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分课后总结(优选5篇)

74

分课后总结 第1篇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课堂总结则能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一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正是学生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的时候,此时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一堂课仅有“凤头”和“猪肚”而缺少“豹尾”,则不能算是一堂好课、一堂完整的课,因为它直接有损于结果的优化。当然课堂教学结束的优劣,关键是教师,取决于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对教学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说到底也就是教师的学识、智能、语言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总结、研究课堂总结技能,充分认识课堂教学中这最后几分钟的作用,努力在几分钟里做出新、奇、乐的文章来。

课堂总结的方式一般来说是由教学内容与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来确定。通常的课堂总结类型有以下几种。

1.提问式

如《乘除两步计算式题》课堂结束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填空题:“在一个式子里,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当学生回答出在一个式子里,有乘有除,或连乘、连除,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加有减,或连加、连减,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加减是一对好朋友,乘除也是一对好朋友,当好朋友在一起时,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在一个式子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讨论式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要求用提纲出示。如《分解质因数》的课堂教学结束,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讨论题:①什么叫质因数?(举例说明)质数和质因数有什么区别?②什么叫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通常按哪几步进行?在具体分解质因数时,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察言观色,个别指正帮助,以此作为本节课的总结。这样的总结,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形成互帮互学、互相评价的氛围。

2.板书归纳式

根据儿童感知记忆的特点,通过视觉的记忆,往往胜过其听觉记忆,所以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板书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束时,板书已具有完整性,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板书整理归纳。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课堂总结,可以请同学们看黑板共同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但加法算式书写和计算都较繁琐,而乘法的书写和计算却很简便。以后碰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就用乘法计算。此时在“相同”两字下记上着重记号。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也可以让学生重温板书,自我对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允许学生质疑问难,或发表独特见解。

1.图示表格式

图示表格式课堂总结,即教师指导学生用图示或列表的方法归纳小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来揭示与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如《带分数乘法》这堂课,由于学生会受带分数加减法的干扰,会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乘,或把分数部分先通分再约分。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课堂结束时,可出示下列表格。

1.练习式

练习式课堂总结,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练习以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课堂总结形式。

如倒数教学的课堂总结,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来做练习。并在练习后总结:这节课学习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零除外)的倒数先把这个数看作分数,然后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

通过练习,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训练中提高学生分析、解题能力。

1.延伸式

延伸式课堂总结就是教师在教学结束时,有目的地把所讲知识延伸到课外,以便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为课外学科活动创造条件。

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堂教学结束时,布置如下手工作业:

(1)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2)先折折看,再回答图1中的平面图形能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这么多“手工活动”不可能都放在新授课中进行,正好通过课堂结束转移到活动课程,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样可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也可让学生用萝卜、土豆之类削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再将这个长(正)方体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开和自上而下切开,观察一下,它们各增加了哪几个面。这样做可以为解答综合发展题奠定基础。

1.扩展式(引申式)

扩展式课堂总结,就是教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引申、拓宽,教师提出较深入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拓展知识视野。

如“梯形的面积”课堂教学总结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节课我们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能否用像图2那样分割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讨论后,教师继续引导:还有其他方法吗?请在课后思考。

也可以请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梯形,面积公式除了计算图形外,还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板理式

梳理内容式课堂总结就是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番梳理,把重点、难点再突出强调一下,把知识结构与脉络理清,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些什么。这种方法能迅速指明要点,一般适用于概念较多的教学内容。

如“数的整除”第一课时,一下子出现整数、自然数、倍数、约数等概念,这些概念间有联系,易于混淆。练习之后,在总结时,再着重用比较法梳理一下: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整除与除尽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倍数与几倍有什么区别?

2.设疑激思式

设疑激思式课堂总结,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时,设法留下余味,有意设置一个悬念,促使学生鼓起更大的勇气去思考。这对学生课后预习也是一种强大的推动。

如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课堂总结时出示一道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迁移过去,看谁能够有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引起学生预习后续内容的兴趣。

3.游戏式

寓教于乐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决定的。课尾,学生十分疲倦,注意力也难集中,用游戏结束,可以使课尾气氛热烈,这特别适合于低年级数学课。通常采用摘苹果、红花配绿叶、送信、小兔回家、“放鞭炮”等游戏。在游戏中适当开展比赛、竞争,更符合小学生好胜和乐于表现自己的心理。

如学了“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后,结束时,可让学生分组比赛,比较f和f的大小,看哪组用的方法多,并说出道理与最佳方法。学生.们用的方法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比,化成同分子分数比、差比、和比、积比、商比等。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指导闼读式

