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范文(热门17篇)

95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篇

【关键词】 血透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血透室也可称为血液透析室,它是指通过实施血液透析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予以治疗的场所[1]。但因其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所以,针对血透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为探究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与预防措施,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52例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对其分组。对照组126例,其中男86例,女40例;年龄22~72岁,平均(±)岁。观察组126例,其中男85例,女41例;年龄23~73岁,平均(±)岁。所有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8年,平均(±)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由于部分患者对血透的认识程度不够,易导致紧张、焦虑心理的发生,针对此现象,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血透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这样能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时常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同时,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指导其看书、听音乐,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这样可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在病房内栽培些盆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此外,医护人员要保证血透室内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对设备要给予定期检查。一旦患者发生异常状况,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

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完善制度。血透室内的规章制度要完善化,对于仪器设备的操作,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操作手册,定期对血透室内的设备进行维护与检查。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护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化和标准化。(2)加强培训。定期培训血透室的护理人员,对护理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予以分析,并针对问题原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根据操作技能和理论技能两方面,严格考核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定期邀请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分析护理心得体会与经验,这样能使整个科室的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培训过程中添加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能使护理人员的思想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积极沟通。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指导患者去听健康知识讲座,或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担忧与疑问,医护人员需要给予耐心解答,这样能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时常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症,这样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实施血透后院内感染、跌倒、自行拔针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血透后,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透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能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采取半透膜原理,根据对流与扩散,把体内过多电解质以及各种代谢废物移出体外,从而实现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纠正与血液净化等效果[2]。由于治疗方法不一致,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连续性血液透析;第二,间歇性血液透析[3]。此治疗方法不但能代替治疗慢性肾病和急性肾病,还能应用于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酒精中毒、高钾血症或者肾功能衰竭等病症。

血液透析室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治疗场所,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所应用的仪器设备不但先进,而且还较为精密。但由于数量较多,导致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较为困难复杂,使得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因为如果专业技能不到位,不仅会使仪器的精准度受影响,甚至还能导致仪器受损[4]。另外,因患者人数较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加重。若护理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很容易出现护理上的疏忽,导致操作受影响,造成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血透室的人流量较大,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若未定期消毒隔离,或者不能确保卫生环境的良好,很容易造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病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针对此现象,医护人员更需要对血透室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注意,为患者提供xxx好的治疗环境。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为患者制定与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不但能使血透室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加强,还能避免或者降低血透室护理的差错,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护,降低护理纠纷现象的发生,避免对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身心伤害,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

把血透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可使护理在管理与细节上变得更有理可依,使护理人员的重视有所增加,而且还能使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低[5]。加强培训护理人员,能帮助护理人员对相关操作技术与技巧等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熟练。对基础理论知识加以巩固,能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所提高,增强防患未然意识与相关法律知识,能进一步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除此之外,邀请一些年资较高的护士为护理人员传授护理经验,能使护理人员增强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环境的舒适安全[6]。另外,安全管理学习的加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对血透室内的各项操作章程与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定期考核培训护理人员的相关操作知识与理论知识。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密切观测,严格把控,让血透室的管理能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等。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当更加重视其细节与管理,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7]。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护理安全中的精髓,应加强培训。

护理人员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各项安全防护制度,并在培训过程中添加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能使护理人员的思想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环境的安全化与优质化,从而使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血透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就血透患者而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通过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这样可在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林xxx浅论血液透析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5):688.

[2]于xxx,孙立荣.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59.

[3]xxx,xxx.二级医院血透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31-132.

[4]xxx.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21.

[5]xxx.信息化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159-161.

[6]陈岩.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55-256.

[7]xxx,xxx,xxx,等.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xxx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8):2973-2974.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2篇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200例终末期肾衰竭且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76例,女24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分别为60、25、15例。对照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分别为55、30、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风险因素分析

患者的风险因素

患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如消化系统出血等;②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如抑郁、焦虑以及绝望等;③随着维权意识的日益提高,患者给医护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医务人员的风险因素

医务人员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传染病风险。实际操作中有被血源性传播感染的风险;②环境因素。血透室人流量大,再加上通风不良,为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③体外循环系统风险。如护理人员没有固定好穿刺针,发生脱落,从而导致患者失血。

护理管理措施

加强法律学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关于健康体检以及安全防护的培训,组织学习护士管理法、输血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培养出懂法、守法、专业素质过硬的现代透析护理人员。对于透析护理人员而言,应做好巡视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不允许擅自离岗,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医疗纠纷。

规范操作,明确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包括透析护理告知制度等)以及操作流程,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通过各司其职以及团结协作为血透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透析护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为通过考核的透析护理人员颁发合格证,同时禁止无证上岗的发生;除此之外,要求护士长重视和加强风险监控,如结合实际制订风险预防及处理预案。

做好护患沟通工作,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血透患者普遍缺乏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因而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好护患沟通工作,营造和谐护患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及时发现抑郁患者,对其病情以及心理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评估,通过温馨的语言和友好的肢体动作来关心和安慰患者,改善患者的负面心态,从而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的困扰。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讨论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3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

血液透析指的是把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有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利用弥散/对流的原理让血液与透析液(透析液是一种与机体浓度相近的电解质溶液)进行物质交换的,达到清除代谢废物与过多水分,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过程。血液透析广泛应用于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为肾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慢性肾衰竭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血液透析室就是肾衰竭患者或者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由于肾衰竭的患者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感染,继而并发其他合并症,甚至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因此,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影响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探讨这些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血液透析室的管理现状和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室的管理现状

血液透析室的管理。血液透析室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的前提,但是多数医院的管理层都只看眼前效益和直接利益,造成血液透析室的人员分配不合理,设备维护不及时,血透仪器的稳定运行和质量安全没保障,透析室的规模跟实际需要不匹配。

