗生活、历史人物等等和京剧有诸多相交的共同文化基因。京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本身就是以文艺表演和文化呈现的形式来抒发感情、继承历史、记述故事等,武打戏又是戏剧中重要的彰显形式,而武术这个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对于安邦定国和国家稳固来说是极为关键的统治机器和手段,因此,武打的呈现便成为历史文化再现、故事记述和反映人物的重要内容与载体,京剧有以武打为题材的内容,其武打也必然以武术的表现特点为基础进一步强化表演艺术手段。

这种艺术手段主要体现在外化的对打与单练的表现形式上,而内在的关于武打的技理和器械的使用以及对打等等技击理路和武术是一致的。所以京剧武打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武术,反过来京剧武打对武术的艺术美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京剧武打的艺术化表现同样遵循于武术技法运动的表现思维,京剧武打的表现思维更具艺术系统的哲学表现。京剧武打系统的阴阳、虚实、动静、刚柔等武术哲学思想更表现出一种艺术思维和表演取向,这种思维和表演取向更进一步丰富了武术的演练节奏与艺术之美。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9篇

[摘要]

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xxx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 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xxx的批判哲学开德国xxx学之先河,是xxx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 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xxx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要坚持和发展xxx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 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xxx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 深思的。

[关键词]

xxx;批判哲学;批判精神

一、引 言

xxx是德国xxx学的创始人,而德国xxx 学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2000多年哲学发展的总 汇,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发展的最高 峰。所以有人把xxx哲学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 “蓄水池”。在德国,第一次使用批判一词的人是 xxx。xxx所说的批判不是形容词意义上的批判, 而是名词意义上的批判,他通常把批判和先验作为 等同意义上的名词来使用。xxx创造性地提出一 种既超越于唯理论又超越于经验论的新的哲学概 念,这就是所谓的批判哲学,如何使xxx哲学成为 现当代西方哲学及xxx主义哲学发展的有益成 分,使之在人类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体现出应有的文 化精神价值,这是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考虑的一个 问题。

二、xxx的批判哲学及其影响

以xxx、xxx、xxx、黑格尔和xxx哈为代 表的德国xxx学,是xxx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 来源。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xxx主义哲学,就必 须深入地研究德国xxx学,特别是开德国xxx 学之先河的xxx哲学,xxx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称 为批判哲学,是因为他推翻了18世纪末流行于德 国和欧洲各国的xxx茨xxx夫“形而上学”体 系,发动一场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创立德国古典 哲学。人们通常将xxx的思想划分为“前批判时 期”和“批判时期”两个阶段。在“前批判时期”,康 德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他提出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 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打击17、18 世纪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不变的观点,为近代辩 证自然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虽然他的思想中包 含一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成分,但是总体看来,康 德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依然囿于xxx茨xxxxxx的“形而上学”体系。从1781年起10年间,康 德先后发表了三部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 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阐述他的认识 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所谓“真”、 “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由此xxx哲学进入 “批判时期”,xxx对后来哲学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他在“批判时期”所阐发的哲学思想。

xxx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xxx茨xxx夫 “形而上学”体系,称这个体系根本就是独断论,同 时xxx也反对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xxx为了 批判的需要,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现象”和“自 在之物”。xxx一方面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 激我们的感官从而产生感觉的客体,即所谓“自在 之物”;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个客体是不可认识 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只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 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表象。即所谓的“现象”。很显 然xxx哲学既想要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 立,同时又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倾向于唯心主 义的不可知论。xxx说:“事实上,既然我们有理 由把感官对象仅仅看作是现象,那么我们就也由之 而承认了作为这些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虽然我 们不知自在之物是怎么一回事,而只知道它的现 象,xxx是只知道我们的感官被这个不知道的什么 东西所感染的方式。”在xxx哲学中,感觉不 反映对象,现象不表现本质,主体和客体之间、本质 和现象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总体 上来看,xxx哲学围绕着“现象”和“自在之物”的 关系,在他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的基础上, 论证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尽管xxx哲学自 始至终都带着调和折衷的特征,但是他对xxx茨 xxx夫“形而上学”体系的批判的历史影响是巨 大的。xxx之后,德国xxx学的发展走上两条道 路:在唯心主义道路上,表现为xxx、xxx和黑格 尔相继发展xxx批判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唯心主 义的基础上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唯物主 义道路上,xxx_判xxx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 论形成了自己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以“人”为基础 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由此,德国xxx学 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终于结出两大硕果:黑格 尔的辩证法和xxx哈的唯物主义,成为xxx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xxx哲学的“批判”和批判的应有之义

xxx是第一位给自己的哲学挂上“批判”招牌 的哲学家,他赋予“批判”以新的理解和作用,认为 “批判,而且只有批判才含有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 学的、经过充分研究和证明的整个方案,以至一切 办法,别的途径和办法是不行的”,他把自己 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呼吁用“人类理性”去 批判一切,但是xxx同时也预见到“批判”道路的 艰难。在对xxx茨xxx夫“形而上学”体系展 开批判时,xxx充满自信;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批判”仅仅“是为了判断一个原则或一个事实的 价值而进行的检查”。xxx辛苦工作的结 果,虽然终结了旧的“形而上学”,沉重打击了神学 和宗教。但是,他却从一个片面走到了另一个片 面,即从“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走向唯心主义的不 可知论。xxx开辟批判的道路却又处处有所保留, 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充满矛盾与无奈,最终不得不滑 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那么批判究竟该如何展开呢? 我们说xxx批判xxx、xxx批判xxx、黑格尔 批判xxx,以及xxx哈对xxx和黑格尔的批判中 所用的“批判”,就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 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只是由于这些哲学家 们的阶级局限性和主观认识能力的欠缺,他们的批 判和否定往往带有片面性。xxx主义哲学讲的 批判应当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 留,因此正确的批判态度是全面地分析与综合的态 度,是反对任何“宗派主义”的态度,是辩证的态 度,正如xxx在《xxx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 成部分》一文中指出的:“在xxx主义里绝没有 与‘宗派主义’相似的东西,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 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恰巧相反,xxx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 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 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 学说的直接继续。”

四、xxx哲学的全面变革与哲学理念的创新

(一)xxx哲学的全面变革

xxx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转 折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破旧立新”,把对旧哲 学的批判改造与对新哲学理念的创新发展统一起 来。首先,xxx在理性能力的分析基础上,对传统 的独断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通 过对理性能力范围、界限和有效性的揭示,把理论 理性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 在xxx看来,实践理性对于理论理性、形而上学对 于科学认知具有优先地位。其次,xxx在理论理性 部分,虽然坚持理性主义知识本质论原则,认为是 时空和知性范畴的先天形式赋予知识的普遍性、必 然性,但他同时承认受物质体刺激而产生的经验是 知识的来源和质料。在他看来,没有经验质料内容 的理论形式是空的,而没有理论形式的经验内容则 是盲的。最后,确立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 并力图在实践理性优先性基础上,以判断力的“目 的性”理论来统一两者。尽管这在xxx那里并未 真正实现,但xxx由此建立起一种先验理念本体 论、先验形式主义伦理学、先验主义实践哲学以及 理性主义宗教哲学和先验美学理论,从而转换古典 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恢复西方希腊哲学的实践哲 学传统,提出力图摆脱科学主义控制的能够作为科 学的形而上学的新观念和新路向。

