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试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归纳 复习
具体到生物这个学科,因为生物学科相比其它理科而言,知识的零散性较强,系统性较差,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不易形成系统化。为此,归纳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归纳教学法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老师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按一定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前面所说即是这一层次,当然它也是归纳教学法高层次应用的基础。所谓归纳教学法的高层次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归纳法,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有所悟,这才是实在的生成和发现训练,学生既能学得知识,又能得到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教师应树立新课改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复习课,更应多归纳,而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归纳。归纳那些内容、以何种形式,都应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定,而不能由老师包办。复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归纳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聚,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
高考复习课,由于受课堂容量的限制,一般教师多采用演绎式教学,即先告诉学生该这样,不该那样,学生自己没有总结、归纳、提练的过程,很难理解到位,印象也不深刻。而归纳教学法模式是指教师利用一系列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许多个别例子中归结出某种原理或定律。此种教学法一般适用于抽象概念的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多是先行让学生从观察、体验中认识到某种观念的实例或特质,学生有较多机会从实践中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角色是资源的提供者及活动的带领者,主要是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积极参与者课堂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在生物高考复习中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高三复习,要注重运用归纳的方法。
(1)整理笔记的方法。如:复习生命的结构基础这章内容时,按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来进行归纳整理。其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做到对本章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2)分类归纳法。在复习完一个模块或一个阶段的知识后,可以按着知识体系的不同,对同类知识内容给予归纳。如:学完生物的结构基础后可按生物有无细胞结构分类,对细胞生物又按真核、原核来归纳。
(3)按序归纳法。这是按照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这种归纳方法有利于帮助我们建立起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住知识内容。
(4)绘表归纳法。按照知识类别及要点项目,使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归纳。可以绘制归类表、对比表。这种表格归纳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列表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等。
(5)列知识树法。这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知识概念为主干,对知识细类及细目进行层层分解的归纳方法。它体现了知识概念的等级次序,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大有益处。如近年来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常用的“概念图”。
(6)题型归纳法。这是按照高考题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速率和成功率,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如:对实验设计题可归纳出一般解题规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牛顿是一位因创立了牛顿力学而蜚声世界的科学家,但他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却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企图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纳为机械运动,以致被_谑称为“归纳法的驴子”。在生物教学中,面对零碎的生物知识,为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把规律绝对化,把问题硬往“规律”上套而犯错误并不鲜见。因此,如何避免犯这类错误,是教者不能忽略的。运用归纳法归纳出的知识规律时,一定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才不会成为“归纳法的驴子”。
归纳总结试 第2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归纳方法运用
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如果没有收获,老师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等都得到发展我们的重要课题。自己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归纳法对认识宇宙客观事物的作用
归纳是人类认识茫茫宇宙万物的方法之一,为什么人类面对这个茫茫宇宙必须采取归纳的思维方式呢?因为 “这个宇宙不是无序的,而是有着某种内在的结构、秩序、规律;并且这些结构、秩序、规律对于人类来说是可知。即是说,宇宙内部自在地存在着某个起决定作用的“本体”,它有秩序有规律有一定结构性地“操纵”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但是,对于人类以追求掌握这个“本体”的认识活动来说,宇宙的这个“本体”却只能体现在无数个个别事物中,而不能整体地裸现自己。这就决定了,人类在这个宇宙面前必须首先采取归纳的思维方式,即一个一个地认识这些事物,再把这些个别性的认识归纳起来,形成一个反映宇宙“本体”的核心思想。
具体到化学学科,因为比较其它理科而言,知识的零散性较大,系统性较差,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不易形成系统化。因此运用归纳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归纳法的基本思路与内涵
归纳材料之间的一致性总是由 “外在的一致”而到“内在的一致”的,外在的一致性也可以认为是“偶然的一致”,内在的一致则是“必然的一致”。我们人类的认识活动在归纳法中所要寻找的宇宙本体与事物本质,正是潜藏和表现于这个“必然的一致”之下,这个必然的一致越充分,这个本体也就越暴露,人的认识也就越能够发现它。
人们在从事归纳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假设,也是通过这样的 “表现--发现”的过程而获得的“有根据”的假设,只是假设作为假设,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而已。得到证实的假设就是“思想”,它反映宇宙本体及事物本质,并在人类精神中建构起一个类似于客观存在世界的主观存在世界。思想与知识不同,思想同宇宙本体、事物本质一样,具有普遍性、无限性与唯一性,而知识只具有个别性、有限性与多样性。通过唯一的思想去掌握众多的知识,即通过“一”掌握“多”,是自然赋予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
三、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基本策略
1.在新课教学中应用。教学要达到有效,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觉知的方法,在新课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用归纳法,因为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被学生接受。况且,高中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按归纳法来阐明,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也就是说,归纳法是编写教材的一种重要思路,自然也应该成为教师讲课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来体验、感悟科学家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把知识和方法都变为学生自己的,达到 “授人以渔”。
2.在课堂复习或小结中运用。课堂小结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如果处理得当,则是 “画龙点睛”。课堂小结,应促进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为此,应将课堂总结交由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要留时间给学生自我归纳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还想知道什么?等。要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其次,教师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得到收获、自信和新颖的问题。课堂总结既要求学生唱主角,又要求教师适时的引导,而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否则,会使归纳变得无序而降低效率。
归纳总结试 第3篇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
题一:(2006全国高考i理综27)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分析】本题要求书写置换反应。刚看题会感觉这应该是比较容易的题目,但细细研究题目的要求就会发现,写出符合要求的三个方程式并不是那么简单。不少考生写出两个方程式后就发觉很难写出第三个符合要求的置换反应。笔者曾以这道题对本校去年刚进入高三学习的成绩较好的3个班级进行了一次测试,限时7分钟完成。最终在限定的时间内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能完全正确地写出。题目答案为:
2Mg+CO2■C+2MgO,
2F2+2H2O=4HF+O2
2Al+6HCl=2AlCl3+3H2
三个方程式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为什么学生却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呢?这是值得思考的。假如在复习到化学反应类型时,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置换反应类型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对置换反应有个全局性的把握,完成这道题就比较容易了。(如下表)
题二:(2008年・全国理综)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五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2)由上述5种化合物的某两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3)V的电子式是
【分析】这是高考中典型的无机推断框图题,向来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很多考生比较害怕这种题目。分析这道题目,好像并没有很直接、明显的入手处,突破口比较隐蔽。其实从“V与水反应能放出气体”来切入,并不难完成这道题,但很少考生有这样的敏感性。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也常常发现,有些推断题评讲完后,学生可以完全听懂。但真正让他们自己做时,却感觉很难,做不了。同样,如果在教学或复习课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对一些特殊反应的总结,比如与水反应能放出气体的物质;再由该气体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可知气体有H元素,就不难推断出V固体,从而有效突破这道题目。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呢?
