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绘画总结画(通用4篇)

107

绘画总结画 第1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回归架上

一、xxx·菲谢尔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艺术思潮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十分宽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科学、哲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后现代主义无法单纯地被归纳为某个流派或某种风格,而是更多的被视为一种文化形态。当不断追求形式创新的现代主义完全衰落后,艺术家开始反思,并重拾画笔,回归到被荒芜已久绘画中,后现代主义不再像现代主义与传统具象绘画进行彻底决裂,绘画回归架上,后现代艺术超越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偏见,勇敢回归西方传统具象绘画艺术,将传统绘画语言与现代主义观念融合回归架上的绘画已经超越以往的传统绘画,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促使架上绘画的新生。

直到20世纪80年代,绘画才真正回归西方艺术界的主流,它的成功意味着西方现代艺术努力尝试重新发现和运用绘画语言,绘画回归架上并不等同于传统具象绘画中再现外部世界,也不似现代主义在画布上不断消解形象。艺术家回归架上绘画是将传统的艺术样式与现代主义的各种因素相结合,画家更注重内在精神的表达,不像传统具象绘画满足于客观再现对象世界,而是倾向于对个体心灵和生活体验的直接把握,以表达自我为前提,用绘画手法表达对于艺术和世界的独特感受,用架上绘画表达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关注,并竭力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展现出架上绘画的可能性和新方向,其中尤以xxx·菲谢尔的绘画尤为突出。

二、xxx·菲谢尔的绘画特点与启示

xxx·菲谢尔也作为80年代美国新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油画作品可谓惊世骇俗,1948年画家生于纽约,是一个以绘画题材的独特取胜的画家,他善于用巨大的画幅来描绘现代人生理和心理的隐私。

从20世纪80年代菲谢尔的绘画开始出现在公众眼前,其绘画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在菲的绘画中通常有具体的形象,如《最佳西部》、《坏孩子》、等中有明显人物、静物以及生活场景的生动表现。他在运用具体形象的过程中,更多采用平涂的绘画语言和形式,这些较为写实的画面却触摸到美国现代社会里的混乱,人类精神空虚等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其次菲的绘画直接描绘生活场景,其画面题材都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关联性,大多描绘现代人在都市中的生活情景,尽管画面中流露出自然随意的气质,却揭示出现代人的某些无法描述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他普遍采用巨大的画幅,画面的主体形象巨大,充满整个画面,而且形象是比较写实和具象的,题材经常是表现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场景:在卧室里、在花园里、在路灯下、在海滨等,画面中的人物是随意的、自在的,画中场景大多是是隐私和私密的,有意或无意的观众反倒成了偷窥者。

最后,菲的绘画中的特点是平面化,他在吸收现代主义元素的同时,平涂的画面隐喻的是美国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不满情绪,以《最佳西部》等为代表,画家虽然采用具象的绘画语言,但不同于传统具象绘画中对于空间透视、明暗造型等严格的形体塑造,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更多流露出画家个人的精神气质。其作品中的隐喻是多重的、不明晰的,引人沉思。绘画题材的耐人寻味,与过去的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比大有不同,画面中的隐喻让人着迷。

其绘画中更多的体现艺术家自我心灵体验,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作品中对都市生活之感望的宣泄,以及瞬间存在的状态;绘画作品中描绘出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通过对个人隐私的放大,画家渴望表现平静生活中的风暴;描绘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面,揭示日常生活的残酷,给每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留下沉重的思索;与都市生活中巨大精神压力下,扭曲的人类挣扎在信仰缺失、人与人、人与环境、灵与肉等精神问题。其绘画是在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反叛和吸收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形象为依据,体现的是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人生的悲苦与意义,人性的光芒与理想。他的绘画不再只是远离大众,变成个别人的智力游戏,而是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吸引观者的眼球,成为可以引起大众思考谈论的艺术,xxx·菲谢尔的绘画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使架上绘画得到新的生命。

绘画总结画 第2篇

关键词:色彩性能;教学过程;专业技能

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入校后对艺术的理解很浅,特别是水彩画方面。但同时高师学生毕业后要承担各级中小学的美术课教学任务,会直接影响下一代青少年的美育发展,这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对高师学生的教育不能轻视,特别是水彩画教学方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水彩画的教学过程。

