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篇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优秀xxx:
题 目: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法律问题研究
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即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委托贷款由于涉及委托人、贷款人与借款人等多方当事人和委托、借贷、担保等多种法律关系,基于其关系的复杂性,理解并研究其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对正确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依法保护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委托贷款分类、法律特征、法律关系的性质等基础理论入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制度、商业银行、监管部门这三方面提出了一点建议,以完善委托贷款法律制度。
第二、本选题所涉及的法律规定综述
根据查阅到的相关法律规定可看出,对委托贷款业务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现行的主要依据是《贷款通则》的有关委托贷款的规定,但《贷款通则》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性,并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特别是对于新发展起来的业务比如集合委托贷款很难实施有效的管理;我国关于委托贷款纠纷的处理依据散见于一些部门规章或司法解释,法律层次较低,增加了金融机构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
第三、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拟形成的新见解
根据笔者所搜集和整理的资料,涉及委托贷款的文章大多只是从某一方面对委托贷款进行理论上的阐述,xxx《关于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一文中,对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商业银行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应注意的法律问题;xxxxxx先生主要是从委托贷款合同的角度来阐述委托贷款各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当事人的诉讼地位;xxx《浅析商业银行企业委托贷款风险》一文中从资金来源、
资金用途、法律关系、商业银行等各个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问题与风险,并从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法律层面提出来相应的对策;xxx在《委托贷款及其法律责任探究》一文中主要探讨了委托贷款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
他认为应该依委托合同的一般原理并以违约损害的过错归责原则为基础来确定委托贷款各方的责任。
很少有文章对委托贷款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
本文拟形成的新见解为建议从法律层面明确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性质是一种间接代理关系,所谓间接代理,是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利益而为法律行为,使该法律行为的后果先对自己发生,再转移于他人的行为。
委托贷款行为完全符合间接代理的法律特征,明确委托贷款行为的性质,对于正确处理委托贷款纠纷意义是重大的。
第四、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
第一部分 论文结构及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拟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
1、xxx.委托贷款的价值、法律性质及若干实务问题[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xxxxxx.委托贷款合同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律师,(6).
3、xxx.委托贷款及其法律责任探究[J].河北法学,1998(6).
4、江赛民,xxx.委托贷款中债权人认定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11).
5、xxx.关于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新金融,2001(4).
6、xxx.浅析商业银行企业委托贷款风险[J].现代企业教育,2010(3).
7、xxx.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及风险防范[J].福建金融,(5).
8、xxx.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J].知识经济,2010(18).
9、xxx商业银行集合委托贷款现实分析与管理建议[J].西南金融,(8).
10、xxx委托贷款合同纠纷若干法律问题初探[J].上海金融,1992(9).
11、xxx.委托贷款合同纠纷主体及其民事责任的确认[J].山东审判,(5).
12、xxx委托贷款的特点及风险防范措施[J].理论界,(5).
13、xxx.委托贷款法律风险的分析[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7(7).
14、董碧仙.委托贷款行为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1997(12).
15、xxx,侯双梅.委托贷款业务的现状及规范对策[J].南方金融,1996(1).
16、xxx应加强委托贷款的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3(1).
17、xxx.委托贷款协议性质及其相关问题[J].人与法.2003(9).
18、xxx,xxxxxx解析委托贷款的契约安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5(2).
19、xxx.委托贷款搭建民间融资平台[J].理财周刊.2009(42).
20、xxx,陈志君.一起委托贷款纠纷案给予的启示[J].银行家.2010(2).
21、xxx.金融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2、朴明根,xxx,xxx.金融全球化下银行风险防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3、xxx.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4、xxx主编.城市发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创新研究[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25、xxx.民法总论(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6、xxx星.银行风险防范的法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7、张世诚._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释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8、xxx银行法案例选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9、韩良.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0、xxx.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1、xxx.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理解与适用[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32、xxx.信托法与信托制度创新[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33、xxx奇.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4、xxx.金融法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5、钟瑞栋,xxx聪.信托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2篇
题目:论敏捷信息技术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综述
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而是流动资产的审查重点。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此外货币资金既是资本运动的起点,又是资本运动的终点。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控制风险,单位在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与核算,对于保障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规定货币资金使用的职权和责任,保证权责密切结合。2、规定货币资金核算和管理的处理程序及手续制度,使货币资金运转正常。3、健全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货币资金业务建立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的重点,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法使用以及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产品的分配,仍然采取商品货币形式进行交换这就决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一切经济关系,也依然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结算进而要求每个企业的.财会部门,要从加强经济核算的基点出发,努力增加货币资金的收入,减少货币资金的支出,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经政策,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货币资金的核算.
二、研究内容
本文拟针对敏捷信息技术公司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分析,结合自己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三、实现方法及预期目标
1、实现方法
2、预期目标
通过对敏捷信息技术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完善自己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有一定的认知。
四、论文结构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货币资金的定义及特点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及作用
影响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质量的因素
2.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分析
敏捷信息技术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
现金收支业务管理中的问题
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管理中的问题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完善敏捷信息技术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
支票、收据控制
银行对账单控制
往来账核对控制
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
账实盘点控制
库存限额控制
专人负责控制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内部稽核控制
审计监督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
五、对进度的具体安排
1——6周,毕业实习和实习答辩,要求:结合实习完成选题、开题工作,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第6周周三,进行实习答辩,学生提交实习日记、实习鉴定和实习报告。
第7周周三,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8——10周,完成论文初稿。
11——13周,修改论文,定稿,打印并上交论文、开题报告、翻译的外文资料,并将论文电子文档交指导教师备案,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评阅教师进行论文评阅。
14周,统一装订论文。
15周,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l]xxx.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现代商贸企业,(7):13—16.
[2]马利军.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8(1):56-57.
[3]张怡.关于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认识川.科技资讯,(24):19-20.
[4]闫风琴.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8-10.
[5]xxx对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对策的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1):29—32
[6]xxx,xxx.推行应收账款筹资的若干问题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60—61.
