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xxx。两袋500克的盐约是xxx。
4、xxx=xxx0克1kg=xxx0g.进率是xxx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xxx单位“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物品的重量和物品的材质没有关系:xxx的棉花和xxx的铁一样重。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统计的定义
(1)指对某一类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例:六年级二班人数统计。
(2)指总括地计算。例:把全国报来的数据统计一下。
2、统计表
(1)定义:将搜集来的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以此来更方便直观的反映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统计表的结构:统计表由表格外和表格内组成。表格外一般包括:统计表名称、统计数据的单位、还有统计日期等信息;表格内主要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
(3)统计表的种类:
①简单表:未对数据进行分组,只是简单地按时间或单位顺序罗列;
②单式统计表:只对一个类型或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
③复式统计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
(4)统计表的设计与制作
①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对数据按目标进行分类;
②初步设计:包括表格横、纵目,表头以及单元格的尺寸、颜色等
③绘制完整表格,填好数据,并加上统计表名称、数据单位以及制作时间等信息。
3、统计图
(1)定义:用点、线、面、体等形式来表示所统计的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2)统计图的结构:
①标题
②标目
③图注
(3)是统计图的分类
①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的总体情况,设定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再将统计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最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直观,容易看出各统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的具体情况,设定一个合适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再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最后选用不同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
a、数据数量很明确;
b、可以看清楚数据的变化情况。
③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或圆盘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4)统计图的制作
①条形统计图
a、根据图纸的大小与统计数据的数量,画出两条起点相同互相垂直的射线;
b、在水平方向的射线上,均匀地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d、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和颜色均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e、添上名称、单位、日期,并注明图标。
②折线统计图
a、根据图纸的大小和数据的数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在水平方向的射线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平方向的单位长度;
c、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d、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合适的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e、最后添上名称、单位、时间,并注明图标。
③扇形统计图
a、算出所要统计的数的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b、根据公式,算出各部分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e、添上名称、单位、日期,并注明图标。
小学数学倒数的定义是什么
倒数定义
倒数是一个数学学科术语。是指数学上设一个数x与其相乘的积为1的数,记为1/x,过程为“乘法逆”,除了0以外的数都存在倒数,分子和分母相倒并且两个乘积是1的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小学数学轴对称知识点
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轴对称的性质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xxx厘米=xxx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xxx;
1平方米=xxx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xxx平方厘米,1平方米=xxx00平方厘;
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
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xxx0克=xxx,xxx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4篇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5、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1)余数比除数小。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2÷4=5(条)……2(人)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3)最多问题(去尾法)
茵苗有10元,每个面包3元,茵苗最多能买几个?
本单元有一道难题,就是已知几月几日是星期几,要求几月几日是星期几。这一部分难度比较大,家长们可以先自行观看教学视频,自己先弄明白了,再给孩子讲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5篇
求导数的方法
(1)基本求导公式
(2)导数的四则运算
(3)复合函数的导数
设在点x处可导,y=在点处可导,则复合函数在点x处可导,且即
二、关于极限
.1.数列的极限:
粗略地说,就是当数列的项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无限趋向于A,这就是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记作:=A。如:
2函数的极限:
当自变量x无限趋近于常数时,如果函数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就说当x趋近于时,函数的极限是,记作
三、导数的概念
1、在处的导数.
2、在的导数.
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注:函数的导函数在时的函数值,就是在处的导数。
例、若=2,则=A-1B-2C1D
四、导数的综合运用
(一)曲线的切线
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此,可以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具体求法分两步:
(1)求出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y=f(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k=;
(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_。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6篇
一、负数的定义
1、以前所学的所有数(0除外)都是正数,也就是说正数前面的“+”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2、负数的定义: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是负数。
3、负数前面必定有“—”如果前面不是“—”(可能没有符号或者是“+”)都是正数(0除外)。
4、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练习:
将以下数字按要求分类
、、—7、3、……、—5、0、、—
正数 负数 自然数 非正数
写数下列数相对的负数形式
……、
负数的作用
负数是在人为规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出现的。
负数常用来表示和正数意义相反的量。
在选择用正数还是负数表示时,首先看是否规定了正方向。
一般含有褒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含有贬义的量则用负数表示。
例:零上5°用+5℃表示;零下5°用—5℃表示。收入20xx元用+20xx元表示;支出500元用—500元表示。
练习:
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20%表示什么?
2、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3、正常水位为0,水位高于正常水位记作xxxxxxxxxxxxx,低于正常水位米记作xxxxxxxxxxxxxx。
正常水位为5米,现在水位为记作 ,低于正常水位记作 。
4、按照要求回答:一个学生演示,教师提出要求规定向前走为正。
(1)向前走2步记作xxxxxxxxxxxxxxxxx。
(2)向后走5步记作xxxxxxxxxxxxxxxxx。
(3)“记作6步”他应怎么走? “记作-4步”呢?
5、看图答题
与北京时间相比,东京时间早1小时,记为+1时;巴黎时间晚7个小时,记为-7时。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表示出其他时区的时间。 悉尼时间:xxxxxxxxxxxx 伦敦时间:xxxxxxxxxxxxxx
6、判断题
(1)0可以看成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
(2)海拔—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
(3)如果盈利xxx0元,记作+xxx0元,那么亏损200元就可记作—200元( )
(4)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 )
7、常见负数的意义
(1)地图上的负数: 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鲁 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米,你能说说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么吗?这两个高低是以谁为标准的?
(2)收入与支出 收入:2600元, ( ) 教育支出:300元 ( ) 娱乐支出:500元 ( ) 。
(3)电梯间的负数 —3层是什么意思?是以谁为标准的?
8、以学校为起点,往东走为正,往西走位负,xxx从学校走了+50m,又走了—xxxm,这时xxx离学校的 距离是( ) 。
9、食品包装上常注明: “净重500±5g, 表示食品的标准质量是 ” ( ) 实际没袋最多不多于 , ( ) , 最少不少于( ) 。
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法:在所读数的前面加上“负”
2、写法:在所写数的前面加上“—” 练习: 零上 16 摄氏度 零下
3 摄氏度
三、认识数轴
1、数轴的要素:正方向(箭头表示) 、原点(0 刻度) 、单位长度(刻度) 。
2、正方向:根据题意要求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向上或向右为正方向。
3、原点:也就是数字 0 所在的位置,一般根据表示数字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如果需要表示的正负数差 不多相等时原点在数轴中间;如果正数比负数多得多原点偏左;如果负数比正数多得多原点偏右。
4、单位长度:由所要表示多的大小来决定刻度之间距离的大小,如果数字偏大刻度距离可以适当小一 些,如果数字偏小刻度距离可以适当大一些。单位长度不一定每个刻度只能表示 1。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7篇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方程: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方程里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解:求出的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二)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那么a± c= b± c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那么a c= b c;
如果a= b,(c0),那么a ∕c = b ∕ c。
(三)解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1.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
2.去括号
3.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