一、水彩画传授教学

为了使学生获得绘画写生色彩知识,教师要传授色彩写生基础知识,讲授水彩画的性能,材料,工具,表现方法等,认知水彩画水性,技法,进而使学生掌握运用水彩画写生的表现方式以培养学生运用水彩画表现写生色彩的绘画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水彩画表现技法,认识去理解水彩画教材,色彩的构成,原理等。深入浅出,优化教学形式,整个过程是一由客观到主观过程的深化,对自然物象一个具体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方面也要培养高师学生作为一名教师的基础品质,敬业爱岗,具有创新意识,热爱教师职业,意识先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一)了解色彩性能

学生在绘画之前需要准确地利用水彩画工具,在画面上表现写生色彩关系,首先要训练同学们有敏锐的色彩感受,将颜料性能把握好和作好认真细致的构思观察。

(二)写生色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运用教学手段,诱导激发学生的绘画情绪,要运用创新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要注意色彩写生选材的针对性。色彩训练教学要安排科目,以提高学生绘画素质。水彩画写生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静物写生教学

我们学习色彩画一般多从静物入手,这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的。静物画一般以描绘室内物体为主,大多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例如:器皿,花卉,水果,蔬菜,用具,乐器等。

2、风景写生教学

水彩风景写生要求集中学生对空间色彩的认识。因为风景写生要在室外进行,外景变化较多。所以最好先打下牢固的室内静物色彩写生基础,再出去画风景写生。

3、人物写生教学

在人物写生教学方面首先要引导学生刻画人物特征,结构,要充分发挥水彩画的透明,水分淋漓的艺术特色。在教学练习上要先安排练习人物头像,人物半身像,全身像。同时要通过教师作品积极调动学生对水彩画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分析,理解,整体的认知能力,在作业布置上不应局限人物的绘画写生,更重要的是分析并体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和精神状态。

二、水彩画示范教学过程

教师课堂示范,是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深入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绘画的每一笔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学生会把教师的示范作为一个学习标准,教师示范教学可以示范一部分,也可以示范全部。绘画过程,边画边讲,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写生的步骤和各种技法的运用。

三、水彩画训练教学过程

(一)训练重点

首先要进行创作组合构图,转换练习,掌握水彩的多种方法,并选用新画法和老画法的结合运用。

(二)训练内容

现代水彩画教学要由浅入深,让学生掌握多种水彩画的绘画技法,例如,水色的结合,以水为主,以色为辅,充分体现出水彩画的特性,习作后期可进行创作。

(三)训练方法

水彩画的绘画技法在不断推陈出新,尝试各种肌理技法的运用,运用新的材料进行演示。

(四)作业要求

运用水彩的媒介和肌理效果完成小幅和大幅的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要求通过各种技法和工具的运用,画面呈“水”味浓厚,主次分明,生动的效果。

四、水彩画总结教学过程

在水彩画的总结过程上主要以阶段总结为主,在水彩画训练的各个阶段,把完成的作业情况做以比较,分析,总结。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先进行自己的水彩画绘画总结,之后教师进行讲解。以及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也要进行总结.最后把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及技法和概念作系统性总结。教师利用表现,训练,创作等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思广益,来完成高师水彩教学过程。

绘画总结画 第3篇

整个20世纪都是在针对绘画发出阵阵的宣判声:绘画死亡、绘画时代的结束。人们观察世界总是在某种情景下做出判断,总是以一种宣示来表明立场,即便今天也不例外;即便是做职业的美术史研究,对于绘画也是情感纠结―是肯定其历史的当代意义?还是追随时间的流逝来赞同取代论?而实践的绘画行为也常常因为诸如此类的论说,使作画者无从适应。

好在,世界总是以多姿态、自身所是来存在着,总是以众人的现实状态为第一要务。即便像绘画这样的传统媒介,历经历史的扫荡也并没有褪去它的光彩,唯独的是它不断变换自己的面貌和方式来迎接挑战、接受质疑、重振旗鼓。所谓死亡论与终结论都是某一时期的一种修辞批评,它的要点不在于陈述事实,而是表明立场;它不纠结在是非上,而是阐释一种态度,它的效用是提醒时间的节点和历史的敏感,它作用于艺术家则是取法用宏,志在高远。真正的艺术家永远是打破各种陈规,其中对绘画的种种议论都在被打破之列。

