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范文(共23篇)

120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篇

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

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我国华东腹地、淮河之滨,处于安徽省中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之一。总面积2585kO,截止到2014年底.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煤炭开采沉陷区越320万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约总面积的55%,根据淮南矿业区的地表水位勘察,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地面受沉陷影响将呈现出在前期面积上快速增大,在后期深度上缓慢增加的自然规律,预计到2020年,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采煤沉陷区的总面积将达到369平方千米,最终塌陷面积将达到687平方千米,其中积水面积达最大积水深度将超过20m,相当于100个西湖大小。

造成塌陷区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煤,被誉为“黑色的金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一些小商贩不顾环境的恶化,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煤炭资源大肆露天开采,导致地下排水管破裂,临近建筑施工、改造,引起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导致地面塌陷。另一方面是开采机制不完善。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商贩违反国家规定,为节约开采成本,不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导致煤炭开采技术不过关,开采方式不合理,导致地表及地下结构发生非常态化变化。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煤炭资源开采强度迅速增大,淮南市塌陷区面积也在飞跃增长,导致地面受沉陷影响范围迅速扩大,耕地面积锐减、环境破坏严重,种种现象影响着经济发展,冲击着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考验,同时也会导致煤炭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滑,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解决好采煤沉陷区的环境污染,对有效治理生态破坏问题,化解当前社会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土地复垦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一并增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们开始采取一系列工程或生物措施优化自己的生活,但是同时也破坏了生活的土地。而土地复垦就是指将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破坏的各种土地恢复到社会所期望可供重新利用状态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的体现主要是: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综合养殖模式;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绿化生态模式;煤矸石回填造林模式;矸石地灌浆复土发展农业模式;粉煤灰填充复土造林模式;简整为农地模式;疏排法复垦为农林地模式;积水深陷区的“防护工程”;“田块”道路工程;塌陷区植被“滴灌”工程;煤矸石填充营建建设用地模式;基塘或生态农业复垦模式;生态农庄复垦模式。

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政府通过对后湖村塌陷区现状及其区位自然条件的细致分析,从本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入手,形成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即“后湖模式”。

后湖生态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后湖村采煤塌陷区内。淮南市潘集区政府积极探索采煤塌陷区的治理模式,治理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区,将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xxx、宜渔则渔。实现塌陷不荒废、不浪费、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减收的目标。人们把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称作“后湖模式”。目前后湖生态园已经完成1万亩概念性规划及一期工程4000亩详细规划和核心区1360亩土地整治。这就是利用地区所拥有的独一无二自然优势的塌陷区和本地农业所特有的模式,建成的为游客提供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和娱乐等综合活动的农业观光园。本次规划极具创意,在国内塌陷区治理模式中属于开创性方案。这不仅是一个全面的、生态的、科学的和可行的方案,也是生态保护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路径。同时后湖生态园不仅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营方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还让土地资源得到了全面的再生利用。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新农村重建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景观规划

在对土地复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城市矿区景观策略的规划。所谓景观规划是指基于城市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城市中采煤塌陷区、荒地、低山地等废弃土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土地重建使废弃土地具有具体的利用方式,为了达到最终的生态整体目标,我们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与xxx观的特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的景观规划主要包括:大地景观、农业景观和工业景观。

大地景观规划。指的是景观设计的艺术方式,在矿区景观重建过程中,利用各种采矿废料作为生态恢复的载体,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生产和生活空间。淮南市淮南公园正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园林、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淮南市滨河小区北侧,东临龙湖公园,西邻十涧湖,是淮南市滨河绿地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地的湿地、内湖、外河、农田及大片湿地滩涂占据主导地位,明确城市发展核心的文化,同时明确城市生态规划结构,形成生态核心以及沿河生态廊道。该公园的功能主要有:城市阳台、城市会客厅、生态湿地保育区、生态湿地公园体验区等功能分区。规划结构,形成城市发展轴线,进而通过产业延伸、两条轴线叠加,形成片区空间结构的布局。景观系统中,沿河形成城市公园景观带,作为淮河滨河景观保护区,与城市发展相对应结合。再融合了淮南市地方文脉特点,设计了富有多重功能的主题空间,xxx广场,儿童游憩空间,树阵广场,户外演艺广场等,为公园周围片区内的商务、居家、校园等不同需求的不同人群提供了学习、生活、休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场所。这种设计具有两大优势:首先,因为大地艺术亲近自然,它体现出了对自然的重视,有助于土地的生态恢复;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恢复遭到破坏的土地过程中,它以艺术为主题,在提升了观景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自然景观的视觉价值。而农业景观规划是指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结合,利用田园、湿地景观等环境资源,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条件,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而这种农业景观的应用最早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如: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路边的城堡或大农场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成饭店,用以留宿过往游客和发展乡村旅游。以后陆续出现了美国的观光农场、日本的务农旅游等,都为本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就我国而言,应用上述做法还尚属少见,而淮南市政府认为,土地农业复垦无疑为采煤塌陷城市的废弃土地充分利用、农业景观再造提供了契机。为此,淮南市政府建立老龙眼生态区发展城市农业景观。目前,老龙眼生态园区一期修复工程已经完成,山体水库周边污染产业已退出(其中4家石料场、5家养猪场、1处养鱼塘)。按“因山造景,因水造景,因势造景,返璞归真”的原则,已完成水系的疏导、水库坝体除险加固;完成库区水质治理(进行了清淤、换水、植被净化);完成库区的植被恢复(种植3万平方米的草坪,5000余棵乔木);库内增建了2座鸟岛,1处生态池;对水库边坡岸进行了修整,还建立了洞山生态区、大通湿地区等生态区。目前,淮南市政府对资源枯竭矿区修复与开发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160万元(xxx龙眼水库生态区7400万元、洞山生态区200万元、大通湿地生态区650万元)。由舜耕山脉连为一体的大通湿地生态区、洞山生态区、老龙眼水库生态区,经修复治理,已初显盎然生机,这是淮南矿业城市治理的典范。除对土地本身的价值利用外,目前发达国家在矿区内工业景观艺术的创造中也十分重视,如:德国西部的鲁尔区曾经是德国的工业命脉,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也曾是欧州最肮脏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德国北威州政府大力推动工业文化之旅,在进行矿区、工业厂房的景观重建的同时,特意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再经过设计赋予其新的功能,即把多个废弃的工业建筑改造成公园、美术馆、设计中心等,这样不仅为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气息,也让城市的寿命得到了延续。这种不仅体现出了工业文化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可以用作进行教育和环保宣传的生动素材。而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煤都城市淮南市而言,加强对能源城市工业景观再造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目前淮南市xxx岗矿井场前区景观设计正是基于此种景观设计方法为基础,使矿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xxx岗矿区地处xxx岗镇,属于城镇内矿区,矿区场前景观设计十分注重城市内部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处处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保持矿区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相适应。其工业景观设计,放弃了钢筋水泥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材料,而是以软质景观结构为主,以硬质景观为辅。同时把人们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心理需要与景观设计规划相结合。矿区内各类娱乐设施齐全,篮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地等配套设施丰富,矿场区内演讲台也可用于矿区员工集会、表演节目、组织各项活动等。这种与建筑物、道路、办公区相结合的格局,针对特有的办公区环境主题的相关要求,采用现代景观园林建造理念手法,将环境与景观一体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并兼顾不同矿区的员工生活需求,为人们创造出了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这种以工业元素为基础、兼顾以人为本的煤炭城市发展思路,对于加强能源城市工业景观再造、推动城市发展转型,促进城市保持好又快发展、永葆煤炭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淮南市对上述景观策略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城市各项发展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城市治理体制还在进一步加强,但在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中仍属于探索较早,这说明景观的再造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景观再造所创造出的活力和财富,可以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契机。

