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共22篇)

96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篇

1.掘进机自动截割技术

掘进机自动截割可通过实时获取截割头空间位置坐标、自动截割导航和截割轨迹实时调整来完成,并利用数控加工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掘进机在巷道中的工作位置分为对心和偏心两种状态,处于后一种状态时掘进机受到不平衡倾覆力矩影响,振动和噪声都很大,故应采用前一种状态。通过合理设置截割断面参数和切割轨迹参数确保截割头按照预设轨迹完成截割。再利用DSP运动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以提高系统控制精度。例如截割断面尺寸的确定,首先根据理论截割范围,即以回转台为中心的切削球面在巷道横断面上的投影,也就是一个圆形,只要实际截割范围在该圆形内,掘进机都能在改变工作位置情况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截割。将截割参数存于DSP内,就能确定工作路线及工作循环次数。

2.掘进机自动纠偏技术

掘进机在完成截割落煤、装煤和运煤一个循环,进行下一个自动截割之前要进行自动纠偏操作,使掘进机沿巷道中心线前进。掘进机前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通过方向和位置进行判别。判断掘进机方向的元件是三维电子罗盘仪,通过检测掘进机行进方向与地磁正北方向的夹角,即可确定掘进机中性线与巷道设计中心线角度偏差,再利用激光指示仪指向,可控制掘进机沿设计目标前进。判断掘进机中性线与巷道设计中性线位置偏离的执行元件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左面设置2个,右面设置3个。利用超声波回声测距以及精确测量时差就能够测出传感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再通过二轴倾角传感器检测机身与水平面之间的俯仰角以及机身侧倾角控制掘进机沿有利位置前进。利用行走马达、比例电磁阀及PLVC控制单元可调整掘进机行进方向和位置。

3.掘进机煤岩识别技术

煤层和岩石硬度上的差别反映在掘进机截割负荷的差异,具体到截割作业,截割煤层与截割岩层时截割电机的电流、旋转油缸压力、升降油缸压力以致速度等参数都会发生改变,依据同一巷道截割不同层面下煤与岩石的参数值,就可以对煤、岩界面进行判别。截割过程中底板、顶板和两帮可依据这个原则进行识别。例如沿底板截割时,如果截割轨迹在底板以上范围遇到的岩石可判断为夹矸,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控制电磁比例阀降低进给速度继续截割;而在底板以下范围遇到岩石可判断为底板,可不断抬高截割头进行水平截割尝试,直至发现煤层。

4.掘进机监控技术

掘进作业过程中,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可及时而准确掌握工作面信息(如孔隙水压力、掘进速度等),再经过计算机模拟,为工作人员作出合理决策创造条件。自动监测一般依靠上位机采集可编程控制器数据,再由组态软件实现监测,其功能包括参数显示、数据存储与处理、屏幕显示等。上位机采用PC机,下位机采用现场从站和PLC控制系统。再利用相关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地表沉降量预测等功能。

5.掘锚一体化技术

传统临时支护施工采用“一掘一支”即掘进与支护分开进行的方法,严重影响综掘效率,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安全系数低。掘锚一体化技术就是在掘进机上配套锚护装置,不退机完成顶帮锚杆(锚索)支护。该装置由顶架、升降油缸、伸缩油缸、分流集油阀、换向阀及管路等组成,利用掘进机自身的液压系统,通过液压阀切换到支护油路完成支护操作。支护完成后,再通过液压阀切换到掘进作业油路。支护操作不干扰掘进作业,切换简捷可靠。

6.运输自动化技术

一般在掘进工作面工作室对输送机进行集中控制,由控制器对掘进机状态、带式输送机电机开关、除尘风机开关等信号进行联锁控制,利用多功能终端采集输送机机尾跑偏、堆煤、电机电流、温度、速度等数据,根据设定的控制模式,出现故障时控制器自动作出包括急停、扩音电话通知等控制功能,实现运输自动自动化。

7.通风监控系统

掘进工作面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在地面就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工作面的通风状况,并进行实时监控,需要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模式有多种,现举一例说明。监控系统分为地面集控中心、智能通风控制子站、终端设备三个层级。地面集控中心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各工作面通风设备相关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实时显示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信息以及通风风量、风速信息。智能通风控制子站由光纤交换机、隔爆光端机、PLC控制器等组成,可以进行数据采集、通信和对通风机进行控制。终端设备用来采集工作面温度、风量、风速、瓦斯浓度以及通风机电压、电流等信息,并根据智能通风控制子站的指令控制通风机开度或电机转速等。

8.自动探水、排水技术

透水事故是重大恶性事故,危害十分严重。在巷道掘进到断层、裂隙、溶洞时可能发生突然大量涌水现象,所以掘前要对可能突水地段进行探测。探测之后,可以掘进一定距离,然后再进行探测和掘进。这个过程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若能自动测距、自动启停作业,对提高掘进效率和作业安全性是有帮助的。在掘进机上安装激光追踪仪,距掘进机一定距离的支架上安装3D传感器,再在控制柜内设置PLC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探水距离和掘进距离,每掘进到设定距离掘进机自动停止作业,探水并重启掘进程序后才能继续下一轮作业。这个技术可能算不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技术。下面这个例子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排水,其原理是设计由隔爆型液位控制器、电极、低压防爆开关和水泵组成的排水系统。电极用于探测液位,并始终没于水中。当水位达到液位上限后,液位控制器动作,延时后自动启动水泵抽水。同时设置各种保护动作和紧急情况下手动操作功能,防止排干水后电机继续运转而损坏水泵。

9.结语

现代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果,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成套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综掘落后于综采的不正常局面也亟待改变。近年来,许多煤矿与科研院校为此做出了努力。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和述评,希望有识之士从中可以获得启发和借鉴。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2篇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展开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电气工程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促进社会生产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也对国内工业的稳步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电气工程的不断应用社会各种生产活动才得以高效的运转,所以管理好电气自动化对于保证国内工业生产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在水电厂的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解决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对进一步的保证水电厂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参考,提高了电气工程效率以及可靠性促进了电气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3篇

摘要:

在煤矿资源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柱能源的背景下,对煤矿产业进行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生产已经是必须之举。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实现了提高煤炭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该文主要进行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创新设计的研究,从而对煤矿企业提出更完善、有利的生产控制方式。

关键词:

煤矿;现代化;电气自动化;控制

高效作为一种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矿的利用应该已经得到更加严格的管控,相较于传统的煤矿生产过程,现代化生产更加注重安全和高效,而这种追求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生产,一定依托有大量的数字量和模拟量的控制装置[1],比如对于瓦斯含量进行计量、对通风状况进行监测、对矿井的水泵进行开合控制等工作内容。因此,在提高煤炭利用率、进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管控下的煤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引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基于PLC技术[2]而创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式的控制系统。PLC技术成为解决效率、安全问题,实现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有效、便捷手段。煤矿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使煤矿开采流程简化的同时保证计算机对数字和程序的控制,实现煤矿高效率同时高安全性的生产。对于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旨在以更低的构建成本,来提高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使用性能,进一步促进煤矿的生产、运输和存放等过程中的高智能化、自动化以及现代化。

