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高校职称鉴定文章范文(共5篇)

129

高校职称鉴定文章范文 第1篇

称呼要准确,要有礼貌。

一般来说,收信人应该是单位里有实权录用你的人。要特别注意此人的姓名和职务,书写要准确,万万马虎不得。因为他们第一眼从信件中接触到的就是称呼。最初的印象如何,对于这份求职信件的最终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而要慎重为之。因为求职信往往是首次交往,未必对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熟悉,所以在求职信件中可以直接称职务头衔等,如“上海煤气总公司负责人”、“国发公司经理”、“北京配件厂长”。求职信的目的在于求职,带有“私”事公办的意味,因而称呼要求严肃谨慎,不可过分亲见,以免给人以“套近乎”或者阿谀、唐突之嫌。当然礼貌性的致辞还是可以适当使用的。

称呼之后一般还要加提称语,即用来提高称谓的词语,如对尊长用“尊鉴”、“赐鉴”、“钧鉴’、“崇鉴”;对平辈用“台鉴”。“大鉴”、“惠鉴”;对女士用“芳鉴”、“淑鉴”、“懿鉴”(对年高者);对方是夫妇用“俪鉴”、“同鉴”、“均鉴”等。书信中的这种请察阅敬语要注意与称呼相配合。

问候要真诚

抬头之后的应酬语(承启语)起开场白的作用。无论是经常通信的还是素昧平生的,信的开头应有问候语。向对方问候一声,是必不可少的礼仪。问候语可长可短,即使短到“您好”两字,也体现出写信人的一片真诚,而不是“应景文章”。问候要切合双方关系,交浅不宜言深,以简捷、自然为宜。

内容须清楚、准确正文是书信的主体,即写信人要说的事。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格。书信的内容尽管各不相同,写法也多种多样,但都要以内容清楚、叙事准确、文辞通畅、字迹工整为原则,此外还要谦恭有利,即根据收信人的特点及写信人与收信人的特定关系进行措词(包括敬语谦词的选择,语调的掌握等)。

祝颂要热诚

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虽然只几个字,但表示写信人对受信人的祝愿、钦敬,也有不可忽视的礼仪作用。祝领语有格式上的规范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祝颂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之类,也可以另辟蹊径,即景生情,以更能表示出对收信人的良好祝愿。如对尊长,可写“敬请福安”、“敬请金安”、“敬请大安’、“恭请平安”;给平辈的信,则用“顺颂时棋”,春天可写“敬颂春安”,逢年可写“即请年安”、“此请岁安”,平时用“敬颂时绥”之类;按对方职业可选用不同的祝颂语,对学界可选用“敬请学安”、“撰安”、“编安”、“文祺”、“教安”、‘诲安”;对政界可选用“恭请钧安”、“勋安”;对商界可选用“敬请筹安”、“筹绥”、“商安”、“财祺”等。

笺文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名字之下,还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如对尊长,在署名后应加“叩上”、“敬亲”。“叩禀”、“拜上”、“敬启”、“肃上”等;对平辈在署名后加“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

高校职称鉴定文章范文 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任职条件 职业资格证书

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中,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是参加技术岗位竞聘的必备要素。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上述证书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滞后性,影响了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且不利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实施。

一、事业单位岗位基本任职条件介绍

国家制定了事业单位岗位基本任职条件,一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二是具有良好的品行,三是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四是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除此以外,管理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四级以上岗位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六级以上岗位要求大专以上,其他中专以上;任职年限要求为:三、五级岗位,分别在四、六级岗位工作两年以上,四、六、七、八级岗位,分别在下一级别工作三年以上。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除了“基本四条”,仍按照国家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规定执行,要具备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即获得职称证书。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是:一至四级需在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通过相应级别的技术等级考核,即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二、事业单位职业资格证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岗位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晋级机制