[7]宋朝晖.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6):.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3篇
题目名称: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在我国不断深化市场改革,积极投身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当代,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这也正是从美国开始并漫及到全球的金融动荡所深刻说明问题。
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增加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也是实体经济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在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深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且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的逐渐深入,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呈现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世界经济和金融动荡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国内已走出阴影,有部分国家却是正在或刚刚挣扎出来。所以,加强金融风险的研究与管控,已是全世界各国必须严格执行的工作。
要明确,我国经济体系存在又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是不争的事实,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确也引起了各国金融学界的广泛关注。应对金融危机的最佳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也要求我国应将应对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对金融危机的预见上。因此,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水平,已成为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更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防患于未然”,相对危机后的补救,危机前的防范于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各国都应重视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且灵活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我国金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我国金融、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一)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对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其逻辑起点应该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对金融风险识别的研究当首推Irving Fisher(1993)针对1929年的金融危机所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入衰退期后企业会逐渐丧失清偿能力,当银行被拖入企业的债务链时便会引起通货紧缩,借款者为了偿债便会低价抛售资产,如此循环便会导致大量破产失业,由此爆发金融危机。
二十年后,Hyman P•Minsky(1953)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 认为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 当金融体系的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便会爆发金融危机。
随着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增大。Friedman(1963)首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开创了“泡沫”理论之先河, 认为证券市场被投机资金越吹越大的“泡沫”是引起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随着讨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分别从更多角度寻找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Kindleberger(1978)提出了“过度交易” 理论,认为是人们对金融资产的疯狂投机行为导致了金融危机;Krugman(1979)首次提出“货币危机”理论, 认为导源于国内经济政策和固定汇率间的矛盾会导致国内金融风险积累,引发金融危机;Tobin(1981)提出了“银行体系关键论”,认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极易把整个金融体系推向崩溃;而Obstfeld(1986)的货币危机理论则认为, 是固定汇率的不可持续性引发了危机,而直接动因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动摇了投资者信心,形成了风险根源,并自动引来了投机资本攻击。GaryH•Jefferson 提出, 在产权没有完全界定清楚的经济中容易产生大量寻租行为, 特别是在转轨国家中,上层经济机构产权未能完全界定清楚,低层经济机构会消耗金融资源,形成资源层层空洞化,导致金融资源过度消耗,产生金融危机; Stanley、Cavallo和Majnoni()认为, 由于发展中国家看似严格的监管原则下实际上潜伏着由于执
行“软预算约束”而造成的风险堆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预警模型上,有一些经典的模型代表。Frankel 和Rose()利用的概率单位模型(probit model)和多元Logit模型,简称FR模型。Kaminsy,Lizond和Reinhart()的“信号法”(signal approach),简称KLR模型。Sachs,Tornell和Velasco(1996)的横截面回归模型,简称STV模型。斯坦福大学的`xxx教授在1995 年就较成功地预测了东亚金融危机,提出了主观概率法。
(二)国内研究综述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4篇
一、研究动机
愈来愈多的个人与厂商企业将其事业与投资范围扩展到国际间,使得各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得不随着贸易及资金的流动而朝向国际化发展。因此,为求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适当的金融改革与金融体制健全发展,进行7金融深化8是必要的手段。
然而,要将原来实行严格管制的封闭性经济社会跨入开放自由的国际市场,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制度峰正与环境适应后,才有可能逐渐进入全球性的国际市场。但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准备好才进入国际市场。最快达成国际化及全球化的方式之一即为加入国际组织,以国际组织会员的身分得到国际资源的帮助及优惠等条件,不但加速国内经济的成长,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国家收益等等的优点,使得各国纷纷以加入国际组织为全球化的首要目标。
但是,在享有利益的同时,加入之会员国亦需将国内市场开放成为.国际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应优先考虑国内的经济与市场是否经得起国际性的冲击,并且为即将成为国际性的市场做最完善的准备。例如交通运输、电信通讯、金融服务等等,这些基本设施的准备与管理,除了配合国际市场需求外,更应该以增强本国产业对外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尤其,金融服务业对于影响国内经济,因此在进入国际市场前,除了必须了解国际性金融环境外,对于本地的金融服务产业之发展与现况更应该认识清楚,以便于为迎接全球化而准备。
二、研究目的
一般而言,亚洲大部分的银行组成是由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成立,或是财团或家族集团为了替相关企业筹措资金来源而设立。(xxx、庄安棋,)。台湾银行的发展过程亦如一般亚洲银行组成相同,由政府、财团、家族集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替相关企业筹措资金来源而设立。台湾经济发展初期为稳定物价、安定金融及发展经济目标,*政府采取严格管制金融制度。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组织的成立、加上通信科技的发达,资金的自由流动的趋势下,对于金融管理进行弹性调整与开放措施,朝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方向推动。
近年来,台湾经济的快速成长、台商的外移,以及消费金融的兴盛,在这多变的金融环境下,政府*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为主要目标,采取金融开放政策、修改金融制度的方式,主导本地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改革与转型。银行产业在这一波波的改革与转型方案中,是受影响及冲击也是关系着改革与转型成功或失败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一切的金融改革措施主要是以符合全球金融市场环境的需求为目标的前题下,台湾政府*所主导的金融改革与转型策略如何影响本地银行业以及是否适合本地银行业的发展,乃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拟针对下列之事项进行研究。
1、全球金融环境变迁对银行产业之影响。
2、台湾金融改革过程与制度分析。
3、台湾金融改革对本地银行业之影响。
是后,经由分析结果提出台湾金融银行业之未来发展策略与可行之方向,以供相关单位之参考与建议。
4、研究方法与限制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探讨法与归纳分析法,首先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论文期刊、报章杂志,含括经济、金融发展相关之文献与统计资料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整理归纳出全球金融演进方向及台湾金融改革策略,对台湾银行业之影响。同时,采取相关台湾金融统计资料长期时间序列方式,分析并实证经由实行金融改革后银行业之成果。
基于银行的属性为市场信用中介机构,经营的特性不同于一般企业,其受到国家制度的监督与管制。必须透过良好的策略规划,才能跨越国界的藩篱,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在金融改革开放策略的实施后,对于银行产业的影响范围甚广,对于银行业内部环境之影响,包括货币、外汇、经营项目、金融商品等;而对于外部大环境之影响,将是迁动整个金融机构系统之改变,及国家政策之修订。因此,本论文讨论之范围是以对于整体银行业之改革方向、国家管制政策之改革策略为主要研究主体;而分析之项目是以台湾的金融制度改革策略对本地银行产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由于金融改革项目所涉及层面非常的广泛,并非个人或论文研究可以完成的,因此,本论文将金融改革项目及影响范围,以平衡计分卡提出之四构面为分割基础,再由四构面加以分析金融改革之策略目标及银行业成果评估。
四、研究创新与贡献
台湾金融业之初期是采取传统保守的方式,为了跟上国际发展的脚步,台湾对于金融改革之策略采取依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因应,并以诱导的方式引导银行机构进行改革与转型。尤其在决定加入wto之前后,金融改革更是xxx茶的展开,对于金融改革议题的研究与讨论更是不胜枚举的情况下,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如下。在许多论文及研究报告对于台湾金融改革措施大多数是以现阶段政策评论的方式提出讨论,而本篇研究是从国际金融环境转变的角度来分析台湾金融改革历史及其实施之策略,此为创新之一。
另外,多数研究方法是以模型量化之方式来验证银行经营绩效,本篇研究则依据实际银行产业的长期经营之金融统计资料,来分析银行配合金融改.革过程及成果趋势,则为创新之二。
以银行体制为研究范围者,大多数是以银行各别绩效、一财务或风险等做为个别深入研究项目,本研究是以金融市场中之银行产业为对象,以市场结构、顾客面、企业流程及学习创新等项目做市场分析,则为创新之三。因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台湾所提出的金融改革政策,对于本地银行业所造成的重大冲击与改变,其成效评估与对未来发展之建议,为本研究贡献。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5篇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xxx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6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居民的投资意愿及现代理财观念增强,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点。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金融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通过对于当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系统分析与思考,一方面希望能使我国商业银行对开展个人理财有一个更全面清晰的认识,把个人理财提高到银行的一个战略高度来把握;另一方面,希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取得竞争优势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与策略。
个人理财业务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各家银行已普遍认识到了开展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细分客户市场,不断丰富理财内涵,提升服务质量,银行理财将渐入佳境,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aghion,etal:现在商业银行间及其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陷入过度和无序竞争不利于产品和服务创新,最终可能导致个人理财市场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这大大不利于我国个人理财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国内研究现状:
黄国平(2017):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从产品导向的发展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综合性发展模式提升的转变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所遭遇问题,既有金融发展滞后,制度创新乏力等外部环境的约束,也有商业银行业内部经营实力和发展理念上的不足,加快和促进当前发展模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在制度和政策上设计上提供支持,亦依赖于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创新,以旨在发展和培育一个层次清晰,形式多样,服务高效和竞争有序的个人理财市场。
