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篇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近30年来由于该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导致环境问题显著,诸如空气质量下降[11]、大气水平能见度降低[12].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该地区的气溶胶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气溶胶粒子谱分布[13]、卫星遥感反演AOT的验证[10,14]、AOT时空分布[6,14,15]、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影响[6]等4个方面.虽然从NASA的MODIS气溶胶产品能够直观地表明长三角地区上空有高浓度的气溶胶存在[16],但由于其较低的空间分辨率以及难以实时的监测,使得该产品不适用于太湖水色遥感大气校正的研究.太湖站点作为AERONET全球观测站点之一,积累了太湖地区宝贵的实测数据,近年来有学者利用AERONET资料对太湖的气溶胶较短时间序列变化规律进行研究[6,10,14,17,18],但一般为1a;为了揭示太湖上空气溶胶变化规律,获取更为精确的气溶胶参数信息,多年长时间序列的地基观测及其研究分析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基于AERONET太湖站点CE-3182005年9月~2010年10月的数据,通过①反演AOT和ngstrm参数;②揭示太湖上空AOT和ngstrm参数长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③探讨AOT和ngstrm参数的频率分布;④分析AOT与ngstrm参数的关系;以期为太湖水色遥感大气校正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
根据Smironov等[20]的理论,使用ASTPwin软件的AOT计算模块,对CE-318-B从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总计15730次观测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各通道共计的AOT数据,每月有记录的天数见图2.根据Che等[21]的研究,从ASTPwin软件计算得到的AOT值比AERONET的AOT稍大,但差距较小(约),因此近似认为两者一致.通常,我国东部地区近地层气溶胶谱服从Junge分布[13],假设气溶胶复折射系数与波长无关,气溶胶光学厚度τa(λ)与波长λ的关系满足公式:(略)
2结果与讨论
(500nm)、ngstrm参数的月变化
将CE-318-A(2005年9月~2009年10月)和CE-318-B(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的AOT(500nm)和ngstrm参数α值作日平均处理以代表该天的情况,然后再利用这些日均值作月平均,得到如表1所示的AOT(500nm)和ngstrm参数α的月变化以及每月的观测天数情况.从表1得知,2~4月和5~6月AOT(500nm)值逐渐增加,7~8月AOT有不同程度的降低;9~11月AOT值较低,而且较为稳定;12月~次年1月,AOT处于最低值区.其中AOT(500nm)最大最小值分别为6月的±和12月的±.另外综合5a的观测资料发现,AOT的高值区出现在6、7月,低值区出现在秋冬季节的10月~次年1月.
太湖上空AOT这种变化主要与该地区的天气形势有关.3~4月太湖地区正值春季,受北方频发的沙尘天气的影响,致使AOT(500nm)增大[18];5~6月太湖地区进入夏季,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吸湿性的气溶胶粒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体积膨胀[23];大气中水溶性气溶胶粒子增加[24],使得AOT(500nm)值在5~6月持续升高;xxx照强烈,光化学反应也会增加大气中气溶胶的含量[25];另外6月初太湖周边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释放大量的烟尘颗粒,导致6月的AOT(500nm)达到全年的最大值;7~8月,AOT(500nm)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该地区频发的强降雨对大气中气溶胶粒子清除作用有关[1,25];9~11月,太湖地区进入秋季,降雨量减少,多为晴好天气,AOT(500nm)值低而且较为稳定;12~1月,冬季发生的降雨和降雪对气溶胶粒子有一定的湿清除作用,使得该时间段的AOT处于最低值区.从表1得知,6、7、8月这3个月的AOT的标准偏差均高于其他月份的,表明夏季剧烈变化的天气会引起AOT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7月的观测天数明显少于其他月份.另外,综合5a的观测资料,12个月的AOT(500nm)的标准偏差均超过各自的一半,表明太湖上空的AOT随时间变化很大.
从α值分布来看(表1),除了处于四季交替的月份如3、5、9、11月的α值变化较大以外,其余分布于12~2月、3~4月、6~8月、9~11月这4个时期的α值虽然大小不一致,但变化不大;其中,α的最大最小值则分别为9、10月的和4月的.另外从5a的观测资料发现,α的低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出现在3~4月和9~11月.其中,3~4月,α值达到全年的最小值,由于受北方沙尘天气影响,此时太湖上空所包含的大颗粒的气溶胶粒子高于其他月份的;5~8月,太湖地区降雨量逐渐增多,降雨对大颗粒的气溶胶粒子的清除作用,α略微增加;但与此同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大气中水溶性的细粒子增加[24],导致该阶段AOT仍然偏高;另外受到季风气候影响,从海洋上空带来的大量的细粒子气溶胶[25],以及本地区大量生物质燃料燃烧等影响[26],使得太湖上空的细粒子气溶胶增加,致使α值持续增加.9~11月,太湖地区进入秋季,出现大风天气的概率较低,多为晴好天气,使得α的值明显偏高,而且值较为稳定.12月~次年1月,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南下的过程中常伴有的大风天气使得干燥地面的尘土粒子大气中[25],致使α的值降低.
(500nm)、ngstrm参数季节变化
按照北半球平均气温将太湖地区的四季做如下划分:11月下旬至次年2月底为冬季、3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5月底至9月上旬为夏季、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秋季.将CE-318-A(2005年9月~2009年10月)和CE-318-B(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的AOT(500nm)和ngstrm参数α值作日平均处理以代表该天的情况,然后再利用这些日均值作季节平均,从而得到如表2所示的2005~2010年AOT(500nm)和ngstrm参数α的季节变化.从5a的观测资料中得知,夏季的AOT(500nm)达到全年的最大值,这与和Zhang等[25]和Guo等[27]的研究结果一致;最小值基本出现在秋冬季节.5a的观测资料中还显示春季太湖的AOT(500nm)值均在以上,大于我国东海海域春季的AOT(约)[28],表明除了沙尘天气的影响之外,生物质燃烧,周围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等,也会使太湖上空的AOT增大[18].四季中AOT(500nm)的标准差较大,除2005~2006年春季情况以外,其余均超过各自平均值的50%,表明四季中AOT(500nm)值变化幅度较大;另外综合5a的观测资料显示,四季的AOT(500nm)均超过,表明太湖地区的大气较为浑浊.α的最小值均出现在春季,最大值基本出现在秋季.表明春季太湖上空大颗粒的气溶胶粒子最多,秋季太湖上空的气溶胶粒子主要以小颗粒为主、大气较为清洁.另外表2还显示,春季α的标准偏差均大于其他3个季节的,表明春季太湖上空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变化幅度较大.
(500nm)和ngstrm参数的频率分布
2005年9月~2010年10月AOT(500nm)和ngstrm参数α日均值的频率分布(图3)表明,AOT(500nm)只有1个峰值,α有2个峰值.如图3(a)所示,在5a的观测中AOT(500nm)出现的最高频率值在~之间,约占26%,在~区间,AOT频率递减,但趋势较缓,落在较大值区间(AOT>)的AOT占总样本约42%,在极端高值区间(AOT>)的AOT约占总样本的5%[图3(a)].AOT(500nm)5a的平均值为,是最小值()的约7倍,与中国其他观测点相比,大于浙江临安地区的[29],香河观测站的[30],小于四川盐亭观测站的[15],表明太湖上空的AOT值较大.根据Beer-Bouguer-Lambert定理[31]计算不同AOT下的透过率可知,在太湖地区目前的平均AOT(500nm)情况下,气溶胶造成的太阳直射辐射的透过率衰减为50%以上,致使该区域的大气透明度差、空气较为混浊,并可引起严重的雾霾天气,这可能与该地区发达的工农业生产释放较多的气溶胶有关[10];另外由于该站点紧靠太湖,而据Zhang等[25]的研究,AOT主要取决于研究区域的相对湿度,因此太湖湖面释放的大量水汽对该地区AOT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如图3(b)所示,α在~区间的频率递增,最高频率区间为~和~,分别占总样本的30%,落在大值区间~的α值占总样本的70%左右,综合5a的观测资料得知α的年均值为,略大于胶州湾的,与黑龙江三江平原的相当,小于西双版纳的[15],表明太湖上空气溶胶粒子平均有效半径较小,属于城市-工业型气溶胶[32].
(500nm)和ngstrm参数的关系
通常选取各观测时段的AOT(500nm)和α的日均值,得到了AOT(500nm)与α的散点图(图4).从总体趋势来看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当α分布在0~、~、~、~、~、~区间时,对应的AOT(500nm)的均值分别为±、±、±、±、±、±,两者的相关性较差,主要与太湖上空存在着不同组分的气溶胶粒子(例如:细粒子、沙尘粒子等)有关,从α的日均值变化范围较大(~)中得到证实,除了受到天气因素、排放源等因素之外,还与气溶胶粒子碰撞凝结有关[30].IOCCG的研究报告[33]指出,气溶胶类型以及组分是影响遥感反演水体反射信号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大气中含有吸收性气溶胶(对入射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不完全燃烧[34])时,将会给遥感反演水体反射信息造成约35%~60%的误差,因此弄清太湖上空气溶胶的组分对水色遥感大气校正精确的提升起到重大作用.虽然依据α可以判定气溶胶的类型[9],但不同类型气溶胶粒子的AOT值在大小上并不是严格区分的[32,35];即使是同一类型下的气溶胶,以生物质燃烧释放的气溶胶为例(α>)[35],其对应的AOT的标准偏差为AOT值的一半以上,表明AOT的变化较大,分布在其他区间内α对应的AOT值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就给判断气溶胶的组分带来困难.弄清太湖上空各种气溶胶粒子的组分,除了需要结合气溶胶的其他光学性质参数(如单次散射反照率)之外,还需要采用其他分析手段,如采集各个季节的大气样本,实验室分析等等,今后将做进一步的研究.
3结论
(1)AOT(500nm)值在2~4月和5~6月逐渐增加,7~8月有不同程度的降低;9~11月AOT值较低,而且较为稳定.其中AOT(500nm)最大最小值分别为6月的±和12月的±;除了处于四季交替的月份如3、5、9、11月的α值变化较大以外,其余时期的α值虽然大小不一,但较为稳定;其中,α的最大最小值则分别为9、10月的和4月的.另外,AOT的高值区出现在6、7月,低值区出现在10月~次年1月;α的低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出现在3~4月和9~11月.