(二)xxx哲学理念的创新

正因为xxx哲学所具有的这种全面的革命性 和创造性,给西方现代哲学发展奠定强大的理论基 础和不竭的思想源泉,可以说西方哲学的发展就是 从xxx走向现代的。xxx以理性能力有限性的分 析将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把科学认知局限于 经验现象范围内,视科学知识为一种关于有限的、 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事物的本质性知识等这一方面 的思想就直接影响到了现代科学主义思潮。xxx 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他根本上是以此将人们引向 一个不同于科学性质的形而上学领域,是要从实践 理性上来确认作为理念存在的本体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建立起理论上的本体论、价值论、道德观才能 为解释世界、社会、人生问题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也才会使人的生存、行为、意义获得理论上的依据 和保证,人格的伟大与尊严也才能油然而生。实际 上,这也是必然的,只要是一个有思维的人,只要他 还活着,他就会有“终极关怀”性的思考。xxx是 说在现代人本主义看来,形而上学不仅是一种理 论。它还存在于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中,不同的生活 理念、不同的生存方式就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的体 现,因此,与其说xxx是近代哲学的批判者和终结 者,不如说他是现代哲学发展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五、哲学需要批判的精神

综观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任何学说、思想及 观点的提出,无不是建立在对前人的批判基础之上 的,当前我们要坚持、发展和完善xxx主义,就必 须坚持和发扬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不仅体现 在对各种非xxx主义思潮的批判上,也表现在对 xxx主义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上。然而,长 期以来xxx主义哲学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反复告诫我们,xxx主义哲学 是通过对德国xxx学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凡是 涉及到现代西方哲学思想时,就要求我们用xxx 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批判。然而,这个 “批判”却往往用的是“批评”的含义,即“专指对缺 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尽管西方哲学思想存在着 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随着西方科学技 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西方哲学思想也的确包含 一些很先进的、很科学的观点。而且在世界经济全 球化、国际政治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凸现的当代,东 西方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趋于统一,即归根 到底要解决人的问题,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因此要坚持、发展和完善xxx主义哲学,对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批判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 新。xxx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 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不仅从内部 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 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 用”。批判地改变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 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 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0篇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未来,可是伴随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生态危机,使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面临危机。这些人类必须面对的许多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使很多人对与进步相关的实践表示出了怀疑。人的行动借助于技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哲学必须转向实践,xxx是人的“行动”,对于人类行动的理性思考迫在眉睫。这种对行动的思考,本质上就是要思索“人类应该如何生存”的基本问题,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涉及哲学的本体论,人类如何行动、如何生存涉及方法论、伦理观,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行动。生态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理论。生态哲学是哲学,它给哲学赋予了新的使命。

一、行动的哲学——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宣告诞生的新兴理论学科。它的产生显然与自然环境危机、生态危机有关,是出于忧患和关怀而产生。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描述种种环境危机现象,也不是为了对环境危机现状进行科学的解释。它是哲学的发展和继续。它意味着哲学历史使命的完成,同时也是哲学新的使命的开始。这种新的使命就是哲学转向对人的行动的思索。人应该如何生存?人的行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xxx是说,生态哲学、环境哲学就是哲学,是哲学本身,它不是哲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哲学、环境哲学基本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

生态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必然。哲学在探讨了世界本体论之后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哲学对人类思维的关注回答了人类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问题。在知道了世界是什么、人怎么样认识世界之后,就是人应该怎样行动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这就是关于人的行动的哲学,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关系的主题使我们今天把它称为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哲学精华。今天的时代精华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动问题。生态哲学、环境哲学肩负了这种使命并应运而生。

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行动。今天的技术异化、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关注人的行动。它的出现就是哲学的新内涵。生态哲学和环境哲学基本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它是哲学转向生态、转向环境,是哲学范式转变。主要是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的转换,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框架转变,最重要的是它的基本概念转变,要提出新概念,例如“环境问题”、“生态危机”、“自然价值”、“自然权利”、“生态文化”、“生态公正”,等等。关于“目的”,生态哲学、环境哲学认为,不仅人类有目的,生命和自然界也有目的,追求生存、追求存在是所有个体的目的;关于“主体”,生态哲学、环境哲学认为,不仅人类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主体,它自主生存、自主发展。生态哲学、环境哲学反对经典哲学关于存在与价值绝对二分的说法,认为事物的存在和价值是同时的、统一的;关于“主动性”,生态哲学、环境哲学认为,不仅人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和生命的自主运动和发展,从而创造全部自然价值;关于“智慧”,生态哲学、环境哲学认为,不仅人有智慧,生命和自然界也有智慧。生存主体有价值,为了生存它们也有主动性,有评价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智慧,有创造性。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来讲,要达到这些概念新含义是不可能的。所有这些新的观念都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如何生存的问题,生态哲学、环境哲学就是要思考人类如何生存,让人学会生存。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中,从哲学所关注的外在的主题和哲学内在的逻辑发展中可以看出生态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必然。生态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空历史背景。在时间维度的整体中,我们考察哲学的历史,可以体会到生态哲学是一种“哲学转向”,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这是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转向是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发展还有其内在逻辑。我们就从哲学外在转向和哲学的内在逻辑来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哲学提倡关系、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是生态性的哲学。

生态哲学是哲学的逻辑完成。从外在的展现看,生态哲学就是哲学的新转向,从内在逻辑看,生态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内在逻辑发展的完成。哲学的外在展现体现为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哲学有着不同的关注主题。在xxx之前,宇宙学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哲学主题的表现是主体围着世界转,主体——人所关心的是世界的构成和物质的运动。xxx之后,宇宙学认为,地球围着太阳转,由于文艺复兴,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哲学主题的表现是世界围着主体转,关心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意识、世界怎样为人服务。让世界围着人这个主体转的过程中,否定了世界的主体性,把世界完全降为客体。这是现代技术世界的哲学基础。然而,后现代又解构了人这个主体,倡导生态性的哲学,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人的行动如何与自然和谐,倡导生态的创造力。在人类理性的思维进程中,哲学在自己的历史中发展。生态哲学就是思维时空整体中的哲学的发展,是哲学对行动的关注,其主题是关于人这个主体如何与世界融合为生态共同体。这既是生态哲学的主题,也是哲学本身的新使命。

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是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观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哲学是哲学的主题转向关系、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哲学涉及自然、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哲学最能代表人类思维的极致创造力,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的精华,是人类思维的创造,这不仅是在地球共同体整体背景下的创造,也是人类思维在时间历程整体中的创造。

二、生态哲学的涵义

生态哲学、环境哲学基本上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但是它们毕竟不是相同的词语,肯定有着不同的意义。

从词源上讲,环境是环绕我们的东西。环境哲学这一概念涉及“环境”和“哲学”两个词。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环境哲学的性质属于哲学,然后我们再来分析“环境”这一词语的含义。“环”意指东南西北、上下,四面八方皆可是“环”的范围;“境”就是场景、空间范围。

