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合集7篇)

133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煤监局、市煤管局有关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工作要求和规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信息调度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促进煤炭行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以及信息调度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我区煤矿信息调度工作水平,以更好地为全区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发展服务。现根据煤监局、市煤管局《关于加强信息调度统计工作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渝煤监传真[]第5号)、《关于印发<市区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市能投集团)信息调度统计机构业务工作考评办法>等办法和细则的通知》(渝煤监办[2012]1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煤矿安全信息调度统计工作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明确信息调度统计工作机构和人员

建立起区级、乡镇(街道)、煤矿企业三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机构或岗位,为全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三级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一)区安监局(区煤管局)煤炭行业管理科是统筹全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的职能科室,对信息调度(值班)工作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具体工作的实施由区安监局(区煤管局)直属的区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监察站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中心(以下简称“区矿山安监站信息调度(值班)中心”)承担。

(二)各产煤乡镇、街道煤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将此项工作职责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防止工作出现脱节和空档。

(三)各煤矿企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充实、完善本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值班)室,进一步明确矿级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煤矿信息调度统计工作通道流畅。

三、基本职责

(一)矿山安监站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值班)统计机构应履行的基本职责:

1、事故信息接报与处置调度、煤矿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调度、专题专项工作调度;

2、煤炭行业统计分析,包括:煤炭行业综合统计分析、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事故信息统计分析、安全费用提取统计分析、瓦斯抽采利用统计分析;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2篇

小矿理论上是指经地质勘枵查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小于小型矿床上限1/5~1/10的矿床;零星分散资源是指经地质勘查查明,矿体(或矿点)的规模小,且零星分布于含矿层或含矿地段,或零星分布于主要矿体边沿,不能被主要矿体开拓系统开采利用,其资源储量规模一般小于小矿上限的1/5~1/10。

“小矿地质勘查报告”一般指受采矿权(申请人)委托,对小矿及零星分散资源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后提交的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或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主要用于矿山建设或资源储量核查。但在实际工作中,“小矿地质勘查报告”一般泛指小型矿山开采范围经简易地质勘查后,编写提交的地质储量报告。

经统计,全国的开采矿山数经多年的治理、整顿规范和整合,已由2006年的万个下降至2009年的万个(含近10%的新建矿山)。生产及新建矿山中绝大多数为小型矿山,约占70%左右。在这小型矿山中,绝大部分为非金属建材类露天矿山。

2006年4月,_发文,决定在全国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各地为全国开展这项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细则,开始对矿山资源储量勘查、占用、开采进入动态监督管理,实行常态化的资源储量年度核查制度。除新建矿山提交地质勘查储量报告外,生产矿山也要提交年度储量核查报告。近年来,地勘单位为新建矿山地质勘查和生产矿山储量核查做了大量工作,编制提交了相应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储量核查报告,为矿山建设和矿政管理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小矿地质勘查的报告质量现状和报告质量下滑的危害性

存在问题

近年来,地勘单位为新建矿山和生产矿山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新建矿山地质勘查和生产矿山储量核查工作,编制提交了大量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储量核查报告,基本满足了矿山生产和矿政管理工作要求。但是,占较大比例的小矿地质勘查报告质量问题较多,总体质量有明显下降现象。主要问题一是矿床地质研究程度达不到要求,二是勘查工程达不到要求,三是报告内容与矿山实际脱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和矿山生产资料搜集、研究不够。

(2)矿产地质、矿床特征分析、总结,叙述不够、不全面。

(3)矿床共(伴)生矿产评价重视不够,很多矿区缺乏评价资料。

(4)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简单、缺乏实际数据。

(5)储量估算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矿体、储量估算边界、采空区范围的圈定问题,储量估算参数确定问题,资源储量与矿界关系问题。

(6)其他问题,如有的报告章节不全,编排不当;有的只是实际资料的堆积,缺乏分析、归纳和必要的综合结论;储量计算级别厘定不符合规范要求,储量计算参数处理不当;有的文、表相互矛盾,有的图前、后不一致;有的计算单位有误,打印复制遗漏差错等。

危害性

小矿地质报告质量下滑的危害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地勘单位的声誉、形象;二是不利于提高地质勘查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三是因受报告质量影响,矿山资源储量出现与实际有较大出入的问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2 原因分析、提高方法和建议

原因分析

(1)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小矿因规模小、且多为非金属建材用矿产,一般由县级矿产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其开采登记手续。小矿地质勘查报告是矿业权人办理采矿许可手续中的必要件之一,是不得不做、不得不提交的一份资料。在实际工作中,小矿地质勘查要求较低项目数量多,加上市场的无序竞争,许多地勘单位以低价承接项目,项目普遍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投入不足等特点。项目费用一般都远低于定额标准,完成时间一般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因此,承接项目的地勘单位只有压缩野外工作量、减少费用、降低成本,从客观环境上导致小矿地质勘查报告质量有程度不同的下降。

(2)勘查区地质研究程度问题。小矿勘查区一般为非重点开发矿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大部分只经过区调、普查工作,一般只有简单的区域地质资料,缺乏勘查(矿)区地层、构造、矿层(体)、矿石质量、矿区水文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资料。

(3)个别地勘单位对小矿项目不重视。在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委托人催得急的客观情况下,有的地勘单位对小矿地质勘查项目不重视,一是地勘工作量及经费投入不足,二是随意安排专业不对口或业务能力不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甚至安排没经过野外地质工作锻练的刚毕业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或报告主编。

