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篇
最近,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环境、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己: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2篇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根据学院和系部要求,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本学期第十周、第十一周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现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检查的具体情况
1、课堂教学的检查
所讲课程均按教学进度计划授课,有讲授教案,有电子课件,教师的备课充分、认真,课程内容丰富,重点xxx。每位教师能按时上、下课。没有无故调课,停课等现象发生,授课老师尽职尽责,对于学生管理严格,上课整体情况良好。相对于已往的四合班班型,这学期部分任课教师上课班型是两合班,普遍反映上课效果好于大合班上课,任课老师教学管理更有效,学生听课效果更好。
2、教学资料的检查
任课教师教案书写认真、内容详实、形式规范、重点xxx,难点明确。在教研室多次组织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任课教师的教案环节完整,有授课计划、有学时分配、有课程导入、有资料链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理论,教研室鼓励大家广泛搜集,筛选贴近现实的、说服力强的案例用于教学,并集体讨论引用案例后,如何结合案例正确引导学生。
3、教学进度的检查
教研室通过听课抽查、广泛调查等方式对各位任课教师实际教学进度、学生作业的布置及其批改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从反映的情况看,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日历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xxx重点、讲透难点。按时布置课程作业,并认真进行批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合班上课过程中,因实训时间不同导致同一班型中各班级教学进度不一致的情况,每位任课教师都认真负责地给学生把实训耽误的课补齐,从而保证了学生完整地掌握课程内容。有的班级前八周里实训超过2周,甚至合班上课的班级不但实训超过2周而且各班这2周实训时间也错开,这就给任课教师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及确定补课时间等方面带来困难,但她们都积极克服,并坚持补齐所落课节。
5、召开师生座谈会的情况
检查期间,教研室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就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运行相关情况进行考察。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反映情况。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多了解了许多国家事,天下事,尤其是,对于近期的国家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任课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教学态度认真、无迟到无早退无缺席,积极开展教学,大量地联系社会实际说明所讲理论,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任课老师评价普遍比较好,没有出现xxx的问题。另就教室管理方面,教师和学生提出D座教室多媒体设备音箱效果有待改善、A座一些教室东西两侧都有窗户的需要补齐窗帘保证多媒体效果等建议。
6、教研室活动情况
按照期初计划,开学以来,本教研室集中组织了四次活动,其中,一次集中备课,三次专题教学研讨。
活动一,研讨11级本科课程的专题式讲座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研究过程中,主任xxx强调了11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及重要性,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任课老师积极参与讨论研究,踊跃发言。教师们分别提出授课人员不固定不利于教学研究、改成四学年授课后批改作业工作量大大增加、本门课程改革后学生的补考重修难以实现等实际困难。对于考核方法,教师们建议改革后的课程,每学期采用平时表现+论文成绩综合评定,课程结课时,则由专人汇总学生每学期所得成绩确定其课程总评成绩。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各位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11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认识,调动了积极性,并在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考核具体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共识。
活动二,集体备课第三专题、第四专题。讨论并确定该专题教学要点。研究过程中,主讲教师xxx就第三、第四专题进行了说课,向授课教师强调这两个教学专题的教学要点和教学重点。与此同时,有授课教师结合当前南海争端的严峻形势,建议第三专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与邻国领土争端”中,应把和平解决与邻国领土争端的现实意义作为本专题的又一教学重点,得到与会教师的认可。也有授课教师结合二十国集团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建议第四专题“当前国际形势”中,应把新兴大国实力增强作为当前国际形势新特点新趋势的重点分析内容。
活动三,组织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要求教师进行工作反思。活动中,教研室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就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运行相关情况进行考察。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反映情况。学生反映:任课教师的备课充分、认真,课程内容丰富,重点xxx,教学效果良好。每位教师能按时上、下课。没有无故调课,停课等现象发生,授课老师对学生管理严格。有的教师能大量地联系社会实际说明所讲理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受学生欢迎。通过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多了解了许多国家事,天下事,尤其是,对于近期的国家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对任课老师评价普遍比较好,没有出现xxx的问题。另就教室管理方面,教师和学生提出D座教室多媒体设备音箱效果有待改善、A座一些教室东西两侧都有窗户的需要补齐窗帘保证多媒体效果等建议。
活动四,试题库建立分工,研讨期末复习指导工作。活动中,主任xxx强调,各位教师要努力圆满完成本学期10级本科的课程讲授工作,并认真落实本课程的复习指导、考试命题、成绩评定等工作。教师代表作了补充发言,进一步指出,根据期初确定的本学期将采用一页纸的考试形式,学生作答试卷相对难度降低,所以本学期的复习指导工作不宜为学生提供复习题,但可以为学生就每专题的教学要点进行系统复习。为顺利完成考试命题工作,其他教师就每一专题的考核重点、命题难易程度、试卷题量大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7、新生排课、提前结课命题的情况
对于新生的排课工作,虽然期初已经确定方案上报教务部门,但根据学校安排最终还是由教研室具体安排教师的上课时间及地点。教研室反复多次与教务部门沟通,广泛了解学生空课时间及空闲教室的情况,尽全力保证了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工作日完成授课任务,尽量避免了任课教师在休息日来学校上课。具体安排过程中,要避免与任课教师其他课上课时间冲突,避免与各班级的实训周相冲突,避免与新生期中考试时间相冲突,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时完成了11级新生的排课任务。
本学期10级本科学生需要提前结课,因此,在第9周教研室组织教师就试卷命题的难易程度、题量大小的讨论和研究,在第10周按时完成了命题工作,并送交印刷,保证了第13周课程考试的顺利进行。并于第11周安排了一页纸的具体发放时间。
8、辅导答疑、组织重修的情况
根据教务处的统一要求,教研室期初就安排了特定教师负责课外辅导与答疑,并将答疑方式、途径上报教务处通知学生。指定教师认真负责,定期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另外,除指定教师进行辅导答疑外,其他任课教师也通过其他方式,主动课下为学生解疑问。但检查过程中老师反映,要求辅导或解答疑问的学生并不多。
从第十周开始,教研室克服时间紧人员有限等困难,组织本学期的第二次重修工作。本次参加重修的学生从08级到10级,有考查课性质的,也有考试课性质的,既有本科学生又有专科学生,涉及人次近450人,给命题、成绩评定、成绩记载增加难题。教研室统一安排,由专人负责,确保本次重修的辅导、考试命题等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结本次教学检查活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恪守教师职责,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改进,表现出了极强的敬业精神,也更好地推动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3篇
“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期间,我们看了视频重走长征路、走进祖国成长奋斗史、回顾祖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关注着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的社会现状和变化动态。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现有“适实务者为俊杰”。社会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大学生,必须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我们不仅要依据形势和政策还找准自己的定位,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个人目标去制定可行的学习和实践方案,同时还要认清社会形势和熟悉政策措施,来为我所用,帮助自己更好的适应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万花筒。
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的世界,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者”,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环境制约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机率,试想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发展与进步必然受到其影响,个人寻求更大发展的机会也必然会减少。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是最终必然的结果。因此只有准确灵活的掌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接着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目标,制定最终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划,并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自我的发展并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形势政策课程,让我们能更全面更清楚的了解到当今社会,我们因该学会抓住和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汲取有益于自己的部分,争取将书本里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争取走在形式的前沿,立足现在,踏踏实实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年的大学生涯,这门课程虽然课堂节数不多,但是却也让我收获颇丰,印象深刻。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4篇
我镇形势政策宣教活动于3月中旬开始开展,我们牢牢把握“精心组织、注重实效”的原则,经过宣传、培训、活动几个环节,使我镇的广大干群充分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为我镇后阶段开展保先活动奠定了基础;使我镇形成了科学、文明、民主的意识形态,为建设和谐团河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一、夯实宣教基础,作到“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将宣教活动作为统揽全镇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精心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各村党支部及党员会议,通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对宣教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对宣教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宣教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副书记和三名党委委员具体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组织委员任主任;明确2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工作。镇主要领导分包工作战线,班子成员分口包村,参与宣教工作的全过程,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是舆论宣传到位。镇党委在党委会、机关全体干部会议、各部门会议和村两委干部会议等各种会议上宣传、安排布置宣教活动。对形势政策教育中的工作动态和典型事例及时进行宣传,镇大部分机关和各村均办起了学习活动,推动宣教工作总体上台阶。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发动,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明确宣教宗旨,把握“两个结合”