在事业单位三大类岗位中,只有管理岗位没有引入相应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工作年限被作为管理岗唯一可量化的晋升评价指标。以正处级事业单位为例,在职位数足够的情况下,一个工作人员从科员晋升到科长(七级),最快六年就到顶了。在职位数不足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中层人员长期停滞在副科或科级,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受限。由于缺乏合理、系统的评价机制,管理人员岗位划分过于粗糙,晋级安排不科学。

2.专业技术岗位的职称评价对实际技能水平考核不到位

聘任专业技术岗位的硬件之一,是获取相应级别的职称证书。但职称考核尚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缺乏实际操作考核;评审标准侧重于资历、业绩审查,而且业绩量难以有效规避学术造假。技术职称评审侧重点积聚到学历、资历、论文等硬件上,淡化了实际能力和工作水平。

3.缺乏统一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干部、工人身份有着明确的界限,与之对应有两套资格评价系统,分别是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人等级考核制度,后者逐渐发展为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干部工人身份已逐渐淡化,但两套评价系统仍互相独立,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一是造成资格评价资源浪费。从本质上讲,职称证书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都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证明。在部分职业领域,两种考核互相重叠,造成资源浪费。以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为例,既有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职称证书),也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考核的内容差别不大。但由于两种证书使用范围不同,考生就要考取两种证书。

二是产生资格评价资源垄断。职称(即专业技术资格)与职业技能鉴定都是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评价内容。然而专业技术岗位只认可职称证书,与其挂钩的事业单位薪酬待遇远高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形成了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垄断地位,甚至诱_文造假、贿赂等违规获取专业技术资格的各种寻租行为。

三是阻碍了干部、工人身份淡化的进程。从承担的工作性质分析,专业技术岗位与工勤技能岗位都是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区别在于技术难度和技术水平。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看,两类岗位应统一起来,并打通由工勤技能岗位向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的渠道,才能真正淡化干部、工人身份的区别。但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条件中,职称证书对应专业技术岗位,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对应工勤岗位,割裂了两种证书互通互用的可能性。

三、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探讨完善措施

加快完善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是促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顺利实施、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措施。

1.搭建职称证书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立交桥”,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如能搭建两种证书互通的“立交桥”,即可发挥二者的优势,取长补短。一是对于考核内容相似度高的专业和职业,可直接申请双证,即持证者考取了一个体系的证书,可申请获得另一体系相应等级的证书。二是对于考核内容相近但侧重点不同的职业,可通过加考科目申请双证。例如获得了职称证书的人员,可通过加考技能实操科目申请双证;而获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也可通过加考理论专业知识申请双证。三是允许持证人员跨体系报考高一等级职业资格,即使是工勤技能人员,只要达到报考条件,也可以参加考核取得相应证书,进而参加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的竞聘,实现工勤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对接。

2.加快立法,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评价机制,推动建设大职业资格体系

20世纪90年代,我国《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已明确了国家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出台专门的职业资格法例。日本、韩国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通过立法来规范职业资格管理。1958年,日本颁布了《职业培训法》,1969年颁布了《日本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韩国于1973年制定了《国家技术职业资格法》,1999年制定了《资格基本法》。其实,我国在2007年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工作时,〔2007〕73号文已明确提出“职业资格必须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规范设置。”这为职业资格立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统一的法律基础,职业资格的分类、管理、评价和使用才能在统一的框架下运行,从而改变目前两套体系互相独立的状态,最终建立统一健全的职业资格体系。

3.扩大职业资格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

建议在管理岗位中引入职业资格评价体系,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业分类调研,厘清管理岗位涵盖的职业。对于已有对应的职业,如行政秘书、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可直接引进现行职业资格评价(职称或职业技能鉴定),持证管理人员可参加对应等级的考评,评价结果与工资挂钩,并作为晋升的重要参考条件。对于管理岗位中的新职业,由人社部门尽快组织新职业开发并实施考评,满足管理人员工作考核、晋升评价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晓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王凌.从职称制度的弊端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J].图书与情报,2009(6).

[3]孔丹,宋琪.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职称制度关系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1(9).