三、移民安置

对于采煤塌陷区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另一个重要的难题,即如何妥善安置因采煤塌陷区而引起的移民拆迁问题。近年来,随着采煤塌陷区范围的不断扩大,致使各种地面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许多村庄塌陷为大水面,且煤矸石粉煤灰又带来二次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引发了群众失地失业生活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采煤塌陷区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农户搬迁矛盾呢?笔者根据我省淮南市具体环境特点,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三方沟通,建立机制。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实行三级沟通,一是集团公司(如:淮南矿业集团)同市政府的衔接沟通主要解决涉及搬迁的政策性重大问题;二是集团公司同区、县政府的对接沟通,主要是执行搬迁政策、确定搬迁方案及区县政府指导搬迁工作,;三是矿井同乡镇的沟通,主要解决实施搬迁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搬迁进度,促进沉陷区村庄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模式探索,和谐安置。根据采煤沉陷区特点以“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为治理思路,对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一是集中式搬迁。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合理编写制定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规划,完善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政策,使得搬迁安置由“应急”向“常态”、由“据实补偿”向“以人口补偿为主,据实补偿为辅”转变。把采煤塌陷区居民村庄的搬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思路相结合,与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相结合。迁村入镇、迁村入城,集中建设多层住宅,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趋于城镇化,打造集住宅、商贸、教育、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以塌陷搬迁安置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农村面貌,从而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安居问题。据笔者调查,截至2013年底,由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淮南市已建设安置住房面积649万O,组织xxx户万人,安置区环境、教育、医疗及卫生基础设施均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发展式安置,即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搬迁失地农户进行合理补偿,截止目前,淮南市财政已安排6000万元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确保民众“搬得出、住得稳、可致富”。市、县、区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可用资金,建立了2400万元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发展专项基金,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统筹安置区和工业园区、创业园规划设置,同时可根据农户原有的土地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可为失地农民建设工业园区进行就业培训等,以便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三是开发式治理。所谓开发式治理,就是根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与特点,因地制宜的将其建设成多功能区,妥善解决塌陷区的再利用问题。如:把塌陷区变成“经济开发区、生态园区、经济发展潜力区等。”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2篇

为使光临****生态农庄的游客能在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中度过“双休日”,共同营造喜庆祥和、文明健康、和谐生态的乡村游乐气氛,活跃广大市民的假日生活,生态农庄将陆续策划系列活动节目。

于5月30日——6月30日期间,分期推出各色乡村游乐节目。活动游戏项目30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参加,活动场地设置在****生态农庄。

5月30日,以“快乐六一,欢乐仲夏”为主题,首先面向学生及其家长,特举办“庆端午,迎六一”游园系列活动,为学生及家长奉上一道假日大餐。本次游园活动,安排活动项目九项。同时,通过本次活动的尝试,探索今后的主打活动项目。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3篇

销售收入预测:以每月接待300人,日均消费额70元,人均停留时间2天计算:300人x70元/天x2天=42000元

成本分析:以每月接待300人,日均成本30元,人均停留时间2天计算:300人x30元/天x2天=18000元(含餐费、住宿、水电、游玩等)

工作人员人均工资:800x10人=8000元

通信、交通、公关、宣传广告费用5000元

利润分析:毛利润:42000元-18000元-8000元-5000元=11000元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4篇

2009年底《_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桂林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2012年国家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第一个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纲要》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空间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业发展、支撑条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xxx林特色的绿色农业体系,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在这个政策背景下,xxx闲农业必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形态。蒲彦伦等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对推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xxx认为桂林依托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基本上实现了“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本文旨在分析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xxx闲农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面临新的挑战,提出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建议。

一、xxx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桂林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优势

(一)优越的自然禀赋

桂林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宜发展休闲农业。

(二)丰富的农业资源

桂林是农业大市,农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近70%,动植物品种2500多种。近年来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桂林优势产业之一,建立起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经济带,如湘桂走廊,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沿线,漓江流域、资江流域和湘江(含xxx)流域经济带。根据桂林市_公布数据,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达到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独特的旅游文化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奇山秀水美甲天下以“山青、水秀、xxx、石美”而著称,除漓江外,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洞穴自然景观,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景点。桂林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从汉至清乃至近代,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二者浑然一体,相互辉映。丰富的旅游资源给休闲农业等新兴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发展平台。

(四)宜人的田园风光

在桂林的各县区,到处都是奇峰林立,阡陌纵横,绿树掩映的农家,一派田园风光。尤以阳朔福利、高田一带为代表,无论春xxx,田园景色四季分明。利用宜人的田园风光,能够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如世外桃源、会仙湿地、阳朔遇龙河、灵川海洋银杏林等独具特色的景区都是充分利用田园风光的典型。

(五)浓郁的民族风情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桂林市总人口的左右。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具有打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休闲农业的坚实基础。

(六)丰富的名优特产

桂林地处亚热带气候,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落差较大,造就桂林农产品品种十分丰富,号称“桂北粮仓”,是广西最大的水果生产区,蔬菜产量稳居广西第二,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的美称。永福、平乐、阳朔和恭城等是中国名特产之乡,罗汉果、银杏、金桔、马蹄、沙田柚、荔浦芋等驰名中外,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可以不断探索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路子。

三、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一)优越的政策环境

《规划纲要》指出,在未来几年的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桂林将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基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更大力度地推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不断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使游客常年能够欣赏到“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为xxx闲农业的发展做了定位,指明了发展方向。2015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分别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国家层面为桂林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列入广西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东盟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等利好政策都必将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

近年来,桂林市紧紧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主动融入广西特色农业产业“10+3”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积极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大力实施产业精准扶贫,优先推动“一村一品”建设,启动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在内的“绿色农业工程”,其中“两高一优”农业、出口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取得长足发展,桂林市逐渐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必将带动休闲农业的迅猛发展。

(三)激增的游客群体

随着旅游胜地建设的加快推进,各项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来桂旅游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必将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201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其中,休闲农业游客接近950万人次,占总人数的25%,2015年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休闲农业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占总人数的36%,游客人数激增,将直接推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四)便捷的交通环境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5篇

论文摘要:休闲农业旅游在我国快速 发展 ,但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不强一直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在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内涵、构成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对其生命力不强的原因和提升对策做出具体分析,力求提升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 现代 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旅交叉产业。我国内地在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2007年的3个xxx金周期间,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xxx金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纳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各区之间产品雷同,盲目重复建设,很多地方不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而是政府或个别 企业 想当然的圈一片地之后就在此建休闲农业旅游地,没有真正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反而成了部分政府重要的形象工程,再加上管理体制的问题,使得很多投资庞大的休闲农业旅游地面临经营的困境,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一直困扰着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进一步发展。如北京海淀区的“锦绣大地”农业企业,游客很少,景点几乎没有活力。这说明休闲农业旅游地只有保证其持续增长的生命力,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游客。如何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本文在xxx教授的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断完善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同时,以最终达到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为的目的。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内涵

(一)旅游地生命力理论

有关旅游地生命力,xxx认为“风景旅游地生命力指在单位时间空间内,使风景旅游地建设发展超越常规、非机械性增长,现状条件等客观因素往往退居次要地位,并持续推动风景旅游地发展增长变化的力。”xxx、xxx、xxx恩等都从各自理解的角度给出旅游地生命力的概念。综上可知,旅游地生命力是一个变化的、保证景区平衡的力。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

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指的是使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建设发展能保持持续增长发展变化的力。在农业旅游资源、区位、旅游设施、形象、服务、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休闲农业旅游地获得社会、 经济 和环境利益并保持其农业生产及旅游的功能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表现在如下方面:休闲农业旅游地是在原有农业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有别与其他农业旅游地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品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休闲农业旅游地是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

现今,我国很多休闲农业旅游地不是依托原有的农业基础,而是另立门户使得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开发资金过于庞大,回收非常缓慢,大家都在比较前期的投入看谁投入的更多,其实往往陷入一个误区。

三、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

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两大部分。其中,内在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旅游地原有资源状况、区位条件、设施状况、人力资源、定位特色和形象吸引力、产品的体验性及新颖性、管理规划等。外在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旅游地受经济、社会、环境、宣传营销等方面的影响。

(一)内在影响因素

1、旅游地区位。休闲农业旅游地建立之初最先考虑因素应当是选址。选址必须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其客源地主要在城镇,吸引对象为城镇居民。根据xxx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城市居民大多选择环城游憩带内(大中城市周边地区200公里左右以内的范围)的度假设施进行短期近途度假。休闲农业场地比较适合的位置是距离城市中心50-200公里的地方。另外,休闲观光农业的布局也可以依托景区,选址在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周边,作为该景区的卫星景点,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2、特色资源与创新性产品。要使休闲农业旅游地保持极强的生命力就需要依靠自身资源特色,开发创新性产品。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根据当地资源及乡村文化特色设计有主题特色的新颖的休闲农业旅游体验参与活动,通过拟定参与体验活动的主题,塑造正面印象来加深游客的不同印象体验。并保证体验产品在设计和游玩中的卫生、无污染、环保等。在体验产品设计中应多加入感官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使游客增加体验的力度,产品有“货架期”,加入科技含量的产品设计,并适时进行产品更新和换代。这是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保障因素。

3、旅游设施状况。休闲农业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 农村 ,这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加大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筹码。要解决好 交通 、通讯问题,与_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出游提供方便。要完善水电设施,供水设施要达到卫生标准。要与村庄改造、建设规划相结合,搞好居民点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

