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管理总结分类(精选4篇)

81

管理总结分类 第1篇

一、高职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由于招生困难的现状,高职院校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大量低分考生涌入学校,给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班级的管理都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些低分考生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而且对于上大学没有强烈的主观意愿,他们自身没有能力考上本科、考上名牌,却对他们唯一能够进来的职业院校不屑一顾、心存不满,充满抵触!

还有一部分边缘考生,成绩介于本科和大专之间,奔着去本科院校深造的目标一直在努力,却因为发挥失常、考场失利,以几分之差不得不进入职业院校,在失望情绪下,学习倦怠感、挫败感较为明显,存在自卑心理,甚至一开始就自暴自弃。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自己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深感遗憾,痛定思痛之后,从大一开始就在为将来的专升本或者就业做准备,这部分学生无论从纪律上还是学习上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就目前的生源现状,这样的学生很少!

二、学生分类与管理方式

由于招生困难,为了稳定生源,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且来源多样化,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新生有统招生,有单招生,有预科生,还有一部分五年制大专生。这种状况不仅给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带来困难,更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本文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新生作为分析对象,主要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分为以下四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第一类:品学兼优,纪律好学习好。对于这类学生基本不用管理,应采取“放养”的方式。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和助理审计师证,从事工作后还能进一步考取会计师证、审计师证和注册会计师 。除了资格证的考取,还可以参加我院和河南财经学院联合办学的专本套读,大三时还可以参加专升本的考试,进一步到本科院校深造。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们,并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

第二类:重视学习,但缺乏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没有团队精神、集体观念不强。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给予肯定,除了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还要给他们强调纪律、灌输理念,让他们懂得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期间综合能力的养成是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基础。

第三类:遵守纪律,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但是不重视学习,心思完全不在学业上。这类学生通常以班委成员和学生会成员为代表,他们工作积极主动、有爱心、有责任心,却唯独对学习不上心!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不同于本科院校,白天实行坐班制,夜间还要值班,同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没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和学生会组织协助,学生管理工作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对这类学生首先要加以重用!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糊弄着学生为班级出力卖命,更要对他们负责,毕竟学习仍然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所以对于这类学生要经常加以提醒和引导,让他们重视学习,在学习之余可以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会安排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第四类: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据了解,这类学生根本不想上学,没有求学欲望,但无力反抗父母只好屈服。我任辅导员的班级就有一名女生,高中没有上完,是2014级的一名预科生,来学校之前开过半年的服装店,自由散漫、不知纪律为何物,旷课是家常便饭。多次批评教育不见成效,学校规定的违纪处分办法在一个预科生身上毫无约束力,而且教育机构本也不应该以惩罚作为最终目标,还是要想办法改变学生使其进步。最后,借鉴了幼儿园、小学采取的教育方式――家园共育!“养不教父之过”,毕竟父母对于孩子的问题是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值得庆幸的是,学生家长很配合,亲自到学校了解情况并向老师反映孩子的一些想法,老师与家长率先达成共识,共同教育管理孩子,经过多次的谈心沟通,情况明显好转。俗话说一口不能吃个胖子,在教学和管理中对于这类学生要适当降低标准,多鼓励多表扬,慢慢化解抵触情绪,使其找到自信和乐趣。

三、意见与建议

(一)严抓考试环节,抬高学校门槛

入校门槛低是我院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那么就应该抬高出校门的门槛。部分学生认为学院管理不严格,学与不学、及格与不及格都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本文认为这是学生不好管理的根源所在,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就自由散漫、有恃无恐、不服管教!学院可以尝试采用“学分制”,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学生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提前就业,对于在规定的年限内没有修满学分的可以延长学习时间推迟毕业,甚至不予毕业。如果继续按照现行的学年制进行管理,有必要出台一个刚性的课程管理制度,比如明确规定三年内几门不及格不发放毕业证,不准予毕业!

(二)进一步规范奖惩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

学院对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太完善存在漏洞,很多情况没有统一规范的处理标准,只能由各教学系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比如,《学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中对学生旷课做出了详细的处罚规定,但对于旷宿、迟到早退等现象没有明确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只靠早晨在系门口站几个检查的学生会干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当前的现状及时作出调整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制定出台规范明确的奖惩制度,要面面俱到,把学生可能会犯错误的对应处罚规定罗列清楚,使班级管理可以标准化!