赵春萍(2017):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金融资产结构层次相对偏低,在居民金融资产构成中,存款和现金所占比例高达,相较于韩国和日本两国,分别高出和个百分点,甚至比金融市场发达和成熟的美国高出个百分点。这亦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xxx(2017):人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提升业务模式,实现业务发展转型重要手段和工具,这几年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发展,是其适应金融市场演进,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还是把理财产品当成了扩大银行存款规模的手段,在成本控制上也没有科学地计量这些产品的利润贡献度和总体风险程度,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环节。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7篇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可是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阻碍使用率的因素xxx店口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目前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xxx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一书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 xxx君在《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4)一书中提到对于银行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刷卡奖励的活动或是增加特约商户数量以刺激消费者消费;还可以添加增值服务,让有此需要的消费者在出示卡时即可消费享用。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xxx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 [N]()一书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现或盗用,银行不承担责任,这样将很难保证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强信用卡的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盗刷以及相关的损失。_,xxx在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就相当于银行为你提供了一笔无须手续的短期信用贷款,只要在到期还款日前全额偿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缴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环信用,通过适当的负债来换取资金的周转,以降低理财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购物。
四、论文(设计)主体框架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体框架:
一、诸暨市信用卡使用问题的提出
二、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一)、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况调查
(1) 信用卡的持有年龄
(2) 信用卡的持有张数
(3) 不同银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增长情况
(2)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情况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况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调查
(1)、信用卡的满意度
(2)、信用卡设密码调查
(3)、客户和银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三、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况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诸暨市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XX年12月~1月,资料收集。
20XX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XX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XX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XX年4~5月,完成论文。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8篇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的新思路。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用度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主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和 CSFP信用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 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是由 J. P. 摩根公司等于 年开发出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依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 ”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
麦肯锡模型克服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可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 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将贷款看作期权,首先利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 (default ex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主要使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动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的特征。
4. Credit 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方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sse FinancialProduct)于 1997年推出。该模型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Credit Risk是一种违约模型,它忽略了转移风险。但是,该模型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模型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数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闭形解,具有计算上的优势。
就我国而言,已逐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同业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借鉴上,以此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xxx在《Credit Metrics 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的启示》[2006,3]中认为,Credit 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 ,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 ,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9篇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题目: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目的和意义:
夏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迅速向全球蔓延。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引发了美国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的衰退,拖累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联合干预措施,部分缓解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但危机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目前,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已经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受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要重新认识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总结其经验教训,从而为日后应对各类金融风暴的未雨绸缪做参考。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次贷危机的发生,各学者、专家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众说纷纭。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文献书籍,研究认识得已相当深刻。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未来引起无穷祸患。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次贷危机定义及成因发展;
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3、次贷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4、次贷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
5、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给后人的启示。
四、具体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1、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兼实习):2月15日 – 4月17日
2、确定论文基本结构及内容阶段:4月18日 – 4月25日
3、完成论文初稿阶段:4月26日 - 5月7日
4、论文修改阶段:5月8日 – 5月25日
5、论文评审阶段:5月26日 – 5月31日
6、论文答辩阶段:6月1日 – 6月8日
五、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可能遇到的问题:
1、对次贷危机影响企业程度把握不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涉及金融专业知识词汇需研究查询。
2、有些专业的知识理解不够。
3、对案例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透彻。
对上面存在困难的解决的措施:
1、尽早收集好资料并认真阅读,多了解次贷危机的深远影响;
2、与指导老师和同学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3、阅读大量相关案例,认真研究其内容;
4、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因果关系。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经济与金融,,1;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0篇
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目的:
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及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结合结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和金融环境,探讨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的的作用和影响。
意义:
股指期货的发展,对于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抑制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进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_势动荡,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xxx指数的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避险工具可供利用。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heValueLineIndex)合约。由于股指期货能够为股票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顺应了市场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股指期货始于,2011月上证所着手开发股指期货,20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0月25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规则,10月30日开始仿真交易沪深300。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6月27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交易配套细则,8月13日股票期限交易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建立,当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国登记结算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公司在上海签订了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合作协作。年1月8日,_原则同意开设融资融券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的各项安置工作。2010年2月22日,股指期货进入实质开户阶段。4月16号,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完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影响。但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伴随着很多不利因素和风险的存在。因此在推出股指期货的同时,积极研究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方案: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1篇
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2篇
金融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研究的性质,以下是一份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义务与目的
本论文次要处理以下几个成绩:1、我国信誉风险计量的现状;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誉风险度量模型;3、我国商业银行信誉风险特点实证剖析;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誉风险的新思绪。
