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风俗古诗(热门12篇)

113

风俗古诗篇1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5、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6、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8、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9、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1、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2、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13、五日(选一)

唐·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4、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5、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16、五丝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7、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8、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9、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0、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1、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22、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23、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24、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

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

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

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

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25、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26、端午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27、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28、屈原塔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29、南歌子杭州端午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30、端午三首

赵蕃〔宋代〕

其一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其二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其三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风俗古诗篇2

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7、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1、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2、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3、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4、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15、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16、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7、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9、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20、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七夕》

风俗古诗篇3

1、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2、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3、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赵嘏《重阳日示舍弟》

6、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8、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9、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回家元日》

10、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风俗古诗篇4

1、《长安清明》

风俗古诗篇5

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5、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6、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8、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0、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1、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2、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4、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5、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1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17、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8、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19、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21、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3、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4、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25、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风俗古诗篇6

1、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2、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4、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7、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8、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9、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0、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11、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2、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6、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17、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风俗古诗篇7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2、重阳未见一枝菊,它日菊开生我愁。高兴亭中香满把,令人北望忆梁州。——陆游《重九无菊有感》

3、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6、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7、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9、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徐铉《九日雨中》

10、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风俗古诗篇8

1、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倍还春色渺无凭,乱里偏惊易岁勤。一世老添非我独,百端忧集有谁分。焦芽心境参摩诘,枯树生机感仲文。豪气聊留供自暖,吴箫燕筑断知闻。——钱钟书《乙酉元旦》

4、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5、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6、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7、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8、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0、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风俗古诗篇9

一、《南乡子·端午》

风俗古诗篇10

1、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佚名《跳灶王》

4、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5、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6、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杜甫《九日》

7、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0、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

风俗古诗篇11

1、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5、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6、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7、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8、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9、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1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1、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12、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4、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6、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7、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8、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1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风俗古诗篇12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