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共14篇)

109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1篇

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我们可以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就在高中阶段如何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做一些探索:

一、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中学的历史学科研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从历史或生活中选取问题进行研究,由此自主地了解与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培养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历史评价等基本能力,从而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要求。随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指定的必修课,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实验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以“见疑――质疑――探疑――解疑”为主线,其学习空间、途径和结论突破了固定性的课堂、概括化的教材、机械性的记忆和封闭式的理解,呈现出接纳多样性课程资源、开发多渠道交流合作的开放态势。

二、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依据。明确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发挥“研究性学习”效能的根本。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传统历史教学的目标有重大区别,它应该是由总目标、分层目标、阶段目标等构成的多元的、整合的目标群。

知识是人们进行科学思维的原料。传统教学的知识目标重视知识本身,而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研究性学习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传统教学目标重视知识的稳定性,而研究性学习更重视知识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广博性,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历史的兴趣、主动学习的行动和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学习兴趣包括学生对历史上的各种现象保持一颗好奇心并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清历史真相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主动学习历史的行动是让学生把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化为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行动。研究性学习强调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其重点是要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三、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先对学生做一两次讲座,就这种学习的方式、方法、步骤、程序做一些说明,然后拿出一两个要求大家都做的课题,指导学生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去完成。

1.课题确定

第一,教师可以把《教学大纲》中的22个参考课题公布,让学生在大范围中选择小范围,在小范围内确定小专题。第二,教师提供的课题学生未必就感兴趣,因此学生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出和确定课题。第三,针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突发问题”和教学中学生的一些质疑确立的课题。针对选出的课题必须仔细推敲课题的科学性、创造性、需要性、可行性,要尽可能挖掘潜力,因校制宜地确定课题。

2.实施方法

在教师和学生选定与历史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后,教师首先要在准备的过程中研究选定的课题及所涉及的内容、解题的思路和可能的结论,在备课时要对研究课题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所教学生的实践情况,选择研究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注意的是,教师需要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了解和把握课题所涉及的历史史实,注意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介绍一些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制订研究的计划,商讨研究的步骤,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研究活动,完成研究性课题。

3.历史学科研究性学结交流及课后小结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2篇

一、教材培训实效化

以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实施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培训工作,注意培训的实效,把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时,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管理为保证,以质量为归宿”。忠实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建设好校本课程,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完整性;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课必中的问题,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规程;加强管理,能把课程理想转变为理想课程,把政策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习得课程;按规律,扎扎实实抓好质量,使课程改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学骨干的培养,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课改工作研究化,课改研究过程化。

二、教研工作课题化

历史教研活动要立足于为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奠定基础,立足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立足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基于这三方面的认识,寻找历史学科师资状况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课题研究,重视经验的提升和规律的总结推广和应用,真正实现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要求。本学期我们要结合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通过专题和课题研究,来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这样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水平。为使教研工作课题化,我们确

立工作目标是:

①继续以苏州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将课题研究方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教学时空,增强实践性,力求突出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②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结合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要求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人必须确立或参与一项教研教科专题研究,将课题由课题组辐射到全体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来带动本校本组学科教研工作,从而形成校校有课题,教师人人都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课题化有一个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我市历史教研成果显著,新人辈出。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将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水平的课题成果或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供全体历史教师学习和参考。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专题,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改革、实践性课题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教研活动专题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②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加强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新课型的研讨课、录像观摩课的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本学期将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之一,一是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处;二是本堂课有哪些不足之处;三是你认为本堂课最好的教法是什么?

③教研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作用发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较适当的教学目标,毕业班确立知识能力坡度,加大综合应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课上好的基础上处理好“问题探究”的环节,加强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④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结合本市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使课堂教学模式走“模仿——创新——实效”之路,完善提高吴江市原来三种教学模式,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师个个都参与,在此基础上,形成吴江历史教学研究的特色和风格。

四、教师培训能力化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3篇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一、四本历史教学期刊内容上的差异

《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四本期刊是国内历史教学方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在宏观上,虽然它们都是讲述有关历史教学方面的,但是在微观上它们具体论述的栏目有所不同。

《历史教学》无疑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国内核心期刊。自创刊起,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支持,郭沫若、范文澜、陈垣、吕振羽、侯外庐、季羡林、翦伯赞、罗尔纲、雷海宗、郑天挺、周一良、齐世荣等著名学者都为杂志撰写过稿件。

《历史教学问题》主要栏目:史学论坛,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史学专题讲座、名著与经典解读、研究生课程讲坛、研究生教学论坛、治史论语、学者箴言、一得之见、青年史苑、二十世纪回顾与思辨、读书与思考、求索与争鸣、寻觅历史、史海拾贝、切磋栏、疑案探秘、读史札记、国外史学观察、文博赏析、教改漫谈、教学天地、新教科书实验探索、域外专稿、港澳台历史教学、它山之石、教材研究、高考与会考研究、历史随笔、历史透视,考古天地、人物春秋、序与跋、书评纵横、学术广角、新书简介、历史画廊等。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中史参》力主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张凡教育之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活动,无论教、学还是考,也无论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凡妨害此目标者,务必摒弃之、革除之。

