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复垦施工总结(6篇)

73

复垦施工总结 第1篇

xxx号台风启德xxx日袭击我县,我县持续普降大雨,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县民政局、县防汛办的统一指导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以赴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我局抓紧灾后灾民住房重建的核定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灾后重建户核准情况

(一)重建户的核定。灾情发生后,我局根据各乡镇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会同保险公司对全县各类房屋倒塌共129间、房屋损坏651间进行全面核查,做到不遗不漏,准确界定,及时把赔偿金和补助资金送到受灾群众手里。

(二)重建户的界限。严格把握重建标准,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凡在受灾前已建新房或另购住房,以及无人居住的原旧房因灾倒损的,不列为重建对象;对房屋有一定损坏但可以修复加固的,也不列为重建对象。确保重建对象不重复、不漏批,不出现搭车现象。

二、灾后重建工作开展情况

1、灾情发生后,我们民政部门立即收集统计上报信息和开展救灾工作,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救灾人员、物资、资金到位,各项救灾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做好隐患排查,妥善做好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工作,做好灾情后勤保障工作。到目前为此,我县受灾人口xxx人,紧急转移xxx人,需要救助人口xxx人;我局共出动xxx人次、车辆xxx车次,运输救灾物资花费xxx吨汽油,购置xxx床棉被、xxx套衣物,发放10顶帐篷发放粮食、食品xxx吨、矿泉水xxx件,设置xxx个灾民安置点,共安置灾民xxx人(包括分散安置),全县倒房xxx户129间。折合人民币xxx万元。保障了灾民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我局紧紧抓住灾后重建这一中心任务,深入各受灾户家中了解灾情及其家庭困难情况,宣传灾后重建政策。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缺口大,目前因灾倒房户大多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长期住在土木结构的住房中,没有能力对住房进行修缮,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是造成住房倒塌的重要原因。这些重建户筹措资金较为困难。

二是选址难度大,有些受灾户住房都是祖辈遗留的,居住面积小,交通不便,需另行择地重建,但目前难以找到合适的重建地址,影响重建进度。

四、已采取和拟采取的办法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鼓励住房倒塌灾民在原地修复重建。

二是政策倾斜。根据市、县有关规定,落实好救灾重建优惠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对农村灾后住房重建报批手续予以优先上报。

五、重建工作计划安排

一是建议调整完善县民房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县政府名义行文下发。

二是积极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区、市、县资金补助,争取社会资金对受灾重建户进行救助。

六、工作要求

1、重新核实重建户户数,切实做到不虚报,不重报,不少报,各乡镇务必在xxx月xxx日前以乡镇政府名义向县政府上报灾后农房重建计划报告。

2、重建户分别造册登记,形成一户一册。

3、落实责任。

①各乡镇要向县政府签订救灾重建承诺书。

②各乡镇要与重建户签订重建合同。确保在春节前搬进新居。

4、明确完成时间,抓紧重建进度,xxx月底必须全部开工,国庆节前争取重建的住房建成一层以上,元旦前基本具备入住条件,春节前搬进新居。

5、统筹使用好灾情资金。

6、加大部门配合。

7、汇报要及时,各乡镇务必在每逢xxx日和xxx日下午4:00前将重建进度旬报,每逢xxx日下午4:00前将重建进度月报及重建进度情况台帐向县民政局报送,县民政局按时向县委县政府、市民政局上报。

复垦施工总结 第2篇

根据省、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我区迅速行动,全面开展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目前各行各业已全部恢复生产,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台风灾情核实情况

台风“莫兰蒂”对我区带来强风暴雨的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农村住房、农业、通信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市政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坏,造成经济损失xx万元。其中:水利设施受损约xx万元,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约xx万元;农林渔等受损约xx万元;树木等市政绿化设施损失约xx万元;房屋倒塌及受淹、工商业厂房受损约xx万元。全区xx个乡镇、xx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xx人,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未发生重要险灾情。