这和英语里的environment含义相近,environment这个英语词汇里,vir这一词根有着环绕的含义,也包含着主体与周围环境的意蕴。从空间上说,个体可以被一切存在物所环绕。所以,环境这一概念隐含着一个主体因素,它被所有的环绕物所包围。这一主体因素可以是植物、动物和人。环境哲学包含着主体与周围环境的意蕴。那么,主体与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本质关系呢?这种本质关系就是生态关系。生态哲学就是把生态学科学提升为哲学,以此来解读主体与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本质关系。或者可以说,环境哲学包含着主体与周围环境的意蕴,这个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关系。生态哲学就是解读主体与环境关系的,解读其生态本质关系。正因为如此,生态哲学与环境哲学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两个希腊词的组合:eco?源自希腊词oikos,含义是“家、房子”或“生活场所”,?logy意思是“学问”,组合起来的含义就是有关“家的学问”、“家务事”。“生态学”(ecology)与“经济学”(economics)的词根eco?相同,就此而言,所谓经济学econo?my和生态学ecology都是关于它的学问,?nomy是规则、?logy是体系,所以,有的学者称生态学是“自然的经济学”,经济学是“人类的生态学”。因此,从词源上讲,生态学是研究关于“有机体及其栖息的整体的科学”,用现代语言来说即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全部关系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生物如何利用资源的经济学。生态学有着自己的自然科学渊源,生态学的概念伴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诞生。“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xxx1869年提出的②。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条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这就是物种的生态特性。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xxx关系。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生态”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环境”是环绕某个中心的周围,对人来说,xxx是环绕着人的自然界,即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人类一切活动所依赖的“场所”。人从自然中脱颖而出,就开始承受来自环境场所的压力,他必须不断克服这些压力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自从学会利用火开始,凭借着智慧和技术,有了定居生活、语言交往、制度规范、宗教信仰,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因此而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这就是文化(culture)。拉丁语cultura的本义即耕作、培育,以后才衍生出教育、修养、文化之意(cult又是崇拜、景仰)。文化最初就是以农业(agri?culture,即农耕,拉丁语ager=agri,即土地)的方式存在的。相比原始的采集、狩猎和捕捞活动,刀耕火种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生不息的进步。这是自然生态、人的生态、社会生态的展现。

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基本上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是因为环境哲学、生态哲学是从环境伦理学上发展起来的。美国xxx贾丁斯在其《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曾说,环境问题提出了像我们该如何生活这样的基本问题。这类问题是哲学上和伦理学上的问题,它需要用哲学上较复杂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是被西方称之为的环境哲学,也是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把人的道德关怀扩展到生态环境。西方环境伦理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研究伦理问题,主要有四大理论派别: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和生态中心主义。它们都表示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一致认为人类道德对象的扩展是必要的,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虽然依据不同的理论,它们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道德原则和规范,有非常激烈的争斗,但它们一致认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是符合人类利益的。

环境哲学也被称为生态哲学。有很多学者认为,“环境哲学或生态哲学是生态伦理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生态伦理学则是生态哲学的价值论表达”。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这涉及对环境哲学或生态哲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涉及对环境哲学性质的把握,还涉及如何理解环境哲学的构成。

我们可以借助于英语词汇environmental philosophy来理解环境哲学的概念。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的重心在philosophy,即哲学上,这就是肯定了环境哲学的哲学性质。同样,在相同的意义上所使用的生态哲学,即ecological philosophy中的强调重心也是philoso?phy,即哲学,这是指“生态哲学”;而philosophy of ecology的含义重心偏向ecology,即生态学,这是意指关于“生态学的哲学”。就像philosophy of physics是物理学的哲学,philoso?phy of chemistry是化学的哲学,philosophy of biology是生物学的哲学一样。它们都是关于一门科学学科的哲学。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环境哲学、生态哲学不应该是关于一门科学学科的哲学,而应该从具体科学的层面升华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更高的层面来进行研究的哲学。所以,我们所说的环境哲学、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理论及方法提升起来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用生态学关于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等观点来探讨、研究和解释自然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因此,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实质是一种生态世界观。环境哲学、生态哲学既然词汇重心含义在哲学,这就决定了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哲学性质。environmental philosophy的含义侧重在哲学,而philosophy of environment的含义是关于“环境的哲学”。如果把环境哲学理解成关于“环境的哲学”,即philosophy of envi?ronment,那么,就会有“环境哲学是生态伦理学的哲学理论基础”这种不正确的表达。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环境哲学的构成之一是生态伦理学。既然环境哲学性质是哲学性质,属于哲学,那么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环境哲学。所以,“生态伦理学是生态哲学的价值论表达”,生态伦理学是环境哲学、生态哲学的构成之一。

三、生态哲学的构成及研究内容

既然生态哲学、环境哲学是哲学本身的发展和继续,那么,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构成与哲学的构成就是一致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构成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生态哲学的构成也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生态本体论体现了生态世界观。对于生态认识论,我们可以从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中来考察,考察人类思维历史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并研究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而生态方法论就是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由于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人的实践、人的行动,哲学在关注世界、关注人的思维之后,关注人的行动就是发展的必然。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就是人的行为规范,因此,环境哲学才会在环境伦理学领域xxx发展起来。

生态哲学是从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发展起来的,这是它的第一个构成。它是关于人行动的哲学。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生态、转向环境,是哲学的范式转变,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关系是它的主题。由于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人的实践、人的行动,哲学在关注世界、关注人的思维之后,关注人的行动就是发展的必然。这使得生态哲学成为哲学逻辑之完整的发展。关注世界、xxx维、关注人的行动是哲学的进程。转向行动的关注就是关注伦理道德。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就是人的行为规范,因此,生态哲学才会在环境伦理学领域xxx发展起来。环境伦理学把人的道德关怀扩展到生态环境。道德是行为准则,是人们在社会中活动时应遵守的普遍规则,是引导人们作出选择和行动的价值符号。那么价值就是道德哲学的基础。由价值导出的权利使得自然价值、自然权利成为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

关于生态哲学的第二个构成——生态认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过程中研究生态思想的历程。哲学涉及自然、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在时间维度的整体中,我们考察哲学的历史,分析哲学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所关注的主题,这种不同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就是哲学外在的转向。由此可以体会出今天的生态哲学是一种“哲学转向”。哲学转向生态,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这是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转向是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发展还有其内在逻辑。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研究中,探讨哲学内在逻辑的演变历程也是生态哲学的研究任务。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同时肯定了“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的本体论原则以及“认识必然可能”的认识论原则。从这两个自明原则可以推出“关系是普遍存在的”的关系原则和“世界是过程的”的过程原则,它们又是建立在理性必然性基础之上的。理性何以必然?对理性必然性的探索从古希腊xxx底、柏拉图和xxx多德经过中世纪的宗教曲折,哲学从近代走向现代,理性存在之根据的探索肯定了有机性原则的逻辑必然性。本体论原则、认识论原则、理性原则可以推出关系性、过程性、有机性逻辑必然性。生态哲学提倡关系、过程,强调整体和有机。从哲学外在转向和哲学的内在逻辑来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这是从认识论维度研究生态哲学思想。内在的逻辑演变和外在的转向的研究共同揭示生态哲学的产生就是哲学本身的走向。