它的主要栏目有:“环境与课程”、“学生与教学”、“学习与评估”、“动态与交流”四大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还分了很多小板块:史家讲坛、中外历史、世道人生、学术驿站、教材评解、备课参考、教学设计、课例述评、活动素描、学法指导、教学述事、学子风笛,等等。

最后一个历史教学期刊是《中学历史教学》,它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刊物一贯坚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贴近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对广大师生有切实的帮助。本刊目前共设有八个栏目:学术茶座:约请专家解答中学老师提出的疑问,或就某一问题展开讲座。高中新课程探索:及时反映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研究:中学历史老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教材分析: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初中园地: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百花园:对教材历史知识的引申和扩充。图说历史:对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图片、漫画等所作的探讨和说明,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

二、四本历史教学期刊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这四本历史教学期刊所讲述的内容不同,也就意味着它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光看这四本期刊的名字不难发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两本期刊都有“中学”二字。再在仔细阅读这两本期刊的内容栏目后就不难知道它们是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的,它们是面向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这两本期刊很大一部分都是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东西。例如《中学历史教学》栏目中提到的高中新课程探索、教材分析、教学研究、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中学历史参考》中课程与环境板块的教材评解,学生与教学板块中的教学设计、课例评述、学法指引,学习与评估板块中的命题研究、高考导学、真题精选,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两本期刊学术性不是特别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这两本刊物主要是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对广大师生有切实帮助。

《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这两本期刊不同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它们之所以被评为国内的核心期刊,主要原因是学术性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当然也不同于上述两本期刊。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4篇

【关键词]_党史,教学与研究,问题,对策

中国_的历史,是中国_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党的历史是中国_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曾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经过长期的研究,_党史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清和解决_党史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成为推动_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_党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_党史学科在学科基础、学科属性、学位点规划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学科基础相对薄弱。据统计,全国_党史博士点19个,硕士点86个①。可以说,_党史学科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层次齐全的学科教育教学体系。据统计,全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和延安大学三所高校设有_党史系,招收中国革命史与中国_党史的本科生。但尽管如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_党史的学科基础还显得十分薄弱。本科专业偏少,且高校基本上不开设_党史课程,生源质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二,学位点分布不合理,研究内容失衡。_党史86个硕士点分布在全国24个省区市。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7个,中央党校和省(市)委党校14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省社会科学院两个,部队院校3个。也就是说,_党史博士、硕士生学位点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党校,各级社会科学院及有相当研究水平和实力的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很少有或者干脆就没有。就研究内容而言,也存在着不平衡性。_党史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史党建。根据笔者观察,高校、党校、_等部门的研究都有各自的侧重点。高校侧重于党史研究,且注重研究的规范性、学术性和理论性;党校或_则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对党的建设的研究,更注重于操作性和时效性的研究。很少有学位点能够做到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的统筹协调,这样就自觉不自觉地把二者割裂开来,进而影响了党史研究的深入全面发展。

第三,学科性质不明确。明确学科性质,是开展学术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的前提。根据_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_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是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对这一划分,理论界、学术界一直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_党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特点,况且原先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一门课程,应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有的学者认为:“凡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不管它是整体的、断代的,或者是分类的,都应归属于历史学科。党史是研究中国_历史发展进程的纵向学科,其性质自然应该属历史科学。_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限之内的一部专史。”_党史理应属于历史一级学科。有的学者认为,_党史学科应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把_党史学科简单地归纳到上述任何一个一级学科,都抹杀了_党史学科的特点,建议_党史学科应该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学科性质不明确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_党史学科的尴尬境遇。因为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研究者往往重视的是政治学理论而非_党史,_党史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二、_党史教育与普及存在的问题

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近年来,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_党史的教育与普及有所减弱,使其未能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5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巨大,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为适应信息化和教育的发展,我国在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可见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者的身份上。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潮流。

首先,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有助于发现自身知识结构中的不足并获得新知识,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还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辅相成,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特色就是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 其次,教育理论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严密而系统的升华思考而形成的教育思想, 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育实践,具有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功能。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转化为教育理论,所以中学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经验的学习和积累,特别是成功教学经验的学习和积累,然后对已有的教育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

二、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历史课程的实施

历史课程实施即历史教师们共同研究课程实施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例如,如何操作才能在历史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哪些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哪些不符合; 哪些课程资源可以开发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总之,研究的内容应有助于促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助于历史教师在体验和研究中获得成功和快乐,能够充分调动历史教师从事课程研究的主动性,提高其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二)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即使学习时间、地点、教材、师资等条件相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有很多种认知风格的类型,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独立性与依存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以合适的方式、适宜的速度,通过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达到一个确定的学习目标。

(三)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四)历史教育的教学原则

不同阶段的历史教学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为教学的内容、课型、时间、对象都不相同。教师要依据正确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授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的教学原则不一样,即使同为复习课,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在教学原则上均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历史教师认真的加以研究。

(五)历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以及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给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师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怎样使学生的小组讨论更有效,这些都是需要历史教师去探索、去研究的问题。

三、可通过以下路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

(一)增强对问题研究的意识

教师的教育研究多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发现问题,研究便无从谈起。因为历史是一门人文综合类的学科,所以历史教师针对社会和教育问题必须要有敏感性,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引发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相比专门教育理论研究者,历史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掌握着丰富的教育研究的素材,在教育科研方面有较大的素材优势,历史教师应注意利用这种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二)提升中学历史老师的教育理论修养

