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热门9篇)

82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选修课程模块,虽然内容抽象,看起来学习较为困难,但因其内容不像有机化学选修模块那样多,而且因试题基础性强、规律性强,而十分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只要复习全面是比较容易得分的。虽然最后一小题难度系数较大,有时甚至涉及数学知识等造成很难拿分,但相对于有机题还是容易些,尤其是有机题增加合成路线设计后,“物质结构和性质”受到许多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尤其是非重点高中学校的学生更是坚定不移地选择《选修3》模块。但是通过近两年高考评卷老师的反馈信息显示:《选修3》模块的试题得分率并不如想象得那么高。笔者也参加了2016年广西区的高考评卷工作,评卷结束后,评卷组的专家教授也做了分析总结,发现《选修3》模块的试题零分率、得分率和满分率都比《选修5》模块的试题零分率、得分率和满分率低,其中原因众说不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不认真、细致、全面地做好复习,想要轻松地拿到一定的分数也是很难的,更谈不上拿满分。下面是笔者对近两年《选修3》高考知识考点的粗略归纳统计,并提出相应的复习策略,以供奋战在高考复习一线的师生们参考,希望能给予你们些许帮助。

一、《选修3》近两年考点统计

(1)电子排布式;(2)分子构型;(3)氢键;(4)成对电子、xxx对电子、全充满或半充满;(5)分子的极性与否;(6)晶体的类型、性质和特点;(7)晶胞;(8)元素的电负性;(9)原子的第一电离能;(10)杂化方式;(11)物质熔沸点的比较;(12)物质稳定性的比较,尤其是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13)等电子体;(14)Q键和∏键。以上就是在分析了近两年的高考真题总结得到的14个常考知识点。分析发现,高考知识点在逐年增加,总有一些从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新的高考题中出现,所以复习时还是要全面一些。

二、复习策略

1.有侧重地复习

引导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之后,就确定选择《选修3》作答,确定主攻方向,强化复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避免一身博二兔的现象,从而造成顾此失彼、多而不精、广而不透。

2.点对点地设计练习

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选择应力求与教案高度统一和匹配。应该根据知识点、考点、重点、热点,根据自己的教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去精心设计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找出典型的题例进行训练。或根据自己所用的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或资料去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和学案,而不是从别处随便弄来一份试题,不负责任地随意丢给学生,然后过后去抱怨学生这也不会、那又不做。这就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做好工作,包括教案和学案的精心编写、题目的精选精编、有针对性设计训练课时作业、摒弃题海战术,精练精讲。

3.高考真题演练

高考真题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复习时可以给出近几年的高考《选修3》的真题,让学生真实了解和感受出题的形式、难度和知识分布;熟悉常考点、热门考点和核心考点。

4.考点强化训练

第二轮复习时,已是进入复习的关键阶段,学生已然应做出决断,需对《选修3》的考c进行强化训练,主要考点包括前面所列举的。

5.重视解题思维和方法的培养

(1)引导学生善于分析题目所考查的内容以及用什么方法去解答,使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探索,从而学会将题目进行变式改编,而不是只注重标准答案。

(2)将化学试题当作化学问题研究解决,考什么,怎么考;怎样看、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还能怎样。

(3)进行审题训练。仔细审题可以充分挖掘、筛选题目的各种条件,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注意区分原子、离子、价电子;名称、符号;区分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结构示意图、轨道表达式;电子式和分子式等的考查和要求。

6.回归教材,回顾知识的来龙去脉,整理知识的脉络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化学用语 归类复习 书写规范

化学用语是描述物质的结构、性质或变化等的专用术语,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色,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过程。化学用语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也可以渗透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工生产流程、化学实验中。每年高考阅卷后反馈的信息:化学用语都是主要失分点,学生不是因为主干知识未掌握而出错,而是由于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或不准确。因此,教师怎样教会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概念内涵,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呢?现谈谈高三化学用语复习策略。

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对化学用语的要求: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等。化学用语是最重要且最富有特色的化学语言,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学好化学用语是理综化学高考成功的关键。