一是把宣教工作与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加强镇村党组织建设,保证党在农村各项政策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_的惠农政策。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共发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召开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座谈会50多次,办实事30余件,捐款、捐物达3万多元。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上,镇村两级不打折扣地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上,我们做到把政策宣传到户。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树立了党组织在广大农民中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二是把宣教工作与村委会换届工作相结合。今年四月,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在深入调查研究、精心策划方案的基础上,规范程序,依法操作,稳步实施,快速推进,圆满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选举的筹备阶段,我们通过各种标语、横幅、墙报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纲领;在各选举会场,都作一次简短而精辟的宣教,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感受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选举结束后,我们又组织村支两委干部集中培训,镇党委书记作了形势政策的专讲,镇宣传委员就_以来党的农村方针多了分析和辅导,使政策如脑入心。
三是把宣教工作与学生教育相结合。今年的“五四”、“六一”等学生主题教育日,我们对辖区的二中、中心小学的活动作了相应的要求,在开展入团、少先队宣誓等仪式上要把“从家乡看发展,从身边看变化”等主题贯穿其中,引导广大学学生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为振兴中华发奋学习。
三、围绕宣教目标,抓好“三个落实”。
一是从抓干部学习入手,增强干部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镇按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开展干部学习活动。在宣教期间,对全镇干部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规定一个星期集中学习一次,一人一个学习笔记本,每人至少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等。在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上,我们采劝三学三查”的方式,即学习理论政策,查干部素质是否增强;学法律法规,查干部是否依法办事;学业务知识,查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否增强。整个活动中,全体行政干部已集中学习10余次,学习效果良好,干部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此外,我们也把宣教的任务责任到人,按照行政包村的原配置,要求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群众谈心,排查不稳定因素,解决突发事件,适时宣扬党的政策。
二是从抓载体创新入手,形成典型引路的教育效应。大力开展并宣传干部创建点活动,XX村的水利建设、XX村的反季节西红柿种植、XX村马铃薯基地都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意思;强化致富能手的典型宣传效果,我们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涌现出来的XXX种猪养殖、XXX立体化农业种植、XXX中药材种植等事例进行正面宣传,形成带富奔康的效应。
三是抓扎实活动入手,确保宣教活动的质量。今年4月、5月,我们分别召开了两场镇直机关、村支两委参加的形势报告会,每场报告会的参加人数都大大超过了县文件要求,部分群众也自愿参加;各村支两委也相应地组织了村、组干部学习,并由组干部在群众中宣传。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5篇
现代化建设时期就需要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这代是社会建设的接班者,但同时有更多的声音在对我们提出质疑。我认为凡事要以身作则,不管几零后,都是一样的。不论别人怎么评价关键是自己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人刮目相看,自古都是如此,与时代无关。时势造英雄,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爱国热情,还要具备现代建设需要的各种素质。
善于把握学习机会,有时间的.人不能成功,挤时间的人才能成功。有学习才有选择权,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走进教室。不是社会发展太快,是我们思维反应太慢,为什么我们思维太慢,是我们没有跟上学习。一个人不学习,就会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步伐,人活在21世纪,思想在20世纪,究竟学什么?不是只学会打工的技术,而是要学创业的本领。
控制脾气,能忍则忍。古人说:小不忍要乱大谋。脾气来了,福气走了。心理学家总结四种情商的结局:
1、有能力有脾气的人–怀才不遇
2、有能力没脾气的人–春风得意
3、没能力有脾气的人–一事无成
4、没能力没脾气的人–贵人相助
与他人合作,善于利用团队。适当的时候,懂得利用巨人的肩膀,21世纪是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抱团打天下已是趋势,谁拥有人群,谁拥有市场,
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伤害的人难成大事。面对社会的压力,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很快会被淘汰。百折不挠千锤百炼是中国人发明的词。
对新生事物反应敏锐,眼光长远,观念更新。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与巨大的商机挂钩。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又都在一片反对怀疑拒绝中悄然来临。21世纪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趋势有关,但趋势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来判断的。谁抓住趋势谁就抓住了未来。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6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这学期的课程很少,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式与政策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现在即将面临定岗实习,也正是我们目前很关心的形式,按照往年的就业形式,情形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的8月份的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毕业生610万,还有09年为就业的差不多60-70万,以及职高、中专、高中毕业不用升学的,农村劳动力,合计差不多有2400万人口需要就业,而合同期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而目前最受关注的专业就是电子商务,据统计务急需200万电子商务人才,,现在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是很有发展的希望,国家政策政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给予极大重视。
在我个人看来,我所学的专业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的起源是社会走向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的原始发展中,平面设计就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在现代的社会,平面设计统计是很好的,但是平面的顶级人才却很少,向我们大专毕业的学生,很少还会从事平面设计,xxx就是工作量大工资太低,很多人就是为了工资少而不去选择平面设计,当然也有一些爱好平面设计的人,平面设计近几年来就业前景就不容乐观。
而我们只有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有,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xxx老师教给我们的,现在还是牢记于心,当今社会飞速的发展,快的有点让我们措手不及,生在当代,活在当代,更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的社会,要的是经验,人人都知道“经验+学历+能力=成功”,而我们离成功的路还有多少没完成,我们走的路才多少,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者”,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
同时给我们授课的老师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不仅和蔼可亲,而且年轻漂亮,
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观看视频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使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且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面临顶岗实习的我们,本身就没有什么经验,有些人多工作挑三拣四,什么都不想做,导致别人都就业了,自己还是失业状态,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毕业生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和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清晰定位。要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不挑三拣四。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本着先就业后择业,因为没有经验你没有选择,所以只有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待遇的单位发挥才智和作用。并以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的所学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及以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7篇
经过认真学习情势与政策后,加深我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势与政策熟悉,使之到达一个全新台阶、新高度。
为我们今后应对世界的分析本事奠定基础.从情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了解它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仍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八字方针。时代发展极大程度影响着我们发展的道路,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天生功的机率,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认真学习熟悉和掌控情势与政策。我们必须从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本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情势与政策,发展自己: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上风,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建立个人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努力奋斗,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断提高个人本事,打造出“四有”的优秀大学生;学习情势与政策,进取结合本身,我们应当捉住新的战略机遇。仅有国家的兴盛,才有个人的好发展。一样在这个沧桑剧变的时代,如何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十分快的,每一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愈来愈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起了“中国要挟论”这一说,但这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以为中国的发展要留意以下两点:
一、要保证经济的延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
仅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xxx。
二、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
有了良好的外交,才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吸引外资,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关注世界。现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往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xxx的观念,拥抱外面出色的世界,才是我们应当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要气力。不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最有创造性的群体,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外情势风云变幻,xxx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入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展开情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纷复杂的国内外情势下,重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掌控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终,我想说,学校开《情势与政策》课十分必要。由于,高等学校情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增强职责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入地熟悉了世界,熟悉了中国,熟悉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和我们本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8篇
关健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校及任课教师对形势与政策在概念上认识模糊,对课程定位不清,没有意识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流于形式,使教育目的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如重视专业建设,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时总量数和学期数大打折扣;时间安排出现“见缝插针”,安排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学生本身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的社会价值,对之缺乏兴趣,觉得与专业不挂钩、成才不相关,“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听课也是浪费时间,觉得空洞、枯燥无味。
2.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流动性大。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常见状况,“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更多的教学任务普遍由从事行政工作的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兼职教师来承担”。这支教师队伍“杂牌化”,文化背景差异大,对课程的掌握及其有限;而且平时工作繁忙,琐碎的事情多杂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该课程建设。加之,行政、辅导员类教师队伍整体处于年青化,换岗、离职频繁,导致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变动性较大,直接制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
二.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教学管理。xxx,强化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要求高校认真学习_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摆正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学院牵头负责,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直接参与,分工负责,互相协作,共同搞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工作机制。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部门要不断总结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借鉴与学习其他教学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原则,有效地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管理,以制度化建设来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规范其考核制度,纳入学生的总成绩,引起学生重视。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xxx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调查―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7).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9篇
摘要:通过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作用及现状分析,总结了目前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五个矛盾,分析了五个矛盾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增强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校都开设了形势与政策教学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以及客观、正确认识国内外现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待解决。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
1形势与政策课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_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xxx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_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
3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与深入的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根据本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指导体系,自身探索和总结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准备从客观上讲缺乏深入的理论体系作为依据,特别是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从主观上讲,由于自身缺乏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于热点事件本身存在的历史和背景以及相联系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等方面的没有广泛的认识。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内容必须融会集体智慧,加深对于文体的分析。
2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环节与相关培训制度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程xxx一个“新”和“热”,对于这两个xxx的特点,随着时间变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将意味着必须有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来提炼出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关键点,然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知识渊博的时事专家和理论大家相对缺乏,这必然导致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和自身对于形势与政策理解的片面性,那么相关的培训制度变的尤为重要。
3课程设置与青年学生特点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正确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极高的期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没有全面理解,因而没有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给予重视,而使教学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进课程表、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没有考核,甚至作为必须课但不计学分或在教学、考核中轻描淡写。常常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最终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根木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关心。
4师资水平与研究层次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被认为是,副课中的副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捎带”着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5时势复杂变化与教育途径单一之间的矛盾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重要作用;课堂建设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俗地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都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人们从事任何实际工作,都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的内容,以具体的事件、政策、社会现象为主,而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清晰的理论脉络和讲授线索。于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单纯的就事论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传媒了解到发生的一切。而且,仅仅单纯地罗列事实,本身也不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初衷,不符合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形势观、政策观及科学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因此,“形势与政策”课一定要因势论理、因事论理、事理结合,把理论阐述和分析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彰显“形势与政策”课的魅力。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历史感,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大学生是青年人中最敏感、最勤于思考的群体,他们总是鲜明地感受着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形势与政策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能简单地站在所谓纯客观、纯中立的立场上来讲评国内外某些重大事件,不是一些零散的知识传授,因为每个热点问题里都蕴涵着的丰富理论和形势是复杂的历史背景、多种矛盾交织的必然反映,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的趋向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时政问题的横向联系,又要重视纵向联系,引导学生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等史实的历史延续上去认识历史,把握现实。