(4)个别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有弄虚作假现象。拿到项目后,派非地矿类专业技术人员勘查现场,再将搜集来的同类小矿地质勘查报告作为模板套作报告,使报告内容与矿山实际不符。

(5)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关责任把关不到位,各级技术负责对报告编制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初审草率、马虎,未重视地质勘查成果成型的把关。对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交的技术管理流程,如校对审核、修改复审、打印检查、登记盖章等质量管理流程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

(6)不重视搜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充分搜集、利用前人成果既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地质勘查项目的特殊需要。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产等地质特征缺乏了解,有时因项目经费少、时间紧,投入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量少的情况下,搜集的以往地质矿产资历料往往能起到较大作用。

(7)野外工作简单化。地质勘查工作实践性强,每项地质勘查都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认识勘查区的过程。有的项目负责人缺乏野外工作经验,有的误认为小矿地质勘工作不需要系统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资料的搜集比较简单或单一,相关资料获取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使报告质量先天不足。

(8)对规范的理解、执行出现偏差。规范是对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要求做出的统一规定,是约束地质勘查主体活动和行动的规则。其核心是用一定的勘查工程,最有效的查明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项目负责人不能正确理解、掌握规范要求,不明确项目的成果报告需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收集应用资料不对路、报告编写内容与大纲要求不符。常见地层描述脱离矿区实际,含矿岩系与矿层(关系)交代不清、矿石质量评述参数缺乏基本数据(以引用为主)、开采技术条件内容单薄、储量估算方法结合实际不够等问题。

提高小矿地质勘查报告质量的方法及建议

(1)地质单位应在抓好大项目的同时,搞好统筹安排,重视加强小矿地质勘查工作。小矿数量多,一般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影响面大。地勘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加大野外工作投入,为提高报告质量打下基础,确保项目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2)充分搜集利用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既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地质勘查项目的特殊需要。特别对那些经费少、时间紧、投入的野外地质工作量少的项目,充分搜集以往地质矿产资料往往能起到较大作用。

(3)明确地质勘查工作目的,重点查明矿(层)体赋存状态,回答有矿无矿、矿好矿坏的问题。由于小矿地质勘查一般不分阶段,属一次性勘查,因此要充分用好有限勘探资金,合理部署勘探工程,防止出现勘探类型定得过于简单、勘探工程密度过稀、勘查控制不足、资料获取不全等情况。

(4)地质勘查应遵循《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勘查内容主要为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技术、综合评价等5个方面。重视搞好地质测量及各勘查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加强综合分析和整理,提高地质研究程度。编制符合勘查区具体特点的小矿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3篇

提要:

近十年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呈现四个趋势,即,开采难度加大,回采率有所提升;入选品位下降,利用效率总体趋好;尾矿加速排放,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综合利用产值2009年达到峰值。通过分析制约我国铁矿资源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资源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从铁矿生产成本、税收政策、生产管理三个层面找出与世界铁矿大国的差距。本文认为,提高我国铁矿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还是要落在税费政策调节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结合我国铁矿生产实际,建议降低国内铁矿税赋、划分矿业为第一产业、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以此促进铁矿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我国铁矿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铁矿资源;国际竞争力;降低成本;税费政策

近15年,我国铁矿石储量下降趋势明显。从2001年的亿吨下降到2013年亿吨,储量年均减少6-7亿吨,年均下降左右。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铁矿石需求激增,2015年全国铁矿石产量亿吨,铁矿石成品矿表观消费量亿吨,其中进口矿亿吨,对外依存度。由此可见,我国铁矿石供应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而且我国铁矿资源国际竞争力薄弱。

一、近十年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一)开采难度和深度加大,采出品位下降,回采率有所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内铁矿石大规模开发利用,铁的开采品位逐年降低,掘(剥)采比快速提高,开采难度增大,露采采出品位逐年下降,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矿山企业技术进步,回采率却有所提高。2006-2015年,露采铁矿采出品位下降个百分点,剥采比也从2006年的提高至2013年,但回采率总体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6%左右;地采铁矿掘采比由2010年的79米/万吨快速提高到2015年的152米/万吨,2006-2015年,地采铁矿开采回采率在78%-84%之间,总体略有上升。

(二)入选品位下降,但利用效率总体趋好

随着铁矿石开发强度加大,原矿入选品位快速下降,选矿回收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国内共伴生矿和超低品位铁矿资源选矿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铁矿利用的效率大大提高。红矿在入选品位下降、选矿比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精矿品位还略有上升;多金属矿虽入选品位大幅下降,但近两年选矿回收率却呈上升态势,2015年选矿回收率,比上年提高约个百分点;尾矿品位有所下降,资源利用效率趋好(表1)。

(三)铁尾矿加速排放,回收利用潜力巨大

国内铁矿的规模化开发造成了铁尾矿的大量排放。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07-2014年间,铁尾矿排放总量为亿吨,且呈逐年增加态势。2015年,环保部调查数据显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尾矿产生量最大,为亿吨,而综合利用率仅为,铁尾矿中含有多种元素,回收利用潜力巨大。(四)综合利用产值2009年达到峰值,近年波动不大经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铁矿综合利用产值为近年峰值,达到120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率也达到最高,约为12%。随后大幅下降,近两年略有回升。2015年,铁矿综合利用产值为亿元,同比增长;综合利用产值率,同比增长。