(2)太湖地区AOT(500nm)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基本出现在秋冬季节.四季中AOT(500nm)的值>,而且各自的标准差基本超过各自平均值的50%,表明四季中太湖地区不仅大气较为浑浊,而且AOT随时间变化的幅度的较大;α的最小值均出现在春季,最大值基本出现在秋季,表明春季太湖上空大颗粒的气溶胶粒子较多,秋季太湖上空主要以细粒子为主.太湖上空AOT(500nm)及对应的ngstrm参数α的变化主要与该地区的天气形势有关.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2篇
新学期第一周工作在全校先生、同学们的重要繁忙中顺利停止了。由于开学前学校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做了大量、充分的筹备工作,从8月26日(星期日)学生到校第一天起,按周计划部署的各项工作获得有序推进,为本学期的起步工作奠定了优越根基。8月27日(星期一)正式上课。同学们可以或许很快从假期状态回覆到学习状态中,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显得乐看而充溢生机。现在总结一下上周的值周环境:
一、做得对照好的地方
1、班主任工作方面:开学第一周,各班都能依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增强了学生的系列老例教导。尤其是班主任先生上班实时,班级治理在开学第一天起仆从三天很快进入正规,全校秩序井然有序。分外是刚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很短的光阴内很快地适应了新情况的小学校园的生活。
2、卫生方面:8月27日起,各班分担区明确划分全校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大打扫,以极新的面貌欢迎新的一个学期。由于各部门卫生看念强、督匆匆反省到位,各班真正做到了xxx地净、一尘不染。各班学生都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每天的室表里卫生清扫得异常清洁,校园内各角落卫生清洁整洁,很少发明纸屑杂物,这是同学们情况意识加强的表现,也是全校师生和学校洁净工辛勤工作的结果。
3、规律方面:早读规律对照好,各个班级的大多半学生早上一进到课堂在先生的组织下都可以或许自主有序地认真进行早读,自觉观书、念书,负责早读先生仆从实时,有的先生甚至提前10分钟到班组织学生早读。
同学们在这周有很多闪光点,例如:有些同学在楼道和操场观见解上有纸屑,便主动的捡到垃圾桶内,在此提出表扬。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弯腰捡一片纸,那便是七百多张纸,我们每个人观见纸屑就捡,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变得xxx干净,希望同学们能像捡纸片的同学学习。
二、往后必要改进的方面:
1、学生进校园必然要佩戴红领巾。在校园里有许多同学主动向先生问好,然则敬队礼姿势、动作不敷规范。
2、课间运动时同学们在走廊和楼梯上奔腾、追逐打闹的现象对照严重(分外是二、三楼走廊地点的部分班级),同时还有发明不少同学上下楼梯不靠右走。同学们,“跑”是一项有益的xxx的活动,然则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奔腾,就容易呈现事故,希望同学们注意平安,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3、低年级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时有用小石粒丢人的现象,还发明有高年级同学有往楼下丢器械的环境,存在着平安隐患,希望改正。
4、校园保洁工作保持不敷好:教授教化楼楼梯、走廊和校园的其他角落偶尔会发明食品包装纸袋或果皮纸屑等杂物。校园地面的整洁不只要来自时常扫除,更要来自善于保持。希望有随地丢垃圾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实时改正过来。
5、走读生上早读课迟到的对照多,尤其是开学前三天。问明环境,同学们都说不出原因。同学们,优越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让我们一起降服艰苦,为了我们的来日诰日,坚持早起早睡吧。
6、中午一些走读生很早就来学校,有的同学一点半左右就到校,早到的同学由于学校没有开大门,他们只能呆在大门外等待。这时候,同学们就会聚在一起说话,有的甚至大声喧哗,在校园外奔腾、追逐打闹,存在着平安隐患。希望同学们为了自身的xxx和平安以后中午不要那么早来学校,尽量依照学校规定的光阴到校。
同学们,开学以后,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热闹加倍标致了,校园里没有了你们就缺少了生机和活力。然则另一方面,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持校园坏境卫生和注意平安,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上下楼梯靠右走。下课时,做到轻声慢步不喧哗;走读生下学时,不能抢光阴跑出校门。一路到家,不在路上勾留玩耍。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3篇
时间过得真快,匆匆地,十六周已经向我们挥手告别了。回顾上周工作,既觉得艰辛,又感到充实,现将上周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本周大事
1、周一下午,教育局对我校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并查阅了教师的安全与健康教案。
2、为迎接“迎春杯”全县中小学冬季越野赛,各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坚持晨练。
二、本周工作要点
1、教学方面
各教研组按照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地进行教研活动,各授课教师都能做到课前充分备课,挖掘教材,课后认真反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开展得有声有色。
2、学习方面
每天早上,七点时十分左右,各班学生基本到齐,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读书,教室里无追跑、打闹现象,校园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表现较好的是五、六年级,还有一年级个别班级,班主任能提前到校,组织学生读书,朗朗的读书声成了每天清晨回荡在校园中最美的音符。
3、纪律方面
上早操时,各班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课间,在楼道内追逐打闹的同学较少,学生自身安全有了保障。
4、卫生方面
各班室内室外环境卫生打扫得比较干净,水也洒得均匀,楼梯、楼道没有结冰的地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上下楼梯感到安全、放心。
5、放学路队
本周放学路队秩序较好,没有发生冲撞、摔跤等事故。希望继续保持。
6、好人好事方面
本周好人好事依然很多,有捡到铅笔橡皮的,衣服帽子的,手套口罩的,失物交公累计近20人次,望继续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
三、存在问题
1、一部分同学在跑操过程中,借故歇息,影响班级秩序。
2、个别学生到校太迟,还有一部分低年级学生来校太早。
3、楼道卫生打扫不够主动、积极,及时。
4、教学楼后,仍然有扔鸡蛋、饼干等现象。
四、几点建议
1、俗话说:冬练三九,xxx三伏。早上上操时,一部分同学因怕冷怕累借故不上操,还有部分同学出队系鞋带。希望大家踏着节奏,匀速而轻快地跑步,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感冒发热就会远离你。
2、请大家看管好自己的衣帽等随身物品,不要丢三落四,尤其是寄宿在托管的学生,衣服丢了,可能会因此而感冒,耽误学习。
3、作为河西小学的一员,每人都有义务保持校园、教室环境卫生,请大家伸出贵手,捡拾起你身边的垃圾,让“捡拾一片纸,净化我身边”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一个牵绊他人的举动。
4、希望大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
在结束本次总结之前,我要特别赞美一下我们几位体育老师,虽然天气寒冷,但他们不畏严寒,坚持不懈地带领学生晨练,呵呵手、跺跺脚成了他们取暖的基本方式。几位老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4篇
关键词:常见灌木;固碳;释氧
0 引言
城市森林能有效改善市区内的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市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区碳氧平衡状况,缓解或消除局部缺氧、改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森林的固碳放氧效益由两部分构成,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和森林释放氧气效益。森林的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为此,本文选用固碳、制氧两个指标,针对长春市6种绿化常见灌木的固碳放氧能力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测定和评估,以实现生态效益的定量化,为长春市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自然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长春市主要街区内,长春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位于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市区地处台地平原地带,略有起伏。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长春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间2688h。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615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较春季小。
绿化概况
截止2007年底,长春市建成区面积209km2。各类绿地总面积;其中,公园绿地,占;附属绿地,占;生产绿地,占;防护绿地562hm2,占;道路绿地,占;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 材料与方法
研究材料
在长春市内街道常用的绿化灌木中选择6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测试。包括xxx、连翘、红瑞木、紫丁香、铺地柏、xxx,冠幅均为。
研究方法
6种常见灌木绿量的测定 (1)标准枝的选择及采集
利用常见灌木分枝解析法和标准枝法,观察其分枝规律,找到其一级分枝、二级分枝或三级分枝,确定有代表性的分枝(干径近等同的)为标准枝,计算标准枝数,依次确定次级标准枝数,直至末级标准枝数。最后计算整株树的末级标准枝数,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
(2)标准枝xxx的测定
阔叶常见灌木(xxx、紫丁香、红瑞木、连翘、xxx)
选取末级标准枝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下部、中部和顶部的叶片10或20片,按顺序叠放,用直径适合的打孔器在叶片中央打孔,分别将打下的圆形叶片和标准枝上的其他叶片用纸袋封存,并作编号,用恒温干燥箱中在80℃下进行48小时的烘干,分别称量圆形叶片和末级标准枝上所有叶片的干重。计算标准枝的xxxS和标准枝平均xxx。
S=(M×S1)/M1
S:标准枝xxx,S1:打孔器孔的面积×10(或20),M1:10片或20片圆形叶片的干重,M:末级标准枝叶的总干重。
针叶常见灌木(铺地柏)
从采集的末级标准枝中选取20个生长良好的针叶,截取20个针叶的中间宽度相等的部位作为典型样本进行测定。记录中间部位针叶的长度L,再用解剖刀切取针叶横截面,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应用AutoCAD软件精确测得20个横截面的xxx,并记录,应用公式:
典型样本xxxS1=长度L×横截面的xxx,计算典型xxx。
使用烘干机将样本在85℃下烘干48小时后,通过天平依次测得每棵树的样本的总干重和截取的典型样本xxx的干重,根据每标准枝xxx应用以下公式计算标准枝平均xxx。
S=典型样本xxxS1×每标准枝干重M/典型样本叶片干重M1
(3)植株总xxx的计算
标准枝的平均xxx与整个植株的标准枝数相乘即得出整个植株的xxx。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同一灌木选定3-5株长势良好的标准木。由于树体不同位置叶片所受光照强度不同,因此统一选择树冠南侧中部的同一位置对叶片进行光合测定。每天从早7:00到19:00每间隔1h测定一次,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单位为μmol/m2s1。分别于春季和夏季连续测定1-2个月,雨天不测。
灌木固碳释氧量计算 植被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来完成的,因此灌木xxx绿量是计算这一灌木的绿地生态效益的基础。测定出园林植物叶片单位xxx在单位时间的净光合速率,根据净光合速率和光合作用方程式可计算出单位xxx日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量,结合某常见灌木个体绿量即可求出该个体的日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量。
货币转化 灌木固碳价值采用碳税法进行核算,即采用瑞典的碳税率150$/t,合人民币1200元/t。绿地释放氧气效益的货币转换根据生产成本法,按工业制氧成本1000元/t来进行货币化。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灌木单位时间内固碳释氧能力比较
根据以上方法对6种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所选6种灌木固碳释氧能力有所差异,结合单株灌木的绿量计算6种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结果为xxx>紫丁香>红瑞木>铺地柏>连翘>xxx,因此在同一胸径下,xxx和紫丁香固碳释氧能力强,铺地柏、红瑞木较弱,连翘、xxx最弱。
不同灌木单位时间内固碳释氧价值核算
根据表1中6种常见灌木的日固碳释氧量,结合碳税法及工业制氧成本法计算6种灌木的日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6种灌木中紫丁香日固碳释氧价值为元,xxx日固碳释氧价值为元,红瑞木为元,铺地柏为元,连翘为元,xxx为元。其中xxx、紫丁香固碳释氧价值最高,红瑞木、铺地柏较低,连翘、xxx最低。
4 结论
通过对长春市常见6种绿化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的测定及价值核算可知,6种常见灌木中xxx、紫丁香固碳释氧能力最强,其固碳释氧价值最高,日固碳释氧价值分别为元、元;红瑞木、铺地柏固碳释氧能力较低,其日固碳释氧价值分别为元、元;连翘、xxx固碳释氧能力最低,其日固碳释氧价值分别为元、元。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5篇
学校安全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学校正常工作开展的保障。为此,本校结合自身实际,严格贯彻执行_、_等各部门安全工作指导方针,制定本计划。
二、具体工作
1、开学前对全乡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一次;
2、每周一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学习安全文件,落实各项文件精神;
3、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当周安全教育;
4、成立2008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5、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紧急预案。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安全防范的相关细则和具体要求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去,将预案上出现的各种可能偶发情况进行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6、每月27日前对各教学区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并于每月28日前总结上报安全月活动情况;
7、每月的29日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布置、落实下月安全生产工作,并有会议纪要;
8、对管理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建档,并落实人员进行监控;
9、三月份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
10、利用安全日、安全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班会、电视、广播、每周星期一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1、每周一由值xxx对全校的电器、线路进行排查,杜绝火灾隐患,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
12、治理贾角小学操场下沉、楼顶漏水、水管破裂等安全隐患;
13、高温季节,防止师生中暑、加强防雷知识教育,防止雷击事故发生;夏季严防学生下河下湖洗澡,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冬季严防火灾事故,加强排查力度;
14、严格执行半封闭管理制度,在规定期内,未经批准,学生一律不得擅自外出。
15、严格执行学生晨检制度,防止疫情发生,严禁学生带刀制管具,易燃,易暴,有毒有害物品进入校园,一旦发现立即没收。
16、建立安全报告制度.对学生出现的安全事故, 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学校领导,并要形成书面报告;每天上下午必须清点学生人数,对学生旷课出走或失踪,班主任必须了解情况,有重大事故的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再向教委汇报;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6篇
上周由我、xxx老师、xxx老师值周。
一、上周工作要点:
1、大队部开展了三至六年级进行了中小学生守财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比赛。
2、大队部组织了一场与边锋合作的防火—自救营练,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上xxx总结
(一)上周好人好事比较多
有二(1)xxx拾到3元钱、二(1)xxx哲拾到5角钱、二(1)夏克隆拾到1元5角钱。一(1)林梦如拾到1元钱、一(1)xxx拾到1元钱,二(4)xxx拾到5角钱、四(1)周旺拾到1元钱、四(1)张东阳拾到5角钱、四(1)叶书凡拾到5角钱、四(2)彭永祥拾到5角钱。
(二)上周星级情况
三星级班级有一(1)、一(2)、一(4)、四(1)、五(4)、六(3) 二星级班级有一(3)、三(1)、二(4)、三(4)、五(1)、五(3)一星级班级有二(3)、六(1)、六(2)
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得星级的班级表示祝贺。最后,老师要说一下,期末考试快到了,希望同学们加紧复习,争取在期末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开场白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
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xxx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7篇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上周是本学期的第17周,上周从总体上来说,同学们表现良好、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我们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现将上周工作做以下简单总结。
一、要事回顾
1、上周二下午、上周三上午,我们分别迎来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家长开放日,家长们积极响应,家校沟通更进一步了。
2、上周四学校组织精心高段数学思维竞赛,同一天也迎接了平安校园的检查。
二、发扬优点
1、各班班容班貌较好,大部分教室地面整洁,桌椅摆放整齐;走廊上的展示板也粘贴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彰显了班级的特色。
2、早操期间,同学们和跟班老师都能及时到位参加做操和大课间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效果也比较好,望大家保持下去。
3、多数同学出入校门或路遇老师会主动敬礼问好,特别是低年级同学态度积极,笑容真诚,真正把礼貌做到了心里,使校园的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4、学校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早读的时候,大家读书比较自觉,整个校园都是朗朗的读书声。
5、教师对教学工作抓得很紧,经常挤时间辅导学生。
三、不足及建议
1、同学们在上下楼梯时不能做到靠右行走,通过走廊不是轻声慢步而是大声喧哗、高速奔跑等现象也不少见,请各班对此加强引导、督促。
2、几乎是每天的不同时段,在学校的不同场合,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纸团、塑料纸等杂物,虽然并不多,但看到了总让人不舒服。我可以肯定,没有哪一位同学会故意破坏我们整洁的环境,根源还在平时的良好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特别是花坛和教学楼边缘的绿化带里边垃圾常见,前面派人打扫了,后面又扔下来了;说明个别同学缺乏卫生意识,有随手扔垃圾的习惯。希望大家都为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园的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做到爱校如家。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检查中也发现,一部分同学放学后很茫然,容易在马路上徘徊,有些还反复出入学校,逗留公园,不能及时回家,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
期末即将来临,希望同学们在进行紧张学习的同时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平安、和谐地度过本学期。再过几天就是元旦,在此,预祝老师们新年快乐、工作开心;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8篇
下面,就贯彻落实好公司总部的布署,以及结合公司近期的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巩固安全生产周活动成绩,进一步领会百日安全活动的重要意义
公司从 2月 22日至 2月 28日(正月初九到十五),开展了为期一周的 “安全生产周”活动,从开展情况看,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都能按照公司的五项活动内容和三项工作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有特色的活动。如福州局开展“责任、家”为主题的“关爱员工四季平安活动”;厦门局深入开展以“扎实固基础,平安迎两会”主题活动;永安公司及永安供电局对全员组织了安规考试,要求达到“双百分百”;××局、××局、××局等认真对照省公司安监部在节前下发的永安“”事故违章剖析,精心收集事故案例,组织员工学习,促进了员工学安规,执行安规的意识。总体看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二、全力抓好百日安全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