1、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在我国有着很多的应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无论对日常生活或是工业生产都有着不能缺少的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从本质来说,就是将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即实现最高性价比。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单片机[3],其组成的主要部分包括电源、断电设备、防水设备、通风机等。在系统组成中,选择单片机时需要与工作环境适应,且操作时应该非常谨慎,切实避免漏水等事故发生。单片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CPU信号的变化进行控制,在煤矿的工作条件下,安装单片机可以做到保护作用。具体来说,单片机会对电流变化进行感应,通过程序实现电流—电压信号的转换,同时进行信号的转换。数据进行转换式采集后,通过电脑显示,通过控制设备配置的基本参数,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完整保存。单片机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实行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断电保护和通风。

2、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现状

3、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创新设计研究

创新设备系统煤矿的开采,现代化式应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即意味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利用更加高效,选用PIC设备之前,必须进行整体性系统状态和功能的评估。若只对煤矿开采中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可以选择微型设备。但是矿井中,水位高低直接影响着水泵的工作状态,所以对PIC的选择上就必须选择大型设备。在优化设备系统上,使设计要求水平更高并对矿井实施全方位实时监控,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实现这一内容,可以全方位对矿井下的情况并数据进行掌控。另一方面,在编程程序上,当前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手控编程、PIC编程和计算机编程。三者并没有绝对优劣,手动编程适合数据较少时使用,PIC编程适合大规模的采矿需求,但是范围有限制。计算机编程和PIC编程的结合,能提高效率但是耗资大,以上多种编程组合方式中,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创新时,应根据当时情况的需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完成编程方式的选择。

创新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的优劣对于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至关重要,对系统软件进行创新,意味着对于不同变化条件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满足,即提高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对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进行系统内部软件的处理,处理得当则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对系统内部软件的处理,应用直观的图表来展现组合装配,不仅是PIC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技术上的难点。系统创新或优化的工作,应该从自身的规模进行,在了解煤矿开采工作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工作设计,选择软件的参数,并且进行合理搭配,使优化/创新之后的系统可以与煤矿的实际运行情况相匹配,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对工效和质量的提升。

创新系统硬件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可以互为参照,缺一不可,都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属于重要部分。简单来说,系统硬件主要会涉及到输入及输出的设备。相应的,对系统硬件的优化也包括两个部分,对输入设备的优化和对输出设备的优化创新。其中,对输入设备的创新以PIC设备供电电压为基础,一般电压在85~240V之间,考虑到煤矿的实际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所以需要对安装电源进行净化,过程需要特定的方法考量。电路的创新,通常选择滤波器和变压器,两者进行结合就可以对电压进行较好的控制。输出设备的创新,则需要对指示标准和调试的装置进行选择,一般可以采用晶体管的输出方式,此种方法可以保证反应速度,同时对电流频率有益。

4、结语

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并将持续作为重要资源为我国使用,不论是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业发展中,在这种背景下,对煤矿开采工作进行完善就十分有意义。对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创新研究,是对该自动控制系统性能进行提高的有益途径,只有创新系统的内部元件,并更新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控制作用,对煤矿开采效率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都有很大帮助。煤矿产业对PIC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加速煤矿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整个系统的运算和编程效率得到提升。如该文中讨论的结果,创新设计重点可以在创新系统内部构建,保证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的稳定,且创新系统软件和硬件,以电路的自身条件和运行的环境来结合确保电压的稳定和在正常值范围。在这种保障和发展条件下,煤矿产业将继续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支柱,良性、可持续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礼崇,郜祥,王焱,等.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2(1):127-128.

[2]刘琴.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4):159-160.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教学;校内实训;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14901

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是培养专职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其教学不仅仅涉及到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实行高职电气自动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同步教学是对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的最好方法。在高职电气自动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同步教学中,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其教学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结合理论知识,开展校内实训活动

为突显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训的目的,高职院校应该让学生们大多数的时间用在企业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让学生们走入生产一线现场,接受企业一线的技术和设备,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一毕业便可以进入企业参与工作。但是,许多高职院校设计的企业实习时间跟学校理论知识学习时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集中安排的企业实习将不利于高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及时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理论知识跟实践的结合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创建校内实训基地,让他们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及时地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因为学生们只有在了解和实践各个电气自动化操作过程后,方可对工艺技术进行应用和创新,才能加深对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所以,高职院校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创建校内实训基地势在必行。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们可以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及时地投入到电气自动化工作现场进行实践,也可以及时的接触电气自动化所需要的器具,让课堂上的内容及时地深刻地渗透到学生们的头脑之中,从而为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创建校内实训基地过程中,可以分为电气自动化实训室、设备实训室、主体实训室、基础实训室等等。在每个实训室中都摆设有电气自动化工作现场应有的工艺实体,从而让学生更生动、具体的接触电气自动化工作实际操作过程。

2创建理论、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电气自动化师资力量

高职教育中,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中,高职电气自动化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要从电气自动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出发,同时还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求教师兼有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不然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电气自动化人才。为了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对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教学要求,要求教师们更多时间的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同时要求电气自动化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倾向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定期不定期的对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教师展开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让更多的电气自动化教师具有专业技能,让更多的电气自动化教师获得相关的高等级技能证书。再者,高职院校除了对校内电气自动化教师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加强校外兼职电气自动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定向的向一些企业聘请那些一线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电气自动化教师,授予学生们实践技能和参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总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提升专任教师中拥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的比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途径,实现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发展,优化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要求对在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再培训,有计划的安排他们进入企业挂职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企业实践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升教师们的实践教学更新能力。从而随着企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技术、方法更新较快,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师应该跟进实践工艺、技术的发展速度,及时进行实践经验课的补修。

3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应该强调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在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创新意识的能力。其次,应该建设一套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使实践教学有一个有效的标准,设计一些可靠的评价指标。从而最终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这一套综合考核体系不但要涉及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且还必须涉及学生在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表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于是,高职院校应该创建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奖励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创新奖励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经费使用制度。同时对实践教学实行实践学分制度,让学生既有一定的压力,又有一定的动力,促使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必须结合理论知识,开展校内实训活动;必须创建理论、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电气自动化师资力量;必须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5篇

摘要

本文阐述了国内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并结合国外的一些新发展,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发展现状 趋势

1 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范围较广,包括配电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馈线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包括配电系统所有硬件设施和控制流程,通过输电、配电和用电实现配电自动化流程。变电站自动化通过馈电自动化实现系统监控和管理。而馈电自动化方面,则是高度集成化,除了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包括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监测、电能质量等监测,还集成了断路器监视功能,逐步发展成为智能化开关。

2 电气自动化发展史

伴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如今电气自动化已经走出了工厂,并且在办公、交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时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晶闸管出现,标志了运动控制新纪元的开始。继后出现了交流变频技术和全控制式器件GTR等,即电力电子器件第二代。第三代器件包括IGBT和MGT这类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而第四代器件则由功率集成电路PIC构成。