4、旅游地形象定位。休闲农业旅游地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和产品特点,首先要找准自身可能的竞争优势,选出竞争优势,推出与竞争对手不一样的特色差异进行差异化定位,并及时将自己的定位传达给目标消费者。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自己休闲农业旅游地形象,设计出形象定位图案和标识等。如 台湾 飞牛牧场诉求的飞蝴蝶和乳牛的定位,就是非常成功的形象定位。

5、 科学 规划与管理。休闲农业旅游地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生产与旅游兼顾发展原则、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原则等来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规划布局,并将其规划与农村规划相结合,针对地域特征进行独特规划。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两部分。如建立旅游投诉机构、宣传营销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旅游地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员工 教育 培训制度等。

6、人力资源。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地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休闲农业旅游地要积极进行员工理念的培训,留住人才。要多聘请相关的大学教授专家指导,同时借助休闲农业旅游协会或学会的力量,储备相关的深入懂得休闲农业旅游的人才银行。

(二)外在影响因素

1、 经济 因素。休闲农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 发展 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休闲农业的发展才具有更大的潜力。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制约着当地休闲农业 旅游 地生命力的强弱。

2、社会因素。休闲农业旅游地应尽量联合 企业 和当地人民一起来开展,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的事情多让农民来搞,农民的钱自己赚,其中,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我国有些地方上的休闲农业旅游地仍旧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如各地的林业局和农业局等。大量投资建设后,闲置在那里却不知如何来进行盈利及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客流量,这需要我们的政府要适时转换角色,将休闲农业旅游地以包装销售的方式,以先进的经营理念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运营,提高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3、环境因素。休闲农业旅游地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良好的水质、空气质量、声音环境质量及高的森林覆盖率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另外,经营者的环境意识,如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率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外资影响因素,影响到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4、旅游地市场宣传。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对游客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社团、年龄层及 教育 程度的游客采用不同的销售手段。根据资源特色,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依据成本及竞争两大因素,同时根据休闲农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品质,合理订定价位。要善用推广策略,慎选媒体,以最低成本达到最高的促销效果。

四、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

导致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来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一)合理规划开发

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研究城市市场需求、规模及变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观光农业要顺应城市居民回归 自然 ,崇尚绿色的心理需求来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依托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才能生存,必须以特定的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为基础,不能盲目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开发,要针对地方现有资源背景,以现有农民接受的技术为背景不能大而全,不能什么都有。开发中要讲究自然,保持最佳生态位,要防止不引导、不规划、不设计。

(二)开发特色突出的产品

当今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由于 科学 技术、形象塑造、农业生产规模、产业链等达不到档次,导致产品缺陷太多。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应力求展示最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设计出富有创意,多种类型、风格的参与性活动和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设计出娱乐型、教育型、休闲型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并在此过程中加入主动解说设计,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形成互动,使游客旅游之后对旅游地有丰富的认识、增强体验、敞开思维等功效。这样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品设计则更能赢得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客人。

(三)根据优势资源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

现在多数休闲农庄都未很好地进行形象定位,这样就淹没在众多的休闲农庄当中。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大多数没有对自身特色做出相对应的宣传,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建筑物富丽堂皇,脱离农家特色,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因此,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独特的市场定位。

(四)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休闲农业旅游地规划方面出现一种普遍现象,即每一个休闲游乐区或休闲农场所推出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皆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可言,无法满足消费大众的休闲游憩需要。因此要做好整体规划,要做到整合资源,确保投资主题明确,规划风格和思路鲜明。管理上,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发展要朝知识化、精致化、体验化的方向努力,这就要求管理体制和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加强相关产业链的交流合作,这样即使休闲农业旅游的淡季也能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盈利来源。

(五)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可进入性

完善基础设施,主要是搞好 交通 、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并规范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做到设施齐全,标准规范。另外,由于因大多数农业旅游地在城市周边,所以要增加交通工具,保证游客方便进入。

(六)加大宣传,促进销售

为扩大游客市场,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增加营销投入。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促销。利用 农村 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七)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重视员工教育、重视员工技能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服务水平跟的上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发展。

参考 文献 :

1、xxx,xxx.风景旅游生命力研究与应用——以岛风景旅游区规划生命力分析评价为例[j].华中建筑,2004(5).

2、xxx.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组织[d].同济大学,2005.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6篇

1、地理位置:黑里河镇位于赤峰市宁城县西部,毗邻河北省承德市,隶属燕山山脉七老图山支脉。黑里河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6日经_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638公顷,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中国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就从这里奔涌而出。陡峭的中山地貌不仅造就了这里寒冷湿润的小气候,更突出了植物的垂直式多样性分布。高山草甸、xxx林、白桦树、青杨树、xxx林尽显生命的蓬勃与昂扬。除了壮丽宏阔的山地天然植物景观,这里还有冰臼、冰川漂砾、冰石海等冰川地貌组成的自然地质遗迹景观,被专家誉为“华北植物区系的门户”。该规划项目就坐落于黑里河西部的二道梁村,这里是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这里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林间不乏益鸟珍禽;寒暑易节,变化鲜明。置身林中,听松涛阵阵,泉水叮咚,百鸟欢歌,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盛产蕨菜、五味子、山葡萄等各种野菜野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2、气候环境:黑里河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蒙古台背斜与七老图岭的过度地带,隶属燕山山脉,七老图支脉,海拔770—1836米,森林覆盖面积达3000多公顷,属暖温带向中温带过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凉温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风沙较少,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7度,年平均降雨量500—700mm,无霜期120—130天。区域内土壤主要为黑土、褐土、草甸三大类型8个亚类,因海拔不同而形成中、低山分布带。这里的图腐殖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利于植物生长。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7篇

a、参赛方式:选手十八人,每组三人(一男一女一儿童),共六组,一次决胜负。

b、比赛规则:

首先,在五分钟内,各组中一名队员吹气球,第二名队员把气球拴在儿童腿上(要求必须是赤脚上阵),拴得越多越好,时间到就停止。

然后,腿上已拴有若干气球的小将,一边踩踏其他队员腿上的气球,一边尽力保护自己腿上的气球。最后以所剩完好气球数最多组为胜。

c、奖项设置:

(1)腿上气球最多者获得二等奖(奖励价值元的绿色鸡蛋1版);

(2)腿上气球第二多者:现场奖励价值6元的生态板栗1袋;

(3)腿上还有完好气球者,现场奖励矿泉水1瓶。

温馨提示:拴气球的细线略长,让气球适当远离儿童脚背,以避免对手踩踏到儿童脚背。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8篇

以实施省、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各地依托当地农村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将景区、景点周围、城市周边建设成全市休闲农业的重要集散地,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逐步形成由“政府引导、基层(单位)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

强化领导,靠实责任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连续多年与农业等49个成员单位签订了旅游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县区将发展旅游产业摆上了重要位置。各级农业部门也明确了工作机构、靠实了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部门联动,共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

广泛宣传,推介品牌充分利用xxx金周、小长假、“伏羲文化旅游节”等节假日进行宣传推介,邀请天水市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单位和产品)积极参加省内、国内各类旅游推介会、交易会,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园区、麦积区xxx后川村等农业休闲目的地和休闲农产品的宣传,一批具有高旅游价值的农业旅游产品得到了社会认可,如“航天牌”和“后川农家乐”已成为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甘谷大漠行麻鞋、秦安县王xxx农草编绣球和秦安县河湾桃花景观图片同时亮相“中国美丽田园图片展”。

制定政策,优化扶持2012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同时出台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天政发〔2012〕11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天政发〔2012〕116号),为进一步有效落实土地流转奖励政策,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休闲农业等经营主体用地问题,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步伐打下了良好基础。2014年11月《天水市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山地生态绿色休闲度假区和民族风情体验区的发展思路。

2天水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天水市各地积极引导当地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的果木园林观光游、农村居民民俗游、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科技游、绿色旅游带生态游等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较好地实现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产品生产、生态保护、休闲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拓展,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的转变进程。在麦积区,农家乐接待旅客人数年均递增20%,累计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创收万元。2011年3月,麦积区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3年11月,秦安县何湾桃花入选“中国美丽田园名单”;2013年12月,秦安县南苑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区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4年12月,秦州区xxx大樱桃专业合作社被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点”。

3天水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天水市的休闲农业虽然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全市休闲农业缺乏总体布局规划,重复建设,低档次“农家乐”比较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经营运营和服务品质良莠不齐,很难保证稳定的客源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旅游休闲功能单一,综合竞争力差,缺乏特色休闲体验项目和观光度假型产品;三是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尤其缺乏商务休闲度假设施和休闲项目,难以满足商务、公务客人的需要,综合竞争力差;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存在着很多游客“不回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客流量增加与知名度提高;五是休闲农业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六是休闲农业工作经费空白,基层工作断层。