二、巧妙归类复习,理解用语含义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掌握物质共性、探寻规律、迁移应用知识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复习时可以把化学用语分为三类:1.符号类的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核素符号,离子符号,价态符号,化学式(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则化学式也叫分子式 ),最简式(或实验式);2.结构类的化学用语,如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3.变化类的化学用语,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热化学方程式等。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用语的使用范围,进而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

三、通过实例对比,彰显书写关键

化学用语因其种类繁多、书写规则较多而导致学生思维有时出现混乱、书写不规范甚至错误,所以在进行化学用语教学时,采用举实例,找差异,强调书写关键与注意事项。如甲醇氧气燃料电池,首先指出甲醇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然后分析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若为酸性介质(如H2SO4溶液),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O2气体,CH3OH-6e-+H2O==CO2+6H+,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H+作用下生成H2O,3/2O2+6e-+6H+==3H2O,总反应式为CH3OH+3/2O2==CO2+2H2O;若为碱性介质(如KOH溶液),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O2-3,CH3OH-6e-+8OH-==CO2-3+6H2O,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H2O的作用下生成OH-,3/2O2+6e-+3H2O==6OH-,总反应式为CH3OH+3/2O2+2OH-==CO2-3+3H2O;进而分析熔融盐(如K2CO3)或掺杂Y2O3的ZrO3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等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与总反应式,学生就容易掌握甲醇氧气燃料电池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应情况,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分析并书写氢气、甲烷、乙醇等燃料电池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应式,这样通过实例集中展现对比复习,彰显书写关键,使学生体会到书写要点,从而大大地提高复习效果。

四、合理安排复习,有的放矢整合

总复习时要合理安排,把化学用语的各个知识点有的放矢整合复习。例如化学式与分子式的书写可与晶体的类型同时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分段复习外,笔者认为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进行复习比较好,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也是每年高考中的必考内容。例如对高考试题片断“Cu2O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分析时,先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及其系数,然后运用xxx规律得出其它物质和系数,再仔细检查,从而写出一个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这样把二者有机整合地复习,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一丝不苟,力求书写规范

教师首先要做到正确示范,不管是在课堂板书上还是在课后析疑解惑过程中,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书写规范。对学生在作业、练习、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在每一次的考试评卷过程中也要严格要求,特别是在对化学用语评分时,对一些易忽视的地方,如气标、沉标、反应条件、配平等,更要从严把关,对错误或不准确之处不能手软,一定要从严扣分,避免养成不良习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注意书写的规范与要求。

总之,化学用语的复习,教师要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教学,阐明各种化学用语的特点,让学生在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去识别,在规范书写的训练过程中去记忆;要知识重组精选习题,在应用中巩固知识;教学上要严格要求,xxx不懈,让学生养成灵活使用化学用语的良好习惯,从而在高考理综化学解题中运用自如并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差异 知识过度 教学改变

人的学习经历可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其中高一阶段,是处于初、高中学习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怎样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异

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以“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要求上即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要通过抽象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认识化学规律,所以教学者要认识到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上的不同。

2、做好两种教材知识上的过度

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学既要对初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突出性复习,又要对学生忽视或没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弥补。在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漏洞:

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同素异形体、酸酐、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等概念和理论,核外电子排布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应在教学中注意弥补,避免学生在知识衔接上出现空白点。

需对初中某些知识进一步拓展、加深、完善。如:(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2)从化学结构理论上认识物质。初三教材只在选学内容中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教材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燃烧的概念在高中教材中进一步得到拓展,使同学们对燃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反应方程式,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12、H2Cl、SO2、NH2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其扩大为学习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

有关化学计算方法的承接。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简单换算。而温度改变、溶解、结晶等问题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2)“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的教学内容及习题进行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调整,通过同类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更准确地理解初中所学化学知识,为今后更好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教学方法上,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高中老师的要求与初中也有所不同,注重方法的点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学生要很快适应这一方法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在教学中重点夯实基础,严格控制教学难度,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知识,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分步强化,应用“分层教学法”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符合由感知到理解,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认识过程。

4、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等。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对知识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加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深层理解化学原理。刚从进入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相当一部分同学用看小说的方法读课本。由于抓不住重点,常常读过后一无所获,进而厌倦看课本。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对课本的阅读指导,结合教材重难点,设置阅读提纲,通过阅读领会教材精髓,进而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总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法、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以上各方面的衔接,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一个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习质量。