(3)交流调速理论发展。德国学者FBlasche提出了交流电机磁场定向远离市,并得到德国大学教授Depenbrock的继承和发展。教授D继FBlasche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思想,并将它推广到了弱磁调速范围。这一控制思想具有结构简单、思想新颖、信号处理物理概念明确的特点,属于高静动态性能的新型交流调速方法。

(4)通用变频时期。通用变频器是一种系列化、批量化和占市场量最大的中小功率变频器,经历了由普通功能型U/F控制型到高功能U/F型再到高动态性能适量控制型的发展过程。

(5)单片机发展。由于占主导地位的MCS-51单片机的8位机功能简单,指令短小,后来就有了适合大批量生产的PIC系列单片机的推广和使用,其可靠性和保密性都非常高。

3 国内电气自动化现状

平台开放式发展

直到OPC技术的出现,Microsoft 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和IEC61131的颁布,为电气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PC技术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而现在基于PC技术的控制系统具有灵活和易于集成特点也正在被广泛的采纳和应用。

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6篇

电气自动化设计论文

1.电气自动化及节能设计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它在提高工作效率、运行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绿色工业革命”的兴起 ,节能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

由此,为了消除谐波,从节能的方向考虑,电气自动化应主要从变压器、无功补偿、有源滤波器等技术上下功夫,可以利用减少电路的传输损耗、优选变压器、补偿无功、使用有源滤波器等方法来使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2.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

电气工程的设计

在电力工程中,要达到节能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电气工程的安装、设备等的设计。只有在第一步都做好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其后的设计与完成后使用时达到节能的作用。

①优化配电设计。

电力系统就是要为安装这个电气系统的工程中需要用电的设备提供一个必要的动力。因此,在整个配电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适用性。对于适用性而言,应该满足用电设备对负荷容量与供电设备等可靠性的要求,还应该保证电气设备对控制方式的要求等。在配电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用电设备与电气设备的要求之外,还要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易控、灵活、可靠等。

在配电设计的过程中其次要考虑到的就是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而对于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而言,首先就必须保证导线的绝缘性良好,然后在进行走线的时候应该保证各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另外还要保证导线的负荷能力、热稳定和动态稳定的裕度,以确保在电气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用电设备与配电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电气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②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电气系统中最好选用节能设备,从设备的选择就开始为电气系统的节能打下基础。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均衡负荷、补偿无功、减少电路损耗等方法来使得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节能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配电设计时可以合理的调整负荷以及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电气系统的安装或是运行过程中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提高电源的综合利用率与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间接或直接减少电能的损耗。

电气系统中的节能技术

①降低电能的传输消耗。

电能传输时,因为导线有电阻从而会产生有功功率的消耗。但是线路上的电流是不变的,所以,为了降低电能在线路上的传输消耗,只能降低导线的电阻。事实上,导线的电阻和导线的截面积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关系,而和电导、导线长度成之间成正比关系。即要想降低导线的电阻,就必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选择电导率比较小的材质当作导线,从而降低电能在电路上的消耗;其次,缩短导线的长度。

从而在布线的时候,让导线尽可能走直路,以免过走的弯路太多,以缩短导线的长度;最后,变压器尽可能接近负荷中心,以缩短供电的距离。其四,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所选择的导线的横截面积尽可能大一些,利用降低电阻减少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②选取变压器。

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必须满足如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应当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从而降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的消耗;第二,为了使得通过的三相电的电流维持平衡,应当降低变压器自身的消耗,最好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单相自动补偿设备、将单相用电设备分别接在三相电源上等方式从而减少负荷不平衡。

③无功补偿。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7篇

摘要:

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引入智能化技术,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升级,不仅自动化控制效率有所提高,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对电路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备损坏。本论文针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技术

引言

1、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2、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智能化技术所具备的特点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无人化超控

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在于,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得到认可。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节中,所调节的是鲁棒性(Robustness)、下降的时间和系统响应的时间。通过对各项参数的调整,就可以将自动化控制工作调整到自己所需要的状态。智能化技术环境下,电气设备得到调节,就可以实行自我控制的作用,由此,实现无人化操作控制,人力成本得以降低。

智能化技术并不需要控制模型

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在于,使得自动化控制器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面对复杂的动态方程,不会产生难以控制的现象。与传统的控制模型相比,自动化控制器应用智能化技术,工作效率都会有所提高,而且还能够对未来的运行情况作出预测。

使用智能化技术对于不同数据的处理存在着一致性

智能化技术对于不同数据的处理,所使用的是智能化控制器,无论是输入任何的的数据,都可以做出准确的评估。即便是一些数据不属于是常用数据,通过运行智能化控制器也会获得准确的结果,而且还可以自动启动评估功能。智能化控制器的控制对象具有较强的变更性,对于控制对象就会产生不同的控制效果,要实现全面控制是难以实现的,所以,需要对该技术进一步完善。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诊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

电气工程系统运行中,如果存在故障,就需要进行诊断。如果采用传统的诊断方式,就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这种诊断方法不仅诊断的准确率不高,而且很难得到正确的病因。但是,这种技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数据上存在误差,就必然会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但是这种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人工诊断的效率必然会很低,导致故障不能够及时发现,更是难以查找到故障原因,所以,对于故障难以及时处理,必然是后果非常严重。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对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而且还可以远程控制和监督,通过实时跟踪进行检测诊断,由此可以避免系统运行中存在潜在的问题。

应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的设计进行优化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8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技术论文: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论文

1、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

远程监控式理念

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高技术、高难度的新技术,是指利用电脑终端对其他各个地方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电缆使用量,节省安装支出和材料使用的成本,还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组态灵活性和可靠性,获取更高效益。但监控式对传输信号强度依赖性较高,电气工程的通讯量通常较大,加之现场通讯速度较低,在信号较差时远程监控式便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更适合于系统控制范围较小的情况,在全自动化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并不适用。

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

所谓集中化即指将所有的系统运行项目控制在一个系统中集中管理、运行,这种设计理念操作简单、对控制站的要求较低、在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较为简洁。单一分散的监控不管是在处理器安装方面还是在电缆铺设连接方面,都十分繁琐,而且大量的单一电缆搅合在一起,处理器增多就会影响处理速度,使处理速度大为降低,这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除此以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也会受到影响。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支出,还可以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快捷,促进电气工程的高效有序运行,满足工作新要求,因此,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理念

现场总线监控式技术在当前的电气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究其原因不外乎其高效性的特征。这项技术具有实践性特点,是在大量应用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不同间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是这项技术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主要的工作方式是现场安装,同时不断优化电缆连接技术,以能够有效降低电气工程中设备的投入成本。在优化电缆连接技术、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设备的隔离和端子柜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运行,还可以增加运营效益。

2、电气自动化实现方式

计算机自动控制、调节、操作的实现方式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9篇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求更高,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与系统工程、信息论、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又对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电气工程中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保证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利用数字监测系统可以对电气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为电气工程后期维护提供充分的保障,从而充分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的重要目的。因此,必须不断优化自动化技术,使自动化技术可以在电气工程运行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的重要作用。