20世纪最后20年又是绘画回潮和重新认识的阶段,但这一阶段的认识不是重归绘画的传统手法,而是在历经20世纪艺术变局之后的新认识,它不等于不经过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习得的那些习惯认识,也并非拿起画笔就自然具有的认识,它是扩大的当代艺术领域作用下的当代绘画认识。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没有经过绘画现场亲炙的境地下,所谓从文字到文字、从理论到理论的绘画体验,是尤为研究者所要警觉的,因为绘画被误读何其少,而如何懂绘画绝不是一个绘画之事与单纯文字所能承担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在思考层面、不在知识理解力方面拓宽、突破、解放,又何可以在绘画的进取路径上有所作为呢?这两难的窘境折杀着这百多年来的美术历史。迄于今天,又有研究者再次论说绘画的路径和认识,于绘画是再次促进其深化,在绘画知识上是再增加其容量。2011年柏林当代艺术博览会的主题就是“关于绘画”,它们的专题讨论出版成这本《通过绘画来思考》。他们讨论了绘画的物质性,这是经过现代主义洗礼的对象,在后现代主义之下,绘画又再次将物质性超越于二维的画布物质性本身,将二维打散,重新介于在场和非在场之间,重新让画布复活其自身的反思功能和主体功能,但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为了表明画家的在场。这话说的其实也没有特殊,只是经常地被人遗忘或着理解不清,画家自己被俗务纠结住。“画家”面对画布已经不是在为自己取悦,也不是为别人赏析取悦(就这两点而言,大多数画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他(她)想让画布变成自己,但不是在画面机巧上下功夫、费力气,机巧也不是不需要,而是画家充满了智慧地让机巧不再是为了机巧,而是为了一切画家的存在需要:破敢于所破,用任何日常所见物象物品,但不拘任何规则,完全在有与没有之间漂移,像侠客任意来任意去。画家有侠客的自由和xxx斯的意志,才会获得当代的绘画自由和神游。否则,绘画难逃窠臼陈规,俗画俗气xxx。

绘画的当代自由是中国画家需要深思和掂量的,绝不是为了市场的适从而套搬任何流行陈规,这一点多少画家都不能免俗,特别是那些意志不够坚强、识见不够过硬的,更是拜恶俗的形似逼真为第一要紧。对绘画的批评和责备,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都是对恶俗的细腻逼真深恶痛绝,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历史情境和情感判断呢?当恶俗流行的时候,意味着缺失了思考的维度,于绘画则匮乏了让画布成为说话的机会,于画画者则失去了担当社会的绘画责任的意义。绘画不怕画内容,怕的是画家不知道内容所在和价值所在;绘画也不怕画形式,问题是不知道形式的本质是内容的建构和视知觉的拓展和试验,更可怕的是把形式简单地理解为几何化或简单的线条化、块面化、飞舞化、宣泄化、机械化。绘画在今天的历史已经不是争历史先进性与否的问题,也不是争是否中国性的问题,而是作为普遍的媒介语言如何使用的问题。如果不在今天这个时代重新学习绘画的认知能力和特殊的视觉传播能力,是无法转换绘画的实践和认识的,也只能在论技术而技术或论画面而画面的唯技术论层面。这不是对技术的蔑视,而是对技术的新的认识,也是在更大地范围内解放画家所需要、必要的,甚至苛刻地说,这是为不甘于自我沉陷在视觉唯美上的那一部分画家所必要的。

绘画总结画 第4篇

摘要:xxx是“思维的知觉”,xxx敏锐并善于快速把握事物形象特征的儿童通常都具有突出的绘画能力。通过扩大儿童的观察视野,深化他们观察的层次,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xxx,这是儿童开展创造性绘画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的绘画表现出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特点,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绘画变得更复杂和写实。儿童的xxx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四年级儿童显著高于二年级儿童,六年级儿童显著高于另外两个中低年级儿童。而且绘画水平和xxx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绘画水平和xxx均显著高于男生;相关分析显示,儿童的xxx与其绘画能力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儿童的xxx越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越高;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xxx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进一步验证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儿童绘画;xxx;家庭动力绘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2011306