(三)批判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很多时候要多讲问题少讲成绩,不可避免地要批判很多社会丑恶现象。那么应该怎样讲授问题,或者说怎样批判社会丑恶现象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批判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说,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分析问题,还要讲我们国家在对待这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及应对措施,从而使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对形势得出真实、准确、全面的判断。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本着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更多地占有各类知识,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真正做到批判与建设的统一。
(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习目的不是只具有一些空洞的理论,我们为了学习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只会步赵括纸上谈兵的后尘。另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性特点,基本上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些社会热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都能够切身感受得到,都可以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性、政策性、时效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并经常变化调整的一门课程,需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进行,需要调动学生自觉关心形势与政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参观考察、作志愿者、社会调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社会调查调研活动。例如形势与政策课讲《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生们对改革的必要性不能理解,于是我发动学生课后回去做调查。调查的对象是:自己的家庭,亲朋好友。经过比较分的调查,然后把调研心得带回到课堂,实现理论升华。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前形势的好坏与政策的正确性。总之,教学与实践结合搞好了,形势与政策课就会不乏味,学生听完课才会有启发,从中受益。
事实证明,高校“形势与政策”等政治课虽然难讲,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采用有针对性地正确地教学,注重知识性、信息性、趣味性、娱乐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一定能讲好,成为既受大学生欢迎,又受教育的课程。
参考文献
[1]_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2]_中央,_.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3]_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1篇
经过认真学习情势与政策后,加深我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势与政策熟悉,使之到达一个全新台阶、新高度。
为我们今后应对世界的分析本事奠定基础.从情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了解它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仍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八字方针。时代发展极大程度影响着我们发展的道路,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天生功的机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认真学习熟悉和掌控情势与政策。我们必须从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本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情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我的发展目标,结合自我的上风,定位自我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建立个人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努力奋斗,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断提高个人本事,打造出“四有”的优秀大学生;学习情势与政策,进取结合本身,我们应当捉住新的战略机遇。
仅有国家的兴盛,才有个人的好发展。一样在这个沧桑剧变的时代,如何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中国的发展、异常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十分快的,每一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愈来愈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起了“中国要挟论”这一说,但这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以为中国的发展要留意以下两点:
一、要保证经济的延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
仅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xxx。
二、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
有了良好的外交,才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吸引外资,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关注世界。现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往了。
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xxx的观念,拥抱外面出色的世界,才是我们应当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要气力。不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最有创造性的群体,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外情势风云变幻,xxx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入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展开情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纷复杂的国内外情势下,重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掌控住自我,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终,我想说,学校开《情势与政策》课十分必要。由于,高等学校情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增强职责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入地熟悉了世界,熟悉了中国,熟悉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和我们本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2篇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也即将结束,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这一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xxx老师上课上课的形式非常独特,总是制造机会我们学生自己上台发表自己对某些话题的想法,这不仅能够让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更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在这一方面带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xxx老师讲课也特别生动,xxx智敏捷的思维,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给我们所带来的无限快乐,更被xxx老师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
通过课堂上对“十二五”规划与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的讨论,让我对“十二五”规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十二五”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这对于促进自身素质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一个发展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时期亦是如此。我们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我们除了明确自己的目标外,更要及时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应当结合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与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竞争力。
就业问题一直是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有着以下的机遇:
第一,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有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那么,必然会同时带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劳动的法律,这也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当然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过剩,且目前还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还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等等问题,所以决定了许多矛盾是无法短期内解决的。总而言之,我们应:“认清经济形势,增强就业信心;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能力;改变传统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扩大就业渠道,多方挖掘信息;拓宽思路,多元化就业。”
通过学习《形式与政策》课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着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3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虽然每两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应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作为一名在校学习的学生,我觉得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认知出现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矛盾。