设备更新不及时。由于血液透析室规模和需求的不相配,设备配备不足,对透析机的性能要求高,许多医院的设备更新不及时,而工作的间隔太短,造成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不彻底,埋下感染的隐患。同时,部分医院为了节约资金,不工作的时候将血液透析机的水系统停止,造成毒素沉积、细菌滋生,为系统清洗留下隐患。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从大多数医院的管理现状出发,可见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患者本身出发。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加上肾衰竭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期患病,肾功能受损导致体内多余水分、毒素无法正常代谢,继而影响其他脏器功能,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受外部细菌病毒的侵袭,发生感染。另一方面,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穿刺、置管等过程会使血管受损,皮肤屏障被破坏,如果在操作时不能做到严格无菌,则细菌更易侵入。

(2)从设备仪器出发。血液透析机需要重复使用,以满足越来越多患者的需求,如果杀毒或者灭菌不到位就会导致设备、医疗器械(如透析膜)上的细菌、病毒进入血液,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即使肉眼看不到血污,也可能会有低水平的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存在。一旦进入人体血液,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3)从环境出发。血液透析之后使用的一次性物品要集中处理,处理不当,会造成交叉感染。

2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控制

对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管理,规范科室制度。科学合理的血液透析室布局,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的重点区域,要将清洁、半清洁和污染区域进行严格的划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存放要做好干燥、通风、独立、完善,需要复用的物品放置在单独的区域。成立专门的感染防控小组对分别负责不同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其在药品/溶液配置、仪器使用和消毒时都严格遵循工作流程,使工作标准化,责任到人。进行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xxx丁,肾性贫血

尿毒症病人由于肾脏动能严重受损,使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相对不足,导致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不足。是导致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首要因素,但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欠佳,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为此我科试用xxx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0年在本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贫血患者38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糖尿病肾病5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2例,其他继发性肾损害5例。入选标准: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红细胞压积<25% ,除外失血、溶血、感染等因素。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论文,治疗组19例,男15例,女l4例,治疗组年龄(50±)岁,对照组1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岁,两组患者每周透析均为2~3次,每次透析时间3~4 h。两组患者在原发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剂量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透析方法 使用瑞典Ganbro,AK90、AK95透析机、日本尼普洛三醋酸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在200—250 ml/xxx,透析液流量500 ml/xxx,透析时间4— h,每周3次,透析器重复使用。普通肝素钠抗凝,天津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论文xxx。

治疗方法两组均同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30~75U/(kg·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将xxx丁2 g溶于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xxx丁,疗程共l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取血查Hb、Hct,待Hct、Hb分别≥30% 、≥100 g/L后减量,使得Hct、Hb分别维持在>30% 、≥100 g/L。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和检验,以P<为显著差异。

2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治疗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xxx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目的护理论文,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出现情况。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治疗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病人有无发热,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表现。尤其是低血压,如发现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暂时停止超滤,减慢血流,迅速补液等。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后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有无过敏,血压升高,头痛,流感样症状,血栓形成尤其是动静脉内瘘处血栓形成等副作用。并教会观察门诊病人自我观察。

通过观察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Hb、HCT比较,P值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间Hb、H ct比较,P值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和HCT纠正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2.4 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变化治疗组于治疗后第4.8、l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分别减少了10% 、16.7%、33.3% ,而对照组用量无明显减少。

2.5 高血压发生率 以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升高≥1.33 KPa (10 mm Hg)为血压升高标准护理论文,治疗组为 ,对照组为 ,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贫血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所致。临床上已成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但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欠佳,有研究报道,EPO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不佳与血浆xxx丁缺乏有关。xxx丁缺乏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正常的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左-卡尼汀又名左旋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为脂肪酸代谢所需。国外文献报道,xxx丁可改善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白蛋白的合成,提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血细胞比容[1]论文xxx。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合成不足,透析过程中显著的丢失以及EPO在促红细胞生成时可能消耗了大量的xxx丁,从而造成了xxx丁的缺乏。国内有文献报道,xxx丁与EPO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Hb和Hct,明显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贫血症状,并能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EPO联用xxx丁治疗组,Hb和Hct的增高明显优于单用EPO对照组,并且EPO用量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xxx丁减少了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的积聚,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增加红细胞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抵抗,降低了红细胞的脆性,最终延长了红细胞寿命[3]。同时xxx丁通过对骨髓红系祖细胞的作用,提高了EPO的疗效[4] 。研究还证实护理论文,xxx汀能提高Na+/K+—ATP酶的活性,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压积。xxx汀还能纠正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抵抗性,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上肾性贫血患者使用EPO治疗,血压升高系EPO的主要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与EPO剂量有关,发生机制可能为EPO引起红细胞压积上升、血液粘滞度增加、血管内皮ET-1释放及对外周血管的直接加压作用有关。EPO与xxx丁合用减少了EPO的用量,提示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可能与EPO用量减少有关。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EPO与xxx丁联用能显著提高尿毒症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减少输血,降低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Debska-Shzien A,Owezarzak A,et a1.Plasma earnitine profileduring chronic renal anemia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Int J Artif Organs,2003,26(1):33-38.

[2]xxx.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5(3):8.

[3]Nikolans S,George A,et a1.Ren Fail,2000,22(1):73-80.

