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22篇)

115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变得弯曲或产生了断裂就会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

许多盆地在形成以后还曾经被海水或湖水淹没过,像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都遭遇了这样的经历。后来,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加上泥沙的淤积,盆地内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却干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了。但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海、湖河流中,曾经生活过的大量生物死亡以后被埋入淤泥中,就会成为形成石油、煤炭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科学家们非常关注盆地研究的重要原因。盆地中的岩石沉积大多相对比较完整而连续,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植物死后也比较容易保存成化石,所以盆地也是古生物学家们寻找化石的好去处。

还有一些盆地,主要是由地表外力,比如风力、雨水等破坏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沿着地表岩石比较软弱的地方向下侵蚀、切割形成各种不同大小的.河谷盆地。在我国西北部广大干旱地区,风力特别强,把地表的沙石吹走以后,形成了碟状的风蚀盆地。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的一些盆地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在一些地下有石灰岩发育的地区,常年流动的地下水会使那里的岩石溶解,引起地表的岩石塌陷,也会形成盆地,地质学家们把这类成因的盆地称为岩溶盆地。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广西等地就有很多这种类型的盆地。

总结:在强烈的挤压或拉伸作用下,一些大型盆地的基底会发生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在我国华北渤海湾、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等地壳活动剧烈的地区,这类盆地多见。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一)学习什么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城市分布的人文地理内容?是区域地理,还是综合地理?

(二)在什么地方?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政区位置等,要搞清所学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与联系,要充分利用地图和地球仪,通过读图、填图、绘图等办法得到巩固与提高。

(三)为什么有这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要知道某一区域中为什么有某种地理事物或某种地理现象及其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学习时应认真听课,特别注意老师的启发、引导与指导的内容,结合课本“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认真观察、探索、思考,用发散性思维创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规律。

(四)将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现象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将地理现象与人类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分析它对人类生活、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哪些不利影响。

(五)掌握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人类怎样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怎样防御自然灾害,减少或免受损失?怎样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地图学习地理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已了解到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不但展示了各个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会阅读地图是无法学好地理的。那么应当怎样阅读地图呢?

一般说来,阅读一幅地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认识地图。这是阅读地图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课上老师一定按这样的步骤教同学们认识地图:

1,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

2、通过对比例尺的运用量算地理事物间的大致直线距离。

3、了解各种表示地形的图,从而推断地势的大致起伏状况和主要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4、通过对各种图例的了解,在地图上认识和查找各种地理事物。通过以上四点,我们知道“认识地图”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在各种地图上判方向、量距离、明高低、识事物。这项读图基本功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xxx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xxx、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4篇

§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 佛 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补充总结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海拔最高 高原、盆地

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水热充足 日照充足,气温低 干燥,日照充足

主要河流 黄河、黑龙江 长江、珠江 长江、黄河源头 塔里木河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钾盐、石油 煤,石油

主要农作物 小麦 水稻、甜菜 青稞 甜菜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5篇

§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xxx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xxx山;西岳华山;南xxx;北xxx;xxx(sōng)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滚滚长江:长江源自xxx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6篇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xxx。

3、黄土高原是世界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xxx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xxx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7篇

24.对于水土流失解决的措施,植树种草。

27.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34.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生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25日是土地日,3月12日是植树节。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

5.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7.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耕地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8篇

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但耕性差,水分有效性低,在有动力机具和灌溉条件下,其农业生产潜力才可得到发掘。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中国东北黑土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

乌克兰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1928年,“黑风暴”几乎席卷了乌克兰整个地区,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5至12厘米,最严重的达20多厘米。在美国,1934年的一场“黑风暴”就卷走三亿立方米黑土,当年小麦减产51亿公斤,举国震惊。为保护黑土地免受侵害,国外两大黑土区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合理规划土地和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等开展研究,大举营造农田防护林,采取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办法,充分发挥耕作措施与林业措施相结合的群体防护作用,经过40年的'治理,已见成效。

作为与美国密西西比流域沿岸及乌克兰第聂伯河岸并称的全球三大黑土带,在古《山海经》中便有记载的北大荒,横跨从东经123°40′到134°40′的11个经度,纵贯北纬44°10′到50°20′的10个纬度,总面积多达万平方公里。

总结:我国黑土区的开发比国外两大黑土区晚,大规模开荒垦殖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二十年来,我国已逐步加大了对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9篇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度位置: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存在时差,南北跨纬度近50度导致温度差异;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黑龙江省);最南:曾母暗沙(海南省)最西: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xxx:黑龙江与xxx江的汇合处(黑龙江省)。

3、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4、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5、xxx: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日、菲、马、印尼、莱