要以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因此提升历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是非常必要。我国大多数的中学历史教师都进行过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类课程的系统培养,但是整体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水平还需要有很大的提高,要倡导中学历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素养。

(三)熟悉和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历史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的研究,如“质的研究”、“行动研究”、“学科规训”以及“建构性试验”等。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和熟悉这些方法的内涵、特点、要求和具体操作,并能够恰当选择,熟练运用。

(四)加强培养历史老师的探索精神

在日常中学教学中历史老师面临着很多变化: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变化大、学生的自主性增强、教育技术更加先进等等,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都会在历史教学中产生。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进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以研究成果改进教育实践。因而,从事教育研究必须具有探索精神。

(五)加强培养历史老师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历史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核心,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宋清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钱春燕.促进中止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常熟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苏州大学,2001.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主体地位

在以往历史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早已被大多数学生所厌倦,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过程中被扼杀,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在枯燥的课堂上得不到满足,他们更愿意通过课外的其它媒体途径,如历史小说、电视、电影等来获得有关历史的信息,历史课面临失去教育主渠道地位的危险,这对于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让历史教学焕发生机,真正发挥育人成才的功能,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改良教学内容。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打破接受性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一统天下,将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转折点,因为研究性学习方式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和感悟,故而学生不仅仅获取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并且可以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好处。

2. 重视历史拓展性,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研究 历史拓展性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对历史学科或历史学以致用某一领域有强烈兴趣的一部分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最有效和最持久的动力,主题性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较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我采用以下程序引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

(1)确定一个开放性研究主题。研究主题可以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情况来确定,也可以由学生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讨论决定,后者更具学生的自创性。主题必须是开放性的,有选择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空间。如:诗歌与历史,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世界宗教史话,我的历史观等。

(2)学生选择研究去向和组织形式。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个人或2-4人的小组为组织形式,在研究主题下,按自己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选择想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在主题“巴勒斯坦等以色列问题”以下,学生提出了:“古代犹太民族的历史”、“欧洲排犹思想的由来与发展”、“犹太复国主义的由来及影响”、“美国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巴以问题最新进展与预测”等问题。

(4)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完成主题研究。 在课堂上,学生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形成对研究主题比较全面的认识。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对于苏联的解体,可以由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会解体吗?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 鼓励学生自选课题研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与思辨能力 指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历史的或与历史相关的课题,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研究,并完成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它的基本过程是:

教师:选题指导――审定研究方案――提供方法指导――指导论文写作――论文评定

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题――上报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撰写小论文――论文交流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历史专业 科研入门 思考

受高校扩招及学风浮躁的大环境影响,我国高校有不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科研没有入门。木匠当学徒时连斧子都没有运用熟练,到出师时让他打一件像样的家具,这只能是勉为其难。可见,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训练非常重要。本文谈谈此问题。

一、科研没有入门的表现及原因

在实践中,一些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不知该写什么题目,不知该查哪些史料,对史料不知鉴别、考释、取舍,不会写开题报告,不会写学术史,不懂学术规范,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文科文章就是东抄抄西凑凑,等等,这些都是没有入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观念上来说,学生由于受到高中阶段“填鸭式”教学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拿学分、考试过关、拿毕业证。学生对平时的课程论文是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这是对这门课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阵地,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观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使命。传授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教是为了不教”应该成为师范院校教学的目标之一,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在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把东西都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教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表述观点将更为重要。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原因。现在国家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很重视,许多大学教学管理者也随之重视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是应该的。但也可能出现机械化的倾向。对历史学专业来说,许多教师查了很多资料、很会分析和创新,但学生主要是充当听众和记笔记的角色,没时间锻炼科研能力。学生卷面成绩的优秀,有时是记笔记和记忆力能力的优秀,不一定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二、历史专业新生科研入门的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入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相关,这是大的方面。若从毕业论文的质量这一小的角度看,也可见科研入门的重要性。如果大学生在前三年科研能入门,则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就不那么吃力,写出的论文也能比较符合毕业论文的基本规范。

一些学生把大学的目标定得很功利,比如考研、考编等。实际上,即便是考研,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无疑更能让专家认识到自己的科研潜质,在考取研究生后往往能比其他同学更快地确定研究内容、发表研究成果。并且,今年不少重点高校历史专业考研均实行自主命题,这种命题的优势是:相比传统的统一命题更能考查考生的研究潜力,尤其是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具备较好科研素质的学生对于综合性、创新性强的题目的解答将更有优势。即使是考公务员,《申论》的成绩与考生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观点提炼、文字表达等能力直接相关。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学生无疑会在《申论》的考试中占有优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师院校毕业生都要承担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任。现在中小学历史课的教学,要求培养中小学生学会查阅基本史料、进行乡土资源调查、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补充教学资料、撰写札记和小论文等能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为了弥补教学资料的不足,往往要自己去收集和补充一些历史资料”。[1]试想,若历史专业的师范生自己在大学期间没翻过、没见过一些基本史料,谈何教中小学生收集史料及进行史料鉴别工作。