[4]xxx,xxx.补充L一肉碱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3):183—184

[5]龙杰文邓红环xxx,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xxx汀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月第4卷第5期

[6]xxx,xxx,xxx高通量透析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效果观察护理.西部医学2009年3月第21卷第3期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5篇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detail management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12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asic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details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lower complication rat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etail management;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Nursing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diabetic ne-phropthy,ESDN)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临床上多用血液透析肾脏替代疗法去除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达到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来治疗终末期肾脏病[1]。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长,且其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的机体会产生各种不适,而且,血液透析费用高昂,会对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上造成伤害。临床护理作为医学治疗的重要铺助手段,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了辅助作用[2]。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已经形成。细节护理服务是以安全作为保障,为患者提供一??极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细节管理是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完善、延伸和控制超越的过程[3]。护理细节管理是涉及到护理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细节可以反映护理质量,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在护理中注意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细节管理,把工作做细、做准、做精,把环节质量控制好,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本试验通过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探讨细节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岁,男37例,女2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岁,男35例,女25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肾病终末期,并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指证;所有患者年龄50~80岁,性别不限;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感染,神志清楚,无意识障碍发生;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有严重凝血障碍的患者。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在透析中:动静脉穿刺勿在同一血管,轮换穿刺部位,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并注意血管的保护,休息时防止压迫内侧肢体,保持皮肤清洁,以免损伤内瘘。操作规范化,致力于每一个管理环节的数据化、精确化。护理人员操作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护理技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密切观察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情况,并进行处理。血液透析后细节管理: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应向患者讲解导致高血压的原因,调整生活方式,?{整饮食,控制好血压等水平,嘱患者合理用药,积极进行降压治疗;预防低血压,体重增加是引起低血压的首要原因,透析前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加强监测血糖,积极控制血糖,嘱患者规律进食,及早发现低血糖反应,对于低血糖的发生给予对症处理;透析患者常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所以应加强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合理用药,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此外,透析用物应做好消毒、监测等的管理[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根据文献[5]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患者评分为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检测:对患者治疗后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心脑血管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检测。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高血压4例,低血压5例,低血糖3例,心脑血管事件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60),试验组患者发生高血压1例,低血糖1例,低血压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并发症较多,护理难度大。有研究表明,做好有效的相关护理能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的发生[6]。试验基于细节管理,从细节入手,以仁爱为怀作为服务理念,培养护士高度责任心,保证护理安全[7]。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证明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一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38例血液透析患者动一静内瘘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同穿刺方式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38例患者中有内瘘感染者13例();有内瘘阻塞者20例();形成假性动脉瘤者84例()。结论: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因素是穿刺方式、超滤速度、透析后压迫的方法;保护性使用内瘘的关键是个性化的穿刺方式、规范的操作流程。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静脉 内瘘 护理

动一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如何保护性使用动一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一直是医护人员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至2010年进行CHD的238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比较不同穿刺方式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更好的保护性使用动-静脉内瘘提供数据支持。

1 临床资料

238例患者均为血液透析2~3次/周,血管通路均为成熟的自体动一静脉内瘘,透析时均采用16 内瘘穿刺针及碳酸氢盐透析。男130例,女108例;平均年龄±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34例,高血压肾病41例。本组患者中有72例选择定点穿刺,有92例选择区域性穿刺,有74例选择“阶梯式”穿刺。

2 结果

2.1 238例患者中动-静脉瘘的使用时间为12至160个月,有内瘘感染者13例();有内瘘阻塞者20例();形成假性动脉瘤者84例()。

2.2 三种穿刺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3.1 影响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因素

3.1.1 穿刺方式 穿刺方式直接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1]。动一静脉内瘘的穿刺方式一般包括区域性、定点和阶梯式穿刺三种。定点穿刺或区域性穿刺的优点是:成功率高,疼痛较轻,有些甚至感觉不到疼痛。缺点是:穿刺部位容易渗血,穿刺部位血管壁变薄,易于感染,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率高等。“阶梯式”穿刺适用于新成熟的自体动-静脉瘘的患者。本研究结果(见表1)显示,区域性穿刺或定点穿刺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高于阶梯式穿刺。

3.1.2 透析时的超滤速度 透析时超滤过快,过多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发生低血压,影响内瘘流量及寿命[2]。透析间期应注意控制患者水钠的摄入,嘱其控制体重,两次透析期间体重的增长不得超过原有体重的4%[3]。有些患者在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的摄入,结果在HD过程中大量脱水,到HD中、后期往往血容量不足而引起低血压,导致堵塞内瘘。

3.1.3 透析后压迫止血的方法 透析结束后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证动-静脉内瘘不被过早破坏的重要环节。如压迫力度过轻、压迫时间过短,和/或压迫位置不当,容易导致穿刺点周围渗血,形成血肿,甚至造成血管周围纤维化,最终形成血栓,导致下次内瘘穿刺困难或血流量不足,严重者会导致内瘘阻塞;如压迫力度过大、压迫时间过长,易导致内瘘血流阻断,内瘘血液灌注不足,形成血栓,严重者可造成瘘管阻塞。本研究也显示(见表1),无论采用何种穿刺方式,均有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发生。

3.2 保护性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

3.2.1 个性化的内瘘穿刺方式 采用责任化护理模式,由技术熟练且熟悉患者动内瘘血管走向、吻合方式、有无分支情况的责任护士分管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血管条件制定个性化的穿刺方式,避免反复穿刺。动脉端穿刺点从远离吻合口处开始选择,逐渐移向吻合口,但至少离吻合口5cm,静脉端穿刺点尽量离开动脉端穿刺点[4]。如静脉端与动脉端在同一条内瘘上,两端应相距8~10 cm,如果太近,容易形成重复循环而影响透析效果。

3.2.2 规范的操作流程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进针和拔针时引起血肿,严密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及血液透析后的血压,加强透析间期中患者的水分控制,防止低血压的发生。透析结束后采用正确的压迫方法,以创可贴加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也可以纱布卷辅助压迫,提高压迫的效果,压迫力度以血管穿刺点不出血且内瘘穿刺点两侧可触及震颤音为宜,按压时间为15至30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参考文献

[1] 何长民,xxx.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4.