首先,明确归纳的内容。第一,我们所归纳的知识应该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化学用语的归纳、物质性质的归纳等。第二,归纳是对形成学科知识和方法都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物质间反应的知识体系、电解质溶液体系等。第三,归纳是能有效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的内容。第四,归纳是能有效提高推理能力的内容。如元素周期表,元素xxx的知识。第五,归纳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内容。如实验操作知识、实验安全知识、实验设计知识、电化学知识等。
归纳总结试 第4篇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南京河西新城区位于长江边,分布有较厚的软弱土体,且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工程地质性差,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时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加固采用排水固结法,降低工后沉降,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强度及稳定性。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的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道路软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
1、工程简介
(1)地理位置
(2)工程地质简述
工程勘探结论:本路线沿线普遍分布有较厚的软弱土体,且2-2、2-3层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工程地质性差,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加固采用排水固结法,降低工后沉降,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强度及稳定性。
本工程中的排水固结预压法有两种:排水板- 堆载预压法与排水板- 真空预压法。同时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到整体性,拟全线路段采用塑料排水板+ 堆载预压,堆载时间大于6个月;桥头过渡段及软土巨厚段采用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抽真空保持3个月。 交叉口范围路基处理宽度为15 米+ 路幅+15米。
表中排水板长度已经包含交叉口加宽处理及排水板伸入垫层50cm的用量。 工后沉降控制值:路段小于20cm,桥头过渡段小于10cm。
各段塑料排水板长度变化处施工时应注意土层变化,进行合理调整长度。 两种方式交接处堆载范围内渐变段20m,10m 堆载2m,另10m堆载。
2、塑料排水板的打插施工
(1) 塑料排水板:C 型执行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
(2)施工机械:插板振动机
(3)塑料排水板的设计要求:本标段塑料排水板的布置为梅花形,间距米,打设深度见表1。塑料排水板打设到设计深度后,进入垫层的长度为50cm,顶端弯折平放埋设于砂垫层中。
(4)施工工艺流程:整平场地铺筑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割断塑料排水管机具移位铺设上垫层
3、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堆载施工
归纳总结试 第5篇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基本理念
一、数学归纳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1.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向是对表面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也就是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数学思想方法被严重地忽视,这样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固化,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2.归纳法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归纳法是一种可以将不同的数学理论综合起来去看待的数学学习方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也可以成为进行数学探索发现的重要形式,同时数学归纳思想也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特定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构建,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学习的特殊时期,一些数学理念的建立都是靠归纳法发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基本上是依靠归纳,所以说在学习中一旦没有归纳很可能就会丧失创新能力,而创新作为国家民族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必然不能被忽视,作为初中生必须很好地具备这种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不仅可以很好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还可以在自身已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掘该问题所透露出的客观存在的规律,并且可以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命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同时在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归纳法是看待事物发展中透过普遍性去认识特殊性的,只有看到了事物发展中的特殊性,学生的归纳能力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必须把这种思想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数学归纳思想的基本特点
归纳思想是对事物规律总结和认识的过程,归纳思想的运用通俗来说就是在认识一些数学理念时,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并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去总结其一般规律的过程,比如在分析a、b、c三者的基本规律时,a具有性质Z,c和c同样具备c的性质,此时学生在归纳时就可以看到这三者之间的共同规律,这样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思路就会清晰明了。根据归纳方法的对象是否完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其中完全归纳法指的是在认识数学规律时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该对象所拥有的性质,并且根据该规律进一步推测出这种性质的一般结论,由于完全归纳法所分析的对象十分全面,因此,结论往往是正确的。不完全归纳法指的是在观察和分析数学理论时所考察的对象具备或者不具备某种性质的方法,从而去认定事物是否具备或者没有具备其基本属性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所考察的对象不够全面,因此这种结论值得进一步推敲。
三、数学归纳思想给予教师的基本启示
首先根据教学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对初中各个阶段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归纳思想、归纳思想教学的难点以及针对难点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针对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如果在教学中直接讲归纳思想,这样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比如,在学习代数的因式分解时,展开和合并的规律,有些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能看了一遍后就能马上领悟,但是一些学生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才会逐渐明白,其实归纳思想的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让学生发现不同数学问题中的共同点,这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到了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不够成熟,这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归纳推理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对于一些数学理论理解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可能很快就找到了基本的内在规律,比如,一次函数的象限分布规律,只需要将k、b的正负关系弄明白就可以很快归纳出共同的规律,并且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善于观察不同函数图象的异同点,比如,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异同点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初中各个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其对归纳思想的认识是随着不同年龄段和年级所学的知识不断产生变化的,总之是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呈现正比例发展的,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其归纳能力和意识还比较弱,即其发展了基本规律但是还不善于运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被动,教师给学生的一些数学概念和理论往往都是自己事先演绎好后给到学生的,学生归纳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教师需要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平台,最后让其在实践中印证其归纳的理论。这样学生的归纳思想才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同时给教师的教学启示也会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展现。