6、三级行政区划:省、县、镇/乡三级

7、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8、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简称和行政中心:P8,P9

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云(滇)、桂、粤、台)四省,海南省全部属于热带。

10、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邻国最多和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是广东省,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11、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最多:广东省人口最少:澳门

1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上升趋势。

13、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14、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15、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55个。

17、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

18、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9、民族分布地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0、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火把节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_——跳跳板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最西:帕米尔高原;xxx:黑龙江与xxx江的汇合处。

5、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xxx:2万多千米

6、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万千米。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8、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xxx、不、缅、老、越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10、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11、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12、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数量世界第一:2000年达亿;占世界。

14、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15、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17、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占8%。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人口最多。

20、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1、独特的民族风情: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回族——古尔邦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_——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

22、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阶梯名称平均海拔地形类型分界线;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二阶梯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24、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①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东侧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侧黄土高原东侧华北平原

③巫山西侧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横断山脉西侧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⑤昆仑山脉北侧塔里木盆地南侧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北侧准噶尔盆地南侧塔里木盆地

25、主要山脉走向:(1)东—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阴山、(中间)昆仑山脉、秦岭、(xxx)南岭(2)东北—西南走向三列:(西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边)台湾山脉(3)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xxx山、祁连山脉(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6、中华五岳:xxx山、西岳华山、南xxx、北岳恒山、xxx山

27、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齐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区面积广大。

28、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大江大河发源地;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29、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内有我国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0、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3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3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多特殊天气、(4)多旱涝灾害

3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位置

3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纬度位置

35、我国的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36、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37、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xxx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

38、我国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39、我国洪涝灾害的原因:(1)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2)如果夏季风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

40、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为界线

41、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位于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

42、我国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44、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

43、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注入太平洋:黑龙江、xxx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44、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枯水期。

45、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节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注意:我国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即春汛和xxx)

46、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47、我国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流湖,也是我国的湖泊。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48、长江发源地:青藏高原的xxx山,源头:沱沱河。(黄金水道)

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6300千米,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汉江(武汉)、乌江、xxx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上、中、下游分界点:宜宾——宜昌——湖口

48、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卡日曲。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兰州)、湟水(西宁)、洮河、汾河、洛河(2个)、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50、“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中游地区植被差?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

(2)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下游:xxx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5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52、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53、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xxx不变的。

(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5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

55、“人多地少”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亿公顷)

56、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7、林地分布在东北(xxx)、西南(xxx)、东南山区(人工林和xxx)

58、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59、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60、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防灾。

6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黄、淮、海流域(华北平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62、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季节变化大,xxx多冬春少。(2)年际变化大。(3)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库

63、空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南丰北缺。(2)解决方法:跨流域调水。

64、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65、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

66、(1)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2)中线: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北京、天津。(3)东线:长江下游扬州处沿京杭运河——天津。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1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3.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这里是要学会区分什么情况用什么运输的方式。

6.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

7.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运输。

8.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

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11.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12.在铁路干线交汇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如北京,上海,郑州等。

铁路线这里至关重要,几乎每年中考都会考,非常重要。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10.棉花是经济作物,大豆,花生和油菜是油料作物。

13.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他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5.在城市郊区的农民多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生产。

16.“杂交水稻之父”是xxx。

1.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

6.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12.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1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国,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1、位置

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xxx端的xxx江畔(东9区)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东5区)时差4小时多。

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量丰富,南北相差近50个纬度,致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使东部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生产,还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又由于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与各国交往。西靠亚欧大陆,陆上交通便利,现已开辟了横贯东西的亚欧大陆桥,可直接与各国直接往来。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xxx端在黑龙江和xxx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多,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xxx:黑龙江与xxx江的汇合处。

5、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xxx:2万多千米

6、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8、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xxx、不、缅、老、越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10、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1、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0多个国家。

2、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世界上人口前十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xxx日利亚。

4、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前六位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5、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5篇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自然资源的特点:①从哪里来?→自然界;②对人类有何意义?→有利用价值。

自然资源的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在短期内可以循环更新使用的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我们应合理利用,并注重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②非可再生资源:在短期内不能循环更新使用的资源,如各种矿产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2、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持续增长;③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破坏和浪费严重。对策: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例:P64活动1、2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有利: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且类型齐全(2)不利: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合理;分布不均匀;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参照课本P67图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

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少、一多、一不足”: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参照课本P67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其中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的耕地以水田为主;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等)、西南(横断山脉等)和东南(以人工林为主)地区。

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建设乱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完成课本P73活动1)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水资源