[2] xxx.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3,9(11):855.

[3] xxx.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0(11):1651―1652.

[4] xxx,朱剂众,xxx.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使用及护理[J].天津护理,2005,13(2):84.

[5] xxx,xxx.188例尿毒症患者内瘘成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2,1(2):11.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7篇

【关键词】

Orem自护理论;内瘘;首次穿刺

尿毒症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身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作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1]。我科应用Orem自护理论对尿毒症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前后进行护理,采取各种措施弥补患者的自理缺陷,保障动静脉内瘘的正常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拟使用新内瘘的尿毒症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6~81岁,平均岁。所有样本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执行头静脉-挠动脉端侧吻合手术,术后4周以上。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内瘘口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于内瘘术后第5 w或拟行内瘘首次使用前1 w、内瘘首次穿刺当天及内瘘首次使用后1 w内,分别通过临床观察评估,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内瘘状况和有关的心理及护理问题。对照组30例依照常规护理程序。试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自护理论体系全面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2]。对患者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原发病类型、肾脏衰竭程度、心理健康状态、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内瘘所在侧手臂动静脉行走路线、血管情况、医护嘱依从性等等。

支持-教育系统 拟行内瘘首次穿刺前1 w开始,在施行常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我们与试验组建立更为平等、密切的护患关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自理需要,量身定制个体化护理计划,建立护患互动的联系方式,及时跟踪服务及处理信息反馈。我们还邀请内瘘保护成功、自护能力良好的老患者现身说法,增强了新内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应用Orem自护理论之支持-教育系统,教会患者掌握内瘘侧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如何判断内瘘通畅等知识,最终达到尿毒症患者内瘘自我护理的目的。

完全补偿系统 内瘘首次穿刺当日,其中部分患者为首次透析,存在焦虑情绪,我们安排值班医生和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准确测量体重、血压、脉搏等,准备好透析机和透析床,正确连接透析器及透析管路,做好预冲,使患者尽快熟悉透析室环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最大可能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

责任护士与患者轻声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把持其内瘘侧手臂,使用鼓励性语言以取得其主动配合,防止因患者过度紧张而导致的血管过度收缩甚至痉挛,保证穿刺时及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侧手臂的不自主移动;同时密切观察透析中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并及时处理首次透析综合征的发生。

内瘘首次穿刺前,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用手指触摸吻合口部位是否有震颤感,用听诊器探听血管是否有杂音,如杂音响亮方可穿刺。穿刺者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对于内瘘首次穿刺一次性成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日后是否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主动学习内瘘自我护理知识,甚而保证内瘘的使用寿命,应予重视。

内瘘首次穿刺透析结束后,仍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拔针、按压内瘘穿刺点,考虑到穿刺者清楚穿刺针在血管内的走向及内瘘针穿破血管处,故尽量安排穿刺者拔针、压迫穿刺部位,并逐步教导患者按压方法、注意事项、内瘘血流通畅的判断、弹力绷带每隔15~20 xxx放松 cm直至完全解除,同时鼓励患者动手参与操作,尽快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

部分补偿系统 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后1 w内,在经历过以内瘘做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后,内瘘穿刺不再成为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通过观察患者内瘘使用后情况、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每日内瘘侧肢体功能锻炼执行情况等了解患者护嘱依从性、学习能力及自我护理缺陷程度,启动Orem部分补偿系统,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补偿患者的某些自护不足,进而达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P

2 结果

两组内瘘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内瘘使用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首次穿刺成功率透析中血流量≥200 ml/xxx无内瘘并发症

对照组3023(77)23(77)24(80)

试验组3029(97)27(93)29(97)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例,%)

组别例数内瘘保护知识知晓率定期正确施行内瘘侧手臂功能锻炼随时自行检查内瘘功能

对照组3025(83)20(67)22(73)

试验组3030(100)28(93)29(97)

3 讨论

Orem自护理论包括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三个部分,强调人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当人患病或生理、心理机能出现障碍时,自护能力往往不能满足治疗性的自护需要而产生自护不足,需要护士准确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针对其自理缺陷,施行弥补自护能力的护理措施。将该理论运用到尿毒症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前后的临床实践中,提高了其自护能力,有利于内瘘功能的维护,改善了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

参 考 文 献

[1] xxx.血液净化中心治疗新技术标准与并发症防范措施及典型案例分析实用全书人民出版社,2011:3.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8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Doi: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尿毒症的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1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否认心理。否认心理就是患者不承认自己患了致命性疾病,企图逃避现实的表现。当患者从保守治疗转入血液透析治疗时,不能进入角色,不相信自己以往健壮的身体要靠“机器”来维持生命。

抑郁、焦虑和恐惧心理。①患者由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因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差异、社会上不适当医疗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期待性焦虑甚至恐惧,终日郁郁寡欢。②患者因为生病而烦恼,同时为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问题而担忧,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由于血液透析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抑郁,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③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血液透析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不耐受、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穿刺处的血肿和渗血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对血液透析的恐惧、焦虑。④医患关系、患者间的关系及患者家属的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⑤疾病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

敌对情绪:医院对透析治疗所实行的各种制度,如到规定时间才能进血透室、穿鞋套进血透室、严格限制控水量等可能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少数患者对医生、护士抱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怀有敌对情绪。

孤独心理:有些患者因为得了尿毒症不能正常参加社交活动,没亲人陪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吃喝,甚至会失去婚姻,因此内心孤独压抑。

