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校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小学;杭州;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122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教育进小学校园的活动。小学非遗教育是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只要在小学生心中播下保护非遗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恢复非遗的文化土壤。因此将_非遗_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小学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杭州市部分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第二课堂场馆附近小学生们的喜爱。据调查统计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对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活动表示感兴趣且有较为强烈的保护发扬非遗的责任意识,但目前杭州第二课堂非遗教育还未十分普及,只有部分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教育,并且小学生的参与度欠高即还远未能达到在小学阶段普及的程度,另外学校方面也没有特别重视非遗教育,因此本文从政府、场馆和学校三个角度出发,为杭州市小学开展非遗教育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一、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
林秋朔[ ]指出各级政府要给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足够的认识与支持。因此,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和经济投入,采取一系列的实质性措施,完善并扩大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的非遗教育功能。
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
由于《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只规定了小学生每学期到第二课堂场馆参加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并未提及非遗教育活动次数。笔者建议教育部可通过决议,下发文件,规定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活动的相应次数。①规定每学期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次数不少于1次,记入《成长记录手册》,并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②规定学校每年两次的集体活动中至少1次以非遗教育为主题。此外可以以区为单位开展全区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鼓励全区小学参与,并评比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教师与学生个人奖励。③规定教师编写的活动方案中必须涉及至少一个非遗活动。杭州民俗文化[ ],悠久古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杭州有着极其丰富的非遗教育素材。因此组织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或教案,要按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立足于本区地域特色与优势,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踩点并编写的富有当地地域、文化和资源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2、经济投入专款专用
给传承人提供技艺发挥的舞台,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 杭州市政府可拨出部分资金作为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教育活动经费,用于场馆非遗活动的设备购置和人力成本等。聘用非遗传人为场馆非遗活动的指导老师,并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
3、加大非遗基础知识普及
民俗文化是历代广大人民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创造、享有和传承的整个文化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与民俗是不可分割的,结合杭州本地民俗对开展普及小学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是十分有利的。①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联合杭州市文化局、杭州市旅游局和教育部门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非遗教育活动。杭州市文化局和旅游局可结合家乡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相关宣传片及宣传册,由教育局下发至各所小学及第二课堂场馆,让学生以家乡为支点[ ]习得知识与培养素质,热爱非遗热爱祖国。
②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评优(试行)办法》: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能通过学科统整、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对学生开展杭州人文乡土教育杭州民俗文化教育即非遗教育。因此,可在《我与杭州》等乡土教材中充实与公益性场馆相对应的历史人文知识与杭城传统民俗文化,进一步加大非遗教育对小学生的有益影响。
4、构建有效的非遗学习资料
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 因此杭州市教育局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小学阶段的非遗读本作为小学生必读读物在杭州各个学校推广使用。此外,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也有利于非遗教育的普及。
二、第二课堂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xxx的调查结果显示,杭州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活动的程度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因此笔者分别针对三类不同的第二课堂场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以非遗为主题并设有活动项目的场馆
(1)优化场馆自身建设。
小学生对可以自主参与、互动性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建议第二课堂场馆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家乡杭州的热爱。借鉴杭州历史博物的第二课堂活动雕版印刷和模拟考古,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充分享受了历史文化所带来的乐趣,也提升了其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此外可制作宣传视频在馆内循环播营造氛围、每年推出一至两期大型的非遗成果图片展、增设一些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等来进一步推广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二课堂活动点。
(2)拓宽思路,创新形式,走出场馆。
不要将活动仅仅局限在场馆之中,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走出去” [ ]的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①较普遍的做法是第二课堂进校园。杭州拱宸桥小学、杭州翠苑二小、杭州转塘中心小学分别与三个第二课堂点合作开展过彩绘体验活动、丝绸知识展览和雕版印刷活动,不仅拉进了馆校双方的距离,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上海市中小学将普遍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可参考杭州市第二课堂进校园和上海市非遗教育进校园的有益经验,取其精华结合两者组织开展杭州市独特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