参考文献:

[1]xxx.分析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化学说课是教师依据化学教学理论、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所施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和任务,阐述教学过程,讲解施教方案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活动形式。说课和备课、上课有着显着的区别,它虽然源于备课,但又高于备课,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么教”。因此,“说课”绝不是备课的简单再现,而重在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给予理性的概述,是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化学说课的内容

化学说课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就是介绍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前后知识的联系,知识点的范畴,思想教育契机的选择,练习的设计等。通过说教材,确定本章节的知识目标、智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2.说教法,就是介绍在授课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教法的选用,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本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特长来确定,并不强求一律。

3.说学法,就是介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手脑并用,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宗旨,启发学生尝试探索,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4.说教学程序,就是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展开的进程,是说课的重点,主要说清本课题教学过程的总体框架(例如新课导入、内容讲解、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等)以及各板块的时间分配。要说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分析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说板书设计,就是说出如何设计板书有助于突出重点。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获得知识信息,它是最简易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化学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1.说教材时,不能只说教材的地理位置(如第几章第几节),把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说得空洞、抽象,只说知识不说技能、淡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说教材重点是说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整个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及与其它章节的联系,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已经学习了哪些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哪些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以这个知识点为基础或与该知识点有关;这个知识点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应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科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哪些作用。然后再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说清楚本知识点在整个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这一节,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此知识点高考出现的几率100%。

2.教法的选用,不能简单的说实验法、讲练结合法、讲述法等。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特长来确定。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谈谈自己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谈谈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估计学生会有哪些思维结果,以及对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师将要采取哪些措施等。例如: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这一节第二课时,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①“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②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提示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强调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③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把一堂理论课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实验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3.说学法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应突出两个方面:一要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原因,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 规律,说清准备何种学习方法来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内有效地进行学习,着重教学生怎样学会学习,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如: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这一节课,教学中着重突出了:①教法对学法的引导;②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③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4.说教学程序不能简单地按怎样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的讲解,练习的设计等步骤进行,不能按部就班,不分主次。笔者认为教师在说课时应该每一步骤尽可能说明这样做的意图,要说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分析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要强调在新课讲解中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以及学情依据。

如: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这一节第二课时,重点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提示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在教学中可这样引导:(1)碳酸钙在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参加微粒是离子。(2)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碳酸钙在溶液中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故用化学式。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物质由微粒构成”进行合理的推测;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用品,对分子的性质进行探究。②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能用分子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丰富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②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并能从探究过程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通过讨论和交流,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养成珍惜药品和爱护仪器等良好习惯。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子的概念;分子性质的探究;分子知识的应用。

(2)难点:分子性质的探究

3.教学方法:以“问题解决法” 为主, 配以“边教边实验法”。

4.活动的用品:浓氨水、酚酞溶液、烧杯(四个)、水、酒精、量筒(两个)、玻璃棒(一支)、针筒(两支)、品红溶液、碘、小石头(一杯)、沙(一杯)。

第二课时:《分子和原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3.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第三课时:《水的净化》

1.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知道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掌握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使用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过滤操作的练习,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怎样正确选择饮用水,了解化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和难点:水净化的方法、过滤的操作方法、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教学准备: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一瓶纯净水;准备好过滤所用的仪器、药品;准备好肥皂水、硬水及软水。

4.教学方法:讲授法,边讲边练法,边讲边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第四课时:《爱护水资源》

1.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掌握节水的一些基本方法。

(2)方法与过程: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感受到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使学生做到科学用水,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通过对水资源与文明的发源的关系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地球……人类家园”的美好情感。

2.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是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物质,对人类的作用极为重要,所以了解水资源,使学生懂得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水资源极为重要。

(2)难点:掌握节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节水意识。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6篇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1反应热 焓变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1

4、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燃料的燃烧 C+CO2 , H2+CuO

酸碱中和反应 C+H2O

金属与酸 Ba(OH)

大多数化合反应 CaCO3高温分解

大多数分解反应

小结:

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为“-”或小于0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

3、反应热

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2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xxx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总结规律: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注意:

