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共19篇)

63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篇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

2、体会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教学重点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教学难点

比较借代与借喻的异同。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_。大家看大屏幕。(PPT1)名世俊,字仲弘,中国_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在敌人围追堵截的危难时刻,深陷困境的_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板题。

这组诗诠释了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请大家齐读课题。这组诗赞扬了为自由而奉献头颅的豪迈情怀,请大家再读课题。

诗歌学习,朗读为本。要想读懂这组诗,咱必须知人论诗,先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大家先仔细看一遍。(PPT2)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_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_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_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_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_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请大家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

二、反复朗读,把握情感

过渡:这就是本组诗的写作背景。现在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诗,要求借助注释理解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生通读全诗。检查预习。(见PPT3)谁能把这些字词读准确?个别读,齐读。

2、谁愿意把全诗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3、师范读。同学们已经达到了我的要求。老师给大家范读全诗,请大家听清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在刚才的朗读中,你听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了吗?(豪迈、大气、乐观„„)

4、结合朗读指导品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一致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的朗读体味是不一样的。下面,老师要求大家结合大屏幕上的朗诵指导再读全诗,把自己对整首词的感悟读出来,读的时候好好揣摩一下。

生自由读。齐读。

5、比赛读。

下面我们来一段朗诵比赛。咱们班朗读最好的女生和男生各出一名。我们女士优先吧!女生读。男生读。(适时评价)

6、指导读好重点词句。

这位同学读得更大气。不过,有些地方我们还可以再品味一下。比如“断头今日意如何?”这句设问,要统领全诗,奠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我们要读出那种豪迈的感情来。我们一起试试看。生读。

7、分角色读。

刚才我们把全诗的重点词句又品味了一下,通过大家的读和一些理解,老师也心潮澎湃,想要和大家一块再读一遍。我们简单地分一下角色。老师读一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大家齐读小序。第一首中首句我来读,后面三句齐读。第二首中,前两句齐读,后两句请那位男生先领读全班再齐读。第三首,前两句齐读,后两句我来领读,全班齐读。都清楚了吗?好,我们开始。

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大家给自己掌声鼓励。

三、了解内容,体会革命精神

通过多遍的朗读,大家一定对诗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老师有几个问题:

1、这几首诗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2篇

(一)准备部分(组织:圆形型)教师表演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一段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为本次课设计口号“习武重德,强身健体”。

(二)基本部分

1、三种步法学习(组织:圆形)

(1)用口诀介绍三种步法

弓步:前腿弓后腿蹦,上体正直不晃动马步:两脚三脚站,两腿平行站,两膝向外展,上体正直向前看。

设计意图:为避免枯燥的教师讲解形式,更容易的让学生记住这三种步法,我设计了小口诀教学。

(2)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步法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练习三种步法,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三种步法。同时把准备活动穿插在游戏中,不仅让学生在技能上得到发展,而且为学生做好生理及心理的铺垫。

(3)《并步、马步、弓》猜拳游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喜好游戏的特点我设计本游戏,增加学生对武术兴趣的同时,检验学生掌握三种步法的情况,提高学生三种步法的动作质量。

2、三种手型学习(组织:圆形)

(1)介绍三种手型

(2)猜拳追逃游戏(拳掌钩)

设计意图: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主要目的是增加武术运动量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这个游戏是由长江黄河游戏改编而成,同时应用“拳掌钩”口令。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也有助于学生记忆武术的`三种手型。 3、手型、步法的组合练习(组织:“米”字型)

(1)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抛砖引玉,让学生创编出各种武术动作。

(2)学生创编武术

根据所学三种手型和三种步法创编武术动作。

(3)分组展示并进行评价

4、教师教授五步拳(组织:“米”字型)考虑本次课我的教学目标,加之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为主。并根据本次课所学三种手型和三种步法,我把少年拳进行了简化,把少年拳第三招式(弹踢冲拳)改为右弓步冲拳,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5、跳进拍人游戏(组织:圆型)设计意图:由于武术课活动量偏小,在最后设计了这个跳进拍人的小游戏,增加活动强度,同时把五步拳动作的两个动作(弓步冲拳与马步架打)穿插在游戏中,增加练习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五步拳的掌握。

(三)结束部分

1、太极拳

2、小结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3篇

1、教学内容:少年拳(第一套)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一节课。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三大目标设置的武术模块内容。本单元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技能。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男、女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组自主练习的时候,男、女混合分组进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动作运动线路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有力、有神。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4篇

1、观看武术表演。

刚才,表演了中国国粹京剧,今天,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武术吧。

(幼儿观看武术表演)

问:中国的武术种类很多很多,你喜欢武术吗?为什么?

武术有什么用?(强身健体)

2、了解中国武术。

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武术?你能做做动作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后播放多媒体软件)

(个别幼儿示范做动作,集体学做个别动作)

3、欣赏歌曲《中国工夫》

问:“听了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4、表演中国武术

a、听到慢的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停顿)

放第一段音乐幼儿表演。

b、听到快的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连贯)

放第二段音乐幼儿表演。

c、下面,把动作组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

今天请你们做小小武术师把刚才你们表演的动作配上去,好吗?

请你们自己找几个朋友一起给歌曲编动作,动作要有力、到位、精神。(表现出中国武术的特点)

d、请多位幼儿上台表演。动作要有力、精神。

e、请幼儿做小老师,可以和他们做的动作不一样,也可以一样。

再请部分幼儿带领大家表演,教师参与表演。

活动结束

一起来演奏吧!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5篇

惠州学院体育系

公共体育教案

钟身跑)

程:特色必选课(二十四式太极拳+12分

系、年级、班:

室:公共体育教研室

任 课 教

时:32学时

第一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分班 介绍惠州学院体育及课堂常规

2、太极拳概述

3、体能训练---素质测验:12分钟健身跑

课的任务:1分班

2了解惠州学院体育及课堂常规 3初步太极拳知识

4素质测验:12分钟健身跑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分班 二.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一.太极拳概述

了解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历程,对太极拳的内容与分类有全面的掌握,并对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有深刻的领悟。方法:课堂讲授

素质测验:12分钟健身跑 方法:在田径场用秒表测验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二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学习太极拳基本身型,手型与之分掌、推掌,步型之弓步,步法之进步、退步

2、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六式动作(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侧卷)

3、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4、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做出太极拳基本身型,手型与之分掌、推掌,步型之弓步,步法之进步、退步。能够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六式动作。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8

三、专项身体活动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

7。下腰

8。左右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学习太极拳基本身型,手型与之分掌、推掌,步型之弓步,步法之进步、退步

2、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六式动作(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平探琵琶、左右侧卷)

3、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4、柔韧性练习

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练习方法:

1. 复习动作老师先提示要领,并请动作完成好的学生领做。

2. 学习动作老师

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模仿。3.完整连贯动作练习。4. 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三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第1-6势

2、学习太极拳基本手法之掤、捋、挤、按、抱拳、分掌、云手。

3、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七至十一式动作(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

4、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5、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

1、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做出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六式动作。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七至十一式动作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三、专项身体活动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压腿)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 4 8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

7。下腰

8。左右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第1-6势

2、学习太极拳基本手法之掤、捋、挤、按、抱拳、分掌、云手。

3、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七至十一式动作(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

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练习方法:

1. 复习动作老师先提示要领,并请动作完成好的学生领做。2. 学习动作老师

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模仿。3.完整连贯动作练习。4. 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内容:

3、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4、柔韧性练习

要求:

慢速中体会动作结构;快速中体会动作节奏。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四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十一式动作

2、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3、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

1、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做出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十一式动作。通过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和柔韧性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8

三、专项身体活动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

7。下腰

8。左右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根据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由的柔韧性联系练习。要求:充分地把每个关节活动开 组织:

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十一式动作(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组织: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练习方法:

1. 复习动作老师先提示要领,并请动作完成好的学生领做。

2. 学习动作老师

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模仿。3.完整连贯动作练习。4. 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内容:

2、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3、柔韧性练习

要求:

慢速中体会动作结构;快速中体会动作节奏。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五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1;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二至十七式动作(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

2: 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3: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

1、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做出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十一式动作。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二至七十式动作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4 8

三、专项身体活动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压腿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

7。下腰

8。左右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二至十七式动作(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

组织: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练习方法:

1. 复习动作老师先提示要领,并请动作完成好的学生领做。

2. 学习动作老师

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模仿。3.完整连贯动作练习。4. 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内容:

2、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3、柔韧性练习

要求:

慢速中体会动作结构;快速中体会动作节奏。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六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第1-17势

2、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十八至二十四式动作(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3、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4、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

1、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做出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十七式动作。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十八至二十四式动作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8

三、专项身体活动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

7。下腰

8。左右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第1-17势

2、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十八至二十四式动作(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练习方法:

1. 复习动作老师先提示要领,并请动作完成好的学生领做。2. 学习动作老师

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模仿。3.完整连贯动作练习。4. 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内容:

3、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4、柔韧性练习

要求:

慢速中体会动作结构;快速中体会动作节奏。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七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二至二十四式动作

2: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3: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

1、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做出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二至二十四式动作。通过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和柔韧性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8

三、专项身体活动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

7。下腰

8。左右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二至二十四式动作

(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练习方法:

1. 复习动作老师先提示要领,并请动作完成好的学生领做。

2. 学习动作老师

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模仿。3.完整连贯动作练习。4. 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内容:

2、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3、柔韧性练习

要求:

慢速中体会动作结构;快速中体会动作节奏。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 秒表 课后小结 :

第八次课

授课系别

年级班

授课时间

节次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

1、全套二十四式太极拳练习

2、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

3、柔韧性练习

课的任务:

1、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做出二十四式太极拳一至二十四式动作。通过身体素质(12分钟健身跑)和柔韧性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三、专项身体活动)腹背运动)活动各关节 4 8 1。双臂交叉环绕

2。弓步压腿

3。仆步压腿

4。前俯腰压腿

5。左右正压腿

6。劈叉(左右纵叉和横叉)

7。下腰

8。左右后摆腿 9。下腰 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75--80分钟 教学内容:

1、全套二十四式太极拳练习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侧卷)(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

(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一)队形: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讲解、动作示范时成两列横队 教法:

1.先示范后讲解与边讲解边示范相结合 2.按动作要求,教师带做,学生进行完整练习 3.学生分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4.在口令下学生集体练习 练习步骤:

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 3.学生体会动作,自我练习

4.教师指出错误与不足后,学生继续练习 5.各种练习完成10次。要求: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6篇

太极总论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 系辞上》。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 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先天八卦图, 坤震离兑居左, 坤为母, 离再索而得女, 兑三索而得女, 三卦皆阴, 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 乾为父, 坎再索而得男, 艮三索而得男, 三卦比阳, 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 含三为一”, 为什么呢?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图象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 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也就是说, 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若分而言之, 每卦有三爻, 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 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又天有阴阳, 地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 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 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人部阴阳, 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 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 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 所以称为太极,宇宙又是有形的, 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 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 即宇宙在运动,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变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之气互为其根, 运转于无穷.自然界也是如此, 阴阳寒暑, 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 无不包含阴阳五行.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阴阳交合, 则化生万物, 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 故变化无穷.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 立人之道三纲领, 也就是三才之道, 所谓“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

太极拓扑环

一个纸条一端旋转180°在与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太极拓扑环。你可以用笔从纸条的正面不经过纸条边缘划到纸条反面。

(即:莫比尔斯环)

太极理论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中有: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是说危险的事物往往不是与安全事物相对,而是隐藏在安全的事物后面。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

卦 „„

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阴阳交合,阴阳二气生成万物是为太极;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分为东,南,西,北四方,每方各有一神首镇守,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是为四象;智者伏羲,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从而创出八卦,分为乾,坤,艮,震,巽,坎,兑,离,由八卦图又衍生出八门,休,伤,生,杜,景,死,惊,开 大多数人认为是出自<易经>或<周易>,也有人认为是出自后世之人为解释<易经>而编写的<易传> 八卦:

卦名 自然 性情 家族 方位 乾 天 健 父 西北 兑 泽 悦 少女 西 离 火 丽 中女 南 震 雷 动 长男 东 巽 风 入 长女 东南 坎 水 陥 中男 北 艮 山 止 少男 东北 坤 地 顺 母 西南 【四象】: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范畴。

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

【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

【南方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

------------------------四象的不同概念------------------------

周易中的四象: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中的四象:

中有大四象和小四象,大四象: 纯乾(纯阳)----变乾(变阳)----变坤(变阴)----纯坤(纯阴)

小四象: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两仪 :天地。《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出阴阳。” 太极(太极)