②《全民健身计划》颁布后,文化部党组织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推进非遗项目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场馆不仅可以走进校园也可以走进社区。况且杭州市“非遗文化进社区” [ ]是有前例的。
③除了“走出去”,场馆还可以“请进来”。非遗第二场馆可以与周围小学合作,培养一批义务小讲解员,并建立相关激励制度。
(3)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
鉴于场馆聘请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做示范时很少言语,大大降低了非遗教育的宣传效果,基本达不到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和非遗教育普及的目的。因此为这些馆内聘请的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以期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
(4)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
志愿者帮教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一种方式,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以及完善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
第一,可与杭州地区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即馆校合作。既有高校志愿者进馆服务,也有第二课堂场馆进高校宣传培训。确保每学年包括寒暑假都有部分志愿者进馆服务。
第二,固定每个非遗活动项目的帮教志愿者。现有志愿者流动性过大,每周每项活动的志愿服务者不相同。每批志愿者对其所需要宣传的内容、辅助孩子制作的手工艺相对生疏。志愿者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真正帮助来参与活动的孩子呢?所以笔者建议场馆可与高校青协协商固定每月或每半月相同活动点的志愿者。
第三,完善志愿者体系。场馆对志愿者要事先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发放相关资料,请专门的指导老师给志愿者上培训课,使其具备一定的非遗文化素养和传统手工艺技能;定期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考核,若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再学习后才能上岗;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组织相同活动项目的志愿者进行比拼,奖励优胜者。
第四,增加馆外活动合作,例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可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共同开展。
2、涉及非遗却无相关活动的场馆
这类场馆泛指场馆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场馆主题本身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xxx没有开设相关活动或没有指出场馆内哪些项目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如中国茶叶博物馆,以茶文化为主题,茶艺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xxx对此并没有作相关说明。笔者发现中国茶叶博物馆内有让学生体验茶艺的第二课堂活动,但学生却无法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对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对于此类场馆中,笔者建议可以对馆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系统的整理、编排,设立相应的说明,给参观者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此外在让学生体验馆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讲解或说明,如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体验茶艺技术时可以让指导老师顺便讲解一下茶艺和非遗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博精深。
3、没有任何涉及非遗的场馆
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城区所拥有的可供小学生参观学习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较难组织开展非遗教育。针对此类场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下三点来改进:
第一,与邻区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物遗教育活动。例如引进上城区杭州历史博物馆的“听听杭州的那些事儿”活动。此类场馆需要制作一些杭城历史视频,培训讲解员让学生们听着讲解陪着视频感受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举办杭城历史故事比赛。
第二,主动“走出去”, 邀请非遗场馆工作人员一起到该区的小学开展开展杭俗、非遗文化活动。
第三,联合当地区政府一起举办类似 “童话杭州名人,寻觅少年知音——童版解说词” [ ]及其延伸 “童画杭州名人” [ ]活动。分别通过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来撰写解说词,并担任小小讲解员和用自己的创造力绘图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杭州名人的故事和杭州历史文化,激发了他们积极性,拉近了当今少年和历史名人的距离。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艺术和文化双重熏陶。
三、学校应重视非遗教育
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应对非遗教育引起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①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可以以家乡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支点,将民俗非遗文化与本校课程结合。如:把民族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为一体,即把民间、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艺术文化精神的活态传承。[ ]当然,小学音乐课、体育课及校本课程同样可以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教学。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 但民族心理还不成熟, 民族价值观尚待完善。[ ]这样可使学生们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强其爱国精神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②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增加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反馈。班主任老师可在班级活动中穿插相关内容,采取表演、竞猜、演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活动反馈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体会非遗的魅力,加深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林秋朔. 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
莫高. 新时期杭州民俗文化的演变[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 ? 张智烽.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杭州民俗体育研究[D]. : 杭州师范大学,2010.