第二个特点: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学生自我评价消极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思考,而事实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反应,没有积极性。在周围的同学中,我觉得大多数同学对课程感到满意,但是只有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听课,经过课堂教学,只有小部分同学对形势与政策有了兴趣和收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各种问题,部分同学感到未能从课程学习中直接受益,课程讲授也未能真正满足大多数同学希望能从课程中增强政治敏感性、了解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意愿。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仅是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催化剂和必要支撑;不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课程,更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渗透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来。我觉得《形势政策》课要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形势与政策》课要强化服务功能,凸显人文精神,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接受形式与政策教育了解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学会认识、把握形势与政策,思考应对策略,顺应、利用好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偏重的是传达、贯彻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学生当作被动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时间讲授国内外政策、形势,很多同学感到讲授的内容实用价值偏小,更无法理解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应切实转变急于灌输政治理念的观念,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在需求,渗透人文精神,实现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交融统一。
(2) 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与个人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相距甚远,感觉不到这样的课程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和价值。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活跃的特点,但是在思维的深广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认识不够,教学接受的过程中消极被动应付,导致教学效果自我评价中评价过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切实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价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政策及其教育与个人发展的直接关联。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
形势与政策课价值意义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势与政策大环境决定着大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空间的最大上限和个人的发展方向;二是形势与政策也制约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观准确的把握形势,顺应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定位,为自己的发展确定合理的行业和职业①。因此,对大学生应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重要价值意义的教育,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进入学生头脑。
(3) 利用多种形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
课堂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以及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对课堂教学成果作进一步的巩固。一是要对课堂上反馈回来的信息给予重视,作为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据,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切准学生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思想兴奋点。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第一课堂,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专家讲座等活动巩固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成果,培养起同学们对时事政策敏锐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
以上是我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内容的体会,和我对这门课的认识,以及根据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的认识提出的几点建议。总之,我觉得学习这门课是必要的,要使这门课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从学生自身方面加以认真对待,而且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方面也应得到完善。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4篇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 形势与政策 改革 创新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如何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逐步完成学科改革与创新,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一、独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
为了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_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及其实施方案的精神,高校都依照和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针对高校教学的具体需求和学生的思想特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广泛深入的形势政策教育。因此,总的来说,对高校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起到了其它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独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本科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独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里的一股新鲜血液,同时它还承担着提升大学生素质,进行思想教育建设的重任。自从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计划以来,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增加非常迅速,而且在高校本科的招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入学新生是属于独立本科院校的。但是,独立本科院校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教学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多不够尽如人意的方面。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素质的培养,可能会造成学生无法对国家形势进行准确把握,也可能会使学生不能对国家政策进行确切理解。鉴于独立本科院校比较特殊的校园环境,为了能更好地将教育部关于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文件精神贯彻下去,真正的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上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对于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我们必须加以解决,加快此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研究。
二、独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时效性非常强
由于形势与政策本身说的实效性,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好具体教什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是以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和发展的事件为主要素材,传达和贯彻国家的一些方针和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中央的精神。同时防止学生错误思想的产生,消除思想上的不良倾向。因此,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与国家和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强化课程的时效性和政治性。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此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则应将教学内容按照专题的形式进行划分,广泛收集相关内容,查阅参考资料。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成为一个组织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应地增加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增加了授课难度。比如,举世瞩目的_,在召开的同时,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师就应主动、自觉地搜集、收听相关资料,把其内容、主要议题、群众反映等等问题融入到课堂中,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分析、判断、评论事情的发展变化。因此,如何把握好教学内容,解决_教什么_的问题,就成为_形势与政策_课教学的一大难题。
2.组织领导不力
独立本科院校在办学目的上比较看重现实,更加强调专业课程的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多以应用型的专业课程占主导,对于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的偏少、教学质量的监控不严、教学效果评估以及课程考试考核的不规范等等。另外,不少院校为了应付检查,造成该科的教学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例如:有些高校领导仅仅是口头上重视,没有实际行动;有些领导没有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往往因为行政事务繁多而忽视了对各个部门的指导和协调;有些领导因为这项工作的收效低,缺少在这方面的精力、财力的投入。有少数高校的领导对上级部门的部署满足于照发照转,认同为简单的提高政治觉悟课、增强基本素质课,对教职员工的安排比较随意,缺乏针对自己学校特色、学生特点而制定的具体监督、检查、管理、落实措施。致使形势与政策课往往流于形式,只有原则上授课的要求,而没有周密的计划和系统的安排,随意性和变动性较大。
3.师资力量薄弱
独立本科院校为了节约教育成本,严格控制教育支出,导致院校教学资源紧缺,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偏低。从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组成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专职教师承担。二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三是由兼职教师承担。有些独立本科院校还没有专职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有些兼任教师由于自身所教的课程比较多,又由于《形势与政策 》课所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宽、覆盖的学科较广,这些都会造成兼职老师在上课时无法真正的全力以赴。无法很好地确保给学生准确及时地传达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授课老师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对课程认识不到位、讲授不深刻。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形式,致使新鲜的教学内容讲起来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难以受到学生欢迎。
