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推荐6篇)

78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 第1篇

有关循证医学的论文

1、灭菌监测效果作用

主要为医院手术患者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标示;为临床手术医生提供灭菌合格器械、物品的证据;为医学提供举证倒置的作用。灭菌监测效果是在医生为患者做手术前必须检查器械合格后才能执行手术的一项程序,是每一位手术医生或手术护士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灭菌监测效果包括包外化学指示带变黑色部分要均匀一致变黑色,包内化学指示卡变黑色部分要与原来对比色深或一样,植入型器械5类化学指示卡变黑色部分要超过一半或以上。这些指示物在医生或护士开包后保留并把它们粘贴在手术器械清点单上,备查;消毒供应室另有备份。

2、现状

2、1一些基层医院灭菌包内或外无灭菌化学指示物。

2、2部分医院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未做生物试验或生物PCD中未放5类化学指示物。

2、3部分医院手术病历无灭菌指示标识。

3、分析及对策

3、1现代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中有高压蒸汽灭菌监测、低温灭菌监测、干热灭菌监测,其结果无非就是合格、不合格两种。而包外化学指示物显示:灭菌了没有?包内化学指示物显示:灭菌合格吗?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以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但必须做到可追溯。然而,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为了节约医院的耗才或医疗意识不强,而没有按“规范”做好灭菌监测效果及保存记录,一旦医疗纠纷发生,要寻找或记录就比较难了。在循证医学中,为了保护好自己及医院,手术医生要按“规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工作,医院消毒供应室自己要有灭菌监测效果的保存,手术室手术器械记录单上也应该有灭菌监测效果保存及记录,这样,才算完善了手术的各种记录。

3、2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生物监测要求: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报告使用部门。

3、3部分医院在完成手术后示及时把灭菌监测效果图及时粘贴到手术器械单或手术器械清点单上,致使灭菌监测效果图丢失或使用没有灭菌的器械。原因是这些医院的领导不重视手术患者所用的器械是否灭菌合格或手术医生医院感染知识不强;同时手术护士无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做到保护医院、保护自己的职责。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的做法是:手术开包时手术护士查对后及时把灭菌合格包外、内的灭菌指示带、卡收齐并放在器械的一角,手术结束后用双面胶粘贴到手术器械单上,跟病历一起保存,以便备查,发现异常时,及时与供应室取得联系,以便追回。

4、讨论

从xx年以前的多起医院感染事件提醒我们: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关系到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关系到一个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医院的未来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是重中之重,但是,实时记录是每一位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也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循证的一项重要工作。

5、体会

灭菌监测效果的保存是为医院、手术医生、手术护士手术时提供安全器械的保障,保存期3年以上,我们做好了这些记录及保存,既安全、又可追溯。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 第2篇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文

Abstract:The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systems source from their social cultural difference;however it superficially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ce in traditional natural outlook and thought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differentiation and evidence?oriented medicine from philosophy thought difference in TCM and WM,“nature and human being in one” integration outlook being the advantage of TCM and different traditional natural outlook and its thought styles.

Key words:evidence?oriented medicine;medical model;TCM and WM difference;medical philosophy

循证医学是一门近十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兴的西医科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发展和变革,简单来说,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十分相似于中医的“据证而辨”、“审证求因”。

1  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除了受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外,哲学思想的指导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和西医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哲学思想中起着持久影响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通过“气”和“象”联系起来,是不可分割的。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都表现了这一种思想。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仅仅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说成是“属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经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点反映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而西方的哲人则认为宇宙是结构化的。这种思想使得人们认识事物都从微细的、具体的、静止的角度出发,表现在西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体结构的具体化分析,也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学、分子学说。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医学中,曾经出现过颇为相似的学说,即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讲的仅仅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并不是说肺是由金构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认识却是具体的,如“神经由火、土和双份水组成”。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结果完全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也导致了中西医不同的发展方向。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体解剖的开展和对人体物质化学的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细胞学和分子学说虽然相似于中国的“象”,但相比之下中医的“象”更为抽象和复杂。

