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表(共4篇)

108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表 第1篇

第15课 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1. xxx种: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xxx等

2. 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

3. 舰队:东海、南海、北海

4. 1971年,研制导弹驱逐舰

5. 1970年,研制出第一艘_(1974装备)

6. 海军组成: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7.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8. 人民空军初次考验:抗美援朝战争

9. 1956年,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

10. 空军: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 第二炮兵部队:

(1)组建时间:1966

(2)地位: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3)作用: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_、遂行核反击

(4)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

(5)更名:火箭军

(6)更名时间:2015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1)时间:2014

(2)地点:福建古田

2. 五大战区(2016建立):东南西北中部

3. 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4. 新格局: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5. 意义: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筑起了_的钢铁长城。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1949年10月2日,与苏联建交

2. 意义: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 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

(2)人物:_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地位: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5)意义:标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时间:1955

(2)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3)意义: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人物:_

(5)外交成就:“求同存异”方针

(6)“同”:①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干涉和侵略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③发展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

“异”: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不同

2. 日内瓦会议:

(1)时间:1954年4月-7月

(2)人物:_

(3)内容: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 联合国成立:1945

2. 恢复席位:1971年10月 第26届_

3. 原因:①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亚非国家支持

4. 意义: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二、中美、中日建交

1. 美初期政策:政治对立、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2. 中美建交前提:台湾问题(一个中国)

3. 中美建交:

(1) xxx秘密访问中国

(2)1972 _访华

(3)1979 中美正式建交

4. 中日建交:1972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表 第2篇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一、民族团结:

(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补充:民族居住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一干部代表:xxx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_”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一针对一(最早)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_”的含义:就是在_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具体时间)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4)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基本方针:形成了“和平统一,_”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_的发展: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_出现了历史性变化;

②1992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xxx和海基会会长xxx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_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

③一八项主张;

(4)港澳问题与一的比较:港澳问题是中国的外交事务,需要中国与英国、葡萄牙平等协商解决,而一则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

(5)对我国一的看法(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台湾回归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_”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

③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成功范例;

④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

(6)补充:近现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两次分离:

①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②1949年一_退守台湾,直到今天。

第五单元:国防的建设和外交

一、钢铁长城

1、新中国建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3、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_;

4、1956年仿制歼5型歼击机(空军发展历程:购买——仿制——自制)

5、20世纪50年代中国创建导弹部队(1957年)

6、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1953年底,中印谈判时,_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经中印xxx总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美、苏、英、法、中)之一的身份参加。

4、1972年,美国总统_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5、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

6、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_恢复了了_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_常任理事国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7、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8、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P83图)

1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12、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热门文章: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表 第3篇

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

答:〈1〉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作用)

答:〈1〉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3.怎样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答:〈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2〉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3〉我们必须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4.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答:〈1〉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需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表 第4篇

1.对农业的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

(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时间:1954年—1956年

(2)方式: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3.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三大改造的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三大改造的缺点: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