三、帮助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的途径

(一)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

此专题讲座不应是高深的专业性学术讲座,应该主要用来帮助大学新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的异同,侧重对学习方法、科研入门的指导。我校近年陆续举办教授、博士论坛,侧重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指导,对大一新生的帮助很大。许多大一新生由此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有别,认识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了科研入门对后续阶段的学习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无论什么课改,若要真正成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必须向课堂要效益,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这首先需要在课程考核管理上与时俱进。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规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在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教师不能在每学期每节课都自己从头讲到尾。可以创新的方式为,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有一两节课让学生读、评、写。在历史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所授课程,引导学生研读基本史料、经典学术论文,并予以讨论和评价。比如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可以增强分析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健康成长”。[2]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看法甚至是质疑,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强化课程论文的科研入门作用

许多学校课程论文往往是上完课之后再写,教师也只是录入一个成绩就结束,这样难以把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不足反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视必修课的考试,往往会轻视选修课课程论文的撰写。这使得课程论文写作的应有目的大打折扣。其实写好课程论文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不能轻视。可以在一门课的期中阶段即组织学习写课程论文的提纲和初稿,教师对其评阅后再发回给学生修改,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处。修改后在期末再交上来作为正式课程论文。此外,课程论文的题目不应限定在一两个题目,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作进一步探索。形式上也可灵活一些,鼓励从小题目做起,从小文章做起,从写札记开始。写得好的札记虽然只有几百字,但对写好历史专业论文很有帮助,“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3]在做好前期课程论文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和督促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写好本科毕业论文。毕竟,“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控,是提高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4]

(四)倡导师生互动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科研入门情况相对较好一些?这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平时勤写多练状况的差异外,还有就是多问多请教。学生对于平时学习、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碎片、疑问,要记下来,向对此问题有研究专长的教师请教,在教师的帮助下判断这些思想碎片、疑问的价值,若有价值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作进一步探索。还要鼓励用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研入门。在历史专业,学生在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同时,表面上看是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实际上学生还是颇有收获的。比如在学生协助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得以对一些基本史料进行阅读、分析、整理,这对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形成大有帮助。而且有些史料是本校没有的史料,学生的参与无疑会扩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视野。此外,在师生互动方面,要借鉴已有的一些较好的做法,以提高历史学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比如读书会作为史学界的集体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将读书会制度应用在本科生培养领域,也非常必要且有效。[5]此外,还可以设立研究性课群,“研究性课群的设立要依托学科优势,突出专、精,课群内部要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结合、专业理论与研究需求的结合,有效实现学生的学、思、研、行的联动” 。[6]在读书会和研究性课群的实施中都要强调师生互动,以实现科研传帮带的作用。还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科研入门,本科生导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除了研读中国的史学经典外,还要研读外国的;除了研读古代的,还要研读现代的”。[7]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8.

[2]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4.

[3] 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7.

[4] 王丽英.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与有效监控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4).

[5] 周扬波.将读书会引入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8篇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无疑对把握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导致该地区教学、考试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新课改背景下,教材的编写也应顺时势而变,在传承我国历代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的、与时代接轨的元素,由此,才能使教材永葆活力,并切实发挥其引导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教材的版本逐渐增多,从“一纲一本”的国定制转变为“一标多本”的审定制,从中可以看出教材研究、编写方面的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则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使命,同时又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取舍、增补、调序等方式,实现教材的最优化利用。

本期以“教材的发展与运用研究”为专题,从摘要:文章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例,通过对选文的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与比较研究的思路来进行;在研究内容方面则侧重于教科书的编写研究、教科书内容的选取研究以及教科书的比较分析研究这三个角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综述

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历史教育的最主要资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仔细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以掌握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期对今后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历史教科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1)寻求借鉴价值的研究思路。我国历史教科书从“一纲一本”的国定制到“一标多本”的审定制,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回顾和总结它的发展历程,对研究和指导当前的历史新课程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值得学习和借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陈志刚的《试论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杨的《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史的得失及其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2)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应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余孟孟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何成刚的《历史教科书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更宽广视野的分析》;二是基于历史教科书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在转型过程中本身应具有的特点。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朱煜,张连生的《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势》,杨军、万明钢的《从“化人”到“人化”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探析》,王秀茹的《历史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回归》,马芸的《从“教本”到“学本”――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趋向》。

(3)比较研究的思路。在比较研究的思路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一是中外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如:李稚勇的《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李善梅的《中美历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二是国内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同一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如:黎昕的《93年人教版与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赵志明的《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李稚勇的《借鉴・继承・创新――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张利娟的《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李莉的《香港与内地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2.具体研究内容的分层。

(1)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探讨。关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探讨,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讨论的:

第一,编者从自己的角度对教科书整体的设计思路、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张永军的《“细节”还是“体系”――对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陈其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介绍》黄牧航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

第二,对某一版本或几个版本进行宏观比较研究。如:李虎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趋势研究――以人教版新旧版高中历史教课书变化为例》,赵志明的《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具体某一课进行个案比较研究。如:王灵艳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初探――以人教版和岳麓版“”为例》,李莎的《新课程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课文编撰的比较研究――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第四,从史学理念的角度分析。如:何成刚、高思超的《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课书读后的一点感想》。

