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关于中药作文(共5篇)

160

关于中药作文篇1

大家应该都有过第一次吧,比如说:第一次写作文、第一次打羽毛球等,但令我最难忘的则是第一次喝中药。

那天, 应我的了感冒 ,一直不停的咳嗽,然后,爸爸就去了药店,帮我买了几包草药。之后,妈妈把中药熬好了,要我把它一滴不剩的喝光。我早就知到中药是很苦的`了,所以,我先闻了闻那浓浓的药味,我快要吐了,于是,我就向妈妈饶命,说:“妈妈,我能不能不喝着中药啊。”妈妈严肃的说:“不行,你必须把中药喝完。”我千方百计的请求妈妈可不可不喝这中药,可就是没成功,过了一会儿后,爸爸回来了,妈妈把事情告诉了爸爸,然后爸爸和妈妈在议论用绝招了,我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接着,妈妈把我的手脚都按住,让我动不了,之后,我就被爸爸一口一口的喂了下去。

这就是我第一次喝中药,不是自己喝,而是被爸爸一口一口的喂了下去,说起来也挺不好意思的因为我是位男生,居然还要被爸爸一口一口喂了下去,真是太丢人了。

关于中药作文篇2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位于三坊七巷的瑞来春堂参加“小小中医”的活动,一想到我可以亲自当一回小中医,心中就忍不住十分激动。

我和妈妈走进了大厅,我忽然发现前面不远处还有几个小记者,我自来熟的跑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然后来到了这次活动的举办点,二楼大厅,我一脸好奇的四处张望,我发现大厅摆放着很多特色的椅子,原来这些椅子都是给今天听讲座的人准备的,在大厅左上角的地方有一个小讲台,大厅的正前方有个多媒体屏幕,上面用汉字楷书着“望、闻、问、切”四个大字。我心中不由得有疑问,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没等我细细思考,这次活动的演讲人—瑞来春堂的馆长已经开始演讲,她先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原来,她叫张梅冰,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从医已有二十余年。真令人吃惊。随后,她向我们介绍“望、闻、问、切”的意思,“望”指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进行观察,以测内脏的病变。“闻”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分析病情的虚实寒热。“问”指询问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得出患者的病情所在,“切”指脉诊和按诊,在患者一定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随后,她又向我们介绍了医学三字经,“医之始本歧黄灵枢作素间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这几句的意思。介绍完之后,我们开始实践环节,我首先选了和一个小记者,开始互相摸脉、听心跳。我先按脉搏,咦?没动静,换个位置,还是没声音。算了,我们听心跳,还是没声音,真奇怪。当所有小记者都按完、听完之后,我大致的问了一下,没人听到心跳或是按到脉搏,可能是我的方法或者位置不对,没有掌握到技巧。

最后,我们小记者开始,采访张馆长并提出来几个问题,我排在最后一个,我心中有点小紧张,时间在慢慢的推移。没一会,到我了,我马上有礼貌的进行提问。我先问了第一个问题“请问中医是用中药多还是西药多呢”张馆长回答说:“中医用药的种类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分的”。“谢谢张馆长”我有礼貌的回答。我开始问第二个问题:“请问中医开药口服多还是外敷多呢?”张馆长回答说:“要看患者是那种病情而定”“谢谢”我看见张馆长回答每个问题的时候,都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一直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回答问题。

经过这次中医讲座,是我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令我受益匪浅。是他们,一直以来着维护广大人民的健康。

关于中药作文篇3

“啊嚏、啊嚏、啊啊……嚏!”

今天早上,我开始不断地打喷嚏,看来又感冒了。可是妈妈这次没有给我吃西药了,而是去药房给我抓了几副中药,还说要煎中药给我喝。

妈妈说干就干,把药罐子一洗干净,就把抓来的.一副中药放了进去。因为这种药需要水煎服,妈妈又放了半罐的水。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妈妈开始煎中药了,她先是开大火煮,再是开小火炖,共煎了30多分钟。终于把药煮透了,可妈妈说还要闷一会儿,让药味彻底浸到药水中。

药煮好了,妈妈用药筛子把中药水过滤了出来。药水呈咖啡色,散发出一股熏人的中药味。我尝了一小口中药,特别苦。我觉得这碗中药太多太苦了,便开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并且每喝一小口就掰一点绿豆糕吃。我本以为这样喝中药会好受些,没想到适得其反。我这样喝着喝着,因为太苦,突然觉得怎么也喝不下去了,而且胃里的药水不断往外涌,只听“哗”的一声,我把中药全部吐了出来,连早餐也吐得干干净净。妈妈生气了,偏要让我把最后一点药喝掉。哎,我只能硬着头皮照办。

不过,中药难喝,但是可以根治疾病,也不会有副作用,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呀!