1.什么是太极?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 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另外还有五格中的三才:姓名学中的三才为五格中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字的个位数。天、地、人三才数理共计10个数,如果个位数是0,则按10计算。以数理来划分五行。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木、火、土、金、水相临相生,相隔相克。这样,根据数理与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算出来的配置关系即为三才配置。从中观察三才配置的凶吉,可以判断把握您的综合运势,预测您的事业成功率以及身体状况。三才配置就是指“天格、人格、地格”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生克关系。三才的生克关系在姓名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它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情感、生活、事业多方面的优劣吉凶。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如果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但在偏重纯科学的近代,这种集哲学、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诸多科学于一身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更谈不上汲取精华和发扬广大了。

六合:1.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2.相关的两个月份。《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

3.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4.迷信用十二生肖属象,作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程度上的判断。即鼠与牛为合,虎与猪为合,兔与狗为合,龙与鸡为合,蛇与猴为合,马与羊为合,为十二生肖六合。

5.武术应用有内三合和外三合之分。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又有眼、心、意、气、功、力六个方面的配合。还有以手、眼、身相合为外三合,精、气、神相合为内三合。

6.地名,指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七星:1,北斗星,也可称为天罡。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范畴。《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

2,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

3,武术中指人体的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星。

4,七星剑。即七星龙渊剑,正名龙渊剑,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汇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太阿,三曰工布。”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九宫,我国传统文化范畴。

一、汉代的“九宫算”图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我们准此,即可得到《九宫算图》(见下图)。

四 九 二

三 五 七

八 一 六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十方俱灭

远古时代,智者伏羲,聪明绝世,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从而起太极,定五行,创八卦,逐步揭露「天机」。最后更利用生门死位内的阴阳两极制成通灵八卦,以图找出上天下地,东南西北,生门死位八方以外的真正「天机」所在地。玉帝得悉此事,怕「天机」泄露,有损造化,急派雷公电母前往擒拿,但伏羲手上神兵为天外神兽四蹄变化而成,为四枚两面各有一个卦相的卦角组成的十字形兵器,其中蕴涵有伏曦氏的大智慧。不但威能奇异,更可以移形遁影,未卜先知,满天神将亦奈他不何。最后惊动九天玄女前往点化,让伏羲神游于大奥秘内,但不到片刻伏羲已心胆俱裂,死前明白试探「天机」非人应为,于是献出神兵镇守十方,若有人闯入「天机」之内,宁愿十方俱灭亦不能泄露半分,故神兵名为十方俱灭。

十大方向

上天、下地、东、南、西、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

十方奇招

离火燎天 地水破军 乾坤巽风 坤仑断狱 震雷霹雳 泽地归元 地转星移 终日乾坤 天灭地绝 十方俱灭

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眉间白豪,普照十方。” 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菩萨之化行於十方,仁寿之功沾於万国。” 唐 韩偓《僧影》诗:“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十方世界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寿经》卷下:“佛告 阿难,无量寿佛 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 衣和庵主,苏州 昆山 人也„„有四偈,《咏藤龛》偈云:‘十方世界目前宽,抛却 云庵过别山。’”亦省作“ 十方界 ”。宋 陈师道 《观音菩萨画赞》之二:“愿我众生,从闻反原;尽十方界,一观世音。” 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九章四》:“既瞬息不留,则一念初起,徧十方界,所有众生,成佛已竟。”

至于三才、五行、六合、七星、九宫、十方,是其他概念: 三才:天地人;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合:东西南北上下;

七星:日、月、金、木、水、火、土或者北斗七星;

九宫:九宫格,也就是3X3的方阵里填上九个数字,横竖斜相加都是15; 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八卦,最早见《周医》:“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嫩够锻_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掌为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1882年)。清光绪九年春二月诸弟子于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的坟前立碑纪念,先后建有碑文四座。因_中遭受破坏,经李子鸣先生等人倡议,八卦掌门人共同努力于1980年迁至北京万安公墓,并立碑为记。

八卦掌主要传人之一,现年88岁,北京人。9岁随父高文成习武,后又从师郭古民等名师习武。擅长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等拳术,器械套路掌握繁多,尤精推手和拿法。半个多世纪习武教拳,国内外广传弟子,门人众多。高老为人豪爽、和气,好交朋友,从不保守,教学认真,深受广大武术爱好着及门人尊敬爱戴,三十年代起,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西城武术社教授武术。并多年从事民间武术教学活动。1962年在北京形意比赛中获二等奖,并在北京武术挖整工作中获贡献奖。现任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常委、顾问,北京科技情报中心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著有《八卦掌六十四手图解》,是当今北京八卦掌界中最年长的老拳师。

上面是讲武术方面的,下面还有典故:

如果有人问:太极从何而来?保准有人脱口而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是如果再问他:何谓无极?何谓太极?何谓两仪?何谓四象?何谓八卦?他不是瞠目结舌;就是“指鹿为马”。

其实,无极是无前,无后,无左,无右,自然站立的状态,就是无极身法。而身体开始向左转体的时候,身体的左边就转换成了阳极,而身体的右边同时转换成了阴极,这就由无极身法生成了太极身法。身法有了太极动作,自然就生成身体的“上和下”,而这“上和下”就是“两仪”。有了“上和下”“两仪”,身体也就自然生成了“前后左右”四个正方向,身体的“前后左右”这四个正方向,既是“四象”。而身法生成了“前,后,左,右,这“四象”时,也就自然生成了“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四个斜方向的“四个斜角”,而这“四个斜方向”,加上“前后左右”的“四个正方向”,自然生成了“四面八方”。“四面”:“坎”,“离”,“震”,“兑”,四个“斜角”:“乾”,“坤”,“艮”,“巽”。“坎”“离”“震”“兑”“乾”“坤”“艮”“巽”就是“八卦”。

bidu-my_cat

十六卦

伏羲八卦的六十四变,其实应该是十六卦,传到殷商时期,因为这十六卦泄露天机,被神明抹去了其中的一半,就连剩下的这八卦的卦数都不全。不过能懂得一二分的人,就已经极厉害了,想那诸葛孔明,略知一二,就能保着刘备运筹帷幄,鼎足天下,刘伯温只会解三分,便辅佐朱洪武建下大明四百年的基业。但是这些我就不信了,真能有这么邪呼吗?”小说归小说,那么这伏羲八卦究竟是八卦还是十六卦?

我们提到八卦总会提到《易经》,易经里的是文王八卦,就是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改创的,叫后天八卦。而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早已失传了。所谓近古必存真,我们探讨的是伏羲八卦,而不是文王八卦,两者差着三千多年呢。(伏羲生年为纪元前四千二百年或四千二百八十四年(《人祖伏羲考》),周文王生年约公元前1075年)

小说中说,神明抹去了十六卦中的八卦,剩了八卦,这卦可如何抹去呢?

有办法。我们知道,八卦是三爻组成,根据阳爻阴爻的排列组合形成八卦,就是2^3=8;那么如果原来的十六卦是四爻组成,就是2^4=16,那么抹去一爻,不就剩下了成对重复的十六残卦,就是八卦了么?道教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读起来琅琅上口;可这三爻成卦却有点不成数了啊。那么四爻呢,正承天数!

那么,神明抹去的究竟是哪一爻呢?我说有三种可能。文王八卦是三爻,正合天地人三才之数。而抹去的那一爻,应是神鬼兽之一。

先说最有可能的鬼爻。易经八卦算天算地,算生不算死,我们中国人历来相信人死为鬼,死往阴界的说法,那么为什么这么重要的鬼,却算不出来呢?正是因为抹去的是那一爻鬼爻。鬼处阴间,其在地下,因此这伏羲十六卦从上至下应为,天爻、人爻、地爻、鬼爻。神明怕人算生算死,驱使鬼于地下,能力通天达地,因此抹去鬼爻,令人只能主宰地上之事。此种情形最为可能。

再说这最有根据的兽爻。我们知道,上古之时洪荒遍地,神兽鬼兽魔兽多不胜数,而三皇五帝和部族首领多有能驱兽之人,像大禹治水就曾利用神兽等等。而殷商之后,再也没有上古神兽出没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已经遗失了能驱使神兽的兽爻。从造字开始到今,王字从来没有变过,就是三横一竖,三横是天人地三才,若是能为大到能贯通天地的人,那就是王了。贯通天地的这一竖是什么呢?看看上古传说就知道了,那就是供王驱使的兽阿。这神兽可上天入地,亦可混迹人间,人王通过伏羲十六卦中的那一兽爻,算兽驱兽,即可主宰天地人三间之事。而至殷商只余三爻八卦,失却了驱兽的兽爻,王就不再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了。而按照这种说法,这四爻就不是从上至下彼此平行的四爻了,而是王字形的三横爻一竖爻的王字形四爻十六卦。

最后说这最没可能却最讲得通的神爻。神明为何抹去一爻?这人不管是算鬼还是算兽,终究是算在地下或是地上天下,不碍天上之神的事儿啊。人是神造的,人在神下,再怎么折腾,那也是神的造物,犯不着如此出手干涉吧。导致神明终于按捺不住,抹去一爻的,正是因为人手中还有一爻神爻。人是神造的,却能通过伏羲十六卦来算神驱神,这是神最忍受不了的,也是神明下此重手的根本原因。掌握了伏羲十六卦的人王,就已经不再是人王了,那是神王!所以,神明不得不抹去这最最厉害的神爻,让人的能力限于天神之下。我觉得这是最讲得通的说法,那么这伏羲十六卦从上至下应为,神爻、天爻、人爻、地爻。

伏羲十六卦的还原形态我们已经大致揣摩了一点端倪,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文王八卦六十四变之不合理。首先八卦之数2^3不合理,不如十六卦2^4=2^2^2=16来的煌煌正大浑然天成。再说六十四变是两卦合成,这也讲不通阿,难道天人地之下又有个天人地不成?而且六十四变的卦辞中从来都是从上至下一爻一爻的解,从来没有分成上下两卦来解的呀。所以这六十四变不是八卦推演的,而是把十六卦拆成了六十四变,鱼龙混杂,真迹荡然无存。

网上又有一说,说是伏羲八卦实为伏羲四卦,其形态正是韩国国旗上的样子,要我说,这纯属无稽之谈。先不说只有四卦能算出来个啥,就单说这卦的组成就不对,三爻的排列组合就是八个,只有四个那不是就缺了四种排列组合么。韩国国旗上,斜对角上四个卦形,左上角是个三阳爻,右下角是个三阴爻,左下角和右上角是两个一模一样的阴阳阴的卦形。只有四个,缺了四个,结果还有两个是重复的,完全是弄个形凑个数的,还说什么四卦,真是子虚乌有。

应该说,中华文化是植根于这些古老的如《易经》的阴阳哲学上的,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受到现代西方科技的冲击,我们几乎抛弃了这些古老的东西,认为是伪科学。可我们也应该看到,几乎所有的西方大科学家,同时都是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的,这些信仰并不妨碍他们的科学思想。中华的古老文化与现代科学也并不是完全排斥的。我们不能因为现代人不会用针灸就说针灸是假的,不能因为现代人不会武功就说武功是假的,不能因为现代人不懂气功就说气功是假的,不能因为现代人不会用中医就说中医是假的,不能因为现代人不会用“八卦”推演就说“八卦”是假的。那都是经过中国人几千年验证并流传的东西。中国人单凭残破不全的文王八卦就衍生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不知道如果基于完整的伏羲十六卦所产生的将会是什么样的文明。这样想起来,让人既觉得骄傲,又感到悲哀与遗憾。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7篇

运动参与:具有及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懂的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4、发展柔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5、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6、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7、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8、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9、加强常规训练,培养纪律观念;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强身健体

少年拳第二套1 教学重点:动作、手形、步形正确到位。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正确到位。

望月平衡:上体右后转90度,右脚后撤半步,左腿屈膝后摆,左臂上摆至头顶亮掌,右臂后摆成立掌侧平举,目视右后方。

动作要点:抖腕,转头,提腿要同时,平衡,稳。

跃步冲拳:1.上体左转90度,左腿屈膝前摆至提膝平衡,两臂下摆至左腿外侧。

2.左脚落地后蹬地,大跃步前穿成左仆步,两臂向前向上向后摆,左掌收至右肩内侧,右手抱拳于腰,目视前方。

3.左掌搂手后变拳收于腰侧,右冲拳。右腿蹬伸成弓步,目视前方。

【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根据动作的结构可分解为四个小节,按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分解教学。在进行之前,采用上下分解的方法使学生先分别了解和掌握跃步前穿和上肢挂掌—摆掌—搂手冲拳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按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分解教学。

1、提膝挂掌:由望月平衡始,上体左转前倾,左膝向前提起,左手向左下后摆至体后,右手以掌背向左下后转至右膝外侧,掌心均向内;眼看左下方。

2、跃步摆臂:左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向前上提。左脚随即猛向前跃出。两臂向前、向上绕环摆动,眼看左掌。