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发挥课本的作用,使复习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阅读课本学生能养成读书习惯,还能为提高自学能力打基础。低段学生一般以通读为多,重点内容反复读。高段学生则要求在阅读中能抓出关键字句,并能读懂,还能表述出来,这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此外,我们的课堂总结方式还有儿歌式、活动式、首尾呼应式、异峰突起式、感染式、评价式、音乐式等等。我们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更多富有新意而又有实效的课堂总结形式。

分课后总结 第2篇

第一、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写“实”。

要有针对性,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或一种负担,相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对今后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第二、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快”。

第三、课后小结要与教学反思相比关注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课后小结的撰写不需要像教学反思那样“深”。

主要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理论适当地、简单地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有感则长,无感则短,切中要点,避免形式,能表述清楚存在的问题就行,不必要求多少字数,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一两百个字。

体育课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重点是教材或教学内容本身固有的,是在教学中必须理解或掌握的最主要知识点、运动技术环节或运动能力,对这一内容的正确理解或掌握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顺利进行,或是否有效。而难点,是教学中对于学习者而言难以掌握、理解的主要知识点、运动技术环节或运动能力。

另外说明两点:第一,重点是教学内容本身包含的,难点是教学中生成的,重点和难点有时是相关联的;第二,对重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反映的是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基本功;对难点的正确理解或把握反映的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功,是一个教师对教学过程预测和对学生学习情况预测的能力。

分课后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师生互动;形式多样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最后组成部分。做好课堂小结,能够有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总是会直接跳过课堂小结,恨不得将每一分每一秒都用来传授新知,甚至下课铃声响起还在继续讲授新知,这种忽视初中生真实接受知识的方式会让很多初中生感到十分疲惫,也让他们对数学课堂产生反感心理。因此,笔者认为,每一个数学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应该留出时间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知识内容与容量、学生的变化等,让初中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是系统的、有条理的。下面笔者从加强师生双方的互动、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小结两个层面,讨论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做法。

一、加强师生双方的互动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交流方式。大部分教师都在数学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且时常倾听学生的想法与交流,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被局限在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大部分情况下,课堂小结依然是以教师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的,这就让很多初中生认为课堂小结与他们无关。但实际上,课堂小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进步,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评价对象,整个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小结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小结之中,这能让初中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继续学习。

在“全等xxx”一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参与了课堂小结,他们需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在全体学生的说明与补充下,学生将全等形、全等xxx的概念以及性质进行了全面总结。然后,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有的学生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全等形,只是我们总说这两个图形是一样的,从来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来想过这问题。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的学生说:“全等xxx就是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图形,他们能够完全重合。”学生的总结结束之后,我先提出几个问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利用投影仪,让学生观看了三组图形,一组是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一组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一组是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学生对这三组图形的判断正误,便可以直接反央出他们对本课新知的掌握程度。然后,我再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总结,着重表扬了在课堂中积极提问、回答问题的学生,鼓励参与度较小的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主动,使用正确的教学语言,即含有一定激励性。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小结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小结就是用语言总结出本课的知识,但实际上,课堂小结的形式是十分多样的,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都是有效的。而如果教师一味地单一地总结课堂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因为很多学生对课堂小结没有期待感,即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时候,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但由于对课堂小结没有期待,所以他们会完全忽视课堂小结。xxx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因此,教师应该要设计多样的、有趣的课堂小结活动,使得数学课给学生意犹未尽之感。在“等腰xxx”一课的课堂小结中,我让学生利用学具与测量工具,亲自动手制作了等腰xxx,通过他们的几何制作结果来判断他们对等腰xxx的认识;在“平方根”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计算比赛,即为学生提供一组方程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计算速度最快的学生可以积一分,学生在这个比赛的竞争氛围下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学习状态。总体来说,我会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状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课堂小结是有趣的、有效的。

总之,课堂小结对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课堂小结中,教师要注意让初中生真正参与进来,保证学生对课堂小结有着高度的积极性,这是优化课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小结,使初中生能够对课堂小结活动保持期待与愉悦感,从而使初中数学课堂的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

分课后总结 第4篇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主渠道,在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步骤与环节逐步推进的,复习导入、主题探究、强化巩固、课堂总结是教学环节的核心要素。好的课堂教学,不仅应当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还应当有令人深思余味无穷的结束语——课堂总结,但是,有的教师对课堂总结不够重视,认为课堂总结可有可无。如果这样的话,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得不到归纳、整理和系统化,模糊的、错误的地方得不到纠正,容易造成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授课老师由于下课铃声响起了,便匆匆忙忙下课,没有总结,或者随便说几句马虎了事。这种不精心设计课堂总结的做法,就等于只顾耕耘,不管收获,不仅反映了教师教学的虎头蛇尾,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质量。下面举两个案例。

案例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课堂总结

师: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是非常简单的,大家认为呢?