1、计量数的变化与反应热数值的变化要对应

2、反应方向发生改变反应热的符号也要改变

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

1、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反应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

2、理论推算反应热:

依据: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

(1)xxx定律 设计合理路径

路径1总能量变化等于路径2总能量变化 (2)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得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叠加,反应热的叠加

小结:

a: 若某化学反应从始态(S)到终态(L)其反应热为H,而从终态(L)到始态(S)的反应热为H ’,这两者和为0。

即H+ H ’ = 0

b:若某一化学反应可分为多步进行,则其总反应热为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即H= H1+ H2+ H3+……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7篇

每年的高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20__年高考的落幕,全国各种模式的高考试题也浮出水面,高考化学试题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编写,坚持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新中有活,以能力立意。试题特点鲜明地体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以能力测试为主,重在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预计20__年的高考题目仍然会延续这种命题趋势。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夯实基础,养成对化学总体思考的能力,加强对图像题(如化学平衡图像题)、化学计算类应用试题以及化学实验流程题的复习,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率。

在分析化学复习策略之前,先看看20_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试卷化学试题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20_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化学试卷总体表现出这些特征:1.密切联系教材,紧扣考试大纲。2.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视能力考查。20__年化学试题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重视基础知识,试题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基础知识多,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结构、离子共存、物质的量、离子方程式等。总之,20__年化学试题在保证不超纲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3.重视实验考查,突出化学特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能力是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离不开实验,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实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4.突出主干知识,关注社会热点。主干知识反映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学科的核心内容。20__年化学试题更加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化学基本概念、重要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电解原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法、化学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几乎都涉及了。5.重视方法考查,降低数学要求。

化学试题在突出综合应用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了对化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的考查,对信息加工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有所考查。

高考总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达到复习高效,它需要复习者在全面中有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为此,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化学总复习中应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以此引领高三备考的各位学子顺利有序高效地搞好化学总复习。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8篇

[关键词]整体学习法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xxx 化学用语

经过高中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处于处于一知半解,考试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不知道如何把化学学透彻;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初中化学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第二、高中必修课程又学习了哪些内容?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化学和高中必修课程的内容来探讨如何用整体学习法来学好高中化学。

一、初中化学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们学习了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学习了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学习了酸碱盐及相互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等。

二、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过渡

要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过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扩充。

初中化学仅仅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中应做到从化合价的角度和得失电子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书写常见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2.对置换反应的扩充。

初中化学学生在学习置换反应时,是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定一个反应是否发生的。通过高中必修模块的学习后,我认为学生对置换反应必须做到以下四个层面的扩充:

第一,置换反应是“强制备弱”思想的体现;

第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没有的金属元素,我们可以依据元素xxx相关内容来判定金属性的强弱,从而判定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第三,不仅金属能置换,非金属也能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元素xxx是判断该类反应能否发生的工具。

第四,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类氧化还原反应同样满足“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如果能做到这四个层次上的扩充,学生对置换反应就非常透彻了,也就不会觉得化学难学了,所以我们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化学知识进行扩充和系统化。

3.对复分解反应的扩充。

通过必修1的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实质上理解复分解反应,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使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向着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和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三、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习了哪些内容

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做好对知识的提炼与重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1.学会“一个工具”――物质的量

要熟练掌握m、N、V(气)、c与n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量n是立交桥,)

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其余量先转化为物质的量再计算”的思路。

2.掌握“两大理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xxx

(1)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应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次对知识进行重构:

第一,有关知识点的记忆,可提炼关键字“升、失、氧、还”和“降、得、还、氧”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升降是放第一位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先看化合价变化”的思路来处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系列问题,因为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第三,掌握原电池的基本知识。

(2)元素xxx

对于元素xxx的知识,应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次对知识进行重构:

第一,“位―构―性”的思路。位置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切问题先看位置,所以要记忆常见元素的元素周期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这样运用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第二,熟悉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第三,熟悉微粒半径的判断依据。

3.会用“三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电子式

(1)化学方程式

要会写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而不是单靠死记硬背。例如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引导学生总结书写步骤――首先写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时先配平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然后再按照“金、非、氢、氧”的顺序来配平。