4天水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陇东南、大关中的农业旅游消费市场,利用本地特色涉农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运作,提供农产品采摘、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娱乐等活动,增强农业旅游的知识性、参与性,延伸农业旅游内容,提升农业旅游的休闲功能,打造城市休闲型农家乐旅游品牌,用丰富的农业旅游服务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创新思路,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对休闲农业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氛围。通过举办或参与各种节庆,节会以及农博会、农展会等活动,搭建平台,设立窗口,展示休闲观光农业风采,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项目策划包装,打造精品亮点,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有序、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示范点,发挥品牌效应通过重点支持示范点建设,不断探索总结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好经验,带动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向休闲农业产业,逐步形成“有重点、有特点、有亮点”的特色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强化培训,提升经营水平加强对休闲农业有关人员的培训培养,重点加强休闲农庄或农家乐负责人、经营者的培训,培养一批发展休闲农业的带头人,提升各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拓展思路,抓好品牌文化在继续打好“城市牌”“假日牌”的同时,将天水的文化特色和当地的产业特色相结合,打好“文化牌”“餐饮牌”和“特色产业牌”。让游客通过品尝健康农家菜、xxx静绿色的慢节奏、参与古朴快乐的农事活动、体验各具特色的乡村民俗,真正体味绿色、环保、健康的休闲农业的自然魅力。

科学规划,落实资金扶持各级应当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科学规划,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投入,用于支持休闲农业指导管理和发展建设工作,搀扶休闲农业企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补贴,促进“政府引诱”功能的发挥,逐步吸引农民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农村建设中来。

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政策休闲农业是介于农业和旅游之间新型产业,建议按照“以农为本”,多部门联合,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作精神,从开办登记、诚信经营、技能培训、监督管理、扶持政策、信息披露等方面出备可行的管理政策。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9篇

市场需求分析:

工作竞争、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剧,享受生活、热爱自然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具有一定经济消费能力的都市人利用闲暇时间奔向农村、郊外去放松、休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主要对象商住楼内的白领一族人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中小型的企业员工、校园学生、外地xxx的游客及商务人士等。

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南京主要集中在xxx、xxx、江宁、高淳开发的一些农家乐项目,多以鲜果种植、采摘为配套,均有一定的季节性要求。它们虽说各有特色,但大多并没有开发形成规模,面对整个南京庞大的市场需求总量,供应显得明显不足。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0篇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形式,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为进一步落实“三农”政策,也加大了对农家乐旅游的政策与财政扶持。

台州是一座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旅游项目以观光旅游为主,农村旅游尚未蓬勃发展,因此,农家乐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微观环境分析

成本收益方面,利用当地或自身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主要付出劳动力,属于服务业,提供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直接成本就只有食物和广告宣传,间接成本包括劳动,环境的提供。

生产者方面,自身投资不会过大,融资渠道较多。管理方面较当地来说有一定优势,通过自身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且综合效益较好。

消费者方面,向往自然的田园的生活,追求多样的娱乐活动,集体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行驶中能够获得较大的期望满足。

二)STP分析

1.市场细分以及目标选择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而现代的上班族为生活奔波,工作压力大,因此农家乐肯定受到城市上班族的欢迎,因此,上班族是消费主体。

2.市场定位上班族群体收入差别较大,因此要设计不同价格和级别的游乐项目,他们工作压力大,与家人相处时间较少,因此项目设计新颖丰富,具有趣味性,要和家人一起合作完成,生态自然,体现民俗风情,致力于创立集绿色环保、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并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位置。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1篇

一、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xxx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xxx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xxx、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xxx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xxx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xxx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xxx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2篇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区依托区位优势,科学定位,高点起步,按照“抓投入、调结构、扩规模、建精品、提效益”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实施xxx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工作大局,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立足“三个先行”,筑牢农业园区建设基础

(一)规划先行。制定了《***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打造“四带、五区、二十园”。“四带”:即沿xxx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xxx路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广蒲河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武家大沟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等四条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五区”:即牛庄现代农业产业区、龙居生态林示范区、xxx路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区、广蒲河高效生态农业区、沿海生态渔业示范区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区;“二十园”:即蓝海设施农业及生态养殖基地、宝力新能源循环农业产业基地、华林庄园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等20多个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项目。

(二)政策先行。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区新型城郊农业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关于扶持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区鼓励旅游业发展暂行办法》,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给予全方位扶持。对规模化示范园区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不含土地租赁、流转费用)以上的,按照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补贴;对新创建为国家、省、市级示范区的,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同时,建立了“政府扶持、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整合多部门涉农资金,捆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配套完善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近年来,区财政累计兑现现代农业政策扶持资金3400多万元,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13000万元,争取国家、省、市等上级各类现代农业政策资金1700万元。

(三)服务先行。将农业园区建设列入全区重点工程项目调度督查范围,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农业、发改、住建、财政、国土等部门和各镇主要领导组成的农业园区重点工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由农业部门牵头,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凝聚管理、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合力,为农业园区建设提供立项、规划、用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迅猛发展。

二、集聚“三大优势”,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

(一)集聚产业优势。将休闲观光农业、设施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重点建设了牛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xxx路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龙居镇生态林场、史口镇广蒲河生态农业示范区等4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大xxx设施蔬菜、xxx业食用菌、有朋生态园等9个现代农业精品园区;重点实施了蓝海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基地、宝力新能源循环农业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涵盖果蔬、食用菌、渔业、畜牧、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亿元,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万亩,苗木花卉基地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3. 8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41处,生态林场5万多亩。

(二)集聚科技优势。将农业科技进步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支撑和保障。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重点试验、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支撑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各农业园区承担市区农业科研项目3项。承担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7项,参与农业创新性科研9项。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中国林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结合,解决了自身技术力量的不足的问题,使园区成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推广、示范的基地。先后挂牌成立了华林庄园、蓝海生态农业基地等6个高校教学实践基地,3个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创建新型农民学校,组织农技专家到示范区授课,为示范区建设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积极推广设施农业,在蓝海、华林、福源等示范园区建设智能温室16万平方米,蓝海种植业基地部分温室实现了无土化栽培,xxx全部实现了粘虫板、杀虫灯和生物农药防控技术。加快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培育了宝力新能源等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在胜_牛场、阳光庄园牧业公司生态养殖园区先后引进了TMR全自动奶牛日粮混合机5台,奶牛发情监控系统4套、智能化自动挤奶设备6套;在全区新配套畜牧信息化平台“一点通”终端机2台;规模以上养殖场区配套畜牧养殖智能化生产监控系统5套。

(三)集聚区位优势。立足中心城区特色,着力打造三种模式,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一是休闲观光模式。以xxx路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串连xxx路沿线的揽翠湖、华林庄园、xxx河森林乐园等9个农业观光景点,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二是高效生态模式。以牛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广蒲河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主要载体,实行“一园多区”,重点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三是旅游度假模式。以龙居生态林场为主要载体,实现林业资源与xxx河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集森林公园、郊野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休闲观光胜地。

三、创新“三项机制”,激发农业园区建设活力

(一)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探索制定分区域土地流转指导价。成立镇、街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试点,建立区级土地流转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采用合作开发、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等形式,确保失地农民利益。通过一系列机制的实施和落实,依法流转土地万亩,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条件。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3篇

生态农场位于交通方便、城乡结合的平原地区,面积约为500亩,采用种植、养殖结合,长短互补,产销互动的模式,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封闭的,循环式的有机生态农业场。按国家生态有机食品要求,生产各类高端有机疏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粮食类。农业园能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达到资源再利用,能源自足、无污染排放。农业园能恢复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健慷,达到提高土壤生产力(恢复土壤有机质含量到2-5%)。农业园能降低农场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农场工人生产效率(通过机械化操作),恢复劳动者的自信心。有效解决社会的垃圾问题(通过蚯蚓消化垃圾,生产有机肥)。农业园将成为为社会培养有机农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当有足够多的有机农业人才经营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成为主流农业后)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4篇

****生态农庄力争打造全市最生态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了让所有游客都可以在菜地里采摘新鲜蔬菜、点杀土鸡,自己亲手进厨房做菜,也可以在自己的承包地种植蔬菜,还可以烹饪自己从鱼塘里钓上来的鱼,感受劳动的快乐,****生态农庄从本期开始,推出20平方米“自留地”50块,每块年租赁费200元,挂牌耕耘。