二、制约我国铁矿资源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因素分析

(一)资源因素———矿山开采条件差,资源回收率偏低,采、选难度越来越大

我国铁矿资源总体品位低、共伴生矿多、选矿难度大,而且矿山大部分浅部易采资源已采完,大量国有骨干矿山已进入中晚期,一批老矿山资源枯竭,几乎所有上世纪60~80年代建设的大型露天矿都开始进入深凹露天或转入地下开采,随着开采品位逐渐降低,深部、残矿、边缘零散小薄矿体、境界外矿、复杂难采难选低品位矿床已成为利用的主要对象。同时环保要求,矿山开采地表农田不破坏,村庄不搬迁,河道不改道,地下水不受影响,地表不塌陷,据此要求,铁矿地下开采比重逐年增加,且由于深部岩体处于“三高一扰动”(高应力、高温度、高水压和开采或开挖扰动),采矿条件复杂,成本高,采矿难度较大。如太钢袁家村铁矿、陕西龙钢大西沟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包钢白云鄂博西区铁矿、湖南祁东铁矿等大型铁矿都是典型的复杂难选铁矿,资源条件较差,品位较低,难选难冶炼。

(二)技术因素———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难以破解,共伴生矿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偏低

综合利用技术一直是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桎梏,如湖北鄂西鲕状赤铁矿、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磁铁矿,铜、硫(钴)矽卡岩型矿床,多金属复杂锰矿等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一直是世界公认的难题。目前多数铁矿山仍以主产品生产为主,资源回收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高,矿山“三率”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小矿山与乡镇非规模矿山尤为严重。铁矿加工利用过程中,综合回收利用的组分多达26种,其中可选出单独精矿的有铁、铜、硫(钴)、钛、锌、钒、硼、稀土、重晶石、萤石、磷灰石等12种,呈分散状态在冶炼中回收的有Cu、Ag、Co、Ni、Se、Bi、Cd、Sc、Nd、Ta、La、Ce、Pr、Nd、Eu、Sm、Tu等17种。我国尾矿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数矿山企业对尾矿的综合利用技术单一,大部分以堆放为主,高附加值产品不多。

(三)政策因素———铁矿产业集中度低,税赋沉重,企业管理粗放

1.国内外铁矿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根据对世界396座铁矿(含中国铁矿企业)生产成本统计资料,2015年世界铁矿平均生产成本(离岸价)为美元/干吨(干吨是指矿石在105摄氏度下水份被蒸干后的净重)(),2018年为美元/干吨(),2022年为美元/干吨,2026年为美元/干吨。2014年铁矿生产成本()中,采矿成本美元/干吨,占;加工处理成本美元/干吨,占;管理与支持成本美元/干吨,占;权利金美元/干吨,占;运费美元/干吨,占。国外咨询机构测算2015年中国铁矿生产成本(离岸价相当于完全成本)为76美元-110美元/吨,2015年我国统计铁矿石生产成本,制造成本55美元-110美元/吨,加上管理费、财务费用等,完全成本在88美元-150美元/吨左右,平均生产成本为119美元/吨,大大高于国外生产成本。

2.国内外铁矿税收政策对比分析

在国外,澳矿、巴西矿均被视为第一产业,税费优惠,一般税费占销售收入10—12%,而我国铁矿业税费占销售收入的22%—25%。巴西权利金或称开采权使用费,只占销售收入的2%,澳大利亚高于巴西,粉矿权利金占售价,块矿占,西澳政府分布粉矿也要提高与块矿相同,占。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铁矿石供应商以低成本、高售价,从中国市场获得了天文数字的利润。以2014年为例,中国由澳大利亚进口铁矿亿吨,澳方平均每吨获利美元,2013年由中国市场获利亿美元;由巴西进口铁矿亿吨,巴西矿平均每吨获利美元,巴西由中国市场获利亿美元;同样,印度矿2013年获利亿美元,南非获利亿美元。201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亿吨,到岸价美元,进口矿平均成本美元,各国供应商共由中国获利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20亿元,相当于可增加国产矿5亿吨的产能。目前我国矿山税费占销售收入的22-25%,2013年占,铁精矿完成成本约620-900元,折合100-145美元,有三分之一企业为110美元,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管理费占销售收入12-25%,全国平均占14%,因此减少管理费是矿山企业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

3.国内外铁矿生产管理对比分析

国外铁矿大型企业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他们对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实行现代化管理,例如,严格管理矿山设备,实行计划检修,而不是搞事故检修,矿山不建维修设施,各主要设备供应商在矿山设保税仓库,设检修团队,负责本厂设备运行的维修保养,矿山企业与供应商订立检修合同,这与我们矿山设置大而全的修理设施、作业率低的状况相比,反差极大。另外,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他们坚持质量第一,信誉优先,占领市场,把产品质量列为首要目标,在采场以选择性开采为主,高、低品位矿石相互搭配,矿石加工后,块矿、粉矿分别堆存,装运时平铺直取(切)进行中和混匀。相对而言,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具有年产铁矿石10亿吨的生产能力,但大中型矿山只占,小矿山却占,地方小型、群采矿山迅速增加,小而分散。总体上看,矿山开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粗放管理,生产效率低。综上所述,资源禀赋条件不佳是客观存在,技术工艺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因此,提高我国铁矿产品核心竞争力最有可能、最快捷的途径还是要落在国家政策上,需要国家税费政策大力扶持,企业加强管理,增强企业内生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三、提高我国铁矿资源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铁矿税赋,建立市场价格影响的制约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