? ? xxx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 ? xxx.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非遗校园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高校 艺术人才 培养 非遗传承 实践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必要性
1.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千百年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危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播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师生提供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平台,实现“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资源彼此共享、相互促进,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非遗”正在被逐步地推向市场。而“非遗”保护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阻碍“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守护精神家园、展示和传播“非遗”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将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实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3.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节日缺乏了解。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还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而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非遗”传承的有关活动创新地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良好的、富有传统风格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综合素质的作用。包括房屋建设等校园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宣传栏、广告牌以及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等各种学校活动设施的建设。
2xxx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对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的特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体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制定以及校史的完整编撰来展现。具有传统风格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4.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组织“非遗”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成立学生“非遗”科技小组,开展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培养、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更好地突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二)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整个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
1.以“非遗”项目市场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如培养目标中,要求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懂得“非遗”项目管理知识等。培养规格中,要熟悉“非遗”领域基本法规、政策,掌握“非遗”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非遗”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
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必须保证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管理和评估制度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对于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可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群中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灵活调整,如根据非遗课程特点,采用聘请非遗传承人集中授课,教师分解指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要点,同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非遗校园总结 第3篇
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础建设。”决定还指出:“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决定的这些内容好像就是针对我们课题讲的,很有指导意义。
我国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这些文化瑰宝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如何让这些文化瑰宝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使用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实现的范围和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和利用,对中小学各科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可以使学生亲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使学生由热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热爱家乡,由热爱家乡升华到热爱祖国。这对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都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是教育青少年热爱、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十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很大的破坏。实际上是一场文化大浩劫、大破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很多外来的文化替代了传统的文化,它们的进入使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随着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发生急剧改变,导致我们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的消亡和改变。例如,少数民族传统的民居被小洋楼取代;民族服装、服饰及其工艺日渐式微;杰出的民间文化艺人大多人老力衰或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无人传承。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也是当今世界都没有找到最佳方案的大挑战。
由于非物质文化很多是靠口头传承的,如果传承人没有了,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剩下的只能是一种纯物质的“历史象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的根深深地扎在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不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一味追求“洋”和“现代”,中华民族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复存在。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少数民族中承载着许多活态文化原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果不注意,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不复存在。实际上,我们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复存在。他们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对于青少年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逐渐培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文化素养和文化判断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青少年手中。我们一定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通过课程的熏陶,各种活动的浸染,各方面的触摸,近距离的接触,用非物质文化照亮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他们不仅从xxx了解中国,而且从口头文化传承,从民间文化,从人民的哲学、人民的思维来认识我们民族的本源。了解的目的是为了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
我们的课题不仅要研究、传承,还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全面、更深入、更客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化部的有关单位将精选优秀节目到联合国、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去演出。今后这类出国演出还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便让它走向世界。
非遗校园总结 第4篇
据_报道,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定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所,在文化传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正确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校又如何做好文化传承教育?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现代化和城镇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一些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濒临灭绝。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_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教育部等部门也多次发文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等课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中小学校园。
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不论对学校文化生活、办学特色还是对文化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通过学习优秀民族文化,使学生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获得民族自尊感、自豪感、认同感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艺,从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设立包括民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类地方或校本课程,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自然而然相关文化就得到了传承。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努力探索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实践途径,并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承方式。例如,甘肃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育课程,逐步增设如敦煌舞、秦腔、地方画、砖雕、刻葫芦、皮影、剪纸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美育课程,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间艺术等情况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鼓励聘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了切实可行的载体。