关于中药作文篇4

外公是一位老中医,在姜山、茅山一带小有名气。除了他医术高明,大家更惊奇于他有常人没有的记忆力。只要你到外公地方看过一次病,搭过一次脉,第二次你再去,无论过了多长时间,外公都能准确无误地叫出你的名字,说出你上次的病情,并能对症下药。

外公并不满足自己的水平,而是活到老学到老,你瞧他的办公桌上,家里的床头柜上,到处可以见到医学方面的书籍。他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都热情接待,细心地询问病情。经过外公的精心治疗,许多病人都康复了。外公的办公室里挂了许多病人送来的锦旗。我对外公真是佩服极了。

从那件事后,我更敬佩我的外公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上,我随妈妈一起来到外公工作的茅山卫生院。只见外公的办公室门口围满了人,外公一个一个仔细询问,认真地给每个病人开方子。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病人开始少了,这时外公看见门口站着一对老年夫妇,老奶奶面容憔悴,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外公连忙起来,把老奶奶扶到病床上,询问情况后,外公仔细地查看她的舌头、眼皮,又用手搭在老奶奶的脉搏上。好久,外公开口了,说:“你老伴需要马上住院治疗,病情一刻都不能耽误。”老爷爷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住院?可我们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还是给我们配几服中药,缓缓吧。”外公一听,眉头紧皱说:“性命要紧,还是钱要紧?你们先住院,费用我跟住院部的医生打个招呼,先算在我的.账上。”老爷爷一听,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等他明白过来,差点就跪了下来。外公把剩下的病人交给妈妈后,自己带着两位老人又是拍X光,又是联系病床,最后医生们决定以最快的速度给老奶奶动手术。

后来听妈妈讲,这位老奶奶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不久后康复出院了,共花了一千多块钱,老爷爷自己出了一部分,其余的都是外公垫付的。我很不理解外公的做法,外公却总是笑呵呵地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病人由于没钱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世界上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从外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对生命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他身上助人为乐的闪光品格。

关于中药作文篇5

同学们,你们听过中医三字经吗?你们感受过脉搏跳动时的喜悦吗?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瑞春堂中医门诊,体会中医的无限乐趣,探索神秘、奇妙的中医文化吧!

6月29日上午,我随着福建小记者团来到了澳门路瑞春堂中医门诊二楼大厅,环境整洁亮堂,带着点古朴,闻着丝丝草药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张梅冰馆长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医三字经》:“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中医三字经以简明歌诀形式描述了中医的起源,发展,其中还有许多的经典医籍和深奥的医理。

我最感兴趣是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望诊,指看气色,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的病变。闻诊,指听声息,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经分析病情的虚实寒热。问诊,指询问症状,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情所在。切诊,指摸脉象,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先为自已诊了诊脉,用右手指搭在左手脉搏上,咦,不跳?难道我的脉搏出了问题?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去问老师。老师笑了笑,解释说:“不对,你搭错地方了,把脉是要搭在寸口上,即从大拇指根往下到手腕最有肉肉的地方哦。”我按老师说的试了试,呀,咚咚咚……是脉搏在敲击手指,多么美妙!多么动听!这是生命的声音,属于我自己的声音!我看着时间数了数,15秒22下,老师说乘以四就是一分钟的脉搏数,我的脉搏是一分钟88下,我兴奋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让我再接再厉。学会了脉诊,我们六个人组成一组进行了互助互诊,把脉、听心跳、测血压、量体温……我们仿佛和中医融入到了一起,成为了真正的小医师。

这次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的传统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知识,把我国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