2护理措施

创造温馨的透析环境。患者进入血透室,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的接待,耐心祥细地向患者介绍血透室的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情况,保持床单位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噪音和恶性刺激,同时要尊重和关心患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化。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可以暗示患者医护人员经验丰富、医术高明,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并可用临床病例来减轻恐惧、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肺、肝功能、出凝血情况及心理动态变化,并耐心倾听其倾诉,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及时安抚,使患者及时宣泄负性情绪,让患者了解疾病,指导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还要发挥语言作用,利用勤接触患者的机会与患者亲切交谈沟通,有效实施血透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养护能力。针对不同患者采用适合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此外,还要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不要将悲观情绪感染患者,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

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温馨护理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熟练,要求操作时认真、细致、准确、轻柔,血管穿刺一针见血,减少因穿刺带来的痛苦与损伤,在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血透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患者要求耐心、细心、贴心、面带笑容,让患者感觉透析中心是他生命中另一个赖以生存的家[1]。

做好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给予血透相关知识的教育,讲授原发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血透的基本理论以及透析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的饮食宜忌,体重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感染,避免使用对肾有毒害作用的食物及药物,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加强社会支持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经济状况及家庭成员支持情况,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合理收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告之家属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并可通过报纸、媒体等方式,寻求更多的社会家庭支持,减轻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的刺激。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安慰、鼓励可使患者孤独感、失落感、遗憾感等得到减轻和消除,动员家属,尊重和接纳病人[2]。

3体会

尿毒症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心理因素,唤起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而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是否具有亲和力,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重中之重。加强心理护理,并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使患者从消极、痛苦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回归率。

参考文献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9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是对病人、 工作人员、 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始终贯穿在操作、 处置和配合抢救的各个环节中。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很强, 血液透析机技术含量高而且血液透析机使用存在不确定的风险。随着透析人群的不断增加,相关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对减少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1]。

1血液透析存在的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方面

知情告知不足: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未明确告知透析风险、注意事项、收费标准、并发症等。一旦出现诊疗意外,病人及家属误认为是操作过失,把正确治疗措施当作诱发不良后果的原因;在透析前未交代费用,造成因收费所致的纠纷。

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护士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注射药物、留取标本、处置针头、利器回收等操作,容易发生针刺伤,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一旦被患有乙肝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的穿刺针将手刺破,则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几率极高[2]。

透析室管理方面

管理缺乏,质量控制不严:血液透析室专科性较强,在质量控制时因其特殊性常被各职能部门忽略。由于监督不力出现如下状况: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与手消毒制度;未做到乙肝、丙型病人专用血液透析机;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缺乏应急培训与应急预案:对重症或高危病人的评估不充分,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能力,缺乏应急经验又没有应急预案,一旦突发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处理不好随时都有风险。停水、停电、透析机运行故障、水处理故障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突发而至时,也容易导致应对不及时。

2风险预警防范对策

2. 1对血液透析制度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制定、 完善并落实规章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是防止差错事故, 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工作制度是管理的重要手段, 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护理质量, 有章可循也是保障护理人员的依据。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血液透析室的核心制度如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的处理、 核对制度、 感染控制等制度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定期总结、 分析、 学习,对待问题的态度应着眼于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个人,使之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是以透析机为主体建立的体外循环, 并发症及特发事件发生急, 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的停水、 停电, 血透机及水处理故障会造成病人的恐慌。因此必须制订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的低血压、 心搏骤停、 内瘘穿刺针脱落等及停水、 停电、机器故障的应急预案,处理要及时果断。制订职业暴露后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及上报程序, 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做好自身防护。对各种特殊的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连续性的血液净化应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各种仪器、 设备的使用, 维护都应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指引,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及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 2对血液透析人员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很强, 并发症发生急, 要求发现、 处理及时。而且病人是老病号, 熟知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 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 法律、 法规意识及责任心。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 学会如何化解医疗纠纷,倡导慎独精神,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教育,明确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制定涉及法律责任的医疗管理措施,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确保病人安全。同时, 应对护理人员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 进入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根据培训计划先对血液透析的理论知识有所认识, 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操作的培训, 重点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培训。根据血液透析室的相关规定配备护理人员, 以病人为中心根据血液透析室的具体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做到既充分利用人力又确保病人安全。同时要关心护士, 体现人文关怀。由于透析病人大多数是门诊病人, 不是每天在病房接受健康教育。因此, 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 理论学习的同时, 还应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 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以解除病人紧张情绪。透析病人由于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服药能力下降”的情况,透析病人常用的药物有抗高血压及低血压药、 抗凝血药、 铁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营养药物,有些药物需要口服, 有些需要注射, 这就需要护士的细心护理和观察, 如口服降压药后透析可能出现低血压,就需要指导病人改变服药的时间、 途径、 剂量或种类。

2. 3对血液透析环境及设备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保障:良好的透析环境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治疗效果, 因此必须做好透析环境的有效监测, 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 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 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 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感染控制。做好陪护人的管理, 减少污染机会。提高防护意识, 做好防护工作,学会自我保护, 减少职业损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标准预防, 防止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管路, 产生医疗废物量多, 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防止污染环境及医疗废物的流失。另外,还必须定期对机器、 设备进行检查、 维护,透析机技术含量高, 购置成本及维修费用昂贵。必须配备工程师负责透析机的定期检查, 检查透析机的技术参数, 对透析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确保透析机的性能和医疗安全。透析机应定人管理,建立透析机的使用情况及维修登记本。

3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明确了护士责任心和职责范围, 使护理工作规范化、 合理化,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0篇