3、仆步立掌:右脚落地全蹲,左脚随即落地向前伸平铺地成仆步,两臂同时向上向右、向下绕环,右掌变拳收抱于右腰侧;左臂屈肘成立掌停于右胸前,眼看前方。

4、弓步搂手冲拳:左掌经左脚面向外横搂,同时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完整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动作后,可先按两个口令指挥完成,即(1)(2)(3)动按一个口令完成,(4)动按一个口令完成,最后缩减为一个口令完成,并反复练习,突出动作的节奏感和完整性。

动作要点:跃步要高而远,落地轻,冲拳前须做仆步搂手,过左脚面。教法与步骤:、讲解示范,完整—分解示范 2、组织学生模仿分解练习 3、在口令下带领学生做动作

4、组长榜样示范

5、组织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站立不稳,晃动。强调支撑脚用力抓地。

2、两腿没有夹紧,左小腿后举的高度不够或勾脚尖。强调左大腿要与右大腿夹紧,左小腿后举时脚要高于水平,脚面绷直,脚底朝上。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弹踢和冲拳没有同时进行、或弹踢时重心前移,支撑腿拔跟。强调弹踢和冲拳同时进行,且做到劲力顺达和力点准确。弹踢时重心不要前移,支撑腿微屈,保持重心的稳定和姿势的正确。

6、组织学生展示,纠正错误动作

7、组织小组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8、挑选榜样体会武术的精、气、神

9、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武术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兴趣,个性展示

10、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五)马步横打

【教学方法】完整教学: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内扣,左拳收抱于腰侧,右拳内旋向右后伸直,在向左转体90成马步的同时,向前平摆横打;眼看右拳前方 【动作要点】横打与转体动作要协调一致,并要借转体拧腰的力量发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横打与马步落地不能同时完成、没能借转体拧腰的力量发力、或横打之拳力点不准、臂过屈。强调横打与马步落地同时完成,并借转体拧腰的力量发力,力达前臂及拳眼。

(六)并步搂手

【教学方法】完整教学:右脚向左脚并拢下蹲,右拳变掌直接向右外侧下搂,至右小腿变勾手继续后摆停于体侧后方,勾尖朝上;眼看右方。【动作要点】并步与搂手要同时进行,上体正直微前倾。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右脚向左脚并拢下蹲,没有踏实成并步,腿没有并紧。上体低头、猫腰。强调右脚踏实成并步,上体正直微前倾。搂手时手要接近右小腿。

(七)弓步推掌

【教学方法】完整教学:向左转体90度,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右勾手变拳收抱于腰侧,左拳变掌向前推出,小指一侧朝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转体、上步与推掌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抱拳时没有由右向左转头,强调转头与抱拳同时完成,并使弓步与推掌同时完成。

(八)搂手勾踢

【教学方法】分解教学:先用上下肢分解的方法分别体会上肢搭腕—搂手和下肢左脚外撇—右脚勾踢动作,然后采用前后分解为两个小节的方法进行教学。

1、弓步搭腕:由弓步推掌始,右拳变掌经后下直臂向上、向前绕环落于左腕上交叉,同时重心移至左腿。

2、搂手勾踢:上动不停,两臂迅速向下后摆掌搂手至体侧后,反臂成勾手,勾尖向上;同时左脚外撇,身体稍向左转,右脚尖上勾,脚跟擦地面,向左斜前方踢出;眼看左前方。

完整教学:如上分解动作掌握后,由两个口令过渡到一个口令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注意动作的起止路线,不要简化上肢动作过程。

【动作要点】两腕交叉和分掌搂手的动作要连贯,勾踢时力点要达于脚踝。练习时将如上两个分动连贯练习,两个分解口令缩为一个口令反复练习。突出动作完整性和节奏感。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左脚没有外撇、或支撑不稳。强调左脚外撇,支撑腿膝关节稍屈,前脚趾用力抓地,达到支撑腿的稳固。勾踢时有力、短促,忌用力过猛。

2、向正前或左前方勾踢。勾踢是武术中把对方摔倒的快摔法,是以脚弓内侧勾踢对方的前脚跟踺,强调向左斜前方勾踢。

(九)缠腕冲拳

【教学方法】分解教学:先用上下肢分解的方法,分别体会搭手—缠腕—冲拳,提膝—震脚—马步的动作过程。然后按该动的先后顺序分为三个小节进行教学。

1、提膝抓腕:由搂手勾踢动作始,两勾手变掌前摆于腹前,左手抓握右手腕,右腿屈膝,小腿自然下垂。

2、缠腕震脚:上动不停,右手翻掌缠腕,在向右转体的同时臂外旋用力屈肘后拉于右腰侧抱拳;右脚全脚掌跺地下蹲,左腿屈膝提起。

3、马步冲拳: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右脚蹬地随之滑动,两脚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手变拳经左腰侧向左冲出,拳眼向上;眼看左拳前方。

完整教学:将如上三个分动连贯起来练习,注意(1)(2)动要紧密协调。由两个口令缩为一个口令反复进行练习。突出动作的劲力和节奏。

【动作要点】缠腕与提膝、握拳后拉与震脚、滑步成马步与侧冲拳要上下协调一致。熟练后要注意动作的连贯完整和节奏的顿挫。突出缠腕的方法以及震脚和冲拳的力度。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缠腕不明显。强调缠腕是擒拿术中的拿法,右手须先翻掌再缠腕抓握。

2、右转体幅度太小。强调右手缠腕后在向右转体的同时臂外旋用力,并屈肘握拳收至右腰侧抱拳。

3、右脚滑动距离太短。强调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同时右脚用力蹬地,并随之在地面滑动。

重点:动作的方法与规格;

难点:动作的攻防含义和前后两个动作之间的衔接。

重点:掌握动作的方法、路线和方向,动作要舒展有力,步法手法到位; 难点:领会动作的攻防意义及动作的连接方法做到形神兼备。

少年拳第二套1 教学重点:动作、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正确到位。望月平衡:上体右后转90度,右脚后撤半步,左腿屈膝后摆,左臂上摆至头顶亮掌,右臂后摆成立掌侧......

教案1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三、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

(1)正踢腿正踢腿的动作方法是:双手侧平举成立掌,左脚上步,前移重心的同时右脚勾脚尖,直腿向正前上方摆踢,然后原路返回脚尖点地;右脚上半步,前移重心踢左腿。左右交替进行。 练习时......

武术教案武术高考套路集训教案(一) 教学内容:1武术的专业热身方法2武术基本手型3甩头及瞪眼的练习学习目标: 1、掌握武术专业有效的热身方法2、掌握武术运动中的拳、掌、勾三种......

四年级武术教案 -- 赵天明学习内容:1、五步拳——弓步冲拳、弹踢冲拳;2、游戏:剪刀、石头、布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2、基本掌握......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8篇

养生太极拳教案

一、时间

二、地点:

三、执教人:

四、课题:养生太极拳基础1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员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了解太极拳的特点与作用;

2、让学员初步了解养生太极拳。情感目标:

培养学员适应社会,融入自然情感的“人神”合一的感觉。

六、教材分析:

本次课由教师准备材料,统一分发给每一位学员。重点:养生太极拳养生作用的讲解 难点:养生太极拳养生特点与拳招式的结合 关键:太极拳如何吸引老年人 教法:视频导入法、讲解法、示范法

七、教学对象分析:

养生太极拳的学习主要是针对45岁以上老年人而开展的,岁月已经悄然从他们的身上失去,身体就是唯一的凭证,各种营养素已经不能完全吸收,对于更容易生病的老年人,学习太极拳就是首选。

八、教具:小蜜蜂

九、教学过程:

1、导入:太极拳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其实是有其原因的。

2、八卦图引发的联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3、太极拳的发展历程:讲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分类

4、太极拳的养生作用:讲解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并结合太极拳的招式进行分析;

5、介绍太极拳中两个经典招式。

十、本堂小结:

1、转变观念,成为新学员的思想转变;

2、养生太极,太极养身;

3、爱护自己从自我做起。

惠州学院体育系公共体育教案钟身跑) 课程:特色必选课(二十四式太极拳+12分系、年级、班:教 研 室:公共体育教研室任 课 教师: 学时:32学时第一次课课程授课系别年级班性别 授课时间......

太极拳教案第一课时讲稿提纲一、太极拳入门课程的目的内容1、初步了解中国的国粹太极拳的有关知识。2、学练杨氏24式简易简易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招式,掌握一门可以终身......

陈式太极拳26式太极拳动作详解教案 编者:黄耀先预备姿势:身体自然、并立。(整个身体要放松自然)一、起势1、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与肩同宽,重心移至中间。(要慢慢分移)2、两手慢慢从下......

养生太极拳教案一、时间二、地点:三、执教人:四、课题:养生太极拳基础1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员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了解太极拳的特点与作用;2、让学员初步了解养生太极......

太极拳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并且熟练七十五式太极拳搂膝、坳步、掩手肱拳、金刚倒锥动作的名称、要点。了解太极拳的名称、运动基本要求,提高学生......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9篇

课程名称:使用HTML语言开发商业站点

《HTML》理论课教案

第3章 表单和框架

一、整章授课思路 [100分钟].................................................................................................................2 6.回顾、预习检查、任务、目标部分 [10分钟].....................................................3 [表单页面的基本结枸[10分钟].............................................................................3 为什么需要表单?.......................................................................3 表单包含的控件:.......................................................................3 表单页面的基本结构。...............................................................3 各种表单控件的逐一介绍[20分钟].......................................................................4 表单元素的统一格式。...............................................................4 各种表单元素逐一介绍,先讲解语法,然后举例...................4 课堂练习[15分钟]...................................................................................................5 框架[25分钟]...........................................................................................................6 框架窗口的组成...........................................................................6 框架的使用场合。.......................................................................6 框架的基本结构。.......................................................................6 如何创建多个复杂的窗口。.......................................................6 如何设置窗口链接的显示位置。...............................................6 课堂练习2[15分钟]................................................................................................7 编写如下图所示效果对应的html代码..............................................................................7 7.总结[5分钟].............................................................................................................7

二、学员问题汇总.....................................................................................................................................7

三、作业布置.............................................................................................................................................7

-单行文本输入框(TEXT)密码框(PASSWORD)单选按钮(RADIO)复选框(CHECKBOX)下拉列表框(SELECT)按钮:重置按钮(RESET)、提交按钮(SUBMIT)、普通按钮(BUTTON)多行文本框(TEXTAREA)课程名称:使用HTML语言开发商业站点

送到脚本,而不使用请求字符串。语法:method=(get|post) 课堂案例:表单的基本结构  补充案例:详细介绍post和get提交方式的区别。

get传送的数据量较小,不能大于2KB。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POST一般用于提交的信息比较大的情况,它比GET要安全,因为由它提交的信息不会显示在浏览器地址栏上,而GET则用于提交信息比较小的情况,它的速度比POST要快,但是安全性低,因原因是提交的信息会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显示出来,例如提交密码就不能用GET,必须用POST。当我们提交的信息较少且对安全要求不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GET,比如百度搜索(演示)。

3.各种表单控件的逐一介绍[20分钟]

表单元素的统一格式。

常用属性有:

 type:指定表单元素的类型。可用的选项有TEXT、PASSWORD、CHECKBOX、RADIO、SUBMIT、RESET、FILE、HIDDEN和BUTTON。默认值为TEXT。

 NAME:指定表单元素的名称。例如,如果表单上有几个文本框,可以按照名称来标识它们教案课程名称:使用HTML语言开发商业站点

5.框架[25分钟]

框架窗口的组成      框架集页面()广告栏顶部框架()框架的边框

导航栏左侧框架()详细内容页面右侧框架() 框架的使用场合。

 在页面的一个固定部分显示Logo或静态信息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0篇

浅谈学太极心得

中文摘要:从开学到现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一直都很有体会。从对太极这两个字的认识,上升到了对太极意义的了解。在这个学习太极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入到太极的分类,对社会身心的意义,还有太极拳。从了解太极到学习太极。这篇文章主要讲关于我学习太极过程的一些列心得。关于练习太极拳的心得和体会,在联系太极拳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还有太极养生的意义和它的影响。还有太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的作用。以及作为对外汉语的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意义和用处。

关键词:太极拳

中华传统文化

太极养生

心得体会

太极拳是一门悠久的体育运动,从中华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下来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份绚丽的瑰宝,小时候,我对太极的认识来源于公园里老人们每天练习的太极拳,小时候的自己还会去跟着学习,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开始初步地接触太极拳,然后对太极拳的正式认识,还是现在正式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知道太极拳的意义在于柔,在于慢,在于对气息的调整。太极动作看似简单缓慢,可是每一个动作都用着力度,每一个动作都要严格的要求,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太极拳注重神韵,太极拳以柔克刚,在柔软处用劲,要做到劲道,却不是使用蛮力。在对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我也知道了太极拳不仅可以防身,还有强身健体,活络筋骨的作用,是一项全民性质的活动。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严格,所以说太极好学又不好学。而且太极不仅具有调养身体的外在作用,还有巩固心里的内在作用。学习太极的过程是对身心的一个炼化,是脾气得以控制,它提高了我们的内涵,完善我们的品质。太极拳这项运动一直在不休不止地影响着我们。在任何一个方面都用它的重要作用。