有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新体例表现出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从史学的角度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虽然角度不同,但他们通过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和总结,指出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反映历史学科的逻辑顺序,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同时还应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需要。

(2)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探讨。

第一,就教科书内容应具有的特征、影响改革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改革历史教科书提出一些建议。如:冯一下的《试论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更新》,祁国栋的《浅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第二,通过对教科书的选材、组织方式、呈现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对教科书的整体内容进行研究。如:仇晓霞的《21世纪初国家课程标准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研究》,姚锦祥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评析》。

一方面,由于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范畴,不同研究在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他们都强调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感染;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对新课程的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形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就意味着相关研究还需进行深化与改进。

3.历史教科书教学方面的探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强调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如:王德民的《论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再开发》,王映兰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析》,杜小军的《浅谈影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因素――对历史教课书的新认识》,张洁的《关于新课改下历史教科书使用问题》。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主要强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编排课程内容。如:颜智华的《教科书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浅议初中世界教材的改编问题》,朱煜、张连生的《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势》,马芸的《从“教本”到“学本”――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趋向》,王德民《历史教材“转型”与课堂教学重建》,等等。

尽管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表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但普遍认为历史教科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主体性发展,促使课堂教学实现从“为知识而教学”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的转变。

二、对我国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反思

通过对这十年文献资料的认真梳理,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实践研究百花齐放、比较研究逐渐深入的发展状况。其内在的发展从过分突出工具性价值取向逐渐向人文性价值取向转变,更加注重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科书。但我们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方面、中外历史联系方面、加强与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的联系方面、历史教材开发和教学实际相联系方面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历史教科书研究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志刚.试论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4):168-171.

[2]杨.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史的得失及其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7.

[3]余孟孟.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第22卷(8):64-66.

[4]朱煜,张连生.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势[J].历史教学,2003,(2):22-26.

[5]李智勇.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2003,(1):53-57.

[6]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J].历史教学,2003(3):9-14.

[7]黎昕.93年人教版与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以《_战争》一课为例 [D].华中师范大学,2011.

[8]陈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介绍[J].历史教学,2004,(2):50-53.

[9]张永军.“细节”还是“体系”――对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反思[J].教育与管理,2008,(28):70-71.

[10]何成刚,高思超.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读后感的一点感想[J].历史教学,2006,(2):57-58.

[11]冯一下.试论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更新[J].历史教学,2004,(10):43-45.

[12]祁国栋.浅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2):29-30.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9篇

[关键词]教育硕士,实践性知识,专业必修课程,学科教学历史

自2009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研究生大规模招生以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诸如“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等问题,①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实践性”。“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硕士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建设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就必须突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并回归到中小学教育实践。

有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①这给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定位和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体系都是依托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学科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学术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制约下,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专业性、技能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被淡化”。②美国一些大学则运用NBPTS(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构建教育硕士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NBPTS提出了教师专业的五项核心主张: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承担责任;2.教师熟悉所教科目的内容,并知道如何把它们教给学生;3.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组织学生学习;4.教师能系统地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③据此,美国明尼苏达―杜鲁斯大学教育学院为教育硕士设立了与NBPTS五项核心主张相一致的课程,针对上述NBPTS第一项和第五项核心主张,该校设置了“系统情境中的教与学”和“领导、变革与合作”等课程,确定了教育硕士与同事在课内外的合作活动和在社区开展的工作;针对第二项核心主张,设置了“教和学的基础:课程理论与设计”等课程,确定了现场教学、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经验联系起来等运用理论于实践的活动。④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在职人员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重视培养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每个研究方向的课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各专业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课程(在其中学生必须修习几门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专题研讨课程(专业方向内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问题),⑤课程设置较为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以“运用理论于实践”为核心目标重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十分必要的。

实践取向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历史学科教育的实践能力,同时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理论特征。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专业理论层面,历史学科教学方向有自己的学科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学位课程必须建构较为系统的老师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知识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必须达到优秀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课程教学知识。2.实践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必须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并能够有效搭建起“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专业必修课程的落脚点是历史学科教育实践。3.理论与实践交互的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实施的着力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从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中抽取出学科教育的理论特征,又能把掌握的专业理论语用到具体情境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历史学科教学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

美国学者舒尔曼最早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俗语,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具有实践特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由课程知识、内容知识、学习者知识、情境脉络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目标等经过教学推理行动形成的,⑥这种推理行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知识”等静态的知识进行理解、转化、教学、评价、反思并产生新的理解,才能产生学科教学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的合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Cochran、DeRuiter、King等人发展了舒尔曼研究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中的“knowledge”一词的含义应是“knowing”,该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教师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背景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四种类型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Cochran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是:“教师对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①具有实践性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合金;2.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3.是一种内隐的知识;4.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表现。由于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而促进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致力于历史教师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取向”的特征。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基础是掌握必备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即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的语言表述必须是专业的,但是有了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必然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历史教师,其中最为关键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如何把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

(二)依据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性知识已有的水平

我们通过对上海、江西和甘肃三所师范大学新入学的62位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发放问卷,主要从基本情况、学生时代历史学习体验、本专科期间专业学习、历史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四个部分进行调查,发现如下:

1.生源构成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大部分教育硕士没有教师从业经历。

2.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中学生时代经历的历史教学策略对于其对历史教育的理解影响比较大,大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论教师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的阶段。