[4]孔环,颜超,高慧.推行职称社会化评审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5).

高校职称鉴定文章范文 第3篇

技术鉴定证书是对科研成果进行审查、鉴别、评定之后写成的鉴定性文件。

一项科技成果完成之后,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依据有关标准对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水平、学术水平、技术成熟性、实用价值等等进行评价,这一过程叫做技术鉴定。技术鉴定的结果就是形成技术鉴定证书。

国家科技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随后又颁布了《科学技术鉴定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和鉴定证书的格式,这是我们撰写技术鉴定证书的法规性文件。文件规定,国家科委、各级地方科委、_有关部门成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国及各地区、各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

技术鉴定证书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鉴定,为使用、推广该项成果提供权威性、结论性的意见。二是便于及时地对科技成果进行巩固、推广、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繁荣。

(二)技术鉴定证书的特点

1.权威性

对科技成果的鉴定并不是单位或个人的任意行为,必须由国家或地方科委统一组织,否则无效。技术鉴定证书最终也是由国家及地方各级科委统一颁发的。由于经过相当严格的程序,技术鉴定证书具有权威性的价值。

同时,参与成果鉴定的人员,一般都是本行业、本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权威人士,这也是保证技术鉴定证书权威性的重要因素。

2.结论性

一项科技成果,不论发明人如何评价,也不论个别专家如何评价,都不能算是最终的结论。只有鉴定组在专家们在鉴定书上写下的鉴定意见,才是最后的结论。对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来说,这个结论过程是十分需要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需要鉴定,国家科委颁布的鉴定办法指出:理论成果应通过百家争鸣得到评价,技术成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鉴别、评价和得到社会公认,没有必要的可以不组织鉴定。

3.科学性

技术鉴定是一项严肃认真的科学性劳动,专家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鉴定的操作过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丝不苟地进行。结论必须慎重、科学、准确。

4.公正性

技术鉴定必须是客观公正的,要避免个人主观好恶成分的参与,否则有可能造成评价不公。鉴定委员每人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力,对鉴定成果的不同意见,要在鉴定证书中写明。

(三)技术鉴定证书的写作

1.封面

技术鉴定证书的封面有下列内容需要填写:

建议密级;批准密级及编号。这两项填在封面上端的文格里。建议密级由主持鉴定单位填写,指在申请鉴定单位自报的基础上经鉴定委员会讨论后确定的密级。批准密级及编号,应写具有科技密级审批权单位批准的密级及编号。

标题。就是“技术鉴定证书”,事先已印制好,不需填写。

编号。指组织鉴定单位编写的顺序号,如(20__)科工鉴字001号。

项目名称或成果名称。填写项目名称或成果名称。

研究试制单位或成果完成单位。指参加该成果研制,并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单位,如不止一个单位,可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鉴定形式。分为检测鉴定、验收鉴定、专家评议三种形式,选填其一。

组织鉴定单位。填写组织鉴定单位名称。

鉴定日期。填写鉴定日期。

2.正文

正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这部分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要对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说明。具体包括:任务的来源、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过程、成果的性能特点等。主要技术指标要按行业标准进行表达,最好能列出具体数据。

(2)推广前景及效益预测

这部分也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内容是对该项成果推广应用范围和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定量预测。如“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投入成批生产,可给国家创造巨额经济效益,按二十个省市,每省产一百万个灭火弹计算,年产值可达亿人民币,年纯利润将近一亿人民币。”

(3)鉴定意见

这是鉴定证书的核心部分,由鉴定委员会撰写。主要内容包括对提供的技术文件的审定情况,该成果具有的学术水平,在国内或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地位,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实际意义,是否值得推广等等。如果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提出改进意见。由于这一部分是决定鉴定对象命运的重要部分,撰写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准确、全面、公正。

(4)主持鉴定单位意见

由主持该项成果鉴定工作的单位填写,写明对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鉴定意见的看法、态度。