1 自动化技术的特征

性价比高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为电气工程在自用、自查以及自诊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提高电气工程的通信能力,丰富决策信息量,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标准化程度,保证良好的智能形式和结构清晰,有效节约成本,为电气自动化安全运行、生产提供充分的保障。

自动化技术具有性能良好的开放系统,将这种系统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链接技术,将联用仪器和技术进行准确的衔接,对复杂的自动化任务进行有效的分析,将数据联用和串行,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对优化处理方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创造出了非常好的性价比,对电气工程在工业行业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操作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对系统中传送的信心进行传达和指示,操作非常简便,其的操作流程充分实现了自动化,可以独立对信息进行判断和辨别,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从而最大限度节约成本,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和闲置,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实现电气工程运行的效益最大化。开放式的平台可以提高代码的使用效率,这对缩短编程周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微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实现电气工程运行的重要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气工程应用的趋势

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这对提高电气工程整体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呈现出非常好的趋势,目前,管控一体化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具有信息整合和集成方面的优势,在通讯电气工程合理应用管控一体化的自动化技术,将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的电气工程应用信息处理完,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电气工程中运用自动化技术是具备合理性的,这主要是由于自动化技术的特征,首先,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监测的作用,在电气工程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保障作用。其次,利用自动化技术的自动监测功能,可以为电气工程后期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电气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电气工程运行的重要目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气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实践

自动化技术是由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电量控制系统三个部分构成,根据电气工程不同的运行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水电厂自动系统与火电厂自动系统。实践证明,无论是以水发电的形式,还是以火发电的形式,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同点。

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在保证电气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电气工程的性能,这就要求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必须具备水轮发电机系统和调速装置等模块。根据电气工程特征,采用合理的自动化技术,实现电气工程运行安全性以及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目标。合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电气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0篇

关键词 CDIO模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Study of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Syste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based on Concept of CDIO//LU Min,

GONG Lijiao, ZHAO Mi, CAI Xinhong

Abstract Based on CDIO model analysis, found the Shihezi Univer-

sit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major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problems through compared with electr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DIO mode and the specific data analysis to build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CDIO mod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major; curriculum provision

1 CDIO背景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电气类,目标是培养具有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并且能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1-2],具有典型的工科学科特征,即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科[3-4]。

CDIO分别指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

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工业大学、皇家技术学院和林雪平大学在2000年提出的一种工程教育改革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目前已有全球97所相关工程类高校加入,代表了新世纪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IET: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kills & Demand in Industry Annual Survey)。CDIO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工程师的工程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取得,4个步骤代表了一个工业系统或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5]。

2 案例研究与比较

本文以提出CDIO理念的工程高校之一的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电气类专业本科最新设置为例,分析该校电气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并与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对比,提出新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科学系核心课程设置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最新的核心基础课由2门学科入门课、3门基础课(4选3)和3门专业课(4选3)组成,其中2门入门学科为实验课,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于传统授课形式,该专业的课程设置采用实验理论实验的授课方式。以实验课程入门,可以使学生参与理论模型推导、归纳和验证环节,加强基础概念认知,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且通过后续的专业实验课程能够再来验证前期形成的理论,这样就构成整个学习与实践的循环。

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教育中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工程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特点,对比目前正在实施的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3级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设置,发现目前石河子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人文,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培养计划中工程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独立,课程衔接性较差,课程内容较少涉及工程实际;

2)培养计划中工程科学和基础科学课程较少,专业技术课程比例过高,导致学生对于基础的科学知识没有了解;

3)轻视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课程计划中人文社科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

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分配不平衡,选修课程数量不足,必修课比例过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有限。

表1中列出具体的数据,并且给出调整的方向和大小。

3 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模型重构

数据分析与结论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与CDIO模式下的培养计划中各类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相比,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计划的课程结构模块存在偏高或偏低的比例差距。这不仅反映了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电气工程专业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根本性问题上的差距。因此,想要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模型的重构,不仅仅是对课程结构比例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对工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目前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还是采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模式,这种模式下课程虽然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各个课程之间关联性较差,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实际工程能力较差。所以,基于CDIO理念重新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就要改变目前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授课方式,将整个学科看作一个整体,按照知识接受程度规划课程进度,并将能力训练或项目设计交叉其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知识、能力和创新培养一体化。

基于CDIO理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模型 分析目前培养计划不足,借鉴CDIO理念,提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该课程体系模型中,从左到右是按课程或项目的时间进度安排,从下到上表示可以同时开展的课程。整个课程体系模型清楚地显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组织形式,理论与实践知识相互支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培养为主线。课程体系模型中按照系统化理念分为三级项目,其中,―级项目用以提供基础工程的经验和能力;二级项目为学期项目,主要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课程群学习,并以课程群为基础,推动课程计划中―级项目的开展;三级项目属于课程群内课程间或课程内的小规模设计实践活动,可以根据课程自身的内容和特点灵活安排,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二级项目的开展。

2)围绕核心课程的课程群。在课程组织方面,为了推动和促进二级项目的实施,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按照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组织,形成相关核心学科课程群。

4 总结

本文首先探讨CDIO理念下课程结构组织原则,并具体分析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计划与CDIO标准专业课程计划相比存在的差距。通过差距分析,认为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在课程设计、课程计划的顶层设计和课程体系结构要素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本文重新构建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型,以系统化的三级项目为主线,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并按照核心课程构建课程群,实现知识、能力和创新培养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邢贵宁.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潘再平,黄进,赵荣祥,等.全面优化本科教学平台,培养电气工程创新人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1):20-23.

[3]陈晓英,任国臣,巴金祥,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8(2):51-53.

[4]马桂芳,吴春富,谢煌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湖北理工W院学报,2015,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1篇

【摘 要】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正逐渐推广运用节能设计技术。并且节能技术将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电气自动化着手,分析并探讨了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认为电气工程的设计及电气系统中的节能技术两个方面入手,可以使得节能技术能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发挥出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分析

1.电气自动化及节能设计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它在提高工作效率、运行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绿色工业革命”的兴起 ,节能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

由此,为了消除谐波,从节能的方向考虑,电气自动化应主要从变压器、无功补偿、有源滤波器等技术上下功夫,可以利用减少电路的传输损耗、优选变压器、补偿无功、使用有源滤波器等方法来使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2.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

电气工程的设计

在电力工程中,要达到节能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电气工程的安装、设备等的设计。只有在第一步都做好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其后的设计与完成后使用时达到节能的作用。

①优化配电设计。

电力系统就是要为安装这个电气系统的工程中需要用电的设备提供一个必要的动力。因此,在整个配电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适用性。对于适用性而言,应该满足用电设备对负荷容量与供电设备等可靠性的要求,还应该保证电气设备对控制方式的要求等。在配电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用电设备与电气设备的要求之外,还要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易控、灵活、可靠等。

在配电设计的过程中其次要考虑到的就是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而对于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而言,首先就必须保证导线的绝缘性良好,然后在进行走线的时候应该保证各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另外还要保证导线的负荷能力、热稳定和动态稳定的裕度,以确保在电气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用电设备与配电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电气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②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电气系统中最好选用节能设备,从设备的选择就开始为电气系统的节能打下基础。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均衡负荷、补偿无功、减少电路损耗等方法来使得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节能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配电设计时可以合理的调整负荷以及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电气系统的安装或是运行过程中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提高电源的综合利用率与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间接或直接减少电能的损耗。

