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总结笔记 第1篇
对《伤寒论》的研究 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 “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 风寒湿痹 乌头,xxx,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 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 风邪入中
类中风 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
《千金要方》 内外两方面
1.对外风治疗:大xxx命汤(兼痰热) 驱散风邪为主 治疗真中风的代表方剂
治疗中风莫忘:xxx命汤 经络 宣通气络血络
脑血栓:xxx命汤合牵正散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活动不利,舌软色暗,脉小紧)
2.阴液匮乏,痰火肆虐,内风多见热证
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初发病时以清热涤痰治标为先,宜竹沥汤,又宜服羚羊角,石膏等
3.血证 苇茎汤?
医道总结笔记 第2篇
一、学术理论
1.创立卫气营血论治大法,阐发温病病机
温邪入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辛凉轻剂
卫分之邪的传变:由卫分顺传入气分——“通传心包”“伤寒之邪留恋在表,入热化里”
.温邪入气——清热、攻下——凉膈散、小陷胸汤、泻心汤、小承气汤之类
若热邪久稽气分不解又不传,可采用养胃战汗之法
温邪入营——舌色红绛,斑疹隐现——清气透营,护养阴液
舌纯绛鲜色——包络受病,凉营清心,宜犀角、生地、连翘、xxx、菖蒲。
1.强调脾胃方论,创立胃阴学说
继承了东垣补脾升阳之说——“胃喜润恶燥”
甘平或甘凉濡润——濡养胃阴,麦门冬汤之意化裁
2.倡阳化内风说
xxx “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xxx 元气不足,正气自虚;
xxx “湿生痰,痰生热,xxx风”;xxx岳 内风非真中风;xxx 内风暗动
“阳化内风”——肝风内动
二、治疗经验
1.理虚兼顾中下
甘药培中;血肉填精;中下兼顾
2.久病入络论治
“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活血通络,xxx通络:新绛,旋覆花、青葱、当归、桃红、xxx
虫蚁之类辛咸之品 虫蚁搜剔法
三、重视察舌验齿
1.察舌苔:苔薄白,多见于外感风寒——辛散法
苔薄白而干,邪虽在卫,而肺津已伤
苔xxx而干燥,属胃燥气伤
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味甜,为脾瘅病,湿热气聚——佩兰
白苔绛底——湿遏热伏
舌白如粉而滑,舌质紫绛——湿邪入膜原
舌xxx浊,脘腹痞满——小陷胸汤或泻心汤苦泄之
舌xxx光滑,无形湿热中有虚象——清利
若腹胀满疼痛,苔xxx,有裂纹,皆当下之
苔黑而滑,水来克火,当温之。
2.辨舌质:温邪入营,舌色必绛;舌绛光亮,乃胃阴亡。
3.验齿“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
齿光燥如石:胃热甚;齿如枯骨色:肾水枯;齿焦有垢:肾热胃劫。
4.辨斑疹xxx:斑疹为邪气外露之象;斑色红——胃热,斑色紫——热极,斑色黑——胃烂
医道总结笔记 第3篇
一、学术理论
1.寒温水火阴阳辨
温病{伤寒——病为寒邪,是水之气,阴邪——先伤太阳、阳气——治以xxx。
{“热”、火”阳邪——肺 太阴 阴液——养阴
2.三焦辨证
上焦证治——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xxx汤。
中焦证治——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里热:清宫、清营、清络饮
下焦证治——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三甲复脉汤
3.外感热病清热养阴大法——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温病发汗之禁“脉浮弦而细,脉沉,不渴,汗不出”
湿温之禁“汗下润”
斑疹治疗禁忌“不可用升提和壅补之法”(非绝对)—斑,阳明热盛;疹,多属太阳风热内窜营分,外现于血络
淡渗之禁:小便不利——热盛伤阴/水湿运行障碍
苦寒之禁:苦寒化燥——甘寒生津以养阴清热
数下之禁:益胃增液辈
少阴耳聋之禁:宜复脉辈复其精,滋阴补肾
治下焦病之禁:根据邪正虚实
饮食调养禁忌
通补——?