(一)强化百日安全活动的组织保障
(二)按系统分层次,全面全员开展
“三个不发生” 百日安全活动
1、调度系统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9篇
关键词:长顺县;春旱;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识码:A DOI:
引 言
干旱是贵州常见的气象灾害,它对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对农业生产能造成严重危害。贵州干旱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顾名思义,春旱就是发生在春季(3~5月)的干旱,其中,发生在3月1日~31日的春旱称为早春旱;发生在4月l日~5月31日的春旱称为晚春旱;由于春季正值各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关键期,故春旱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所以,对长顺春季干旱的气候特针作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其发生的分布规律,为长顺农业生产及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选取长顺1981~2010年共30a 3~8月月、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基础研究资料,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出发,样本系列越长,推求的统计参数越接近总体的统计参数。本次分析共有30a,精度较高,系列较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1]能直观反映因降水引起的干旱,并且适用于月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的时段[2],长顺3~8月月平均气温在~℃之间,所以本文选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的大小来作为干旱轻重的指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是指某时段的降水量与降水气候平均值相比的百分率,公式为:
式中:xxx―某段时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某时段降水量(mm);
――计算时段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mm);
某时段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公式为:
式中:为1~30a,=1,2,…,
表1 降水距平百分率Pa 分级标准(单位:%)
等级 类型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月尺度 季尺度
1 无旱 -40
2 轻旱 -60
3 中旱 -80
4 重旱 -95
5 特旱 Pa≤-95 Pa≤-80
按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干旱等级,相对于不同时间尺度有较大差别,根据气象干旱标准,干旱程度等级划分为5级,1级为无旱,2级为轻旱,3级为中旱,4 级为重旱,5级为特旱。气象干旱等级见表1。
干旱入旱条件
干旱时段:入旱条件当1次日降水量>1mm的降雨过程总雨量50mm时,从降水结束后的第9d起算。从起算日开始连续5d的逐日雨量≤1mm,且5d累计雨量≤2mm,则把这5d的第1d定为春旱入旱日。
干旱解除条件(5d累积雨量)
春旱:轻旱≥10mm;中旱≥15mm;重旱≥25mm;特旱≥50mm。
干旱时段持续日数分级标准(d)
春旱:轻旱15~24d; 中旱25~34d; 重旱35~44d; 特旱≥45d
2 长顺干旱特征分析
长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年相对湿度81%,年降雨量1347mm。虽然降雨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再由于长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土壤蓄水能力差,所以长顺属于干旱易发区。
结合统计,得出长顺1981~2010年不同等级春旱发生频率(如表2)。
表2 长顺1981~2010年不同等级春、夏旱发生频率
干旱等级 轻旱 中旱 重旱 频数/次 频率/%
早春旱 4 2 2 8 27
晚春旱 5 4 1 9 30
春旱 8 5 3 16 53
从1981年~2010年30a中,长顺春旱重旱有3a,分别是1987、1994和2010年,发生频率达10%;中旱有5a,分别是1988、_、1991、2001和2004年,发生频率达17%;轻旱有8a,发生频率达27%;春旱总数是16a,发生频率达53%,即长顺县春旱是不到2a就发生1次,且存在3~4a一轻旱、6a一中旱、9~10a一重旱的周期性特征。
从年代际分布看,各年代春旱发生频率比较平均,80年代春旱发生频率正常偏高,达38%,90年代与21世纪前10a春旱发生频率正常偏低,达31%。
从春旱发生的时间看,早春旱与晚春旱发生频率相当,分别达27%和30%,但当发生晚春旱时,发生中旱的频率较高,发生频率达44%。
从春旱入旱时间看(表略),在1981年~2010年30a中,除1992年没有入旱外,其余年都有入旱,入旱频率达97%;入旱次数有52次,每个春季平均入旱2次,第1次入旱时间平均在3月11日,第2次入旱时间平均在4月7日。
3 结 论
长顺县春旱3~4a一轻旱、6a一中旱、9~10a一重旱的周期性特征。
长顺县入旱频率高,根据长顺县春旱周期进行预测分析,春旱的强度在随周期变化增强。
参考文献
[1] _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S].GB/T20481-2006.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0篇
忙碌中,我们不知不觉迎来了新学期的又一周,过去的一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整体工作良好,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各班学习风气比较浓厚,秩序井然,表现出了北小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
现将上周值周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事回顾:
1、周一召开了例会,安排了本周的教育教学工作。
2、全体同学进行期中质量检测。
3、全校老师进行了阅卷评分工作。
二、上周优点:
上周从总体上来说,是紧张的一周,又是收获的一周,具体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全体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紧张复习,早读井然有序,书声琅琅,晨读效果好,复习效率高,展示出我校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
2、午饭后,绝大部分的班级纪律很好。班主任下班及时,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很强,学生自觉性很强,能按照常规有序活动。
3、早晨,校园和班级卫生较好。在各班主任老师的督促教育下,同学们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各班打扫卫生的同学不怕苦,认真负责,每天能在早读前及时清扫教室、走廊及卫生区,确保了同学们有一个整洁优美的学习环境。
4、校园的考试风气也很浓厚,学生体现了互相竞争,相互学习的氛围,使上周考试既考出了真实水平,也查找出了问题,相信在后半学期我们能对症下药,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上周存在的不足:
1、课间活动时仍有个别同学在走廊或楼梯上奔跑、追逐打闹,同时还发现不少同学上下楼梯不靠右走。同学们,“跑”是一项有益的健康的运动,但是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奔跑,就容易出现事故,希望同学们注意安全,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2、校园保洁工作保持不够好:教学楼楼梯、走廊和校园的其他地方偶尔会发现食品包装纸袋或果皮纸屑等杂物。校园地面的整洁不但要来自时常打扫,更要来自善于保持。希望有随地丢垃圾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及时改正过来。有些同学把垃圾倒在垃圾屋门口,倒垃圾的同学也要细心点,不要让果皮纸屑等垃圾随风飘扬,让垃圾回到属于自己的家。让我们一起来做勤劳的小蜜蜂,用我们的双手去换来劳动的蜜甜——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3、中午一些同学很早就来学校,很多同学一点钟左右就到校,个别同学甚至十二点半左右就在校外转悠。这个时段学校没有老师是极不安全的,同时早到又违反了学校纪律。希望同学们以后中午不要那么早来学校,一定要按班主任老师规定的时间到校。
4、早上。中午就餐时间,有部分学生不遵守餐厅秩序,交头接耳,大声喧哗。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和理解,只有付出真情,才能收获友谊。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1篇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摘要: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苞壳为主要原料,进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周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的菌丝体长势良好,生物学效率、总产值和毛利率均较高;灵芝—秀珍菇—平菇是食用菌周年化栽培比较理想的品种搭配模式。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苞壳;食用菌;周年栽培
中图分类号:S664.2;S646;S6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10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28
Year-round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us with
the Chestnut Spiny Involucre
QIN Bao-shan,WU Kang-dong,HUANG Chun-fe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5463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ree edible fungi including Ganoderma lucidum, Pleurotus geesteranus and Pleurotus ostreatus were used for annual cultivation with chestnut spiny involucre as raw materi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kinds of edible fungi mycelium grew well with higher in the biological efficiency, output value and profit margins. The model of G. lucidum-P.geesteranus-P. ostreatus is the ideal model for annual cultivation.
Key words: chestnut spiny involucre; edible fungus; annual cultivation
收稿日期:2014-09-29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桂教科研[2010]6号);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GXNSFA018119)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2篇
一、引言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在以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瓦・米-2(W・m-2)的那段时间总和,以小时(h)为单位,也称实照时数[1]。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市大气中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3] 。近来不少学者对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进行过研究。xxx文、xxx等[4]通过对中国55个辐射站1961-1990年30年间地面太阳辐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大部分地面总辐射呈下降趋势。买苗、xxx等[5]利用黄河流域及周边146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分析发现流域日照百分率的下降表现得非常明显,遍布整个流域的中、下游。xxx、xxx玉[6]利用天津地区4个站1961~2003年日照时数分析,发现近40年天津地区日照时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xxx、xxx等[7]用银川市1952~2004年的日照时数进行研究,发现银川市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xxx、xxx建河等[8]利用河南31个站1954~2005年的日照资料分析了河南及濮阳市的日照变化特征,发现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135h。xxx,xxx等[9]通过分析德州市1954~2005年日照、云量等气象要素得出德州市日照时数平均10年减少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10年降低。
日照时数变化是引发气候变化的重要气象因子之一,也是表征一个地方光照条件优劣和热量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8-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利用十分迫切,而太阳能已经被国际公认为是未来最有竞争性的能源之一。2010年根据诸城市对太阳能资源的使用现状与要求,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周边环境、影响因素,对太阳能资源进行了评估。为此对诸城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更好地指导太阳资源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选取诸城市1961~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计算出各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和冬(12月至次年2月)的季、年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用线性趋势倾向的最xxx乘法估计气候变化趋势,S=a+bs,其中b为线性趋势,b>0表示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b<0表示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函数系数由最xxx乘法求得,xxx、季、年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得出其变化规律。
三、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1.月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1、2、11、12月日照时数较少,在小时到小时之间,12月日照时数最少;7~10月变化较为平稳,在小时到小时,3~6月日照时数较其它月份明显偏高,5月为峰值,是小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小时。从各月日照时数变化率来看,除2~4月日照变化率为正,其余各月均为负值,其中8月日照时数递减最明显,以小时每10年速度递减,其次是6月,以小时每10年的速度递减。
表1 各月日照时数(单位:hh)及变化率(单位:每10年)
2.季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春季日照时数变化: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以小时每10年递减。从春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略)可以看出, 1961年、1962年、1965~1968年、1971年、1972年、1974~1976年、1978年、1979年、1981年、1982年、1993~1997年、2000年、2001年、2005年、2006年、2009年日照时数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均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为26年,偏少年份为24年;1965年出现极大值,为小时,1963年出现极小值,为小时。虽日照时数比季平均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但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说明日照时数变化大,分布不均,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较为显著。
夏季日照时数变化: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以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从图2夏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1962~1969年、1972~1974年、1977~1983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9年日照时数均在季平均值偏多,1984~199其余年份均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与偏少年份相同;最大值出现在1969年,为小时,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小时,两者相差小时。虽然日照时数偏多年份与偏少年份相同,但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其中8月份的贡献最大,以小时、每10年的速度递减,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
秋季日照时数变化:秋季季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以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从秋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略)可以看出, 1963年、1965~1973年、1976~1980年、1991~1995年、1997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10年日照时数均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为26年,对于偏少年份,最大值出现在1965年,为小时,最小值出现在1985年,为小时,两者相差小时。虽然日照时数比季平均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但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日照时数呈明显的波动变化,分布极为不均,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较为明显。
冬季日照时数变化:冬季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以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从图2冬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1961~1967年、1969年、1970年、1973年、1975~1977年、1979~1982年、1993~1996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10年日照时数均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日照时数比季平均值偏少,最大值出现在1965年,为小时,最小值出现在1985年,为小时,两者相差小时。虽然日照时数比季平均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但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且近10年日照时数偏少明显,说明日照时数分布不均。
综上所述得出:四季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分别以小时、小时、小时和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夏季递减非常明显,春季最小。各季日照时数均为波动变化,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尤为明显。
图2 诸城四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
3.年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诸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以小时每10年的速率减少。从图3可以看出,1961~1963年、1965~1973年、1977~1981年、1983年、1993~1995年、1997年、1999年、2009年日照时数均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日照时数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为24年,偏少年份为26年。最大值出现在19 95年,为小时,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小时,两者相差小时。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偏多主要集中在60~70年代和90年代,偏少年份主要集中在80年代后期和00年代,近10年日照时数偏少尤为明显,只有2009年偏多,其余均为偏少。年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四、结论
1.除2~4月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其余各月均呈递减趋势,8月日照时数递减最为明显。
2.四季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分别以小时、小时、小时和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夏季递减非常明显,春季最小。各季日照时数均为波动变化,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尤为明显。
3.年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以小时每10年的速率减少,60、70年代日照时数以偏多为主,80时代中后期、90年代后以日照时数偏少为主,近10年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xxx.济南的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J],气象,1996,22(2):3-6.