“我的自留地”由游客与生态农庄承包经营,游客参与采收、耕种等农事活动,在劳动中享受休闲快乐。儿童可以再家长带领下,定期或不定期到****生态农庄进行劳动,家长和儿童可以在辅导员的免费指导下进行了田间锄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田间管理工作,在双休日愉快的劳动和休闲生活中培养儿童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肯干的精神,同时让城里的孩子在劳动中增长农业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 九、员工安排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5篇

另辟蹊径――以循环农业为纲

xxx农牧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员工238人,8年期间先后投资5600余万元,建成了120hm2蔬菜基地,其中40 hm2标准设施蔬菜,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的标准化养猪场,600 m3的大型沼气池,以及年产万t的生物有机肥厂和年生产1600万株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

与传统农企相异,xxx农牧走的是一条别具一格的发展之路――循环农业,一种以节能减排与增收为目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农业生产方式。公司以生态健康养殖为基础,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为主线,环保节能沼气工程为纽带,生产有机生物肥为延伸、绿色果蔬种植于一体,形成了“猪―沼(肥)―菜”的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其中,生产出的沼气除供周边农户生活使用外,还用于仔猪保育供暖和温室冬季加热补光需要:沼渣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蔬菜基地全面使用生物有机肥。

这样的农业发展模式刷新了循环农业的具体运作方式,使养殖业、沼气工程、生物有机肥、种植业四者之间形成了有机的产业循环链,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提高了进入生产阶段物质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形成了高效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循环体系,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有着深刻的意义。

锐意进取――以产业运作为本

以循环农业为发展大方向,秉承“因为绿色,所以出色”的新思维,xxx农牧对产业园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囊括了基础设施、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等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以打造出高产、高效、高端、高新、高辐射的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

xxx农牧大有可为的发展态势,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与关注。乘着政策这股东风,xxx农牧的园区建设更是顺风顺水。2011年公司所在地掇刀区以xxx农牧公司产业园区为核心编制了“荆门市掇刀区双碑现代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2011-2015年)”;2013、2014年省农业厅又下达了“湖北省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掇刀区设施蔬菜标准化创建”任务。公司在政府总规划的引领下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分步实施,最终形成了“路相通、渠相连、xxx、棚成群”的基地格局。

为完善配套产业链,严格落实蔬菜标准化生产与经营,公司还争取到部级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新建温室8960 m2,育苗车间420 m2,以及供暖、供电、给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时改善水肥供应设施,实施水肥一体化。将园区大棚灌溉设施由原来的裸(沟)灌全部改为管道输送和棚内滴灌,并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节约水、肥30%以上;此外,新建了净菜加工车间2000 m2,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 t以上。

发展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实行减量化、集约化、工厂化自是应有之义,xxx农牧为此谋求了众多技术支持,与华中农业大学园xxx院、荆门市禾润蔬菜科学研究所专门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还争取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育种学家xxx将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于公司基地,园区的产业化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5年公司又承担了荆门市重点科研项目“设施蔬菜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设施蔬菜新品种筛选、棚型结构评价与优化、设施蔬菜周年种植模式、机械化耕整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集成研究和应用,有效规范与推动了园区设施蔬菜的绿色集约生产。

产品的安全性于循环农业中得到着重强调,为了加强蔬菜产品的质量监管,xxx农牧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制度:一是建立准出制度,健全蔬菜产品自检、送检制度,建立蔬菜安全检测室,配备专门检验员,产品定期检测或送检,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绿色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二是建立生产档案,建立“二维码”产品可追溯制度,针对不同品种、不同茬口编印生产档案,全面记录农事操作管理,实现产品质量可查询,确保责任可追究:三是建立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投入品实行专人负责采购与管理,建立进出库台账。

多赢甚欢――以反哺当地为馈

xxx农牧,定位循环生态,立足产业集约,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将园区打造成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同时按“有机、高效、生态、循环”原则严格规范设施蔬菜产品产出的每一环节。在持续建设创新下,公司在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上皆有所获,成为了多方赢家。

由于全面施用生物有机肥,全部使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治、产品自检准出等农业新技术,园区生产的蔬菜不仅安全无虞,而且口感鲜美。诸如番茄、辣椒、苦瓜、小南瓜等众多品种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春篮”牌蔬菜因此以其质优价廉持续市场紧俏态势,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在荆门市家喻户晓。而且,“春篮”牌蔬菜从2012年以来已连续3年参展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并荣获金奖农产品称号。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6篇

关键词:城郊建设;农林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

纵观国内外崇尚自然,发展现代生态城市和现代农林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客观发展趋势。阐述创建城郊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现实及园区类型,并提出园区规划的步骤方法。

久居城市的人们更加向往田园风光,节假日郊游休闲、沐浴大自然、浏览园林景观、享受农林多土气息之乐,已成必然。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深感发展城郊生态观光园区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1国内外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发展

重视自然、强调生态观,人类已开始了积极寻求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德国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开发和规划大规模农场,并设置观光景点和野营项目来吸引游客,其“市民农园”在都市或近郊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意大利以“农业旅游”注重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片然环境、民风民俗、生态环境的结合。英国以“田园城市”的理论,构成城与乡的结合体,规模不超过一定程度,四周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保持原有乡野风光特色。法国巴黎的“城郊农业”十分强调生态、景观、休闲、教育方面的功能,既有高度城市化。又有发达的农业。波兰的“果菜园”是城市的农业休床观光旅游形式,市民可以在其中劳动、休闲、度假、居住。美国的“广田城市”,即带有田园风光的城市,在城市边缘地带营造绿色观光农业林带;另一种是“农业游愁”,主要是度假农庄、观光牧场的经营。加拿大主要时采取“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采用一些纯自然生态和土著传统文相结合的景观。新加坡是“农业科技公园”,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相结合,创建具有观赏、休闲和出口创汇的多功能十大高新科技农业开发区。马来西亚是把“国农级农业公园”建成富有热带特色、少数民族居住地的集农、林、牧、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园区。

在我国,台湾的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观光内容多种多样,类型有:休闲胜地、农舍或乡村旅店、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观赏和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休闲农场。内地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海南、陕西、江西、四川、浙江、河北、重庆、福建、湖北、湖南、辽宁等地出现了多种类型、并走向多元代和经常性经营的观光农业园区。

2城郊发展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现实性

当今,生态观光,生态旅游又成为新一轮的热点,用现代高新技术来克服原生自然的粗糙、简陋,以现代技术手段来复制纯朴清真的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构筑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环境,这是新时代人类的追求。作为特定历史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农林业旅游、观光农业、高科技农林业园区等等已开始升温。建设观光农林业生态园区是我国农林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林业现代化和xxx林一体化(大地园林化)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城市由城区和郊区组成,城市的生态建设只着眼于城区内的园林化生态,不进得、不生视效区的生态建设,与郊区脱节,这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问题和误区。郊区具有许多生态建设的优势和条件,规划建设生态观光园区,是城郊生态建设一体化的具体体现。

现代都市城区人口百万以上,节假日、双休日城郊休闲旅游(农林生态游、绿色休闲游、自然景观游)人数日渐增多,发展并规划农林生态观光园区,已是现代城市创建“生态市”、“园林城”、“旅游城”的需要,不仅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具有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现代都市城郊建设的现实意义。

3城郊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类型

3.xxx农园在城市近郊、距城市10km以内,开发特色农园(果树园、花卉园、蔬菜园、渔场、养殖场等),让游客观光游览,入内摘果、采菜、赏花、钓鱼、选蛋等,享受田园乐趣。

3.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经营形式,把当地农业景观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观光游览区,并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经营范围广泛,休闲、旅游、度假、食宿、物(农产品)、会议、娱乐等设施比较完善,可在园内展示名优特品种,举行各种节庆活动。园区一般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3.3休闲农场这是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可住宿、度假、游乐。

3.4田园化农业主要在城市近郊发展,以园艺术农业为主,种植蔬菜、瓜果、花卉、果树、水产养殖,结合村镇改造美化环境,集农田、菜地、花草、水面、果园、农舍于一体,同时辅以实验、实习、游览等服务设施。可以使游客游览田园化农业景观,体验农业生活:为非农者是提供调剂性劳动:为学生实习劳动、青少年科普学习及国内外有兴趣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也可结合安排城市下岗职工。

3.5农林业科技园区是农林业旅游与科技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发挥农林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进行农林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在科技引导生产的同时,向游人展示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

3.xxx植物园是郊区综合性植物园,汇集数量较多的草卉、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品种,xxx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引进国内外重要植物园,汇集数量较多的草卉、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品种,xxx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引进国内外重要植物种类,合理配置,结合林草等优美景观的相间布局,成为种质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观赏、游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场所。