2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

如果说连续和结构的观念对医学的直接作用决定了中西医发展的不同方向的话,那么从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和还原的观念则决定了医学这一门具体学科在中国和西方不同方向中的进一步升华。在中国,人们认为宇宙是个整体,所以人体的生理状况也是和自然环境高度统一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在西方也出现了一种类似的且很有影响的占星术,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天人相应”思想是视人体为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生生相息,宇宙中某一部位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相应部位的变化,这是系统理念的表现。而占星术则认为天体的运动引起人体的变化,这是把人和自然相割裂的,就比如街上的`噪音引起人的反应一样。所以在中医中可通过研究某些特殊部位如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来诊察疾病,通过望闻问联系五脏六腑出现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变化(也就是西方医学认为的病理变化),采取中药、针灸、理疗等整体治疗手段,达到气血和顺、阴阳平衡,使人的正气充沛、病症缓解和痊愈。

西方医学中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都是割裂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就是把人的器官、组织、细胞进行分解,对疾病的研究也是先把人体和病原分开,再逐步深入地讨论。这就使得西医走上了与中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中医学在理解整个人体的同时,把内脏发生的微妙的病机作为诊断依据,却被后人理解为模糊化;而西方医学在精确地探讨人体内各部分细胞、分子状态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的生命整体的把握,所以临床上多为“对症下药”。

3  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闭合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使得中西医在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法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中医使用闭合的方式思考问题,认识世界也总是以自然社会为本位,改造自我以适应之。而在西方则是开放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本位,改造自然社会适应“我”之需要。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也深刻地引起中西医特别是在治疗上的差异。中医针对的主要方面并不是疾病而是证,是通过增强人的抗病能力调整内环境,下一番扶正祛邪的功夫,病就可以痊愈,所以有着“异病同治”的说法。在这中间就可以看出“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即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适应天地间环境的变化。

首先,对构成物质元素的理解不同。西方自然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因此,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是有个体的,是有形的。而我国却是气一元论自然观,即世界万物是由连续的物质——元气构成,且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气是整体无形的。气能托起宇宙,气能穿透万物,在人体中气能推动血液,贯穿于五脏六腑之间,成为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次,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善于对客观世界加以整体理解,故在中医里有重阳则热、重阴则寒、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理论基础,在人体发病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中国哲学上不占重要地位的世界本原问题却是西方哲学所关心的。西方哲学认为天人各异,先辨其异,再求其合。其思维方式偏重于逻辑分析,侧重于对自然和自然观的思索,尝试对客观现象作出各种解释和说明,思维习惯于从个体出发,故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世界。由此造成了西方医学以机械观点看待疾病,强调各种致病因子,过分依赖检查结果和理化检验数据,完全用仪器等理化手段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强调以局部病灶诊治疾病,着重于从微观机制上研究疾病。18世纪意大利医生莫干仑和法国医生毕夏分别把疾病定位于器官和组织,而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创立的“细胞病理学”把疾病定位于细胞的变态。这些都表明西方医学侧重于点的研究。

中医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运动、变化及发展的根本规律在于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方面一阴一阳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赖。只有保持相对阴阳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天人相应”不发生疾病。但是中医毕竟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同样受到道家儒家的影响,所以个别医者过度重视整体,忽略了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分析,忽视科学的逻辑推理及对具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如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使得中医学的解剖知识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使其无法从微观方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特定的科学、文化理念及哲学思维的背景中,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中西医两大医学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这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其次,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框架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实践中新陈代谢,在吸收中重构新的理论大厦。第三,它们中的某些要素经过改造可容纳到另一个理论体系中去,在相互补充中发展自己,如中医已吸收西医学的化验、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西医也已经把针灸和中药用于了治疗。

可以通过寻找二者之间的交叉点与共同点,然后逐渐将其分化、发展,使传统中医学在某些领域或局部真正实现与现代医学的理论统一。同时,因为中医学中的某一证往往包括了西医学的多种病,而一种病又常常涉及到多种证,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就应该先把中西医之间的“病”和“证”规范统一化。