[3] xxx,才荣辉,金魏.营口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1999(3),(1):10-15.
[4]xxx,xxx,周秀骥.中国近30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9(1):24-31.
[5]买苗,xxx,邱新法等.黄河流域近40年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2005,32(5):62-66.
[6]xxx,xxx玉.天津地区近4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气象科技,2006,34(4):415-420.
[7]xxx,xxx,xxx等.银川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2):344-348.
[8]xxx,xxx建河,xxx真等.河南日照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07,35(5):655-660.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3篇
一、要事回顾
1、星期日晚上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例会,并对要开展的工作从宏观与微观、要求与操作上提出了全面具体、详细的安排,xxx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xxx、xxx两位校长进行了补充强调,并安排了本周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安排。
2、星期五我校师生举行了防震应急演练,做了合理的布置和分工,演练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3、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了教育。
二、常规工作
2、卫生方面:值日生尽职尽责,环境卫生打扫彻底、干净,教室、楼梯、楼道、卫生区,包每天在晨会前检查时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可是在下午检查时部分学生的保持不够到位,在本周连续几天刮风,学生打扫以后没多长时间垃圾又是满地。其中三一、三二、xxx、四二、四三为满分。
3、课前准备:老师们工作辛苦,爱岗敬业,做到了吃住在校,以校为家,并且积极主动的组织值日生打扫卫生,指导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按时候课。
4、课间操活动: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的站队和做操,但是部分学生的集合速度过慢,其中六一、xxx、五三、五一各扣一分。
三、综合得分情况
满分班级有:三一班、三二班、xxx班、四二班、四三班。其余班级是99分,女生宿舍99分,男生宿舍99分,门岗、餐厅为满分。
四、几点建议
建议我们同学,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吧,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处处皆文明,细小之处显素养!那么请我们从走好路做起,从保护环境卫生做起,从不说脏话做起,从文明礼让做起,从认真听讲自觉写作业等一点一滴的身边小事做起,做文明进步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创建文明、美好的管xxx小学!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4篇
新年新气象,虎年不一样。一开学,校长就与中层以上行政人员约谈,提前召开教师会,行政人员早早的在做开学前的种种准备,开学呈现的面貌满xxx的气息:
校园里,卫生面貌是洁净的,报名是有序的,发书是高效率的,老师们领书、领教材、领教具是忙碌的,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是默契的。周一老师们集体备课研读教材,周二教研活动进行了集中研修,周一的升旗讲话和学生的演讲都为新开学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从值xxx看,各班的入学教育比较到位,校园里没有过度的狂奔乱跑,没有过分的乱丢乱扔,没有过多的迟到早退,有的是自觉地搀扶,相互的帮助,亲切的称谓。路队中,一年级始终是师生一同斗志昂扬,或诵读或唱歌走出校门;四年级路队总是步调一致,整齐有序很向上;六年级五班诵读三字经放松整晌的学习生活。
活动上,春季运动会积极筹备,德育处感恩月系列活动的启动,丰富了三八节及植树节,开学第一周向每位上第一节课的老师“道一声辛苦,问一声新年好”用心良苦;开学典礼的积极筹备为今天的开学典礼成功举办描写了重重一笔。植树任务的落实xxx校长亲自带动,特别是少队部有xxx校长、xxx大队的精心策划,部分教师的积极付出和配合,以活动课形式呈现在望江楼活动现场,反响良好,得到了上级部门、家长和省会各界的好评,感谢大家!
业精xxx,荒于嬉。尽管努力有好结果,考虑不周就会事与愿违。为了入学教育的治理,尽管各班响应配合。如,“道一声新年好”活动,一年级暨二年级部分班级均能提前培训。带零食进校园,各班升旗结束后的晨会作为主题进行教育,值周中队门口检查,课间督查,值xxx时不时巡查,教室、操场看不到痕迹,但楼道有个别糖果皮出现;路队在静齐上还要下功夫;课间上下楼梯,上有秩序,下就乱了;整体校园环境咋一看干净,细一看,个别教室元旦贴的窗花纸揭撕的不干净,由于工作上的叠加,xxx大队安排的检查只能下一周落实;教师与家长甚或学生的交流不够,导致家长上访事件。这些,有待今后同志们加强合作,达成共识,协同作战,将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5篇
紧张而又有序的一周又要结束了,在这一周中从总体上来说,同学们表现良好、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我们逸夫学校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下面我把一xxx总结如下:
一、上周主要有几大亮点
1、各班的班主任到班都很早,而且能够及时的指导学生值日和自习。
2、晨会时段和中午自习时,班级纪律很好。xxx老师及时到班,学生自觉性很强,能按照常规有序活动。
3、每天早上,各班值日生打扫清洁也很及时、仔细,校园的卫生总体较好。而且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老师和学生在看到脚下的垃圾都会自学的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
4、校园的教研风气也很浓厚,学校正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好多教师积极响应,每天总有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主动听课,体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围。本周共进行了节教研课。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同学们每天投入到了紧张充实的学习当中,各方面都得了较好的成绩。好的方面我们当然要继续保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寻找新的目标。
二、三点不足:
1、几乎是每天的不同时段,思想汇报专题在学校的不同场合,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纸团、塑料纸等杂物,虽然并不多,但看到了总让人不舒服。我可以肯定,没有哪一位同学会故意破坏我们整洁的环境,根源还在平时的良好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打扫很重要,但关键要保持,希望学生能提高保护环境的认识。
2、在水房扔垃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3、有个别的迟到现象。
4、放学路队。
班级的放学路队是在老师的护送下在校园里走得很整齐,也非常有礼貌地和老师说再见。但在大门口更需要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要走得更好,因为,在这个时候,学校大门口有很多家长和其他的社会人员在看着我们,每一天,他们都在检阅着同学的行为,在注视着我们学校的形象。因此,为了我们的安全,为了我们的声誉,为了我们学校的形象,请同学们务必要走好。
三、本周的扣分情况如下:
小结完毕,谢谢大家!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6篇
【关键词】 开放教育;滞留率;趋势分析;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58—06 远程开放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学习者滞留率高的问题。高滞留率的存在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会起到不利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对滞留率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者在CNKI上进行检索,关于滞留率的文章为0篇,关于滞留率的课题更是少之又少。深入研究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滞留的影响因素,探索其滞留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滞留率,将有助于推动远程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理论体系,扎实推进开放大学建设。
一、数据、指标及计量方法的选择
(一)滞留率概念界定
远程开放教育学籍8年(16个学期)有效。在学分制背景条件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下,学生最短3个学期可以修完学分,取得毕业证书。
所谓xxx,即超过学籍有效期仍没有毕业的学生。伪xxx,我们定义为第4学期至第16学期在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超过了最短学习年限但在学籍有效期内仍具备学习与毕业的资格。
滞留率,即xxx的人数在注册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本文研究的xxx范围包括伪xxx、xxx。
滞留率=xxx÷注册学生总数
(二)数据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1. 样本数据来源
利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提取2011年8月前的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18届学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注册学生数、毕业人数、退学人数、专业以及地区等。
2. 滞留率指标
滞留率与伪滞留率,因为2009年春季-2011年春季入学的学生无毕业生,故本文中的滞留率共涉及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18个届别的学生。
不同专业的滞留率:共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作为文法类专业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理工类专业的代表,会计学属于综合性学科,招生时文理皆可。
不同地区的滞留率:市区的滞留率,主要涉及总校本部五个直属学院以及市区的其他分校,共选取13个;郊县的滞留率,涉及郊区及县内的部分分校,共选取9个。
(三)计量方法
基于对分层次滞留率、分地区滞留率、分专业滞留率进行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基于Excel对总体滞留率和影响滞留率的各相关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找出影响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1]。
二、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分析与周期变化
(一)滞留率的总体概况
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远程开放教育共招生13万余人,毕业生人数10万余人,退学人数1万余人。如图1所示,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的学生总数、毕业生数、退学学生数整体呈曲折变化趋势。学生总数、毕业生数、退学学生数在2003年秋季达到最高值,此届招生总数为13,861人,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学生总数的;毕业生数为11,07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从整个变化趋势来看,每年秋季招生规模要远高于春季,在2005年秋季以前这种变化趋势非常明显,2006年春季以后,变化趋势渐缓,招生总人数趋于稳定,固定在8,000人左右。
表1显示,开放教育学生的滞留率比较稳定,变化趋势不明显,滞留率维持在以下。滞留率最高的是199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滞留率为;滞留率最低的是2002年春季入学的学生,滞留率为。第一个xxx的伪滞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999年秋季学生的伪滞留率达到最低点,为。从2002年春季开始,第一个xxx的伪滞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秋季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7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2006年秋季之后,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成人学习最短xxx限为年(5学期),故学生的第一个xxx均在第5个学期,学习时间变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获得课程学分;第二,2007年开放教育由试点转为常规,教学模式趋于稳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006年之前,天津电大为了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其它各项条件合格的情况下,允许学生1年半(3个学期)毕业。如2003年春季,为了提高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天津电大和检察院进行合作,设立了法学(检察方向)专业,学生在学习1年半(3个学期)之后,各项考试合格,就允许其毕业并为其颁发毕业证书。
表1显示了第一个xxx的伪滞留率和最后一个xxx的滞留率,图2显示了各级学生不同学期的滞留率,整体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第3学期至第期下降趋势明显,平均降幅达到14%;从第期开始,下降趋势渐趋平缓,滞留率基本维持在以下。学生在经过9个学期的学习之后,逐渐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拿到毕业证,致使滞留率降低。
(二)滞留率的周期变化
把开放教育的滞留率划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为3至6学期,第二个周期为7至期,第三个学期为10至16学期。周期划分依据为:一般情况下3至6学期属于学生的第一个xxx所在学期,如表1所示;7至期开放教育的滞留率还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如图2所示;进入第期之后,滞留率渐趋稳定,变化较小。
第一周期处于第一个xxx,滞留率相对较高,平均滞留率为,如表1所示;第二周期,学生在继续学习了4个学期之后,毕业人数明显上升,平均滞留率降至,两年时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三周期,滞留率相对稳定,平均滞留率为,和最后一个xxx的滞留率基本吻合。
远程开放教育具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学习者需要自我组织、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学习。在第一周期,学生由于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模式,再加上学习者多是有职业的人,时间相对不宽裕,导致第一周期的滞留率较高,约有50%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2]。第一周期的退学率也相对较高,约占退学学生总数的95%。第二周期,随着学校支持服务功能的加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滞留率大幅度下降。最后一个周期,随着学习年份的增多,滞留的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学习积极性下降,毕业学生明显减少,滞留率变化幅度较小。
三、多视点的滞留率变化趋势
分析与差异比较
(一)不同层次的滞留率变化趋势与差异比较
1. 本、专科滞留率的变化趋势
2002年春季之前入学的本科学生,滞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3),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开放教育的质量不断提升,毕业人数显著增多,天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2002年春季的滞留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仅。2002年秋季—2006年春季的滞留率渐趋稳定,没有大的波动,均在以下。其中,滞留率最高的两届学生是2005年春季和2005年秋季,为。2006年春季之后的本科学生滞留率上升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2006年春季之后的学生还没有超过八年的学籍有效期,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今后几年拿到毕业证书,目前属于伪滞留阶段。