二、调研材料状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开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提高,古代信誉风险度量模型失掉了迅速的开展。古代信誉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誉度量办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下流行的信誉剖析度量模型次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和 CSFP信誉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 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誉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是由 J. P. 摩根公司等于 开收回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实际爲根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存款和非买卖资产停止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根底上,对周期性要素停止了处置,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收入等微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经过蒙地卡罗模仿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仿周期性要素的冲击 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
麦肯锡模型克制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陷,可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 KMV模型。KMV模型是估量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办法。该模型将存款看作期权,首先应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依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动摇性、到期工夫、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量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动摇性,再依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xxx (default ex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间隔,最初依据企业的违约间隔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次要运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静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的特征。
4. Credit 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办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sse FinancialProduct)于 19推出。该模型把信誉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誉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思索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情形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Credit Risk是一种违约模型,它疏忽了转移风险。但是,该模型具有其共同的优点:如模型只需求绝对较少的数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可以失掉债券组合或存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闭形解,具有计算上的劣势。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3篇
暑假就这样过去了,在会计处实习的时间里,我主要学习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熟悉了银行的会计科目,基本掌握了该系统的记账和复核的操作,并能独立处理同城交换、证券清算和外汇核算。通过看、问和动手操作,我对会计处的主要工作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特别是支票汇票等,在实习之前,我只从书上学到过它的基本概念,对真正的'票据并没有具体的认识。
在实习之前,我只从书上学到过它的基本概念,对真正的票据并没有具体的认识。现在我已经大致明白了审票和解付的过程。而在国际部实习的时间里,我边干边学,发现其实大部分知识已在《国际结算学》中学过,我所要做的就是熟悉各种票据,掌握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同时帮助和指导客户填单和审单。在实习过程中有带教领导、银行员工的协助、自己的努力,自感收益不小。这次实习把我从学校纯理论学习中拉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环境。一进入岗位,我就意识到,该把学生时代的野性收敛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虽然这个银行内部气氛和谐,没有老套的束缚,但它毕竟是一个跟钱打交道的机构,需要有严谨的纪律和详细的规程,我就应该严于律己,这样不仅可以遵守银行的规矩,对我自己更有好处。 以下是我实习一个多月来的体会: 首先,来工行xx县支行实习的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的时候总是老师往我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着去学的。然而到这里实习,确使我的感触很大,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银行员工的学习气氛特别xxx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 在这里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学习,这种刻苦的精神特别让我敬佩。给我一种特别想融入他们其中的感觉。这将对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种很大的推进。
只有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才会使自己更加提高,而这里就有这样的气氛。同时这次实习也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得的两个月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4篇
金融论文开题报告
一、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课题类型:本课题属于宏观角度下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股市成长性的认识和对投资机会的定性研究,来分析和总结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秩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也日益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法力度的强化,使得股票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得以充分体现,中国股市经历了至底长达5年的大熊市。股票价格已大幅度的下跌,相当一部分蓝筹股具有投资价值,股票市场投资机会凸显没产业升级时新兴产业在经济中比重日益提升,政策扶持的行业未来增长的潜力相当大,对这些增长型行业在股票市场进行长期投资必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但是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相对不承受的新兴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因而研究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对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首先由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二十几年,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成长性和其对应的投资机会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我们之前也有很多人研究过同样的课题我们可以从中取得一些十分有意义的借鉴。
因此,敢于正视这十八年发展史,客观科学地总结我们在股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从中国股市发展中争论过的几个焦点问题入手,对过往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寻求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最优路径。他给我们讲述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历史,但没有对未来的中国股市走势进行展开分析。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5篇
金融学开题报告论文
一、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这一在更高层次调整再生产出的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基本矛盾真正成为全球性的。过度积累和生产过剩成为世界经济范围的特征;二是与大量货币资本“自主”积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以不稳定的金融构建某种宏观经济的努力,必然要依靠大量的负债,从而必然产生大量虚拟资产。证劵——债券和股票给了人们参与分享企业利润或通过公债攫取税收得来的公共收入的权利。商业银行证劵投资业务是创作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银行使经济主体掌握的钱大大超出了实际储蓄的数目。银行靠收取利息向企业提供货币,这使企业得以等待应交付给它们的支付款,也可以在创造机制和超额价值的投资活动中得到补充金。为此,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对商业银行证劵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的进行研究。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金融全球化过程本身无论由于全球化的形式还是向金融市场的过渡,都削弱了大多数国家的银行体系。金融市场制度再次使证券市场占据了中心地位,这种制度的恢复也意味着金融市场特有的运转方式孕育的特殊类型危机:金融资产名义价值出奇地高,内容极具有虚拟性,重要资产类别与实际经济中的交换物联系甚微,证券市场的预期投资与反映出来的模仿性很强,最后初级证券市场上产生的动荡很可能其衍生市场蔓延。由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甚为重要,不仅关系着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三) 主要内容:
本文根据金融危机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就商业银行在证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和风险管理在实践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风险管理在实践操作中的完善,是结合工作实际状况对风险管理提高的具体细节操作。包括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完善投资业务基础分析工作及优化风险防范体系。债券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投资业务基础分析工作的完善。在优化风险防范体系中,本文在内控制度、风险量化指标体系、市场风险管理及反应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四) 研究背景
20xx年到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量不能偿还的信贷即次贷,渗透到了放宽了管制的、赢利投资机会匮乏的金融体系中,并且进入到各个银行的资产中。这是运用“证券化”技术造成的后果。这种技术就是“把信贷机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所持的贷款转变成可交易的证券”。这些证券都有粗陋的名称。证券化有许多好处,既提供了业务及收益多样化的机会。也把分期偿还的管理、因而把再投资率风险交给第三方,还遵守了银行清偿比率,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金融产品。证券化使向最有能力提供保险的人转移风险的做法得到普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技术是一场根本性的金融革命。职业金融家们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甚至在今天,他们还在疾呼不要对证券化提出质疑。抵押贷款危机首先转变为金融体系的内部流动性危机,然后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信贷危机,这个过程说明了在容许银行或基金的贷款无限转手,尤其是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在转手过程中将大笔利润揽入囊中这样的情况下,证券化只是使针对不同信贷形势的纯投机战略得以迅速发展。
(五) 文献综述
二、金融危机相关理论
1990年到1991年的萧条启发米揭尔提出了“金融危机”理论:“在一般性萧条情况下,市场经济主体看得较远些,他们的目光能够越过困难时期,并且拥有金融手段缓解危机。但是在金融萧条情况下,不确定因素大得多”。金融危机的特点是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资产负债严重减值,债务负担越来越重,那些具有战略性地位的银行情况为严重。
阿格利埃塔认为,一次“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排除金融脆弱性或者至少明显地消减脆弱性所需要的时间。
三、证券相关的理论
见奥尔良理论:对于制约金融市场集体评估的常规持有任何怀疑,在证券未来兑换条件不太确定的情况下,都会深深地影响证券的流动性。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危机可以被看作金融流动性危机,危机导致投资者无望地寻找流动投资,主要是流动货币的替代形式,如此做法反过来又会加重金融危机。这样流动资金的人为性质就充分表现出来,事实上,所有证券不能被同事都兑换成货币。为了有流动资金,就必须有积极的投资者,投资者的积极性不是因为流动性,而是资本的未来收入,而且为此他要做好准备握牢证券,稳定市场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发行股票的作用原则上是使公司提供用于投资的融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股票代表了所有权的证券。xxx说,它是证券所有者年终结算时以红利的形式获取的对部分剩余价值的权力。但是股市给了这些证券的第二条生命,使证券成为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正如提货单在货物职位,和货物同时具有价值一样。它们成为并不存在的资本的名义代表。