生态本体论是生态哲学的第三个构成。科学——人类思维的创造极致经过400多年的蓬勃发展,沿着哲学所开启的视野,肩负着认识自然的使命。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xxx今天的科学家,科学把不断划分、不断解剖的自然揭示给我们,从分析的层面回答了哲学上关于世界是什么的悠久问题。哲学把认识世界的任务交付给了科学,那么生态哲学本体论的阐明就离不开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正如_的自然辩证法的创立离不开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

自然观或生态自然观是生态哲学本体论的首要问题。宇宙论可以说是自然观的另一个别名,它与地球共同体的相关研究都属于生态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宗教神话、古代理性思维、近代天文学和现代物理学等方面对人类宇宙观演化进行探讨,揭示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基本信念的危机。作为生态哲学科学基础的生态学科学、地史地质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混沌理论等如何支撑生态哲学、如何深化生态哲学理论是有关生态哲学本体论的研究所回避不了的。具有最彻底生态性的过程哲学是生态哲学本体论研究必不可少的。借助于过程哲学对宇宙的演化过程、生命的进化过程、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解析“生态纪”思想所蕴含的“地球的地质——生命过程”的生态本体论内容,可以丰富和深化生态哲学本体论的相关研究,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1篇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其批判的基本特征是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工具理性批判、社会异化的批判、新型整体学科群研究的批判,最终体现一种新的批判视角,即文化批判的意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确定了三个批判层次并逐步深入: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透过对全部文化的批判找到制造出“人被压抑的历史”的根源;揭示造成文化异化的根源,即人性的异化。法兰克福学派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追求文明和人性解放,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压抑性文明”批判的有力武器,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省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种反思的话语。

一、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的哲学文化的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主要是通过两种图式进人中国的。

第一,把它当作西方xxx主义的当代形态之一,即作为对xxx主义哲学的补充、修正、发展的西方社会思潮来认识的。也许正是被列人西方xxx主义的行列,因而在中国学术界有了话语的优势。第二,把它当作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加以研究。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了解西方哲学思潮的是与非,实现中西文化的学术交流。

研究高潮过后进行反思,我们看到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作为一种思想形态,它同xxx主义有着某种联系,人们从中强烈地感到了xxx哲学的批判本质;另一方面,作为批判理论,它直面当代西方社会实践,揭露社会弊端,审视社会问题,为人们正确地认识西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和理论想象。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我们面向现代化、融人全球化,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工业强国的过程。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我们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走工业强国之路;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走科技兴国之路;关注和发展GDP,提高社会综合国力等等。一切都表明在现代化的视域中,我们的发展与先发型国家的发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那就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实现现代文明。因此,当我们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时,也会像西方那样,品尝到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代价: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会在不同的国家里以同样的双重性效应“回报”社会。中国遭遇西方现代文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审视西方发展实践,学习先发国家的经验和吸取其教训就显得同等重要。

法兰克福学派绝不仅仅是一种书斋理论,其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从书斋研究到走出书斋对社会实际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转向,从反思启蒙精神的两重性到对文化的批判,从分析社会危机和揭示人性扭曲、欲望被压抑的事实当中展开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批判,一切都表明法兰克福学派以面向和关注社会为使命,以“社会批判”为目的展开理论研究。这一特点,使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xxx上个世纪60年代末西方学生运动的思想基础,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当前,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文明进程中伴随产生的人的精神和主体性的颓废和堕落的种种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来自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有价值的社会批判思想也自然成为我们所借鉴的资料和参照系。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发出的声音日益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所关注,并成为反思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要话语。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对象是现代社会。

从xxx默和xxx合写的《启蒙辩证法》开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研究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意识。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启蒙理性的崛起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并使人成为世界的主宰,人的本质和价值被数字符号以及无数的工具所取代,成为量化的世界,由此造成整个社会被由科学启蒙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世界所统治,代表着人的意志并发挥到极致的物最终成为统治人的力量。从根本上说,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的横行,是以价值理性的丧失为代价的。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从早期经济运行中的劳动异化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异化,这是一个从对劳动过程异化的关注视角大范围扩展到人的全部生活异化的转变,这一切均说明,xxx塞所处的现代文明社会与xxx的生活阶段相比,人的异化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远超出生产的过程而进人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而造成人的全面异化的原因正是现代文明的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同时也是异化成为社会常态的过程。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明显的西方哲学传统,始于西方xxx学的批判意识。xxx指出的批判意味着理性的批判,即批判“意味着关注理性与知识的条件及局限”的看法;黑格尔哲学批判转向关注特定的历史形式,即资本主义和交换过程的观点,奠定了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xxx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批判的学说和对社会分析的唯物主义立场,成为法兰克福学派诊断当前社会病态现象和展开批判的起点;西方xxx主义创始人xxx的物化及阶级意识理论,成为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发展到后期,xxx德精神分析学以及存在主义的个体非理性思想对其也不无影响。与前人不同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无论在内容的拓展还是批判的程度上,由于所面对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且涉及面广;理论的整合性强,综合的话语使其表现出既源于前人又具有超越前人批判思想的鲜明特点。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工具理性批判。伴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作用日益加深和扩大,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及为人的解放提供可能和现实的知识体系却xxx否定和制约社会进步的力量,xxx奴役人和束缚人性的工具。科学技术使人们只是习惯于更加精确地对符号作出反应,人们只会运用数字化、符号式的表征来体现人的生存和价值;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能力取代了人的地位成为生产力的统治力量,不仅xxx控制自然的力量,更成为统治人的工具,扮演着意识形态统治人性的角色。法兰克福学派从解放人性的根本目标出发,提出了对工具理性批判的任务,提出必须尊重人的价值理性,尊重个人的存在的意义。个性的真正解放需要回归一种人本的价值关怀,只有解放由技术理性对自然的压抑导致人在压抑状态下的人的心灵,才能使人摆脱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统治,真正达到为人的价值目标。

2.异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永恒主题。不同于xxx的社会批判思想,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阶段,商品拜物教盛行,异化早已超越经济领域吞噬着人的全部生活,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人们的消费领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后面,是人的精神的极大痛苦和不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正是通过指向人们的全面生活,揭露由于市场经济造成的人对商品的迷恋和无限追求使人们成为受物驱动的现象,批判商品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指出了异化造成人的单一、片面的发展以致造成单向度社会的巨大危害。

