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关于地震的古诗(合集21篇)

206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_《梅》

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8、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春晴》

9、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2、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5、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2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8、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9、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0、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11、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蒲松龄《地震》

12、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梅尧臣《鲁山山行》

14、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3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4、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辛弃疾《浣溪沙》

1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6、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

1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2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7、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乐府古辞《古诗

2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9、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30、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3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早梅》

3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37、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3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4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42、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释仲殊《绝句》

43、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44、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

4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6、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4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8、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春晴》

49、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5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5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5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53、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5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8、露气仍荷气,秋风更晓风。——杨万里《晓登水亭》

59、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60、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6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6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64、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6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67、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9、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

7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7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72、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7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74、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周邦彦《蝶恋花

75、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题金陵渡》

7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7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7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8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8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8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84、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邹祇谟《中秋京邸》

8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8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8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4

1、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4、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5、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6、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7、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1、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13、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4、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5、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6、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1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8、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公无渡河》

1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2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鲍溶《襄阳怀古》

22、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23、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24、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25、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6、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卢仝《有所思》

2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8、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29、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3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1、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32、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33、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蒲松龄《地震》

3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5、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3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38、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9、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4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1、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4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43、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4、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45、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4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7、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48、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9、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50、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5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52、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孟頫《岳鄂王墓》

53、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54、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5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56、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57、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5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59、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60、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63、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64、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6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6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6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6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70、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71、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7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7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4、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75、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76、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77、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7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9、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8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5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7、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8、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0、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2、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1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4、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19、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1、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4、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5、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2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8、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2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5、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3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7、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38、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41、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4、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4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4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7、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4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0、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5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5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5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7、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5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59、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6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2、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6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64、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6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6、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

6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68、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_《沁园春·长沙》

69、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70、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7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72、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7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7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77、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78、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79、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8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1、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6

一、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七、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品种。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曾经更换了。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三、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四、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

五、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六、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七、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八、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暖和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暖和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九、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铰剪。”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7

1、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2、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4、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苏轼《后赤壁赋》

5、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7、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8、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9、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王溥《咏牡丹》

10、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1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13、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李商隐《北青萝》

1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15、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6、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于谦《岳忠武王祠》

17、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1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9、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卢纶《长安春望》

20、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李白《长相思三首》

21、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卢思道《从军行》

22、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24、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25、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牛殳《琵琶行》

2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2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29、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30、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2、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3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34、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35、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36、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37、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梅尧臣《鲁山山行》

3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9、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40、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4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3、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4、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5、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4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7、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8、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9、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50、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2、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蒲松龄《地震》

5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5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55、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56、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57、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杜甫《秋雨叹三首》

5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5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0、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61、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6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63、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64、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6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6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67、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68、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69、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70、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7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7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73、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7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5、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76、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77、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78、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曹操《苦寒行》

79、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0、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81、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82、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83、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8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5、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86、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87、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88、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9、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9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91、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92、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93、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辛弃疾《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94、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9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96、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卓文君《白头吟》

97、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咏柳》

98、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柳》

99、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100、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10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02、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上李邕》

10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8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3、《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4、《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5、《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8、《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

潋滟十里银塘。绕岸垂杨。

红楼朱阁相望。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

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

修禊饮、且乐仙乡。

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9、《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10、《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9

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

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七、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抒怀》

十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十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的《山居秋瞑》

十三、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清·王士祯《将至桐城》

十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十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十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十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十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十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二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二十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二十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二十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二十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二十五、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二十六、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唐·李白《赠裴十四》

二十七、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二十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二十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三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十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三十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十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十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三十六、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三十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三十八、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三十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四十、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宋·王安石《庆申正月游齐安》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0

1、《忆钱塘江》

李觏·宋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2、《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3、《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元·钱惟善

白马涛头驾素车,至今犹是诧灵胥。

千年元气淋漓后,八月长风震荡初。

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

5、《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6、《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复向平流。