电气系统中的节能技术

①降低电能的传输消耗。

电能传输时,因为导线有电阻从而会产生有功功率的消耗。但是线路上的电流是不变的,所以,为了降低电能在线路上的传输消耗,只能降低导线的电阻。事实上,导线的电阻和导线的截面积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关系,而和电导、导线长度成之间成正比关系。即要想降低导线的电阻,就必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选择电导率比较小的材质当作导线,从而降低电能在电路上的消耗;其次,缩短导线的长度。

从而在布线的时候,让导线尽可能走直路,以免过走的弯路太多,以缩短导线的长度;最后,变压器尽可能接近负荷中心,以缩短供电的距离。其四,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所选择的导线的横截面积尽可能大一些,利用降低电阻减少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②选取变压器。

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必须满足如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应当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从而降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的消耗;第二,为了使得通过的三相电的电流维持平衡,应当降低变压器自身的消耗,最好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单相自动补偿设备、将单相用电设备分别接在三相电源上等方式从而减少负荷不平衡。

③无功补偿。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专业英语,顾名思义,以英语讲解专业知识,是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了解国外学术及业内动态,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后参加学术会议、听取国外学者的演讲报告、学术讨论会、出国留学或参观考察等提供基础。专业英语也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使学生能够对国内外的行业现状、研究前沿、研究难点和研究热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可以认为,专业英语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一个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深化既得知识,扩展专业知识领域,了解专业领域的全貌,洞察该领域中技术和理论研究的前沿,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创造条件。

电气工程专业涉及面广,设置课程包含“电气工程”、“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内容,与之相应,专业英语也应涵盖这些内容。因此学习专业英语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区别于基础英语的学习。为了使学生顺利地从基础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并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相结合,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与安排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一、教学内容

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为此,专业英语课程对内容和教材的要求就不能局限于用英语念原文、翻译课文、用中文讲解难点、用中文解释重点,这样就很难把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区分开。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主要包括构词法、翻译和写作的内容。构词法主要介绍电气工程专业英语中一些常用的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合成词等构词方法。大学生掌握了构词法,就可以达到对专业英语词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熟练和掌握构词法是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为以后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资料、学习新的词汇做铺垫,也是扩展词汇量的一种高效方法。翻译是针对专业英语的句子特点,比如长句多、句子结构复杂等,介绍其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涉及词义选择、语序的变换、用词的增加和省略等内容。掌握翻译技巧是学习专业英语的更高一层次要求。翻译要做到信、达、雅,符合中英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写作是比专业英语翻译更高一层次的内容。英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熟悉应用文写作有利于帮助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工作、熟悉工作。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奠定了基础。这三方面内容是专业英语教材内容中要讲解的重点。

学习专业英语,除了以上这些内容之外,内容安排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越新越好,内容应与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前沿热点保持同步。鉴于此,笔者认为,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内容可以选取一些国外相关专业技术期刊或报纸上的文章,并且要与时俱进。每学期安排几个学时,专门用来探讨这些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第二,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兼顾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知识与前沿热点之间的联系。教材中的内容是一些基础的专业词汇以及基本的原理介绍。通过教材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基础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以及一些词法和句法特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锻炼出一种能够终生受用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立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不会调动起来,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实现过程,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1.采用启发式与交流式教学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内容本身比较枯燥,而且难于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思考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自由交流,无障碍地发表见解,在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枯燥的学习内容也变成了有趣的内容不容易忘记。例如在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比较多,笔者启发学生运用构词法,如前缀、后缀、合成词等联想和记忆更多的单词,并让学生课下制作单词卡片在课堂分组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由的交流中找到单词的规律,激发兴趣来记忆;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给一些单词增加适当的图片解释以活跃课堂气氛。

2.觅食发现法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方法因课程、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其关键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笔者认为,应该从“讲、议、读、练、评”这几个方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讲,是让学生上讲台来讲,改变教师讲一课堂的做法。比如教材文章,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阅读,自己归纳。在下一节课,以自愿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由其他学生来补充不足,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点评。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得到了交流的机会,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3篇

关键词:技术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_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上。

在高职教育层次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论及本专业领域的核心技能,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适应企业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构建服务于地方经济、适应时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按照《_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求知、求技、求职、求升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

1.坚持工学结合原则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角度出发的教育。人才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体系构建的全过程,才能凸显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学校应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对接平台和长效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标准,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贯彻全面育人方针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文化素养、娴熟的专业技能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使学生具有成长、成人、成才的基本本领和职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3.搭建通用技术平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应用领域广泛的宽口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要考虑“学技终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线,坚持通用技术原则,搭建“平台+模块”基于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用技术应用能力,从重视增强学生的岗位针对性及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拓展到增强学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适应性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从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技术使用能力拓展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4.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决定》中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参照国际知名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开发“课证融通”类课程,把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中,将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5.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针对高职层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做好课程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开展分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结构特点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未来职业成长规律,从职业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系统设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提高为目标,实现了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一贯通、四迭代、一全程”,纵向并行,横向交叉的“1-4-1”的结构。“1-4-1”的内涵是:“1”是突出知识应用性的“通识课程”贯通文化知识素养培养;“4”是突出理论及技术应用性的“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实现迭代递进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1”是突出技术应用与创新性的“专业实践与创新”实践环节,全程展开“一技之长”的培养。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基础、体育等课程组成。这类课程以人文素质和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课程可以分级,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辅以文化素质选修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陶冶人格、传承文化和提升人文精神,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这类课程设计成理论课程或“理实一体化”课程或整周开设的专业实践。在学时安排上,原则上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20%左右;“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应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35%~50%;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占该实践教学总学时的20%左右。1)通用技术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机械类通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是相关学科专业之间比较共性的通常都要开设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通用技术平台课主要包括:机械基础、工程制图与CAD。2)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电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应用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控制技术。3)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是涵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领域主要技术或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必须学习的课程。该类课程是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来确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电机与控制、电气制图与CAD、自动控制系统与仿真、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DSP技术应用。4)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限选课程,多门课程组成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必须选修一个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或社会企事业单位特定需要量身定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开设不同课程模块去培养不同职业岗位方向的学生。“订单班”采用方案内替换“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方式解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和供用电技术两个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制造工艺及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3)专业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低压电工运行维修实训、钳工实训、电子产品装调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光伏发电系统装调综合实训、电气柜装调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

(4)专业创新实践。专业创新实践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由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术讲座等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企业、行业调研报告;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级工的认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装调、单片机应用系统安装与调试等项目的比赛。

2.课程体系专业特点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宽口径的特点,构建了以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方向,三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典型特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强电与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在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宽口径特点的同时兼顾我校该专业的自身特色,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把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供用电方向体现出来。

3.课程体系职业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职业特点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必须体现职业特色。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装备制造业、电力行业(重点针对光伏发电领域)的从事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及维护;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将职业标准融入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参加社会化考试,取得维修电工(中级)、低压电工、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压电工、维修电工(高级)等执业证书,建立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构建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职教育科学、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10).