关键词 xxx理 血液透析 效果

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不适,影响到透析效果[1]。xxx理通过使患者达到舒适治疗状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本文对本院9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中45例实施xxx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42~64岁,平均(±)岁;透析频率1~3次/周。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冲管、穿刺、上机及内瘘、饮食护理宣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实施xxx理,具体操作如下:①透析前xxx理。a透析室环境布置:透析室环境要布局合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尽可能使用浅色、暖色调被子,条件允许可播放适当的电视节目或轻音乐;b热情接待: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态度和蔼稳重,打消陌生感;c穿刺的xxx理:合理选择穿刺点,掌握穿刺技巧,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对冬季穿刺患者,尽可能预先热敷,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对难度大的穿刺,应多安慰和鼓励。②透析过程中的护理。a选择:长时间不适会影响到患者耐受性。为此本文对45例患者采取舒适,定时协助患者更换,直至患者满意,期间适当给予按摩,以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b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电解质和体液变化,记录液体出入量,对水肿严重者给予干预治疗。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免疫_药物,并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避免发生不良反应。重点监视免疫力差患者,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主动询问患者生理体征反应,对有大小便及饮食反应的患者要给予协助配合。③透析后xxx理。a健康教育:一是妥善处理血管通路,内瘘包扎需松紧适度,保证为舒适状态。透析结束当天确保内瘘干燥。次日用温毛巾热敷及喜辽妥局部涂擦按摩,促进血管软化。指导患者每日检查内瘘情况,如发现异常(如震颤减弱或消失)或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及时告知医护人员。b饮食方面:应尽量清淡易消化食物,控制水和盐摄入量。为减轻肾脏负担,可给予适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给予丰富维生素食物、优质高蛋白、低磷,低盐、低钾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维持皮肤、口腔清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乐观心态。

观察指标:①护理前后生存质量。采用KDQOL-SFTM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分数区间为0=100分,0分最低,100分最高,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②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级。

统计学处理: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P

结 果

采用KDQOL-SFTM评分量表,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后KDQOL-SFTM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增长,不过观察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

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xxx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有助于取得患者对治疗的支持,见表2。

讨 论

急、慢性肾衰竭是临床肾内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快,老年肾衰竭发病率有快速上升趋势。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维持患者生命有重要的意义[2]。然而,长期血液透析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脏器功能普遍衰退,神经内分泌机能下降,且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长时间透析常常会出现耐受性急剧下降现象,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3]。xxx理是一种基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四个因素需求考虑而形成的全方位护理模式,围绕“舒适”这一核心内涵进行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现生理、心理、心灵等层面的愉悦和放松,弱化和消除不良应激反应,以此增强治疗耐受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4]。从本组资料来看,行基础护理配合xxx理的观察组在生存治疗评分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单一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说明xxx理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祝爱春,xxx,xxx,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使用10年1例护理体会[J].中国血液净化,2013,(5):287-288.

2 xxx.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在透析中的作用[J].贵州医药,2013,37(8):768.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1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 优质服务 护理风险

_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在全国各医院展开,其工程的主题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提供满意服务[1]”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大部分是门诊性质,却与血液透析中心有着长期、定时就诊治疗的现状,总之是介于门诊与住院之间,所以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时也存在着个性化特点。

1 实施方法

试点前护理工作状况调查。①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完全由家属陪同,随意走动造成透析中心嘈杂拥挤。②透析患者由透析中心护士统一管理,不定机器、不定护理人员、不定区域。③护患之间沟通有限,健康教育不能深入、连贯不完善。④护理工作无量化,责任不明确,不能够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

筹备阶段:组织全科护士反复学习讨论其相关的服务项目和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让每个护士明白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及需要的目的,让护理明白自己的职责,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

具体实施方案:①患者进入透析中心时更换病员服、拖鞋,并由导医护士引导到透析机旁,协助患者上床安置舒适,与上机护士进行体重血压交接,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在透析全过程都有护士的陪同,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②在组织全体护士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慢性肾衰患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掌握透析机的作用、原理、基本故障的排除。③合理安排调整班次,业务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主班,配一名年资低的助理护士,另设一名机动护士随时调配各区的疑难杂症。④试点运用科学简洁的透析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生病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检测透析机器各项指标。透析间隔、清理患者、严格消毒机器,为下班做好必要的准备。⑤要求血液透析中心的护士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标准的专科技术,操作水平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对查对制度,病人安全制度,感染管理制度的学习。护士长每天不定期抽查护理质量,随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⑥设立交接班程序,使全体医护工作人员对病人和机器等有关事项全面掌握和了解,以利于服务的更加到位。⑦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强化护士“三级培训”,对低年资的护士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一次,督促其提高自身素质。

2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医患关系有了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在2011年1到9月份,对所有的透析患者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有效回答89份,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见表1。表1略。

3 体会

护士转变了观念,加强了责任心,对护士进行了分组,分区,责任到人,使护士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从病人到透析室直到引导到责任护士,透析患者得到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减少了患者多余的顾虑。很容易接受了无陪人化的管理。

透析前治疗护士给病人做了充分的评估,如饮水、饮食、体重、血管内瘘或导管的状况,及时的反馈给病人,同时使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包括心理变化。争取做到想在患者需要前,做在患者开口前。

透析中心的秩序进一步好转:试点后,透析区域增加了电视及音乐播放,比以前更加舒适、整洁,为病人创造了良好的透析环境。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在透析期间,充分的与病人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使透析的效果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有待改进之处:健康教育都是口述,没有规范化的宣传资料,患者存在着老年化、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差,在宣教过程中效果不明显,病人的随意性大,年轻的护士多,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够灵活、适时、有针对性的解答,宣教的内容、形式、方法机械,缺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__.20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2篇

【关键词】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共接诊血液透析患者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583岁。所有患者共行血液透析3326次。

12 方法 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透析过程中一旦出现低血压应立即停止超滤脱水,减缓透析血流量,嘱患者取头低脚高,保证重要脏器血供,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并静脉输注200~30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