4.学生认识片面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5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教学 探索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实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是有较多期待的。所以,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和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是以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进而介绍国家政策为内容的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实际上包括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两个部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形势教育是基础,政策教育是归宿。xxx,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内外形势,并能客观公正地分析原因,从而准确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要使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家的政策,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完成其政治社会化。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是两个不能分割的部分,要以分析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国家的有关政策,把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顺利推进,意义深远。xxx,《形势与政策》课就是要坚持用正面教育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知教育、政治情感教育、政治态度教育,从“三观”等方面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唤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其次,《形势与政策》课为大学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增强他们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和多维度分析的思维能力,进而能够利用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与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是紧跟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完善,所以热点和难点多,客观上给高校原本一向遵循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带来较大挑战。具体体现在:
一是表面上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排课,但实质上并未按公共必修课进行建设,在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等方面管理失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质量。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统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变化快、难度系数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而实际情况是,这门课的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缺乏系统的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较欠缺,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很难全面把握。三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多媒体形式上没有进行声、光、电、视频、动画、链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效果上,往往生动性差,缺乏对学生自我思考的引导,无法带动课堂气氛。
三、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了深入思考,建议高校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积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xxx,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与实践性,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多样性体现在:(1)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教学中,可让师生互相提问。而对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可采用讨论、辩论等形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总结。在讨论中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形的控制和引导,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2)让教学与学生社团的活动相融合。我们鼓励将结合校情及学生最为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等内容纳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将课程与学生社团融合,就是让学生社团参与到形势政策课的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来。目前,高校的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必需跟学校的政策及要求保持一致,这一点完全能够与形势政策课程要求相匹配。在授课时,当涉及校情,比如解读学校如何领会中央精神具体实施“我的中国梦”活动方案时,可与相应的学生社团共建。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由专任教师或社团学生骨干进行讲授,组织社团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课后,还可将教学成果应用到社团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地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辅以丰富的音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要求课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拓展到社会上。比如,到改制发展较好的国有、民营企业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农村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听听农民对三农政策的感想等。这种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他们分辨是非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具体表现为:一是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团队建设目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树立系统观念,科学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功能,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遴选、配置好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其作用主要是设立团队目标、制订建设计划、配置教学资源、建立科学制度等。《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的遴选一般要符合高学历、高职称的条件,要注重带头人的政治素养、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针对《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的特点,配置团队成员时要注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个人偏好等方面的搭配。三是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应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确立专题,在专题选择及讲授过程中,切忌只讲形势不讲政策,讲形势是入门,讲政策是落脚点,知识传授是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将落脚点归结到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上。专题设计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关心的热点设置,如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应设立与校情、市情、省情发展有关的专题,让大一学生尽快从高考中走出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社会发展观。而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就要系统地锻炼其分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题。针对毕业生就应增加就业形势与选择等专题,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专题设计要使固定专题与变动专题相结合。固定专题是指我们每年根据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及专题;变动专题要求我们做到随机应变,对重大政策的出台以及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
再次,要认识到体制建设是保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建立健全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工作机制,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1)建立有力的领导体制。高校要成立由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形势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2)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的整体工作,这就要求各部门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党委是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该负责对全校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团委要负责组织课外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工作部门应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教务部门则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等。(3)加强完善管理体制。我们要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的复杂性、艰巨性,树立大德育观念,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一是把它切实看作一门教育学科,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建设、管理;二是不能把它当作纯专业性的教育学科,而要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科学的统筹协调。只有从上到下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各个机构、部门各自为政又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形势政策教育从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到授课方法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6篇
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战争爆发、xxx更换接连发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
上了《形势与政策》后自己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加深了很多.这不仅由于大学自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了解外面形势的渠道多了很多,更由于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形势与政策》课,使我们能够正确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
日本选举、韩国人被绑架、台湾局势这些看起来好像都与我们大学生无关,但想深一层事实是否是这样呢。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在打败帝国主义、日本主义和推动社会发展上,大学生不可置疑地被认为是一股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力量。五四运动、各种爱国报纸的出版,无疑给了中国革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在国家动荡时期需要大学生的力量,而如今社会已经安稳,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我们大学生是否对国家形势的发展有所帮助呢?