一、问题提出

儿童绘画泛指12岁前儿童的画作,绘画不是单纯意义的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 更多的是儿童表达自我意识的一种途径,类似于内在认知的外显过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活动。儿童的绘画能力和作画水平是由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和规律所决定的,他们用画笔描绘出的各种符号代表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思维、想象和认知,虽然部分符号与其代表的现实物体相距甚远,甚至在成人看来是]有意义的,但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是绘画所具有的创造性意义。心理学研究认为,语言是传达思想(意见和观念)的最好的手段;而绘画(色彩和线条)是传达情感最好的方法,儿童绘画不只是美术作品的展现,而是蕴含着许多内在心理特征,从一笔一画和图案人物的布局都能分析出潜在的心理意识表达。

xxx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它指个体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充分了解、详细分析并理解记忆的能力。绘画中的xxx是指绘画者通过对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布局等各种特征要素的把握,并有机地组成完整的形象来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诠释。有研究认为,xxx敏锐并善于快速把握事物形象特征的儿童通常都具有突出的绘画能力,经过绘画训练的儿童往往都具备敏锐的xxx,表现为能够迅速捕捉到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等外在特征。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一部分没有经过任何绘画训练的儿童也能在色彩、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这说明xxx具有天赋性与后天培养双重结构。虽然研究者很早就开始对儿童的xxx与其绘画水平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但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却开始于20世纪初。由于众多研究之间的方法不同,对于xxx的测量各个学科间没有一致的界定,一些研究没有对儿童绘画进行标准化的定量分析,因此研究结论出现了不一致,正是由于这一多元化趋势,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儿童绘画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研究认为,xxx是构成人类的多元智力要素之一,是有目的、有计划、相对持久的知觉,因此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xxx对于绘画虽然主要是视觉活动,但广义的xxx是有机地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认知活动相结合的过程。观察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要正确指导儿童的观察活动:确定认知目的,提高观察的实效性;教给认知方法,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发挥认知联想,提高观察的深刻性[1]。儿童绘画的过程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情感的过程,是用心灵建构美的世界,在绘画过程中体量感、空间感、比例感、节奏感等因素都与xxx息息相关,因此绘画技能的提高最终是审美的提高,是思想力的提高,反之没有审美力的提高,就没有xxx的提高,也就没有绘画能力的提高 [2]。因此美术教育并非教授儿童绘画的技巧,而是让儿童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美、捕捉美,从而提高他们的xxx、领悟力和审美力。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虽然诸多研究从理论上都肯定了xxx对儿童绘画能力有重要影响,但是大都是美学和教育学关于儿童xxx培养的定性研究,从实证方面研究xxx与儿童绘画之间相关关系的几乎没有。通过研究儿童绘画与xxx的关系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

二、xxx对儿童绘画水平的影响

(一)被试

实验在云南省昆明市某小学选取学生120人。将被试者按年级分为三组,即二年级组、四年级组和六年级组 (每组被试40人,男女各20人),平均年龄分别为岁、岁,岁。所有被试的参与者均得到家长及学生本人的知情同意。

(二)实验过程

1.实验任务

(1)家庭动力绘画任务。本研究的实验任务是规定绘画主题,让儿童按照主题进行自由绘画,最后将绘画按照标准量化分析,分为图画细节性、具象性表现、探索程度和艺术水平四个纬度。家庭动力绘画(Kinetic Family Drawing,K-F-D)是1970年由Burns和Kaufman编制,在绘画过程中,要求小朋友画出每个家庭成员以及他们正在从事的活动,为用绘画分析家庭内部互动情况以及人际情感联系提供了可能性。国内部分学者己将家庭动力绘画测验应用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

(2)xxx测量。xxx作为认知能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xxx要求个体具备善于发现客观事物非典型特征的能力。xxx是儿童感知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基础,是儿童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诸如注意、记忆、情感、想象、兴趣等心理活动倾向都是通过观察活动产生的。xxx具有以下特征:目的性、精确性、锐敏性、客观性、全面性。观察者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事物,并能够预想观察的结果,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有意义细节,迅速准确地发现事物本质特征和重要细节。但是,人的xxx存在着个别差异。

该测验在12分钟左右完成,因此可以保证儿童在这段时间内注意力可以保持集中。测验是在计算机上提供12个flash小游戏(2个练习游戏,10个正式测验),每个游戏包含两张十分相似的图片,这两张图在仅7个地方有不同之处,请被试用鼠标指出。每找出一处计1分(每个游戏限时1分钟),纪录被试的总分。