3.7森林公园以林木为主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多变的地形、辽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奇石、溪流、沙滩、沟谷、草地,成为人们回归大自然、科普、观光、休假、森林浴的理想去处。一般距城市10~20km为好,远离城市污染,空气清新自然,森林景观浓厚。

3.8民俗旅游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利用农村特有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为农业观光休闲活动内容,展现浓郁乡土风情和浓重乡土气息。典型纯正的民俗多分布在远郊,此类旅游距城20km,以外,可作为一日游的中途路经游。

4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

任何一个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必须进行四个步骤:第一步为调查研究阶段。收集有关基地自然、环境、历史、农林业背景资料,调查规划范围、用地情况、区位特点:主题定位、项目类型、时间和投资情况等。第二步是资料分析阶段。分析研究资料,并定出规划框架,明确规划内容,初步勾画出整个园区用地规划布置。第三步是方案编制阶段。完成方案图件初稿和文字稿,形成初步方案,经讨论、论证、修改初稿后形成正稿。第四步是形成成果文本和图件阶段。包括规划框架、风格、布局、分区规划、绿化、道路、水电、技术经济指标等文字内容和相应图纸。

参考文献

[1]xxx.论创建园林城市与实行郊区大地图林化[J].防护林科技,2004,(6):41~42.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7篇

农业局第二季度工作计划一今年第二季度工作安排:

1、切实抓好春种生产。把冬作物种植作为一季生产来抓,重点组织做好油菜直播与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冬种任务全面完成,确保油菜安全越冬。

2、切实抓好晚稻收割工作,确保丰产丰收。

3、认真做好各类试验示范的观察、记载和统计结果分析,做好水稻试验的室内考种工作,总结经验,为来年粮食生产科技推广提供依据。

4、组织召开好各种现场会、观摩会,做好来年晚稻用种的选留工作,做好油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宣传推介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种田,科学管理。

5、认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行土壤野外调查。

6、搞好我县休闲旅游农业工作。撰写《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的申报材料,制定《安义县20xx’中国南昌首届“休闲农业、秀美乡村”活动月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帮助清晨田园度假村、紫园山庄等休闲农业景点进行《江西省

休闲农业示范点》、《南昌市十佳休闲山庄》的申报工作。

一、争取获得的荣誉

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全省农业先进单位、全省油菜先进县、全省农技推广先进单位、全省高产创建组织奖、全省蔬菜生产十强县、全省油料生产先进县标兵、江西省农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先进单位。

二、下季度主要工作

一是积极实施“粮食5亿斤”战略,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应用高产高效技术,稳定我县粮食总产5亿斤以上;

二是巩固测土配方施肥科技成果,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能力;

三是做好粮食高产创建和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以示范促推广;

四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强与各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做好水稻和油菜等作物试验示范。

五是做好农情调查,指导全县农业生产。

六是搞好我县休闲旅游农业工作。争取创建部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休闲农业企业达到50个,省级乡村旅游点达20家,省级“农家乐”达100家。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新增直接就业万人,从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20%以上,实现休闲农业档次更高、品牌更响、规模更大、服务更优,力求在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的基础上,争创“部级休闲农业示范县”。

农业局第二季度工作计划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平安,为全县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提出20xx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理论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全面履行农业部门的职责,切实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促进县城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为零;二是安全隐患事故排查率达100%;三是引资企业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四是拖拉机(变型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为零;五是渔业船舶安全事故为零。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重点

1、组织抓好拖拉机(变型拖拉机)道路安全和农机监理及田检路查工作。

2、抓好渔业船舶安全工作。

3、抓好挂靠企业、县局管辖的宾馆、酒店、车辆、办公楼、宿舍区的防火防爆安全生产工作。

4、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管。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1、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局直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安全事故隐患,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单位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设施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面负责,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失误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严格依法处理事故责任人。

3、完善年度安全生产事项考核机制。进一步改进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安全生产纳入年度目标考评内容,坚决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局直各单位要明确专(兼)职人员,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台帐资料制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做到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培训、会议、活动、文件、专项检查和整治等都能在基础台帐资料中及时体现。

(二)明确单位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生产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需要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农机局负责抓好拖拉机(变型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和整治;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负责渔业船舶、瘦肉精、兽药、鼠药、剧毒高残留农药、伪劣种子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监管与整治;畜牧局负责好动物卫生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扑杀及动物检疫,制订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负责产地和市场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检测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程生产监督。对挂靠县局的引资企业安全生产,由局属帮扶单位具体负责;各单位要加强对办公室、宿舍、宾馆、酒店、车辆、仓库、店面、电源线路的管理,要抓住重要环节、重点隐患、每个节假日的安全生产的整治,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完善值班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农机局要加强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道路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年内举办1-2期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培训班,配合公安交警部门重点整治上道路拖拉机的违章行为,加大上路检查联合执法力度。对拖拉机违章严重的地点、路段和时间、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村“建设,改善基层农机安全环境。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要切实承担渔船捕捞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加强对渔船适航性和安全设备检查,防止非法载客和超载等引发事故,做好重点季节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对三无渔船继续进行专项整治,彻底清查三无渔船,治理安全隐患,确保实现渔船安全生产无事故。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8篇

为了给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蔬菜,水果和粮食,拟建立一个封闭式有机种植园。有机种植园选址要求在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连片种植园约500亩大小,本计划就按500亩有机农场设计。农场将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各类高端有机疏菜,水果和粮食。拟用50亩来种有机疏菜,50亩来种有机水果,350亩来种有机水稻,50亩来做生活区,加工区和养殖区。地租按4-500元/亩,共20-25万元。

根据实地情况,将连片土地进行平整和规划,做成长方形条田,长约300-500米,宽50-100米。在农场中间配以硬化道路和蓄水排水沟(底宽米,深米,顶宽米,用来养殖水产品)。便于机械化操作。可用厚薄膜铺底和边来保水。费用根据土地连片情况。

在农场四周约5米范围内,设立隔离带,种桔子,桃子等当地水果和牧草。

在生活区后沿农场地边挖一条废水处理沟,处理轻微污染生活废水(澡堂水)。头20-30 米封闭(三面光,底宽米,深米,顶宽米),其余开放(底宽米,深米,顶宽米)。沟内放水草和水胡芦、鱼来净化水。下游约30-50米无水草,经处理后的水可用来灌溉水果。

排灌:平整和规划过的土地能排,能灌。配有滴灌,喷灌设备。费用约4600元/亩,共120亩)。如果沟中蓄水量不够整个农场用,可在接待游客区附近挖一个水塘(长50米,宽40米,深–米=5000 –6000m³),除供灌溉外,也养鱼供垂钓。 育苗大棚:在种植园内将根据需要建有一定面积的大棚,用于育苗和种植冬季露天无法种植的作物。可将大棚盖在沼气池上面,以便冬季给沼气池增温保温。简易大棚造价约8,000 元/亩,先建10亩,共需8万元。

有机肥:有机种植园内将主要施用有机复混肥(每亩每年施用5吨以上)。有机复混肥是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根据种植需要(蔬菜,水果种类,测土数据)加入氮,磷矿粉,钾和其它微量元素配制成养分全面的有机复混肥。在转换期的2-3年内,施用少量化肥,转换期过后,将严格执行不用化肥,以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

人员配置:7(第一年)---后期根据实际情况招聘人员。 经理1名:一位负责整个种植园运作 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员1名 果树种植管理技术员1名 大田作物种养技术员1名 农场作物销售员1名

农机管理员工2名:包括犁,耙,旋耕,中耕,施肥,灌溉,铺地膜,铺滴管,播种,移苗,喷药,除草,和管理大棚生产。 工资加奖金总额:400000元/年。 基础建设(整个示范园) 采后深加工厂房(100m²),仓库(100m²),小冷库(50m²),接待处(200m²),工人宿舍 (950m²),办公室(200m²)。总费用:960000 元 (建筑结构造价约600元/m²,共1600 m²,小冷库80000元,折旧按5%)。

高端有机疏菜和水果生产:农场将根据会员和市场需求,生产各类高端有机疏菜、水果、米。 拟用50亩来种有机疏菜(二十种以上),50亩来种有机水果(葡萄,番石榴, 杨桃,甜瓜,草莓,早熟枇杷、西瓜,油桃、猕猴桃)以当地适宜水果为主。300-350亩来种有机水稻。 考虑到示范园将接待各类参观学习者。果园建设将选择不同季节成熟的水果种类和品种以便能满足常年采摘的要求。部分疏菜,水果种在简易大棚中可常年采摘。有机种植园内将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主要施用含有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组成养分全面的有机复混肥。每亩每年施用5吨以上。机械化施肥。速效元素主要由沼液提供。