(三)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完善其管理体制

清华大学与1919年12月23日成立了第一个学生会,它诞生于“五四” 爱国运动的历史洪流中,现在已经成为每所大学中不可缺少的部门。学生会是一个提倡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生组织,也是为广大学生和老师提供服务的部门。但是我们的学生会成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相信很多同行(教师)都是有体会的。针对此问题提两点建议:

1、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新会员要严格把关,不仅要把质量关还要把数量关。事实证明现在学生会的一部分成员加入学生会动机不纯,经常打着学生会的名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不仅不能起到带头作用,还广大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各位辅导员(班主任)在讨论班级管理问题时提到,各班经常迟到的大多数是学生会成员,质保部、女工部查完别人把自己滞留到宿舍,文体部自己不跑早操,学习部不学习。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生自身素质差、觉悟不高,进入学生会不是为了锻炼自己也不是为了服务班级,而是抱着某种投机的心思,想要凌驾于班规校纪之上,这点非常不可取!因此对于“纳新”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控制数量!

管理总结分类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非正式组织特征 分类管理

高校学生的思想活跃,为了能实现和满足自身的需要,学生自发形成了各种类型和规模不等的非正式组织,比如:高校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等。这些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分类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非正组织的发展,对学校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分类及特征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指在学习、生活中,因为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有共同的志向、道德标准、奋斗目标或者能彼此满足自身需要而自发形成的,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学生团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权利义务和职责范围取决于成员自愿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共同行为规范。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类型

依照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表现、作用形式,可将其分成如下三类:

积极型。这类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学校学习的尖子或各种活动的骨干,他们思想进步,上进心强,对学习、活动认真负责。因此,他们主要是进行一些有益的文体、科技等活动。

娱乐型。这类非正式组织中的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以锻炼、娱乐为目的。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其特长。

消极型。这类非正式组织成员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反应冷淡,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

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特征

根据非正式组织的三种类型,可以归纳出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

以个人感情为纽带或为xxx单项活动而自发形成。非正式组织既无法定地位、也无固定的活动形式,使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是感情,因此进入或退出无须履行一定的手续,但它往往比正式组织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具有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化的行为规范。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或领导人物对组织中的各种不成文的规定起主导作用,他们靠个人影响力,运用一些方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并主要从精神上奖励或惩罚成员,对其成员有较大的影响和约束力。

结构松散。高校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多样,因爱好、感情等因素而形成。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没有共同的纲领、目标,合则聚,不合则散。

2.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积极作用

非正式组织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带着种种欲望进入学校,不仅有求知的欲望,期望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与观念,还有归属、自尊的欲望,期望归属于团体,得到同伴的认可,取得应有的地位与受他人的尊敬。这是―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就会获得自尊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唤起各个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使每一名成员都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的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交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在群体中互相交流感情和表现个性特征,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的形成。在各种情境中能妥善处理自身的、社会的、心理的相互交织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极为重要。

非正式组织有助于信息的传播。非正式组织可以作为正式组织的某种信息通道而起作用。它的信息通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收集信息。非正式组织的信息可以验证正规信息收集渠道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弥补正规信息收集渠道的不足。二是传播信息。一些有争议尚无把握的事情、意见,可通过非正式组织交换意见,观察反映,为最后决策寻求支持。

非正式组织的内聚功能。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重感情讲情义,有较强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人际交往和情感支持的平等平台,能使学生的个人才能达到最大的发挥,开展活动再苦再累学生都毫无怨言。

消极作用

容易妨碍学校正常工作。由于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作为纽带的,成员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不平情绪常在组织内得到倾诉、宣泄,这往往造成一些成员聚集在一起寻求不正当刺激,违反校纪校规,并对其他成员构成威胁。

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引导不当,在一定条件下这类非正式组织可能转化为与正式群体相对立的小宗派,影响学生的团结。

以群体形式助长一种所谓的“抗官方心理”,对正式群体所肯定、提倡、支持和要求的活动都持怀疑、不合作甚至反对的态度。

3.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确立正确对待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态度

高校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属于正常的客观现象,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对于非正式组织的现象不应该持漠视或否认其存在的态度,应当正视和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应该用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它,发挥其积极作用,更有效地对其进行引导管理。