四、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自古以来,风险管理就已经存在,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必然采取的措施之一。1916年,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德国管理学家亨利.xxx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企业经营有六种职能: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并认为安全职能是所有职能的基础和保证,是控制企业及其活动所遭遇的风险,维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证。
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衰退、工厂倒闭等社会财富遭受到了巨大损失,人们开始思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或者消除风险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后果,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和处理风险。1993年,在美国经营者协会的大会上,明确了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每年召开两次会议,除了从事保险管理外,还开展有关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咨询事务。1932年,由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了纽约投保人协会,彼此交换风险管理的信息,并研究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以学科形式发展起来,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风险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1950年,美国的加拉格尔在《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仅仅将保险作为处理风险的唯一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的方法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寻求风险管理方法的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风险管理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风险管理理论是对风险因素、风险源、风险事故和损失等要素的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6篇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背景和意义
20xx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发布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全面风险能力。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能力。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信贷配给”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进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尽管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传统的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的需要,违约风险评估的模型不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观念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等。这对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评估并控制违约风险、提高利润成为许多银行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还比较欠缺,这增加了违约风险管理的难度。木文的选题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的,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特征,研究评估违约率风险的模型和风险防范方法。这对于有效解决我P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进行总结和综述,丰富了国内对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风险的理解。
第二,分析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并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违约风险的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分析选取适合我国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银行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第三,研究期权契约在预付款模式中对风险防范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在实践方面,通过选取现实中的汽车行业销售商的巾小企业数据,评估它们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违约风险,这有助于银行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1. 2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阐明了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及评估指标的构建,并比较分析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第三章针对供应链金融基木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挖掘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违约风险的相关信息,分析其生成机理,构建适合本文研究的风险评估指标。
第四章为实证部分,根据上文选择的分析方法,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汽车供应链金融中违约风险进行分析。
第五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模式融资模式,研究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7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8篇
一、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xx之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xx之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 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 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 元,比上年同期下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比上年同期下降,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 ,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xx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19篇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第:
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目的:
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及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结合结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和金融环境,探讨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的的作用和影响。
意义:
股指期货的发展,对于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抑制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进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_势动荡,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 xxx指数的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避险工具可供利用。
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 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hevaluelineindex)合约。由于股指期货能够为股票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顺应了市场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股指期货始于,11月上证所着手开发股指期货,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0月25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规则,10月30日开始仿真交易沪深300。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6月27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交易配套细则,8月13日股票期限交易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建立,当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国登记结算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公司在上海签订了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合作协作。20xx年1月8日,_原则同意开设融资融券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的各项安置工作。20xx年2月22日,股指期货进入实质开户阶段。4月16号,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完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影响。但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伴随着很多不利因素和风险的存在。因此在推出股指期货的同时,积极研究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设计(论文)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设计(论文)工作进展安排
年10月12日-10月17日,指导老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年11月8日-20xx年3月26日,撰写论文初稿。
xx年3月27日-20xx年5月16日,撰写论文二稿并修改完善。
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30日,进行论文答辩。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第:
课题背景和意义
xx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发布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全面风险能力。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能力。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 信贷配给 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进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尽管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传统的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的需要,违约风险评估的模型不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观念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等。这对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评估并控制违约风险、提高利润成为许多银行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还比较欠缺,这增加了违约风险管理的难度。木文的选题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的,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特征,研究评估违约率风险的模型和风险防范方法。这对于有效解决我p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进行总结和综述,丰富了国内对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风险的理解。
第二,分析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并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违约风险的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分析选取适合我国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银行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第三,研究期权契约在预付款模式中对风险防范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在实践方面,通过选取现实中的汽车行业销售商的巾小企业数据,评估它们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违约风险,这有助于银行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研究思路与方法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20篇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
经过30多年改革开发,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XX年,中国GDP超越日本xxx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能源利用率过低等缺陷日趋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在巾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经济进入技术经济时代以后,科学技术贡献成分已经xxx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保障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花大力气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同时我们应当保持清 醒的意识,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脆弱,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仍旧是其显著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战略的高度,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与其作用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制约着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金融支 |1持,是改善和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幵科学、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相较于传统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及长周期性等是高科技产业的显著特征。
