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交警百日会战总结(通用3篇)

126

交警百日会战总结 第1篇

今年1-4月,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道路交通事故丝袜人数占各类事故丝袜人数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特别是“五一”期间,我省连续发生4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有效认知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较大以上事故多发的势头,决定自20xx年5月中旬至20xx年底,在全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

一、整治目标

通过综合整治,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客运市场和车辆通行秩序进一步规范,事故多发点段和危险等路段得到有效治理,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更加明晰,广大群众安全出行意识明显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其数和伤亡人数明显降低,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式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重点

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包括: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管理整治、机动车辆检测维修和报废回收整治、公路及城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和客运场站整治、路面行车秩序整治、重点车辆安全整治、提升事故应急救援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八个方面。具体任务及责任分工如下:

(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管理整治

1、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整治。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农机操作手)、机动车教练员、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机构资质和培训资粮的监管,认真实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有效落实优胜劣汰机制,严把机动车教练员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关(省交通运输厅、农业厅牵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有关部门配合)

2、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发证整治。加强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发证的监管和整治,规范考试场地和考试程序管理制度,严肃查处考试把关不严、违规办理驾驶证等行为,对3年以内驾龄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死亡责任事故的要严格实施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认真实施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险费率浮动制度等(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农业厅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保监局、安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二)机动车检测维修和报废回收整治

1、机动车检测维修整治。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综合性能检测以及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综合整治。重点检查企业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存在未持证上岗、超经营范围维修、使用假冒零配件、检测把关不严、二级维护弄虚作假等问题,对因检测检验货维修把关不严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省质监局、交通运输厅、公安厅交警总队牵头,省工商局、安监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2、机动车报废回收整治。经贸部门负责报废汽车回收、旧机动车交易的监管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利用报废回收改装、拼装车的非法电;工商部门在责任范围内依法查处非法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语法查处报废汽车和拼装车辆进入市场交易等行为;公安交警部门依法查处报废汽车上路行驶行为,建立报废汽车信息库,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省经贸委、工商局、公安厅交警总队牵头,省质监局、农业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配合)

(三)公路及城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公路及城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安保设施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整治和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安全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对今年已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列入今年隐患整治工作计划,并限期文成整治。二是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全省公路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已排查出的隐患大道省级(市级、县级)督办标准的,按照《福建省公路隐患路段排查与督办标准》,分类逐级督办;对高速公路的隐患排查,按照省级督办标准和要求,经批准后,由省高速公路公司负责整治。三是新建公路的安保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新的标准规范建设施工,并严格落实新建、改建和扩建公路、城市道路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已建的公路安保设施不符合国家新标准的,由省交通运输厅抓紧提出方案,分歧实施改造。四是加强对公路养护施工单位的监管,严格按《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养护工作等。(道路交通隐患排查、论证和整改验收工作由省预防办牵头,省交通运输艇、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监局、公安交警总队配合;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工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安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四)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和客运场站整治

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和客运场站的安全监管,清华对客运驾驶员考核培训,推行“不适岗名单”公布制度,严厉查处各类非法违法经营行为,督促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和客运场站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落实动态监管制度,到2011年底,对旅游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公安交警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卫星定位装置系统平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卫星定位装置系统信息,每天抽查不低于1%0包邮客运车辆,强化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根据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采集的.监控记录资料,加大对客运车辆超速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公安交警总队、安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五)路面行车秩序和客运市场秩序整治

1、路面行车秩序整治。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和分析,依托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和各高速公路出口处,并在市际、县际主要道路增设执勤点,在重点时段,对进出省际7座以上客运车辆实施全面检查,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倒库交通安全宣传和警示,依托乡镇派出所,加强警力调配,加强乡村、偏远地区道路交通路面管控;加大城区和郊区警力部署,加大科技兴安资金投入,确保路面行车秩序畅通安全,并有效落实客运车辆交通违法信息抄告制度。(省公安厅、公安厅交警总队牵头,省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气象局等有关你部门配合)

2、客运市场秩序整治。定期分析客运市场秩序,加大整治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客运车辆不按规定进站经营、无证经营、不按规定线路经营等违法行为,并将其违法行为列为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重要内容(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安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六)重点车辆安全整治

加强渣土车、是公共车车、摩托车、出租车以及学校校车、集中接送车等重点车辆的安全整治,结合客运隐患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渣土车、施工工程车无证、无照、超速以及为按规定线路行驶行为,督促出租车、县内班线客车等车辆安装符合国家规定的卫星装置系统;进一步强化学校校车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要求督促学校校车和其他社会接送学生车辆安装符合归家规定的卫星定位装置,有效遏制重点车辆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出租车路面秩序整治由地方政府负责牵头,省公安交警总队分工负责;出租车卫星定位装置工作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牵头,省交通运输厅分工负责,省安监局、通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配合;渣土车、施工工程车整治,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公安交警总队、安监局、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配合;学校校车整治由省教育厅_公安交警总队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其他社会接送学生车辆、摩托车整治由省公安交警总队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配合)