2.实验材料

(1)每个儿童两张A4标准大小的白纸。

(2)6-7名儿童为一组,每组一套18色的水彩笔。

3.计分标准

(1)细节性。细节性,用可以阐明绘画关键概念的14个校标(12个用二分法计分,2个采用非二分法计分),各项量化指标见表1。

(2)具象性。具象性,是指创造可辨认的符号来代表物体的能力(如人、植物、动物、房子),以及在空间上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能力。包括基本形式完整度、颜色使用量和空间组合三个计分维度。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5分。

(3)探索性。探索性,是指儿童的设计、具象性绘画和儿童使用艺术材料所反映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变化性以及程度,包括颜色变化、图案变化和动态变化三个计分维度,最高分为9分,最低分为3分。

(4)艺术性。艺术性,指运用不同艺术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来表现情感、制造效果以及装饰艺术作品的能力,包括表现力、饱满感和美感三个计分维度,最高分为9分,最低分为3分。

4.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儿童绘画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和xxx量表的得分。将数据收集并计算完毕后统一录入SPSS数据库。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录入数据后,分别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以被试在家庭动力绘画和xxx测验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行数据处理,依据研究目的选择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方法。

(三)结果

1.儿童绘画水平和xxx的年级、性别差异

在本研究中,用绘画总分显示儿童的绘画水平,绘画总分又包括细节性、具象性、探索性和艺术性四个维度,分别计算三个年级和不同性别在绘画水平和xxx的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了探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绘画水平和xxx上的差异,作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除了在细节性上四年级略低于二年级,在具象性、探索性、艺术性和总分上四年级都高于二年级,在这四个分维度和总分上六年级均高于四年级和二年级,显示出儿童的绘画水平随着年龄增长有增长趋势。

在绘画总分和四个分维度上,三个年级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经过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发现,在细节性、具象性和总分方面,六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和四年级,在探索性和艺术性方面,六年级显著高于四年级和二年级,四年级也显著高于二年级。在绘画总分和四个分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绘画水平上均显著低于女生。

在xxx方面年级差异极其显著,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xxx呈阶梯状上升,四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儿童,六年级显著高于另外两个中低年级儿童。xxx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xxx要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擅长观察周围的细节。

2.xxx与绘画测验水平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索儿童的xxx与其绘画能力之间的关系,对其xxx测验的得分与绘画总分及其分维度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xxx与儿童的绘画能力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儿童的观察能力越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越高。

3.xxx对儿童绘画水平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xxx对儿童绘画水平的影响。以儿童绘画的总分为因变量,以xxx测验的得分为自变量,在进入水准为α=,剔除水准β=上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xxx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相关分析。

三、讨论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和发展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儿童每天都在观察着周围的世界,由于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难以用文字或语言表达他们观察到的事物,但是他们能够运用绘画作为表达途径。xxx是儿童绘画水平外显标志,敏锐的xxx是画出丰富多彩、线条流畅的图画的基础。当教育者鼓励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并表现在绘画中,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通过绘画来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就有助于促进儿童多元智力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发展(xxx,2011)[3]。由于绘画要求儿童的大脑、双手和眼睛的协调配合,因此儿童可以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注意、记忆、提取、再现来提高自己的xxx。

本研究通过收集三个年级儿童的绘画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每个年级的绘画都有独特的特点,并表现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绘画变得更加写实,色彩更多变,能够用绘画表现情绪和艺术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创造更复杂的绘画与丰富的表征经验密不可分(Cherney,London,2006)[4]。一般来说,当认知能力提高了,儿童更容易区别各种表征,从简单表征(如,棍形人)到复杂表征(如,个体穿衣服,有面部的细节)。儿童绘画的比例逐渐接近现实,所画的人物本身和他们之间的比例能保持一致。绘画是儿童认知的复杂活动,儿童逐步学习运用视空间编码,并将其与符号概念编码相结合,逐渐出现认知冲突,意识到头大身小的不协调性(Burkitt,Barrett,Davis,2003b)[5]。画中头躯比例趋于正常反映出他们编码策略、认知水平及监控调节能力的发展。总之,儿童能够画出他们观察到的事物细节,大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画得更写实,事物外观画得更准确,画面追求完美充实,能够表现思想和故事情节(Isabelle,Cherney,Claire,Seiwert,2006)[6]。另外,随着儿童的成熟,他们的运动技能逐步完善,小肌肉运动技能在儿童5-9岁的时候发展迅速,表现出对线条的控制更随意,绘画水平也随之提高 (Braine,Schauble, Kugelmass,Winter,1993)[7]。然而,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是儿童绘画描绘的细节数量与年级并不呈正比。绘画中包含的细节数量是通过细节性来考察的,而对儿童的绘画能力要求较高的充实性和表现力是通过探索性和艺术性来考察的。因此,可能出现四年级儿童为了追求更高的绘画表现而减少一些细节的数量,从而出现细节性低于二年级、而在探索性和艺术性上的得分高于二年级这一现象。