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一家科技企业是无法成功的从一开始的项目培育过渡到产品成形阶段,最终实现科技产业化。如果项目没有充足的资金链供应,项目的研发进度势必会受到影响,那么最终的产品即使能走上市场,也会因为丧失了原先的优势而使市场份消失殆尽。与此同时,单一的、缺乏层次的资本市场受其自身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科技企业发展每个阶段的融资需求。如何弥补这一缺陷,建立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使其与科技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保持同步,就xxx支持科技产业成长的核心问题。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本研究选题来源于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巾金融与科技密切结合的反思和深入探索,选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I预期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文章希望通过对前人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相互作用的理论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完善。(2)进一步探索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目前存在问题。文章希望能够利用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并以金融支持为切入点,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经验作对比的方法,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3)对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给出建议。文章首先解释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与资金需求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围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暴露出的问题,从比较分析入手,结合美国、日本、德国等_家金融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综合考察与介紹,力求能够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战略,提出实现该战略的思路以及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创新建议。
研究意义
高新技术产品的成长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从木质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高新技术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凭借金融市场1?身的发展与金融工具的不断推陈出新来增强技术产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最终使金融市场与高新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这xxxxxx新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断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使金融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成为可能。
(1)有利于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互动机制,促进金融与高新技术产协调发展。
(2)通过构建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3)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工具创新,合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
(4)对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研究内容
第二章,木韋主要论述了涉及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有关理论。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和金融支持概念的界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周期性特点并总结了这些理论研究对本文的冶示。
第三章是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支持的概况介绍。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梳理,并对其现阶段发展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障碍进行梳理,这些研究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了指引。
第四章是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方法对美国、日本、德国的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的优化与设计。本章是全文的精髓所在,在前面四章内容的铺垫下,本章通过整合对策研究与归纳演绎的方法为我国中国高新技术金融支持体系如何进行优化提供若干对策。
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
研究方法
研究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辅助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有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利于正确的认识客观规律和进行正确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釆用的方法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是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当然也可以用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问 I题。实证分析法主要是研究 是什么 的问题,即考察这一问题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而不回答这样的状况是好是坏。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过程巾,需要调查统计各种数据的实际数值并与理论规律比较,用理论规律加以解释以加深对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 I持体系的客观认识。
规范分析则是研究这一现象 应该是怎么样的 ,也就足说要对某一客观现象的好坏做出评价。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调整相关金融支持安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好的发展,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什么是 好 的标准,以及以此标准来决定怎么调整、安排相关的政策措施。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21篇
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机构投资者发展与股市稳定性研究——以中国股市为例的分析
二、.选题意旨
在现代经济中,股票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工具,在资金融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知道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对一般的宏观经济会起到预示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的稳定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作为一种虚拟商品,股票的价格也符合价值规律,即价格围绕其内在的投资价值上下波动,而当其波动偏离内在价值太远时,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就会推动价格逐渐向价值回归。因此简单的讲,当投资者比较理性,市场振幅比较小时,就可以认为证券市场是稳定的。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证券市场的稳定并不能仅看股价波动的幅度,重要的是这种波动是否动态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如是,则即使波幅较大也是稳定的;反之,即使波动较小,也是不稳定的。
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否对于市场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长期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投资者无法通过正常的投资获得回报,就可能助长投机倾向,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成熟。证券市场是否成熟主要表现在人和机制两个方面,而证券市场的机制和股市参与人员行为的成熟与否都与证券市场的稳定密切相关。证券市场发展的进程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稳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一是拥有资金上的优势。二是都是由投资领域的专家进行专职投资管理和运作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家理财”。由于中国股市成立的时间短,市场投资者主体以中小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所占有市场交易额的份额较小。而一般的研究都认为散户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短视性特点,即存在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在非理性投资理念的支配下,难免会产生市场的非稳定性问题。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主要是看中他们投资上的专业性和长期性,期望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不断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在中国股市设立的初期,就出现过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基金”,加上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证券经营机构,这些构成了股市发展初期的机构投资者。但这些所谓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所占有的市场交易份额来说都比较小。193月以后,陆续成立、组建了一些规模在20亿、30亿左右的新基金。下半年以后,在证监会“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的推动下,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不断壮大。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出现之后,对股市稳定性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加大了股市稳定性还是降低了股市稳定性,这是本文分析的一个重点。鉴于目前国内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一般的分析,很少既有实证分析又有理论分析的研究。所以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将做一个分时段的数量检验,来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稳定性的实际影响。我们认为这种分时段的分析能较好的解决由于机构投资者出现时间不一致导致的定量分析的困难。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所处的股市正好是制度变迁经济中的一部分,初始融资体制不合理、股权结构的失衡、制度供给的不连续等都或多或少的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间接的影响到股市稳定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以上所述的各个方面有所涉及,往往只涉及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没能从总体上综合的阐述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的特殊影响机制。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结论,并对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提出我们认为能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并且能更好地发挥其稳定股市的政策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定性分析上,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的大部分实证分析表明:除了1987年的股市崩盘外,机构化趋势并没有加剧股市的震荡。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971)在《机构投资者研究》报告中对60 年代末期以来出现的xxx荼的机构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化投资没有导致股市不稳定性的加强。 Josef. Lakonishok,Andrei Shleifer 和Robert W. Vishny(1991)在《机构投资者是否导致市场不稳定:有关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的证据》研究报告中指出,机构投资者不存在“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现象,也即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至少不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Richard W. Sias在《波动性与机构投资者》一文中则认为机构投资者确实是引起股价波动加剧的原因之一。