提高非正式组织管理的方法

优化管理环境。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使其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相互间自由地轻松地交往,既能使其得到心理的满足和需要,充沛的精力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释放,进而能以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培养社会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优化管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非正式组织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1)对积极型的组织应当保护、利用和促使其成长,了解其成员的需要和动机,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促使其成长并将他们成功的做法加以肯定和推广。(2)对娱乐型非正式组织应坚持正面引导,通过扶持和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引导他们的兴趣,从而自觉改掉坏习惯,从活动中获取心理的满足和维持心理平衡。(3)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应尽力教育、改造使其转化,只要耐心教育,xxx以理,动之以情,是可以将其转化的,但要掌握好转化点的选择。

发挥非正式组织中核心成员的作用。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是矛盾的重点,是处理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和制约着其他的成员。高校可以有意识地安排这些核心人物在某正式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两种组织就会和谐合作。让核心成员担任一定的管理工作也可以促使他们转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使非正式组织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加强高校管理者和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沟通和情感互动。在沟通中要有意识地积极寻求反馈,注意减少学生的防御心理,注意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及表情、行为。进行感情的互动就是要充分理解和真诚体谅学生的感情,只有充分把握和了解学生的情感动态才能在管理和沟通中处于主动地位,才会在情感交点处开始认真地听取、理解和接受信息。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学生和正式组织有着各种积极的作用。但是,只要高校的管理者能够本着“平等互利、信任相融、抓主要矛盾”的三大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非正式组织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意发挥非正式组织中核心成员的作用,注意加强和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互动,就一定能对高校非正式组织进行正确的引导,对高校的学生工作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xxx,xxx.非正式组织成因的实证研究院[J].现代财经营,2005,(4).

管理总结分类 第3篇

Improvement and Suggestion on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External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Leiguang[1], GUAN Bing[2], CHEN Honghua[3], LIU Zhaolin[1]

([1]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Beijing 100015;

[2]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Beijing 100015;

[3]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 College, Beijing 100015)

Abstract The external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e important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he power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s,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power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foreig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alyzed. B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external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eaching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promot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ternal teachers;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学院不断增多和扩大,高职学院的招生规模逐年提高,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之而来的矛盾就是高职学院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充分等问题逐渐突出。在高职学院的师资力量补充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管理,对高职学院的外聘教师的管理一直是高职学院教师管理的难点,研究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分类优化管理方法,结合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学科分类和其它相关属性的分类,系统分析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难题,并给出了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高职院校中外聘教师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以期提高高职学院的师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为促进高职学院的教育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1 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职规模的扩大,高职学院外聘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师资力量和教师队伍,出现在高职学院的教师资源配置组成中。高职学院的外聘教师的出现,有效缓解和高职学院的教师队伍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高职学院在引入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下,通过招聘外聘教师,通过组建一支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不断深化教学管理资源的开拓,有效合理地解决高职学院教师队伍的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师资欠缺问题。外聘教师作为高职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在高职学院的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招聘外聘教师,有效解决了高职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降低了教学成本。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得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缺口比例较高,师生比例不平衡,高职学院中几乎大多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在编的教师的负担较重,势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是高职学院通过招聘外聘教师,能优化师资结构,改善了高职学院的教师配成结构,为高职学院的教学资源的充实提供了活力。高职学院招聘外聘教师都是通过严格的筛选机制,外聘兼职教师的素质能力通常都较强,知识构成完整,特别是一些研究所和企业的外聘教师,他们都有较为丰富的生产和工作经验,专业业务精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性较好。外聘教师的引入,有效推动了高职学院的内部师资结构体系的优化,促进了高职学院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是外聘教师的引入能有效促进校企合作,拓宽了高职学院学生的就业渠道。外聘教师通常的地方相关配套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聘请行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能把一线的专业生产技术引入到学校课堂上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和生成,而高职学院的院系对应行业的企业友好合作关系,能较好地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高职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信息。

2 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由于外聘教师自身体制构成和属性等特征,导致高职学院的外聘教师管理中存在着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水平的问题。外聘教师在行业企业中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工程实践颇丰,但是在理论教学和整体知识结构上还存在着断层和差异,理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高职学院招聘的外聘教师通常都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学系统和院校的培训,其主要任务是把工作过程中得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传达给学生,而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教导,导致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中出现矛盾,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