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主要通过综合防治:作物轮作,禄肥,沼液,机械,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轮作在生产有机蔬菜中,通常有一个包括蔬菜、大田作物和牧草等作物的相对固定的轮作周期,一个轮作周期可以3~11年,一般为5~6年。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19篇

网络版块设置,展示内容;

1、农场地图:城市地图,到农场的线路图,城市交通,

2、快乐农场:家庭农庄;爱情乐园;企业农园;地造友谊;

→各版另设:魅力排行榜,有奖励;精美农庄图片展示;论坛(目的留言评论):浏览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3、农场美食:特色饭店;自助厨房;生态养殖;欢购百味;美食预定;新闻榜;

4、趣味论坛:今天糗事大暴晒;发泄吧;情事共享;(匿名发帖)城市热点;幽默暴笑;幸福家庭;爱情宣言;幸福交友;情感救助;美女大集合;帅哥大比拼;互帮互助问吧;二手市场;

5、趣味比赛:拔河比赛;背老婆比赛;喝啤酒比赛;心心相映;扳腕比赛;两人三足…… 儿童的、成人的、家庭的活动比赛;(为鼓动更多人写文章,我们将对每个活动进行文章评选,奖励)

6、休闲娱乐:休闲茶吧;旅馆;垂钓;泳池;理疗按摩;自助晚会;棋牌室;宠物饲养;

7、幸福讲堂:儿童教育、家庭经营、情感理疗、同事和睦、健康身体;

9、种植技术:花草的种植、蔬菜瓜果种植;

10、美食学校:(教的是农场里的特色菜肴,烹饪技巧;(还设论坛,相互交流)

11、蜜蜂世界:宣传原生态,品牌,纯正,新鲜,购买,好处,:蜂胶、蜂王浆、蜂花粉、蜜蜂系列;(质量的保证、信誉、完善的服务;)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20篇

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6.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2万人;全区GDP为114.73亿元,人均GDP为2.09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4元。根据南川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特点和产业规划,南川区可划分为三大类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以大观、兴隆、木凉、河图、黎香湖为核心的20个乡镇;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以东城、南城、西城三个街道为核心的5个乡镇(街道);南部金佛山区,主要以金佛山为中心的金山、头渡、德隆等9个乡镇。南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战略目标是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土地利用。稳住耕地的基础地位,保住农业生产地位;以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为控制,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特别关注城市和工业用地的健康发展。目前,南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鉴于其特色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发展目标,本文选取南川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对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对南川区规划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栅格单元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起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土地这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包括农用地、水体、草地等在内的生态功能,因此对这些用地类型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变化进行核算,可以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将南川区的土地类型整理合并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体6大类。由于裸地和交通用地的生态价值很小,故本文中不考虑其生态服务价值。参考Costanza[12]、xxx[6]、xxx[13]等人对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结果,并根据式(1)进行适当修正,确定南川区各种土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价,并将南川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10项。

3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南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本轮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的基础数据采用的是2009年南川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规划年数据采用规划方案确定的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包括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基期线状地物等面状和线状矢量数据。

3.2数据处理

3.2.2规划前后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21篇

1、餐 饮(收益主体之一):要加工精练

农家菜肴是整个经营收益的主体;最新鲜、便宜的鱼、鸟、禽、兽、海鲜将是农家的重要特色,这些菜肴将最大的勾起消费者的胃口。由于消费者自己种植有蔬菜,所以他们对“荤菜”更加的需要。每天几百近千人的群体消费量,将会为农庄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a、农家饭店:

为农庄内用餐的消费者提供最优惠、最美味、最特色的菜肴;

b、农家特色菜:

赢得市场的关键战略,丰富的各色农家特产菜肴满足消费者体验乡土农家的重要兴趣,赢得消费者的胃,也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传播,口碑就是经济;

备注:我们的厨房要干净整洁;我们的菜肴要卫生美味新鲜;

2、生态特色养殖食品产业:

市场上缺少的,我们有(利润巨大,操作容易)

鸡鹅鸭鸟鱼驴狗羊……等采用生态养殖;此乃是现在消费者最追崇的消费理念,为此即使花上大的代价,消费者也觉得值。市场巨大,将百盛不衰。

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巨大利润空间的产业,并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厦门百万消费者提供纯正的生态养殖类食品。这同时更是老百姓非常需求的健康食品。借助农场的人群可以更快的得到发展推动。(好好计划安排,先采用寻找现有在养殖的农户,进行合作采购。一年的培养发展摸索,市场将慢慢走上轨道)。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22篇

一、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市城镇郊区和旅游景点周边就出现了一些依托农村和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吃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和休闲农庄,并且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以旅强农的重要渠道,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据初步摸底调查,全市休闲旅游农业园区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500万元)园区或企业24家,从业人员万人,其中农民工万人以上,2011年全市各类休闲农庄接待总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过1亿元。

我市各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条件,基本形成富有特色的各功能类型的休闲农业格局。

观光观赏型:农业特色明显,浮梁的茶叶、乐平的蔬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还有xxx的油菜花、xxx的绿化苗木、西湖和xxx的山珍、德宇生态园的继树、根雕等,为开发观光观赏型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观光园艺、观光特种农业、观光林业等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建设中的德宇龙头山庄、生态路休闲农业观光长廊、乐平镇桥特种蔬菜基地、浮梁优质茶基地,都是观光观赏型休闲农业的典型。

参与体验型:我市参与体验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城郊周边,主要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茶乡农家乐”、“菜乡农家乐”、“水乡农家乐”、“瓷文化农家乐”等一系列产品现已初具规模。据调查,参与型采摘项目普遍受到旅游休闲者的欢迎,如湘湖、xxx的草莓,xxx、历居山的xxx、早熟梨、葡萄,镇桥的大棚蔬菜,浮梁的有机茶叶,乐平的特色蔬菜等名优特果蔬生产基地,以及遍布各地的水上垂钓基地等均已经或准备开发这类旅游项目。

休闲度假型:我市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如xxx原始森林、高岭古矿遗址、金竹山寨、冷水尖风景区、洪源仙境、历居山等地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天然“氧吧”。不少地方已经或正在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各式各样的度假村。市郊则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给人提供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田园风光、乡村休闲度假、农业公园等场所。

民俗节庆型:我市地域风俗、节庆活动特色浓、类型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让人xxx受其中。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陶瓷节、浮梁茶文化节、浮梁农民艺术节、xxx原始森林音乐节、乐平农民趣味体育运动会、元宵龙灯会、瑞午龙舟赛等节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

二、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成效

1、省、市各项政策的出台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础

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绿色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业产业大省建设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省乡村旅游十万人创(就)业行动方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市旅游业总体规划(十一五)》和市委、市政府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规划、决策、意见的相继出台,2011年3月我省还启动了“省居民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省、市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高度认识及信心和决心,力求打造“生态瓷都、绿色家园”品牌,明确了全市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2、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全市涌现出以浮梁xxx、金竹山寒、xxx、湘湖,乐平的历居山、洪源仙境、文山,昌江区的荷塘等为代表的依托旅游景区和特色农业产业等条件而建设的休闲观光农庄、观光示范园、果蔬采摘园、科普教育基地和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渔)家乐休闲旅(餐)馆。开发了以瓷文化游、浮梁茶文化游、乡村风光山水游、特色产品采摘游、古村落游、油菜花游等为主题的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了休闲旅游带来的实惠。

3、休闲旅游农业的示范效应有效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和旅游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休闲旅游农业作为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休闲旅游农业不仅带动了餐饮、旅馆等服务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种养和加工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型。例如,浮梁xxx的瑶园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与旅游景点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的竹笋、香菇、苦槠果、农家土猪肉和粮食等农业自然资源,相继开发出了笋尖、花菇、苦槠豆腐、农家腊猪手、碱水粑等有机休闲观光食品供应游客。还有乐平高家庄食品有限公司、盘圣食品有限公司、浮梁景瑶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赣森食品有限公司、市西湖珍芝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老曹土特产、市桃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无不是立足本地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出系列旅游食品供应游客和全国各地。

4、农业休闲观光已经成为主要节庆活动的主角,有效推动了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际陶瓷博览会、瓷文化旅游节、浮梁茶文化节、浮梁农民艺术节、xxx原始森林音乐节、历居山xxx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大力打造文化山水游、度假休闲游、绿色生态游、陶瓷艺术游、乡风民俗游、科普修学游、果蔬采摘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展现出我市旅游市场和休闲旅游农业的喜人局面,推动了我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5、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促进了农民工创(就)业,实现农民的就业增收。

