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问题及分析论述范文 第1篇
关键词:社会热点;新历史观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
近年来,中职历史教育中越来越凸显“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素质教育转变,新史观逐渐成为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而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中职学校向社会输送具有大局观、全球观、文明观的新型劳动人才,也要求中职教学从思想层面入手,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观念。这些都对中职历史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中职历史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对口上学和社会就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观念,要在教学中,借助社会热点的教育性,提高中职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的学以致用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借助社会热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观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结合国家大事,理清纵横缘由,培养文明史观
在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的五个文明的建设,这反映出文明史观的新的理念。文明史观是从“文明”的角度来分析、评价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史观内涵丰富,承载着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能引导学生能正确科学地树立唯物史观,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热点,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若能针对性地联系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进行专项训练,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纵横交错来分析事件发生的主观、客观等各种缘由,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文明史观,并运用文明史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分析国家大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使学生科学、全面地分析社会需求,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从而服务于自己的就业,服务于自己在工作方面的发展。
【案例1】
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内容时,我摘录了2012年十报告原文“我国经济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保持稳定增长、保证发展的质量”。趁势让学生分析在全球经济萧条甚至衰退的大趋势下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保质保量的原因。
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
“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采取了有力的经济促进措施,降低了税收等,保证了经济质量”……
各种回答接踵而来,先不说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只谈学生的答案那是东拉西扯、毫无头绪。
我引导:“十报告中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是什么?”
学生答:“五位一体,具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这其实就给我们分析发展取得成就提供了思考的思路。”
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恍然大悟。我及时制止学生乱而无序的“个人英雄”做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把总结的原因进行梳理,然后选派代表进行精彩展示。
在展示中,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空间维度五个方面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的政策、措施进行具体分析,在小组交流探讨中明析出国家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的强大决心和信心,解析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保质保量的各方面原因,体会到我国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虚假的发展速度以及增长带来的物价狂涨。
更有学生另辟蹊径,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维度分析国家在经济发展改革方面的具体政策的与时俱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全民国有到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深刻地分析出经济制度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到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沉重变迁,更探析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完善,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小组合作的集体智慧中以及综合全面的分析讨论中,学生不仅仅是明白了经济发展的原因,更是培养了文明史观,完善了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思维密度和宽度,增长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今后其适应社会发展奠定了思维基础。
二、引用国际热点,分析原因后果,培养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国家与国家之间表面看上去独立性极强,但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国家的事件的发生、社会的变革,会产生“蝴蝶效应”,会牵一“国”而动全“球”。就像这几年美国的次贷经济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远离美洲大陆身居太平洋东岸的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全球史观是分析现今国际形势、实际发展趋势必备的科学观念之一,是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
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试命题的指向,优秀人才的塑造都呼唤在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全球史观,所以,我们历史老师要发挥国际事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引用及时发生或近段发生的国际事件、热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包括涉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因素和后果,给事件的发生形成更为广泛、更为全面的国际因素和世界影响,逐渐培养出全球意识和认识观念。
【案例2】
在学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为了扭转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引入目前的国际热点:中日关于归属、朝鲜与美国的纠葛问题引发争辩:关于的归属争端,你认为结果会如何?你认为朝美两国各不相让,矛盾会不会激化?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国际热点激发了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致,学生纷纷从颓废无力中变得生龙活虎,面对社会热点述说自己的见解:
“是我国的领土,日本这样做,真可恶。打,只有打才能让_长长记性。”
“肯定会发生战争,你看我国人民的呼声,我国政府一定会响应民意,趁此消灭可恨的_。”
“美国不敢打仗,我国是朝鲜坚实的盟友,美国一出兵,我国肯定出兵,就像当年的抗美援朝一样。”
开放式的课堂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提供宽广的平台,但学生的思考仅仅是自家之言,更夹杂了个人情感因素的存在,势必影响到客观分析判断的科学性。我并没有反驳学生的观点,没有直言学生的看法是幼稚不成熟的,而是微笑地引导学生:
“假如,事态发展如你所说,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可能性过程和结果?”