3.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语境也从以往采用一种单一的语言转向运用多种语言,即新型的整体学科研究展开理论的批判。xxx斯把这种设想称为“跨学科的唯物主义”。这使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家联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最终打破传统理论和具体科学只是描述和维护社会现状的局限,以一种社会批评的目光重新认识社会的图景,得出对社会总体和全面的判断。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最终体现了一种新的批判视角,即文化批判的意义。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从开展对技术理性批判到强调人性价值的极致,对人们日常生活全面异化的批判,以及采取全面、综合的学科语境来重新解读社会现象所包含的批判性话语的转换的三大特点,表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价值。文化批判的价值既表现在它对社会上的各种违反人性、导致人性丧失的现象所进行的充分的描述和揭露,更证实了它从文化的深层意蕴对异化否定性的本质所做的深刻揭露。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价值使它区别并超越以往的各种批判理论,更贴进社会现实,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的本质,标志着一种更有效地揭示社会和人的发展特征的理论方法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三、从整体来看,作为对现代文化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是全方位和逐步深人的,它明确了三个批判层次。

1.明确了社会批判并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批判,而主要的是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通过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全部领域的商品化、工具化、技术主义的批判,揭示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存在方式由人来创造,但又日益反过来成为奴役和压制人的生存的统治力量。

2.批判旨在透过对全部文化的批判找到制造出“人被压抑的历史”的根源。“文化不仅压制了人的社会生存,还压制了人的生物生存;不仅压制了人的一般方面,还压制了人的本能结构。”文化对人的压抑最终表现为人的生存的异化,人的本能的压抑。“文化的单一”和“人的思维程式化”现象使人无法忍受,人的主体力量造就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辉煌,但也同时把人置于一个被动和无为的场所,失去了人的存在的真实意义。

3.开展现代文化的批判旨在从人的心灵层次揭示异化的无所不在,指出造成现代文化异化的人性异化的本原,文化批判最后落到了对人的欲望的批判上。法兰克福学派看到现代文明社会表现出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概括起来,就是不尊重、不顾及人的本质特征,把在现代文明的商品化、市场化、丰富性、大众化的文明现象制造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的人性的本真状态。把人的作为人的本质来把握,把对的压抑的批判当作对现代文明社会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x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贡献,真实反映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文明批判的特色所在。

xxx塞在《与文明》中,通过改造xxx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对人的本质做了独特的分析。他把视做人的本质,指出正是因为人的欲望和心灵受到压抑,人的本质与关系发生分离,异化才得以产生。因此,克服异化就是解放,异化的批判就是的批判,把对现代文化的批判集中在对压抑的批判上,把所倡导的“革命”作为文化批判的根本。在xxx塞看来,在文化全面异化的背景下,人的心灵和欲望变得毫无自由而言,整个社会把商品的全部强加于人,消费主义、世俗化使人的生命本能变得低级、庸俗、丑陋,使原本属于心灵和人性统一、自由和人性统一的人的本质远离了人本身。这是文化冲破了社会和人的防线进人人的生命本能,在给人的生命本能涂上一层文明光环的同时,又失去了人性的本真,使人从一种自由的意志物变成了不自由的文化商品。

笔者以为,xxx塞对与文明分析的初衷,就是把xxx德的“本能”同xxx的劳动生产理论联系起来,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压抑,辩证地分析与文明关系的两重性,提出了“解放”和“文明进步”的社会发展思想。他坚持从现实历史的背景以及社会发展的事实出发,对人的本能的变化进行了现实的、全面的分析。xxx塞首先指出文明的压抑包括“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个部分。“基本压抑”是指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与克服这种贫困所需的劳动势必造成文化对生命本能的一定程度的限制、压制和延迟,这种压抑在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表现了文化对人的本质控制的某种合理性。相反,“额外压抑”却是文明制度所致。资本主义文明使人的身心都成为异化劳动的工具,“表征社会统治把附加控制强加于人”,使现有制度与利益成为人的支配力量,压抑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了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压抑性文明”。“压抑性文明”是不可取的,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人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xxx塞认为(人的生命本能包括,但却远远超越xxx德的概念)是指包含在内的人的整个生命体的冲动,即人的望、食物欲望以及一切的生物欲望。和的区别还在于,的解放给人们带来的仅仅是局部的快乐,而的解放则是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全身心的快乐,是一种高层次的要求的满足和实现。显然,作为现代文化及其批判的内涵,所体现的意义要全面和深刻得多。

四、在当代,“法兰克福的社会批判理论被看作是时时须进行自我反省的人类不得不聆听的清醒之音。”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对社会的关注正好对应了人们对中国现代性的困境与疑惑。

用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其目的就是在现代性批判的视域中对文化进行反思。展开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所牵涉的面很广,但必须承认,文化批判的根本是为了通过揭露现代性对人性的扭曲,找到克服人性扭曲的路径,达致人性张扬,实现人的解放。在当前,作为追求人性解放的最现实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在实现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关注性别平等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展开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是推进文明发展、揭露社会丑恶的必然。当前我国作为现代化国家已初具雏形,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遭遇着西方文明进程中的问题,重复产生着在西方文明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境和疑惑。因此,重新认识文明与发展的关系,反省文化对社会的双重价值,认识人性与文明的冲突,xxx我们批判和反思现代文明与文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并展开批判的重要内容。从对我们日常生活批判的层面看,xxx对劳动异化及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仍然是我们进行现代性批判的主要武器。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xxx塞的文明批判与解放的思想,对我们认识文明的本质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实现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会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

实现文明达致人性解放,是思考当前文明发展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的切人点。经过文明的洗礼,在倡导男女两性主体平等的价值观引导下,中国的性别文化首先实现了对男权文化传统的本体论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男女轮回式的反叛,而是在追求男女主体平等下,以一种男女平等的新的文化形式给予女性类特性的压抑的转换。男女主体平等成为性别平等的本体内涵。它既是现代文化进步的历史需求,也是一种不可绕过的压抑的现代性。当代中国的性别平等文化虽然对封建的性别等级文化给予了暴风骤雨式的批判,但传统社会中的男性中心文化并未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而销声匿迹,男权文化以一种现代性别文化的方式改头换面,在“女性更有自由、更有个性”的性别平等的氛围中,使女性感到更多的困惑,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压抑。中国父权社会的定势和男性话语强势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生长出了当代社会对性别压迫的支配力量。

1.在传媒的话语中,今天的中国女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女性更具有成为附属品的可能性。通过传媒制造的许多女性形象,xxx良母、现代花瓶等对以往陈规定型的复制;眼花缭乱下的大众文化产品塑造的仍然是男性的强大、女性的弱小形象;商品文化制造出来的各种美女形象定格了女性的被观赏价值,xxx被动的客体和对象物。

2.在现代道德的话语中,成功的女性在于她有美德,意指具有温柔、顺从、忘我、自我牺牲、默默奉献的品质。按这种美德塑造的女性就是圣女,就是现代女性的榜样,是最完美的女性形象。用美德规范女性,定格了女性的心灵和形态,压抑了女性追求个性和自我的权利,有益于稳定男权文化的延续。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2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欺骗性