目前我国税收项目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建税、燃油税、契税、其它税共12项。缴费项目包括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水土流失补偿费、排污费、公路建设基金、排水设施费、人防费、占河费、清淤费、养路费、教育附加、其他费共13项,税费全计25项。按照我国现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在生产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矿山税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22-25%。2012年全国平均税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当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时,民营矿山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保生存,而不是进一步提高“三率”水平。市场好时,民营矿山企业可能考虑用些低品位矿、难选矿,此时民营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较好;一旦市场不好时,民营矿山企业不再考虑用低品位矿、难选矿,此时民营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完全丧失。因为民营矿山企业要生存,降低生产成本是唯一的出路,必然会放弃需高成本处理的低品位矿、难选矿。采用无底柱采矿法的地下矿山,采用降低放矿截止品位,通过提高矿石贫化率的手段,提高采矿回采率。结果是矿石量和混岩量都增加了,在增加选矿成本的同时,资源税也增加了,最终企业的效益反而下降。2013年,_出台《_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77号)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从按原矿征收改为按铁精矿销售收入征收。这样做国家财政收入似乎增加了一些,但从另一方面也减弱了我国铁矿产品核心竞争力,给进口矿加大了市场空间,多进口铁矿多花的钱比资源补偿费增收的钱要多得多。因此建议将税赋降到销售收入的10%-12%,同时建立相应的市场价格影响的制约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以此激励企业主动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二)遵循矿业技术经济属性,将矿业由第二产业划为第一产业

目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巴西、美国、加拿大、智利、俄罗斯、沙特等国都视矿业为第一产业,只有中国、日本、德国视矿业为第二产业,而日本、德国矿业比重小,中国不应与日本、德国为伍。所谓第一产业,指的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产品、为后续加工制造业提供原料的产业。我国一直都是把矿业归类于第二产业,实质上是把矿业作为加工业的原料车间来看待,将矿业划归工业的结果,导致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一些经济政策背离了矿业特有的规律,比如国家对矿企的税赋政策也多参照工业企业的标准,工业原料车间的原料主要靠外购,在征收增值税时可以当作生产成本抵扣,但矿山企业显然不同,其原料成本相比工业企业少之又少,而其需征收增值税的部分也随之高涨,对矿业企业显然不公平。根据矿业的技术经济属性,矿业发展消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相对于创造了更多的附加值的制造业而言,更能准确反映中国工业化的水平。矿业应和农业、林业一样,作为基础产业对待,这样国家就可以采取更为宽松的扶持政策,进行保护性开采或可持续性开采,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矿业资源的利用率。国家资本积累不能过度依靠矿业资源,工业化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可以容忍,但是现在就不可再容忍。矿业不属于工业体系部门管理,而是基础产业部门管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有利于参与国际矿业竞争和合作。因此建议与国际接轨,将矿业从第二产业调整到第一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不是支柱产业,与林业、农业同等对待,同时国家对矿业税收政策相应给予调整,按照第一产业的国内作法(类比农业)和国际惯例降低直至全部免征增值税,并降低企业所得税,以此提高矿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深化管理改革,以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以我国某大型铁矿公司为例。一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该公司创造性地实施了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优化成本结构,实施动态分析与管理,建立了物耗和费用标准定额体系,工序标准成本分析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物流管理体系,形成了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到企业价值链所有环节全面实施成本分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长效机制。此项战略成本管理成效显著,该公司精矿完全成本由620元/吨降到了530元/吨左右。二是实施“五品联动”管理系统降成本,五品是指矿石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在生产组织上,以系统集成和协同调节五个品位,进行全价值链整体优化,统筹考虑采、选、冶能力匹配。2014年—2015年该公司矿业优化生产组织创效亿元。三是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手段降成本。以ERP为核心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从基础数据采集,MES控制、ERP管理、BI分析的信息联动。2014—2015年对标控潜创效亿元。四是实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广泛发动员工群众,全员全系统降本增效,按照利润目标,层层测算成本,制订并落实降本增效措施。2014—2015年实施全员成本管理创效益亿元。因此建议深化我国大中型铁矿企业管理改革,逐步向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转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铁矿资源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需要不断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调整铁矿资源税费政策,大力扶持,企业自身更要不断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高我国铁矿产品核心竞争力,建立铁矿资源安全保障供应体系,进而创建国际铁矿石市场新格局,掌握进口铁矿矿价话语权。

参考文献:

[1]xxx,xxx,xxx,等.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3年)[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2]xxx,xxx,xxx,等.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2014)[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

[3]_环境保护部.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N].中国环境报,.

[4]__.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报(2007-2012).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4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前景分析

孪井滩示范区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种多达12种,主要有煤、铁、锰、硅石、石灰岩、石膏、滑石、湖盐、芒硝、高岭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灰岩等,探明储量且具有开采价值的有煤、硅石、石灰岩、石膏、滑石、湖盐、芒硝、高岭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灰岩等矿种。示范区辖区内共设置矿业权43宗,其中探矿权23宗,采矿权20宗。据相关资料显示,示范区境内矿业权设置数量按辖区面积与其他旗区相比较,已经处于领先。示范区依靠资源落地的工业项目占总工业项目的65%,以上数据说明示范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示范区辖区内矿山企业及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示范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为今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章 孪井滩示范区概况