太极养生的意义分两个部分,和太极拳一样,内在和外在。太极的养生作用体现在用外在锻炼内在,用内在影响外在。太极是一项具有宝贵医疗价值的轻松柔和运动项目。它通过练习太极对人身体起到保健的作用,太极的每一个运动动作,呼吸吐纳都是在数千年历史中,在历代先人们的总结归纳下而来的,他的每一个动作,呼吸的节奏,气息的更改都有他的意义,他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气息,以他独有的姿态和方法来运动我们的身体,改善我们的气息,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习性,习惯。让我们往一个更加健康和完美的方向改变,而又在这种身体的改变上使我们的心理得以改变,他在身体,气息的改变上,让我们了解到了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和谐,也更加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方式在太极的影响下得以改变,我们的心理,心情也在这种环境的改变在而更加的平和,更加的自然,更加的和谐。使我们更加地平静,更加专注,更加注重内心世界。拥有一个好心情,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这种身体心理双重的作用下,太极以一种完美如同八卦圆的方式,对我们起到了养生的效用。

太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对我国人们起着极大地作用,也一直在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太极一直是我们中华文化魅力的篇章,是一朵奇葩。太极的传承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他是中华祖先智慧的结晶,他们在一次次总结教训中不断反复,不断探索,才形成了现在的太极,太极中的思想也深受中华文化思想的影响。太极中和谐的主题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太极中的刚柔,天地,乾坤,八卦。阴阳统一,天地变化,天人统一等思想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浓缩,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他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他不仅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还一直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广着中华文化,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太极一直在他的每一个地方透露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他将其浓缩在自己本身里。在太极传播的过程中,大家通过联系太极而了解太极的思想,而太极的思想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学习太极文化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华传统观文化的精髓,所以说太极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太极是我们学习生涯的重要一部分。因为对外汉语不仅只是教外国人学习中文,我们是通过学习中文的过程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我们学习太极就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习太极不仅利于我们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锻炼,而且也是我们学习中学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太极使我们对外汉语班学生的必然要求。太极的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成为更优秀,更有素质,更加健康的新时代打学生以外,而且相当符合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要求,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是中华传统的文化的传播者,而太极则是我们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太极对中华文化的浓缩,让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更加便利,更加深入人心。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我很高兴和骄傲学习太极。他不仅是专业的需求,更是我们大学生做更好的大学生的要求。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1篇

太极拳教案

第一课时讲稿提纲

一、太极拳入门课程的目的内容

1、初步了解中国的国粹太极拳的有关知识。

2、学练杨氏24式简易简易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招式,掌握一门可以终身受益的最好的修身养性的方式。

3、培养毅力,体验中华传统哲学的奥妙,并把这种哲学思想应用于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未来生活质量。

二、中国国粹——太极拳 简介 1.为何太极拳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2.现在流行的太极拳的主要种类 1)24式 简易太极拳 2)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3)杨氏88式太极拳

4)陈氏太极拳

老家一路、二路。

新架一路、二路。5)孙氏、武氏、吴氏、赵堡太极拳等。3.太极拳的辩证思想

太极拳的辩证思想来源于《易经》。在中国的哲学思想范畴里,阴阳是宇宙形成的两个主要法则,中国古今的人都相信,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张三丰曾云:“夫天人相合,惟道独尊,阴阳交替,万理昭明。阴阳,万变之纲纪也;人之作用,有动必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太极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寓,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皆出自《易经》的辩证思想。4.太极拳的技击原理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四两拨千斤。5.历史上与太极拳相关的几个重要人物 1)黄帝

原始太极拳法最初出自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轩辕黄帝。他根据蛇和喜鹊相斗的形态而创出此拳法。中国道教邋遢派所传老拳谱上有这么一段话:“黄帝隅行于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救。鹊攻首,尾相援。鹊攻中,首尾连。黄帝一见非隅然,从此留下太极拳。”老拳谱上记载着各种拳势动作的形成过程及创编人和创编的时间地点。还记载着演变出的多种拳法,如吕洞宾祖师创编的“吕式太极拳”,陈抟老祖创编的“华山太极拳”等。2)张三丰

张三丰(1247~?)祖师1324年到武当山,调神九载,道始成,人称邋遢道人,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道教邋遢派。他综合前人的成果,创编成为有动、有静,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既有养生、又有技击的系统完整的原始太极拳法。该法被道教邋遢派尊为主要功法,从此在道教内部代代秘密相传,世俗难以问津。

陈长兴

在太极拳传承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东清风岭上,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收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露禅为徒。

杨露禅(1800 ~ 1873),河北永年人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得到真传。后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5.有关视屏欣赏 24式简易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太极推手技法应用

三、有关要求。

1、按时出勤,严格服从教学指令。2.要穿软底的运动鞋和宽松的运动服。

3.安全第一,打拳前要做预备运动。练习过程中不允许同学互相作为练习对象试用招法。

第二课时 时间:

地点: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杨氏太极和陈氏太极拳主要特点。2.

了解什么叫站桩。3.

初步了解拳式呼吸。

4.学习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教学过程:

一、对

位同学进行分组。

二、纪律要求

1、老师授课时要安静认真听讲,保证听课效果。

2、加强运动安全意识。在做有关基本功练习和学习相关招式时要循序渐进,防止关节和韧带拉伤。对于技击性的动作以自我体会为主,用意不用力,或者做到点到为止,不可肘、靠发力。

3、穿宽松的衣裤,平跟软底运动鞋。

4、不可无辜缺席。不得已时要提前请假。

三、主要手型介绍。

1、掌

2、拳

3、勾

四、主要步型介绍

1、马步

2、弓步

3、仆步

五、预备式

双腿站立,平稳呼吸。

讲解太极拳的呼吸方式。从自然呼吸慢慢过渡到到拳式逆呼吸的过度。

1、自然呼吸

2、拳式逆呼吸

3、呼吸要深、缓。不可憋气。

六、起势

1、站立转马步

2、马步要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上虚下实,意念放松。练太极是一个求软摧僵的过程,练出似弹簧般的张力,全身精气膨胀

七、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

八、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

九、课后作业

回顾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利用活动课练习站桩和呼吸。

第三课时 时间:

地点: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复习太极拳起势—白鹤亮翅。2.

学习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手型介绍。

1、掌

2、拳

3、勾

二、复习主要步型介绍

1、马步

2、弓步

3、仆步

三、继续体验拳式呼吸

讲解太极拳的呼吸方式。从自然呼吸慢慢过渡到到拳式逆呼吸的过度。

1、自然呼吸

2、拳式逆呼吸

3、呼吸要深、缓。不可憋气。

三、复习 起势---白鹤亮翅

四、学习左右搂膝拗步。

五、学习手挥琵琶。

六、学习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第四课时 时间: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

复习太极拳起势 ——— 左揽雀尾。

2.学习右揽雀尾、单缏、云手、单缏、高探马、右蹬腿。教学过程:

一、准备运动

韧带拉伸,活动关节。

二、复习 起势

左右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 左右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右倒卷肱 左揽雀尾

三、学习 右揽雀尾 单缏 云手 单缏 高探马 右蹬腿

四、课后作业

复习起势-----右蹬腿

第五课时 时间:

地点: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复习太极拳起势 ——— 右蹬腿。

2.学习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腿、左单缏下势、金鸡独立、右单缏下势、金鸡独立。教学过程:

一、准备运动

韧带拉伸,活动关节。

二、复习 起势

左右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 左右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右倒卷肱 左揽雀尾 右揽雀尾 单缏 云手 单缏 高探马 右蹬腿

三、学习 双峰贯耳 转身左蹬腿 左单缏下势 金鸡独立 右单缏下势 金鸡独立。

四、课后作业

复习起势-----金鸡独立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2篇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学习意识非常积极不停地向老师发问,教师一一给予回答并鼓励学生们多吃苦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武术的快乐。教师也可以做一些较难的动作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更深的学习意识。

教学反思

1、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感觉应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要讲究方法用最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掌握平衡的是时候很差所以要着重讲解重心的位置。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3篇

《太极文化与太极健身》理论教案

陈式太极拳

一、太极拳发展史

研究历史的学者,把自1840年“_战争”以来的历史发展,按时代特征划分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查太极拳在清季乾(隆)嘉(庆)时,还只在河南温县赵堡、陈沟等村落中流传,鲜为人知。自杨禄禅,武禹襄于道(光)咸(丰)年间将太极拳广为传播后,太极拳始得风糜大众,闻名中外。这段历史算起来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其发展演变情况,实亦有近代、现代、当代之分,即创业、发展和普及三个历史时期,这种划分不仅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演变,也符合太极拳自身发展情况。了解这三个历史时期——太极拳百余年来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全面继承和健康地发展传统武术武术。

(一)近代太极拳家创业

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到1911年(宣统三年),是近代太极拳家创业时期。

“_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教散失,患乱丛生,爱国人士亟思图强救国,呼吁“尚武自强,以求强国种”,清廷军旅多延请民间武师教官兵,提高战斗技术;富商显宦家居外出,恒聘镖师护卫;劳动人民亦多习武,健身御侮;文人雅士雅好武技者日众,用以养性自娱;加以宣扬武侠英烈事迹评话说部的鼓吹,时风所尚,促进了武术运动的极大发展。太极拳苑的拓荒者杨禄禅、武禹襄顺应时代要求步入武坛,成为一代大家。

杨禄禅名福魁(1799~1872),河北永年县南关人。自幼生活在河南温县陈沟,曾随镖师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学拳。壮年返回故里以教拳为业,得以结纳本县儒生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昆仲三人。武汝清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中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京西富豪张某烦他代聘护院武师,汝清遂荐禄禅来京应聘,后来又保荐禄禅到旗营充任武术教员。杨氏从此定居北京教拳。杨禄禅的次子杨班侯(1837~1892)20岁后亦进京助父教拳,后在旗营任职、是戴蓝翎的“武德骑尉”。因他武技出众,对弘扬太极拳贡献较大。

杨氏父子高于同时代其他武术家之处,不光是武技出众,而是能掌握时代脉搏,适应客观需要,将技击和健身融为一体。根据清末贵胄富室体质和生活习惯的特点,把拳技击拳势改为不猛不硬,顺遂圆活,老幼强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练习,扩大了教学对象,太极拳遂风糜于京师。杨禄禅的弟子中著名的有富英、王兰亭、夏国勋、刘太监、李东瑞(王兰亭代收)等,杨班侯的弟子中著名的有万春、凌山、全佑、王侨宇等。他后来因故返里隐居,又收有弟子张信义、陈秀峰等人。

杨禄禅的同乡拳友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清贡生,出自武术世家。自幼跟随父亲武烈(武秀才)练习红拳和骑射击刺之术。永年西大街太和堂药店(现在尚有)为温县陈沟陈德瑚之祖产,但房屋是武家的,陈德瑚和禹襄的二哥武汝清是同科进士,因此,两家关系甚好,禹襄到太和堂药店,得以粗知太极拳术。咸丰二年(1852年)禹襄长兄武澄清得中进士,授职河南舞阳县知县,时太平军已抵长江,禹襄奉母命去舞阳省兄,经太和堂店东介绍,禹襄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名师陈清平(1795~1868)。陈清平授以拳技奥秘。禹襄到舞阳后又从长兄澄清处获得山西王宗岳的《太极拳谱》(澄清得于舞阳盐店-王宗岳“太极拳谱”之出处今另有新说)。从此,无意仕进,放弃科考,终身致力于太极拳术的研究。他承王宗岳拳论之余绪,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理,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陈清平所授蓄发提放之技,结合实践心得,写出了《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略说》、《四字密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相结合的高级拳术。他的传人李亦畲(1832~1892)继禹襄之学而光大之,写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诀》、《敷字诀解》、《太极拳小序》及《跋》等。禹襄的长兄澄清晚年亦写有《释原论》、《打手歌》。武、李两家所写拳论本诸实践,并非向壁虚构,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膏馥了众多的太极拳家,迄今仍被太极拳研究者奉为圭臬。

武禹襄还根据拳理拳法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拳势和刀、杆锻炼套路,并把原来只有一进一退的推手,改为进退各为两步半(暗合五行,后人又发展为进退各三步半),进步先进前足,后退先退后足的活步推手。因武禹襄、李亦畲都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儒生,当时社会习俗士大夫阶级的人也不能当拳师,所以禹襄所创拳式到第三世郝和(字为真,1849~1920,李亦畲的传人)才广为传业,盛行于世。