王清任 1768-1831 一名全任,字勋臣,直隶省玉田(今河北省玉田县)
“怪病属瘀”胸任重物——血府逐瘀汤;不任重物——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一、学术理论
3.业医诊病,xxx明脏腑
4.灵机记性在脑论
5.治病要诀,在明白气血
调理气血——特别强调气虚和血瘀为致病之源“正气为病唯有虚候,无实证可言”
瘀血证治:1.补气活血——元气至虚之证;
2.活血化瘀——血瘀之证+理气药
少腹逐瘀汤——“种子安胎第一方” 胞宫瘀阻
男,五子衍xxx(xxx)
吴师机,字尚先,字号潜玉居士 自制膏药 外治法 简、廉、验 《理瀹骈文》
上焦之病 搐鼻取嚏为第一捷法 中焦 布包缚脐上 下焦 布包坐于下身
xxx—涂臂法
膏药功用:拔、截——清阳膏、金仙膏、散阳膏
猛药、生药、香药,苦香辛透。
(自学)xxx xxx高 江苏无锡人 《西溪书屋夜话录》《退思集类方歌注》
一、治肝经验 以肝气、肝风、肝火 三者为纲。
“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
1.肝气证治
泄肝“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主法也” 散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2.肝风证治 “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居多。然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
培土宁风(缓肝)“宜滋阳明,泄厥阴”
暖土御寒风(补中)宜用《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此非治肝,实补中也”
搜肝“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肝风门中,每多夹杂。则搜风之药,亦当引用也”
3.肝火证治
“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难以枚举。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秘疮疡,善饥烦渴,呕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
4.肝寒肝虚等证治
二、方剂学成就 编撰方歌 处方灵巧
xxx纯 1860-1933 字寿甫 清末民初河北盐山县人 近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之一
名医三张 xxx xxx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 镇肝熄风汤 升陷汤
一、学术理论
1.倡“衷中参西” 开中西药联合应用之先河 衄血治疗 平胃寒降汤、滋阴清降汤
生赭石 通降胃气 白芍、龙、牡等养阴镇潜
2.大气下陷论 宗气 胸——心肺 升陷汤
大气是积于胸中,包举于胸外的大量阳气,它源于阳气,受水谷精微的滋养。心肺症状为主。
中气下陷 脾胃 大气下陷 原因:劳力过度;久病;误药
升陷汤(黄芪、知母、桔梗、柴胡、升麻) xxx升陷汤(生黄芪、干姜、当归身、桂枝炭、甘草) 理脾理郁
二、治疗经验
1.分别中风论治
类中风 (充血 实;贫血 虚)
1)脑充血的治疗 “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阴虚阳亢,上实下虚,脏腑之气升发太过或失之下约。
镇肝熄风汤 “脑充血当通大便为要务”
2)脑贫血的治疗
血之上注于脑过少,无以养其脑髓神经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龙眼肉、鹿角胶、丹参、乳、没、xxx) 养气xxx,补血活血。 干頹汤、补脑振痿汤
2.重视冲气为病,善用镇冲降逆 肾虚 肝气横逆 胃气上逆 参赭镇气汤 镇冲降胃汤
镇冲降逆之品 代赭石、龙、牡 补虚固涩之品 山萸肉、山药、白芍、芡实
吐衄血之证 可配伍三七 重用凉药及药炭止血
3.脱及上下内外,治脱重视肝虚 山茱萸 救脱善用山茱萸(第一) 补肝之妙药 既济汤
4.遣药制方心得
1)精研药物,颇多新见
大量石膏 治疗外感热性病 清解大热特效药,无损伤脾胃之弊
三棱、莪术 善破血调气 水蛭 破淤最效 乳香、没药(缺)
鸡内金 善化有形之瘀积 山楂 化淤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 +xxx花
茵陈、麦芽 疏肝解郁 体弱阳虚不任柴胡升散者 黄芪(缺)
2)善用生药,注重配伍 水蛭 赭石
3)潜心实践,创制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