3.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本、专科期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综合化程度不高。

4.历史教育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10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总结,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了探讨。

1.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因为只有把握准确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从本质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

很显然,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之后,我们再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看出,当前历史学科已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分析的思维过程较少。这种单一、被动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与学习,把握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3.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通过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将被动式的、接受式的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目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学科课程逐步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做到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过程中,讲“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材有意识地不写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我同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历史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的,所以,在选择对研究性学习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地说,我是把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作为研究的课题。这样做,一方面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书本中的重点,解决书本中的难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性知识,有利于了解和把握课题所涉及的历史事实。例如,我根据高一教材内容,设计教材拓展性研究。历史事件评价课题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的军事思想。历史人物课题有: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_、_、张学良等。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历史读物,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尽管学生研究的“成果”是对所搜集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其结论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认同或复述,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11篇

1.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因为只有把握准确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很显然,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之后,我们再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看出,当前历史学科已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分析的思维过程较少。这种单一、被动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与学习,把握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3.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通过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将被动式的、接受式的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目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学科课程逐步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做到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过程中,讲“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材有意识地不写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高中历史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的,所以,在选择对研究性学习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地说,我是把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作为研究的课题。这样做,一方面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书本中的重点,解决书本中的难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性知识,有利于了解和把握课题所涉及的历史事实。例如,我根据高一教材内容,设计教材拓展性研究。历史事件评价课题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的军事思想。历史人物课题有: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_、_、张学良等。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历史读物,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尽管学生研究的“成果”是对所搜集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其结论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认同或复述,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概念;困境;策略

自教育部颁布《普通课程改革方案》明确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即校本教研制度)”以来,校本教研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严重的学科发展不均衡现象,历史学科在很多学校就是典型的校本教研的“洼地”。如何推动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校本教研”概念的理解

校本教研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从国外引进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已经开了多届“创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会议来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然而,在教研实践中对校本教研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众说纷纭,难以准确定义。但从教研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归纳出校本教研具有以下特点:

1.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性。新课程背景下,要想真正领会课程、开发课程,首先需要教师有钻研精神,进行切切实实的教学反思。教师已经成为校本教研的真正主体,各级教研员、专家学者只能是校本教研的引领者。

2.校本教研突出了教学的实用性。校本教研在实质上是临床研究。虽然一线教师的研究能力整体偏弱、时间偏少,但就是这种草根化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切近了教学的实际,具有良好的实际功用,有效避免了理论的空疏,加以时日,很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3.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校本教研首先是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只有将教学、研究、生活相结合,把教学研究搞好了,教学水平才会得到相应提高,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历史校本教研的困境

学科弱势是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先天不足。在现行的考试方案下,语数外的地位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火花显得比较黯淡。

传统教研方式是校本教研的明显阻碍。在很多学校,教研活动在形式上局限于会议精神的传达,上级任务的落实,剩下的时间就是闲聊、枯坐、等待检查,没有研究意识,校本教研仅是一句口号。

艰苦的教研环境是校本教研的一大杀手。在很多中学里校本教研搞不好与教研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是教研资料匮乏,很多学校连基本的学科期刊都没有。其次是时间匮乏。满满的课时量使得教师疲于应付基本的课堂教学,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去反思、研究教学。再者是交流机会匮乏。从教学秩序的稳定来说,学校是不可能大规模派教师出去参加教研活动的,而没有交流就更难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13篇

一、扩大和加强世界史教师队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应用学科的发展、基础学科的相对萎缩和世界史研究生学位点的合并,世界史教学和科研队伍严重减员,同80年代中期相比,减员达60%-80%,以至于有个别重点大学连世界通史课程都开不完整。[2]在较好的综合性大学,虽设有世界史教研室,甚至还有专门的世界历史研究所,但一般也都只有10人左右的规模。而在一般性大学,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则更少且分散,很难形成团队。甚至在不少高校,由于找不到专门的世界史教师,不少中国史教师或其他与世界史关系更远的教师承担了世界史教学任务。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世界史的教学质量。当务之急,各高校必须对世界史师资进行较大规模地扩容,以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扩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优先考虑引进并培养世界史人才。根据北京大学高贷先生的调查统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世界史从业者大都达到或超过中国史从业者。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耶鲁大学历史系、加州伯克利大学历史学系、伊利诺伊斯厄巴那分校、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历史学系,从事本国史的教学人员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余教师都研究外国历史。韩国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中,西洋史和东洋史合起来占到三分之二比例。俄罗斯历史学教师中约有50%从事世界史。[3]相比之下,在我国大学,从事世界史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在整个历史学从业人员中所占份额太少,一般来说,只占到1/8到1/7。这也意味着,在未来5-10年时间内,各高校历史系如要建立起同一级学科地位相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世界史学科,必须新补足占全系师资1/3到2/5的世界史教师。而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所培养的世界史博士只相当于中国史的1/6到1/5,因而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不拘一格,用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世界史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相信很快全国有远见的高校都会花大力气搜罗世界史人才,争夺人才的竞争会趋于激烈。如果已有一定世界史研究水平的高校不尽早采取行动,很可能会在未来的世界史学科竞争中败下阵来。同时,为提高世界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在科研经费投入、出国留学等方面向其倾斜,使之多同国外大学进行交流,以开阔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和学术层次。