在杨禄禅、武禹襄和他们的传人的辛勤努力下,太极拳始成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教学内容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才得以把太极拳传播到通都大邑,并为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太极拳在众多拳种中独能脱颖而出,如虹贯长空,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根本原因。饮水思源应归功于太极拳苑的拓荒者杨禄禅、武禹襄这两位武术大家。当代武术家顾留馨说:“近代太极拳的传布,以杨氏祖孙三代对教材教法不断创新之力最多。而于拳理的钻研总结,首推武、李,较之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抽象性的概括,远为具体切实。有继承、有发展,乃能自成一家。”可为符合历史真象之言。

(二)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

从1912年到1948年,是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

辛亥革命后,由于_更迭,加上交通工具的改进,军队战争手段的更新,影响了武术的发展。清末掀起的武术高峰,至此跌入低谷。但是太极拳由于他本身的优势,继续为各界人士特别是政客和知识分子所钟爱。民初,北京人许禹生(杨健侯的弟子),武清人李东瑞(杨禄禅私淑弟子)鉴于不少武术家从大宅门和旧军队中退职,流落民间,遂将他们中的优秀者组织出来,许禹生在北平成立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聘杨少侯(师承伯杨班侯之拳技)、杨澄甫(杨健侯之子)、吴鉴泉(全佑之子)、纪子修(师承凌山)等来社教授太极拳。李瑞东在天津创办了广武学会(又名“中华武法会”)也积极传授太极拳。后来爱国将领张之江在教育家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力宣传“强种救国”、“御侮图强”。发扬尚武精神,于1927年12月创办了武术研究所。当时的南京政府和地方军队也将武术列为训练军队的主要术科,于是社会上再度掀起武术热,各省、市县的“国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

由于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北京移到了南京,于是太极拳名家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学太极拳于郝为真)、郝目如(郝为真之次子)、李畲远(郝为真的弟子)、陈微明(杨澄甫的弟子)、陈照丕(陈长兴之玄孙)等相继应聘南下宁、沪、杭、穗等地教拳,将太极拳教学扩大到长江、珠江流域。

温县陈沟的陈发科(陈长兴之曾孙、陈照丕之堂叔)也北上授艺。温县赵堡镇的和庆喜鉴于赵堡太极频于失传,以七十余岁高龄在本地积极课徒。郝为真的入室弟子邢台李圣端(回族)创办邢台国术馆,率先将太极拳传于_子弟。这些名家适应客观需要,发展了拳式套路(如李景林、陈微明创编了太极拳长拳)、推手内容(如许禹生引进了单推手。杨澄甫发展了大捋推手,武云所长倬初创了江路太极散手对练等),创编(或改编了)刀、剑、枪的练习套路(如李景林创编武当太极剑,吴图南创编了太极刀等)。积累了教学方法。

有识之士还竟相著书立说,阐扬太极哲理,以期发扬民族精神,使国之瑰宝,传之久远。其中著名的有陈鑫(字品三。1849~1929)的《太极拳图说》,(1933年开封出版时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论》)为陈沟太极拳最早的理论著作;沁阳杜育石(陈清平的再传弟子)的《太极拳正宗》(1935年开封版),为赵堡太极拳最早的拳理著作;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京城出版)是杨式太极拳的最早著作);徐致一(吴鉴泉的弟子)的《太极拳浅说》(1929年文华图书印刷公司版)是吴鉴泉拳势的最早著作。李亦畲的长孙李槐荫(1903~1956)应邀出版了《廉让堂太极拳谱》,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拳论的正式出版。

由于这一时期的太极拳突出了健身技击和表演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优点,获得了知识界及上层人士的喜爱,他们不仅练拳习武,研究拳理拳法,还对太极拳史、流行拳式、诸家变迁、拳谱真伪等进行了系统考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家要属徐震(字哲东,1898~1967,中央大学文学教授;郝月如的弟子),唐豪(字范生,1897~1959,律师,“中央国术馆”政审处处长)和张士一(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中央大学英文教授。徐震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是考据太极拳史实的权威著作。唐豪将他在三十年代所见到的太极拳式划分为十一个类型,开太极拳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说之滥解。直到现在我国官方仍持此说,可见其影响之巨。

总之,这个时期,太极拳苑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周鼎夏彝竞放异彩的壮丽局面,是太极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七七事变”后,太极拳在沦陷区的发展虽然受到了一定阻碍,但避地异乡的太极拳家还是做出了可贵的成绩。如赵堡镇的郑悟清(1895~1984),郑伯英(1906~1961)二人都是和庆喜的高足,_后移居西安。打破“拳不出门”的戒律,将太极拳(当时称‘和式太极拳’)传到西北教学,时人誉为“西安二郑”(或‘和式二郑’)。杨门弟子李雅轩避地成都,成为太极拳四川的主要传授者,被誉为”四川太极拳宗师”,河北清河人顾荣科、霍昌奎(二人都是菖显斋的入室弟子)率先将武式太极拳传入沈阳,后来又邀请郝为真的门徒闺志高(1882~1961)出关教拳,武式太极拳遂遍传辽宁大地。孙禄堂的学生李玉琳于1936年执教哈尔滨,白山黑水间习太极拳者也日益增多。

(三)太极拳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

从1949年迄今,是太极拳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时期。_成立后,武术被当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予以继承下来,寓健身、表演技术为一体的太极拳被列为重点研究和推广项目;并赋以时代意义,把练拳健身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普及太极拳,国家体委编制了易于学习的简化太极拳,出版了陈、杨、武、孙、吴、五式太极拳专著。体育学院和其他高等学校开设了教练太极拳的课程;太极拳运动员参加了自1953年以来的历届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有关医疗部门还把太极拳锻炼用以临床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太极拳创自于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把中国的传统武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术、吐纳术综合性的创造了具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在党和政府大力宣传和积极提倡下,各地太极拳社,辅导站相继兴起,学校、机关、部队、工厂、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士参加了太极拳锻炼,太极拳成为广大人民用来锻炼身心,陶冶情操的最好手段,参加人数之多,流传地区之广,是任何体育项目都难望其项背的。散居在各地的太极拳家如北京的崔毅士、杨禹廷、陈发科,吴图南、孙剑云;上海的郝少如、傅钟文、马岳梁;天津的郝振铎、张万福;南京的褚桂亭;杭州的黄元秀、赵斌等是这一时期弘扬太极拳的中坚力量,陈、杨、武、李(瑞东)、吴、孙、和(赵堡和式)七大流派的传统太极拳都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在香港的杨守中、董英杰、吴公仪、吴公藻,在台湾的郑曼青等太极拳家为向海外推广太极拳也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过多的强调了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形式美,虽在普及太极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对太极拳技击特点的继承和研究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不少特技濒于失传。在_期间,太极拳也和其他优秀文化一样备受摧残,造成太极拳苑一片萧条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发展武术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太极拳也得到了复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78年11月16日应日本访华代表团团长、日本众议院院长三宅正一之请,_同志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写了“太极拳好”四个辉煌大字,揭开了太极拳运动的新篇章,不少城市成立了太极拳研究会,众多太极拳家为弘扬太极拳艺而辛勤耕耘;《武术健身》(1981年6月创刊),《武林》(1981年7月创刊)、

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把太极拳列为开幕式上的表演项目;河北省于1991年秋和1994年春在太极拳发祥地--太极拳从此处走向世界的广府镇(属邯郸地区永年县)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国际太极拳联宜会,太极拳苑再一次出现了云蒸霞蔚、焕发丽彩的新气象。这一切无异会加强太极拳队伍的凝聚力,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把太极拳的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太极拳做为“太极文化”的代表,它的内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武术藩篱。它产生于中华大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应进一步发挥其重大作用,使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太极拳的功理功法源考

关于太极拳之源,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太极拳是武当道人创造的拳术,因此又称“道拳”,“武当拳”。太极拳的功理功法自然源自武当道教,其可以追溯到道教的理论基础老子的《道德经》,诸如太极拳的“拳法自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无不是《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不敢为天下先”的引申。具体说来,太极拳的功理功法,可以用武当道教的“三说四论”进行概括。

(一)“养生健身”的起源说

佛教修来世,道教修今世。道人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不老”,“飞升登仙”。因此,他们对养生健身十分重视。为此他们除了借外物(外丹),更主要的是导引行气炼内丹。道教认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要养生必须“宝精爱气”,气是“人”与“仙”之间的桥梁。这种“气”就是“内丹”。炼内丹就是“炼气”。炼气的方法,大致有:食气,即不食五谷,专门食气,最后达到“辟谷”而“胎息”的境界;养气,吐故纳新,补充内气,护养真气,延年益寿;行气,运用意念,调动内气,周身运行,通达筋骨,驱逐百病,行气的最高境界,是用身体内的阴阳二气,在自身中“烧炼”,所谓“自家精血自_,身里夫妻真妙哉”。人体就是“丹鼎”,炼出来的“丹”称为“圣胎”。道教胜地楼观台刻有一幅标明“太上老君作”的对联: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就是讲的炼内丹。有人说,内丹练成,可以通过内视看到,为一颗发光的“金珠”。体内有了这种“内丹”(即“圣胎”,或叫“真元”),精、气、形、神就可以凝聚不散,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炼气需要导引行气,这就产生了练拳。在练气的时候,引入武术动作,而练拳的过程中,又渗入了练气的目的。因此拳术的技击价值观念在道拳中受到气功养生观念的冲击,形成了“养生第一,技击第二”的道教武术观。这种道教气功与武术运动的结合,便产生了最初的武当太极拳。太极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讲究“阴阳变换,圆弧扭丝,动中求静,柔中寓刚,细长深匀,气沉丹田”,建立“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畅通为先导,以通过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达到增强生命活力,延年益寿的目的,就是这个道理。

武当山著名道人张三丰,是练内丹的大家,被称为“武当丹士”。他就是依据道教“长生久视”的需要,创造了太极拳的。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造福千古,泽被万代的贡献。太极拳起源于道人养生健身,而练太极拳的目的主要也是养生健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拳法自然”的本体说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他法道,道法自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为理论基础的道教,特别强调“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而且把效法自然,作为筑建武当内家拳(含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根基。远取诸生,近取诸物,象其形,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对生物、非生物进行仿效,达到反朴归真,人与自然和谐。太极拳中就有不少“仿生”的名称,诸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等。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讲:“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太极的一动一静而产生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生图,确定了太极为宇宙本根,万物根源的观念。万物之灵的人,即为一个“小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融合,即是常说的“天人合一”。太极拳,“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拳名为太极,实太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而合也。”这这里,拳融道中,道存拳中,太极拳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练太极拳的过程,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三)“圆弧运动”的轨迹说

太极拳以圆弧运动作为动作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道”是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越是延伸,就离“道”越远,而最后又返回于“道”。就是说,万物的起点是道,最终还要回到它的起点。古人说谓的“曰道”、“曰大”、“曰逝”、“曰远”、“曰返”,这个过程表明,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道”的运行轨迹的圆圈运动,是万物“生生不息,永无穷殆”的最佳图式。这个图式,就是“太极图”。武当内家拳(含太极拳),要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自然也要选择这一具有生命力的优化模式,将太极图应运于拳技,这就是太极拳重视圆弧运动的根本原因。太极图自然也成了太极拳的图徽,在这个图徽模型指导下,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和路线,也成为曲线、弧线和圆线。

由张三丰太极拳而产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运动轨迹也是圆圈。形意拳有三圆歌诀:“胸脯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是猴形,虎口要圆如三角,三圆齐出是真形。”至于形意拳的“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更是枚不胜举。八卦掌的运行轨迹则是大圆套小圆,小圆练成无圆,即使是无圆,也是外无圆而内有圆(即意念中的圆),无论走转运掌,还是意念练气,都离不开圆或弧线,因此人称八卦掌为“圆圈连环掌”。

太极、形意、八卦以圆弧为运行轨迹,不仅表现在外观形体运动的路线和定势姿态上,也反映在身体运动的特点上。练拳者以腰为轴心,无一不贯穿着圆弧运动,随着动作的变化形成“大弧带小弧”,“大圈套小圈”,或者平圈、立圈、八字圈等各种圆弧运动。人称太极、形意、八卦的身法都是“圈儿”,是有道理的。

(四)“拳法阴阳”的技击论

道教把世界看成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这种对立统一,《易经》用“阴阳”二字概括,《八卦图》用“—”(乾卦)、“--”(坤卦),代表阴阳。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产生了生生不已,无穷无尽的变化。武当内家拳(含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形意拳论讲“阴阳暗合,形意三源”,八卦掌论讲“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都是此理。太极、形意、八卦行拳时的进退,上下,前后,左右,虚实,开合,动静,刚柔,隐显,缓急,就是遵循这种阴阳变化规律的。不懂阴阳,就无法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在交手中,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顺逆等阴阳变化规律和对手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克敌制胜。太极拳技击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避实就虚”,“随曲就伸”“后发先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都是根据阴阳变化规律的具体运用。