学生逐渐从狂热中冷却,不断地假设,屡次的可能,事态的发展变化从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渐扩展到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学生的脸上的轻率褪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严肃和沉重,“蝴蝶效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现在战争的难以发生性,了解到作为一国领导决策的艰难性,认识到轻率决策的不负责任。此时此景,我感觉学生成熟了,长大了。
就这样,学生从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牵制中认识到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格局,从假设、争辩、推演中认识到对待国际事件的处理的慎重性,从我国针对的白皮书出世和面对南海的“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不同外交策略,统筹规划的大局观、全球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而成。
三、紧贴生态热点,辨析实践行为,培养生态史观
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地质灾害频频发生,雾霾天气的肆虐,各种传染病的威胁,生态环保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新时期人才的基本素养。十报告更是把科学发展观定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美好憧憬。
生态史观是从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方面作为出发点来研究历史发展的规律,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作为研究的宗旨和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目前五位一体构建格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是每一位公民都应具备的素质和观念,更是面临就业的中职学生的必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借助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社会现实,以生态的眼光和能否促进社会永续发展的判断标准,客观辨析行为的生态性和破坏性,给出中肯的判断结论,培养科学的生态观念和环保行为。
【案例3】
在学习《蒸汽力量及走向整体世界》时,我紧贴社会生活实际,采用热点: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远远超标的环境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让学生观看飞驰的列车以及车过后“余烟缭绕”的蔓延世界的动画,分小组让学生讨论探究蒸汽革命对世界乃至人民带来的巨大进步和雾霾天气、空气远远超标的历史缘由,体会科学发展观定为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明晰现实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差距,探究新的科技革命必须奉行环保、低碳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学生就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激烈的辩论、演讲。在与他人观点的辩论中,学生在加深蒸汽革命对人类乃至世界的划时代的影响之外,也明白了科技革命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体会到国家关注民生、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良苦用心,真正理解了把科学发展观定为指导思想的紧迫性、时代性和永续性。
在百家争鸣的辩论中,学生深刻地理解到片面注重发展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性,了解到科技革命几百年来创造了发展,同时也造成危害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历史以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人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这样,环境保护的信念在学生心目中升起,低碳的践行行为在生活中凝聚。在辩论中,学生逐渐掌握了用生态史观分析社会问题的新思维,更用生态史观指导自身的环保行为,促使自己践行绿色低碳行动,提升自己的生态素质。
除了培养上述三种史观外,我们还可以紧扣政治事件,剖析社会变革,培养现代史观;紧贴生活热点,解析国家政策,培养社会史观。总之,我们要在中职历史课堂中,要融史观于一炉,构建多元史观教学课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社会热点问题及分析论述范文 第2篇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科学含义及特征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多且比较集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备受关注的事件,既包括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包括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出现,大学生的思想空前地活跃,他们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革,关注着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具体来讲,社会热点问题有如下特点: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典型性
一般来讲,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往往是当前发生的、激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某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此类社会问题解决的普遍需要,诸如教育改革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改革问题等。这些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都非常关注的,而且此类社会问题之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公众对此产生积怨和很强的情绪化,当然社会公众中也包括在校的大学生群体。故此,这类问题具有典型性。
(二)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广泛性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从众心理,意思是一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也会选择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意愿的行为方式。因为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积极地参与,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从而使人们产生大致相似的社会心理,这就会让人们表现出共同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形成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三)社会热点问题的复杂性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有的社会热点问题可能是跨领域的,可分属不同领域,比如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问题。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个矛盾体,其中交织着各种问题形成的矛盾,涉及了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触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引发全局性影响。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社会热点问题及分析论述范文 第3篇
