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店培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母婴同室;应用;护理差错
全”,使每一位护理人员自觉树立护理安全意识。
加强病区管理,完善落实各项制度,保障护理安全
病区主入出口新安装监控探头,并设有消防通道、应急灯、灭火器等消防设置。每个病房与护理站新安装有传呼系统保持随时联系,医院保安人员定时到病区巡视。管理不严或失控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应不断加强管理力度,认真完善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对临床各级护理人员坚持做好规范化培训,不断加强专业理论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对新入科护士有计划做好岗前及专科培训,严抓进修生及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针对产科夜班工作特点,实行弹性排班,老中青搭配,夜间遇到棘手的护理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有效避免护理差错发生,根据母婴同室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制度,如母婴同室病房巡视制度,请示汇报制度、母婴同室病房健康宣教制度、护理安全告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母婴出院指导制度等,护理管理者不但要监督以上各项制度要认真落实,而且要针对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每月召开各级护理人员针对每月护理质量进行护理安全隐患讨论会,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把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识别母婴同室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的识别 (1)产妇方面:产妇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产妇分娩后身体虚弱,易出现性低血压引起头昏而致摔伤或伤口裂开和子宫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2)新生儿方面:新生儿由于生理特点易出现呛咳、窒息;由于护理不当易出现捂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摔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而导致挑马牙、挤引起新生儿感染;由于疏忽大意致新生儿被盗、被骗、新生儿抱错等[3]。(3)消毒隔离措施不当所致母婴感染。
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对产后刚回病房的产妇要耐心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嘱其及时进食,对于身体虚弱的产妇协助使用便器,加强巡视,对于子宫收缩等不良的产妇应及时汇报医生并积极采取促子宫收缩等相应措施。(2)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及时做好新生儿喂养、保暖及生理特点相关知识指导,指导家属新生儿要采取侧卧位。(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母婴同室空气新鲜,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每日用消毒液拖、抹地面及物表2次,督促医护人员、产妇及家属做好手卫生。(4)认真做好相关安全措施的告知义务,新生儿离开母亲时,应有家属相随,护理人员要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2结果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认识和服务意识
通过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在母婴同室有效应用,把“安全第一”放在所有护理活动的首位,使所有护理人员懂得“安全第一”的重要价值,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每一位护理人员自觉树立护理安全认识同时增强了服务意识,对每一位产妇及新生儿能及时提供所需服务。
提高了护理人员识别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和防范能力
安全隐患的识别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不断识别和归类,分析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常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要求每位护士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护士识别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了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通过强化母婴同室护理安全管理,使各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力落实。2年来共住院分娩3860例,抢救危重病人96例,其住院产妇及家属的住院满意率达98%,抢救成功率达97%,一般差错的发生率由2009年的下降至2011年的,2年未发生一起护患纠纷,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4]。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5]。强化母婴同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从根本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认识、服务意识及工作责任感,提高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母婴同室护理缺陷,保证母婴同室护理质量[6-7]。
[参考文献]
[1] xxx基层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1073-1074.
[2] xxx.产科病区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J].护理杂志,2006,23(9):79-80.
[3] xxx.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J].护理杂志,2008,25(2A):65.
[4] xxx山,xxx,xxx.现代护理管理学[M].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5] xxx,xxx,xxx.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
[6] xxx,xxx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2,18(8):14-14.