二是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管理中存在机制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当前,各个高职学院在招聘外聘教师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和设备不够健全,招聘对象和门槛的设置随意性较大,导致在外聘教师的招聘和管理中出现宽严不一致,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高职学院教师管理过程中学院方的管理层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高职学院教师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理水平低下。当前,对高职学院的外聘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学院的领导管理层往往对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对外聘教师的管理通常满足于正常的课程教学,对外聘教师的选拔和评定与校内在编教师的门槛和标准差异性较大,影响了外聘教师队伍的完善和高职学院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壮大。

3 外聘教师分类管理改进建议与举措

当前,我国高职学院的外聘教师管理和聘用方面还存在体制机制以及制度落实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招聘任用、聘任和审批程序、日常管理体制、素质培养和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对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分类管理优化改革。结合上述外聘教师的管理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给出相关的对策如下:

首先,结合国家教育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强高职学院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从完善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相关人事制度管理着手,严把外聘教师的入口关,建立外聘教师的招录和退出机制。通过分类管理方式打破以前在高职学院中招聘外聘教师存在的不合理制度,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导向作用,不断扩大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严把质量关,注重建立外聘教师的信用档案,建立规章制度,在考核考评和外聘教师的录用聘任中,经过认真资格审核,给与必要的岗位培训,发挥教师的专长,实现分类管理。

然后,注重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的能力培养,结合岗位教学,利用外聘教师的工程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上岗培训,在外聘教师的分类管理过程中,提高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通过加强对外聘教师的岗位培训,增强外聘教师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建立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措施,促进外聘教师能力素质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最后,需要建立高职学院外聘教师的长效监督机制,校方通过对外聘教师分类管理方式,多关心外聘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加强与外聘教师的沟通,通过采取听课和监督检查方法,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促进高职学院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管理总结分类 第4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 三本学生 学习习惯 调查分析

三本学生的招生规模随着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的兴起而不断壮大。以浙江省为例,省内外高校在浙江省的三本招生规模早在2008就已达到近6万人次。截止2012年,浙江省内27所普通本科院校就有18所设置了独立学院。大部分三本学生就读于独立学院,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大多来自于相应的一本、二本院校。虽然教学对象改变了,但三本教师大都还是凭着教授一本、二本学生的经验在进行对三本学生的教学。这导致了三本老师觉得三本学生不好教、难教,而三本学生觉得上课没意思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本文认为还应该先了解三本学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保证教学者针对三本学生的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本文以工商管理类学生为例,通过调查三本学生的“学习方式偏好”、“课堂教学参与度”、“对激励表扬的反应”、“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课后学习的自觉性”和“对待考试的态度”,从六个维度全面了解三本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三本教学者了解三本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较全面的参考,以便教学者对三本学生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调查问卷情况说明

表1 调查对象人数分布情况表

考虑到大一新生刚入校且没有分专业的情况,本文调查了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独立学院)大二(2011级)、大三(2010级)、大四(2009级)三个年级,1951名工商管理类三本学生的学习习惯。其中有效问卷1792份,占总问卷数的。从表1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大四年级间的人数比重分别为、、;各专业的人数存在较大差异,最多的为会计专业373人,最少的为经济学专业94人。

本文在总结了近十年来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包括“学习方式偏好”、“课堂教学参与度”、“对激励表扬的反应”、“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课后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待考试的态度”六个维度的学习习惯调查问卷,涉及18个问题项目。每个问题项目都有5~8个选项供选择,被调查学生最多可选择3项。表2是18个问题项目在学习习惯六个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表2 学习习惯项目分布情况表

二、工商管理类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为了探索和总结各年级和各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本文主要从年级的角度,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习惯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在统计大二、大三、大四工商管理类三本学生的学习习惯调查结果时,本文针对每个问题分别统计了选择各选项的人数,以及各选项人数占各年级人数的百分比,下面将从学习习惯的六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学习方式偏好

本维度主要从学生喜好的学习方式及原因来考察。在问及“你喜欢的学习方式有哪些”(E1)时,不管是大二、大三还是大四的同学,60%以上的同学选择了“按老师的重点和范围学习”,40%左右的同学愿意采取“探索自己感兴趣问题,必要时向老师请教”,35%左右的同学偏好分组合作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相对而言,基于案例提问的PPT演示方式及实习等实践学习方式,就没有那么受欢迎。可见,各年级的工商管理类同学在学习方式的偏好上比较一致,更喜欢按指定的范围学习。进一步调查其选择原因时,“能看到学习成果,有成就感”,“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关系融洽”和“我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方式”这三个原因是每个年级同学选择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