西药的研究也是从分子量子的角度出发,而中医药在辨证之后往往可以因人而异制订出不同的配伍,所以中医辩证施治可以更好地为西医在整体上保驾护航。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某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比单一疗法更为优越的疗效。中西医作为两门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随着各自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相互汲取与消化,一定能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走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当中医药克服重重困难与循证医学一起翱翔时,它也定将赢得更重要的发展契机。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 第3篇

循证医学,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在购书中心,看到书架上有好几本这个名字的书,第一感觉——医学真是博大精深,什么医学都有!第二次接触这个名词是在上dme课的时候,朱泉老师对着我们下面这堆“科研盲”说出一个勾起我记忆深处一个模糊影子的词——循证医学。当时心想:这门课都这么难了,那个某某医学的,竟然是一门学科的东西,估计更难。第三次接触循证医学,也就是我真正了解循证医学的开始,是我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正在上循证医学!天啊,我之前认为我八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的东西,就这样来到了我的面前!当时我立刻决定:我要修这门课!我这学期修的课已经有十门了,加上循证医学,一共11门,凑成两根顶天立地的柱子,支撑起我的大五上学期!

后来,第三周以后,每个星期四晚上,我都会跑去新课室楼上课。

上着上着,我慢慢觉得,上循证医学课的老师,对国内很多的临床研究总是抱有疑心,总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一个临床试验他们可以挑出n多毛病出来,最后再来一个怀疑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可以把死人气活。估计做实验的人对学习过循证医学的人是又爱又恨,爱他们提出各种各样问题,弥补实验的不足之处,让一个临床实验在实施之前得到更完善的规划;恨他们总是破坏自己认为已经设计完善的实验,让自己的实验实施日期看起来遥遥无期。一句话:搞循证医学的人就是怀疑一切,破坏一切,最后再让一切更加完善。

在上课的这段时间,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无法教给我的:用怀疑的眼光看你看到的所谓“权威”的知识,用挑剔的耳朵去听别人告诉你他所谓的“经验”和“建议”,要经过考证才能施行指南上面没有的医疗措施;对于大部分临床实验来讲,有随机、盲法、对照的临床实验才具备基本的研究价值;如何去评价你看到的论文的证据级别和价值;你看到的治疗措施是否可以应用于某个病人上。最重要的一个,也是这门课最有价值的知识:让我学会基本地辨别论文的价值,让我远离垃圾信息。

这门课跟dme课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上课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朱泉老师上课很幽默,听他的课就是在笑声中学习,循证医学课的老师比较严谨,可能由于上课时间短的缘故,老师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没有时间讲笑话。这门课的实操时间也比dme多,上次的作业就让我痛痛快快地实操了一边,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得到成果的成就感告诉我——超值!

现在临近期末考试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完成期末作业也只能在上次做作业学到的方法的基础上再结合老师上课点评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份可以无限次进行完善的作业。

学习了循证医学后,我经常游说我周围的.同学:“去学循证医学吧,好啊,值得啊!”

好产品就会有好口碑!

学习循证医学,完善我的医学知识,练就我一双“火眼金睛”。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 第4篇

关于循证医学可视化研究论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核心关键词研究

核心期刊和研究机构研究

循证医学教育的前10位期刊见表2。国内以循证医学类期刊为主,其中《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发文量较多,其次为教育类和护理类杂志。说明护理在循证教育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并且在临床工作中也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同时也反映出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我国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北美在循证教育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排名靠前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前列,北美和欧洲依然处于该学术领域的中心。对于国内研究现状而言,四川大学由于有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存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作为传播推广循证概念的主要力量,近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对而言,国内的研究中心目前处于西部和南部地区。

3讨论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 第5篇

循证医学心血管教学分析论文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述

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科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科学指导临床实践[2]。循证医学理念引入我国已近17年,有组织地推广和应用已逾13年。循证医学具体包括五个步骤:①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②全面、准确地收集证据;③找出当前最佳证据;④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⑤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及其结果。其目的是以临床流行病学为学术基础,将最新最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这是一种把临床实践建立在已知事实或证据基础上的方法,是明确、明智而且审慎地应用最佳证据作出临床决策的方法。强调医师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医师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尊重患者的选择意愿,以保证患者得到当前最佳的治疗效果[3]。目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念日新月异,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血管专业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量众多,不断更新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原则,充实了心血管实践中的循证医学概念。所以在心内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尤为重要。