[2]成建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4篇

1 电气自动化的简介及其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落后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新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以及生产的效率。调查发现,电气自动化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并且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供电,都是电气自动化基础下形成的系统供电。还有我们日常出行所乘坐的各种列车、轻轨也是现代电气自动化的产物。

在工业生产中,各类电气自动化设备也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为现代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使我国在工业生产上的自主性更高,对其他先进国家的技术依托和设备依托降低,这样就使我国的工业经济更加独立,在世界上具有更高的地位。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和核心。

2 电气自动化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在生活中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在生活中的运用相当广泛,可以说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交通方面,我们现在乘坐的各种快速列车,都是电气自动化的产物,例如较为先进的轻轨、地铁以及磁悬浮列车。当然,现在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大部分列车都是依靠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实施远程控制的,可以说没有电气自动化我们的公共交通将会陷入瘫痪,为我们的生活造成不可想象的阻碍。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民用设施也都运用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例如民用报警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都是以电气自动化为基础,没有电气自动化的运用,我们日常的公共安全保障设施也会受到威胁。

电气自动化在生产中的运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近些年来不断的提高,电气自动化也逐渐被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部分,我们都知道现在也是信息化的时代,而这种开放式的平台和IT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促进了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促进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水平。电气自动化主要包括电气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类电气和自动化设备的基本的原理和分析方法。电气自动化现已被应用于供用电、电气设备以及电气控制等电气系统中。另外,电气类设备已逐渐凸显出优势以及重要性,而电气类产品的开发也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是一种与其他传统产业互不相干的技术。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不但可以使传统产业实现高效、高质的目标,促进其更加蓬勃的发展,还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的运用,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最终使电气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实现全面化。并且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在工业生产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设备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控,这样不仅能使各个设备处于良好的运作,还能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

3 电气自动化运用的深远意义

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电气自动化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是我们走进电气化的新时代,在这时候,我们实现自主创新就是重中之重,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地规划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这样在国际社会竞争激烈的趋势下,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样也能够更好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的调动起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突破原有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约束。这样还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快的解决,实现我国电气新时代,打造一流的电气产业,最终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的发展,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电气自动化主要包括电气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类电气和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已经很明显,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的提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高其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广度,这样才能最好的发挥出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都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但是这些方面大多数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就无法把各个工业产业更好的联系起来,无法使电气自动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好。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依托和基础,将各个产业之间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产业链,这样各个产业间就有了更好的联系。这样不但可以使我国的工业产业效率更好,还能为我国更快的迎来新电气时代。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5篇

电气自动化研究论文

电气自动化研究论文【1】

【摘 要】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

依靠科技进步是电气自动化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

对于电气自动化企业,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为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

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此阐述了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并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现状 发展前景

1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的机械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

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管理层的纵向渗透。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产生的数据会保存到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中,而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就可以获取这些数据,进而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的劳动,并且这样获得的数据也是比较准确的,不会存在人为的误差,这样就可以实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有效的管理;其二,就是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

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设备的定义的界限变得模糊,如PLC、控制设备等的定义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

2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电气自动化产品创新

随着我国的科技与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其发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可以说,电气自动化的生产可以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科技含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与控制系统,不断地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电气自动化产业在我国的所有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使得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内部的制度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气自动化产业市场化

企业在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产业市场化的形成问题。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产业的发展都将会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产业也不例外。

企业在不断的对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同时,还要积极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企业的内部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使得企业朝着产业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地靠拢。

只有这样才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电气自动化生产安全化

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应当认识到安防行业技术多系统集成一体化的大趋势。

强调安全控制系统和非安全控制系统的集成。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了,各方面的工作都已经具有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电气自动化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要强调安全控制系统和非安全控制系统的集成,把客户手中现有的非安全控制系统,以低成本的支出进行改善,进而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对于一个成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6篇

摘 要: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初见成效,在保证了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建设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作为建设城市的主要因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文章将就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以及阐述。

【关键词】控制方式 电气工程 自动化控制

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各行各业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地发展,一些尖端科学技术的引入,提升了各个产业中产品的技术含量,这就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1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相关处理

我们知道,通过一定的措施可以有效实现系统在电气方面的自动化,而科学地选择设备,可以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故障的发生率,经实践证明,如果经过长期地检验,系统如果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安全系数,要想使系统中的误差保持最小,必须将原有的物料比例进行一定规律地排列,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电机的转数自动记录,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当时的运行状态来对误差的扰动进行相关的判定,为流量的波形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当今除了动态显示工作流程,大多数的系统都采用了二次开发,这种功能对于扩充系统非常有利,同时为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提供了界面,而为了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一些必要的辅助电气设施十分必要,原因在于其能够使电器组件相互关联、相互协调,而相互关联之后的组合,我们称之为控制回路。

2 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方式

而现对于现场总线的监控方式,集中的控制方式也具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包括集中监控方式维护较为方便,且其防护要求并不是十分高,设计工作相对简单,从集中控制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将其大多数的主要功能集中到同一个处理器,这对与处理器来讲,压力巨大,且任务相对繁杂,这严重制约了处理器的处理速度,而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控制对象数量规模庞大,这会导致大规模的电缆增加,投入的资金也随之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缆所带来的干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而在实际情况中,辅助接点常常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进而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造成了查线困难,维护工作的工作量被大幅度增加,增加了操作失误的可能。

而相对于前两种控制方式,远程控制方式可以大量节省安装的费用,减少电缆的使用量,在节约材料的同时提高性能,且其具有灵活多变的基本特点,但是这种监控方式适用于小系统,对于构建整个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并不适用。

3 介入微机系统

自从人类步入21实际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而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控制技术水平,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电气控制和机炉控制越来越不协调,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充分利用DCS系统,以此来提升控制水准。利用DCS系统可以使电气防失误操作更加简便,同时电气设备的控制与报警功能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电气控制的可靠性,我们知道当今的电力系统是一个各个组件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而其中的用电设备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极易发生故障,而这些设备基本都非常贵重,一旦发生故障将带来较为惨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日常的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力系统有很多地方都与其他系统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今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是远距离、大容量、高电压,此外,运行方式相比以前也复杂很多,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系统中的继电装置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为了适应当前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继电装置,这些新涌现的继电装置较从前的装置的在性能方面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4 自动化控制技术

快速高效自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系统得到数据以后向指定的设备发出指令,这种指令的传输是即时的,而因为各个设备的代码不同,所以指令的错误率几乎为零,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准确程度,同时这种技术的交互能力非常卓越,系统完全可以通过交互实现控制中心的信息反馈,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控制的效率和准确程度。而除了上述优点之外,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十分有利于监控,众所周知,现在的电气工程都是全天作业,人们结合长时间实践积累出的经验加以探究,深夜是系统故障的高发时段,因为这一时间工作人员的精神疲惫,极易造成管理上的疏忽,而传统的模式根本不可能实现系统的全程监控,而数字化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出现在最大限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进而降低了故障的发生几率,保障了工程的稳定运行,真正实现了管理和控制系统的高效性。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其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能,一切工程的前提都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相信每一个工程管理者都明白生命高于一切的道理,同时我们也深知,电气工程的危险性也是很高的,在过去由于机械故障和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出现,使技术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们可以快速地发现系统运行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维修,大大降低了威胁程度。