参考文献:
归纳总结试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七字教学法” 应用
在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研究、总结出“看、思、听、问、练、归、记”七字教学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 “看”
学习数学首先要多看。看课本,看教材中要学习的内容,看课外参考书等。老师讲课前要看,即预习教材中当天要学习的内容。老师讲解后要看,即复习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理解。待教材内容理解、掌握后,还要看课外参考资料。老师应引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看书,如第一遍要粗看;第二遍要细看,用心去看;第三遍,要研究性、探索性地看,从而进入第二个环节——思。
二 “思”
学习数学要多想,多思考。认真地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自己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可能是自己思考后都无法解决的,或对自己思考的结果不能肯定或不太满意,那就要进入第三个环节——听。这个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听”
学习数学要多听。上课认真听讲,用心去听,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多听老师讲解,课后多听老师、同学讲解,在听的过程中也要思考,多置疑,如果老师所讲与你的观点不同,或老师没有讲到你的问题处,则必须进入第四个环节——问。
四 “问”
学习数学要多问。所谓“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常说“勤学好问”,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一定要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通过提问题,可以使自身的问题得以暴露,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指导和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要会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听讲、提问,尤其是引导学生提问。在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就需进入第五个环节——练。
五 “练”
学习数学一定要多练。学生在理解了知识,知道了方法后,还得多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老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习,一般一个知识点,一个解题方法,一个题型,有3~4道练习题即可。学生练习后,就进入第六个环节——归。
六 “归”
“归”就是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重点,二抓关键,三抓联系。归纳分为:知识的归纳和方法的归纳。知识归纳主要包括:有哪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方法归纳包括:有哪些知识点、题型、解题方法,哪类题常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应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找到切入点等。通过归纳,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归纳,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归纳,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思维能力,使思路更清晰。通过归纳,可以形成整套的方法,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便于记忆和应用。在经过自己理解、深思熟虑,甚至是自己探索和归纳后而得出的方法、结论,要记录下来,进入第七个环节——记。
七 “记”
“记”就是记录和记忆。对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学习方法、解题方法、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先记录下来,再作记忆。根据遗忘规律,要定期对知识进行复习,使这些知识和方法不被遗忘。要复习,就必须有记录。但只是记录下来还不够,还必须记在脑子里,即“记忆”。记忆是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学生要自己想些方法来帮助记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这“七个字”,即七个过程,既不是孤立的,也不一定是完全按顺序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互相渗透、交叉进行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多看、多思、多问,也离不开听讲、归纳和记忆,它渗透于整个学习过程。
归纳总结试 第7篇
然而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一波xxx,一波又起”,二期课改推出的全面使用新版教材《牛津英语》的教材改革,使原本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教与学脱节”、“学生不感兴趣”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英语教学,此套教材更因大量的词汇涌入而有“雪上加霜”之感。
xxx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换个角度看,第一难关恰恰是知,能知则能好,能好则能乐。
如何解决这道难题?无他,惟“学”而已,于是乎想到了xxx之语:“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学习英语,首先遭遇到的是“词汇”难关。
要达到“知、好、乐”三层事,首先必须克服“词汇”关。
那么如何学习词汇才能学得比较有效呢?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作为一个个体行为,英语学习是否成功除了勤学之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会学”。
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掌握某种普遍规律的原理,善于总结,减少学习中的尝试错误,以“会学”实现“学会”,提高词汇记忆能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学习目的,于是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归纳总结法进行英语教学。
所谓归纳总结法是对所学、所教的内容,根据“老师容易教和学生容易学”原则,采取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老师所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性学习。
在新教材《牛津英语》的教学中,首先对其中的每一个Module中的每一个Unit的词汇、语法、教学任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透彻地分析、把握,然后在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我主要从单词、词组、词类转化和所学语言知识点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所归纳的单词、词组不断反复,温故而知新。
再辅以课文背诵、幽默而不失体统地进行语言教学,使学生们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以下是我在平时的《牛津英语》教学中根据归纳总结法并且体现“老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原则而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
一、将词汇归纳整理并举一反三地学习与记忆。
我们学了《牛津英语》之后,第一印象便是词汇太多了。
根据归纳总结法,我将一个单元的每一课(即每一页)上的生词(单词和词组)汇总在一起。
每次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伴之以学生自查音标、语义及用法,课后不断反复重现。
对于相对暂时比较差的班级,还可以配备一本“中文本”——即写上所归纳词汇的中文,根据中文意思进行背诵,当然也可以根据英语单词来背,在背的过程中知晓其中文意思。
不断中英文切换,学生对所学单词的记忆就更牢了。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词汇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在语音、语法、听说和阅读等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词汇是学习英语的核心。
之所以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跨不过词汇这道坎,词汇这一难关一过,学生兴趣就会不断攀升,学习成绩当然也会提高。
二、根据课文内容和要求,对词汇进行派生,然后加以归纳总结。
学习词汇时,有一种方法很有用。
那就是词汇的派生,即一个单词可以根据前缀、后缀及反意等方面派生出一系列新词,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且将归纳总结的'东西打印成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巩固。
这大大加强了词汇学习效果。
另外,在现行的中考中,词类转化这类题目占了整份试卷的5%,所以无论对于进一步的英语学习还是提高考试成绩来说,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利的。
三、据教学大纲对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页内容的知识要点进行整理。