2.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师资力量。由于新引进的人才,特别是年轻博士一般需要经过多年时间才能积累起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所以,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尝试整合校内资源,即跨学科、跨院系地发掘世界史师资力量,如在国际关系、政治、外语等院系和学科中从事与世界史相关的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邀请这些人员开设与他们研究领域相衔接的世界史课程。同时,在课题申请和攻关方面,应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这些力量,通过成立相关的专业研究所,如美国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中东问题研究所等形式构建历史系世界史师资与外系准世界史师资的合作机制。上述方法是解决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应急之举,在短期内有助于高校世界史专业获得又好又快发展;跨院系和跨学科的整合也有可能产生长远的优化效应,但这一效应取决于上述整合能否在实质层面长久地进行下去,并要求与世界史相关的师资力量进行学科教学和研究方法向世界史方向的适当转型。当然,从世界史力量较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教授和学者来充实本校的世界史师资也不失为快捷高效之举。不过这种方法不能只流于形式,比如,聘个兼职教授,但一年只是做一两次的讲座。最好所聘兼职人员能在校开设专业课程,每年授课数月,并亲自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

二、调整和优化世界史课程结构

基于世界史过去作为二级学科的地位,高校历史系本科生专业课程中几乎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课程比例一般不超过1/6,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对世界史感兴趣的学生不能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久而久之会冲淡他们对世界史学习和钻研的热情。另外,在这样一种课程结构下培养出来的历史系本科生,一般来说其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在观察和研究问题时缺乏开放性思维和世界性眼光。他们走上教学岗位,会对中学历史教育导向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世界史课程不仅是历史系本科生应该广泛、深入学习的课程,更应该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非历史学专业的文科生及理工科学生也都应该了解一定的世界史知识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上述理念出发,世界史的课程调整和优化应着眼以下两点:

1.在历史系本科生教学中,大幅度增加世界史课程,健全课程方向。根据调整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国历史被划分成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而且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实际教学与研究的内容也都属于中国史范畴,这就使得世界史的学科配置与中国史相比,处在十分不合理的1:7的状况。[3]为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增加世界史必修课的比例,除原有的通史课,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专业基础课外,像这些年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世界史方向课如西方文化史、英国史、美国史、国际关系史等可增列为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次,近些年在西方国家史学研究领域勃兴、揭示历史学宏观理论和发展动态的前沿课程,如历史社会学、世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欧洲社会史、欧洲经济史等可增列为专业必修课。除此之外,应广泛开设世界史专业选修课,以满足本科生对特定世界史方向的兴趣,选修课以区域史和若干国别史为主,如东亚史、南亚史、拉丁美洲史、欧洲史、非洲史、中东史、法国史、德国史、日本史、意大利史、西班牙史、犹太-以色列史等,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专业优势来决定开设哪些课程。同时,一些与世界史专业联系很紧密,同时跨越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又非常贴近当代世界状况和现实需要的课程也可以有选择地开设,如现代化比较研究、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研究、世界风俗史、世界宗教史等。当然,上述选修课的开设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不是所有学校在短时间都可开设,需要逐步发展,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切实、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2.开设世界史公选课,以满足非历史专业学生对世界史知识的需求,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世界史教育是高校非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非历史专业中并不开设世界史课程。即便有高校开设,世界史也只是一门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对世界史的忽略及狭隘的专业教育,使高校学生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爱国情感不深厚,爱国主义精神难以形成。其二,保守狭隘,目光短浅,对人类文明及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不了解,难以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共容、共处,相互学习。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其三,知识面窄,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不能迁移,较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可见,非历史专业通过世界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还存在相当的真空,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强调历史专业世界史教学的狭隘观念,要在素质教育的视野和理念下重新审视世界史的教育功能、加强世界史的教学和改革。[5]具体地说,世界史的教学和改革应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并恰当地定位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明的多元性,树立兼容并包的心态和世界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化,更好地学习对中国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和激励意义的科学精神、民主与法制观念,更多地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文化鉴赏能力。如何让历史系之外的学生学到世界史知识呢?对于在历史系本科生中开设的有些世界史课程,如专业选修课完全可以向外系放开选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对某一个方向感兴趣的同学都能加入到学习世界史的行列中来。但是,在历史系开设的很多本科生课程并不适合外系没有专业背景的同学来学习,因为其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比如,在历史系本科生中广泛开设的世界史断代课程,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课程,是按照循序渐进、层层铺垫的原则开设的,而且课时量相当大,一般要经过四五个学期的学习才能完成,而且因为老师针对的是专业学生,所以讲得比较深。另外,因为这些课程是历史系所有本科生必选的基础课,所以外系同学可以获得的闲置选课空间非常有限。实际上,外系学生也没有选这类课程的必要。非历史系学生更多地希望从宽泛意义上和实用的角度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世界史知识。这样,高校世界史学科在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必须同时承担一定的公共教学的任务,即深入研究如何针对非历史专业同学开设更为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世界史方向全校公选课程。建议课程包括以下几门:世界通史、欧洲史、当代美国、世界文化史、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现代国际关系史等。