2000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滞留水平明显低于1999年秋季学生滞留水平,下降幅度较大。2001年春季—2007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趋于稳定,2002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水平达到专科滞留率的最低点,为。2007年春季之后的专科滞留率和本科滞留率相类似,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是出于学籍8年有效期的原因,目前属于伪滞留阶段。
从图3的变化曲线来看,开放教育的专科滞留率要略高于本科滞留率、总体滞留率,变化也相对比较剧烈,平均高出总体滞留率3个百分点。
2. 本、专科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本科滞留率的均值为,专科滞留率的均值为。经t检验,本科滞留率和专科滞留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统计值为(P
(二)不同地区滞留率的变化趋势与差异分析
1.市区和郊县滞留率的整体变化趋势
市区的总体滞留率偏高,平均滞留率为,高于总体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的水平。从图4的变化曲线来看,市区滞留率的变化曲线高于郊县滞留率和总体滞留率的变化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郊县滞留率则相对平稳,2006年秋季以前的学生滞留率基本维持在以下。从整体来看,市区的滞留率高于总体滞留率,总体滞留率高于郊县滞留率,郊县滞留率处于较低水平。2002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降至最低点,滞留率为0。
2.市区、郊县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市区滞留率的均值为,郊县滞留率的均值为(见表3)。经t检验,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统计值为,p值为(p
(三)不同专业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及差异比较
目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专业有40余种,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且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进行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总人数25,549人,约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总人数的20%;法学专业总人数16,673人,约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总人数的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人数较少,2,000余人,但它是理科专业中招生年数较多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
1. 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变化趋势
从图5中可以看出,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滞留率的变化曲线起伏较大。会计学的滞留率较为稳定,起伏较小,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波动幅度较大,且变化无规律,滞留率也相应高于会计学的滞留率。滞留率最低的是2001年秋季和2002年春季法学专业,滞留率为。滞留率最高的是2007年秋季和2008年秋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达到。
2. 专业间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如表4,经过t检验,会计学滞留率和法学滞留率的t检验值为,p值为(p>),会计学滞留率和法学滞留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学滞留率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t检验值为,p值为(p
四、滞留率与相关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由于前述的各项滞留率是对同一批次的数据进行的分类统计,无法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比较学历层次、地区、专业对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借鉴统计分析方法——灰关联分析对影响滞留率的各项因子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
(一)指标分类
将天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2002年—2008年13批次入学学生总体滞留率作为参考序列,各批次本科滞留率、专科滞留率、郊县滞留率、市区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法学滞留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作为比较因素序列,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两组序列间的关联性,以进一步探索天津电大远程教育总体滞留率的影响因素。
参考序列:
X0(k),k=1,……,13
比较因素序列:
Xi(k),i=1,……,7,k=1,……,13
(二)数据标准化
将各批次数据除以初始批次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得到其倍数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转化数列具有可比较性, 可以将问题转向对原始数据列中各因素增长倍数进行分析对比。
(三)计算关联系数
将标准化后的总体滞留率作为母序列y0(k),将标准化后的各滞留率作为关联序列,分别计算各组关联序列与母序列间的关联系数L0i(k)=■,其中0i(k)=y0(k)-yi(k);min和max分别代表所有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绝对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籽是灰关联系数的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经验数据?籽一般取值[4]。
(四)计算关联度
关联度:
r0i=■■L0i(k)
关联度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影响程度的大小,N为期间数量,关联度等于不同期间关联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关联度数值反映了各因子序列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关联度数值,我们可以找出影响总体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并以此作为降低开放教育滞留率的切入点,揭示滞留规律,对强关联因子加强研究、关注,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表7显示,在影响滞留率的各项因子中,本科滞留率为最强关联因子,对总体滞留率的变化影响力最大。其次为专科滞留率。不同专业的滞留率对总体滞留率变化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影响力最大的为会计学滞留率,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会计学教学水平的关注。在本次研究中,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最低的为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说明地区滞留率这个相关因子对总体滞留率影响不大,在哪个地区上学并不会影响到毕业学生的质量及数量。
五、主要结论与思考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总体滞留率的整体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周期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层次、地区、专业的滞留率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差异比较,我们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需要我们继续挖掘[5]。
——滞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伪滞留率还是滞留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的第一个xxx所在学期也渐趋稳定,一般维持在第7学期。实践证明,学生经过7个学期的学习是比较合理的,此时第一个xxx的伪滞留率相对较低。
——第二周期的滞留率下降速度较快。若将滞留率划分为三个流动周期,则滞留率在第二周期下降最快,下降速度为37个百分点。此时,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学习还充满兴趣,并没有失去信心,仍有充足的动力去完成学业,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本周期是降低滞留率、提高毕业率的最佳时期。进入第三周期,滞留率变化趋势不明显,滞留率基本稳定,没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专科滞留率高于本科滞留率。通过t检验显示,本科滞留率和专科滞留率有显著差异,专科的滞留率明显高于本科滞留率。本科学生在经过了前期的专科学习之后,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自律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滞留率低于专科滞留率。
——市区滞留率高于郊县滞留率。通过t检验显示,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有显著差异,市区的滞留率高于郊县的滞留率。这就打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在传统上,一般情况下市区的教育质量高于郊县教育质量,xxx也会相对较少。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采用远程开放教育方式,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郊县的学生也可以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滞留率出现了低于市区的情况。
——专业间滞留率的比较。专业滞留率相对分层次滞留率和分地区滞留率来说,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相对较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理工科代表专业,滞留率高于法学和会计学,变化曲线起伏较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多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理工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因此,开放教育理工类学生的滞留率相对较高。
——灰关联结果分析。以本科滞留率、专科滞留率、市区滞留率、郊县滞留率、法学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为相关因子,通过灰关联分析,可揭示各项因子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分析,本科滞留率为最强关联因子,其次是专科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法学滞留率。在开放教育中,应加强对本科学生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专业方面,加强对会计学等学科的投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二)对策思考
对策一,建立导学机制,加大支持服务力度。
研究发现,在三个流动周期中,处于第二周期的学生上升空间最大。因此,可建立有效的导学机制,及早发现处于第二周期的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使这部分伪xxx顺利毕业。
建立有效的导学机制,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他们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其次,提高面授辅导质量。面授辅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答疑、解惑的作用,是开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6]。为处于第二周期的伪xxx聘请高质量的面授辅导教师,制定适合他们的特色学习计划,发现他们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增加面授课程次数,增加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
对策二,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
对影响总体滞留率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最强关联因子为本科。因此,降低滞留率,需要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本科教育的教学水平。天津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而本科生在完成了专科学习之后,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更适合于这种远程教育模式。学校应加强对本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投入,切实加强媒体建设,提高视听、文字教材质量,为本科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策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的教学媒体向着多样化发展,准确、及时地向学生传递学习信息,使学生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学校应不断更新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7篇
关键词:霾;气候特征;趋势系数;xxx分析
DOI: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cteristic of Dusthaze in Xianning from 1960 to 2013
ZHAO Ya-jing1,CHENG Hai-rong2,LIU Lian-feng1,PENG Xi-can1
( Bureau of Xianning, Hubei Province, 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observed data of Xiann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December 1960 to February 2013,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of dusthaz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srtly, it indicated a pattern that north and south appeared the least days of dusthaze, but the most in the central area in the past 53 years, especially appearing in hilly area. From averaging data, dusthaze day happened most frequently in Chibi, followed by Xianning and the least in Jiayu which was a county closed to Yangtze River. The variation was large in different counties, but it showed a decreased trend of dusthaze day except in Chibi area. Secondly, the dusthaze day was more easily happened in winter (December to February), which ocuupied of the whole year, followed by spring () and autumn (), and it happened the least in summer (). Thirdly, the dusthaze day appeared mostly in December, reaching up to days meanly in Xianning, days in January. And July was the least month happening dusthaze, meanly day, and it rarely appeared dusthaze in June. Fourthly, it showed a decreased trend of dusthaze day in Xianning. There was a increasing trend in 1970s, and it lasted to the initial stage of 1980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ycle of 2~4 years.
