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副翼总结 第1篇
减升装置一般安装在机翼的上表面,目的是降低机翼的升力或减速飞机,比如扰流板。
在地面使用时,减升装置有利于缩短刹车距离和增加机轮与跑道的附着力。
在飞行中使用时,减升装置被用来降低速度(比如进近阶段)或增加下降率与下降角。
减速板位于机翼的上下表面,仅仅增加阻力;扰流板仅位于机翼上表面,不仅增加阻力,还减小了升力。另外这两种装置都增加了失速速度,减小了升阻比。
对于大部分民用大型飞机,仅仅存在扰流板,分为飞行扰流板和地面扰流板。而减速板常存在于滑翔机、小型飞机和一些老式的战斗机上。当飞机需要降低其空速时使用飞行扰流板或减速板,而扰流板只能在飞机接近跑道并着陆时打开。
扰流板或减速板打开后增加的阻力属于寄生阻力,飞机的诱导阻力不变,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扰流板扩展时最小阻力速度减小,最大升阻比速度也减小。
飞机副翼总结 第2篇
a.根据飞行阶段选择相应的装置
增升装置增加升力系数的目的是为了xxx飞着陆距离。
我们已经知道增升装置的偏转不仅会造成CL的极大增加,但是也会造成阻力的极大增加,同时升阻比显著降低。
着陆阶段:阻力的增加并不是一个麻烦,阻力系数的增加反而会增加飞机的刹车效率,这就是为什么着陆期间要“充分扩展”这些装置的原因。
起飞阶段:一个高升力系数会xxx飞距离。这里,在学习飞行性能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个知识点:飞机的起飞爬升性能(爬升坡度和爬升率)取决于升阻比。因此,飞行员必须选择一个折衷配置,以便在起飞速度和初始爬升性能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起飞后,应尽快收回增升装置,以提高爬升性能。
复飞阶段:需要将增升装置从着陆阶段的“充分扩展”,部分收回至起飞阶段的配置情况。
b.缝翼和襟翼的使用顺序
当飞机同时有襟翼和缝翼的时候,这两个增升装置的收回和扩展的顺序至关重要。
对于给定的升力系数差值,即+△CL,前缘装置产生的阻力小于后缘襟翼。对于飞机的纵轴稳定性来说,襟翼的扩展对飞机的俯仰轴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缝翼的扩展仅仅有微弱影响。
由于这些原因,缝翼总是在后缘襟翼展开之前展开。同样,在襟翼收回之前收回。
注意:如果缝翼或襟翼的不对称扩展(系统故障),在两侧机翼上将出现一些升力和阻力不对称,这可能对滚转和偏航控制造成严重的问题。
在襟翼展开时,若超过给定速度,将会导致飞机结构(一般是襟翼)的损坏或过载。因此,一般会在快速飞行的飞机上安装一个过载装置,当飞机加速超过给定的速度时,该装置会自动收起襟翼。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增升装置。同样为了在进近着陆和地面上使机翼的使用效率更高,更加快速的减小升力或降低速度,飞机制造商开发了减升装置——扰流板(spoiler)和减速板(airbrake)。
飞机副翼总结 第3篇
根据扰流板的使用方式不同,扰流板被分为飞行扰流板和地面扰流板。
a.地面扰流板
地面扰流板在着陆时偏转,其对称且完全偏转。由于阻力的增加,刹车系数(气动刹车)被提高。此外,由于升力的减小,飞机在跑道上时,垂直方向向下的合力增加,这有助于增加机轮与跑道的附着力。
b.飞行扰流板
在飞行中,扰流板有多种用途:其主要目的是增加下降梯度,但在某些飞机上,它们可能具有其他功能(辅助副翼更好地进行侧向控制或减小遇到湍流时的危险)。 飞行扰流板的偏转角通常小于地面扰流板的偏转角。
视频—飞行扰流板与地面扰流板
飞行扰流板打开时,由于升阻比减小,最终导致下降坡度增加(更加陡),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分析证明,如下:
扰流板打开,极曲线也随之改变:
c.扰流板配合副翼的使用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扰流板是如何配合副翼进行联合使用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仅仅使用副翼滚装时,A侧机翼其阻力高于B侧机翼。
对于A侧增大部分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副翼的偏转带来的阻力(升力也增大);第二,机翼迎角增大带来的阻力增大(升力也增大)。
对于B侧机翼,对阻力的影响主要有两种:第一,副翼的偏转带来的阻力(但升力减小);第二,机翼迎角减小使阻力减小(升力也减小)。
最后两侧机翼升力与阻力综合对比的结果是:A侧机翼相比于B侧机翼,其升力较大,阻力也较大。
阻力大带来的后果是,A侧机翼将向后偏转,则飞机将偏航,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利偏航”的一种,又称为“副翼逆偏航”。
在一些飞机上,扰流板被用来纠正副翼逆偏航。它们以不对称的方式伸展,在副翼向上偏转的低翼一侧扰流板有中等偏转,因此低翼一侧将会有更多的阻力,达到与高翼一侧的阻力相等,飞机的不利偏航运动将消失。
d.扰流板在遇到湍流时的使用
扰流板的这个附加功能,只有少数飞机才有。
在遇到湍流的情况下,垂直上升气流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们使机翼承受非常高的载荷。在检测到垂直加速度时,副翼和扰流板使用非常快的制动器向上轻微偏转,以减少翼尖的升力,从而减少翼根部的弯矩。
注意,此种情况下的垂直加速度检测和副翼及扰流板的偏转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飞行员专门的操作。
飞机副翼总结 第4篇
缝翼(slat)和襟翼(flap)的种类繁多,这些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翼型的相对弯度,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修改边界层的属性也会创造一些窄缝(slot)。
a.弯度增加—前缘
由于没有增升装置,当飞机以大迎角飞行时,气流很难附着在机翼上。边界层有明显的分离,从而导致升力下降。
通过增加前缘的弯度,气流偏离的程度大大降低,气流更好地附着在机翼上(因为损失的能量更少),因此,边界层分离发生得更晚。
b.弯度增加—后缘
后缘弯度的增加导致下洗流的增加,升力系数CL也随之增大。
c.窄缝或气流槽(slot)
窄缝(或“气流槽”)允许空气在增升装置和机翼之间通过。使来自下表面的高压空气通过窄缝流到上表面,为流经机翼的空气提供更多的动能,最终延迟了气面分离。相同的原理也被应用到机翼后缘襟翼,同样增加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CLmax。
注:由于没有找到slot对应的专业名词翻译,我们这里暂时以“窄锋或气流槽”作为对应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