这种归纳总结,既突出了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页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又突出了基本技能,帮助并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并配以操练,强调基本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如何理解”、“如何解题”等基本能力。
另外,所归纳内容紧扣教材,又注重要点的迁移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拓展新知识。
学生有了对所学内容“归纳总结”资料后,学生便会觉得容易携带、容易复习、容易查找、容易记忆等诸多优点。
可以说学生手头这份资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是那样至关重要。
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基础知识不断得到巩固便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法的成效了。
总之,以词汇教学为突破口,有机地将词汇与造句、作文、会话和阅读等教学结合起来,以基本词汇和课本知识为着力点的归纳总结法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牛津英语》教学来说是行之有效的。
这样的学习从过程看,学生学得轻松省力,使学生学中乐,乐于学;从结果看学生学得快而扎实,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从整体看教会了学生学习,培养了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能在今后的升学考试中轻松胜出,又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厚实的基础。
归纳总结试 第8篇
甲方:
乙方:
根据施工需要,甲方将 工程以包工不包料方式分包给乙方进行施工。为便于班组间施工作业的交叉管理,明确双方在履约过程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确保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经双方共同协商订立如下合同,双方须共同遵照执行。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承包范围:
施工图纸范围以内框架主体的模板工程的所有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含施工前)的一切图纸变更,技术更改随变,这已包在承包范围以内。
四、工程内容:
模板制作、安装、模板拆除、清理分类堆放、板面清理、板缝隙密封处理、起钉子等一切模板施工工序。工程完工周转材料清理、分类归堆。
五、工程承包方式:
1、本工程采用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承包施工(即包人工、包质量、包进度、包安全、包文明施工、包材料节约)。手提电动工具及手工工具乙方负责。
2、按施工图纸,包括变更等部分模板工程人工费按实际展开面积计价。
六、质量要求:
严格要求按图施工,符合规范要求,质量等级必须满足合格。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而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漏浆由木工班组清理干净,浇砼时木工必须安排专人看模,漏下砼浆用水冲洗干净,否则每次罚款200元。
七、施工工期:
乙方施工必须满足流水作业需要,按时完成甲方进度计划安排,且不得因自身原因而延误其它班组施工进度。
八、付款方式:
九、工程管理双方责任:
a、甲方责任
1、提供有效的施工图纸,处理施工技术问题;
归纳总结试 第9篇
【关键词】高三;化学学习;归纳法;总结
到了高三阶段,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时,其实更多的是知识总结,所以运用有效的总结方法是决定知识运用效率的重要前提。归纳法是依据事物所具备的一种性质,对其所有性质进行推理并总结的方式,归纳法的运用也是发挥我们学习自主性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提升高三化学学习效率,文章中对归纳法在其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一、归纳法思路
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所呈现的一致性其实是从外在一致性转化为内在一致的过程,其中外在一致性具有偶然的特点,而内在一致性则是必然的。我们在对化学知识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归纳法的运用其实是对各个知识点的本质进行确定,也就是各知识点一致性下面所蕴含的内容,必然一致性越是充分,本体暴露程度也就越大,我们对它的认识越深入。一般我们在运用归纳法进行化学知识总结时,首先提出假设,即在此表现――发现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将其作为假设,然而它也只是假设而已,并没有获得证实。经过证实的假设便进阶为思想,是对化学知识予以反映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举一反三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归纳法在高三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1.运用于新课知识点的学习
为了对学习效率进行保证,我们必须要使用有利于知觉的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将归纳法加以运用。虽然高三阶段以复习为主,但是也不乏一些新课的学习。由于归纳法与我们的认知规律相符,在实际运用时更加方便[1]。同时,高三时期的化学课程已经进入到选修阶段,在学习时主要将知识进行总结,这时归纳法的作用便得以凸显,特别是化学知识的理论部分。由此可见,归纳法可以作为知识点总结的关键思路,对化学各个单元的知识加以复习,通过问题的体验与总结,将相关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并运用于今后的化学问题中。
比如,我们在进行《醇酚》一课内容学习时,其中涉及到了“元素xxx”相关知识,如果我们运用归纳法,一般是通过相应的实例进行知识的发现与归纳,从中总结规律;随后,把1~20号元素视作独立的个体,将其核外电子的排布状况画出,从中总结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我们之前已经对各个元素之间的规律加以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对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加以总结。在这期间,我们能够对各个个体当中存在的规律进行总结,从而提升化学分析水平。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时,我们需要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化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2.运用于知识点的复习
知识点的复习是高三阶段主要环节,将归纳法运用其中,必然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运用不恰当,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知识点复习可以促使我们掌握归纳与反思的能力,通过对化学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2]。针对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在课堂中对自我加以反思,比如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对于知识有无问题、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否联系到其他知识等。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法加以解决,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不理解之处进行补充。步入高三阶段后,我们已经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例如我们在对金属物理通性与化学通性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时,便可以运用归纳法,方便日后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运用。物理性质通性主要包含了金属光泽、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延展性,这几种基本属性属于外在必然,也就是一定会隐藏在内在一致中,这里涉及到的“内在一致”也就是化学键类型的一致性,即其内部均蕴含了金属键。而化学通性即其中蕴含了还原性,隐藏于核外电子排布形似性中。所以,我们在运用归纳法进行化学知识复习时,最为重要的便是符合认知特点,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并归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化学学习效率。
3.运用于化学知识的总复习
为了提升化学学习水平以及知识的运用效率,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将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从而不断提高化学学习效率。进行化学知识的总复习时,更多运用的是归纳法,将化学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分块,归纳每一块的主题。而具体归纳的方式与内容,需要我结合自身知识理解水平加以确定。其实复习的过程也就是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再次进行归纳与整理,这样做主要是为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通过归纳与总结学会运用。归纳并非是将相似的知识堆到一起,而是要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找出其本质联系,从而实现归纳法的本质意义。
三、结束语
高三阶段的化学学习以复习为主,因而归纳法的运用十分必要,我们只有正确认知归纳法本质,熟练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意义,提升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xxx.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学习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5:29.