(五)“后发制人”的战术论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据此进而提出:“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是爱民,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俭”即是无奢侈,清心寡欲,淡泊自守;“不敢为天下先”即是谦虚详和,不敢进寸而得尺。以老庄思想为理论基础的道教创造的太极拳,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在太极拳的技击战术上,强调“后发制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太极拳以不发先动为主,遇敌来击,先以化劲化之,待其不稳,从而击之,则用发劲”。“打手之时,彼不动,则我亦不动,以静待之;彼若微动,且动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随其方向而先动,则彼必跌出矣。”所有这些论述,都是讲“后发先至”。后发所以能先至,前提就是避实就虚,引进落空,以此战而胜之。

(六)“守柔处雌”的战略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这个变化是双向的,即可以向正方向变化,也可以向反方向变化。带有朴素唯物辩证法的《道德经》中讲:“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说,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老子根据这一转化的规律,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观点。就是说,道的运动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最好经常处于柔弱的地位,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向死亡。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又说:“知其雄,守其雌”。这种贵柔崇雌,崇弱尚下的思想,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影响是极大的,构成了太极拳的“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的守柔处雌特点。在练拳时讲究“崇尚柔化”,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放松,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成内劲。这种柔化,可以柔化筋骨,常葆青春,延年益寿。可以柔化内劲,富含弹性,随劲伸缩,柔中寓刚。在技击时则能“以柔克刚”。《武当拳法秘诀》中讲,守柔处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以柔克刚。“撺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之。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制动,以曲取直”。

以柔克刚的技艺境界,对练太极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身法上,要灵活,似游龙,如飞凤,轻快若风;在手法上,要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在步法上,要随心投足,步走奇正八方,使对方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在心理上,要不怕近,不怕刚,不怕猛,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在练功上,要内练精、气、神,三华聚顶,外练力、速、变,意动形起。发劲时,似乎柔软如绵,实则坚硬如铁。迎战时,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随心所欲,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不入,战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诚如此,就达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目的了。

(七)“化恶扬善”的道德论

太极拳祖师张三丰历来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因此太极拳理论吸收了儒家的“仁学”和“礼仪”,十分重视武德,讲究化恶扬善。武当拳派看重武德,自张三丰起不是弟子选师父,而是师父选弟子,授拳时首在变化弟子的气质道德,而且规定收徒传拳时的“五不传”:心险者不传;好斗者不传;狂酒者不传;轻露者不传;骨柔质钝者不传。

武当道教强调“为善”始能“保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由于后天习染,才坠入恶渊,必须耐心化度使其复本。用之于拳术,被迫出手,应礼让三招,即使出手使对方不伤为上乘,化而使对方无所施其力为主要。

三、太极拳门派

太极拳经过六百余年的薪火相传,早已门派林立,弟子亿万。太极拳已经走出国门,风靡欧美,一个“太极拳热”,在全球方兴未艾。太极拳的传承,在历史上主要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即:

张三丰——王宗——陈州同——张松溪,张松溪开创太极拳南派;

张三丰——云游道人——王宗岳——蒋发,蒋发开创太极拳北派。

南派保存张三丰的拳经较少,而张三丰的原式拳法也得到加工,形成松溪派的体系。

北派保存张三丰的拳经和早期传人王宗岳的拳经较多,拳法形式基本与张三丰原式相去不远。

张三丰作为太极拳祖师,创拳后云游天下多年,踪迹遍及大江南北,为其传拳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道教择徒十分慎重,传拳十分秘密,俗称“道不传六耳”,就是说道人授徒时不允许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般为单传。所以,在明朝太极拳的发展比较缓慢。一直传到张松溪和蒋发,太极拳才发展较快,出现了太极拳南派和太极拳北派。

(一)太极拳南派按照南派太极拳的承传关系,张三丰首先传拳于陕西王宗。据胡转运、黄玮著《太极拳与气功》载:王宗为陕西西安坝桥官厅村人,祖居浙江余姚。官厅村位于唐代宦官“夏侯墓”附近,原名“夏侯村”。明成化年间,村内武将王通领兵打台湾,后受诬陷被屈杀,皇帝给雪冤后赐以金头,葬于村西南(有墓遗址)。夏侯村,当时又称“金头村”。由于皇帝雪冤后追封王通,其子王宗遂祭文设厅,将村名改为“官厅村”。王宗师从张三丰习拳后,回到了浙江余姚老家,其家族世代习武。王宗之子王守仁,号阳明,习武有成,后来官至兵部尚书。他倡导“知行合一”,反对“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宗的弟子陈州同,与王宗同乡同事,曾在西安府衙任文案多年。据台湾宋志坚著《内家太极流传师承考》载:“永嘉倪和清撰《内家拳技击篇》第一篇为《陈州同述内家意旨心传》,署名为‘大明大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瓯江钓叟陈州同沐手敬跋’。”此处陈州同自称钓叟,应是年老还乡垂钓自娱之年,年龄当在六十岁上下。

南派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张松溪,正德元年(1506年)前后生于温州,泰昌元年(1620年)左右卒于贵州玉屏。他师从陈州同,传徒数人,创立太极拳南派,亦称武当内家拳松溪派。据明朝人沈一贯《搏者张松溪》、《宁波府志·张松溪》和百玉丰《浙东四明剡山少林寺——十庵十庙》等文章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江浙沿海发生倭乱,抗倭名将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奉调浙江,为消除军队中的兵痞现象,他亲自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新兵,参军传倭的还有少林寺武僧,当时新科武状元杨斌也推荐自己的师弟张松溪参军抗击倭寇。少林武僧虽“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而张松溪的内家拳却“御敌无隙可击”,“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因此,戚继光训练戚家军多用此法,从而冷落了少林武僧。引起不满,派出武僧70人找张松溪挑战,“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毙,众僧始骇服。”从此武当内家拳法,名声大震,无人不服。张松溪之后,武当派人才济济,形成了太极拳南派。张松溪传弟子四人,以四明叶继美(近泉)为魁;近泉传弟子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吴昆山传李天目、徐岱;李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宏;周云泉传卢绍歧;陈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孙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单思南传王征南。

王征南(1617—1669),名来咸,字征南。早年从军,以“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由于“屡立战功”,官至于“都督佥事副总兵”。由于参与反清复明,事败后隐居乡野,“终身菜食以明其志”。征南虽然罢事家居,但慕其才艺者来访不绝。由此还引发了王征南与松江武艺教师的一场精彩比武,据《王征南墓志铭》载:“征南谢不敏。教师轩衣张目曰:亦可小试之乎?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以其畏己也,强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应。教师被跌。请复之,再跌。”王征南晚年秘密收徒传武多人,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就拜王征南为师,学练武当内家拳。王征南下世的当年,一代文宗黄宗羲就给他写了墓志铭,在中国武术史上,首次提出:“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王征南死后七年(1675年),他的弟子黄百家其著《内家拳法》和《王征南先生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王征南的内家拳法。其功理功法和“五不传”的择徒原则,大都与太极拳相同。王征南之后南派太极拳还传到南京、四川等地,出现了一大批武林高手。

(二)太极拳北派从南北两派太极拳的承传时间看,北派太极拳的承传比南派略晚。张三丰之后,太极拳传于山西(古称山西为“山右”)王宗岳。王宗岳学来道门中的太极拳,受传拳人告诫,对后人不明示师父姓名,只说是“云游道人”所传。只在其《太极拳势》的最后写:“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耳。”

王宗岳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左右,山西阳城县七里岗小王庄人,经常往来于阳城与河南郑州之间经商做生意。由于他对太极拳有极高修养,人称“华北大侠”。他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贡献十分突出。首先,他对张三丰的六首太极拳经进行解释,写出了太极拳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太极拳论》,概括了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真谛,指导着太极拳的健康发展,被后来的太极拳各流派尊为经典之首。再者他独具慧眼,按照武当内家拳的择徒原则,选择河南蒋发作为衣钵传人,使太极拳北派能够开创形成,功莫大焉。

王宗岳收蒋发为徒,有三种说法。一为李派太极拳传人公布的陈派太极拳宗师陈长兴,关于太极拳源流的《序》中讲:蒋发幼年练少林外加拳,在一次庙会上同众人操练拳术,见场外有二客牵马立观。其中一位年长者,对练拳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怜惜之情。蒋发正在凝想之际,他的一位好友把他拉到无人处说:“适才牵马二客甚为赞美你,年轻者还说可昔此子未得真传,若在吾兄门下,不出十年,必能成名于天下。”蒋发知二客为练艺高人,遂尾随至无人出,长跪二客面前,恳求拜师。年长者见蒋发心诚,便说尔若决心学艺,请于下月某日午时,在此垂杨柳下等候。届时蒋发正在垂杨柳下恭候,果然二客乘马而来。年长者即是王宗岳,遂收蒋发为徒,带回山西传授。一为赵堡太极拳宗师郑悟清述、郑瑞整理的《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阐秘》载:明万历年间,山西阳城王宗岳一行二人,到郑州检查生意,住宿赵堡,见数人练拳,议论说穿紫花布衫的蒋发,说他天质好可教。蒋发知道后多方恳求拜师学艺,王宗岳才允许,约定日期,等他从郑州回来,同上山西学拳,如同父子。因王宗岳年事已高,就由其女带父授拳于蒋发。蒋发回来传拳于赵堡,人们因此称赵堡太极拳为“大姑娘拳”。一为杨派太极拳传人王矫宇,在1934年应《北平实报》记者王柱宇采访时说,听宗师杨禄禅讲,蒋发幼年出天花形成疤头,王宗岳先生因呼蒋发为秃小子,激起蒋发大怒,与王宗岳较,三次被王宗岳击出数丈,始知遇到非常人,急奔王宗岳前,跪地呼师父叩首至出血,请收为弟子。王宗岳察其诚收为门人。两说虽有出入,且有夸张润色之词,但在王宗岳慧眼识珠,收蒋发为徒上是一致的。

蒋发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河南怀庆府温县赵堡小留村人。据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杜元化所著《太极拳正宗》(1935年石印版)载:蒋发先师生于大明万历二年,二十二岁时,从山西王宗岳(又名王林祯)学拳七年。又据陈长兴的一篇太极拳源流的《序》中讲:蒋发为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幼时因出天花,为闷痘而毙被弃郊野。忽被狼将头皮咬破,一痛而苏,一声大哭,将狼惊走。适有邻人经过,闻其哭声甚雄,视之为蒋氏之子也。遂抱之送归其家。后来痘痊愈,惟头皮半边车一大疤,故后人皆称先生‘疤头’焉。名满海内,凡拳勇者,无不拜服。

蒋发开创太极拳北派,根据祖师张三丰的《太极炼丹秘诀》中的“太极十要诀”、“太极行功法”,口传一篇《太极拳功》,由弟子们记述得以流传。蒋发回河南温县传太极拳,有记载的为二人,一为赵堡的邢喜怀,一为陈家沟的陈王廷。

陈王廷,亦名陈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曾做过一般武官,学过五套“炮捶”少林外家拳,为当时一位少林拳师。蒋发传授他太极拳时,由于陈王廷珍惜自己所学的炮捶,并没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中,加之陈王廷已经练成刚硬的少林外家拳,再练守柔处雌的太极拳,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陈王廷始终不满意自己的造诣。但是陈王廷毕竟是一代外家拳师,他将炮捶的一些理念和招式揉进太极拳中,把其头套炮捶改造成“太极拳”,因此陈王廷的太极拳,遗留了外家拳的不少痕迹。由于陈王廷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传,改造的头套炮捶很粗糙,因此无法流传,以至于陈王廷后,太极拳承传断了两代。

邢喜怀,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开布行经商,蒋发太极拳衣钵传人。蒋发由山西回小留村后,家贫地少,从事制布袋的手工行当,所制布袋要到集镇赵堡镇销售,再从集镇上购买制布袋的布料,这就与布行老板邢喜怀结下机缘。邢喜怀慕名想学蒋发的太极拳,就殷勤接待多方照顾,蒋发经过两年对邢喜怀的考察,才正式收徒传拳。邢喜怀为赵堡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练拳刻苦,拳技高超。他遵从师训选贤传授的教诲,将太极拳传给了自己的同盟兄弟张楚臣,是为赵堡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张楚臣又传给陈敬柏,是为赵堡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陈敬柏,河南温县赵堡人,太极拳的技艺达到很高境界,人称“神拳手”。他传拳给张宗禹,是为赵堡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张宗禹传其孙张彦,是为赵堡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张彦传陈清平,是为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平是赵堡镇人,不仅拳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教拳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1896年曾在其《杨氏太极拳》一书中写道:我“学太极拳于陈家沟陈长兴,得拳理于赵堡的陈清平。”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则不仅从陈清平那里学到了太极拳精妙的技艺和拳理,还从他那里得到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并据此创造了武式太极拳。陈清平传与其子陈景阳和张应昌、和兆元等人,是为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在继承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创立了“和式太极拳”。杜元化为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1935年撰写《太极拳正宗》,全面介绍了赵堡太极拳的源流、内容和练法。