一、大众文化的基本内涵

“肯定文化”、“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这三个核心关键词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批判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此三个词语虽内涵不尽相同,但却殊途同归。首先,“肯定文化”源于资产阶级特殊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特有的特殊文化,其一方面通过构造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本质又具有虚假性,通过欺骗的手段平息社会中的否定与反叛欲望,另一方面则是不断证明和美化现实秩序的合理性,而证明的方法则是通过幻想世界对于人精神的满足;“文化工业”则是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在信息化背景下技术手段的复制性与毁灭创造的特征。xxx默、xxx认为“文化工业”即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大众文化则是:“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与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与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行使社会欺骗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界定是结合时代背景的深层定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其本质上源于发达的工业社会。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功能对工业社会中的人们进行非暴力的思想控制,而这种思想控制的途径即是大众文化。综上所述,法兰克福学派所讲的大众文化是指借助与现代科技手段成规模的模仿与复制,潜移默化消解人的超越维度的具有商品化、齐一化特征的统治者的操控工具。

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内容

(一)大众批判理论的基础:否定与批判

“否定”与“批判”二词是法兰客服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基础,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xxx默认为:“传统理论的实证主义从既定事实出发,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据以再生产自身的专门化劳动中,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结论;而批判理论则认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在目前这样的历史时期中,真正的理论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肯定性的,人类的未来依赖于现存的批判态度。”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早关注大众文化的人,xxx在其《否定的辩证法》中也表达了“否定”与“批判”,他写到“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否定性,否定在辩证运动中具有核心作用,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任何肯定的否定。”

(二)批判理论的四个维度

1.商品化:效益而非创造。几乎法兰克福学派的所有成员对于这一问的都持有相同的观念,他们认为在过分强调商品与技术的时代,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不再是被创造出来的文化,而是具有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商品,这类商品是为了满足需求、为了满足消费而被生产出来的,因而不再具备艺术品本身的创造性。xxx塞在剖析这一问题时说道“文化用灵魂去抗议物化,但最终只好向物化投降”。xxx塞客观的分析出大众文化商品化的现象单纯靠艺术本身是不能够改变的,当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组织起来的时候,在个体发展转化为经济竞争的世界,肯定的文化必然带有商品化特征。xxx在讨论音乐问题时也提出了音乐商品化现象,他认为今天的音乐不再具有创造性,因为大众音乐的创造者所关心不再是艺术本身而是经济效益。对于商品化的问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xxx与xxx默明确地指出:“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再加上普遍进行的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质了。”

2.齐一化:模仿而非个性。对于大众文化商品性前文已作了阐述,商品性的存在就决定了工业社会中对于大众文化的供求关系,即现存社会的人对于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人们依赖于大众文化带给自己的虚假满足,导致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但却使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无法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但基于技术之发展,以及对利益的驱使下,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开始通过模仿、复制的手段,不断对大众文化进行批量的生产,从而不断满足消费的需求,从而产生了模仿下的齐一化的大众文化。这种模仿下产生的齐一化使得大众文化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品,因为其不再具备艺术品中的个性即不可替代的创造性。xxx默与大多诺形象的描述了这一现象:“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从宏观和微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统一性,说明了人民所代表的文化新模式:即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东西之间虚假的一致性。它们的结构是由共产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

3.欺骗性: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娱乐性与消遣性是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也是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在机械化大生产中工作的劳动者疲惫不堪与现实的劳动,因而开始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之中,而大众文化恰恰能够带给他们这样一种需求,通过大众文化中的娱乐与消遣使之忘却现实工作中的疲惫,从而将追求不断寄托于大众文化之中,消解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消解了内心超越的维度,不批判、不否定、(下转51页)(上接49页)不改变即xxx单向度的人。xxx默就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下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批量生产出来的,使人们丧失创造力与理解力,他认为在大众文化的洗礼下“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成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管理的常规程序、转变成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音机所带来的,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丧失。”

“异化”一词也成了工业社会大众的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这种“异化”的本质即是大众的“意识虚假”,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的虚假意识或是心甘情愿的形成的,或是不知不觉接受欺骗下形成的,或是被愚弄的条件下形成的,总之大众虚假意识的形成源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显学。

4.操控性:大众文化的本质。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技术时代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而这种统治形式具有非强制性与潜移默化等特点。如前文所述,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齐一化的特征消解了文化艺术对于个性的追求;而大众文化的消遣娱乐特征,又使得人们不断满足于虚假意识之中,消解了人们对于现实的不满,消解了其内心的超越维度,xxx单向度的人。这使得统治者不断利用大众文化来操控人们的内心,控制人们的心灵。xxx认为:“大众媒介……既不存在一个首先关心大众的问题,也不存在一个传播技术的问题,它存在的只是一个使大众自我膨胀的精神的问题,一个他们的主人的声音的问题。”这里的“主人”显然就是发达工业社会的服务于统治者的阶级,即那些掌握社会的政治权力,管理社会经济结构,操控社会思想文化的阶级,追逐利益服从统治者是这一阶级的最根本的追求。因而大众媒介存于社会的价值即是服从于统治者而非聆听大众的声音。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四点概括,但本质特征即是真的工具性,使用工具的即是统治者,大众文化是统治者整合与奴役大众的工具,是操控现实社会的人的工具,是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在科学技术不断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将经济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通过大众文化整合与凝结社会中的现实社会的人,形成了文化工业下的完全的统一,并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完成政治上的集合统一,达到统治者的最高利益。如果说商品性是大众文化自然特征,那么欺骗性则是大众文化操控的手段,但操控性则是大众文化的根本。

参考文献:

[1]xxx默、xxx,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xxx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_.

[3]xxx,文化工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xxx,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xxx塞,单向度的人[M].xxx,上海:xxx文出版社,2006.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3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西方xxx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xxx主义的代表学派,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批判,内容涉及多方面内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中最富特色的主题之一,也是其影响最为深广的内容之一。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诞生于_德国。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对_利用大众文化操纵民众意识有痛切的感受与极端的反感。他们发现,_主义利用的是经过艺术和审美化的文化包装后的东西来控制和操纵人们的思想,而并不是一种裸的意识形态。随着德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失败以及_地位的提升,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的信任度逐渐降低。xxx塞描述道:“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_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军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_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_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

二战期间,法兰克福研究所迁往纽约,在这很长时间内,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式的大众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主要是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欧洲古典文化的影响,本能的反感美国的大众文化;同时,美国大众文化的危机与人的生存困境客观存在。大众文化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于科学的实用价值被推至极端,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园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人成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就是形成于_德国和消费主义的美国这两种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着一种历史的社会的逻辑,继承并发扬了西方早期人文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和工业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对近代文化启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xxx塞和xxx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肯定的文化”即“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反对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存辩护。”xxx诺和xxx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文化工业”,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于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凭借现代技术和大众传媒,以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大众意识的工具,并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行使统治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精神,但是总体上说,他们对大众文化持有的还是否定的、消极的批判态度。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性。法兰克福学派大多主张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质是其众多属性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一切以经济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因此大众文化的过程更本质地表现为一种经济过程,一种商业行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彻底贯彻了商业性原则。也正是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导致了大众文化生产的批量性、复制性和标准化。xxx默和xxx诺指出:“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大众文化的这种工业化生产性质,可以同时把同一文化产品投人到市场,给每一个人受众以相同的感观享受。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量复制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各种产品,利用传媒使这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周而复始地出现。