区内因台风影响受损企业xx家。其中,xxxx。

二、灾后重建思路和措施

根据省、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精神,我区第一时间制定《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根据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编制本部门具体工作推进方案,列出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加快推进实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抗灾救灾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各有关部门优先安排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千方百计争取中央、省市各类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灾地方的融资支持力度。用好社会各界捐赠资金、物资。三是狠抓督办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加强恢复重建项目用地保障,加快工程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的监督检查,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使用关、廉洁安全关。四是广泛动员参与。加强宣传报道,广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和有利环境。确保年底前受损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

生活恢复

一是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妥善疏散、转移受灾群众。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方式,发放生活救助金,加强与人保财险公司的沟通联系,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加快xxx排危修复工作。二是加强心理疏导关护。开展慈善救助活动,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深入群众,查看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听取意见建议,体现人文关怀。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受灾群众心理疏导关护,确保受灾群众心理稳定。三是加强卫生防病工作。组织力量全力做好全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共出动卫生应急工作人员xx人次,投放消毒药品xx种xx千克,消毒水井xx口,消杀面积xxx平方米。目前,受污染水井均已恢复供水。

生产恢复

一是全力抓好农业渔业恢复生产。组织群众尽快完成xx等受淹农田排水,加强水毁耕地的整理和复垦,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修复农业生产设施,采取自建为主、援建和帮建相结合方式,组织农户修复被毁农场、田园、畜禽舍。抓好动植物灾后管理工作,确保灾后不发生动植物疫情。做好xxx等受灾鱼塘的受损修复工作,整治完成xxx渔船修补。二是帮助受灾工商企业恢复生产。加快xxx等企业损毁厂房的维护和重建,做好设备检修和调试。加强企业周边、工业园区的交通运输、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保障,继续做好跟踪服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复垦施工总结 第3篇

旅游局按县委、政府总体安排,负责xx乡一部分灾后重建工作。自灾后重建工程启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及时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支援重建工作,领导职工轮流到xx现场帮助、全程参与灾民家园重建工作。现将重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重建点及包户对象基本情况

按xx乡政府的总体安排,我局与其他包保部门一起负责xxxx村的灾后重建工作。

xxxx距原xx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缺水、缺电,通讯不畅。全村有村民54户,全是苗族,受气候和海拔影响,当地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没什么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非常困难。

我局包保的五户村民的基本情况:

xx:5人,劳动力2人,外出务工1人。

xx:6人,劳动力2人,外出务工1人。

xx:5人,劳动力3人,外出务工2人。

xx:5人,劳动力2人。

xx:5人,劳动力2人。

二、我局的帮建情况

最初启动灾后重建时,xx乡给我们安排的任务在兴隆村老屋基。我局工作人员7月中旬到xx乡,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局实地查看老屋基的地形地貌,了解当地受灾情况,掌握了我局包户的几户灾民的基本情况,制定了可行的重建方案。单位职工捐款1200元给老屋基的灾民作前期启动资金,让他们提前准备砂石料、砖等建筑材料。

两周后,老屋基的重建工程基本结束,xx乡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又将我局调至xx与其他包扶部门一道负责xx的灾后重建工作。我局服从安排转到xx一线。

到xx后,我局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了xx重建点的地理位置,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针对xx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村民十分贫困且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制定了重建计划:旅游局与其他包保部门及当地政府通力协作,本着小分大不分的原则协调各方关系,力争在8月10日—15日完成xx54户灾后重建农户大部分重建物资就位,8月15日—31日合理安排技术人员、劳动力,克服一切困难,完成54套房屋的主体工程,9月1日——25日,完成房屋的内外装修和加盖工作。25日—30日,迎接上级验收和组织灾民搬家。

xx农民十分贫困,劳动力不足,他们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解决二次运输的相关费用。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旅游局与其他包户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给xx村民解决这一系列困难。我局单位职工再次捐款1000元,单位出资10000元,其中6000元用于当地的两基工作,4000元给当地村民统筹使用,解决重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三、我局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自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由xxx副局长亲临xx一线,现场督促参与此项工作,xxx副局长从8月初到8月26日一直在xx给村民想办法,出主意,克服天气恶劣、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给村民联系购买打砂机、柴油、砖瓦、砂石料,给村民请工作、找马帮,并与xx乡政府xxx副乡长一起用自己的私车给群众运输物资,到26日,xxxx54户民房重建所需物资基本就位,墙体支砌基本结束。26日后,因新农村建设的需要,xxx副局长被抽到黄华,另换工作人员xxx和xxx到xx继续完成单位的帮扶任务。