(5)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由负责该项成果鉴定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填写,用以写明是否同意鉴定委员会的意见,是否同意推广等。填写之后,要加盖公章,署明日期,以示生效。

(6)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提供单位

列出鉴定中所用的主要技术文件的名称、提供单位。

(7)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列出主要研究人员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所学专业、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对成果的创造性贡献。

前后顺序按贡献大小的原则依次排定。

(8)鉴定委员会名单

每位鉴定委员都要填写姓名、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及职务、所学专业、从事专业,最后要亲笔签名,以示负责。

【 例 文 】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1991)陕消鉴字002号

编号(1991)科工鉴字001号

成果名称: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

研究试制单位:秦骥机电化工研究所

主要协作单位:

鉴定形式:会议签定

组织鉴定单位: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鉴定日期:1991年6月3日

一、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本灭火器是自筹资金,自行研制的开发项目。其主要特点:是一种不带拉发火装置,不用雷管,不装任何炸药,以火药捻引燃,用发射药做动力的抛撒型手投式安全灭火弹。为提高引燃可靠性。在灭火器两端都设置了一个引火机构;为加快灭火速度,设计成自动引炮方式。本灭火器不仅引火、传火可靠性高,使用时安全性提高,不会造成人身伤亡,使用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本灭火弹性能,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好功能全,其综合技术指标均优于其他同类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1.引燃形式:双向自动引燃。

2.延期时间:3~5秒。

3.几何尺寸:直径105毫米,总高140毫米。

4.重量:总重~公斤,干粉重公斤。

5.灭火效果:各类可燃液体不低于平方米。各类固体可燃性物质(如木材)不少于立方米。

二、推广应用前景及效益预测

据调查,我国30个省市中,只有七八个

省有此类灭火弹生产,其他省份亟待推广此项技术。目前与秦骥研究所联系单位已有3个省市准备接受技术转让。安全型灭火弹在目前形式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改造,可应用于空投森林灭火,此类产品,除我国当前尚属空白之外,对国外出口森林灭火器也将成为畅销产品。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投入成批生产,可给国家创造巨额经济效益,按20个省市,每省产100万个灭火弹计算,年产值可达亿人民币,年纯利润将近一亿人民币。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普及应用之后,火灾将基本上受到控制,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人员免于伤亡,物质免受损失等)将远远超过灭火器本身的经济效益。三、鉴定意见:

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鉴定会于1991年6月3日在兵器部二一二研究所召开,鉴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听取了研制单位的研制,标准化审查和检测三个报告,审查了产品图纸等有关资料,并观看了现场灭火试验。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该产品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性能良好,作用可靠,结构简单,适应于a、b、c等类火种,灭火性能可靠,该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六方面优点:

1.传火系统设计巧妙,采用双向点火,提高可靠性,使发火率显著提高;

2.产品外壳涂有阻燃剂,在火场不解体不漏粉,提高可靠性及发火率和灭火力;

3.传火孔的保护帽上装有特殊材料,防潮性能好,同时又可在包装情况下预置防火,起到自动灭火的作用;

4.与装有相同干粉量的其他灭火器材相比较,灭火面积大;

5.装用a、b、c干粉,灭火类型广;

6.将装药作为最后工序,安全性好。

建议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工艺性。

经过全体>文秘站:

鉴定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张郭萍

1991年6月4日

四、主持鉴定单位意见:

同意鉴定委员会意见

陕西省公安厅消防监督管理局

1991年6月4日

五、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同意鉴定委员会意见

国防陕西省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1991年6月4日

六、主要技术文件及提供单位: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主要技术要求;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标准化审查报告;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产品图纸;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设计说明书;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可靠性与经济性分析;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抛撒管压力计算及强度校核;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试验总结;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测试报告;(一)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测试报告;(二)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测试报告;(三)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检测报告;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计划任务书;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说明书;

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技术鉴定大纲;

七、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略)

高校职称鉴定文章范文 第4篇

关键词:职称 论文认定 对策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Oudeng Geli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Urumqi Xinjiang, 830004, China)