2.标准化。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越来越趋于一律。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制造者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被大众购买。这就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非个性化的倾向。xxx诺认为,流行音乐结构简单、旋律反复、机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条一样,使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机械反应。这样下来艺术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大众文化推销顾客必须消费的产品,从而维持现存的生产制度和体制,这就要求文化工业改变和控制大众心理。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xxx使顾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产者制约的,其消费带有一种强迫的性质。在广告工业和文化工业的广告效应下,人们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种趋同倾向,流行成了大多数人认可的唯一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这种支配性的力量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生产大众文化产品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4篇

【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话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把矛头指向大众文化,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法兰克福学派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些批判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

大众文化批判是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它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在其理论视野中,大众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且是经济、政治统治现象。从文化视角切入进行政治经济批判是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西方xxx主义大众文化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

(一)剥夺人的情感,巩固陈旧的社会秩序

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体文化,它把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强力加给民众。在德国,“传播机器每日通过报纸、电台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论等按时按量硬塞给公民。”xxx塞则以“单向度思想”(它是由政策制定者及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的推进的)来阐释人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下思想和情感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二)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剥夺了个性和创造性

xxx默和xxx对缺乏个性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视、收音机、书刊杂志等是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都是独立的,但所有的联系又都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政治上的对手,他们的美学活动也同样颂扬铁的韵律。_z大众文化按照标准化,齐一化大军生产出来的文化复制品,它不仅扼杀了艺术的独创个性和生命,而且抑制了文化消费的想象和主观创造能力。

(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促使人们对现实的认同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费,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反思生活的能力,在平面画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与平庸、痛苦的现实相认同。正如xxx塞所描述的那样,这种欺骗性还显示了其温柔的一面,即“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有民主的不自由的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四)大众文化堕落成为维护现实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己经消解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它通过“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所有的人从工作到休闲都受到影响。大众文化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丧失了否定性、超越性文化商品的催眠和灌输,xxx习惯了对现实采取顺从和批判的态度。同时,大众文化还是统治阶级权力意志时‘传声筒”,表达的话语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意志和权力话语。

二、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具有乌托邦式地艺术观和对大众文化的片面否定及浓厚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

(一)艺术观的空想性

从理论本身来讲,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乃至艺术所做的是一种政治道德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审美判断。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已与文化艺术有着较大的疏离。他们认为真正的艺术具有自由超越的特征,以“完美’标准来要求艺术。最终,在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排挤下,他们的现实领地越来越小。

(二)价值霸权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故意抬高精英文化而打击和蔑视大众文化。他们以精英文化自居,以精英文化的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一厢情愿的认为文化应该是什么,然后指责大众文化不是什么,挑剔的结果是大众文化一无是处,丑陋不堪。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与自己倡导文化不同的文化,便是落后的文化,应将被淘汰的,很显然这是一种画地为牢,价值一元的做法。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霸权主义,这无疑是不妥的。

(三)民众观的消极性

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有着深深的失望和不信任感。在他们的批判理论中,处处体现了对民众主观能动性的低估,以及对民众被动性和受控性的夸大。他们把民众看成是一群原子状态的,被‘魔弹”一击倒地不起的靶子,看成是倦怠、麻木、简单、肤浅、盲从、无独立性、无品味并追求感官刺激的“单向度的人’,。这种偏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理论在政治上的有效性。

(四)大众文化的历史现实发展和历史作用的忽视

法兰克福学派一味的否定大众文化,这是未真正估计到大众文化的历史作用,大众文化兴盛并遍及全世界,这充分说明了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一味否定,是与文化艺术时展相背离,具有某种阻滞艺术生产发展的功能。并且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只从一个角度—文艺美学的角度,抑或是从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是有失片面的。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联系到中国实际,我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新启动,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突然间汹涌澎湃的商品潮和拜金潮,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商品文化的平庸性,精神和价值的失落,引起了不少文化人的反思和忧虑。有些人突然发现,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自己的处境和心态似乎和西方xxx主义者一样,他们感到一种“资本主义式的而非从前那种_模式的压迫。”他们发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可以用来做抗拒和批判现实的武器。

批判性哲学论文xxx 第15篇

论文摘要:明确指出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是新的帝国主义批判的话语.在考察了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之后,分析了后殖民文化批判对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

随着帝国主义的新的发展,尤其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全球性扩张的条件下,帝国主义批判亦产生了它的后现代形式,即深受瞩目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

一、后殖民文化批判兴起的背景

xxx指出,在我们的时代,“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已经重新出现了的问题.这是指帝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时代—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全球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失去了国界—这一惊呼是对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简洁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概括.为全球资本主义推进的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增长,但它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病疾扩展到全球范围,20世纪后期爆发的数次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都是教训惨痛的实例.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加剧了贫富分化等全球性问题.

2)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全球化或者说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全球扩张.当下文化全球化表现为: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特别是美式大众消费文化模式的全球化.许多学者忧虑地指出,今天经历的文化全球化道路与百年前的殖民化过程一样,正在趋于破坏各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抹杀各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这就必然招致更多的文化冲突,表现为世界范围的种种文化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等思潮和运动的泛滥.

3)规制主义和政治全球化.面对冷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美国人提出“规制主义”新概念,以建立起符合美国安全观和根本利益的全球新秩序.这种规制主义是霸权主义、孤立主义、民主主义、经济主义、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组合.从冷战时代的遏制理论到今天的“规制主义”,证明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谋求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还意图实现政治全球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卖力地鼓吹和输出自由市场经济,加强美国价值观的推广;另一方面频频展开人权外交,干涉别国内政.在必要的时候,则动不动诉诸武力,科索沃战争就是其政治全球化的赤裸实践,而执意发展NMD更是“xxx之心路人皆知”.

诚然,从其客观性看,全球化是一种由外在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交往等构成的自发的、自然的、客观的过程.但从其主观性方面看,当下的全球化进程显然浸透着西方主观意志,全球化的格局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平等状态.这样的现实不能不激人思考:如何来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格局?在原先的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以后,它们与原先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又该如何改变?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梦总是难圆?后殖民文化批判思潮就是这种反思的理论成果.