局长xx、副局长xx带领职工每周到重建点督促检查二次,给灾民送去关怀和爱。局领导领导全局职工,协调各方关系,多渠道给xx灾后重建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全方位为xx重建工作搞好服务。

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和一线人员的切实履职,我局包户的任务以及整个xx的重建房屋已于8月31日全面完成主体工程。目前,我局负责的五户中,有三户完成了内外装修和砼地面平整,正在钉椽子,另外二户在钉椽子。整个xx的进度是一致的,有望在25日之前完成灾后重建房屋所有工序,能xxx民在30日前搬入新居。

四、存在困难

重建点xx受气候、交通、通迅、用电等限制,加上村民十分贫困,存在以下诸多困难:

1.道路晴通雨阻现象严重;

2.二次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相当高,村民无力承担,致使进度受影响;

3.下xx两个重建点相距近1公里,两个点29户共用技术员,技术员两头兼顾,也有力不从心的现象;

4.因xx缺电,只能白天工作,晚上无法加班,加上目前已进入雨季,有时连续几天无法工作,进度无法加快。

五、下步打算

为确保顺利完成县委、政府安排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我局于今天召开了全局在家职工会议。会上,局长xx通报了包户工作的完成情况和重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局长强调要一如既往的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全局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局上下齐心协力,打好灾后重建最后的攻坚战。全局达成一致,密切关注重建点的情况,全力以赴作好后方的支援和后勤工作。如因天气和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不能使我局的包户重建任务按计划完工,我局职工将要钱出钱,全员出动,亲自帮灾民完成未完成的建设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在25日前完成房屋建设。

复垦施工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一、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

武汉市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项目区内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项目具于武汉市江岸区、黄陂区,地貌单元属长江Ⅱ级阶地陇岗与低洼湖塘交叉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标高介于~米之间。区内有居民居住区;有农田、菜地、养殖水面及长江防护林;属长江沿岸平原地区。项目区属长江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

二、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

本项目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以生产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根据以上方法,对项目区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划分结果为临时工棚、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地连接便道、施工主便道、防洪堤围堰用地、堆占场、临时排水明渠等七类评价单元。

三、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1.影响待复垦土地适宜性因素。影响复垦工作开展的是土壤的侵蚀能力、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的结构、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及供排水条件等九种因子。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土地评价纲要》中农xxx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把这9个制约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分为一级(适宜)、二级(较适宜)、三级(临界适宜)和不宜四个级别,建立评价模型。

2.待复垦土地复垦前后质量比较。对复垦前后,影响复垦土地质量的九个限制因子分别进行分析:

(1)土壤侵蚀能力。待复垦土地在使用前,首先进行了表土剥离,并将表土表面夯实,加盖防水油布,防止了水土与养分流失。表土剥离后的土地,占用时会将土地压实,雨水冲刷等对土壤的侵蚀影响不大,在表土转移及存储过程中,移转产生的地力损失也极其微弱。

(2)污染程度。在待复垦的土地中,只有临时工棚的使用过程中有污染。主要是清洗车辆的废水、工人居住时的生活废水以及人的粪便污染物。处理过程中,将废水就近沿农用地中的排水渠排放,人的粪便经化粪池处理,当肥料施用在复垦后的土地上。综上,废水、固体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轻微。

(3)地形坡度。本项目中,没有取土场的破坏,复垦的土地施工结束后全部表土回填,进行土地平整,预计复垦后地块的地形坡度不受影响

(4)土壤有机质。对待复垦土地,实行表土剥离和防护,保证了表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减少。在复垦后,施用农家肥等来增加耕地有机质,恢复或提高耕地肥力。荒草地采用撒播草籽的生态措施复垦,保证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流失。由于预防措施和恢复措施,使地块复垦前后的土壤有机质不会降低。

(5)土壤结构。在表土剥离、移转和堆放过程中,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实或疏松,这就会破坏表土的团粒结构,影响土壤的含水性,破坏土壤的孔隙度和土壤的水气平衡,导致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6)pH值。复垦前后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也没有影响pH值的物质进入土壤。土壤的pH值没有变化。