归纳总结试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归纳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新课标提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和解答物理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归纳法是物理教学和解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是从个别现象中找出一般规律,然后再运用到同类问题或规律上。比如,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过程中就能启示学生去“发现”或归纳总结物理规律。“大气压强”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多观察、多实验,归纳得出结论。利用好归纳法对教师物理教学和学生物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
一、归纳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归纳法作为物理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它对学生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建立具有概括和创新的作用。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现都是科学家运用归纳法进行推理得出的结论。如牛顿在光学方面的成就,就是运用实验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发现的。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其推理能力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归纳能力的运用也会得到较大提高。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运用归纳法就能更好地探究物理学习中的许多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因此,归纳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方法。
二、归纳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归纳法用于物理概念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由于物理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和属性,它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需要在大量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把它们共性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而形成的物理概念。对于教师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来说,运用归纳法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归纳法能让学生明白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力的概念教学时,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概念,需要教师从自然、生产、生活现象中去归纳概括出来。具体教学可用如下步骤:(1)进行演示。教师可运用弹簧拉动钩码等实验现象来展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2)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列举若干实例来证明力的存在。如,书本放在课桌上,课桌对书有支持力;人推车时,人对车有向前的推力。(3)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事例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在两个物体上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时不一定要指明施力物体,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可见在物理概念教学时,可先进行举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物理现象,再运用归纳法进行概括总结得到物理概念。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归纳法用于物理规律和物理解题教学,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对于物理定理、定律、原理、公式、法则等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在讲授时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为这些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且物质在运动变化时这些规律中的不同因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要熟练掌握这些规律有一定难度。因为这些规律也是从大量实验中用归纳法概括总结出来的,所以运用归纳法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能使学生掌握规律的来龙去脉及变化规律,以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例如,在对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可用归纳法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教学设计:(1)用磁铁N极移动靠近线圈时,观察电流表的感应电流变化情况;(2)用磁铁S极移动靠近线圈时,观察感应电流变化情况;(3)用磁铁N极移动离开线圈时,观察感应电流变化情况;(4)用磁铁S极移动离开线圈时,观察感应电流变化情况。通过以上四种情况的实验总结归纳出:(1)(2)这两种情况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感应电流增加,而感应电流的增加又反过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3)(4)这两种情况正好与(1)(2)情况相反。通过运用归纳法对以上四种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使定律的实验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物理习题,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法、递推归纳法能比较容易解决一些物理难题。特别是用递推归纳法能解决层次较多的物理问题,这种方法只需少量计算,而不用进行大量重复的计算,就能找出问题的规律,使习题得到解答,而且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运用归纳法进行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素质和能力。
总之,归纳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物理教学和解题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因此,在物理教学和学习中应多加运用。
参考文献:
[1]xxx.谈归纳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归纳总结试 第11篇
排水固结法原理,方法及适用范围什么?
3.排水固结法 其基本原理是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上海地区多夹砂薄层的特点,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而有效的。
(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以前,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载预压,达到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撤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临时的预压堆载一般等于建筑物的荷载,但为了减少由于次固结而产生的沉降,预压荷载也可大于建筑物荷载,称为超载预压。
为了加速堆载预压地基固结速度,常可与砂井法或塑料排水带法等同时应用。如粘土层较薄,透水性较好,也可单独采用堆载预压法。
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 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
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
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有机质沉积物不适用。
(3)真空预压法 在粘土层上铺设砂垫层,然后用薄膜密封砂垫层,用真空泵对砂垫层及砂井抽气,使地下水位降低,同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加速地基固结。
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
(4)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当真空预压达不到要求的预压荷载时,可与堆载预压联合使用,其堆载预压荷载和真空预压荷载可叠加计算。
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5)降低地下水位法 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减小,从而增大有效应力,促进地基固结。
适用于地下水位接近地面而开挖深度不大的工程,特别适用于饱和粉、细砂地基。
(6)电渗排水法 在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然后将水从阴极排除,而不让水在阳极附近补充,借助电渗作用可逐渐排除土中水。在工程上常利用它降低粘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边坡的稳定性。
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
归纳总结试 第12篇
甲方:
乙方:
依照《_合同法》、《_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地方行政法规和甲方公司的要求,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等,双方xxx等自愿,公平合理,诚实守信的原则,双方协商出以下条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总占地面积: 亩。
4、建筑规模:以甲方的图纸和所有设计为准。
5、资金来源、企业方自筹。
6、工程价格:》按河北201 年定额计算,以一级取费计算。并结合河北当地,人工、材料,按河北定额站发行的最新信息价调差近行计价结算。
7、工程总价约:十亿左右,以最后预结算为准。
二、总承包方式
注:包工包料,另建设施工,三通一平,包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机械、文明施工和所有装修水电弱电消防,整个工程内的环境绿化路道,包括所有资料等,车间机械调试通过《内机械甲方负责》。
三、合同工期
1、本工程工期 个工作日,阴雨天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天气,双方作以记录,工期顺延。
2、本工程开工时间,以甲方的自筹资金,第一笔到位,甲方在十一日内立即以书面通知乙方施工组进场,进行前期工作准备,甲方图纸到位,手续完工,立即进行了主体工程开工。
四、甲方义务
归纳总结试 第13篇
1、什么是议论文结尾的总结法?