国内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一般都认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在资金规模、技术设备、操作理念、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与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未带来股市的稳定。冯恂()从制度创新、制度安排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情况,认为由于相应制度和条件的缺陷,机构投资者很难获得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想让机构投资者真正的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政府必须以市场规则来制定规则,以市场规则来培育机构投资者,并以市场规则来监管机构投资者。鼓励竞争,创造公开、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发展机构投资者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的促进股市的稳定发展。xxx(2002)分析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不仅没有稳定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但他同时指出决不能因此而否认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更不能否认决策部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努力。认清造成目前机构投资者行为扭曲的因素,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会有积极意义。xxx()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分析后认为机构投资者行为是造成市场波动异常的主要原因。xxx()在做了数量上的分析后,认为股市波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失衡。班耀波,xxx(2003)从制度缺陷方面分析后认为,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损害了市场稳定。巨潮资讯(2001)的研究报告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运作金额巨大,往往对流动性有着很强的偏好,因此大盘股将成为机构投资者优先选择的对象,而流动性较差的小盘股将被机构投资者所冷落。另外,如果机构投资者得到较大的发展,市场主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份额将逐步下降,其必然导致主力做庄难度的增加,因为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更容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轻易跟风追涨杀跌,这样庄家想要顺利出逃难度就会加大。这样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市场投资者对大盘股的需求上升,对小盘股的需求自然的下降,导致大盘股的价格相对上升,小盘股的价格相对下降。这种股价结构的调整将有效地改变当前股市市盈率高企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场泡沫,尤其是小盘股泡沫。这对于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上所述可知,在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加剧股市波动的原因时,国内学者更多地强调了制度因素。
其次,在对股市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时,国内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指标和计量模型。研究股市波动性的比较简单的指标是用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的,如xxx()曾采用传统的方差、标准差方法来估计股市波动率。也有用股价指数或个股的涨跌幅度、频率来研究股市波动情况的,如xxx(2001)通过描述上证、深证指数的波动幅度来判断股市的波动程度。高潮生(2002)通过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股市比较认为中国股市的波动程度大于这些市场。在本文中,我们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来衡量稳定程度的高低。如前所述,波动程度大则市场稳定性差,反之波动程度小则市场稳定性好。
在计量模型的采用上,研究者多采用GARCH模型、EGARCH模型来研究经济(尤其是金融)时间序列。国内学者也有用这些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股市波动的,如刘国旗(2000)曾讨论过ARCH、GARCH模型在研究中国股市波动率时是否适用。xxx,xxx(2003)用GARCH、EGARCH模型对沪深股市的交易量、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的两部分之后,发现非预期的部分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预测信息。还有采用VaR方法(xxx,2002)、市场模拟法等来分析股市波动的状况的。xxx明等(2003),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深圳股市的稳定性,认为深圳股市的稳定性在后有所下降,但同成熟股市(它以S&P500作为对比)整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偏大。上述这些研究大多认为中国股市波动比较剧烈,市场稳定性不是很好。
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上述提及的研究中,有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稳定性影响的,也有单独用某种数理模型来衡量中国股市波动程度的。但鲜有分析随着机构投资者净资产值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在不同时段的不同,作分时段稳定情况的对比分析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在分析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不同时段就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的的稳定情况作对比分析。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22篇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研究概况、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致力于研究与非利息收入相关的中间业务,一类是直接通过研究我国非利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出发进行的。从研究的落脚点来看,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致力于研究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类是专注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xxx,xxx(),通过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认识到:(1)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呈逐步扩大态势;(2)外资银行的外汇中间业务竞争优势明显;(3)外资银行单位中间业务业务量的创利能力较强;(4)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综合竞争力强。
xxx、xxx()、xxx(2010)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来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问题。xxx、xxx(2008)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的下降是净利息收入波动性下降和多样化收益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多样化收益是关键因素。因为净利息收入波动性的下降不显着,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的增幅较大,所以非利息收入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值得高度关注的部分。
xxx(2010)在上一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又更加精确地得出,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必须占比达到11%以上才能起到发挥收入渠道多元化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总风险的目的。xxx(2008)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太小,所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显,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一定要在坚持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xxx(2009)从多元化、范围经济、金融创新等理论角度解释了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动因,并分析了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只有当非利息收入不引发营业成本大幅增加时,非利息收入才会促进银行利润率水平的提高。谭弦(2010)引入衡量银行收入多样化程度的指标DIV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UN,试图发现这两个指标与银行收益状况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我国现有环境下大力发展多元化收入结构并不合适,还应以提升存贷业务效率为当务之急。
xxx,xxx,付忠名(2010),利用Robust标准误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非利息收入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并得出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份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是投资收入份额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xxx()比较分析了20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变化及务结构,认识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丰硕利润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但是其高利润仍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最有力工具。
段军山、xxx(2011)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最显着的是银行间国债指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债券价格弹性是,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货币供应弹性是.曹辰(2011)应用非利息业务收益率来衡量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市场份额、外资银行进入、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需求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借此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效率的受影响情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主要从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以及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两个方面拓展研究。De Young and Roland()认为非利息收入实质并不比利息收入更具有稳定性。他们认为由于转换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扩展非利息收入的服务所需要的固定成本问题都可能导致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增加。Smith R and Wood G(2003)选取1994-欧盟银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利息收入的下降虽然不能完全被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所抵消,但对稳定银行绩效不至于大幅度下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Stiroh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在美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其业务的多样化收益。Laetitia等人()对欧洲银行业的风险与产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将非利息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交易性收入,另一部分为手续费收入。通过分析1996-间734家银行的数据,发现那些积极从事非利息业务的银行的风险要大于主要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且非利息收入占比越大,银行的风险越高。Calmes等(2009)考察了加拿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的情况,结果发现虽然加拿大银行从事非利息业务的范围和规模在扩大,但并没有显示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了正面影响。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就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随着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业市场面临程度更深、范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增长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般观点认为,利息收入具有显着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且受坏账风险影响较大。 而非利息收入,如信托服务、 结算业务、 资产托管等高收益的中间项目相对安全、 稳定且利润率更高。在我国,就现阶段而言,商业银行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于利息收入,信贷业务高居主导地位。因此,为了降低营运风险、提高银行业绩、增加收入、提升竞争能力,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非利息收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转型。非利息收入开始承担起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任。
