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动脉总结 第1篇
脑血管由一对颈内动脉和一对椎动脉形成的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颈内动脉源自颈总动脉,椎动脉源自锁骨下动脉。两侧的颈内动脉管径没有明显差异,但左右侧的椎动脉常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脑供血动脉在颅内,经过Willis动脉环相互交通,颈外动脉的一些小分支也可能与颅内动脉系统的小分支互相吻合。
以顶枕裂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的血液由颈内动脉分支进行供应,大脑半球的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由椎动脉供应。因此脑的动脉系统可归纳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地动脉系。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起自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中颈内动脉垂直上升至颅底,由颈动脉管外口进入,由破裂孔入颅腔,穿出海绵xxx分出眼动脉。如图,颈内动脉一共可以分出7个分段,海绵窦部和前床突部上部合称为虹吸部,呈现U或V型,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眼动脉:入眼眶,供血前颅窝硬脑膜、眼眶、蝶窦、筛窦、鼻黏膜等。眼动脉末端与颈外动脉分支的面动脉吻合,在颈内动脉狭窄时形成侧枝循环(眼动脉侧枝)。
大脑前动脉:两侧的大脑前动脉在前交通动脉相连。
大脑中动脉: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是供应大脑半球血液最多的动脉,是所有大脑动脉中最粗大的,供应整个脑血液量的80%,是最易发生循环障碍的血管,也可以认为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大脑中动脉的各个分支供应各个区域的血液,主要分支共有8个。此外大脑中动脉供应的皮质区还包括一部分的感觉运动区、重要语言皮质区、听觉皮质区和味觉皮质区。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海马体、丘脑、丘脑下部、乳头体、灰结界等。
后交通动脉:是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得吻合支,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从枕骨大孔入颅腔,入颅后,左右椎动脉逐渐靠拢,沿延髓侧面斜向内上,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合为基底动脉。基底动脉沿着脑桥腹侧的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两大终支。
椎动脉的起始部位是脑血管病的好发部位,椎动脉细而长,行程迂曲,在椎骨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时,如过度后仰等,亦可影响到椎动脉供血,导致脑干缺血。
椎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其中小脑下后动脉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供应小脑下面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小脑下前动脉,供血脑桥,延髓,展神经面神经,小脑;迷路动脉,供应内耳迷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
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在1664年出版《大脑解剖》对对后来大脑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影响深远,在出版后近200年的时间一直被视为是权威著作,书中描述的大脑解剖学结构非常准确。他对大脑基底部环状血管结构的详细描述(大脑动脉环)最为准确并给出了详细的解剖图谱。
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入颅后,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后交通动脉联通,共同组成了一个多角形的动脉环。其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围绕视交叉。此环使得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地动脉系相交通。
在正常情况下两侧的血液不会混流,连接成环状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分为前后两部分。当大脑动脉环的某处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该环使得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对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进行血液分配,防止脑血液循环的过剩或不足。Willis环可以减弱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内压力和流量的正常瞬时差异。
Willis环的结构变异率很高。研究显示,对1413个大脑的研究中,只有的对象拥有经典的Willis环解剖结构,而大多数个体可见变异。Willis环的变异包括其组成血管的缺失以及直径的变化(直径<1mm时定义为发育不良)。解剖上的变异可分为两大类:①前循环变异(前交通动脉变成一根大血管,单一一根颈内动脉供应两条大脑前动脉);②后循环变异(大脑后动脉近端部分狭窄,侧后同侧交通动脉增大,使得颈内动脉供应后脑组织)。
除了Willis环外,大脑仍然存在多个动脉吻合与侧副循环。
脑底部的动脉吻合:Willis环,保证了三对大脑动脉左右侧平衡的血液供应。
主要动脉总结 第2篇
脑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与口径相同的颅外动脉相比,内膜相同,中膜和外膜明显薄弱。神经纤维分布在外膜与中膜的交界处,另外还存在一种脑血管肽能神经纤维。脑血管属于肌型动脉,内弹力膜较厚,中膜和外膜较薄,弹性纤维较少,没有外弹力膜,因此脑动脉搏动较少。
大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于两侧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前者供应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后者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脑静脉血汇聚成脑静脉窦,经颅内静脉汇入腔静脉。脑循环具有诸多特点。
① 脑血流量大、耗氧量大。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100g脑组织的血流量为50-60ml,脑循环的血流量约为750ml。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左右,但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左右,安静时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脑组织对缺氧和缺血的耐受性较低。
②脑血流量变化小。颅腔内,除了脑组织就是脑血管和脑脊液。因此脑血管的舒缩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脑血流量的变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③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物质在血液与脑脊液和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自由变换。
脑血流量取决于动、静脉压差,颅内压,血液粘滞度和脑血管舒缩状态。在正常状态下,颈内静脉压接近于右心房压,脑血流阻力的变化也很小,所以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是自身调节。
①脑血管存在自身调节。正常情况下,脑循环的灌注压为80-100mmHg。当平均压在60-140mmHg范围内波动时,脑血管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使脑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当平均动脉压低于60mmHg时,脑血流量出现明显减少,可引起脑功能障碍;当平均动脉压高于140mmHg时,脑血流量将随动脉压而增加。
②血液中CO2分压升高和低氧对脑血管由直接的xxx效应。CO2会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与水结合,解离出H+,可以使脑血管舒张;CO2分压的升高和低氧将引起化学感受性反射,从而引起血管收缩。
③神经调节:脑血管受到来自颈上神经节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和来自蝶鞍神经节副交感xxx纤维的支配,但对血流量起到的作用很小。
主要动脉总结 第3篇
20世纪初,研究者给动物静脉注射蓝色染料后发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均被着色,唯独脑与脊髓不被着色。这种情况说明了有保护脑组织的“屏障”存在。以后的研究发现很多药物和物质不易进入脑组织中。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是机体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由介于血液循环与脑实质之间的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于壁外的胶质膜所组成,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这种结构可以使脑组织少收到循环血液中有害物资的损害,从而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与其他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相比,脑毛细血管及其邻近地区具有一些结构上的差别:
①脑毛细血管缺少一般毛细血管所具有的孔,内皮细胞彼此重叠覆盖,并且连接紧密。
②内皮细胞还被一层连接不断的基底膜包裹着。
③基底膜之外还有很多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把脑毛细血管约85%的表面包围了起来。这也就形成了脑毛细血管的多层膜性结构,构成了脑组织的防护性屏障。
脑脊液的存在主要功能是在脑、脊髓与颅腔、椎管之间起到缓冲作用,有保护脑和脊髓的意义。当外力冲击时,脑脊液的缓冲可减少脑部发生震荡和移位的程度。另外,脑脊液时连接脑和脊髓神经组织与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媒介,一些大分子很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很可能在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屏障,因而称作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这一屏障的组织学基础时无孔的毛细血管壁和脉络丛细胞中运输各种物质的特殊载体系统。
对于一些脂溶性的物质,如O2和CO2,某些麻醉剂及乙醇等,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于不同的水溶性物质来说,其通透性并不一定与其分子的大小有关。
血脑屏障与血-脑脊液屏障对于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进入侵入脑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在脑组织缺氧、损伤以及脑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可使平时不宜通过的物质进入病变部位,从而导致脑脊液的理化性质、血清学和细胞学特性发生变化,因此临床上检查脑脊液样本可以对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针对提供参考依据。
在脑室系统中,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为室管膜所分隔;脑的表面,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为软脑膜分隔。这两种膜的通透性都很高,脑脊液中的物质很容易通过他们进入脑组织。临床上,为使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尽快进入脑组织,可将药物直接注入脑脊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