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Δ简单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季风气候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从时间分配看,我国xxx多,冬春少。夏季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冬春季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东多西少。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土地资源不到40%,而北方水资源仅占20%不到,土地资源60%以上,我国水、土资源的匹配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2、 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建设。

时间分布不均 兴建水库(如长江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流和水量。它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参照课本P79页图)

南水北调是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黄河流域,缓解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xxx、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方案的输水通道是京杭运河)(参照课本P79页图)。

3、水资源的利用对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参照课本P81页图农业、工业和家庭节水措施)目前改革农业灌溉技术的主要措施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补充材料》:

读课本P75页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地球上,所占比例最大的水是海洋水(97%)

(2)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3)有专家预测,21世纪人类将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4)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提高公众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读课本P82页图节水标志,明白节水标志的含义。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6篇

14.青藏xxx均海拔四千米以上。

15.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第二阶梯海拔多在一千米到两千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秦岭淮河这里很重要,非常重要,后续会继续讲。

13.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4.汇集河流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5.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6.松花江结冰期最长。

7.长江水量最大,珠江(西江)汛期最长。

8.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长江和黄河的图是重点中的重点,重点中的重点!!

19.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7篇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要想富先修路”

二、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运输量大,连续性强,速度较快,受天气影响较小,运费较低

2、地位:国内运输的大动脉

亚欧第二大陆桥

是一条横贯亚欧两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国际海陆联运通道

起点:连云港

终点:鹿特丹

我国境内铁路起止点为:连云港、阿拉山口

因为所经地区无论政治、经济、自然气候条件等,都比较优越,因此重要程度远超过亚欧第一铁路大陆桥(西伯利亚)

3、铁路运输的发展

青藏铁路建设

全国铁路大提速

夕发朝至

春运票价浮动

京沪“磁悬浮”铁路

三、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A)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

B)作用: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在自然条件复杂地区担负主要运输任务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8篇

1、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的温度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而温带有可进一步划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3、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通过第5页活动,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与下列因素的联系:(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高山气候区;(2)气温和降水;(3)地形。

5、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影响程度,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9篇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只适用运输液体和气体,如石油和天然气等。

2、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参照课本P97页活动1、2)。

3、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情况(课本P91页图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三横五纵”的名称及交通枢纽)

东西干线(自北往南)依次:

①京包—包兰线 xxx—兰新线 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自东向西)依次:

①京沪线 xxx九线 xxx哈—京广线 ④焦柳线 ⑤宝成—成昆线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

(1)定义: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划分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

(3)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4)地区分布差异: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很明显。(参照课本P100—101页 图 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阅读材料及活动题)

①在我国东部主要分布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②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 举例说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实例见P102页图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及文字说明)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xxxxxx、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2)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例:P103——104活动1、2、3

(3)我国东中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差别及原因: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不源广,xxx多,市场大。⑵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参照课本P110页图及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的文字说明、P111—112活动题1、2)。

(1)定义: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3)重要性: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4)工业分布趋势:沿铁路线、沿黄河、沿长江、沿海。其中,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个基地、5个特区、14个开放。

2、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参照课本P115页活动1)

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老工业基地起到振兴作用;

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对北京市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20篇

读课本P2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1—3题

1、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自北向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总结我国省区之最

你认识下面的省区吗?请你完成下列题目:(20分,每空1分)

读中国政区图空白图,完成下列11——15题目:

1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xxx洋 ②台湾海峡 xxx ④琼州海峡 ⑤南海

1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A.俄罗斯B.印度C.蒙古D.朝鲜

1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14、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辽宁和山东。

15、在空白图中试填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读课本P11图我国人口的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16——18题:

1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7、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历史上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949——1990年,主要原因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18、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因此,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读课本P13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完成下列19——22小题:

1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20、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县。

2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22、试讨论课本P14活动2。

23、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4、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5、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6、少数民族与居住省区的搭配: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藏族——西藏自治区、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27、少数民族与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搭配:傣族——跳孔雀舞、泼水节;藏族——献哈达、跳集体舞;蒙古族——摔跤、那达慕大会;朝_——跳长鼓舞、跷跷板;彝族——火把节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21篇

海拔与地形

⑴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⑵相对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⑶等高线是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线。

⑷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会认识不同的等高线。)

⑸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⑹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地表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⑺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

陆地与海洋

⑴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⑵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⑶印度洋、北冰洋)要记住大小和方位。

⑷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⑸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⑹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⑻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洋,呈S形的是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是印度洋。

最新范文

初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22篇

第一章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xxx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xxx端:黑龙江与xxx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xxx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江西、江苏、黑龙江、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重蒙台海福吉安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庆、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_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xxx、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个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21、个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