总结法是在全文论证结束的基础上,归纳全文论点或概括出全文基本内容的一种结尾方法。因此,也叫总结归纳法。
2、对议论文总结法的要求是:
一是,为了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进一步增加强论证的力量,在论证完中心论点之后,作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归纳,这样既突出了中心论点,又会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
二是, 在结尾时,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要求准确无误,结构紧凑,文字简洁,能给读者留下下一个清晰、明确的总印象。
例文1、一考生《走自已的路》结尾:
请以宽容的目光对待我的坚持,请让我走自已的路。
{评析}
文中考生以理性的笔触,恰当地运用论述之后收缩总结,概括题旨,水到渠成。
例文2、xxx《培养你的社交风度》结尾:
总而言之 ,社交风度,不是能轻易得到的,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你不断充实自已,锻炼自已,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用你那出色的社交风度在人际交往中获取成功。
{评析}
归纳总结试 第14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归纳 演绎
一、两者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归纳法(Inductive reasoning)
简言之,就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
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
是指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
二者的辩证关系
归纳与演绎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性的认识过程。但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他们是紧密联系,又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思维方法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既避免了冗长的语法讲解,节约了课堂时间,保护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这两种思维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以时态教学为例
比如现在进行时,它有两个基本内容:①它用于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存在的状况;②它是由“助动词be+动词的现在分词”构成。很显然,这是概括性很强的两句话,是我们对这一语法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我们可以告诉xxx是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存在的状况都要用现在进行时,凡现在进行时都是由“助动词be+动词的现在分词”构成,进而让学生运用这两条规则造出很多的句子。
当然,教学这一语法现象时,我们也可以先提供大量的例句,运用归纳法引导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初步确立对于这一语法现象的感性认识,然后由教师提炼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对于这一语法现象的完整而准确的认识,并最终又过渡到演绎法的运用,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牢固掌握这一语法现象。正如前面所说,演绎和归纳并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两种思维方式,它们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升华。
以句型转换为例
学生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能就知道怎样将下列这些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了,比如:①He is a student. ②He is swimming.③Mary can skate. ④They will have a test next Monday. ⑤She likes doing housework. 可是他们靠习得的方法掌握的这些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往往不能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类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中之规律,结果发现,不外乎这么两种情况:①原陈述句中有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的,一律是将它们提到主语前面从而构成一般疑问句;②原句中若只有一个实义动词,则需要借助于助动词来构成一般疑问句。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又可以以一句话来概括:即:一加二调三问号。这里所谓“加”,指的是加助动词,适用于第二种情况;而“调”则是指把助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be调到主语前面,适用于第一种情况。学生如果真正理解并记住了这句话的含义,那么变一般疑问句就不再是一个难题,不仅学过的会变,没学过的也可以做了。
一般疑问句会变了,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各种句子的否定句变法。由于有了上面的铺垫,这一步骤实施起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以此类推,反意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就都会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所做的很少,只是巧妙地运用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在这个来来回回的过程中,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这些技巧。而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语法内容这里已经占到了将近一半,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初中学生轻松地学好英语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此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为人师者,授人以鱼远不如授人以渔,把这样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传授给学生,才是我们教师所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三、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推绎,学会举一反三,学会思考,是一件很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归纳总结试 第15篇
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
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
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
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
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
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
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就象兵法上所说的那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认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
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
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
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
归纳总结试 第16篇
一、归纳法
1.简单枚举法。
即列举事例,归纳结论。
在列举几个事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请欣赏下面的作文片段:
这个观点,和题目遥相呼应,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2.科学归纳法。
列举现象,分析论证。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于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方法。
科学归纳法不停留在事实的简单重复上,它还对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科学分析,实际也运用了演绎法,所以推出的结论一般来说是可靠的。
和简单枚举法相比,科学列举法多了分析论证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给事例和结论搭建一座桥梁。
请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有人说,我希望活在过去。
因为那个时代,有思想之巅峰,有精神之盛宴。