二、循证医学在心内科临床研究生教学的方法

1.查房中始终贯彻循证医学理念

循证医学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其主导地位愈发突出。目前,在国外几乎每一种心血管疾病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指南,甚至一些重要的心血管药物也有其使用指南或专家共识,而且这些指南或专家共识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所以在查房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正确处理,更重要的也是更高层面的`,我们要讲解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相关指南,每天查房都时刻灌输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并自觉地去了解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运用循证医学正确处理病人。以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为例,在医学教科书中研究生系统地学习了该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但他们却可能不了解该病的4个治疗指南,具体来指导如何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他们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指南,这样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查房中我们要讲解指南,组织学习指南,并进行考试督促学生主动去学习指南,使他们医学职业生涯有一良好开端。

3.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与循证医学教学相结合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简称PBL)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了隐含于构建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5]。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其构建问题、综合分析、文献检索、语言表达和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循证医学课教学质量[6]。我们在循证医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即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自我教育式的循证医学教学法,核心内容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6]。实施PBL教学,我们应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投入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激活思维。此外,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打破了学科界限,重新整合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与问题相关的学科知识,构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变单向思维方式为多向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了解指南背后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在过去3年中我们运用此法带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4.鼓励学生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知识以及撰写循证医学文章

文献循证怎么写范文 第6篇

循证医学临床分析论文

一、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与步骤

从本质上讲,循证医学是建立在以下5项相互联系的观念上的:①临床决策的根据是现有的最佳科学证据;②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决定了需要寻找的证据;③寻找最佳证据意味着采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思维④寻找证据和对证据进行批判性评论得到的结论,只有在变成处理患者或作出医疗保健决策的行动时才有用;⑤对医生的医疗实践应该经常进行监督和评价,不断总结提高。循证医学实践就是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进行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作出处理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但这些结构式的步骤并非对每个患者,对每天的医疗实践都是可行的。下面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一)确定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循证医学的第一步,首先是提出问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传统理论知识和经验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又必须弄清楚,否则有碍于对患者的正确处理时,强调临床医生必须准确地来采集病史、查体及收集有关实验结果,占有可靠的一手资料,经过仔细分析论证后,方可准确地找出临床存在而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如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预防、预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有利于患者诊治决策外,也有利于本人和本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某些需弄清的问题用传统理论知识和经验不易解决。例如:一些新检验项目在临床诊断评价中参差不齐。检索了1995年前发表的中性粒细胞抗体诊断Wegener肉芽肿文献747篇,该试验的敏感性从3钱到9器,特异性从88%到100%。如此大的差异,岂不是问题?又如:对一位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绝经妇女,我们是否可以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采用,治疗的效果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孰大孰小?这些都需要通过循证医学实践过程来加以解决,故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实施循证医学的关键,也是实践的第一步。

(二)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

检索证据的前提是提出问题。虽然提出问题似乎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一过程可帮助检索者获得一个贴切的答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理想的临床问题应包括下列4个要素:患者或人群、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结局与对比。检索有关医学文献可根据第一步提出的临床问题确定“关键词”,然后应用电子检索系统和期刊检索系统,检索相关文献,从这些文献中找出与拟弄清的临床问题关系密切的资料,再作分析评价使用。对于临床问题,我们还可以咨询上级医师、查询教科书、医学期刊及其相关电子出版物,现在刊登的文献资料多已经过严格的评价,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如美国内科医师学院杂志俱乐部认cPJc)、循证医学杂志、CoehraneLibrary,Bestevidenee,CliniealEvidenee,evidenee一basdeardiolg丫等。特ZIJ要强调的是电子计算机与intemet为查阅文献、获得分析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判断临床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程度。循证医学将临床文献依据等科学性和可靠程度粗略分为四级水平(1)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做的系统评价资料。若由多数中心联合统一规划R口研究就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大宗病例RCT汇总分析,包括有80%以上的随访率,设计上同质性,95%可信区限窄,分组病例数累计达到400例。(2)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虽然临床研究已不属于RCT设计,但仍为队列研究(c。hrtstudy),即两组为对比治疗,诊断相同的、或对照组未有治疗和并非连续病例等。(3)三级:包括虽未使用随机对照试验但设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的系病列观察文献。(4)四级:为个人经验性意见,并无专家组讨论核定。总之以第一、二级小平文献依据可靠性最高,三级可靠性降低、四级由于受个人经验局限。相对可靠性最低。