5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7篇

为了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工程教育与工程界的联系机制,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1],教育部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作为四个试点认证专业之一,电气工程专业的认证筹备会议于2006年4月5日在北京召开,着手起草相关文件和认证标准等;随后的会议又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了相关文件等[2]。

电气工程专业认证首要的关键问题是判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是否符合专业认证通用标准[3]和补充标准[4]。为此,对照上述标准的要求,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课程设置方面的相应改革,为顺利通过专业认证[5]奠定了基础。

一、学分规定与毕业要求学分

我校按照理论课程16学时对应1学分、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30学时对应1学分进行学分设置。根据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8个学分方可毕业,包括理论教学学分和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理论教学占132学分、集中实践环节占3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中的必修课为98学分,人文及社会科学选修课为6学分,其它选修课为28学分。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制定了《长沙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各级各类竞赛,论文和科技成果,科研活动,各类过级考试和职业技能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等,“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或“阳光艺术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学生会或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的活动,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的活动或项目。学生参加上述各类活动并至少获得10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学分不包含在毕业总学分之中)。

二、教学计划的修订

我校对于教学计划修订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一般每隔4年左右就对培养方案进行一次修订,教学计划的修改随同进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修订原则上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教学计划批准后,教学组织和实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表执行。

根据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由专业负责人带头、骨干教师参与,广泛征询学生和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意见,并经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专家评审通过后才确定。2013年在遵循学校指导原则的大前提下,结合学院培养目标,尤其是在听取校外的企业专家对培养方案审核意见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彰显专业特色,增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适应性与工程应用性,同时为了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为合理,针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细节进行了相应调整。例如,增加了本专业直接与工程应用紧密相关的几门最重要的专业课和专业平台课的学时:“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三门课程的课时由原方案的56学时增加为64学时,“高电压技术”课程由原方案的40学时上升为48学时;另外,适当加强了与本专业工程应用联系较为紧密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线性代数”由32学时调整为40学时,“电路理论A(上)”与“电机学A(上)”皆由48学时增加为56学时,并新增了一门选修课“工程力学”;为了使课程安排与衔接更为合理,将“线性代数”提前到第一学年的秋季学期,以便与课程“电路理论A”更好的衔接,将“发电厂动力部分”提前到第二学年春季学期,使其与“认识实习”更好的配合,将比较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提前到第三学年春季学期,以加强其教学效果;将限选课“电力电子技术A”提前到第三学年秋季学期,以便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更合理的衔接;另外考虑到原方案中所设置的高电压专业方向的应用面较窄,往届学生选择该专业方向的很少,甚至无法开班,因此,本次方案中取消了高电压专业方向,但为了适当加强高电压技术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高电压技术综合应用”这门选修课。

三、课程开设体系

根据专业认证通用标准[3]和补充标准[4],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其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和培养质量都以培养目标达成为导向,课程的开设也紧紧契合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要求。本专业课程体系称为“6+1”结构:由人文及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6个模块和课外教育活动模块组成,课程结构比例为:人文及社会科学类课程(含外语)占总学分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工程基础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具体课程开设情况见表1,主要课程的先修关系如图1所示。课外教育活动主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及个性化能力培养,在课堂之外可获得的创新学分(我校普教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折算表见表2)。

四、课程体系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表1、表2和图1所示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通过人文及社会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之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通过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解决本专业中工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工程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国内外最新科技文献的能力;

(4)通过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通过专业类课程的学习,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能正确认识电力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6)通过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等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显然,上述课程体系满足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3]中培养学生“十大”能力的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基础、专业课的学习,满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补充标准》[4]中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工程要求和特别要求条款。通过选修课的设置,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及职业规划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8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技术 专业知识

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较多,其主要目的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制造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与创新能力的学生,使学生能系统化的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型理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这样的专业特征使得毕业设计在本专业教学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高校盲目扩招之后,出现的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知识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在高校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毕业设计内容相对滞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现今的社会中关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对专业进行毕业设计时,一部分的毕业设计在内容上过于陈旧,并非新的理论内容,这就导致毕业设计很难真实的反映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2)学生自身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在高校目前的毕业生中,进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时,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对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方法的使用欠佳,毕业设计中经常出现错误;

(3)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能力较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检索与综合能力不强,个别学生的论文经常出现抄袭的现象。

问题的成因

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后,笔者从自身学生的角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后得知导致该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1)学校的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严重缺乏对毕业设计的考评机制,对毕业设计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强,同时毕业设计的指导机制缺乏灵活性;

(2)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受教师的影响较大,教师严谨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高校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这样就很难保障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致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较低;

(3)学生自身方面存在问题,在毕业来临之际,很多学生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出现假手于他人的行为,对毕业设计的态度不端正,严重的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 优化设计

提高质量

高校开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从上文的论述中得知,高校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较低,这直接反应出了高校的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健全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重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平台教学课程的建设,对电力电子方面的技术、信号和系统方面的知识以及计算机编程方面课程予以重视,并定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必须要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进行严谨的监管,这样才能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提升。

加强设计

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这样的状况很难保障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这对学生的学习和高校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快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薪聘请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优秀教师,来为该专业的学生实施优质的教学活。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课的培训,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另外,对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端正态度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因此,作为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认真的、独立的完成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设计,杜绝投机取巧的行为,秉承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为自己的学业画上圆满的句号。

3 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高校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毕业设计质量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的。因此,笔者在本次的研究中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望本文的论述能促进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管理完善的工作,进而提升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凤,陈根永,杨丽徙,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06):186-187.

[2]伍瑾斐.基于CDIO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3,08(24):60-61.

[3]程海军,陈晓英,孙丽颖,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05):138-142.

[4]陈晓英,任国臣,姜丕杰,等.提高电气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措施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7(02):106-108.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19篇

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论文

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论文【1】

摘要: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在多年的工业生产实践中被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为了能够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提供些许有益建议,本文简略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0.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是非常广泛的,其专业人员必须要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负荷,提高了管理监督和信息传输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不仅是维护工业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同时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撑。

1.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IT技术的介入与融合

在信息化社会当中,IT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IT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每一次革命当中均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IT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走得越来越近,从以往的单纯介入走到现在的趋于融合。

今天的IT技术已经深深深入到了仪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传感器当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20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按照“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软硬件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进行了电气信息大类招生。

一、电气信息类“平台+模块”的“2+2”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至关重要,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构建“平台+模块”的电气信息类大类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入学后的前2年为大类公共平台课,通过前2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从原来4年前选专业推迟为2年前选专业。第3年起按各自专业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选学课程[1],即“2+2”模式。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更能合理的选择专业,可将分专业的矛盾后移;对学生培养而言,可提供更大的学科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类等)、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构成。

二、电气信息类大类平台课的建设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必须优化专业基础课及大类平台课,为更好的开设专业课做保证