显然,一路走来,“xxx二铜表法”、《资本论》、《相对论》历历在目,xxx之《论语》,孙子之《兵法》,让文学史繁星铺满天地。
但是请注意,这一切只存在于史卷上丹青间。
苏子有云:“逝者xxx,而未尝往也。
”普希金也和道:“而那过去了的,只能成为亲切的怀念。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有那些怀念以前的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时间无法倒退,正如我们无法找回昨天的自己,“xxx之问”仍弥留耳际,为什么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只属于过去?我想,这个时代怕是少了些专注于当下的人。
(选自高考广东省优秀作文《活在当下》)
归纳总结试 第17篇
归纳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种:
一、归纳知识
尤其是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且知识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若能归纳好,有关知识就能熟练应用。例如:函数内容,八年级内容中,先讲函数定义,然后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进而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点坐标与解析式的关系,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为九年级学习的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提供了研究的方法。
二、归纳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虽然很多,但总有一些常用方法,例如:证明“线段相等”是很常见的题型,常见方法有:中点定义,等量代换,等量加减,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等角对等边,轴对称性质,中心对称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矩形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角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然后总结常见方法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矩形对角线相等,等角对等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这样做题中就会比较容易确定解题方法。
三、归纳几何内容分析问题的方法
数学问题的解决,分析问题最关键,综合法最常用,另外还有根据经验猜测法,例如:“五角星形状图形五个内角之和是180度”,则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考虑,把五个内角之和转化为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归纳易错易混知识及考点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局限于当堂学会,对于作业中出错的问题不重视,以致于在考试中错误的问题仍得不到修正,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归纳易错题型及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对于每一步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要进行归纳,对于去分母这一步要注意每一项都乘以公分母,一定不要漏项,尤其是无分母项一定不要漏乘;另外分子要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必要时要对分子加括号,尤其分子是一个多项式时要加括号,对于去括号这一步要注意符号问题,如果括号前是负号一定要各项都改变符号,不要漏掉后面的项,对于移项这一步要注意,以等号为界限,从等号一边移到另一边才需要变号,只在等号一边交换位置而不过等号,一定不要变号,合并同类项这一步要注意系数相加减中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一定要按这个要求做,系数化为一这一步要注意在结果中系数做的是分母,还要注意符号问题一定不要掉符号。
每章节的考点题型也必需要归纳,例如:分式这一章考点有分式的性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等考点,另外分式的化简求值是中考必考题型。
归纳总结试 第18篇
学霸知道数学学习:差距总结法
【差距总结法】
要佩服老师,明白自己与老师的差距。也许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老师水平不行,可是老师教书许多年,同样的内容重复了许多次,思路、方法肯定很成熟,从老师身上你能学到很多基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你要发现老师做题比自己快的原因,在老师的书写过程中,发现老师解题提速的原因,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是巧妙而被人忽视的小技巧,你都可以在细心观察中找到。其次,就是笔记、总结,将老师的典型例题抄下来细细品味,再找一两道同类型的题小试牛刀,很快你就将老师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方法,数学就是在这一点一点的进步、成长中实现飞跃的。
状元语录:喜欢看名人传记,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像路标一样,使阅读他们事迹的人找到努力的方向,也让阅读者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附注:学习技巧分享
校友经验让他受益匪浅
学习需要对手 与对手携手进北大
对于学习方法,状元说他在学习中有一个朋友和一个对手,朋友就是他的同桌,同桌学习很刻苦,平时学习互相帮忙,在每次考试前,他们俩都会握手互相鼓励。而对手就是xxx,每次在全班考试时不是他第一就是谢第一,他们俩心中憋着一股劲,就是超越对方。学校每次组织考试时,他俩的分数都会把其他人拉开一大截。状元说,他俩在学习上是对手,但私下里还是好朋友,他俩说好要一起去北大。
归纳总结试 第19篇
一、归纳法的含义与标准形式
1.归纳法的含义
归纳法,简单说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或现象进行总结和观察,从中找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其核心精髓在于实验与总结。
归纳法主要包括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前者主要是针对事物某一些特殊性质或个别现象来进行一般规律总结的猜测式推断方法;后者则是针对覆盖事物一切特殊现象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方法,这一总结往往更加准确。
2.归纳法的标准形式
归纳法最早来自于关于自然数的归纳,经过发展成为多种表现形式,主要的形式是标准形式。标准形式也就是根据归纳原理,能够证明:当P(n)是自然数n的命题,(基础)如果当n=1时,P(n)成立,(总结)当P(k)成立的条件下能够证明P(k+1)也成立(其中k为任意自然数),那么P(n)关于所有自然数都成立这样的形式。
二、归纳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归纳法在三角函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将归纳法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证明中,能够说明三角函数的一些性质。
例1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边长a、b、c均为有理数,证明:(1)cosA为有理数;(2)当n为xxx的自然数时,cosnA都为有理数。
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如下:
对于(1)的证明:因为a,b,c均为有理数,根据有理数的概念和余弦定理可得:cosA=,因为是有理数,所以cosA也为有理数。
对于(2)的证明则采用归纳法进行论证,也就是cosnA为有理数的具体证明过程。
2.归纳法在勾股定理证明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以其简单、便捷的逻辑关系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与斜边长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2 证明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概念的内容阐述为: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C=90° 那么直角对应边c与两锐角对应边a、b的关系为c2=a2+b2.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证明,具体的过程如下:
欲证明RtABC中c2=a2+b2(a,b,c都为正数)对于xxx数都成立,只需证明c2=sin2A・c2 +sin2B・c2 对于xxx数都成立,(由于sinA所以a=sinA・c,b=sinB・c)
归纳法证明:
c2=sin2A・c2+sin2B・c2可以看作是xxx的命题,
(1)当c=1时,1= sin2A+sin2B,sinB=sin(90°-A)=cosA,即:1= sin2A+ cos2A 即命题成立。
(2)假设c=k(k属于正数集,且k≥1)时命题成立,也就是k2= sin2A・k2 +sin2B・k2 成立,那么当c=k+1时,
(k+1)2= sin2A・(k+1)2 +sin2B・(k+1)2
k2+2k+1= sin2A(k2+2k+1)+ sin2B(k2+2k+1)
k2+2k+1=sin2Ak2+ sin2A・2k+ sin2A+sin2Bk2+ sin2B・2k+ sin2B.
因为k2= sin2A・k2 +sin2B・k2,2k+1=2k(sin2A+ cos2A)+ sin2A+ sin2B,
又因为1= sin2A+ cos2A 成立,所以,2k+1=2k+1.