(七)提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认真制定本单位道路交通事故印记救援预防,搞好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效解决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反应慢、救援不协调等问题(地方政府牵头,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分工负责)

(八)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

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经费投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鸡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出行氛围;教育部门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列入教学计划;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刊播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开辟专题专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运输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农业部门要认真开展“平安农机”宣传教育活动;公安交警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吧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三、工作要求

(一)细化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牵头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际以及当前正在开展“打非”和客运隐患专项行动,进一步细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制定贯彻落实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有效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有效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加大道路交通安保工程资金投入,强化道路交通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路段应当纳入政府挂牌督办;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一岗双责”,认真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指导、更总、督促和检查等工作;道路交通营运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和机关事业公车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车辆、驾驶员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三)强化指标考核。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正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强化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特别是安全生产经营性事故指标考核。要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或事故控制指标超时序的哟管政府、部门及单位的监督检查,实行约诫勉、预警通报等制度,确保道路交通事故指标严格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范围之内。

(四)开展联合执法。各级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农业、安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配合,严厉打击酒后行驶、超速行驶、客运车辆超员、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及拖拉机(变型、多功能)违法载人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遏制“三超”现象,进一步改善道路通行秩序。

(五)实施挂牌督办。各级政府安委会要对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情况实施挂牌督办制度,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对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情况实施挂牌督办,严格审核事故性质、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处理以及防范措施,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并及时将事故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严格检查落实。各级政府要突出本地区道路交通特点,量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考核标准,定期组织专项督察和考核,并及时予以通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地各相关部门综合政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并根据各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实际情况,于6月底组织省级督察组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导,毒草情况上报省政府并通报全省,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交警百日会战总结 第2篇

同志们:

刚才,x传达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议精神,特别是x副省长的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今年以来,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聚焦“减少事故死亡总量、防范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发力,全市事故预防基础不断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全市1至10月份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距离省里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仍然较为突出。

一是齐抓共管格局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市县两级均建立了交安委,市交安委办公室还实现了实体化运行,但部分县级交安委人员力量薄弱,职能定位不准,在牵头抓总和协调推进方面还存在方法不多、权威不够等情况。

二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强。还有个别交通、公路等部门负责的“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中排查出的隐患未整改完毕;“两路两车”专项行动中,“两路”每百公里隐患排查数、“两车”每万辆隐患排查数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上级“应排尽排、应改尽改”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是重点车辆管控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轮四轮车、面包车、大货车等重点车辆,“源头基础建档、路面精准查缉、溯源教育劝诫”闭环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易引发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四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需进一步加强。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对监控发现的违法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些货运装载企业存在货物装载管理混乱,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

五是智能化管理建设应用需进一步加强。部门监管信息融合共享程度不高,智慧化、精准化主动干预能力不强,特别是对三轮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货车超载、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普遍缺少现代化精准查缉手段等。

以上这些,既有新情况,更有老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起“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落细道路交通安全各项管理措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多元融合共治,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以道路交通安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系统观念”,履行“靠前主动”,大抓“基层基础”,突出“精准实效”,全力实现“人民满意”的最终目标。

(一)全面拓宽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维度。

一是市县两级要做实交安委牵头推进职能,县级交安委办公室要参照市级模式,实行实体化运行。要充实专职人员,实行联合办公,切实把交安委办公室打造成交通安全管理的指挥调度中心、协调推进中心、监督考核中心。要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树立起交安委权威。

交警百日会战总结 第3篇

结合备战脱贫攻坚普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和群众满意度,持续开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动态监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及时动态清零,确保核心指标方面问题全部解决,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一是查看所有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是否全面解决。教育保障方面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如期入学,贫困学生教育资助是否发放到位,确保不漏一人;医疗保障方面,重点关注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是否跟进,医疗费用报销情况及慢性病证、残疾人证办理情况;住房保障方面,一般户住房问题是否解决,确保全面消除农村住房安全方面问题。实施的安居提升工程程序、台账资料是否完备。饮水安全方面,重点关注农村集中饮水点日常维护管理是否到位、饮用水安全登记卡记录是否齐全、是否安排了管护人员等。二是查看基层基础工作情况。重点关注《扶贫手册》是否更新优化,到户产业资料是否规范完善,《2020年家庭收入监测表》是否同步更新及家庭收入登记与贫困户口述是否一致,项目档案资料及公示公告是否规范齐全。三是查看脱贫攻坚普查准备工作情况。重点关注是否按照相关要求(抗补促1+8行动中“一村一清单”完成情况),以良好的迎战状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四是查看群众认可度情况。重点关注省第三方评估中发现问题及个别户问题诉求等情况,特别是信访诉求户问题是否解决,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确保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