(7)灌排条件。在拟破坏的土地中,没有占用土地排水沟渠,由于复垦前后土地的地形坡度没有变化,故复垦前后的排水条件相同。

(8)有效土层厚度。在临时用地占用之前,设计将30厘米的表土进行剥离。堆放时表面夯实,同时加盖防水油布,以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再将表土回填。除去表土以后的心土和底土会被压占,虽然经过疏松,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同时由于土壤结构的破坏,复垦后的有效土层厚度会比现状土地差。

将复垦后土地与现状土地质量进行比较,按-3,-1,0,+1,+3五个分值进行差异性打分(“-”表示复垦后土地质量下降,“+”表示复垦后土地质量提高)。复垦后土地质量和现状土地质量对照得分如下页表1。

由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根据以下公式:

Aji:第j个评价单元第i个因子的分值;

Wi: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得出下表:

根据[0,1]法则,每变化为一级,即土地质量等级相应提高或下降一个等级。从以上分值变化表可以看出,复垦后土地与现状土地质量在同一等级内。

综合破坏前土地质量状况和破坏程度预测分析,得到复垦后的土地质量值。

四、结论

综合各评价单元各限制因子的适宜等级,参照《土地评价纲要》,根据条件极值法,参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周围景观,确定该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方向如下:占用前地类为养殖水面的临时用地,复垦为牧草地;其余土地复垦后地类与占用前地类相同。临时用地因其特殊性,使用时间短,破坏不大,使对比使用前后的破坏程度来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成为可能。重点考虑复垦前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利用的破坏程度,确定复垦后土地质量,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最终的土地利用方式。

参考文献

[1]凌云川.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194

复垦施工总结 第5篇

【关键词】土地复垦;矿山环境治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谐社会

0 引言

采矿业在为国民经济提供巨大能源保障的同时,资源的开采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

1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绿色植被覆盖率

绿色植被覆盖率是矿区内林地面积、草地面积与农作物面积之和占矿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在保护和改善矿区宏观生态环境上有着重要作用,是衡量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比的一个重要指标,复垦后的增加值越多,说明复垦项目给矿区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越大。

在计算绿色植被覆盖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破坏类型的矿区,在一段时期内,采矿对于矿区范围内绿色植被的总破坏面积与总复垦面积。

矿区所在地小气候状况

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矿区小气候的变化状况反映了项目实施后给矿区所在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贡献程度。小气候整体状况的改观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可能从一开始复垦就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对于当地宏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将会随着复垦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在评价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矿区复垦项目实施后,小气候状况的改观对于矿区所在地的宏观生态环境的长远贡献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态效果就会变得愈为明显。

土地复垦率

土地复垦率是矿区已经复垦土地面积占矿区总破坏土地面积的比例。在一定时间内,矿区土地复垦率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态效益的提高。

灌溉保证率

灌溉保证率是矿区可保证灌溉的耕地面积占矿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灌溉保证率是保证复垦后农作物存活的重要保障,其增加值越多,说明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越大。

土地质量状况

土地质量状况是通过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耕层厚度、养分状况、水分状况、土壤质地等土壤理化性质各组成要素的变化情况来反映的。

矿区所在地生物多样性状况

矿区所在地生物多样性是指矿区所在地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的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主要通过水土流失治理率来反映。水土流失治理率是矿区复垦项目实施后可得到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占矿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

田块规整率

田块规整率是项目实施后规整的田块面积占矿区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项目实施后,田块规整率增加值越多,项目带来的生态效益越大。

矿区所在地景观生态效果

矿区所在地景观生态效果反映矿区土地质量项目实施构建的景观对矿区所在地生态的改良程度。在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矿区土地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一方面,要完善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消除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另一方面,则要改变过去田块破碎、沟渠路分布杂乱的景象,将矿区工农业生产与大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结合起来,以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增强矿区的景观美感和视觉效应。

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指矿区范围内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矿区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土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与利用技术水平、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衡量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指标有:①农业土地利用率;②非农业土地利用率;③垦殖指数;④复种指数。

矿区所在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农民年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农民年纯收入增加值越高,说明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好。