Key words: dusthaz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trend coefficient; wavelet analysis
随着城市发展,空气质量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城市中霾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霾是一种对视程造成障碍的天气现象, 其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以及空中悬浮物、直径小于10 μm的气溶胶粒子,对健康造成严重的 威胁[1]。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2],国际组织称这种现象为“亚洲棕色云”。严重的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这些气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热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新的光化学烟雾,具有很大毒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有诱发肺癌的危险[3-5]。严重的霾天气还能直接引发各类海、陆、空交通事故以及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6],影响生态环境[7-9]。近年来,区域性霾天气在中国频繁出现,影响日趋加重,分析咸宁市霾气候变化特征这项基础性工作迫在眉睫,其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经湖北省气象局质量控制后的咸宁市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年12月至2013年2月逐日人工观测资料,当天气现象观测有霾时记为一个霾日。运用趋势系数统计和xxx分析方法分析霾的月、季、年和年代际变化规律。根据气候学上对冬季的定义,取完整的冬季月份为当年12月和次年1、2月,春季为当年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
运用趋势系数、xxx分析和xxx方差图[10-12]方法。xxx方差图能反映信号波动的能量随尺度变化的分布,可用来确定信号中不同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和存在的主要时间尺度,即主周期。
2 结果与分析
53年霾天气概况
分析咸宁市1960-2013年共53年霾分布情况,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赤壁最多,为 d/年;咸宁市区次之,为 d/年;南三县xxx、通城和通山分别为 d/年、 d/年和 d/年;靠近长江的嘉鱼县霾天数最少,为 d/年,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约10倍,具有丘陵地区多发的特点。
从各县市逐年霾日数演变(图1)可以看出,各地年变化差异较大。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随时间呈减弱趋势。其中,通城和咸宁市区年变化特征相似,有2段集中发生期,分别处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和21世纪初到10年代前期。嘉鱼年霾天气变化不大,变幅为2~4 d/年,呈平稳下降趋势。逐年霾日数变化呈明显增多趋势的赤壁市,在21世纪10年代末霾天数剧烈攀升。赤壁市2008年霾天数多达64 d,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咸宁全市范围内排xxx1979年74 d和咸宁市区1974年74 d之后的第三大值,紧接着在2011年又出现62 d的霾日数。
由咸宁各县市年霾日数最大值和出现年份可以看出,咸宁全市范围内年霾日数最大值是出现在xxx1979年的74 d,咸宁市区年霾日数的最大值是出现在1974年的72 d。其他县市的最大值为赤壁2008年出现的64 d,嘉鱼1981年出现的10 d,通城1966年出现的40 d,通山1969年出现的29 d。
霾的季变化特征
由图2可知,咸宁市区霾天气变化有2段集中发生期。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没有出现霾天气,而其他时间都有发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较高的霾日数维持,1973年冬季霾日数为26 d,1974年春季霾日数为25 d,同年秋季霾日数为23 d,都为各季节最大值。21世纪初到10年代前期的秋冬季的霾日数呈波动增长态势。
分析53年四季和全年的累计霾日数以及季节平均总日数可以发现,赤壁市53年累计出现霾天气最多,为907 d;咸宁次之,为627 d;xxx为481 d;通城为341 d;通山为229 d;嘉鱼最少,为81 d。比较四季各县市霾日数,春季咸宁市区的霾日数最多,其他季节都是赤壁最多。秋季和冬季各县市变化情况一致,赤壁最多,咸宁次之,再次是xxx、通城和通山,嘉鱼最少。
从季节平均总霾日数看,冬季出现霾日数最多,为212 d;其次xxx季114 d,秋季为91 d;夏季最少,仅为27 d。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春季占,冬春两季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0%以上,秋季占全年的,xxx占全年的。结果表现出冬春季出现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影响咸宁市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咸宁市大部分地区位于变性高压脊内,空气干燥,气压稳定,风力微弱,地面附近的灰尘、汽车尾气难以扩散或稀释,从而导致霾天气的出现。而夏、秋季雨水相对要充沛许多,雨水对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起冲刷作用,不利于霾天气的形成。
霾的月变化特征
咸宁市区53年各月平均霾日数明显不同,最多为12月,平均达 d,其次是1月份,平均霾日数 d,霾日数最少的为7月,仅 d。据实测资料统计,44%以上的年份在12月都出现了霾天气,有42%以上的年份在1月、5月和11月都出现了霾天气。2013年1月、1974年3月的霾日数最多,达15 d和14 d。而有近94%的年份在6月都没有出现霾天气。
咸宁市区霾年际变化特征
分析咸宁市区逐年霾日数演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年平均霾日数达到38 d。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年霾日数为6~8 d。年霾日数趋势系数为 d/年。霾日数最低值为0 d,分别出现在_-1998年和2001年;最高值为72 d,出现在1974年。为滤去年际间的随机变化,采用5年滑动平均对原霾日数序列进行处理,同时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了不同阶段霾日数的趋势系数(表1)。
根据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把年霾日数变化分成五个阶段(表1),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霾日数呈明显上升阶段。该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大量发展,故霾日数上升也比较快,年霾日数趋势系数为 d/年。21世纪初期的前中期霾天气再次多发,呈现明显上升。由于城区交通繁忙,机动车大量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这一阶段霾日数的年趋势系数为 d/年。进入21世纪10年代,经济和旅游的加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年年攀升,使得霾日数又有增多的趋势。年趋势系数为 d/年。
周期特征
由图3可见,咸宁市区霾变化存在着2~4年的显著周期。此外还有一个28年作用的长周期,但并没能通过显著的周期性检验。1990-1998年和2000年以后,周期比较显著,1990-1998年周期大约在4年,而从2000-2010年2年左右的周期比较显著,可以看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咸宁市53年霾日数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具有丘陵地区多发的特点。多年平均年霾日数赤壁最多,为 d/年;咸宁次之,为 d/年;靠近长江的嘉鱼县霾天数最少,为 d/年。咸宁市各县市年变化差异较大,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随时间呈减弱趋势。
2)季节分布特征:冬季(上年12月至次年2月)霾日数占全年的,春季占,冬春两季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0%以上,表现出冬春季出现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特征。
3)咸宁市区霾日数月变化特征:最多为12月,平均达 d,其次是1月份,平均霾日数 d,霾日数最少的为7日,仅 d。有44%以上的年份在12月都出现了霾天气,有42%以上的年份在1月、5月、11月都出现了霾天气,而有近94%的年份都在6月没有出现霾天气。
4)咸宁市年霾日数的历史纪录前三位分别为xxx县1979年74 d,咸宁市区1974年72 d,赤壁市2008年64 d。
5)咸宁市区年霾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年平均霾日数达到38 d。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年霾日数为6~8 d。
6)咸宁市区霾变化是2~4年左右的显著周期,还有28年的大周期,但不显著。
7)霾天气的出现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气象条件有关。强逆温层的出现与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低等气象条件共同作用形成霾。
参考文献:
[1] xxxxxx,xxx.灰霾的形成及其危害探讨[J].科技咨询,2012(25):141-142.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xxx 玮,汤大钢,xxx,等.中国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1-5.
[4] xxx 兑,xxx,xxx,等.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气象学报,2006,64(4):510-518.
[5] xxx,xxx,xxx惠英.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4,30(12):68-71.
[6] 张保安,钱公望.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56-58.
[7] xxx 佳,xxx弘,黄 蕊.浅析灰霾的形成及危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37-38.
[8] xxx.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12(1):69-71.
[9] xxx 兑,xxx.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10] 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_.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8篇
新学期第一周工作在全校xxx老师、同学们的紧张忙碌中顺利结束了。由于开学前学校行政班子、全体教师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从8月30日(星期一)学生到校第一天起,按周计划布置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为本学期的起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9月1日(星期三)正式上课。同学们能够很快从假期状态回复到学习状态中,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显得乐观而充满生机。现在总结一下上周的值xxx:
一、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班级管理方面:开学第一周,各班都能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加强了学生的系列常规教育,从进出楼梯、做操站位到进上下学交接等方面都做了统一要求和训练。尤其是班主任xxx老师下班及时,班级管理在开学第一天就很快进入正规,全校秩序有条不紊。特别是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的小学校园的生活。
2、卫生方面:8月31日上午,全校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大扫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个学期。由于各部门卫生观念强、督促检查到位,各班真正做到了xxx地净、一尘不染。各班学生都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每天的室内外卫生清扫得非常干净,校园内公共场地的卫生干净整洁,很少发现纸屑杂物,这是同学们环境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全校师生和学校清洁工辛勤工作的结果。
3、纪律方面:早读午读的纪律比较好,各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早上、下午一进到教室在班干部的组织下都能够自主有序地认真进行早读和午读,自觉看书、读书,下班xxx老师下班及时,有的xxx老师甚至提前20分以上到班组织学生早读。同学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升旗仪式、队形训练和做广播操,列队整齐,队礼也比较规范。校园里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各班上课时的课堂纪律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的听xxx老师讲课。
4、放学路队方面:开学第一周由于一年级新生没有及时办理到接送卡。学校没有执行上下学交接制度。所以上午和下午放学时,显得有点混乱,放学回家的学生和来学校接孩子的家长由于人数太多,导致校门走道出现拥挤现象。但是一年级新生在班主任xxx老师的教育和带领下,中午和下午的放学都能按时排着整齐的队伍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等待与家长的交接。
同学们在这周有许多闪光点,例如:有些同学在楼道和操场看见地上有纸屑,便主动的捡到垃圾桶内,在此提出表扬。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弯腰捡一片纸,那就是一千多张纸,我们每个人看见纸屑就捡,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变得干干净净,希望同学们能像捡纸片的同学学习。
二、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1、早上中午进校礼仪需要改善。有少数二年级以上的同学进校园时没有佩戴红领巾,很多同学进出校门没有主动向向值周xxx老师问好。还有的同学进校门匆匆忙忙,虽然有向xxx老师问好,但是敬队礼姿势、动作不够规范。个别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没有穿校服到学校。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19篇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第十一周,我校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学习、工作、生活,上周总体来说。同学们表现良好,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我们_小学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
上周的亮点有:
1、上周天气不是很好,同学们能按时到校,并在校门口和老师们热情地打招呼问好。
2、晨读时段,绝大部分班级纪律很好,有很多班级有小老师在讲台上带同学们早读,自觉性很强。
3、学习上,绝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向上。
上周有几点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1、眼保健操,部分班级做操很不规范,比较随意,做操质量不太高,冬天天气不是很好,光线比较暗,同学们更要注意保护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希望班主任引起重视,加强教育。
2、很多同学喜欢在走廊内,楼梯间追逐打闹,同学们在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走做事要文明礼让,共建文明平安校园!
3、个别班级的卫生死角要及时清理,保持工具间的干净整洁。
下面我公布上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
一年级:1802、1806、1807、1809、1810
二年级:1701、1703、1704、1707、1708、1709
三年级:1602、1605、1606、1607、1609
四年级:1502、1504、1505、1508
五年级:1402、1404、1405、1406
六年级:1301、1304
希望在新的一周里,同学们继续加油,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争取更大的进步!
谢谢大家!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20篇
关键词:氮污染;季节变化;原因分析;小型封闭水体
中图分类号:X703
1 引言
城市地表水体作为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着美化城市的作用,而且具有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及调蓄洪水的作用,有的甚至是城市水源的重要来源。目前许多城市地表水体发生了严重的氮污染问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xxx[1]1996年对密云水库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水体NH+4-N的浓度在不同点位均为秋季最高,同年对广东里湖的监测分析也表明,水体TN、TP季节性变化不显著,但总的变化趋势是秋季N、P营养盐含量高于其他季节。E Prona[2]等对西班牙Albercha河水体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M行研究发现,营养盐分布变化受采样位置和季节的影响,在春、夏季,由于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加剧,水体无机氮浓度比秋冬季明显升高。xxx伟等[3]对田庄水库氮的迁移转化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4月份氨氮、硝氮和总氮浓度均高于9月份,即水体中氮浓度春季最高。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大型河流、湖泊氮污染季节变化研究较多,但对于封闭水体氮污染的季节变化研究更少。本文试以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为例,通过分析其氮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希望能弥补该方面研究的不足。
2 材料与方法
研究区概况
金华市(28°32′~29°41′N ,119°14′~120°46′30″E)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的东端,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势中部低、南北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年平均气温为℃,降雨量较为充沛,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424 mm,气象灾害较少,适宜居住和生活。其中金华市区只包括金东区和婺城区,位于武义江、xxx和东阳江交汇处,面积约2045 km2,建城区面积约 km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华市区二环以内的小型封闭水体,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水体作为观测点(图1)。
研究方法
为系统研究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氮污染的季节变化,本研究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根据周围土地利用状况及水体主要利用方式,将金华城市小型封闭水体划分为林地水体、耕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景观水体、居住用地水体、工业用地水体6种类型的水体。选择了12个小型封闭水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绘制采样点分布图。采样时段为2015年4月25日至2016年4月19日,间隔一个月采集一次水样。样品采集使用250 mL聚氯乙烯塑料瓶,采集距水面 m的水样,当天带回测定氮浓度,分析前对略带浑浊的水样进行过滤。采样的同时,通过访谈,向附近居民了解水体周围土地利用现状,并进行记录。
样品分析方法
水样的pH值采用精密pH计进行测定,水样的电导率采用便携式电导率仪测定,总氮(TN)浓度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定,硝态氮(NO-3-N)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在220和275 nm双波长下比色测定,铵态氮(NH+4-N)浓度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有机氮(DON)浓度利用总氮浓度减去可溶性无机氮浓度得出。即:DON = TN - NO-3-N - NH+4-N。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 结果与分析
氮污染的季节变化
本研究中不同类型水体的TN含量有所不同。林地水体、耕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居住用地水体、景观水体、工业用地水体T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mg/L、~ mg/L、~ mg/L、~ mg/L、~ mg/L、~ mg/L。从整体上看,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T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水体。根据我国地表水水质指标准,Ⅴ类水的TN限值为2 mg/L,本研究各类水体各个时间段的TN浓度都高于标准限值,表明金华城区的小型封闭水体一直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在整个采样期间,尽管研究的12个采样点的水体污染来源不同,各类型水体的TN含量随时间变化总体上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类型水体TN含量在4~9月,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自9月至第二年3月,总体又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3~4月又呈现下降趋势。除工业用地水体外,各类型水体TN均以9月最低;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季节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水体。
同一类型水体不同月份的TN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取α=)显示,林地水体和耕地水体TN含量不同月份的差异性显著,而水产养殖水体、居住用地水体和景观水体不同月份的差异性不显著。
通过与其他城市湖泊对比发现,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氮污染十分严重。xxx等人通过研究xxx表层氮的季节变化发现湖水TN含量在~ mg/L之间,平均 mg/L,表层湖水中全氮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湖心和湖泊出水口,表现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4]。