四、关于陈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其动作外形缠丝旋转、顿足跳跃,动作劲力刚柔外显、松活弹抖,动作气势静如山脉、动似雷霆,动作过程丹田内转、丝丝入扣,动作速度快慢相间、势断意连;在练法上由柔渐刚、刚柔并重。陈式太极拳鲜明的运动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更加适合大众练习和养生、健身的需要,也更加符合太极拳竞赛的规范化要求。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由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公布的,习拳者可以把它看作是标准的、规范的国家规定套路,在此基础上讨论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细节,不同师承的人们,容易达成广泛的共识。

(二)对周身部位

1、基本动作

拳,拳的要求是,五指自然卷曲,拳面齐平;

掌,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分开,虎口深圆,掌心内含;陈式太极拳的掌型要求,四指指跟相错,四指向手背方向后仰;

勾,勾的要求是,五指自然捏拢,掌心含空;吴式太极拳的勾型要求,食指、中指、拇指三指自然捏拢;陈式太极拳的勾型要求,五指自然捏拢,掌心含空; 拳法冲拳,冲拳要求,拳自腰间,旋臂转腰,节节贯穿冲出,要求拳面齐平;陈式太极拳的冲拳要求,松活弹抖,发力弹出;

反冲拳,反冲拳要求,臂内旋,拳眼向下,经耳旁向斜前方打出;

栽拳,栽拳要求,拳面朝下,拳心向内,高与膝平,臂自然伸直,力达拳面; 搬拳,搬拳要求,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翻至体前或体侧,手臂成弧形打出,力达拳背;孙式的搬拳要求,前臂搬得直,握拳平屈于体前,拳心向下,拳眼朝内打出;搬拳要求注意拳面与小臂平行。

撇拳,撇拳是要求,拳心朝下,自异侧向前上方翻臂撇打而出,拳心向上,臂成弧形;

贯拳,贯拳要求,臂内旋,向前圈贯与耳同高,拳眼朝下,两臂成弧形,力达拳眼,拳略高于头;

砸拳,砸拳要求,拳自上而下,拳心向上,力达拳背砸出;

侧崩拳,侧崩拳要求,拳自内向内斜下方弧形弹抖打出,拳心向内,力打拳棱; 双拳横抖,双拳横抖要求,拳自一侧向令一侧弹抖打出,力达小臂内侧; 双分横抖,双分横抖两拳自胸前向两侧转腰发力弹抖打出,力达拳背; 撞拳,撞拳要求,两拳拳心朝下或向上,自腰部向前撞出,力达拳面; 掌法

单推掌,杨式,苏式,42式单推掌要求,掌经耳旁,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指高不过眼,力达掌跟;陈式的推掌要求,发力明显,力达掌跟,转腰弹抖打出;吴式的单推掌要求,虎口向上,臂内旋,指尖领先,立掌推出;

双推掌,双推掌要求,两掌自胸前向前推出,两指向上,宽不过肩,高不过眼,力达掌跟;

搂掌,搂掌要求,掌自异侧,经体前弧形下落至膝内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拦掌,拦掌要求,掌经体侧向上,立掌向前拦出,掌心朝异侧,掌指向上; 平分掌,平分掌要求,屈臂两掌交叉于胸前,两臂内旋,经面前弧形向左右分开,两掌高与耳平,两掌心朝内,掌指向上;苏式太极拳的双分掌要求,掌心相对,两手向左右内旋分开,掌心向内,指尖向上;吴式太极拳的双分掌要求,两腕在头前交叉,左右分开;

斜分掌,斜分掌要求,两手交叉环抱,斜向上下或前后分开; 立云掌,立云掌要求,两掌在体前交叉画弧;

平云掌,平云掌要求,一掌掌心向上,屈臂弧形推出;

穿掌,穿掌要求,一掌成立掌从大腿内侧向前穿出,力达指尖; 架掌,架掌要求,一臂内旋,自下而上,翻臂上架; 抱掌,抱掌要求,两掌掌心向对,环抱于体侧;

插掌,插掌要求,一掌自上而下,弧形下插,臂自然伸直,力达指尖;

开合手,开手,开手要求,两掌掌心向对,开自与肩同宽,合手,合手要求,两掌合与脸宽,掌心向对。

2、“力道”

太极拳是个古老的拳种,由于它集健身和技击为一体,且又具有动作缓慢、柔软美观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

传统正宗太极拳的“力道”,与人们的“习惯用力”是两码事,完全不同。“习惯用力”,系直来直去,用手伸手,用脚出脚。而太极拳则认为,力源在“腰脊”,主张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上行:腰带肩,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指尖;下行:腰带胯、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脚掌达于脚趾尖。即四肢脚手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不可直接出动,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划,不可零星乱动,并且,腰脊的带动必须本着太极拳腰脊的规范来,而不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那种腰的带动。如此再融合其余规则在内走出来的劲势,才是地道的轻柔绵缠,两臂又软又重,用于技击,入里透内,绝非手脚的比比划划。

传统正宗太极拳的“规则”,基本上是内在的,不可以单纯用形体外在形象来解释。譬如,“含胸拔背”,在外在形体上讲,是指胸和背都要平正,不凸不凹;在内里说的是一种主要的感觉——气感。“含胸”,是指胸部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拔背”,是指气贴于背,即“牵动往来气贴背”那种情况,就像热得出汗,内衣贴在脊背上一样,实际上没有出汗,内衣也没有贴在脊背上,而是一种内气运行中的感觉。在牵动往来气贴背较充分当中,与“顶劲”“沉气”上下对拔对拉相配合,在背部就出现了一种上拔的劲势,是谓拔背。笔者习惯把“含胸拔背”称之谓“开胸歼背”,因为这样既形象,又好理解。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胸开背开了,相应的感觉也就都有了。胸和背,都是腰脊的一部分。“开胸开背”(含胸拔背),实际上是腰脊带动四肢运动的一种劲道。“沉肩坠肘”看来好像是外在的,但有其内在的意思。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腰圈)最近,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曲坠,意向“中盘”。再就是“沉肩坠肘”与“开胸开背”相辅相成,二者到位了,气就下沉丹田,做得充分了,可加强丹田气感;“气沉丹田”了,自然就“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形成。“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开胸开背”“沉肩坠肘”这四个要领都做得到位了,充分了,胯气圈,腰气圈、肩气圈就相应形成了。这里气感充盈,就达到了“气遍身躯不少滞”了。这四个要领,是最基本的,能够做得到位了,充分了,其他规则也相应容易做到。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各个规则之间是相通的一个整体,这恰恰反映了人体各个机能之间是相通的整体一样。太极拳,能够把人体部分和整体机能的潜力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使之达到不可思议的美妙境界,让人体超常受益。

打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即用意识(思想或心)作用于腰脊,腰脊作用于四肢手脚,如此由内及外,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家拳。“意”在这里,不是抽象的虚无缥缈、游移不定的念头,而是高度集中在拳式的运作上,这样习练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出物质力量——一种劲道。

传统正宗的太极拳,传至今日为什么会走偏,异化呢?其实走偏、异化是顺逆理而成章,习惯而自然的,若长此下去,很可能失传。

原来,人们在后天本能地自发地演变出一种拙力,这种拙力背离了力源——腰脊,四肢自动直动,已成积习。四肢自动直动的结果,给人体带来了种种弊端。譬如:腰躯相对停滞,内脏得不到应有的活动,疾病丛生;身形前弯后弓,凹胸凸背,形成病态;下肢负重,无上力转移,易引发腿疾等等。《武林》杂志2004年10期彭国相先生的文中说练太极拳的人甚至名运动员出现膝痛,原因就是后一条,说具体点儿是由于习练不得法,背离了太极拳的规则。太极拳极汫究力的对称,《太极拳论》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人们只知道向下“放松”,却不晓得向上“提顶”(以“神”提顶),因此,形成松塌,下陂负重过量,导致膝关节受损。彭文还说:“广大习练太极拳的群众,正在受到伤害,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因此急需尽快解决。”怎么解决呢?原则地讲,得回到一个哲学概念上,即“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事物也都由一定的内容构成,没有内容,形式就不能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不能存在。太极拳的拳式,是由太极拳的理法决定的。当前有些人练的太极拳,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拳式——形式,而背离了其理法——内容,当然要出毛病。出路有两条:要么走传统正宗的太极拳路子;要么就完全改成体操式的高姿式、快动作。

可见,拙力背离了力源,已是积习难改;加之,拙力引发的弊端,更加大了难改的程度。一言以蔽之,人们已经完全习惯“拙力”了,完全习非成是了,对于太极拳这种独特的与“拙力”相背反的拳术,仍然以“拙力”来解释,这就必然南辕北辙、牛头不对马嘴了,因而,进不到太极“力道”里去,掌握不了其要则理法,是自然的事,出现走偏,异化,也不足为怪。

太极拳的“力道”,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门学术,是太极前辈先师的精心研究和伟大发现,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太极“力道”及其规则,或者说太极拳功夫,既符合生理学、力学和哲理,又吸取了祖国传统的关于人体筋络穴位的相关东西,而且还融合了道家、佛家的修心养性功夫,相当缜密完善:它是健身和技击的最佳拳种,是对上述人体“拙力”及弊端的校正,对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也有独特功效。它是祖国,也是全人类的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鉴于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习传统正宗的太极拳。

传统正宗的太极拳功夫,“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是应本着太极拳的规则,细细地去练,去悟,日子久了,就一定会奥妙发现,在健身方面、应用方面都有了。”——这是吾师李雅轩的一段话,引在此处,用以说明,这就是学习的方向,也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3、“对开之势”

“对开之势”是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之一,比如左腿向左前方铲出,右臂同时向右后方展开,手足上下呼应左右对开,动作舒展而不散漫,保持着整体上的对称协调,称之为“对开之势”。这类动作的细微之处,在于欲相对而开的肢体双方,要各自蓄势同时相开,不能做成只是一方单独的“开”。

譬如竞赛套路第二式右金刚捣碓的第二动,两臂“向右平摆分别至身体侧前方”,此时双臂的屈曲,要留有展开(平推)的余地,即拳论所说的“曲蓄有余”,要为下一动“两手向右后方平推”做好铺垫。否则,若前一动“平摆”时手臂展到动作的尽头,虽保持着曲蓄的样子,但后一动“平推”却无法做出,即使左脚铲出,也无法形成“对开”之势。

相同的例子如竞赛套路第二十二式云手,该式第二动是“右脚向右开步,同时两掌向左前稍推”。此前该式的第一动,双臂的技术细节仍在于曲蓄而有余。这个“余”的程度,要保证后面的“稍推”能够明显地做出来。对开,是陈式太极拳常见的技术要求。这里有手与足的对开,如上面所说的例子;也有手与手的对开,譬如竞赛套路第三十四式右野马分鬃之第三动“右手向右前上方穿出,同时左手微外展”,这里也形成了“对开”之势,对开之理是一样的。“对开”的技术细节,是关注其曲蓄的程度,前面的动作要留有余地,不要把动作做过头,这样后面的动作才能对开。

4、“一动无有不动”

习练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前面讲到的“对开之势”之拳式,也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实例。对于那些不具有明显对开性质的拳术动作,若不注意,也会出现“不动”的现象,且不易察觉。

譬如竞赛套路第十四式背折靠,左拳向下置于左腰侧时“拳心向上”;在做折靠动作时,先是“左拳内旋,拳面贴于左腰侧”,以配合“身重心左移,上体左转”;然后,“左拳以拳面紧贴腰左侧”即左臂微前倾内合以左拳紧顶腰部,配合“重心右移,上体向右拧转”,以增加背部的靠劲。这是左拳动作时的“三部曲”。若是将左拳一步到位,缺少内旋缠丝、微合紧顶这两个细节动作,那么在身体的局部位置上就会产生“势”的缺陷和“劲”的中断,影响整体上的对称协调,无法体现出“一动全动”。