耕地面积

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的增加值越多,说明项目的实施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土地整理项目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不同,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往往是带来项目区耕地数量的“净增加”,因此,一般来说,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带来的都是“正效益”;而对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来说,项目的实施对于整个矿区来说未必带来耕地数量的增加,因为在矿区边界范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对于土地的破坏面积也会加大,这时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矿区所在地农地单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区土地复垦耕地质量逐渐趋于好转,这就必然会带来农地单产的增加,农地单产增加值越多,说明项目实施后,给矿区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矿区所在地农地单产数据的获得如果在矿区范围内统计计算较困难,可以引用矿区所在地历年统计年鉴数值。

投入产出比

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通过种植农作物、经济适用林、牧草等,给当地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增加,xxx收入的增加,从而带来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投入产出比增加值越高,说明项目给矿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好。

机械化作业率

机械化作业率是矿区可机械化作业的耕地面积占矿区耕地总面积的比率。矿区通过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土地更加平整,更加集中连片,更适合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复垦后机械化作业率越大,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

3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是矿区农地单产与矿区耕地面积的乘积。通过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从而带动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产量增加越多,就可使矿区可供养的人数越多,从而带来矿区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社会效益的提高。

矿区所在地农业劳动生产率

矿区所在地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矿区所在行政区年均总产值与矿区年均总有效劳动力数的比值。矿区通过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土地更加平整,更加集中连片,更适合于农业机械化生产,从而带动了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项目实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值越大,说明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

道路密度

道路密度是矿区道路总长度(千米)与矿区土地总面积(公顷)的比例。项目实施后,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加了道路长度。道路密度增加值越高,越有利于矿区的生产生活,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越大。

矿区所在地人均耕地面积

矿区所在地人均耕地面积是矿区所在地耕地总面积与该地区总乡村人口数的比值。它反映该地区的耕地资源能否保持动态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均耕地面积增加量越多,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越大。

矿区所在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矿区所在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矿区所在地国内生产总值与矿区所在地总人口的比值。国内生产总值,从生产角度,等于各部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从收入角度,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从使用角度,等于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越多,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越大。

矿区所在地土地权属纠纷状况

矿区所在地土地权属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归属。土地复垦的过程也是土地重划的过程,土地复垦后将打乱原有的土地权属界限,为了避免土地纠纷,保护原有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工作。

矿区所在地扶贫效果

扶贫效果用于反映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矿区所在地农民脱贫的贡献与影响。露天矿区矿方企业生产建设中会大量征用当地农民土地,矿方企业一般会通过征地补贴款的形式发放给当地农民,这有助于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矿区所在地就业效果

矿区所在地就业效果用于反映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矿区所在地农民就业的贡献与影响。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后增加的大量耕地,矿方企业通过雇用失地农民耕种,这就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稳定。

矿区所在地公众满意度

矿区所在地公众满意度是矿区所在地满意该项目的人数与矿区所在地总人口数的比例。其中:项目区公众满意度调查应该包括当地农民、矿方企业职工、政府官员等,调查公众应该具有代表性,应该反映各类群体对该项目的意见。

4 结束语

总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土地复垦理论,促进土地复垦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中科.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复垦施工总结 第6篇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发展要求是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但我国的国情是城市发展迅速,而农村落后,因此,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以城带乡实现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利用成了城乡统筹的关键,农村闲置宅基地作为农村宝贵的资源,通过进行闲置宅基地复垦的模式,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使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和城市紧张的建设用地指标结合起来,促进“三农”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了使土地复垦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保证土地复垦的效益,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效益最大化,研究复垦工程规划模式可以为合理指导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关于农村土地复垦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土地复垦过程的研究,xxx等[1]分析了MAPINFO和AUTOCAD在土地复垦测量中的广泛应用。欧阳xxx等[2]对复垦项目设计中实施方案编写、规划设计及预算投资进行了探讨,得出复垦是破解耕地保护与保障发展用地矛盾的突破口。xxx等[3]提出了根据植物群落地下生境的层片结构,确定不同生活型植物土地复垦的覆土厚度,根据植物地境内生态因子特征,确定土地复垦的覆土基质,如此,可保证植物物种、覆土厚度及覆土土质三者协调适应,并能组建一个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xxx等[4]以玉米和大豆为材料,采用裸地、玉米间作大豆等4种不同耕作方式,探讨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后的种植模式,最终得出秸秆覆盖和玉米间作大豆两种耕作方式应是目前复垦后土地的主要种植模式。xxx等[5]认为,目前的复垦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社会和生态景观效益则相对较弱。因此,笔者建议建立农村土地复垦效益评价长效机制。在全国城乡统筹试点的政策下,各地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城乡发展的复垦模式,使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6-8]。当然,在土地复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如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乡村规划滞后和复垦资金没有保障等,但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将复垦充分与乡村规划衔接起来等措施使复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9-11]。总体来说,目前关于复垦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内容还不全面,复垦工程规划多是在房屋没有拆除时现场踏勘确定的,对房屋及其建构筑物下的土地情况缺乏了解,且缺少对复垦工程规划模式的细致研究。为了更加充分地揭示复垦中工程规划与宅基地地形的实际因素关系,分析了不同宅基地类型下工程布设的异同,旨在为合理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重庆市城乡统筹更好地开展。