三、对世界通史教学的几点想法

相比中国史而言,世界史的教学难度较大、学习门槛较高。这主要是由世界史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世界史上下五千年、横跨四大洋五大洲,涉及多种语言、种族、民族、国家、地区、文化和文明,头绪纷繁复杂,许多问题需要兼用宏观和微观思维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求得解答。世界史教师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钻研,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习世界史的学生也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才能清晰地认知某些问题。世界通史课是世界史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世界通史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其他世界历史课程的理解。结合目前世界通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方面作出改进:

1.教学时间及教师的安排。世界通史教学应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大学四年级。目前高校的世界通史课一般安排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地区史、国别史的基础薄弱,并且缺乏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素养。[6]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将世界通史课移到第二学年进行。第一学年主要讲授世界地区国别史、世界史学理论与方法、各类专门史课程。待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后,再在第二学年开设世界通史课,并以断代讲授的方式一直延续到第四学年。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一般来说驾驭整体的世界史能力较强,承担世界通史教学任务比较合适。但是,很多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年轻教师不得不担当重任。在这一情况下最好按照每个老师的研究专长进一步细分通史课程,从而减轻年轻老师的课时量,这样,他们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一门通史断代史课(如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等)有两到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共同担当较为合适。当然,他们之间事先要就教学思路、计划、内容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商。此外,每一个从事通史教学的老师至少应在教学岗位上连续坚守5年以上,这样才可能在通史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应尽可能给予每位青年教师从事通史教学的机会,这样可使他们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更宏观的世界历史视野,同时,这也是培养通史教学后备力量的需要。当然,青年教师在接手通史教学任务之前,应积极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讲通史课,并主动向他们求教。

2.突出大历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所谓大历史观,指的是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和宏观性看法,当然,也包括对某些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的深刻见地。从目前的史流来看,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是较为典型的大历史观。全球史观冲破了殖民主义和欧洲中心论史观,以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的日益紧密为根据,构筑了世界通史的新体系。吴于廑曾就全球史如此阐释:人类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因此,“研究世界历史就必须以世界为一全局,考察它怎样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过程。这个全部过程就是世界历史”。[7]全球史观有效避免了将世界通史讲成国别史或断代史集合的误区。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建议将当前诸多高校所开设的世界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课程合并为“世界现代史”或者“20世纪世界史”,以更好地体现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及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这一合并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而是站在全球史观高度重新构建世界历史的全局观念。[8]可以说,全球史观顺应了时代形势,也预示了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未来走向。此外,文明史观也是理解世界通史(尤其是世界上古中古史)的重要视角。张芝联指出,文明史不同于通史,又离不开通史。过去写通史时,一般把历史分成三大块:经济、政治、文化,而实际上往往把重点放在政治事件上,经济和文化仅作为基础和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一笔带过。[9]文明史视角看重历史过程中的人及其创造能力,看重人的历史创造过程及成果,突出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文明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果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文明史的视角,就能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社会形态如何演变的问题,就能改变以往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如何发展变化的内容所占比重偏大的问题。[10]世界上古中古史很难用惯常的政治经济史模式来讲述,它揭示更多的是文明的起源、兴衰、成就及文明中心转移的问题。以文明史观来统摄世界上古中古史的教学,就能从多元、立体的层面更丰富地反映人类古代生活的主题,如种族、婚姻、家庭、文化、法律、宗教等,同时还可在不同文明之间做出有意义的比较,由此深化对世界文明共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从事世界史教学的教师首先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期通过通史教学将这些观念传达给学生。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 第14篇

通过探究,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了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氛围,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水平,活动课教学出新意。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重在强调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勤于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具备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坚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意识,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互动过程,同时加强课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本课题的研究以学生为本位,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历史活动探究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3.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主体性态度的养成,用发展的眼光关注个体的发展,注意个体的差异性,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激发其成功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素质、专业水平和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内容。历史活动探究课与常规历史的关系?历史活动探究课中,学生应得到如何的发展?历史活动探究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怎样才能推动历史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历史活动探究课可以有哪些做为内容?通过这些研究构建高中历史活动探究课操作原则和评价评系,教学实践,从中概括提炼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对活动探究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主体活动课教学的发展,从而构建高中历史活动探究课的教学模式。

2.研究方法:

②行动研究法:专家、研究者、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实施、考察、反思,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基本模式:计划—实践—反思—再实践。

③案例研究法:是指一个团体组织或一个人对一个事件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它有两个目的,一个对方案做一个广泛深入的考查;二是发展一般性理论。

④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一般方法步骤: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掌握相关参考资料———制定总结计划———搜集具体实事———进行分析综合———组织论证———总结研究成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我们根据先进教育理论,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研建设来探索形成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的探究性“活动课”历史教学模式。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最终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主要有如下创新点:

1.教学目的性更明确:教师研究教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围绕学生和学习两个中心,回归教学的本意,在探究性历史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能“自主地学,自主地做”,形成乐于协作,敢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够迎接学习中产生新问题的挑战,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2.课堂的开放性更广阔:教师开放地教,学生自主地学。教材、课外书、大自然与社会生活四环节互动互联,课堂有了更广阔的历史内蕴。历史活动课的开放性可体现在空间、时间、结论等方面,它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