三、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讲,控制类相关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另外,我校是以建筑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重点的院校,在建筑工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智能化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3C(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2],将建筑智能化的新技术引入专业教学,扩展专业方向,建筑智能化成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特色。

四、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建设分类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图1为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情况(不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

由图可知,整个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分为五类模块,每类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系列组成,体现了“三电三控”的特点,“三电”即电工电子类中的电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拖动三门课程为电气和自动化专业的三大电,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三控”即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专业基础,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和楼宇控制三类控制领域。

数理类、电工电子类、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在大类平台中开设,即主要设置在前两年,体现了宽基础,兼顾了4个不同专业的基础需求。以自动化应用技术为主线,以建筑电气应用技术为辅线,控制的专业特点及建筑特色相结合,控制类及建筑电气类主要集中设置在专业分流后,充分体现了自动化专业以控制为主的专业特点和建筑特色。

五、结论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不是针对着特定行业、特定工程对象、特定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着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3]。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应用型本科培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任重道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玉泉 马继伟 卢卫娜 林红举 张丽红.“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大类平台课建设” [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0期。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21篇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展开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电气工程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促进社会生产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也对国内工业的稳步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电气工程的不断应用社会各种生产活动才得以高效的运转,所以管理好电气自动化对于保证国内工业生产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在水电厂的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解决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对进一步的保证水电厂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参考,提高了电气工程效率以及可靠性促进了电气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产物,指的是在无人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来控制以及监测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对我国的工业科学以及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水电厂的运行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障水电厂安全运营以及运营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1]。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加快以及国家工业改革不断的深入,国内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也逐渐的变高,所以在各大电力企业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电气自动化能力,及时解决电气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促进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1分析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意义

促进水电厂运行效率的提高

在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有效的促进了运行效率的提升。其中一个方面是促进了运功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水电厂在建设过程中通常都是选择一些较为偏僻的山区,山区的地形以及工程地质条件极大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监测以及维修工作,所以通过应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远程监测以及控制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通过自动化设备的监测实现故障分析同时达到自动维修的目的,使水电厂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提升水电厂的运行可靠性

在水电厂中通过将水的动能进行利用,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电能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提供电力资源。所以一定要充分保障水电厂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在正常运行中的设备要加强监测,传统的监测手段并不能很好的对设备的问题进行监测,只能通过停止发电措施来进行解决[2]。而在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之后可以通过更加先进的算法实现对水电厂运行设备的及时有效监测,同时对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及时的将问题解决,防止水电厂出现停止发电的情况,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水电厂可靠性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

在水电厂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组存在一个最优的工况,在发电机组处于此工况时能够使发电效益达到最大。所以如何让水电厂中的发电机组同时达到此工况发挥最大效益成为了一个问题。在水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通过人为方式来使发电机组发电效益提升,只有通过建立自动化系统利用整体监测与控制功能让水电厂发电机组在最小功率状态时使发电量达到最大,从而使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提升了水电厂的电能质量

在水电厂发电过程中发电电荷是在不断变化的,通过调整发电电荷能够提升水电厂的电能质量[3]。通过人为操作难以实现发点电荷的准确控制所以需要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的实现对发电电荷的监测,从而达到对水电厂中发电电荷准确控制的目的,通过将无功功率以及有功功率进行控制使频率与电压保持稳定,从而提升水电厂的发电电能质量。

2电气自动化在水电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较低的系统集成化程度

在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过程中集成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同时电气自动化的综合性非常的强,我国在进行电气自动化集成控制系统的开发上面仍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国内的系统集成化还不是很高。在我国如今的电气自动化发展阶段开发出来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只能完成部门自动化,对于在集成控制系统中其他的单独子系统,其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形成一个整体。造成国内系统集成化程度过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系统架构[4]。在各个电力生产企业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系统架构以及使用的编程语言不统一,造成各个企业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一样同时缺乏良好的兼容性,导致自动化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的硬件软件开发商也要进行不同的硬件、软件开发,严重影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节能效率过低

由于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水平以及系统集成程度不高所以导致了自动化系统的高功耗低效率的问题。由于没有针对具体适用对象来进行电气工程的设计,导致编程设计工作存在较多的局限性造成了电气自动化水平过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电厂中缺乏一套有效的设备管理系统,无法对水电厂中的生产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符合国内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

在电气自动化的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是质检以及最终报告。在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质量的监管,对以后水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电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导致水电厂的电能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下降。

3完善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的建议及措施

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

国家方面应当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加大投入,增加政策、经济以及技术上的扶持,通过奖励方式促进各科研机构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同时要注意研发技术和产品的专利保护,将科研机构的研发动力进行提升促进机构研制出更具有先进技术以及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自动化设备[5]。各大高校要重视电力自动化专业的开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加紧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电气自动化技能应用型人才,将他们培养成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关键人才,同时电力生产企业也应当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加大资金投入,让相关科研机构开发出适用于自身企业运营的高水平自动化设备,通过这样的措施促进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从而发挥电气自动化的真正有利一面使企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促进企业未来发展。

实现故障有效控制

在水电厂的发电过程中安全可靠地运行是发电工作的前提,如果发电设备出现问题产生了故障会给水电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水电厂的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人身伤害。所以一定要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的控制并处理产生的故障。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效监测水电厂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的情况对于产生的故障点及时的发出警报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保证水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稳定发展。

利用先进监控手段

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及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监控。目前的较为先进电气设备监控手段主要是运用集中架空,处理器通过将每个阶段的电气信息进行集中然后进行统一调控。与分散监控相比集中监控具备了很多优势: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更加便利,可以随时对运行过程中设备产生的故障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5]。在一些水电厂中存在远程监控,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远程监控不需要人去管理。

4结语

在水电厂的生产中引入电气自动化一定要充分贯彻安全生产理念,同时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方式有效把控,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来进行操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水电厂的发电效率提升水电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师洋.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7(8):96~97.

[2]宋成安,周亮.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级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15,14(16):117.

[3]穆婷婷.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与升级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3):56.

[4]刘恒.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16,23(22):000145.

[5]安振.浅论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6(2):00026.

[6]马晓卓.简析电厂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J].大科技,2017,25(12):76~77.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第22篇

电气自动化论文例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大家分享了电气自动化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现代科学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电气自动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其能直接转变成生产力,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每一个电气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电气自动化在今后的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越来越多。本文就是研究分析电气及其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有效应用,为电气工程系统更加稳定、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运用;创新

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前景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电气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像我们现在出门乘坐的轻轨、地铁等交通工具已大都是电气控制,住房建筑中的电力、排水、消防也都是智能控制,农业生产中的大棚技术和无土栽培等也都通过电气自动化来实现实时监控,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也大多是电气自动化。可以说,电气自动化已无处不在,成了我们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通过调控完成的,其完成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所以只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才能使电气自动化更好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只有通过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另外,电气自动化结构的多元化使其运行中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要想降低风险,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引入科学科学的安全方案,从而降低电气自动化运行中非安全领域的成本投入。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模式类型及比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模式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模式类型比较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