第一节 简介

孪井滩示范区位于北纬37°-42°之间,海拔高程1343-1430米,系荒漠干旱地区,光照充足,大气透明度好,年平均气温℃,无霜期156天,年平均空气密度千克/立方米,年平均阴雨天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大风次数次,年平均雷暴次数10次,年平均日照时数3096小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150-160大卡/平方厘米,太阳能总辐射量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示范区国土总面积7203平方公里,其中约40%属沙漠、60%属戈壁荒漠。东部多为贺兰山南麓余脉山区,西为腾格里沙漠,中间地带地势平坦,土壤多为砂壤土、砾石,相对贫瘠。

第二节 交通情况

孪井滩示范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南部,位于陕甘宁蒙经济板块中心区域,北距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116公里,东距宁夏银川市120公里、青铜峡市60公里,南距宁夏中宁市50公里、中卫市55公里,距中卫香山机场45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150公里,距迎水桥铁路编组站60公里,境内有四条黑色油路通往银川、巴彦浩特、中卫、青铜峡等城市(图1)。

第二章 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层

示范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北祁连地层小区。

示范区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纪香山群、张夏组、上统、奥陶系米钵山组、志留系中宁组、石炭系臭牛沟组、羊湖沟组、侏罗系中上统、白垩系下统庙山湖组、古近系清水营组、新近系红柳沟组和第四系。

第二节 区域构造

示范区矿产资源主要处于贺兰山深断裂南段东侧、大地构造属秦祁褶皱带东北边缘(图2)。其西北侧属华山地台阿拉善台隆,北侧及东侧属华北地台鄂尔多斯西缘南北逆冲构造带。示范区古生代地层褶曲以东向西为主。断裂有NE向、SN向、EW向及NW向等。xxx代地层走向以南北及东北向为主,断裂以NE、NW、SW及EW向为主,xxx代地层矿产以煤为主。

第三节 地层

示范区主要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石炭系羊虎沟组、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寒武系出露于示范区东部山区、石炭系羊虎沟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主要出楼于示范区中部地区。

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1. 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宁夏找矿队在嘉尔嘎勒赛汉镇巴兴图嘎查做了煤矿资源矿点检查;

2. 1966年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做了“贺兰山西麓综合普查找煤”工作;

3. 1970年宁夏煤炭管理局地勘对做了“贺兰山南段新井子勘查区找矿”工作;

4. 1991年宁夏地质矿产局矿产地质调查所一分队完成了前古城子和xxx子1:5万区域地质测量。

第三章 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示范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分析,可进一步了解示范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明确投资者在开发示范区矿产资源活动中的方向。

通过分析还可以了解到示范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以及对示范区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为示范区经济发展奠定有效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结论

本次分析工作基本分析了示范区地质构造、地层层序,也分析了示范区今后要以什么矿产资源作为主要开发对象、及经济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侏罗系中上统、白垩系下统庙山湖组的矿产资源主要是以石灰岩为主。现今项目开发利用中,石灰岩资源基本成了必不可少的矿产资源,石灰岩资源可作为造纸、建筑、石灰制造、白石灰烧造等经济产品的主要原料。本辖区内可开发利用的石灰岩资源多达10多平方公里。由此可见,示范区石灰岩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前景不可估量。

2. 石炭系羊虎沟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是示范区主要含煤地层。而示范区辖区内东南部山区近1000平方公里区域均属上述地层,且已有2家企业7宗探矿权在该区域内进行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活动,另有一家煤炭采矿企业也在该区域内。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示范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前景仍不可估量。

3. 通过对示范区地质条件的分析,示范区的其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例如寒武纪香山群、石炭系臭牛沟组上层的石英砂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实地踏勘,在上述两个地层中含石英砂资源的面积有近8平方公里。石英砂资源能生产出石油勘查开发压裂支撑剂、建筑材料、透水砖等经济产品,用途非常广泛,开发利用前景不可小视。

4. 湖盐和石膏资源主要分布在辖区的中西部地区。湖盐是现代工业的主打资源,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石膏用途也非常广泛,主要引用于医疗、建筑等方面。本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湖盐和石膏资源面积均在10平方公里左右,且品味较好。

综合分析,示范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矿产资源将会成为并且一直会是示范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

参考资料

1. 《贺兰山西麓综合普查找煤报告》.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5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制度改革

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矿产勘查的最终成果,是国家的重要资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政府掌握我国矿产资源情况的基本手段之一。自1953年,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管理制度经历了储量审批、评审认定和评审备案三个阶段。1953~1999年,储量审批工作属于行政审批事项,由储量审批机构履行该项职责,负责对矿山设计依据的矿产资源勘探报告和关闭矿山依据的闭坑报告予以审查和批准。1999年,按照政事分开原则,_等五部委联合《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将储量审批制度改为评审认定制度,规定由储量评审机构负责对储量报告进行技术性审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评审机构资格、评审程序、评审专家资格等方面进行合规性审查,并对符合规定的矿产资源储量给予认定。2003年,为落实_取消“储量评审认定作为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_将评审认定改为评审备案,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意见书和相关备案资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对符合规定的报告出具备案证明。虽然评审备案与评审认定在工作性质上已发生质的改变,但其工作程序无实质差异。评审备案制度虽然实现了_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对延续和保障储量评审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十多年的实践表明,评审备案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评审备案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下一步储量管理改革提供思路,保障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合理、高效的开展。

1储量评审备案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审工作定位不明,组织保障性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工作中,评审备案范围被不断扩大,当前评审机构不仅评审用于申请采矿权或取水许可证的储量报告,还评审用于上市融资、矿业权转让等市场行为的储量报告。储量评审定位已经不仅在为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服务,更多的是在为矿业权人投资安全把关,过多地承担了市场主体的责任,加重了储量评审备案工作,降低了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目前全国储量评审机构性质多样,既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也有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部分评审机构仍保持收取矿业权人评审费或由矿业权人支付专家劳务费的做法,评审结果难免会受制于矿业权人,评审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储量评审工作缺乏合理的组织支撑。