二、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主要特征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一种立足于文学、文化领域的理论话语,但它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而是更为侧重分析新形势下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xxx与殖民地的关系、第三世界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和政治参与、关于种族/文化/历史的“他者”的表述等充满政治性的主题.面对当下帝国主义的统治形式越来越由外在的转向内在的、掩蔽的;殖民手段越来越由直接的、强硬的趋于间接的、软化的;从非殖民化、现代化到全球化,西方允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谎言”,后殖民文化批判把全部精力投人到颠覆帝国主义权威表达,挑战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斗争中去,致力于建构拆除帝国主义的科学.后殖民文化批判首先指出,必须用“后殖民状态”取代带有西方中心色彩的“后现代状态”概念,以描绘当下新的世界格局,即以第一世界通过国际资本主义对第二世界的压迫和控制来把握当今的世界秩序;然后他们认为在后殖民时期,西方的文化霸权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内容.同为文化批判,后现代批判主要是在西方社会文化范围中的内向自省,而后殖民批判则从一开始就是对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挑战;后殖民理论之所以引起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也主要在于它被视为消解帝国中心话语,弘扬民族文化的理论武器.当然,作为产生发展了“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与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妨把它称作“后现代的帝国主义批判”.其主要特点是:

1)从批判对象看:后殖民批判把后现代看成是一个持续的帝国主义结构的时代,即它批判的是“后现代的帝国主义”.后殖民文化批判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一种认识框架.赛义德说,“帝国主义就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帝国的过程或策略.在我们的时代,直接的殖民主义已在很大程度上完结,然而我们将看到,帝国主义仍以其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实践中的特有形式,在普通文化领域中徘徊.换言之,后殖民批判所理解的帝国主义有着广泛的殖民与被殖民、压迫与被压迫的形式.它体现为对包含在任何不平等的差异关系及其权力结构之中的压迫形式的对抗.因此他们认为:①保守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仍然遵循着帝国主义开辟的同样的轨迹;②发达国家内部的文化倾销现象也视为文化帝国主义,即帝国主义也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此外,在后殖民批判家看来,原先的帝国主义批判,重点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战争,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压迫和剥削反而被掩盖了,因为殖民化的他者被隐形不见了.因此,后殖民文化批判要把原先的xxx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作为批判的中心.

2)从批判角度看:后殖民文化批判是一种以文化、文学为阵地的批判理论.后殖民理论家基本上都是从文艺、文学批评人手来展开批判的,而在其内部,也通过对彼此文本的论争,形成一种富于戏剧性的理论张力.在后殖民理论家们看来,帝国主义的本质正藏匿在貌似公允无辜的西方文本当中.正是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他们读出了构成帝国主义的密码,而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构,他们则完成了对帝国主义的解构.因此他们把自己的任务定义为解除心灵上的殖民状态、捍卫民族文化.这xxx体现了后殖民文化批判独有的斗争方式的选择.

3)从批判主体看:批判主体从帝国之外转为帝国之内,乃至同时既在又不在帝国的内外(他们自认为的游离于任何国界).后殖民批判主体的状态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是边缘性和流亡性.即由于少数民族或性别及侨居身份的原因,他们在西方主流话语圈看来,还是属于边缘的.边缘性和无身份归宿的流亡性被认为是后殖民批判家的优势,因为流亡学者往往学贯东西,兼收并蓄两种文化传统的长处;而其边缘地位不为直接利益所迷障,所以能够做到旁观者清.第二种是游离性或灵活机动性,xxx瓦克可以随论战的需要,随时选择自己的首要身份—xxx主义者、女权主义者、解构批评家、印度裔少数民族等.还有一种是第一世界身份的批判者,他们身处第一世界,其关怀却是第三世界的,如xxx.

4)从批判方法看:后殖民文化批判的方法呈现出纷纭的复杂状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坚持批判理论传统.②力倡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后殖民文化批判要解构西方文化霸权、女性主义要解构男性霸权、边缘要解构中心—一句话,他者要解构主人叙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彻底摧毁基础主义,破除元叙事,主张文化叙述的多元化.所以后殖民文化批判不但大力倡导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还大量引用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语言.③综合性和开放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后殖民文化批判的行列,其方法也越来越变化多端,探讨的领域更为宽泛和多元化,④政治策略和变通性:这是后殖民文化批判获得普遍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后殖民文化批判对帝国主义批判的发展

1)后殖民文化批判对帝国主义的文化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到后殖民阶段的新特征,发展了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产生标志着对帝国主义的全面批判的开端,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个层面上展开对帝国主义的批判.

xxx曾经指出他对帝国主义的定义是经济上的概念,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定义.事实上,仅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考虑不能解释更隐性层次的压迫,即精神、文化的压迫统治,也无法解释帝国主义新的经济形式、各种各样的不平等与压迫,因此这样的批判仍是未完成的.

后殖民文化批判首先指出文化在帝国主义形成中的共谋关系.他们认为帝国主义不仅仅是皇家海军、开司米,它还是维多利亚小说,而后者正是帝国所倚重的合理合法之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葡萄牙以及稍后形成的荷兰、英国和法国的霸权,也是通过无以数计的文化形式,通过文化象征层面上的炫耀和展示,才得到肯定、认可和合法化的.而文本作为帝xxx的一种载体,在一定情况下就是行使占有权的具体行为.当殖民者在日记中对新开地进行描写,或是他们在树木或石板上刻下自己姓名的首字母,宣布他们安家立业和开始新的历史篇章的意愿时,往往就是意味着要将那一地区人们迄今为止的生活记录全部抹去或部分地抹去.所以书写也是一种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它不仅帮助建构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权威,而且把帝国主义的残酷暴行给掩饰起来.从这一意义上说,帝国主义从一开始就是文化帝国主义.

后殖民文化批判还揭露了帝国和殖民主义制度消灭之后的文化帝国主义的种种表现,指出文化全球化实质依然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在西方的话语霸权统治下,第三世界的文化和知识不能不处于屈就和边缘的地位,自然xxx无法伸张与西方话语平等的合法性.结果是,第三世界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知识形式和历史的时候经受着深深的无力感,陷人失语困境—说的用的督是西方话语,连批判西方的武器都是由西方提供的!而这种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文化混生的情况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中更加复杂而深重.由是,帝国主义批判任重而道远.

2)后殖民文化批判深人揭露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论基础和文化根源,向对非西方世界起意识形态霸权作用的西方现代观念及其表现(如东方主义)展开猛烈攻击.

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东方主义”—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基础、以西方的科学为标准、以西方思维为运思方式的关于东方的话语一一它反映并表现企图制约“东方”世界的西方帝国主义阴谋.从类似的角度出发,xxx洪托希的《非洲哲学:神话和现实》,xxx的《发明非洲:灵知、哲学和知识秩序》等分析了西方怎样建构一个非洲主义.艾勒克·博xxx指出西方19世纪后期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从根基上支撑了帝国主义的诡辩.这些分析和批判其实都集中于一个焦点,即西方的知识文化传统是帝国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文化根源,在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的背后是西方道德、文化和种族优越性等意识形态以及欧洲文明与生俱来的扩张性传统的支持.

从文化根源来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殖民主义作为一种体系已经消灭,但又会不断演变出新的殖民主义形式来.因为它的思想根源并未消灭,而是获得了新的形式和新的论据.尤其是美国,早先曾有过被殖民地的历史,更使其自认为是反殖民主义的斗士,是世界正义的化身.因此,美国的文化自信更是不得了,普济主义情结更是根深蒂固,美国文化的特殊性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人以为自己就是普遍性,以为美国便是历史的终结.今日的美国流淌的仍然是帝国的血液.当年罗马人修建大道,英国人修筑铁路、铺设电话电缆,而如今美国人则建设信息高速公路(xxx曾分析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对帝国的意义,在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对于企图长期占据世界霸权的美国来说,也是同样的意义).无怪赛义德指出美国正把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叙事带人21世纪.

3)通过揭露后殖民时期帝国主义统治的本质,后殖民文化批判承担起当下帝国主义批判的重任,并就如何应对帝国主义的新变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