2 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227次,占透析总数的683%。其中201例次(885%)经有效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完成血液透析;26例次(115%)经治疗无效,停止血液透析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导致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有:①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或开始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发低血压。②透析液钠浓度过低,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水分移出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③血液透析前服用降血压药物。④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食导致体内血液重新分布,外周循环血量减少致低血压。⑤患者有失血、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植物神经紊乱等基础疾病者血管的调节能力较差,较易导致低血压。

32 护理体会 患者行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加强血液透析相关基础知识的宣教工作,嘱患者积极治疗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植物神经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透析期间应严格控制体重增长的速度,对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透析次数和时间。行血液透析的当天早餐进食应充足,透析前应尽量避免服降压药物,可根据医嘱停服降压药以次或减少服用降压药物的剂量。透析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情况,穿刺针是否脱落,防止透析过程中刺破血管导致失血。根据患者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对体质较弱、心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可采用碳酸盐透析、高钠透析、序贯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等多种透析模式[3]。对有痔疮出血、月经期患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在不造成血路管凝血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肝素的使用量,以防失血过多导致低血压。确定合适的干体重,透析开始后要严格控制血泵速度,动脉血引出速度以80 ml/xxx为宜,脱水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脱水量过多,有效循环血量快速降低导致低血压。开始透析时透析液钠浓度以145~150 mmol/L为佳,透析结束前1 h降至140 mmol/L,以避免透析钠浓度过低导致的低血压。透析液的温度以355℃~37℃为宜,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升高血压[4]。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进食,确实需要进食的患者尽量选择在血液透析开始后1~2 h,若血压低于110/60 mm Hg者应绝对禁食。护理人员在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头晕、眼花、出冷汗等低血压表现应立即关闭超滤,减慢血流量,及时补充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必要时可给予升压药物帮助患者纠正低血压现象,若采取处理措施后患者血压仍没有恢复,则应果断停止透析,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xxx,xxx,xxx,等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910.

[2] xxx,xxx芝,崔秋竹血液透析中发生血压异常情况分析.齐鲁医学杂志,2006,21(1):40.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3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士;专科分层次培训;策略

血液透析护士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对患者进行监护、生活照顾、治疗等,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护士要同时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另外,对护士的全面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1]。要想使护士工作得以有效进行,加强知识和技能等全面的培训是极其关键的。本文主要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血液透析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策略进行分析,对比培训前后的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科血液透析护士16名,都为女性,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4名为本科,11名为大专,1名为中专;工作年限在6个月~12年,平均年限为(±)年,所有护士中,有3名为主管护师,4名为护师,9名为护士。

方法

对16名血液透析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其具体的培训策略如下:

划分培训层次

以护士的结构层次划分培训为3个层次,即基本层、骨干层及核心层。基本层包括是从事血液透析护士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人员;骨干层主要是从事血液透析护士工作5年以上,具有护师职称,年资不高的主管护师;核心层为具有年资超过10年的主管护师[2]。

培训的主要内容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血液透析专科基础知识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应急能力、管理能力、教育即培训能力、专科专业知识及技能等,将这些内容编排成课程,不同层次的护士具有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基本层主要的培训内容为专科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制度等;骨干层培训的内容有掌握专业知识、熟练应用专科操作技能,应用一些特殊技能等;核心层培训的内容为应急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训。

培训方式

不同层次的护士培训方式不同,基本层护士主要采取一对一培训的方式,护士长从护士中挑选综合能力强、有护士职称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一对一地培训基本层护士,将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交给基本层护士;专题讲座培训方式,构建教学小组,以护士层次将不同的培训计划制定出来,主要针对基本层和骨干层护士,每个月定期开展讲座,教师多为专科医生、血液透析专业护士长等,以讲座的形式将知识、技能、护理操作等教给护士;交流式培训,构建护理小组,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出改善的方法,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及时教予护士,这是核心层护士的责任;实践说教培训方式,将护士组织起来,针对个案进行分析,以培训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基本层和骨干层的护士而开展的培训方式[3]。

评价标准

对16名护士在培训前、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构建护士档案,将考核成绩记录下来;考核综合能力,主要通过能力考评表进行考核;患者满意度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P<时,表示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层次培训前后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患者满意度及综合能力,培训后明显优于培训前,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文将血液透析护士进行层次划分,根据层次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课程,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对护士进行培训,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培训的效果较好,不但提升了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血液透析科室发展中,要将分层次培训进一步完善,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xxx,xxx.分层次带教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xxx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670-2671.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4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为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有:(1)技术含量较高。血液透析要求精确的仪器,如血液透析仪进行检测和透析,对血液中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较高的检测技术。(2)专科性较强。现在每家医院(三甲以上)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独立于其他科室,这说明血液透析专科性较强。(3)风险性较大。血液透析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性。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方法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如血管粗细以及患者的适应能力等进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2)断电、断水时的策略:断电时,透析室应进行双路供电,定期地对透析机进行维护与保养;断水时,立即将透析机改为旁路或者单超程序。(3)血液时的感染策略:定期进行空气细菌的培养,对透析液进行检测。

3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评估过程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的实际应用,首先我院透析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有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护理管理上的经验,并将这些管理策略应用于我院透析科的854名患者,患者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健康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地好转,而且护理缺陷完全减少(由往常的12例减少至1例),且护理满意度也由原来的上升至现在的。

4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专科性、技术性以及风险性较强的医疗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尤其是风险护理管理,是需要专科性的知识、技能以及强烈的责任心的。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必须抓住“以人为本”的理念。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继续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才能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xxx,xxx,xxx透析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管理[J].中国临床医学,2008(6).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5篇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名血液透析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介入人性化护理措施。根据SF-36生活质量表,对患者的情感、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所得的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结论:在血透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满意度