非遗校园总结 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 理论依据 实践例证 障碍困难 思路健议
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一批又一批“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效。笔者认为,让“非遗”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理念,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对存续于“非遗”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积极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自黄帝始先后有16位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沂山传说等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游览沂山历史遗迹,倾听沂山民间传说,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引发了其爱家乡、爱祖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民间代代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国》《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课外读物提供给当地中小学校,被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曾在当地民间产生过广泛影响。“临朐周姑戏”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组织老艺人进校讲教,示范演唱,组织学生开展“周姑戏演唱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戏曲音乐知识,传承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太乙拳”“抵功拳”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经文化部门推介,一些学校将其引入校园体育项目,再如“手绘年画”是临朐民间传统美术的特有产物。县二小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目,采用请老艺人授课、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与教育部门还不断联手开展民间游戏、民间谚语、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映:“非遗”走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推进了历史认同,传播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纳入应试课题,更未编入教育计划,因而无章可循,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元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责任感、主动性普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缺少机制、缺少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掘、轻保护重申报、轻传承;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织联合保护的弊端,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掌握不准、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自觉性,为“非遗”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结出硕果。
非遗校园总结 第6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 传承创新 进校园 进专业 进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_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通过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并布置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服务相关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地区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等五大任务。
随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启动了遴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的工作,并在2013年4月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列入其中,为推进示范专业点的建设,有效地弘扬民族文化,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一、建立民族艺术大师工作室,以现代学徒制,打造“大师领衔、名师导教”的“双师型”传承与创新师资团队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平台和载体。随着项目的推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建立了陶艺、雕刻、织锦等民族工艺大师工作室,聘请了1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进驻。引入大师项目和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相结合,并由教学名师负责,带领专任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大师参与学院教改项目,专任教师参与大师研发项目的“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并建立了一支“大师领衔,名师导教”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一方面,采用现代学徒制,由青年拜大师学艺,成为工作室学徒,由大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和传承民族技艺;另一方面,教学名师及青年骨干教师与大师共同承接企业设计及研发项目,形成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共同进行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与研发,服务民族文化企业,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学院艺术设计系通过大师工作室,培养了一支民族文化传承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xxx先后被评为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国家“”教学名师,8名青年教师晋升了高级工艺美术师,12名教师取得高级技师。
教师团队还参与完成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陶艺烧制技艺子项目。该项目以“非遗”xxxxxx载体,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行业标准,将“非遗”xxx陶烧制技艺相关素材进行“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思路,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资源转换、课程建设。
二、以民族艺术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培育学生社团,以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现代大学文化相结合,培育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平_和创新的形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大师工作室平台,培育学生社团,共推文化活动,营造民族文化传承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之风在校园成为文化之尚。
一是大师参与组织成立学生社团。近年来成立了xxx陶爱好者协会、中华书画协会、锦绣协会、雕刻协会、美术协会、民族音乐协会、民族舞蹈协会等10多个学生社团,成员上千人,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理解民族文化,推广和传承民族文化。
二是充分发挥大师在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作用,组织举办民族体育运动会,通过背篓绣球、大象爬河、跳竹竿等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体育,培育民族感情。
三是发挥学院茶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中华茶文化为主题,聘请民间茶艺大师指导,举办茶叶品鉴、茶艺表演(无我茶席、长嘴壶、中华茶艺等)、茶膳制作、茶叶包装等技能竞赛活动,将优秀的中华茶文化贯穿于学生各项教学学习活动中。
四是聘请大师举办培训、讲座,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目前共聘请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xxx(xxxxxx人)、xxx世(贝雕、陶艺),以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潘彩英(苗锦传承人)、青花瓷及鉴宝专家xxx、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帅立功、民族建筑手绘大师xxx中等20多位大师,每年为学生举办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等讲座数十场次,惠及学生数千人。
五是学院申报和打造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校园4A级景区,将中华传统的茶文化渗透到校园的育人环境之中。
三、以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地理标志性产品相结合,打造特色专业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前身是旅游艺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2006年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为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但仍保留旅游艺术品设计与制作的特色,该专业瞄准广西旅游文化产业,以“非遗”为灵魂,开发设计旅游艺术品及包装作品。产品造型设计专业2013年被_、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专业示范点。2015年成功举办了教育部骨干青年教师“xxx陶陈设艺术品设计与制作”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全国9个省份的30多名青年骨干教师。
依托大师工作室平台,该专业还获得了自治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基地立项,项目经费200万元;学院茶艺类专业,将广西相关的“非遗”项目(茶叶品种――六堡茶、南山圣种,茶器设计――xxx陶、红木、竹器、竹芒编织等,茶服饰设计――壮锦、苗锦、瑶绣等)融入茶文化之中,打造“茶文化+非遗”的专业特色。
四、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人文教育和设计教学创新相结合,开发系统性专业课程和系列化公选课程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借助“大师领衔、名师导教”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共同开发课程,并逐步探索形成系列化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
一是民族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评为部级精品课程。该课程在2006年开始建设,提出以地理标志产品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灵魂的课程设计理念,将地理标志性产品钦州xxx陶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打造课程特色,该课程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自大师工作室建立以来,课程经过不断创新,成了学生最喜爱的一门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二是开发系列民族文化课程,列入全院性公选课。除上述的民族陶艺课程外,还开发了书法、绘画、剪纸、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体育(抛绣球、竹杠舞)、壮锦苗锦、绣球制作、雕刻(木雕、竹雕、贝雕、角雕等)、打油茶、茶膳等民族文化相关课程。
三是构建以“茶+非遗文化”为主线的民族文化系统性课程。依托学院茶艺与茶叶营销、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特色专业,以及自治区茶文化“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在全院开展茶文化普及活动,开发“茶+非遗文化”为特色,涵盖茶产业链的茶叶品种(南山圣种茶、茉莉花茶)―茶叶加工(“非遗”相关的六堡茶工艺、油茶、客家擂茶等)―中华茶艺展演(运用非遗坭陶等制作茶壶、茶器)、茶艺服饰设计―茶叶包装设计―茶业商业环境设计(茶室、禅中、无我茶会)等特色课程,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