那么,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又是受何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揭示和确定影响影响收入结构的因素、方式和程度。其次,它为防范银行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为金融制度等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应用前景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银行业的开放,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存贷利差日益缩小。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是我国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现状及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收入结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便于相关银行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改变或者提高相关性较高的可变因素来优化自身的收入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框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选取我国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近年来的最新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
利息收入的概念及特点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架构及特征
三、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转型的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四、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五、结论
研究方法、步骤及创新点
本文通过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研究我国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的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描述性分析,通过相关数据整合成图表等,对我国收入结构及非利息收入结构变化现状进行分析。
2.比较分析,对各年份、各类银行之间非利息收入进行比较。
3.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数据,研究对影响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各个因素与反映收入转型效率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二)步骤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整理思路
2.整理阶段:分析资料,为写作做准备
3.写作阶段:对于整理好的资料,运用研究方法的出结论
4.归纳总结,分析修改。
(三)创新点
对于非利息收入,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主要倾向于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和风险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结果大多认为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银行收益率,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国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完善,主要集中在对于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分析,也就是说对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上。
本文利用近年最新数据,通过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研究工作进度
1 20XX年X月XX 日 外文翻译
2 20XX年X月XX 日 文献综述
3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一稿)
4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二稿)
5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三稿)
6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定 稿)
7 20XX年X月XX 日 整理文档、准备答辩
8 20XX年X月初 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xxx、xxx。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J]. CHINA URBAN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xxx 第23篇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致力于研究与非利息收入相关的中间业务,一类是直接通过研究我国非利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出发进行的。从研究的落脚点来看,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致力于研究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类是专注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xxx,xxx,通过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认识到:(1)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呈逐步扩大态势;(2)外资银行的外汇中间业务竞争优势明显;(3)外资银行单位中间业务业务量的创利能力较强;(4)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综合竞争力强。xxx、xxx()、xxx()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来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问题。xxx、xxx(2008)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的下降是净利息收入波动性下降和多样化收益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多样化收益是关键因素。因为净利息收入波动性的下降不显着,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的增幅较大,所以非利息收入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值得高度关注的部分。
xxx(2010)在上一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又更加精确地得出,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必须占比达到11%以上才能起到发挥收入渠道多元化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总风险的目的。xxx(2008)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太小,所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显,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一定要在坚持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xxx()从多元化、范围经济、金融创新等理论角度解释了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动因,并分析了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只有当非利息收入不引发营业成本大幅增加时,非利息收入才会促进银行利润率水平的提高。谭弦(2010)引入衡量银行收入多样化程度的指标DIV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UN,试图发现这两个指标与银行收益状况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我国现有环境下大力发展多元化收入结构并不合适,还应以提升存贷业务效率为当务之急。xxx,xxx,付忠名(2010),利用Robust标准误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非利息收入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并得出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份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是投资收入份额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xxx()比较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变化及务结构,认识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丰硕利润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但是其高利润仍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最有力工具。段军山、xxx(2011)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最显着的是银行间国债指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债券价格弹性是,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货币供应弹性是.曹辰(2011)应用非利息业务收益率来衡量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市场份额、外资银行进入、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需求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借此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效率的
受影响情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主要从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以及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两个方面拓展研究。De Young and Roland()认为非利息收入实质并不比利息收入更具有稳定性。他们认为由于转换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扩展非利息收入的服务所需要的固定成本问题都可能导致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增加。Smith R and Wood G()选取1994-欧盟银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利息收入的下降虽然不能完全被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所抵消,但对稳定银行绩效不至于大幅度下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Stiroh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在美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其业务的多样化收益。Laetitia等人()对欧洲银行业的风险与产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将非利息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交易性收入,另一部分为手续费收入。通过分析-间734家银行的数据,发现那些积极从事非利息业务的银行的风险要大于主要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且非利息收入占比越大,银行的风险越高。Calmes等(2009)考察了加拿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的情况,结果发现虽然加拿大银行从事非利息业务的范围和规模在扩大,但并没有显示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了正面影响。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就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随着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业市场面临程度更深、范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增长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般观点认为,利息收入具有显着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且受坏账风险影响较大。 而非利息收入,如信托服务、 结算业务、 资产托管等高收益的中间项目相对安全、 稳定且利润率更高。在我国,就现阶段而言,商业银行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于利息收入,信贷业务高居主导地位。因此,为了降低营运风险、提高银行业绩、增加收入、提升竞争能力,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非利息收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转型。非利息收入开始承担起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任。
那么,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又是受何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揭示和确定影响影响收入结构的因素、方式和程度。其次,它为防范银行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为金融制度等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应用前景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银行业的开放,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存贷利差日益缩小。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是我国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现状及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收入结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便于相关银行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改变或者提高相关性较高的可变因素来优化自身的收入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框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选取我国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近年来的最新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
利息收入的概念及特点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架构及特征
三、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转型的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四、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