1材料与方法

研究区概括

研究选择了3个区县。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有重庆市“北大门”之称,距重庆主城区89km。合川区地跨东经105°58'37″~106°40'37″,北纬29°51'02″~30°22'42″,内有嘉陵江、渠江、涪江3江穿过。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之华蓥山区为平行岭谷地形,分布面积359km2,占幅员面积的;西北部广大地区,属川中丘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分布面积,占幅员面积的,境内海拔为185~。多年年均降水量1320mm,水资源丰富。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东经107°32'42″~108°14'00″,北纬30°03'03″~30°35'35″之间,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移民的搬迁重点县。全县地貌可分为背斜低山和向斜槽谷丘陵,境内海拔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全县水资源分布不均。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向xxx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介于东经106°23'~106°55',北纬28°27'~29°11'之间,綦江县地处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和沉降带之间,即四川沉降褶带之川东褶带东缘与川鄂湘黔隆起带西缘的交接部位。以藻渡—岔滩一带的三迭系地层为界。地貌南部高、北部低,边缘高、腹部低。以山地为主(占全县幅员面积的,丘陵占),境内海拔为188~1814m。雨量充沛,年均总雨量为,但分布不均。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对复垦农户宅基地的调查和6个复垦项目。调查主要是对农户宅基地及其他附属用地的基本属性,如宅基地下土层厚度,房屋类型、有无粪坑或粪池等。P1代表单位面积内拆除房屋面积,P2为拆除量与建设规模之比。房屋面积和拆除量数据来源于6个复垦项目实施方案,表1—3的数据为所选6个项目各指标数据的平均值。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重庆市綦江区、合川区和忠县3个区县为调查对象,每个区县各2个共6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分别为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罗家村、罗汉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合川区龙市镇海慧村和凉岩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忠县永丰镇东方村和复兴镇天子社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选取3个区县各100户宅基地共300处宅基地进行调查。对复垦农户的宅基地所处位置坡度及其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农户宅基地位置坡度将复垦宅基地分为平坦型和坡度型,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复垦农户房屋类型分析

重庆市复垦农户房屋有6种结构,不同区县同种房屋结构单位面积建设规模内拆除面积差异较大,相同区域P1也各不相同。农户房屋有混合、砖石、砖木、穿逗和土墙5种,简易结构主要为猪舍,相同区县不同房屋结构单位量P1差异大,不同区域同一种房屋结构单位量P1差异也很明显。其中,綦江农户房屋主要是土墙和砖石结构,复垦1hm2建设用地有。土墙结构房屋和32m2砖石结构房屋,合川主要为砖石、砖木和混合结构,分别为、和hm2,而忠县农户各种房屋结构P1除混合结构较大和简易结构较小外,其余4种房屋结构P1较均匀,约为hm2。重庆市复垦中农户不同房屋类型比例由大到小排列为土墙、砖石、混合、砖木、穿逗和简易结构(见表1)。此外,重庆市不同区县土地复垦中各拆除工程单位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3个区县除条石拆除单位量比较接近外,约为hm2,其余差异明显,其中綦江拆除工程中土墙占了大部分,其拆除为hm2;合川和忠县除了条石拆除外,砖墙和土墙是其主要的部分,合川分别为hm2和hm2,忠县为hm2和hm2。