1.2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文件支撑

按照现行评审备案制度要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仅对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意见书和相关备案要件进行合规性审查,不再对储量评审结果进行审查或批准,有悖于《矿产资源法》第十三条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同时,评审备案工作在实际中仍参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没有在“取消评审认定”后制定相应的储量评审备案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量评审备案工作定位的模糊化。

1.3评审备案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

储量评审备案流程一般为矿业权人或矿业权人聘请地质勘查单位编制储量报告—矿业权人提出申请—评审机构组织评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过程中关于评审备案监督管理不全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只有评审机构对储量报告进行审查和质量把关;二是由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备案管理人员少,在做好评审备案合规性审查的同时,往往还花更大精力做技术性审查工作,评审过程监管不到位;三是目前对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含储量评估师)的监督管理未能得到有效开展,行业自律管理不足;四是,现行评审备案制度中,缺少对储量估算、报告编制等过程,矿业权人、报告编制单位等相关单位的监督管理手段,缺乏能有效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这些都是造成当前储量评审备案监督管理不力的原因。

1.4储量评审专家队伍建设滞后

矿产储量评估师经2000年、2002年两批注册认定和2007年遴选共计1178人后,便未再新增,目前储量评估师队伍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据xxx等研究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储量评估师队伍中55岁以上的已超过了83%,65岁以上的已超过45%,扣除那些进入行政管理岗位或脱离地矿系统,无法担任储量评审业务的,能实际参加评审业务的评估师人员已无法满足评审工作需要。虽然,大部分省份选聘了一些省级评估员或评审专家应急,但这在法律和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2016年6月8日,_取消“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给储量评估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5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

未能充分发挥储量评审意见书是进行储量备案、储量登记统计及办理相关矿产资源证件的要件之一,但目前储量评审意见书对于勘查工作过程、储量估算、报告编写、储量评审等重要环节的实质性描述过于简单,专家评审意见也未能在评审意见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没能充分发挥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在储量评审过程中的技术把关作用。

2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制度改革的建议

2.1明确储量评审工作定位,统一评审机构性质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储量评审工作应定位于为掌控国家资源家底和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服务,属于服务于政府的技术把关行为,建议:①将评审机构统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保障评审机构的经费来源和组织评审业务的公正性、权威性;②只负责组织涉及国家资源家底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储量报告的评审;③对于上市筹资融资、矿业权转让等市场行为依据的储量报告,评审机构不予评审,可由市场中介机构评审。

2.2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保障制度的合法性

《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文件的设立背景为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作为矿山建设投资的主体,储量审批机构履行政府职责,为国家建设投资安全把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无论是找矿还是采矿队伍都存在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这种多元化的结果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保障评审备案工作的延续和合法地位,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文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3加强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明确各有关方主体责任

针对评审备案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储量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如“抽查”、“黑名单”、“通报”、“限制准入”、“个人征信系统”等,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的人员和机构,从源头上保障储量数据的真实、可靠,提高储量报告质量。②进一步明确评审备案各有关方责任:如矿业权人(或矿业权申请人)、报告编制单位对其提交的资料、储量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评审专家对储量报告中勘查工作程度、水文地质条件、采(选)冶实验、工程地质条件、经济评价、储量估算等内容是否符合有关储量评审技术标准规范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并对本人出具的评审意见负责;评审机构对报送申请评审资料的合规性、对储量评审意见书的内容完整性和评审结论负责;备案行政机关对备案工作负行政责任。用制度约束和督促各有关人员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后果。

2.4加强储量评审专家队伍

建设为满足储量评审工作需要,做好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认定取消后的储量评审工作,建议:①建立储量评审专家库,充实储量评审专家队伍,在合理保留原有储量评估师基础上,增选一批年轻的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处理好储量评审专家年龄续接问题;②完善储量评审专家队伍的专业结构,合理补充采矿、选(冶)矿、经济等专业人才;③建立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建立储量评审专家定期、不定期培训制度,进一步强化评审专家业务能力,为储量评审工作提供保障。

2.5修改储量评审意见书格式,凸显过程管理和专家技术把关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审机构、评审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建议修改评审意见书格式,规范有关内容的书写:①强化对地质勘查工作、采(选)冶、水工环、分析化验、储量估算、报告编写、报告评审等过程的描述和展示,突出评审机构对地质勘查开采等过程的审查、把关;②充分体现评审专家的意见、建议,凸显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③重点阐述各种工作的合理合规性,为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开展和实施提供抓手和依据。

3结语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政府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状况、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保障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真实可靠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抓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储量评审备案制度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建设。建议加快《矿产资源法》相关内容的修订,保障制度的合法性;厘清政府、市场职责,明确评审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加强储量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明确各有关方主体责任;加强储量评审专家队伍建设,保障储量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修改储量评审意见书格式,凸显过程管理和专家技术性把关作用。

参考文献

[1]xxx,xxx,卜xxx,等.我国矿产储量评估师制度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4,23(6):29-32.

[2]_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制度建设研究报告[R].2012.

[3]xxx.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管理制度改革探讨[J].中国矿业,2010,19(8):1-4.

[4]xxx.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J].科学新闻,2012(2):34-35.