作为现代的主流,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xxx,国家早几年实施了大学扩招政策大学生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不容忽视。其次大学生是经过十多年勤工苦读,高考等考验而挑选出来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比较强。再次,学生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涉及的面之广,程度之深,实在不可估量。
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复兴的责任,究竟要怎么做才可以了解国家形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呢?xxx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是学生,虽然我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虽然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由扩大了,但我们始终是一名学生。作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重任,无论怎样都应先把学习搞好。但我们不单是学生,我们也是半个社会人,所以毫无疑问,了解国际形势就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了解国际形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信息工具,如电视报纸和电脑。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在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我们要认真听课还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加强了解。
大二的生活转眼间过去了,即将面对的是大三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年间我虽然成长了不少,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也有所加深。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我所了解的还远远不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学习和了解时事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经过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我会褪掉以前的青涩和懵懂,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主权是大国崛起的逻辑起点。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前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应当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平等地接受,而不是强迫世界接受的过程。在国际法的框架下与国际社会和平互动,按自由贸易原则平等地分享国际资源是贯穿中国崛起始终的原则。此间,中国国力使用是有限的,军事的性质仅属于自卫性的。后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又是中国完全实现主权统一的过程。与“__势力”斗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中国来说,是不容讨论和不能妥协的原则。从这两方面看,中国崛起的认识逻辑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政治文明是中国崛起的逻辑主线,也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中国对政治文明的诉求是国际民主与国家民主的统一。国际体系的本质是一个国际资源分配体系。现存的国际资源短缺是绝对不平等的国际资源分配体系的结果。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中国国内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状况,使中国对外部国际体系,尤其是资源分配体系有了更迫切的.国际民主诉求。国际民主,本质是主权国家对国际资源,尤其是极难再生的稀缺资源的平等共享的权利体系。世界上绝少有国家为阳光打仗,因为阳光是充足的。各国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短缺,由此造成日益严重的南方国家对国际资源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南方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共享国际资源的权利。这些权利便是当代国际民主的核心内容。
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实行国家政治文明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在国内工农大量贫困,政治文明日益衰落中崛起。中国崛起不仅需要物质支撑,同时还有精神的支撑。而精神支撑是需要文明的制度保障的。在国体不变和资源条件充分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用不同政体最大限度地动员民众参与。19世纪的美国崛起,也不是牧歌般的进程:它对国内阶级镇压也是出奇的严厉。只是当这些国家走向世界,并从世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资源回流补偿后,国内阶级矛盾才因外化为国际_而开始缓和。居民的阶级身份,逐渐转向公民身份,国家阶级专政政体便转变为建立在政府与公民契约制度上的法制政制。
中国政治文明的逻辑,不仅具有世界文明的共性,也具有中国的个性。今天的中国仍是工农居于绝对多数而在短期内又不能使之转化为中产阶层的国家;与此相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护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利在中国公民国家制度建设中就具有了基础性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体对政体改革的绝对要求,而且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时期工农联盟的成功实践在依法治国时期的合理延伸。用国家的力量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是中国未来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总之,我们要找到一种不仅与人类一般文明而且还与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制度,最终目的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7篇
摘 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吉林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最终建立了由规范的课堂理论教学与以“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而构成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体系,即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共同组成,促进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特色。
关键词:实践教学 极大特色 教育教学 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
1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根据2004年_中央_和_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通知开始设立,至今已经12个春秋。“形势与政策”课自开设以来,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国内学者研究为主,主要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大多数学者主要围绕着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展开研究,而在实践教学层面关注的相对较少。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当下,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树立怎样的志向和信念,有关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2]“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和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通过不断完善以“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为内容的实践教学,立足我国国情,深入了解社会,帮助大学生准确、及时、直观的分析形势、了解政策、认清现实、把握未来,增强对我国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合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曾讲,大学生“既要读好课堂上的书,又要读好社会这本书”[3],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因如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2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调查
经过多年的探索吉林大学最终建立了由规范的课堂理论教学与以“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而构成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体系,即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共同组成,促进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特色。对推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8%),结果显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进步明显。主要表现在:xxx,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有效回收问卷的196人中,学生自发组织参与各项志愿者服务和三下乡活,参与度达到100%。其中,72人参加了各类支教活动,68人参加了春节期间火车站疏导员的志愿服务,49人到养老机构做志愿者探望老人,7人在家乡参加了各类乡村扶贫活动。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一直有参加志愿服务或三下乡活动的愿望,但如果没有课程的推动,不一定会付诸实践。其次,提升了学生的责任心。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教学使其增强了奉献意识;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校团委“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其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促使其去接触社会,通过深入直观认识和了解我国当前的具体形势,能切实了解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加深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最后,有利于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出台各种举措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抓住科技创新先机理论结合实际,就能赢得优势。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课接触社会,可以为其软件研发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其创业提供有益启发。
通过调查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践改革,提高学生对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高了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琼.《形势政策课》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06(7):39.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8篇
才。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1]。我国目前共有2 800多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高校。如安徽省的105所高等学校中有103所是地方高校(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外)。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安徽省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培养大学生为地方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按照“顶天”、“立地”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接地气”,既要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要培养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既要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更要培养敢于创业的人才;既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又要培养脚踏本省实际的人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探索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色化教学改革,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地方特色的功能衔接。