闲置宅基地类型分析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中每个片块由宅基地和宅基地附属用地组成,宅基地附属用地又包括院坝和其他附属用地。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需要拆除的建构筑物主要包括房屋、院坝及猪舍3种。根据宅基地所处位置坡度大小将宅基地分为两种类型,第1种为平坦型,地面坡度为0°~5°,第2种为坡度型,坡度为6°~25°,详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区域宅基地地面坡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同坡度宅基地所占比例相似,建构筑物拆除后地面多为平地,且农户都有粪坑或粪池用于日常饲养牲畜。复垦农户宅基地地面多为平坦型,其所占比例为94%;坡度为6°~25°的宅基地较少,约占调查总数的6%。

不同宅基地类型的工程规划分析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程规划应当遵循合理可行、方便农民生产生活、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工程3方面。

平坦型宅基地工程规划分析

平坦型宅基地工程规划较简单。平坦型宅基地主要是指建构筑物拆除后地面比较平整,宅基地、院坝及其猪舍可以处于一个台面或单独台面坡度小于5°。土地平整工程的内容包括土石坎设计、杂物清除、翻耕和客土。石坎可根据实际设计为干砌条石和浆砌块石两种,如綦江可在条石不够用时设计浆砌块石石坎。杂物清除主要是对复垦片块内的零星杂物进行清除,便于后面工程施工。客土设计是在复垦后土层厚度达不到耕作土层要求的区域进行覆土,覆土后要保证有效土层厚度达到以上。田间道路工程的规划在合理的前提下,考虑方便农民生产活动,尽量按照原有的路线规划,主要包括维修和新修生产路,其路面材质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水泥路面和石板路面。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主要包括排水沟和沉沙凼等。平坦型宅基地地面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后可复垦后水平田块,详见表2。

坡度型宅基地工程规划分析

坡度型宅基地工程规划比平坦型复杂。坡度型宅基地是指建构筑物拆除后宅基地所处位置地面坡度为6°~25°,因为房屋下地面多为平地,因此,坡度型又包括了平坦型。这种类型的地块工程规划较平坦型复杂,其土地平整工程中要先对有坡度的区域进行降坡处理,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当坡度小于12°时可降坡至5°;当坡度为20°时可降坡至10°,之后按照平坦型处理。降坡的施工可以按照先清田坎基槽,砌筑田坎,再坡地土石方移动、挖高填低,对挖方区进行厚的翻耕,最后挖填平衡,即将降坡土方均匀覆在平整后的田块表面。当石坎高度大于时石坎底轮应设计为双轮条石,且有丁字石,其中的石坎应布设两轮丁字石坡度型道路,设计可能还会涉及梯步,及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5°时可采用“梯步+斜坡”组合型,即半幅为梯步段,方便人行走,半幅为斜坡防滑段;当生产路纵坡在5~15°之间时,设计对路面采取凹槽防滑处理。坡度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该控制最小比降在8‰左右,若沟底坡度大于25°时应设置跌水式消能。详见表4。坡度型宅基地经施工后可复垦为水平田块和坡式梯田两种,水平田块田面宽一般为7~30m,后者田面宽一般较前者小。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工程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复垦项目的效益。农村建设用地是农户的生活场所,经过多年的压实和频繁的人工改造,其原始的地面状况可能已改变。因此其工程规划设计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复垦工程效果,而且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在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土地平整工程中覆土厚度的设计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复垦后耕地的有效土层厚度≥,其覆土的厚度应该是由现场踏勘时调查原有土层厚度决定。当前存在为了使片块内部土量分析达到平衡,而不顾实际土层厚度的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复垦后耕地质量。其次是石坎布设时没有很好地结合片块周边地形,只为追求片块图面视觉美观。最后是道路和沟渠的规划应尽量避开粪池或粪坑的位置,因为经过填埋后的地面可能会下陷而影响了工程质量。总之,目前重庆市在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其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在踏勘中仔细询问农户拟复垦地块的基本情况,再结合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道路和沟渠的规划应该尽量结合原有的路和沟渠,避开地面可能塌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