[5]xxx,xxx.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成效与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3(6):11-18.

[6]xxx.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建议[J].资源•产业,2004(6):16-17.

[7]xxx,xxx.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制度研究[J].中国矿业,2008,17(4):31-33.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6篇

1.矿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

矿业投资决策内容主要包括矿业项目投资环境评价、矿业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矿业投资项目融资、矿床勘察、矿山设计和矿业权流转等,其重点在于矿业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矿业投资项目融资两个方面的决策内容。矿业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是指根据矿床或者矿山的已知信息,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来评定该矿床的勘探与开发利用或者矿山生产经营的经济价值。矿业投资项目融资是指矿业项目投资的资金构成、来源以及偿还方式的分析与确定。

2.矿业投资决策阶段划分

从投资决策过程上来看,矿业投资决策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决策3个阶段。

(1)矿业投资机会研究。矿业投资机会研究(OpportunityStudy),也称矿业投资机会鉴别,是指为寻求有价值的矿业投资机会而对矿山项目的有关背景、资源条件、市场状况等所进行的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即资源开发机会研究。机会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粗略的估计,不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的估算主要是参考类似矿山投资项目套算,其精确度一般在±30%左右。它所强调的是一个可能的投资方向和领域,一般在制订中长期规划中进行。

(2)矿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矿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是指矿业投资项目最终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和工作手段,包括对项目的投资环境、项目的基本条件、项目规模和产品方案、主要工艺方案、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经济、社会等有关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综合研究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建设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从而为项目的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矿业投资项目评估。矿业投资项目评估(ProjectEvaluation),是对可行性研究的精确性、可靠性、全面性进行评估,即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属实,各项指标计算是否正确,项目的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形成评估报告,供决策者参考。

海外矿业投资决策基本要素分析

1.海外矿业投资的主要方式

海外矿业投资主要方式有:①从矿业权市场通过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新建一个矿业企业,即通过新建矿业企业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建立较为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该方式获取矿产资源的潜力较强,但往往不太容易获取高品位的矿产资源,另外,开发建设周期比较长、风险往往也比较大;②通过矿业资本市场,直接收购或兼并国外的矿业企业,实现资本、资源等要素的优化重组,进而获得对方的矿产资源。其缺点是投入大,一旦经营不善,可能会对母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威胁,因此,必须非常谨慎。

2.决策目标

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一般有多个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之间往往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如获取资源与获取利润之间往往不可兼顾。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具有实力的矿业公司进行争夺的对象,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时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决策目标不同,带来的决策结果更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海外矿业投资决策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占有资源。利用国外廉价、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部分需要,缓解我国资源匮乏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2002年,宝钢集团与xxx利公司正式签订在澳大利亚组建宝xxx矿山公司的合资协议,合资期限为20a,其中宝钢占有46%的股份。根据协议,在未来20a内,合资企业产品优先供应中国市场,xxx利每年将向宝钢集团供应1000万t优质铁矿石。

(2)获取利润。获取利润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一般、最普遍、最根本的动机形式,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业直接投资也不例外。投资项目财务上可行是其存在的根基,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所必需的。

(3)占有市场份额。占有市场份额是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业投资的重要决策目标之一。例如:2006年底,中石油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占我国三大石油公司总储量的,产量也达到。为了进一步巩固中石油在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份额,2007年,中石油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双方同时对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油勘探)增加注资80亿元,以开发建设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每年从中亚输入400亿m3天然气,满足“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

(4)其他目标。矿业投资决策目标还应该包括其他的政治、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等目标。如加速成熟技术、大型或即将淘汰设备输出,发展与其他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换取在其他领域的合作等。

3.决策主体

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决策主体是企业。根据分层次授权责任决策机制,一般投资项目可相对简化决策程序,直接授权相关部门或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决策,并报最高决策层备案;重大投资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原则,由最高决策层集体决策,这个最高决策层可能是经理层,也可能是董事会,还可能是股东大会,应根据对外投资限额的大小以及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7]。

4.决策准则

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必须有相应的决策准则以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选择,而不同的决策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决策准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从管理角度来看,优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技术上简单可行;②经济上合理或可以接受;③如果项目运营不善或失败,对母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小。

5.决策方案

海外矿业投资方案的提出涉及到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矿机、给排水、土建、电气、安全、环保、技术经济、工程造价等多个专业,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提出若干个可行的方案,然后进行比较选优。方案提出的过程即是论证的过程,由于受经费、人员、信息不充分等限制,致使提出的方案也将非常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方案一一提出。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提出若干较优投资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

海外矿业投资决策风险因素分析

1.国别风险因素分析

国别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和社会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如由于政局动荡、社会治安乱、突发事件多等致使项目无法正常生产和运营而带来的风险。对国别风险的规避,项目投资建设前应充分调查论证,项目建成后应建立政治和社会风险识别、判断和应对机制,将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法律、政策风险因素分析

法律、政策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法律、政策作出重大调整,造成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而带来的风险。建议密切关注东道国政府未来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早分析研究,采取合理对策,以规避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给项目带来的损失。

3.外汇风险因素分析

汇率因素的变化对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因此,应当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中央银行保持长期的、密切的业务联系,以获得最符合正常市场的汇率,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保证未来企业的正常运营。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开发SINO-IRON磁铁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2亿美元,大部分设备和项目投入都需要用澳元来购买。为了降低外汇风险,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实质上是做多澳元。但是,从2008年7月以来,澳元外汇汇率波动性明显增强,开始出现持续贬值,短短一个月,澳元兑美元跌幅达到。2008年10月,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已经损失8亿港元,潜在的损失估计高达147亿港元。