xxx等人逐月调查了 2010 年洱海上覆水TN含量发现2010年1~12月洱海TN总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TN 浓度为~ mg/L,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5]。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得出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TN远高于其他大型城市湖泊,且波动幅度大,急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治。同时,本研究中城市小型封闭水体同城市湖泊氮污染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氮元素赋存形态的季节变化
不同类型水体氮元素的赋存形态也有所不同,并且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不同。对于NO-3-N,除了景观水体,各水体NO-3-N含量随季节呈现明显波动,普遍在9月有最低值,其中居住用地水体和工业用地水体的NO-3-N含量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水体,而景观水体无明显的时间变化。对于NH+4-N,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随季节有明显的波动,耕地水体的在春秋季NH+4-N含量较高,而居住用地水体仅在春季NH+4-N含量较高。对于DON,林地水体、居住用地水体和工业用地水体的DON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林地水体的DON含量秋季较高,居住用地水体春季较高,工业用地水体春夏较高。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同一类型水体不同月份的各形态氮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取α=)显示,NO-3-N的含量,除景观水体的NO-3-N含量不同月份的差异性不显著之外,其余各水体的差异性显著;NH+4-N的含量,耕地水w和居住用地水体的差异性显著,而林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和景观水体差异性不显著;DON含量,耕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差异性显著,而林地水体和景观水体的差异性不显著。
各形态氮占TN的百分比也随季节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对于NO-3-N,除景观水体,其余各类型水体在春季都会有一个上升的阶段,7~9月呈现下降的趋势,9月以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NH+4-N而言,各类型的水体在春季都出现下降的趋势,7~9月又呈现上升的趋势,9月以后又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秋末冬初降到极小值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水体氮元素的赋存形态且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不同。其中,耕地水体TN和各形态氮的不同月份的差异性均显著,而景观水体TN和各形态氮的不同月份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4 讨论
水体总氮季节变化的原因解析
氮污染来源的影响
地表水体氮的来源较为复杂,既有外源输入又有内源释放,既有点源又有非点源。本研究针对的是金华市内小型封闭水体,氮污染的可能来源包括农业施肥、城镇污水的排放。
有研究表明,未受污染的河流和湖泊无机态氮浓度的浓度范围是~ mg/L,平均浓度为 mg/L[6],而本研究中城市小型封闭水体无机态氮的浓度水平几乎是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人为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经偏相关分析得出:耕地水体和景观水体的电导率与NO-3-N、NH+4-N呈显著的正相关(а=),说明NO-3、NH+4与电导率(离子总量)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NO-3、NH+4可能是此类水体的主要离子。据此推断NO-3在耕地水体和景观水体总阴离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NH+4在这两类水体总阳离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有研究表明,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存在与其来源有关,排水良好的农业流域中大部分的总氮是以硝态氮的形式汇入水体[7],而氨氮是城市型河流和城镇污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8,9]。根据综合前人的成果和实地考察得出本研究中的耕地水体和景观水体的氮分别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的使用和城市污水的排放。
由于农业化肥的施用主要以氮肥为主,而土壤中多余的氮肥通过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导致耕地水体的离子组成以NO-3-N、NH+4-N为主,水体的TN季节变化也与施肥的季节变化相一致。根据调查得知当地村民春季氮肥施用较多,而城镇污水的排放随季节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景观水体的TN随季节变化没有明显的波动。
水生生物的影响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本研究中各类水体均有一定量的水生植物,其中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相对较多,这与农业肥料的大量施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密切相关。在秋冬时节,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尤其是水生植物)生长过渐变缓慢,水生生物对氮素营养盐的利用率逐渐变低,从而带来水体中氮素的累积和浓度的升高。而在xxx照、水温等条件较为适宜,导致浮游植物迅速生长,大量消耗水体营养盐,营养盐含量不断降低,因此到9月各类型水体中氮营养盐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水体各形态氮季节变化的原因解析
水环境中的NH+4-N、NO-3-N主要存在两种去除和转化的途径,一种是硝化-反硝化过程,这一过程中氮经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进而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释放到大气而离开水环境;另一种是藻类等水生生物进行的同化作用,无机氮作为营养盐被生物生长利用而从水体中去除[10]。
氨氧化作用是硝化反应的第一步。自然界中参与氨氧化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等。氨氧化细菌倾向于在中性和偏碱性的环境下生长[11]。随着pH的升高,AOB氨氧化活性呈升高趋势。本研究中各水体的pH大都时间呈碱性。硝化作用中的氨氧化作用受抑制,然而这些时间段的NH+4-N含量却在降低,说明本研究水体影响NH+4-N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藻类的同化作用。
一般来说,水体不同形态氮营养盐含量最高值都是依次出现的,这与NH+4-N的转化有关。由于NH+4-N是氮的还原态,而NO-3-N是氮的稳定形态,氮污染多以还原态氮的形式进入水体,NH+4-N在亚硝化细菌及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先氧化为NO-2-N,NO-2-N不稳定,最后转化为稳定的NO-3-N,这个过程要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氧[12~15]。
从图2可以得出,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NO-3-N和NH+4-N季节变化明显,所以以这两类水体为例。NH+4-N在采样开始初期的5月到7月有明显的下降过程,在温度和阳光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藻类大量繁殖,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H+4-N,同时,此时水中的溶解氧充足,较高的温度也促进NH+4-N的转化,导致NH+4-N含量迅速下降。7~9月又有明显的上升过程,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中的溶解氧不断下降,导致硝化作用减弱,NH+4-N含量有所上升。而NO-3-N在7月到9月有明显的下降^程,9月到10月有明显的上升过程,这与藻类对NO-3-N的吸收和释放有关。7~9月水体中藻类数量多,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O-3-N,导致NO-3-N含量迅速降低,秋冬时节,由于藻类死亡逐渐向水体中释放营养盐NO-3-N浓度回升。NO-3-N的浓度变化表现出滞后于NH+4-N,可能是因为在NH+4-N和NO-3-N同时存在的条件下会优先吸收NH+4-N,且对NH+4-N的吸收速率大于NO-3-N,NH+4-N的存在对于微生物吸收NO-3-N具有抑制作用[16~19]。另外,所有类型水体的NO-3-N浓度在采样初期较较高,分别在9月达到最小值,之后浓度升高,变化幅度保持稳定,可见9月是城市水体自净能力最强的时候。
5 结论
(1)各类型水体TN浓度各个观测时间均远高于2 mg/L,均属于Ⅴ类水体,氮污染严重,其中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T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水体。
(2)耕地水体的TN和各形态氮含量在不同月份的差异性显著,总体而言春季较高秋季较低,而景观水体TN和各形态氮在不同月份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3)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NO-3-N和NH+4-N季节变化明显,总体呈春季较高秋季较低,且NO-3-N的浓度变化表现出滞后于NH+4-N,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藻类的同化作用。
参考文献:
[1]xxx 伟.田庄水库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值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2]xxx. 嘉陵江水体中碳、氮、磷季节变化及其输出[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xxx,程声通,xxx,等.水库调度和营养物消减关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2001,22(4):103~108.
[4]xxx,xxx运华,xxx,等. xxx表层水氮的季节变化与沉积物氮释放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500~503.
[5]xxx,xxx圣瑞,xxx,等. 洱海上覆水不同形态氮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5):874~880.
[6]xxx 阳.武汉市湖泊溶解性有机碳氮生物有效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7]Keeney D R,Deluca T H. 1993. Des Moines River Nitrate in Relation to Watershe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1945 Versus 1980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2(2):267~272.
[8]xxx毛兰,,xxx.2008.丰水期都阳湖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7(1):138~142.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21篇
【关键词】植物配置;生态园林;景观功能;植物配置
小区园林植物是小区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小区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小区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小区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举。
一、遵循的原理
(一)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我国从二十世纪 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小区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满足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进行配置,使小区各类植物喜阳耐荫,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从而达到xxx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对小区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根据小区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进行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良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年来出现的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2.重视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小区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小区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小区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小区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注意xxx、灌、草结合,可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充分利用高、中、低空间,不仅能增加xxx指数,也能增加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小区环境质量。
(二)应遵循美学原理,突出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小区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小区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应从不同小区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二、小区园林植物配置技巧
(一)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xxx、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将其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和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其效果更好。
(二)注意层次。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对不同叶色、花色、高度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延长观赏期。
(三)体现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的风光,使小区人们感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按季节变化可选择树种: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xxx、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密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xxx、灌、木搭配比只种xxx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
(四)合理应用草本花卉。木绣球前可种植美人焦,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
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时,还应考虑小区周围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现举例说明几组观赏植物的配置组合:
1.小檗和芍药:该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药组成,淡绿色的小檗和暗绿色的三裂芍药形成协调的色调。总花期近二个月,夏季可欣赏芍药美丽的叶色,秋季欣赏小檗的红叶、红果。适用于开阔的绿地花坛。
2.芍药和绣线菊:该组合由高度 m的植物组成,由开花美丽和叶色美丽的植物相结合,很富有观赏性。总花期个月。适于作复杂植物配置结构中的低层植物群落。
3.槭树、小檗:该组合中小檗高 1m,环绕高达 4m的槭树林栽植,形成二层观赏结构,可欣赏灌木的叶色和树冠形状。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槭树深绿色叶子同小檗的淡绿色叶子形成对照。总花期近 一个月,秋季槭树翅果红色、叶黄色。适于xxx地带,作为独立结构或高于xxx木的补充组合。
4.丁香和绣线菊:绣线菊环绕较高的xxx木形成第二层花,其白花可作为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花期近一个月。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可在开阔地带构成独立群落。
5.丁香品种组合:多个品种的丁香组合,可配置于xxx或建筑物墙旁,在开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时灌丛间要留有空间。
6.绣线菊、报春花和雏菊:欣赏花期从春季到夏季,长达三个月,可应用于xxx的饰边群体。
7.月季品种组合:该群体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旷地、道路交叉处作群植的效果较好。
8.茶条槭、xxx、xxx和卫矛:为灌木组合,总花期一个多月。xxx形成美丽的紫玫瑰色圆锥花序,卫矛在秋季悬挂着果实,茶务槭在深秋红叶艳丽,组合景观优美。可在小区中列种或与高干xxx木保持较小的种植距离。
另外,小区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小区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小区人民大众。注意小区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xxx、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应用较多,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小区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以生态为主,与小区景观并重。
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小区园林工程中使用植物因素进行造景配置的过程,小区园林中绿化种植占了小区园林工程内容的半壁江山。植物是园林乃至我们小区居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美丽盛装,是我们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共同伙伴。不管从自然生态还是从城市园林生态方面来讲,植物配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小区绿化种植能否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也要综合考虑光照、水分、温度,肥力等几大因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xxx园林植物配置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8) [2]肖海云.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点[J].农村科技,2010(9)
春季值周总结小学 第22篇
关键词:鄂北岗地;参考作物蒸散量;降水量;干湿指数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5085305
Variation tendency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in the recent 54 years
LI Xinyao1,SUN Xiaozhou1,2
( University of Arts and 441053,China;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resources, 1001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eight weather stations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from 1960 to 2013,the values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and drywet index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enmanMontecito equation recommended by the FAO,and the variation tendency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index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MannKendall test and Morlet wavele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drywet index has increased slowly with a rate of 0038/10a from 1960 to 2013,and the drywet condition has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2)the drywet index is the highest in summer,followed by spring and autumn,and the lowest in winter;(3) the drywet index has an abrupt change from 1980 to 1981;(4) the drywet index has three periodicities of 3~6 years,8~15 years,and 17~25 years,and the primary periodicity is 13 years;and (5) the drywet index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elativ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wind speed,and sunshine time,and precipitation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o cause the variation of drywet index.