Abstract:2013―2016 Library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health series of teachers need to be promoted to the title of the doctor's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published papers identified work.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papers identified during the work more and repe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inking and analysi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finally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Technical title; Paper identification; Countermeasure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评审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将发表的职称论文作为重要的评定指标[1],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更是衡量学术水平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职称论文认定工作的主要工作和难点也是针对发表的核心期刊进行甄别。普通期刊也占很大的一部分,普通刊的认定主要针对期刊的合法性和是否是正规期刊进行甄别。该校从2013年起开始承接职称论文认定工作至今,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学在职的教师及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的医生群体。

1 职称论文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读者缺乏对核心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鉴别能力

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职工为了能快速的,将自己的在一些非法期刊上,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只要支付版面费很快就会发表。由于非法期刊的制作和发行技巧在逐步提高,很多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对非法期刊的鉴别能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常常将文章寄给非法刊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核心期刊,近几年随着对晋升职称的要求越来越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成了必要条件。很多教职工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而是通过中介或者直接用百度搜索,往往搜索到的都是“黑中介”,这些中介会仿造核心期刊制造一个假的期刊即套刊,在套刊上的,主要表现为期刊封皮、封面以及年、卷、期都与正版期刊一致,目录和正文不一致。

教师及职工科研人员填写论文认定表不认真

每年的9~10月份是评审职称的高峰期,在评审前图书馆都会发一份如何填写论文认定的通知到每个单位的人事机构,而且在每个认定表的下面都会有个填写说明,但是准备晋升职称的教职人员,很多都不认真阅读填写说明,在填写认定表时发生一些低级的错误如论文题目经常有错别字,或者是少一字,或者是发表的刊物的名称也写错。上述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做论文认定的老师必须再次帮助重新填写表格,或者退回表格让读者重新填写,在这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更延迟了认定报告完成的时间,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医学类院校在社科类论文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职称鉴定文章范文 第5篇

关键词: sql server;科研管理;权限管理;存储过程;触发器;事务。

科研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势力的重要指标,高校作为重要的科研机构,如何对学校大量的科研信息进行高效、安全的保存、处理、统计、加工等管理操作,将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一个高校必由之路。系统功能的分析与数据的结构关联及使用都首先反映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中的一项核心工作,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以数据库为中心,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方法、步骤、技术等如下:

1 系统需求分析

高校科研管理所设计的事务非常繁杂,涉及到校科研处、各个系的科研管理以及个人对科研信息的查询统计等。所设计的系统既要有利于科研处的监督管理又要有利于各个系及教师的分工协作。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校科研处科研管理、院系(或部门)科研管理、个人科研信息查询、校级科研项目整体信息管理。可以划分为科研信息维护、科研信息查询与统计、科研信息报表、科研信息分析、校级课题申报、审批、合同签定、结题、其它处理等操作;其中科研信息应细分为学术论文、著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信息。

2 用户需求分析

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

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只能按姓名来浏览个人的科研信息、进行统计打印,个人的科研信息(论文、著作、项目成果等)必须提交本部门审核入录。

各院系(或部门)

各院系(或部门)主要职责是对本部门员工的论文、著作、项目、成果、奖励等信息进行审核后输入到本系统数据库中,查询本部门在某时间内的科研信息、统计科研情况、打印相关资料等,同时对本部门的错误录入信息进行修改和维护。

科研处

主要管理本校的员工信息、论文、著作、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科研奖励等常规工作,同时,管理校级课题的申报、审批、合同、检查、结题等管理,同时,监控系统运行和各部门的情况。

3 数据库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数据库表创建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实现直接定位在更好的适合各层次人员的需求和操作,系统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均采用界面录入的方法,由各类人员分工完成。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将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论文信息、科研项目信息、成果信息、获奖情况信息等作为系统的初始化数据,为个人和院系查询、统计、打印,科研处操作、加工、管理、集成等工作提供基本的数据平台。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

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出生日期,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学历,学位,工作时间,所在部门,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