【关键词】社会热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教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一、建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社会热点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实现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高校教师应抓住这一主要阵地和主要方式,建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教师应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述社会热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建构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机制,高校思政教研部可以定期组织理论课研讨会。教师在固定时间,如每一周全体教师集体举办社会热点题材取舍、社会热点和教材结合的教研会、讨论会。在社会热点题材选取之后,教研室教师应展开自主讨论,探讨社会热点和教材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讨论,能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积极性。长期的讨论能让教师探索出社会热点和章节巧妙固定结合的模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之创新。毛概邓论课和马哲原理课都可以采取这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选取社会热点上,可以学生专业为标准。如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比较侧重于管理类、经济类、政策类。法律专业的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比较注重刑事案方面。这样,通过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来选取社会热点,将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的“两课”,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两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在有效建立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课程机制,在高校“两课”中可增加关注与解析社会热点,这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在上课之前,适当导入时事热点只是,教师可以根据时政材料,有的放矢进行讲解。在时事热点讲述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选取社会热点,之后再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各种观点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对观点的交流与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发挥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与关注社会热点。
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社会热点实践案例,应以理论为基础,用理论解释社会现实,以社会现实强化理论。具体教学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例如,可以让学生亲自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社会热点形成正确认知。教师也可以举办演讲比赛、时事政治辩论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深入思考。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专研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社会热点实践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上、不盲从的独立判断与见解,保持对事件的独立见解与看法。
教师在引用社会热点案例时,应注意社会热点事件的全面性、真实性、客观性,不能为了教学效果一味隐瞒或者扩大事实材料,这容易令学生滋生抵触情绪,产生事与愿违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目标应明朗化和清晰化,不应该只是为了解析社会热点去学习热点,也避免教学目标范围过大、过宽。教学重心放在思维方式培养、价值观引导等方面。最后,教师应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倾听来自学生的各种见解和观点,促进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解析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建构社会热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结合的讲座机制
社会热点问题都是长期存在着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高校可以采用社会热点讲座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与认识社会热点,达到升华思想的教育目的。
在建构社会热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结合的讲座机制上,可以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社科部或有关思想政治教研室作为承办单位,不定期邀请有关学者、政府官员、专家,联合举办校级性质的社会热点问题讲座。在社会热点题材的选取上,应侧重于解决常规理论教学中无法解疑的问题,让社会热点讲座变为常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在社会热点讲座内容方面,学者专家应与有关学校承办单位主体合作商量,避免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太多重复或冲突之地方。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对本校学生学习情况、知识底子有充分了解,为学者专家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借鉴参考建议。
高校可以把聘请专家学者讲述社会热点当作必需的教学长效机制。可以对聘请专家学者讲述社会热点给予经费援助与支持,可制订相关措施,对每个学期讲座次数、学生参与讲座人数等等都进行明文规定。通过这一方式,把社会热点讲座变为一种学校管理制度,达到社会热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建构立足于热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实践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以社会为课堂活动的中心的、“走出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活动实践形式上,可以有社会考察、参观方位、社区服务、社会调研等这些形式。
社热点尤其是一些地方性质的社会热点,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社会热点上,有一些涉及学生间接或直接利益关系的,如将来就业选择地点或者学生家乡的社会热点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热点事件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关注。例如,厦门大学的教师,可以厦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范战略方案作为社会热点案例,让厦门大学的学生亲自参与案例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去厦门市规划局,了解有关城市发展规划。又如,一些农村学生非常想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村、镇、县城将来的规划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土地拆迁现象、发展目标等,如果教师以这些选取社会热点案例,无疑可吸引学生兴趣,继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展开。
在选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地方性社会热点上,教师可以积极争取有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例如,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农村建设、城市规划所取得的经验,都可以作为一种常态模式,让大学生去参考借鉴学习。
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结合,可以借用学生社团来开展。学生社团是校园里相当活跃的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开展社会热点教育。如可以在社团内组织学生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辩论与讨论,并邀请有关政治课教师、学者、专家来参与社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支持学生社团开展社会热点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社会热点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上,单位应以学生社团为主。在社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设计、活动策划与组织上,应由学生自主承担行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应在一边做好指导与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去思考,畅所欲言,并进行正确引导,纠正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引导社团研究性学习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推动社团社会热点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贵奇.关于社会热点报道的思考[J].记者摇篮,2007(8)