生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确实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正负符号的运用并且计算准确就可以。

生2:不仅在计算中要正确运用正负符号,还要恰当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计算过程更简便。

师:你们说的都很对,所以我们必须计算仔细。

上面的这个案例,只是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强调在计算中要仔细,忽略了对下一课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导入,使两课之间缺乏承上启下的联系,是一个简单而又缺乏实际意义的总结。应该补充说明“实际上大多数分式的分母是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又该怎样计算呢?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这样就使课堂总结更完善。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析”的效果,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对下堂课“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学习欲望。

案例2:《直角xxx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生1:我们学会了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去判定两个直角xxx全等。

生2:如果我们要判断两个直角xxx是否全等,那么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写斜边、直角边定理,当然,前面学过的“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定理也可以考虑。

生3:要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前提条件是两个xxx都是直角xxx才可以。

生4:两个直角xxx斜边、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另一直角边也对应相等,所以,两个xxx有三边分别对应相等,根据边边边定理,两直角xxx全等。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何感受?

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活动,使我们感受到数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科学,它能帮助我们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案例2中,教师把知识与技能的总结看做是课堂总结的一部分,采用了归纳,演绎的思想方法,并且将新旧知识进行了转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养成反思与总结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让学生谈体会、谈收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态度的教育,这样的总结实际上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的交融。使学生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互译,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紧密相连,感到学数学会使自己更聪明。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的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帮助与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能力。数学教材内容有着严密逻辑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知识则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和课化。数学是一门科学,而数学教学则是一门艺术,数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

(一)课堂总结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总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如,在学习xxx内角和定理时,对于定理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它所内含的数学转化思想。在讲xxx内角和定理前,学生大脑中的180度角有平角,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成的同旁内角,证明内角和定理的过程就是将xxx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或同旁内角的过程。在课堂总结时应该引导学生概括这种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有了这种转化思想,就有了思维的方向,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又如,在余角和平角的课堂总结时,补角的定义与性质可以通过类比余角的定义与性质得出,同时,本节课中的运动的观点,方程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等,都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过程知识进行高度概括,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再如,在配方法一节的课堂总结时,应引导学生概括配方法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一般式的方程转化为一个数或式子的完全平方的过程,等等。在总结中不断让学生体会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等,能让学生的思维上一个较高的水平,能让学生用数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

(二)课堂总结的基本形式

1.概括式总结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可由教师或学生完成,但一般以教师为主。教师概括本堂课内容,强调重点,指明关键,提出要求。可采用叙述、列表格、图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总结概括。

2.悬念式总结

这种总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的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完“平行四边形”后,师生共同总结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这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改为直角,那么它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就开始议论并总结说:“这是一个长方形。”教师立刻说:“这就是我们下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做好预习。”

3.前呼后应式总结

这种总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总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4.比较异同式总结

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将新学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或公式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和扩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提出规律性总结

这种总结对定理、公式、规律、解题方式和步骤进行总结,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完善和发展。

(三)课堂总结的主要特点

1.课堂总结要有目标性

好的课堂总结,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堂总结的意义。例如:“正比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意义;③使学生会判断两量是否成正比例。总结时可列出三条:①两种量相关联;②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③相对应量的比值一定。

2.课堂总结要有引导性

总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达到求异、求佳、求新的境界。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又培养了思维的严谨性。

3.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

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课堂总结就要通过揭示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揭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总结中要教给方法,要预防错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通过总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4.课堂总结要简练易懂

分课后总结 第5篇

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时间不衔接、出现教育时段空白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贯彻落实《蚌埠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本学期,某某学校继续开展了课后服务,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服务对象及时间

在筹备开展课后服务初期,学校和家委会积极联系,召开了校级家委会,班级家长会,积极动员宣传,向家长说明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原则、时间、内容、收费及学生安全管理,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认可。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包含了全校学生。另外,学校开展延时课的时间根据时令不同适时调整,但都不晚于18:00。

二、服务志愿者及内容

学校自从筹备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积极踊跃报名,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课后服务队伍中去。学校一二年级主要以团队活动、手工操作、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为主。三年级以上主要以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团体活动等实践综合类活动,各年级都不存在老师上新课的现象。

三、收费标准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每天课后服务都不超过两节课,并且按照每课时2元的标准进行收费。另外,对于收费情况也进行了公示。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开展还算顺利,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结束后,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为此学校除了加强打门口领导值班和家长护学岗,还积极与经常接迟的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在离大门最近的教室,对于没有家长接的学生集中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另外,学校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课后服务的开展,真正的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解决大部分家长“三点半”“四点半”无人接孩子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