一、精选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融合地方特色。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基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教育部社科司审定并组织专家编写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它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可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把握形势的主流和本质,认清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二是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的各项政策、重要会议文件等,了解国情和国策,这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提高政策水平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三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这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们就在学生身边,离学生最近,是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得到的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环节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2]。而正是这部分内容即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是以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所缺乏的。安徽省属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东部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皖北是老庄哲学、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皖南有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xxx有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皖西则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对这些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爱上这里的土地、爱上这里的人民、爱上这里的文化,立志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学校特色。安徽省地方高校在立足专业特色,融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找寻到各自的价值追求,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及缤纷多彩的特色。如,安徽农业大学自1984年以来,学校从最初单纯的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面向安徽、面向未来的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别山道路”;安徽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敬业xxx、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等等。安徽厚重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使每一所大学都积淀、建构出各具独特形态的文化品格。将形势与政策课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高校为地方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特色,联系学生实际。 地方高校学生90%来自本省,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对本省各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学生的年级、专业等不同需求也不同。要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之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总之,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中,既可以保证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又能照顾到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国家的要求、地方的关注、学生的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视野宏大,同时又富有特色,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必须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和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教学,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地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则必须将地域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融入教学中。但地方特色必须掌握一个“度”,选择的案例等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要利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二、凝练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和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主要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设计和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如学生分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演练、专题报告等等方式,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演讲、辩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人境互动[3]。
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x学院与校团委、学生处配合,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学校校外的实践基地,辅助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国家的大政xxx彻落实的成效,学生只有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才能感受深刻。每年暑假,各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和各个学院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从选题论证、调查问卷设计、项目遴选答辩,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再到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修改,每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特别是形势政策课老师)都参与其中,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说、脚行、脑思、手写,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坚定了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的理想与信念。
这三部分中,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延伸。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研究多种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政治理论和政治信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切身的感受,真实的体验,从而真心地相信、真正地喜爱这门课程。
三、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每半年更新一次,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充足课时 2004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 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学习,计1个学分。”,给备课、教学、工作量计算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这门课的管理由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各学院(系)等多部门齐抓共管,造成这门课很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意代,多数学校主要由各学院(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辅导员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学生离得最近,对学生了解最全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省情教育方面。所以,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xxx需要建立一支省情调查研究宣讲队伍:将省内省情研究最新资料和成果补充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资料库供教师查阅;请校内外具有广博省情知识并有宣传鼓舞能力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专题报告,扩宽师生视野;积极参与省市政府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联课题及相关部门的省情研究项目,抓住不同时期省情研究教育的侧重点,推进省情资料收集和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培养省情校情宣传宣讲骨干,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激发师生建设本省本市的热情。
其次,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需要打破地方高校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各自为战的格局,使教师之间差异互补、优势互取,形成一种合力。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多开展协作性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与学习等,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应经常组织地方高校各课程之间的老师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听课说课等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如“同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长三角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各课程的老师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合作、互为评委和互提建议,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该课程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使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4]。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小结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同时,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也提供了鲜活的教育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案例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使得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生动起来、真实可信而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不仅会增加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第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特色内容的精选和特色方法的凝练提供了人才保障。拥有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正确指导思想、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形成一批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精品讲座,推进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实效性;原因;对策
根据《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精神,[1][2]自各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成绩显著。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该课程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的系列讲话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和时事政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潮流,提升大学生科学的判断能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充满信心和决心。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思想最活跃、知识更新最快的群体,必须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来探索世界、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力量在大学生,社会和国家及民族的精气神更要靠大学生来展示和凝聚,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社会现象,做积极的参与者和理性的思考者,形势与政策课就给我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开启了一个看中国、望世界的窗口。[3]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缺乏的表现及原因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党和国家所制定的大政方针政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所以,该课程教学的场所和所需设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相关科研课题得不到支持,研究经费落不到实处,管理力度不够,专业的师资队伍不健全。而且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开了的课时数也达不到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2、学生认识不清楚
3、教师队伍不健全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专业知识储备不足,β砜怂贾饕宓囊恍├砺鄄荒苋面、深刻、系统的把握和讲解,不能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第二,教学基本技能水平不高,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讲解不到位,没有针对性;第三,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该课程的教师中兼职和青年教师居多,兼职教师没有时间去认真的备课,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学模式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