社会热点问题及分析论述范文 第4篇
哲学学科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科学技术哲学、道德哲学等具体门类和分支;哲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也较为复杂,有的是一般的哲学问题,有的是各哲学门类或分支的特有问题,还有的是哲学不同分支之间以及哲学与其他学科门类因交叉而出现的问题。因此,通过cssci收录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通过分类处理、具体分析来考察学科研究的热点,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2005-2006年度cssci哲学论文关键词标引数据,对2005-2006年的哲学热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哲学门类;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道德哲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分类处理,既把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热点和研究趋势,也能够说明各哲学门类和分支的具体热点与趋势。
2005-2006年cssci共收录哲学论文8278篇,这些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有16000多个,其中被标引15次以上的有160个左右。下面分类对这些标引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加以分析,了解2005-2006年哲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哲学门类关键词分析
根据我们对哲学研究成果的观察和了解,哲学论文中如果直接标引哲学或哲学各门类的名称为关键词,则所研究和分析的内容大多与学科或各门类的自我描述、反思或建设有关,即便是具体人物、流派或问题的研究,也与上述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如表1中被标引的哲学(60次)、哲学研究(22次)、哲学观(18次),显然都是学科相关问题的标示。
分析表1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间的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心。
如果合并马克思主义哲学(324次)、马克思主义(133次)、马克思(132次)、马克思哲学(87次)、西方马克思主义(33次)等高度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量,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间哲学研究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关键词标引数达到577次。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如果合并中国哲学(112次)、中国哲学史(33次)和中国古代哲学(15次),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达到了160次,排名第二,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规模决定的。但就中国哲学自身来说,学科的自我反思和建设显然也有较高的热度。如果将科学哲学(83次)、技术哲学(54次)和工程哲学(20)这些通常视为科学技术哲学的关键词相加,其标引数为157次。与西方哲学相关的关键词标引数,如西方哲学(61次)和西方哲学史(15次),共76次。这表明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学科反思和建设也有一定的热度。
分析表1还可以看到,一些具体分支和方向是2005-2006年的研究热点,如政治哲学、实践哲学、道德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特别是政治哲学、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通过关键词的标引数来看,2006年比2005年有大幅度提升,增热趋势明显。
二、哲学基本问题关键词分析
哲学作为一个形态较为成熟的人文学科,学科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通常包括一些历久弥新的“老问题”。同时,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致思于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往往是在新的理论和实践境遇中出现的,需要展开新的探索。
表2给出了2005-2006年哲学论文中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标引关键词。
通过分析表2可以看到。一些哲学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如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辩证法、方法论、自由、存在论等,仍是哲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一定是专门进行的,往往更多地是在具体研究中加以涉及。另外一方面,一些现当代哲学研究中所凸现的“新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如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生活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真理、主体间性等,作为关键词的标引数排列较前,且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成为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现代性、后现代问题的讨论,显然成为热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3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3,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注意到,一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理论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荣辱观也成为重点的关键词或标引数上升幅度较快的关键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研究中,除马克思之外,关于_的研究也有增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研究中,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也是重点。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也获得了持续关注。
四、中国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4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中国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4,有关中国哲学学科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从哲学学派的研究看,先秦儒道哲学、周易哲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等仍是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重点人物看。先秦的孔子、老子、孟子、荀子,汉代的董仲舒,宋明理学家中的朱熹,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以及现代新儒家中的冯友兰、牟宗三等,是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就哲学问题而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生境界等中国哲学所蕴含的独特问题,仍有广泛的理论效应。此外,关于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思考,也成为中国哲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西方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5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西方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5,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是研究的重点。此外,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研究热度有较大上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康德、黑格尔,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哈贝马斯、胡塞尔、德里达等是研究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