(三)、评价所收集证据的真实性,作用大小和实用性对于查询到的文献资料,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进行严格评价,而不能盲目相信。不同研究类型的文献资料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治疗性研究的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是否被随机分配入组、研究对象是否有失访、失访病例的处理是否恰当、是否采用盲法进行研究和测量结果、各组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是否可比,各组研究对象接受的其它措施是否一致等。英国已经研究成功了一种简便有效、可以很快学会的评价一篇临床论著的真实性和用途的方法,3个步骤称为关键性评判题目(criticallyapprai。edtopic,CAT),现介绍如下:

1、研究结果正确吗?(l)、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2)、进入实验的患者对结论都有意义吗?①随访完成情况?②不依从者仍在原来的组中被分析吗?(3)使用盲法了吗?(包括患者、医生、研究者)(4)实验开始时间可比吗?(5)除了有干预方法,对各组的处理相同吗?

2、研究结果是怎样?(1)疗效是多少?根据资料性质计算疗效小。(2)疗效的精确度是多少?参考P值大小或95%可信区间。3、这个结果对治疗我的患者有帮助吗?(1)结果可以用于我的患者吗?(2)所有重要的临床结局均被考虑了吗?(3)治疗收效与潜在的危险和费用的比较。在阅读文献的同时,即对上述各项内容回答是“是、否或不清楚”片进行有关疗效大小的计算,进而综合评价这些证据的价值。

(四)将证据一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病人的期望进行整合。由于主管的病人与临床资料中病例存在性别、年龄、并发症、疾病严重程度、依从性、社会因素、文化背景、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别。因此,真实可靠且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证据并不一定能直接应用于每一位医生主管的病人,医务人员必须结合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经验、病人的具体情况、病人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作相应的调整。这样,将经过严格评价的文献、从中获得的真实可靠并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最佳证据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服务于临床。反之,对于经严洛评价为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措施则否定;例如在检验医学,上世纪90年代,有36个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曾被淘汰。去年_规定关于出凝血检查仪器测定出血时间、以凝血四项替代凝血时间测定,就是循证检验医学应用的一个很好实例。也说明对于那些尚难定论并有期望的实验室检查或诊治措施.,还需进一步提供研究信息,作出更好的发选择。

(五)评估循证医学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便于改进提高。在应用最佳证据对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必定有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或教训。临床医生应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从中获益,达到提高认识、增进学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事实上,任何临床处理都应该通过一定的监督机制进行随访,举是一种连续的证据累加过程,在实际情况中,医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来提高诊治技术,特别是如何利用大量的、高质量的、事先经过消化的信息来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这也是临床医生自身进行继续教育的方法与过程。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主要内容

循证医学的应用广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识别不确定的问题、并转换为临床问题

即在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文献等证据,来发现或识别一些不确定问题或领域并形成相关的、有针对性的、且容易解决的临床重要问题

(二)发现并评价证据

通过检索法寻找解决该临床问题所必需的各种证据。对收集的各种证据,利采种规定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每一证据的主要意义。

(三)评价证据提出的有关建议或推论的临床

可应用性,并确定是否采用。不同证据所做出的各种临床建议或推论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为此都必须通过评估,以明确哪些可以采用,哪些不能采用。在综合分析各种证据的基础上,提出是否应用这些证据。

(四)评价应用的效果

利用一定的评价技术来评价应用效果。

(五)总结并存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