再如竞赛套路第三十七式金鸡独立,其第三动有“左掌稍抬起”与右掌“同时下落按于左胯前”的细节要求,此时身体的整体状态是“左腿屈膝下蹲”、“右脚下落踏地”、“右掌下按于右胯前”,假如左掌仍停留在上一动作时的“左胯旁”不动,就会导致整体协调动作出现缺陷。两手双足本是身体的四大块,左手这边不动,岂不成“三缺一”了? 就拳术动作的细节而言,习拳时最容易出现身体某一局部位置的不动,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于“合中再合”欲合先开、欲开先合是陈式太极拳的技法原则,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欲开先合”,行拳时仍有细微之处可言,这就是在“欲开先合”的“合”势中,在未开之前有一个细微的、继续“合”的动作,称之为“加紧一合”,或称之为“合中再合”。

譬如竞赛套路的第三式懒扎衣之第二动,“两臂在胸前相合交叉”,这是全身整体性大开大合中的“合”,第三动中“上体微左转,右手内旋,手心向外”,是一个右手向左推展的动作。这个“右手稍左展”的细节,就是一个继续“合”的动作,也是在即将向右展开之前的加紧一合,是“合中再合”。

再如竞赛套路第二十五式右连珠炮,其第二动是重心移至左腿并屈膝、双手1-7托回撤的动作,这是“收”、“合”,已经有了全身蓄劲之势。此时若双手直接旋转走弧向前发劲呈连珠炮势,亦未尝不可。但为了进一步加强该式的弹性,将劲贯足,在第三动中有“重心下降,两手内旋画弧收于胸前,手心斜相对”的文字说明,这是一个双手继续收敛合劲并向下沉按的动作。有了这个技术细节,全身紧凑团聚五弓齐备,一派蓄劲待发之势。这是一种“在前一蓄劲的基础上再加上一蓄”、“在发劲之前再缩小合劲之圈”的技法,在这种态势下发劲出去,必定势稳力沉,充分显示出陈式太极拳阳刚的一面。著名太极拳专家顾留馨先生说过:“对于每一姿势和动作的屈伸起落、进退旋转,其方向、角度、高低和幅度,都要辨别清楚,不能满足于依样葫芦地画圆圈。”(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顾老这段中肯的话语,既是告诫,也是鞭策,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4篇

1、教师先做整套五步拳动作示范动作

2、教师讲解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1、教师教授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等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教师做示范

2、学习单个动作

3、把单个动作组合

4、多次反复纠正练习

1、做示范

2、教师领做

3、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鼓励学生

1、学习模仿教师动作

2、询问武术的精髓

3、多次反复练习

4、独立完成

5、请教师指导通过教师做示范和领做加上学生多次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五步拳并对武术充满兴趣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5篇

中班教案

《太极你不急》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武术太极的学习,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2、幼儿在活动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太极拳套路,及推掌、收掌和推掌等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足球:感知球性,增进球和身体的契合感。

活动准备:

1、空旷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进行太极套路演示,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看到的是:我们中华武术“太极拳”,你们想学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去玩个游戏吧。

二、活动身体关节

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站好,师发出口令“一个大西瓜”,幼儿就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师发出口令“一个西瓜切两半”,幼儿分开拉成两个圆圈,以此类推。

三、师幼共同学习太极拳:

1、师:今天我们学的这套太极拳和一个水果有关,谁能告诉我是哪种水果呢?(西瓜)

2、现在,我们就来一边说顺口溜一边练习太极动作。

一个西瓜圆又圆(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

一刀下去成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

你一半来

(双手左捋)

他一半

(右捋)

给你你不要

(双掌略蓄劲向左前推)

给他他不收

(双掌略蓄劲向右前推)

那我收回来

(双掌微快回收)。

3、教师分解动作,幼儿进一步学习:

教师分句教幼儿说顺口溜边分步教幼儿打太极拳。

(幼儿练习时教师提醒幼儿马步要稳,呼吸要自然)

四、进行推手练习

1、两人面对面,双手相抵,做圆周推手状,口中念以上儿歌。

2、教师示范动作,请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观察并个别指导。

五、感知球性

刚才我们一直在练习的动作就像抱着一个球一样,现在我们把真球抱在怀里试试刚才的动作怎么样?

感受球在手臂、躯干、下肢及脚之间滚动、离合的感觉。

幼儿一边说顺口溜,一边做放松活动。

六、放松身体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打坐调息。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6篇

1、活跃身心阶段:通过古代故事“闻鸡起舞”的情景设置,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学生散点、自主或两人组合模仿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导入本课课题。

2、学习技能阶段:通过教师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武术基本功河基本功组合的学习,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发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阶段:通过学生分组创编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以致用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复阶段: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互动翩翩起舞,乐曲、舞姿令人陶醉,达到调节身心之目的。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7篇

课前准备→ 激趣导课 → 基本功热身→ 学习动作→ 游戏玩乐→ 调节身心

(一) 课前准备:通过观看《武术套路》的录像片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激趣导课:教师介绍:武术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之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介绍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等点燃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本功热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做热身运动,达到肌体动员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四) 自主练习、创编动作:分组让学生练习教师示范的武术动作,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结合平时对武术的所见所闻延伸创编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调节身心 :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师生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在和谐的气氛中放松和调节身心。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武术动作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案1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2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3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4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5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6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7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8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9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0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1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2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3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4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5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6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7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8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19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教案20

一、课的内容: 五步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功

2、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方法

3、掌握武术基本功,加强身体素质,弘扬武术精神。

三、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定位徒手操(4╳8)

1)头部运动

2)肩关节绕环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仆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四、基本部分: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 1.手型

①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步型 ①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线。②马步:

易犯错误:脚尖外撇、两脚距离过于大或小、弯腰屈膝。

(二)学习五步拳

动作名称:拗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收抱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挺胸塌腰,目视左方。

拗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视前方。

弹踢(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o,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歇步盖打 : 叉步盖掌:叉步两腿贴紧,横掌盖

下。歇步冲拳:冲拳要平,送肩。提膝穿掌:右臂45度,目随右手,蹦脚尖。仆步穿掌:两臂一字形。

虚步挑掌:

前手立掌略低,后手勾手稍高。并步收抱(收势):左脚并右脚。

(三)自由活动

五、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1)上肢-躯干-下肢(2)按摩放松

2、本课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8篇

感悟太极

我的父亲,著名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将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先决条件归纳为“五心”、“三要素”和“一认识”。五心即敬心、决心、恒心、耐心、信心;三要素则指的是师资、天资和自己的刻苦练习:一认识自然指的是对陈氏太极拳的认识。对于前两项.非常好理解,并且在其著作里也有相关的一些解释和说明。惟独这个认识问题,大概是因为问题太大.不宜展开。陈大

师一笔带过了。笔者跟随家父习拳多年,且因环境之故,耳濡目染,颇受熏陶。近日有闲,就这个认识问题将多年之所感所悟整理成劣文一篇.与同道共商。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能离开全面和客观两个基本原则,因此,我想从下面四个层面来分别谈一谈。

一、拳

首先我们客观的说.仅从名称上来看.陈氏太极拳不过是一种拳种。它有着完整的理论基础、套路、功法、攻防意识、技击用法等作为一个拳种所必备的一切因素。而且,它还以它极其丰厚的理论依据和妙不可言的技击方法成为了整个中华武术的重要代表拳术之一。说其理论深厚,是指易经阴阳学、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的完善结合:说其用法精妙,是指引“引劲落空、借力打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体现。

从本质上来说.先将其定性为一种可以体现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拳术运动.应当还是比较 客观的.

二、修身养性之法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古往今来。习文舞剑不外乎是两种不同的修身之法。只不过从形式上看。前者是内修,后者是外修而己。太极拳则讲究内外兼修。既可练就强健之体魄,又可陶冶情操。养就儒雅大度之风。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之效.在此就不必多言了吧,因为,每个习练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受益者。全球过亿的爱好者自然是各有各的体会。而当你进入到较高的境界后(起码是体内真正有了内气活动),每每练拳之时.那种恬静、那种悠闲安逸、那种浑然忘我的感觉大概只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或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可以稍做描述。试想.经常处于这种感受之中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修养和性情?再试问.您脑子中呈现的、小说里读到的 以及生活中遇见过的那些真正的武学大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和修养? 所以.说陈氏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法也是理所当然。

三、平衡之术

平衡。是大自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种现象。比如四季的更替。晴天雨天的转化,高山和深海的存在,雌雄、公母、男女的分配等等。平衡,也是人类社会形态的一种规律。三国演义开篇语说的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有分的平衡,合有合的平衡。分的平衡一旦失去。就会向合的平衡去转化。反之亦然。平衡,还是每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最根本的准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也很少有劳而无功的事。什么都不付出就想得到许多.那是白日做梦。付出了许多却没有任何回报。那也是不大可能。

关于“平衡”二字罗嗦了半天。也该回到正题了。那咱们就看看陈氏太极拳是怎么阐述它的平衡之术的。身法上,它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架势上,它要求不丢不顶、不过不卯;步法上,它要求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劲路上,它讲究刚柔相济:速度上,它讲究快慢相间。整体上,它让你领悟的是中庸之道,体会的是阴阳转换之理。而这些理论和练习要求.产生的效果若何呢?在身体的调理方面,它和中医的医理相通:达到自身最恰当的平衡;疗程相仿:讲究的是慢l丁m细活;疗效相同:治根、治本。在性情的调理方面,它就象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可以陶冶情操,修正性情。让你焦躁的变的沉稳一点,太沉闷的变的开朗一点:过于乐观的变的中正一点。悲观的变的积极一点„„这些决非是夸大其辞、牵强附会之说。以上的每一种转变笔者在生活中都见识过活生生的例子。而这些变化,逐步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你的心态,你的人际关系.你的工作等等等等.但最终的作用和效果只有一个:让你的修养更高、人缘更好、生活的更幸福!由此可见.把陈氏太极拳称之为一种平衡之术亦不为过。

四、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讲明白的。但它却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并且是尽其一生的、把它视做终极目标来追求。

道是个过于抽象、难以描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东西来感悟。比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说的是做人的至高境界.应该象水那样。像水的什么样呢?我想这里指的不外乎水的清洁性、牺牲性和善变性三点。清洁性指的是本质,做人要象水那样清白、洁净(陈氏太极拳阐述的做人之理:时刻保持立身中正):牺牲性指的是奉献精神.水总是靠弄脏自己来洗干净别人。说的是做人的修为(陈氏太极拳“舍己从人”的技击理念:只有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善变性则一方面指的是水顺遂、自然、随曲就伸地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的本事.对人而言自然是说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了(“顺遂自然”、“随曲就伸”本就是太极拳的专业术语),另一方面也指水刚柔相济的脾气。可以是潺潺流水、涓涓细流。也可以是山洪爆发、河水泛滥.对人嘛,应该是说人的个性或者说两面性吧f陈氏太极拳放松与发力时两种风格的体现本来就只能用“刚柔相济”来形容)。从括弧里的内容中不难看出.太极拳非常能体现出上面所述的这些水的性质和做人的道理。我经常在听家父讲课时用风和水等自然事物来比喻太极拳的性质。听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这些感悟。

当然了,这个话题太大了,决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述,我也只是通过这么个例子来简单探讨一下而己。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极.本身就是一种大道!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及的。咱们这样给它下定义有太多太多的依据了,因此,在咱们背后,在咱们老祖先留下的近五千年的太极文化做靠山!谈及此处,不禁令我想到这样一个现象:日本、韩国学了咱们一点文化的皮毛就敢整出个茶道、书道,学了些中华武术的基本功就敢整出来柔道、空手道、合气道、剑道、跆拳道等一大堆的“道道”来,咱们却总是谦虚地称自己的东西为茶艺、书法、太极拳„„众所周知,“道”可是比“艺”,“法”、“拳”、“术”等什么的“道行”深多了?!

由此试问.作为太极文化载体的陈氏太极拳被最终定性为一种求索之“道”又有何不可? 总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就我个人的小小体会加上浅薄的人生阅历来说.目前也只能思索、探索这么点皮毛而已。不妥、不到之处,还请同道前辈长者不吝指教。

各式太极拳拳谱口诀八式太极拳起式1、倒卷宏2、楼膝拗步3、野马分鬃4、云手5、金鸡独立6、左右蹬脚7、左右揽雀尾8、十字手 收式 十六式太极拳1、起式2、野马分鬃3、白鹤亮......

太极总论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 系辞上》。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

第1篇:《太极文化与太极健身》理论教案《太极文化与太极健身》理论教案陈式太极拳一、太极拳发展史研究历史的学者,把自1840年“_战争”以来的历史发展,按时代特征划分为近......

第1篇:山东大学,体育课理论作业答案,武术太极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体育课理论作业题一、专项题(50分) 1.列出你所学专项的4种基本技术,并简述之。.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

第1篇:中班体育《太极你不急》教案中班体育--《太极你不急》教案爱的摇篮幼儿园:刘 倩摘要:当今的孩子被当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幼儿园位于城郊结合的地方,大部......

太极武术教案模板范文 第19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笃()恸()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