即:(k+1)2= sin2A・(k+1)2 +sin2B・(k+1)2成立。也就是当c=k+1时,结论是成立的。
综合(1)和(2)得出,c2 =sin2A・c2 +sin2B・c2 对于xxx数都成立,也就是c2=a2+b2 (a,b,c都为正数)对于xxx数都成立。所以,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是成立的。
三、归纳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由浅入深,逐步引导
归纳法体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教师在运用归纳法帮助学生进行概念推理与理解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逐步地教育和引导。
例3 利用归纳法推导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拿出一张白纸,随心所欲地剪出一个三角形,并用尺测量出自己所裁剪出的三角形ABC的各个边长,分别做好记录,然后在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上取中点E、F、G,将任意两个腰上的两点连接,继续测量其长度,将其同对应的底边长对比,试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
经过学生的详细测量与计算发现,中位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得出了这样的测量结果,说明了中线同底边的关系,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中线是底边长的一半。
2.实例引导,归纳总结
归纳法在于通过对某一数学关系殊例子的运用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的体现。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这一思想纳入数学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认识事物的过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逐步掌握归纳法的数学思维。
归纳总结试 第20篇
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选器材或自制器具,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自己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应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对于探究性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实验步骤和仪器的操作技巧,增设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对所给的材料和信息进行合理取舍,对所得信息分析加工,整理归纳。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探索精神。实验结束后,师生互动,积极总结归纳,总结实验成败得失,归纳不同测量方法,只有不断的总结归纳,才有所创新。如:学了密度测量后,可归纳出天平量筒法、浮力法、压强法等多种测量方法;学了电学有关知识后,对于电阻的测法可归纳出九种以上,使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归纳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不断创设实验情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是通过实践来探索,通过探索有发现,通过发现而创新。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引导性、研究性、发现性、归纳性等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创设物理情境,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物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物理课件,不断创设生活物理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无处不在处处在,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如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模型小制作,制作软尺和直尺、弹簧秤、天平、液体内部压强演示仪等。引导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去创造,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归纳总结试 第21篇
所谓经验,是指由于这种知识或技能往往凭借个人或团体的特定条件与机遇而获得的,带有偶然性和特殊性的一面,因此,经验并非一定是科学的。它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做一番总结、验证、提炼加工工作。总结经验一般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后进行。在总结经验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典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判断,分清正确与错误、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经验一定要观点鲜明、正确,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根据经验总结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一般方法步骤:
①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
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
③制定总结计划;
④搜集具体实事;
⑤进行分析与综合;
⑥组织论证;
⑦总结研究成果;
⑧实行经验总结时应注意下次述各点:
选择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全面观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要有创造革新精神。
归纳总结试 第2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方法
“归纳”作为名词来理解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作为动词来运用,强调用推理方法来概括、分析和总结问题。归纳推理的结论既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概括(从个别上升为一般),又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外推(扩展到新的范围),是人们寻求新结果,探求新知识的重要工具。“总结”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总和各方面的情况。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主阵地。
一 发挥教师课堂小结的示范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一堂课的归纳、总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往往前松后紧,下课铃声响,老师的课就戛然而止,匆匆布置家庭作业就结束了,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也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认为课堂小结无所谓,重在教学的过程。缺乏课堂小结让人感觉整节课有些虎头蛇尾,显得不够完美。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是小结的神圣使命,需要艺术创造。课堂小结属于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彩的课堂小结能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升华,产生让学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教师对一节课的归纳总结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行为主义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这个观点给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归纳总结也是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归纳总结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内化与综合。语文由字词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段落,再由段落融合在一起变成篇章。如果缺乏归纳总结,语文的学习是零乱的,学生难以体验到立意美、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中生能在阅读实践中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离不开归纳总结的习惯。这需要语文教师的帮助具体引导,如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xxx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等;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等。
三 留给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为一节课,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老师讲解的时间多了,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江苏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都有明文规定,教师课堂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减去无效的教学环节,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教师时间的管理,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2010年7月颁发的《xxx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四 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一些图式
知识的输入像蜜蜂采花粉,在于点滴;知识的输出像是酝酿,在于融合。采一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纯正的;采多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营养的。学生年龄不断增长,思维不断扩张,心智模式不断成熟,根据大脑记忆的特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用一些图式来帮助记忆,效果会更好。如气泡图、蜘蛛图、问题树状成线状结构、鱼状结构、表格、饼状结构、柱状结构、逻辑框架结构等。
五 建立错题集促进归纳总结
学生做错题目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认知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有些错误是由于粗心导致,教师要精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邃思考其粗心的原因。xxx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反思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运用反思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预习新知识。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明晰知识规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归纳总结试 第23篇
冻结法的优点是什么?
1 安全可靠性好,可有效的隔绝地下水;
2 适应面广,适用于任何含一定水量的松散岩土层,在复杂水文地质如软土、含水不稳定土层、流砂、高水压及高地压地层条件下冻结技术有效、可行;
3 灵活性好,
可以人为地控制冻结体的形状和扩展范围,必要时可以绕过地下障碍物进行冻结;
4 可控性较好。冻结加固土体均匀、完整;
5 污染性小。 “绿色”施工方法,符合环境岩土工程发展趋势;
6 经济上合理。
归纳总结试 第24篇
由此可以看出,总结归纳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就有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式练习而xxx来并变成经常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练习的基础上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中多次重复同一动作行为的基础上养成。
于是,我决定立足课堂,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
一、让学生认识到总结归纳的好处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总结归纳的好处,我以一节课为例,在讲完这节课时,顺其自然地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然后让学生谈一谈总结归纳的好处。
学生让我很欣慰,他们总结得很好,说得也很贴切,我趁热打铁,向学生阐明总结归纳的重要意义,为我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二、立足课堂,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
在学生充分认识了总结归纳的好处之后,我按计划,精选恰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几种总结归纳的方法,并通过多种方法的重复,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强化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
总结归纳的形式有多种,主要有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图解式、综合式等。
学习完《空中飞行的动物》(探究鸟类适行的特点)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应用摘要式总结归纳鸟类适行的特点,总结完后,向学生交代这种总结归纳的方式是摘要式,并简要介绍了它的特点。为了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我只要求学生知道这种方式是摘要式,知道它的特点,但没有要求学生必须记住这些,只是点到为止。因为我还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教学内容不同,应用的归纳总结方式也不同。
学习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我用表解式归纳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并用这种方法归纳总结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之后我又选择了一节复习课,利用提纲式总结归纳学过的动物类群。
学习完第三单元后,我和学生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图解式作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框架图”。因为包含的知识内容多,这种方法比前几种方法要难一些,还要注意框架图的直观性和对称性。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了几种归纳的方法,有了归纳总结的意识,再遇到这种归纳方法,他们也能很轻松地掌握了。
上述各种总结形式,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弱点,为了优势互补,利用综合式,把几种方法综合在一起,可以对一个稍大一点的知识体系进行总结。
综上,首先教会学生总结归纳的方法,之后随着教学的进行,带领学生应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一方面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这些总结方法的应用,并让学生逐渐形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我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了总结归纳的习惯。
三、培养习惯,寓有形于无形之中
xxx林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过成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