Key words: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precipitation;drywet index
由气候异常所引起的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布局产生重大影响[1]。基于此,许多学者对我国不同时空尺度的干湿状况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25],而对于南方尤其是一些特殊区域(如气候过渡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鄂北岗地位于湖北省北部、汉江中游,包括今襄阳市管辖的襄州区北部、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北部和随州市西部等地区,面积7 238 km2,xxx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 ℃~16 ℃,年均降水量750~950 mm,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该地处于湖北省北部低平的“南襄隘道”,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6大农业生态功能区之一[6]。鄂北岗地也是有名的“旱包子”,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环境比较恶劣[7]。因此研究鄂北岗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湿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为该地及时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原始数据来源于湖北省气象局。选取鄂北岗地及其附近老河口、谷城、南漳、襄阳(市区)、枣阳、宜城、随州、钟祥等8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逐日的气象资料(图1),具体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水量等气象数据。依次计算各站点54年的年平均及春(3月-5月)、夏(6月-8月)、秋(9月-11月)、冬(12月及次年1月、2月)四个季节平均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及降水量。
图1 研究区气象站点分布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研究方法
干湿指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
当前关于气候干湿状况国内外有很多研究理论和方法,但以干湿指数应用最广[812]。干湿指数以大气水分平衡方程为基础,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地区的干湿状况,其定义为:
W=P/ET0
(1)
式中:W为干湿指数;P为降水量(mm/d);ET0为参考作物蒸散量(mm/d)。
一般采用中国干湿气候分区的标准划分干湿等级[13]:W10为湿润地区。
确定干湿指数的关键在于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本文采用FAO推荐的 PenmenMontecito模型[14]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FT0=0408Δ(Rn-G)+γ900T+237u2(es-ea)Δ+γ(1+034u2)
(2)
式中:ET0为参考作物蒸散量(mm/d);Δ为饱和水汽压曲线斜率(kPa/℃);Rn为地表净辐射(MJ/(m2・d));G为土壤热通量(MJ/(m2・d));γ为干湿表常数(kPa/℃);T为日平均气温,这里由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得到(℃);u2为2 m高处风速(m/s);es为饱和水汽压(kPa);ea为实际水汽压(kPa)。
气候倾向率
利用气候倾向率[11]分析干湿状况的线性变化趋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Y(t)=a+bt
(3)
式中:Y(t)为气候要素序列;t为时间序列;a为经验系数,可通过最xxx乘法求取;b为趋势变化率,当b为正(负)表示气候要素有增加(减小)趋势,10b为气候要素10 a的变化速率。
MK突变检验
本文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以下简称MK突变检验)[15]对鄂北岗地干湿指数进行突变分析。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说明,还可以分析突变发生的时间节点。进行MK突变检验的关键是绘制突变判别曲线。在突变判别曲线中,若UF大于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反之则呈下降趋势;当曲线超过置信水平时,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如果UF和UB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位于置信区间内,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即是突变开始的时刻。
xxx分析
xxx分析(Wavelet Analysis)能清晰地揭示出隐藏在时间序列中的多种变化周期,充分反映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中的变化趋势,因而在信号处理、数值分析、水文学和大气科学等众多非线性科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18]。本文采用复值Morletxxx分析方法研究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周期变化规律。
对于时间序列函数f(t),其连续xxx变换定义为
Wf(a,b)=1a∫+∞-∞f(t)Ψ*t-badt
(4)
式中:Wf(a,b)为xxx变换系数;a为伸缩尺度;b为平移函数;Ψ * 是Ψ的复共轭函数。在实际应用研究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所需的基xxx函数。
将xxx系数的平方值在b域上积分,就可以得到xxx方差,即
Var(a)=∫+∞-∞|Wf(ab)|2db
(5)
xxx方差随尺度a的变化过程,称为xxx方差图,它能反映信号波动的能量随尺度a的分布。因此,xxx方差图可用来确定信号中不同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和存在的主要时间尺度,即主周期。
2 结果分析
干湿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由图2可知,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干湿指数在~177之间变化,多年均值为121,并且总体上呈现出缓慢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038/(10a)。从干湿指数的累积距平曲线来看,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干湿指数经历了一次从下降到上升的过程:以1980年为界,前期干湿指数累积距平值呈现下降的趋势,后期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且2005年以后,其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
从图3来看,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表现出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参考作物蒸散量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7538/(10a),最大值为94733 mm(出现在1966年),最小值为60072 mm(出现在_年),平均值为75283 mm;而从降水量的变化来看,1960年-2013年降水量表现为小幅度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1393/(10a),最大值为1 13890 mm(出现在1964年),最小值为62156 mm(出现在1966年),平均值为89739 mm。即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和总量均大于参考作物蒸散量。
图2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累积距平值
Interannual variation trend and accumulate anormaly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图3 鄂北岗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
Interannual variation trend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由于气温、降水、风速、光照时间及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季节分配的不均匀性,必然导致不同季节的干湿指数存在差异。
由图4可以看出,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季节分异比较明显,其中,夏季干湿指数最大,多年平均值为152;春秋次之,分别为121和127,相比夏季各低031和025;冬季干湿指数最小,多年平均值为068,xxx夏季的45%。而同一时期,鄂北岗地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变化特征,这与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夏季和冬季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夏季干湿指数的变化尤为明显,其线性倾向率为0157/(10a),而冬季变化并不明显,其上升速率为0031/(10a);春季和秋季的干湿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两者的下降速率分别为-0083/(10a)和-005/(10a)。这表明,鄂北岗地近54年来夏季的气候最湿润,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一年中夏季的降水量最大,其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率xxx44%;春秋两季的气候也较为湿润,其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比率分别为23%和25%;冬季的气候最干燥,原因是冬季降水稀少,其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率不足8%,并且小于其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
图4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
Variation trend of seasonal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干湿指数的突变检验
对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干湿指数序列进行MK突变检验,结果见图5。可以看出,UF曲线分布在-1~165之间,其中,1960年-1962年UF0,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1963年-2013年序列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没有超过置信水平005的临界线。这说明,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干湿状况有所改善,但改善并不明显。在置信区间内,UF曲线与UB曲线存在多个交点,集中分布于1963年-1980年。 而累积距平分析结果显示,以1980年-1981年为界,干湿指数累积距平曲线经历了下降―上升的变化过程。结合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判断在1980年左右鄂北岗地干湿指数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根据图3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显见这种突变是由于1980年以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减少造成的。
图5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MK突变判别曲线
MannKendal mutation test curve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干湿指数的周期变化分析
采用Matlab7的Morletxxx分析程序对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的干湿指数变化进行周期分析,得到xxx系数实部等值线图(图6(a))和xxx方差图(图6(b))。在xxx系数实部等值曲线中,正值区域代表干湿指数相对偏大,负值区域代表干湿指数相对较小,xxx系数实部为零则对应着突变的开始。
由图6(a)可以看出,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的干湿指数变化过程表现出多时间尺度的特征,主要存在3~6 a、8~15 a和17~25 a等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在17~25 a的时间尺度上,xxx系数实部分别存在3个低值中心和3个高值中心,即干湿指数经历了干-湿交替的准3次震荡;在8~15 a的时间尺度上,xxx系数实部等值线分布比较密集,干湿指数同样经历了由干到湿、由湿到干的多次震荡,并且最近一次震荡等值线没有闭合,据此可以推测鄂北岗地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较干时期;而在3~6 a的时间尺度上,干湿指数则表现出更多次的连续周期变化,由于其波动能量相对较小,干湿变化并不明显。在xxx方差图中,在3 a、5 a、13 a、18 a存在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对应的时间尺度为13 a,说明13 a左右的周期震荡最强,为干湿指数变化的第一主周期;而18 a、5 a、3 a则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主周期,这4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干湿指数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
图6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xxx系数实部等值线和xxx方差
Contour map of the real part of Morlet Wavelet coefficients and
wavelet variances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干湿指数的影响因子分析
由干湿指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地区的干湿指数受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的共同支配,而参考作物蒸散量又受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影响。为了探讨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水量等气象因子与干湿指数之间的关系,在SPSS19统计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影响干湿指数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见表1。
通过计算干湿指数与各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表1),发现干湿指数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呈负相关,即气温越高、风速越大、日照时间越长,干湿指数越小,其中干湿指数与日照时间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559(通过95%的置信水平检验),表明日照时间对干湿指数有较大影响。干湿指数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干湿指数与降水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969,并且通过了99%的置信水平检验,表明降水量是导致干湿指数变化的决定因素;干湿指数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仅为0365,表明相对湿度对干湿指数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
表1 鄂北岗地多年平均干湿指数与各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nnual average drywet
index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气象因子 气温 风速 相对湿度 日照时间 降水量
偏相关系数 * * * * * * *
注:*与* *指分别通过与001的置信度检验。
3 结论及讨论
结论
(1)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干湿指数平均值为121,总体上呈缓慢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038/(10a)。干湿指数的累积距平值经历了由下降到上升的变化过程。同期参考作物蒸散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降水量有小幅度的增加。
(2)从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干湿指数最大,多年平均值为152,并且出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冬季的干湿指数最小,多年平均值为068,其上升趋势并不明显;春季和秋季的干湿指数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21和127,并且都有减小的趋势,分析发现降水的季节性分异是造成干湿指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3)对干湿指数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发现干湿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的置信水平检验。在1980年左右,干湿指数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
(4)通过对干湿指数序列进行xxx分析,发现干湿指数变化过程主要存在3~6 a、8~15 a和17~25 a等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而3 a、5 a、13 a和18 a等4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干湿指数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其中13 a左右的周期震荡最强,为干湿指数变化的第一主周期。
(5)干湿指数的大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降水量是导致干湿指数变化的决定因素,其它因素影响有限。
讨论
通过对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干湿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干湿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为0038/(10a),干湿指数的上升是由参考作物蒸散量下降和降水量增加共同引起的,其下降和上升的速率分别为-17538/(10a)和 1393/(10a),但二者的作用范围和对于干湿指数变化贡献大小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表现出一定的负向相关性,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这是因为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都受到太阳辐射、行星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甚至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形成演变的过程十分复杂。
干湿状况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布局,只有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才能及时制定科学有力的措施,从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xxx,xxx,xxx,等.基于湿润指数的中国干湿状况变化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1824.( ZHAO Junfang,GUO Jianping,XU Jingwen,et of Chinese drywet condition based on wetness index[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0,26(8):1824.(in Chinese))
[2] xxx,xxx,勾晓华,等.中国西北地区季节间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基于PDSI数据[J].地理学报,2007(11):11421152.(ZHANG Yong,CHEN Fahu,GOU Xiaohua,et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asonal dryWet changes over the northw estern china:based on PDSI[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7(11):11421152.(in Chinese))
[3] xxx莺,xxx耀辉,xxx,等.石羊河流域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资源科学,2013(10):21122120.(WANG Ying,LI Yaohui,YAO Yubi,et and temporal patterns in surface humidity change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J].Resources Science,2013(10):21122120.(in Chinese))
[4] xxx,xxx飞,xxx,等.气候变化对渭河流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Ⅰ)―地表干湿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4):3036.(JIANG Chong,WANG Fei,MU Xingmin,et of climate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of natural vegetation in Wei River Basin(Ⅰ)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Condition[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4):3036.(in Chinese))
[5] xxx,xxx,xxx红岩,等.近30年京津风沙源区气候干湿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1):164170.(SUN Bin,GAO Zhihai,WANG Hongyan,et variation of BeijingTianjin dust and sandstorm source region during 19812010[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4(11):164170.( in Chinese))
[6] xxx,xxx,xxx,等.鄂北岗地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保护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1):5658.(YU Huaqiang,LUO Jingdong,ZHANG Yaohua,et the 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illock Area in the North of Hubei[J].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1(1):5658.( in Chinese))
[7] xxx.鄂北岗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5(2):5557.(YUA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upland of Northern Hubei[J].Hubei Social Sciences,2005(2):5557.( in Chinese))
[8] xxx,xxx磊,xxx奇临,等.近50年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1):104116.(SU Xiucheng,WANG Lei,LI Qilin,et of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4(1):104116.( in Chinese))
[9] xxx绍洪,xxx,郑度,等.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5,35(3):276283.(WU Shaohong,YIN Yunhe,ZHENG Du,et status of land surface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5,35(3):276283.( in Chinese))
[10] xxx近30年来甘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干湿状况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9):9094.(PEI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aridity/humidity status in Gansu Province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9):9094.( in Chinese))
[11] xxx,xxx,卓玛兰草,等.1960-2008年黑河流域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2(5):838846.(ZHANG Yaning,ZHANG Bo,Zhuoma Lancao,et on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drywet conditions in the Heihe RiverBasi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08[J].Arid Zone Research,2012(5):838846.(in Chinese))
[12] xxx龙,xxx,xxx,等.近55年来四川盆地气候的干湿变化趋势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38143.(LIU Jinglong,XU Gang,YANG Juan,et variations of dryness and wetness in Sichuan Basin during 19552009[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13(1):138143.(in Chinese))
[13] xxx,申双和.中国干湿状况和干湿气候界限变化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4):574579.(ZHANG Fangmin,SHEN study on dry/wet conditions and changes of dry/wet climate boundary in China[J].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2008(4):574579.(in Chinese))
[14] xxx,封志明,杨艳昭.西辽河流域1952年-2007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J].资源科学,2009(3):479484.(SUN Xiaozhou,FENG Zhiming,YANG tendency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Xiliaohe Basin[J].Resources Science,2009(3):479484.(in Chinese))
[15] xxx.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WEI Climatic Statistical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Technology[M].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2007.(in Chinese))
[16] xxx,xxx仰麟,xxx,等.基于xxx与R/S方法的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分析[J].地理研究,2012(5):811820.(PAN Yajing,WANG Yanglin,PENG Jian,et change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R/S analysis[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5):811820.(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