研究发现,xxx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相一致,小学阶段是儿童观察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的观察能力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有比较明显的年级差异。对儿童绘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幼龄儿童经常重复画曾经画过的东西,究其原因可能与他们缺乏细致xxx和把握周围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能力有关。在儿童年龄小、经验少、思维能力较差的二年级阶段,他们很难保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往往扫视外在事物而无法形成记忆,甚至只对外表具有新奇性的事物感兴趣,而忽略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特征。因此,注意力稳定性差、表象视觉水平低导致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线条零乱、图形简单、画面缺乏条理性、物体形象不完整等特点,这都与他们的xxx有限有关。并且儿童xxx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进行表象思维的深度和逻辑性,只有引导儿童进行自觉的、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才是提高他们绘画水平和绘画能力的保证[8]。儿童自发的观察活动往往随意,他们容易关注新奇有趣、色彩艳丽、外形奇特的事物,没有目的性的观察导致他们只会关注事物的个别特征,容易被无关刺激影响而转移注意力,对整体和全局却视而不见。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内容,并且在绘画过程中引导他们选取合适的观察方式,通过提高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用心进行观察,来培养他们的xxx[9]。

对儿童的xxx与绘画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xxx与儿童绘画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xxx越好,则绘画将变得更复杂和写实,包含更多的细节,所画的比例、色彩更接近真实物体的颜色。同时,回归分析的结果也显示xxx与儿童绘画能力相关最为显著。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观察感知事物本质特征,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并对各种事物进行比较。并且观察的对象要求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任何电子模拟的事物的真实性都无法与实物相媲美,儿童只有观察什么是“真的”才能与“假的”相区分。因此,要为儿童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观察对象,从他们与观察对象近距离的接触中形成表象认知,提高xxx。另外,在绘画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对于那些绘画构图简单、造型单一、内容空洞、缺乏灵动性的儿童,需要培养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在绘画活动中,儿童通过视觉、听觉、感知、记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xxx。总之,提高xxx是儿童开展创造性绘画的关键环节。

四、结语

研究发现:(1)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的绘画表现出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特点,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绘画变得更复杂和写实。儿童的xxx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四年级儿童显著高于二年级儿童,六年级儿童显著高于另外两个中低年级儿童。而且绘画水平和xxx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绘画水平和xxx均显著高于男生。(2)相关分析显示,儿童的xxx与其绘画能力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儿童的xxx越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越高。(3)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xxx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验证了相关分析。

总之,xxx对提高儿童绘画能力有重要作用,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观察对象,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通过扩大儿童的观察视野,深化他们观察的层次,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xxx。

参考文献:

[1]xxx.幼儿xxx培养浅见[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24(5):70.

[2]曾小桦.论xxx在素描教学中的作用[J].美术论坛,2004,(5):53-54.

[3]xxx.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11.

[4]Cherney, I. D., & London, K. L. Gender-linked differences in the toys, television shows, computer games, and outdoor activities of 5-13-year-old children, submitted [J].Sex Roles, 2006,54:717-726.

[5]Burkitt, E., Barrett, M., & Davis, A. The effect of affective characterisations on the size of children’s drawings [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3,21:565-584.

[6]Isabelle D. Cherney, Claire S. Seiwert,etc. Children’s Drawings: A mirror to their minds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26(1): 127-142.

[7]Braine, L. G., Schauble, L. Kugelmass, S. and Winter, A..Representation of depth by children: Spatial strategies and lateral biases [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3,29:466-479.

[8]S玉洁.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谈幼儿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1,(9):23.

[9]李仁.儿童绘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33.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李文姣:儿童绘画与xxx培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