省委、省政府去年7月下发了《关于印发省乡村旅游十万人创(就)业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旨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工作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吸纳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返乡农业工纷纷当起了导游、厨师、农家乐老板或服务员、民俗演员等,有的到景区做起了小生意甚至做成了老板。例如浮梁xxx镇的瑶园食品加工厂老板xxx、西湖珍芝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总丁来保、乐平高家庄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xxx等就是返乡农民工回景区创业的典型代表。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就业后,有了较稳定的收入,对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能交叉,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休闲旅游农业涉及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管理部门多,职能交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从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注册登记、农业生产、总体规划、旅游管理、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和治安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和培育规范的消费市场。

2、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不规范。目前我市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仍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缺乏统一规划,一些休闲旅游农业项目未经过规划和论证,存在建设随意、xxx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效益低下等问题。

3、企业资产产权不明晰,导致企业融资困难。由于休闲农业企业大多是租赁农村集体或从农民手中通过流转方式使用的土地,存在土地使用权证手续不够完备、地面建筑物产权证办理困难、种植的果林没有果(林)权证、养殖的水域办理不了养殖证等问题,企业资产产权不明晰,企业不敢扩大投资规模。当企业需要扩大发展规模需要融资时,其土地、房产、xxx、养殖等资产不能进行资产抵押登记,给企业造成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发展。

4、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政策相对滞后。目前我市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大都是由民间或工商私人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缺乏专项支持。当前我市各级政府尚未制定专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政策措施,规划审批、登记管理、市场监管、标准体系、行业管理等重要的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立,政府部门也没有落实专项管理经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

5、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存在知识层缺失、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管理和服务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6、休闲旅游农业普遍层次不高,品味较低。我市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迅速,但大多数局限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摘体验、垂钓、打麻将等休闲观光项目,对功能性、高品味的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开发不足,特别是休闲旅游食品加工、销售产业链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市场未得到有效开发,其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四、进一步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建议

休闲旅游农业无疑是一项朝阳产业,要推进休闲旅游农业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就必须要强化对休闲旅游农业的政策引导,积极推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具有鲜明瓷都特色的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休闲旅游农业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进行推进。市政府应成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统一负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工作,及时解决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的实施和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各涉农涉旅部门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协作,优化服务,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机制。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市级(包括市级)以上的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设,主要用于休闲旅游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补助、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的认定与奖励、休闲旅游农业行业协会建设、休闲旅游农业整体宣传推介等。各县(市、区)政府都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3、着力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旅游农业发展。鼓励各经营主体通过对废弃园地、林地、荒地、荒山等进行开发整理,盘活集体存量土地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妥善解决休闲农业发展的用地问题,对其涉及的非农建设用地,在其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同时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休闲旅游农业,通过资本嫁接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发展一批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设施配套的品牌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和产业,进而带动全市休闲旅游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4、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结合本地实际,着手制定休闲旅游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重点要在经营规模、从业资格、经营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经营项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适当放宽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休闲旅游农业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休闲旅游行业协会、休闲旅游农业专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促进行业间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开展市场拓展、人员培训、行业交流等活动,促进休闲旅游农业有序健康发展。

5、组织实施示范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出台认定办法和验收标准,开展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和示范点的创建活动。每年评出若干个示范园区(或企业),对被确定为市级及市级以上的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单位的园区和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扶持。近期工作重点: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将市生态路打造成为一条集市民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展示、生态高效农业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路;二是依托现有资源,利用政策引导,将“景瑶线”培育成一条集度假休闲、采摘体验、科普教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瓷源茶乡休闲游”精品旅游线路。

生态休闲农庄规划方案xxx 第23篇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农业资源环境、田园生态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观光、度假和农事体验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1](P58),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为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等提供支撑。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我国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投资。在政策和市场的不断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得以迅猛发展。[2](P92)农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在推动旅游方式转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产业园区形式引领农村旅游业发展,拓展旅游产业范围,完善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形成集群竞争优势,成为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加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指导借鉴意义。

一、城乡融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城乡融合的加速推进,为实现农村资源精准定位,农业生产要素汇集,旅游资源价值在城乡融合中得以开发提供新动能。农村立足城乡差异确定优势定位、资源价值,谋求融合发展,这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城乡平等互惠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功能,一是城乡融合可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引导更多城市资源下乡;二是城乡融合可推动城乡互惠大流动,以农产品为城乡沟通媒介,开辟农产品市场空间也促进城镇旅游资源的丰富;三是城乡融合可打开三产融合的路径,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当地农业品牌的树立,推动传统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力度;四是城乡融合可带动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发展,引导更多科研、生产、销售、电商、物流、资金等政府和企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力推动农村发展。[3](P82)

(三)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新渠道乡村旅游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一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挖掘乡村旅游中的自然生态、农业经济、社会、农业文化、农业市场以及政策等相关资源,进而对农村自然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度开发和整体规划,为乡村旅游树立创意性品牌理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加强城乡区域合作研究,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新途径,近卫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对外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与城镇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需求更好地融合,促进城郊型乡村成为都市人的新生活空间的发展,进而构建宜游、宜居、宜业的新空间。

二、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内容更加丰富园区开发主要是在农村已有的生态资源、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片区内的旅游业进行了整体开发,形成了具有观光休闲、科技展示、文化交流、亲子互动、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载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倾斜,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乡村旅游产业园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更加注重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着力拓展农业功能,加快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从而焕发了农村旅游产业的活力。

(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用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的新载体,在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其开发过程充分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到园区建设中,实现了旅游理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传统观光农业旅游相比,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和优惠支撑,还能吸纳更多社会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社会企业和资本的入驻,也进一步促使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三)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更加注重人文性和服务性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主要以旅游生产要素和消费服务业态集聚为核心,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满足多层次旅游体验需求。[5](41P)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会兼顾“文、养、学、闲、情、奇、商”等各类休闲需求,注重设计开发的人文性和服务性,选择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区域,深度开挖特色化乡村旅游业态,并通过园区开发形成集聚地方特色的高水准、高要求、多活动、多文化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同时,园区运营中也引入更加成熟的营销策略和运营团队,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并在着力规范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确保交通、住宿、娱乐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度。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很多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乡村旅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其他和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文件,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导。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的政策落实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严重受阻。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希望借助乡村旅游政策文件和当前火热发展趋势,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来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针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落实较少,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下去。

(二)资金缺乏,融资成本高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风土文化,加强该地区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前旅游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精准扶贫。但是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配套资金有限,很难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园区建设不得不求助于社会融资。但当前社会融资环境不足,融资方式匮乏,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乏乡村旅游专业融资机构;乡村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松散;闲置资金进入旅游业的投资数额规模较小;利用政府扶持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资金缺乏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过程举步维艰。

(三)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一方面,当前很多地区政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受政绩观和地区经济利益驱使,盲目跟风上马产业园区项目,但在园区开发前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及专业性指导,仅仅是照抄已有的项目案例,并未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趋同性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很多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仍停留在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等初级层次上,导致产业园项目类型单一且雷同现象突出,对当地农耕文化挖掘不足导致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匮乏。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的缺乏与当前公众对旅游多样化的需求脱节。[6](P61)

(四)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经营管理混乱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由于自身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不足,很多地区政府为弥补不足利用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来谋取地区发展,导致很多开发商对农村地区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中由于资金不足和政策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园区科技投入缺乏,进而导致园区科技性和前沿技术应用有限,难以吸引游客;再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缺乏顶层规划设计,且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导致经营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7](P21)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路径

(一)以城乡融合下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提高开发科学性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必须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立足当前,全面统筹设计,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旅游空间范围和产业布局。[8](P102)在开发前要先对当地旅游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进而制定符合城乡融合下满足居民需求的乡村旅游园区开发规划方案,突出园区建设的“产业融合、功能复合、要素聚合、运营整合”的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提高园区开发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园区开发要紧紧围绕城乡融合这一根本原则,在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设计中要体现城市元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融合的原则对地区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提升旅游园交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城市旅游者进入园区旅游,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强化检查和监督,将引导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在其发展初期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政策倾斜、统筹整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及投资等措施,确保方向引导和扶植政策能落到实处,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和监督,重点培养创意性且符合整体规划的乡村旅游产业园,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积极引导旅游产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在产业园正常运营阶段,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资金扶持,强化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旅游产业园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形成,确保产业园资源充足,园区运营规范,利益分配合理,保障当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保障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