母婴店培训总结 第2篇
为认真贯彻_中央、_《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结合我区几年来人口早期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区人口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立足基层、面向家庭,以发挥人口计生部门优势和整合社会力量为主导,坚持公益与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针,科学开发婴幼儿潜在智能,提高母亲及看护人员科学养护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方案
(一)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以优质服务求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工作目标”的原则。
(1)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的原则。利用区人口计生委服务中心现有的教育阵地,通过与相关部门联手,建立起为婴幼儿实施服务的看护人员培训基地,即:“育婴师”、“月嫂”培训基地,并形成培训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育婴师”、“月嫂”培训,要以有意愿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为主要工作对象,把母婴护理基本技能培训做为主要培训内容,参照有关部门的培训工作要求,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上与全市统一的上岗要求相匹配,借助社会力量为全区母婴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体制,通过建立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建立考核办法等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对经培训、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为其颁发合格证,作为上岗的依据。
参加“育婴师”、“月嫂”培训的人员将采用社会公开招生与各街、社区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区有志从事母婴护理的人员中招募。
对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区人口计生委将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对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参加培训的予以全程免费培训;对于其他有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给予适当、低偿收费。对于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2)坚持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原则。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区人口计生委将跟踪培训全过程,采用学业评估、人际交往能力评估,及在培训期间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的方法,提升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的原则。“育婴师”及“月嫂”培训工作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训工作中,要以满足群众现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
2、工作目标。到年底,新生儿家庭对“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对有需求意向家庭的人员推荐率达100%;对“育婴师”、“月嫂”的人才库管理达100%;第一年上岗率达60%以上;第二年上岗率达80%以上。
3、主要任务。
母婴店培训总结 第3篇
1.促进各地区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质量,促进预防能力建设。2.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指导评估体系,提高各地区组织管理及监督指导能力,为预防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为适时修正、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提供依据。4.及时总结。推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经验、加强信息交流,促使各地区预防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监督指导评估的内容
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各有关部门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中的定位、职责以及开展相关工作地区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等环节确定督导评估内容。
(一)组织管理
(二)能力建设
1.人员培训培训对象应包括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等)、管理人员等各类人群,培训分为部级(国家对省)、省级(省对县)、县级(县对乡村)的各级培训。培训应尽可能覆盖全部相关人群。2.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若是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HIV检测实验室,要有资格认证。实验室基本设备齐全,对试剂及物品要有登记和试剂保存,标本转送制度。检验人员的操作和出具报告要规范。3.预防医源性感染有预防措施和制度,有齐全的防护设备,妇产科、检验科有关人员防护意识强。4.良好的服务环境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提供保密、舒适的咨询环境,提供安全合格的住院及分娩环境。
(三)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材料的发放及应用合理。服务为孕妇、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提供HIV检测前后服务,有对各类人群的服务流程。有专人负责,有HIV检测前及检测后咨询服务记录。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检测流程快捷、方便、保密。3.提供预防用药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预防性抗病毒药物,用药方案合理,有用药记录。预防药物应妥善保管,有使用记录。4.安全助产阴道助产记录详细,分娩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是否进行了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人工破膜等操作。若择期剖宫产,应有指征和记录。5.对感染产妇及婴儿进行随访与关怀感染的产妇应施行人工喂养;对满9个月和18个月的婴儿进行HIV检测,监测感染情况,有详细的记录。为感染产妇及婴儿提后访视及儿童保健,有详细的访视、查体、预防接种、喂养指导等记录。
三、监督指导评估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运用定量方法,可对宣传材料发放数量、培训数量、VCT人次、抗病毒药物干预人次等具体参数进行核对,评估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运用定性方法(参与式监测评估),如实地考察、人群访谈、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预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落实、目标人群受益情况。
四、监督指导评估的组织
督导组由各级卫生行政人员、地区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与相关部门或系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督导评估组。监督指导组一般为3~5人。
五、监督指导评估形式
(一)逐级监督指导评估
1.部级监督指导评估_基妇司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定期到实施地区进行监督指导。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工作实施的重要经验及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上报_基妇司。2.省级监督指导评估省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每半年对省内所有开展工作的市县进行一次监督指导,结束后形成总结,并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对本省工作实施进行评估。撰写总结和评估报告,报_基妇司及妇幼保健中心。
(二)各地区自查
根据工作的开展,各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应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每3个月对本地区的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自查活动结束后形成总结,报告地区政府部门及省级_门。
(三)监督指导评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