4.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投资开发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市场需求是矿山建设的基本前提。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决策之前,首先应该对所投资矿种的市场供需情况、未来供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矿产品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与所投资矿种密切相关的采矿、选矿、冶炼和深加工业的生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矿产品世界市场需求,世界主要矿山所生产矿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生产成本等。

(2)投资项目主要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市场价格。海外矿业项目投资时,应对所投资项目的生产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对矿山所在地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市场价格及来源进行调查,对当地劳动者的素质及价格进行分析,进而预测矿山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将原材料市场价格及来源风险降到最低。

5.地质资源储量风险因素分析

地质资源量是矿业开发中最根本的风险,要降低这种风险必须要求严格、规范探矿。已经探明经济可采并且可以作为初步设计依据的地质储量,是矿山合理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确定的根本依据。因此,在矿山投产后,还必须加强矿床开采范围内、深部及的生产探矿工作,进一步探明矿体形状、质量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需要开掘的各种巷道工程和钻探工程,以满足矿床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

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风险因素分析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是指决定开采方法和各种技术措施的地质以及技术要素,主要包括矿体的数量、规模、形状、产状、埋藏深度,矿石和围岩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矿床构造,矿区地形地貌以及地表重要河流、湖泊、建构筑物等。不同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到矿床的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方案、矿床防治水工作、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矿山采选生产规模及装备水平等。因此,应对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的开采方法,降低采矿成本,以降低矿山开采的技术风险。

7.生态环境保护风险因素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的风险是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时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进行矿业投资活动。因此,需要对东道国环境管理相关条例进行认真研究,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好环境状态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另外,建议在投资项目完成后,投资公司应积极研究探讨经济合理的生产系统,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降低该项风险的影响程度。

8.劳工风险因素分析

劳工风险是指由于技术管理人员和熟练操作工人的流失和劳资关系不稳定等使得项目无法正常生产和运营而带来的风险。规避劳工风险的措施是企业应尽早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企业文化,将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特色文化注入到未来企业中去;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吸引有用人才,将可能出现的劳工风险对拟投资项目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9.企业运营风险因素分析

采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xxx 第7篇

专业报告类

(1)田xxx精查补充地质报告;

(2)田xxx详查地质报告;

(3)田xxx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4)田xxx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5)田xxx建井地质报告;

(6)田xxx北七、北五地震探报告;

(7)田xxx首采工作面出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水意见;

(8)田xxx首采工作出水分析及治理论证会报告。

基础图件类采掘工程平面图

(1)采掘工程平面图(6张);

(2)井上下对照图(8张);

(3)矿井充水性图(4张);

(4)地质勘探剖面图(10张);

(5)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0张);

(6)钻孔综合柱状图(70张);

(7)水文相曲线图(4张);

(8)地质地形图(8张);

(9)等水位图(2张)。

说明书类

(1)采区地质说明书3套;

(2)回采工程面地质说明书5套;

(3)掘进地质说明书6套;

(4)钻孔设计说明书50套。

应用软件类

(1)北大遥感所地理信息研究所DZSJK(地质数据库);

(2)北大遥感所地理信息研究所CLSJK(测量数据库);

(3)北大遥感所地理信息研究所,绘图系统(平面图形、剖面图形、素描图形、图例库)软件;

(4)原煤炭部的储量管理软件CL97;

(5)windowoffice处理软件;

(6)澳大利亚SIROTEM型瞬变电磁仪处理软件。

2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田xxx北七采区是新开拓采区,没有直接的各类资料,以前的档案资料难以综合反映采区的整个水文规律及特性,无法为生产保好架、护好航,地测专业人员通过查阅第一手资料,充分的利用档案资源形成了防治水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符合新《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具有很好的可操纵性、实践性,为田xxx北七采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此次防治水方案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而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并且使自己的技术队伍得到了锻炼,走出了一条利用档案资源的新路子,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的经验,形成了新的电子版、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在档案资源的利用和指挥实际的安全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直接经济效益

若该项工程全部外委,费用相当高,据不完全了解,一些地质机构的修编费用从50万元到80余万元不等,而本次所采用的联合修编仅需用资金15万元,至少给企业节约资金35万元。

设计中重复使用的科技档案创经济效益J

2=aFTD-C式中:a-取数;F-复印图纸张数,70张;T-所需要标准工作日,150;D-设计工作单价,50元;C-各项成本,4000元;J2=aFTD-C=×70×150×50-4000=101000元

潜在经济效益

用更加详实、准确的数据指导生产,为矿井的生产接续、开拓布局、对找资源,提高回采率,延长矿井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锻炼了青年人才,强化了队伍的动手及事物的分析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地测防治水奠定了基础。

辐射带动

北七防治水设计和档案资源利用以地测专业为轴心,辐射设计、生产、通防、机电、运输各个专业,必将带动煤矿安全管理上升到新的层次,推动煤矿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的全面革命。

3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项目的独创之处

数据的准确可靠

此次防治水设计方案的所有的基础资料(档案信息)均从原始档案中第一手分析整理出来,并有完善的审核和应用程序,所有的图纸、数据均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数据审核控制程序运行正常。对一些精度低、误差大的档案资源进行了分级筛选、逐级淘汰的精度平差法,使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节省资金

给企业至少节约资金35万元,设计中重复使用的科技档案创经济效益万元。

程序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