(2)离子方程式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学生往往在“拆”和“查”两个步骤上出问题。

第一,引导学生总结要拆成离子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第二,检查离子方程式查三项:要符合客观事实、原子xxx和电荷xxx。

(3)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很好写,活泼金属将电子给活泼非金属。最难处理的是非金属之间共用电子。引导学生总结出“缺几个电子、拿出几个电子、共用几对电子”来指导共价键电子式的书写。

在学习完电子式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化学键的分类及其类型判断就容易多了。

四、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学好化学必须有一些化学思想做支撑和一些具体措施来实践,最关键就是首先把初中和必修的知识整体划分成以上几大部分。然后确定每一部分整体学习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化学思想),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道题都要有自己的重构,这样化学也就非常容易学好了。

1.必须具备一些化学思想来指导日常的学习

第一,xxx的思想。包括质量xxx、能量xxx、原子xxx、得失电子xxx和电荷xxx。

电荷xxx对于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强制备弱的思想。该思想在化学中有很多内涵,如: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注意Na不能置换出CuSO4中的Cu元素)、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强酸制备弱酸(CaCO3和HCL反应)、强碱制备弱碱、强氧化剂制备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备弱还原剂、溶解性强的制备溶解性弱的(即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等。

第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此思想在有机化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了这个思想作支撑来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内容将非常有系统性。如:CH3OH和C2H5OH都含有羟基,因此有相似的性质――酯化反应等

原子结构决定性质――如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卤族元素的相似性等。

分子结构决定性质――如在氮气分子中,NN键能大,所以分子能量低,比较稳定,因此可用作保护气。

2.不断对知识进行提炼和重构

对知识的提炼和重构,是巩固、理解和提升的过程,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在学完一节课后,要问自己“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在学完一章课后,要问自己“本单元我学到了什么”;在学完一册内容后,要问自己“本册书我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对知识的提炼和重构。

第二,对于陌生或者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至少总结出一条结论或者记住一些特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很多小结论,如:在学习离子共存时可总结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等。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关键词:教材差异 复习 衔接 学法指导

1.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老师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知识 “ 漏洞 ” 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而近几年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改版后的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在全省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笔者仔细分析了初三新教材和大纲,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初高中教材的“盲点”(即新的初中教材将知识降低要求或删减了,而高中教材又没有补充这部分内容,而高考考纲中须掌握的知识。)

化合价

初中化学中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仅仅是它们的主要的化合价,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列出,如果简单认为这些元素只有表格中化合价,在解题时易造成思维定势。硫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所以有 Na2S2O3、 FeS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1价,都不是常见化合价。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我们要根据教材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质子数为 1-18 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习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

酸、碱、盐的分类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酸、碱、盐的含义,而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特别要和学生讲清楚酸式盐与正盐的生成及酸式盐与正盐之间的转化。

启普发生器原理

初中化学选学启普发生器原理和装置,而该装置原理或简易装置在高中多次用到,有必要了解其原理及适用条件。

(1)原理:利用压强原理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2)适用条件:用于该装置制取的气体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能控制粉末状固体与溶液接触);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加热);除气体外,产物可溶于水且放热较少(若产物微溶,可能堵塞溶液通道;放热多易使玻璃容器炸裂)。

氧化物的分类

现在初中课本上根本就没有 氧化物的 概念,只需要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做实验自己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来给氧化物下个定义。至于氧化物的分类更是只字未提,所以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酸性 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

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2.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复习初中知识,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对有些物质的分类方法如酸、碱、盐的分类一窍不通。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

复习初中知识的方法通常有:

集中复习法

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我们常采用 9 课时)复习化学中的重要 “双基” 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如前面所提到的“盲点”)。

分散渗透复习法

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 “铺垫” 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通过复习初中的从得氧、失氧分析氧化、还原反应,顺利过渡到高中的从化合价的变化及电子的转移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复习法

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根据初三的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溶液、酸碱盐、化学计算等专题。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专题练习,这样既能有效的检验复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衔接教学的重要任务。

开设学法指导课

既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时,结合高中教材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不能总是相信自己的学习老习惯,把初中一套习惯和方法照搬到高中,坚持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要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方法,转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

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