Doi:

血透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还必须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旨在让患者以积极健康地心态接受血液透析质量,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名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年。其中急性肾衰11例,多囊肾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慢性肾衰3例,糖尿病肾病2例。所有患者每星期需接受2―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3―5小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介入人性化护理措施。

人性化护理措施。

(1)营造xxx好的治疗环境。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血透室环境能够有效的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处处感受人文关怀。首先要保持血透室的安静,血透期间严格限制血透室人数。其次要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被褥干净,所有仪器物品摆放整齐,保持血透室温湿度适宜,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安排护理人员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推送至血透室。同时还应注意周围环境的颜色搭配,尽量少用大红等过于鲜艳的颜色,实验证明,过于鲜艳的颜色容易刺激患者产生冲动,可多用绿色,有助于激发患者对于生命的渴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树立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尊重患者的隐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血药进行血透治疗肯定已病入膏肓。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为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以及作用,提高患者对于生存下去的信心。对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恐惧和不安,护理人员应该用自然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存在的焦虑和问题,并耐心为患者解答。护理人员不能随便透露患者的年龄、工作等隐私信息。在血液透析治疗时,要先评估周围的环境,操作前对于闲杂人员要求回避,并适当用屏风等进行遮挡,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尊严[2]。设身处地理解患者的难处,处处显现人性化关怀。

(3)为患者提供相关健康信息。护理人员应该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的疾病知识和血液透析治疗的信息,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可以通过宣传栏,组织小组间讨论,印发宣传小册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指导和自我照顾能力。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一些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护理人员也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让患者和家属掌握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以应对不时之需。

(4)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医院应定期对血透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减少在血透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保证治疗和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SF-36生活质量表,对患者的情感、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所得的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统计学处理。采用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比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见表1),数据显示干预组的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护理工作。在血透室中开展人性化服务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耐心为患者解决问题,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信息,以及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等措施,目的是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调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人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应时时刻刻记住“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处处体现人性化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化服务[2]。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6篇

【论文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2月,透析7028人次,年龄26~78岁,其中女性患者2803人次,男性患者4225人次。

二、常见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悲观、疑虑、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患者的角色改变

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性格差异、社会上医疗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终日郁郁寡欢。

不良的心理情绪

因为生病而懊恼,同时为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担忧,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患病后家庭、工作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患者自己和家庭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血液透析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压力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焦虑,甚至萌生厌世的自杀倾向。

尿毒症原因

尿毒症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

另外,尿毒症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中分子毒素的蓄积,这些都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

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

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必须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对血液透析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受,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穿刺处的血肿和渗血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

对透析治疗的疑虑

生活拮据、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对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将信将疑,常常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正确劝告和治疗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药、偏方、“名医”等。

环境的影响

由于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不能正常参加社交活动,害怕受到冷落、鄙视,容易产生孤独感。医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患者家属的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缺乏,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要使其明白,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不必对血液透析产生抗拒感,要告知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和作用,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对于长期透析患者,要告知其生活起居、饮食、服药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内瘘的保护,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对血液透析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对长期血液透析后出现的自身形象改变,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不要沮丧、自卑。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病人易产生自卑感和强大的经济压力,认为自己只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使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提供人性化护理

要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透析环境,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的氛围,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赖,减轻病人的痛苦。

心理治疗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到心理门诊治疗。

五、小结

尿毒症病人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本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xxx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41.

[2]xxx.《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3]xxx.《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B):2279.

[4]xxx,黄荣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4):79-80.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xxx 第17篇

【摘要】 [目的]以Orem的自理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进行评估,视情采用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教育系统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4例能干家务活,14例生活基本自理,2例靠家人照顾。[结论]自我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护理

Orem自我护理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护理学家Orem在1971年提出的,Orem自理理论核心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力、义务,并通过学习来达到自理需要。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本院对5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方法 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50例老年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和帮护能力进行评估,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自理能力,采用3个护理系统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结果 5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感到满意的有40例,一般的有7例,不满意的有3例。经过护、患、家属三方共同努力协助,除了1例因糖尿病导致眼睛失明的以及1例肿瘤多处转移外,其余均能生活自理,34例能干家务活,14例患者可散步、聊天,生活基本自理。

2 护理

部分补偿护理 随着对尿毒症的认识,对血液透析的接受,和病人身体健康的恢复,大部分患者生活自理从最开始的完全依赖医护人员和家属,逐步能够恢复部分自我护理能力。结合患者的自我部分护理能力的提高,我们给予部分补偿护理。具体如下:(1)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嘱咐患者内瘘侧肢体不要测血压、输液以及局部受压。(2)调节干体重。季节变换时,提醒患者注意衣服的变化,及时对干体重进行微调。(3)血压的检测:血透过程中,每小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及时记录,血压异常波动时及时报告给血透值班医生。(4)药物的服用:由于透析对药物代谢存在影响,有些药物可以被透析清除掉。要告诉患者在哪些药物需要调整服药时间、服药剂量等。(5)饮食护理。对于那些透析间期体重波动过大的患者,和过于限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我们要反复进行宣教,帮助他们认识合理的饮食对血透的重要性。

辅助教育系统 在平时血透过程中,我们会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个体化解决。对血透过程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我们会定期举办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宣传会,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教育。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靠人工肾维持生命,治疗时间长、痛苦大、经济负担重,为了减轻负担,克服依赖心理,我们运用Orem自理模式,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大量有益健康的信息,帮助患者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指导患者采纳维持目前健康的措施,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理能力,通过自理减轻家庭经济、人力负担,患者从心理上战胜了患者角色,增强了生活信心,增添了生活勇气。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继续充当好社会家庭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MARRINER therorists and their work [M].:MosbyYear book Inc,200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