狂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向阳候。

7、《樟亭观潮》

唐·宋昱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激流高失岸,吹唠上侵空。翕辟乾刊异,盈虚日月同。

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怒湍初抵北,却浪复归东。寂听堪增勇,晴看自发蒙。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工。来信应无己,申威亦匪穷。

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平视,谁能测始终。

8、《钱江借取筑钱城》

五代·钱缪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王及水府,钱江借取筑钱城。

9、《观潮》

宋·齐唐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六螯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10、《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1、《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鲲化,浩荡六螯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中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涌若跤龙斗,奔如雪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12、《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浙江亭》

宋·米芾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伟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

13、《钱塘晚望》

宋·谢翱

钱塘江上夜潮过,秋尽寒烟白露多。

吴越青山明月裹,舟人各唱异乡歌。

14、《十八日观潮》

宋·陈师道

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常共客飘飘。

15、《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轼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16、《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宋·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向,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17、《观潮送刘监至江上作》

宋·陆游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雪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影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18、《酹江月·浙江亭观涛应制》

宋·吴琚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细如一抹。

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

好似吴儿飞彩帜,鹫起一江秋雪。

黄屋天临,水屏云拥。看击中流楫。

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19、《钱塘观潮》

元·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20、《海上纪事》

明·朱淑贞

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

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1

1、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4、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5、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8、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9、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2、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6、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8、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19、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0、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27、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0、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3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3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3、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3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5、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36、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李白《行路难三首》

37、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3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3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4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4、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4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4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49、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50、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2

1、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2、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

3、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4、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廊《忆钱塘》

5、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元·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6、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7、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宋昱《樟亭观潮》

8、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杨蟠《钱塘江上》

9、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王在晋《望江台》

10、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清·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1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观浙江涛》

12、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13、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14、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15、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观浙江涛》

16、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17、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罗隐《钱塘江潮》

18、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_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19、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唐·宋昱《樟亭观潮》

20、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1、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

22、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3、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北宋·王师《十七日观潮》

24、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释文珦《钱塘江潮》

25、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3

1、闲来水上踏青阳。杨基《浣溪沙上巳》

2、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郑板桥《泜水》

3、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沈约《古意诗》

4、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宋之问《始安秋日》

5、水阔山长雁字迟。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6、风清露白,莲红水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

7、雁飞不断天连水。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8、双鸳池沼水溶溶。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9、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10、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12、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13、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14、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5、似春水、干卿何事。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6、浑河水、一线如虹。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17、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8、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9、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20、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1、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2、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23、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2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5、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26、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27、冰绡雾縠谁烘染?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顾太清《金缕曲咏白海棠》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4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2、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4、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5、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6、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8、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9、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0、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1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3、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4、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15、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16、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7、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18、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9、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5

1.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郑谷《莲叶》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4.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5.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二绝》

6.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7.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8.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9.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10.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1.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2.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1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1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6.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17.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苏轼《贺新郎·夏景》

18.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19.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20.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21.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2.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王昌龄《龙标野宴》

23.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李爽《芳树》

24.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6

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谢灵运《初去郡》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5、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清·邹祇谟《中秋京邸》

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北宋·苏轼《春霄》

8、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0、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北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2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24、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2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7

1、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游九龙潭

作者:武则天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5 、题稚川山水

作者: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6 、原州九日

作者: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8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0、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1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19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归嵩山作》

王维(唐)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竹枝词》

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_。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20

1、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荷花》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3、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8、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1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4、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0、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21、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22、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2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2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韦应物《夏花明》

26、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8、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29、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0、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31、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方向《咏儋耳二首》

3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3、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3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5、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36、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关于地震的古诗篇21

赠汪伦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鉴赏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神龙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

失意游走

开元十八年(730年),十二月,宰相张说去世。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今山西省一带)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一月,至北都太原(唐朝开国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全国户数为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为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李白三十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与庶民)家藏一册,梅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三月,韩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五月,张九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为人正直,敢于力谏,张九龄尤以文学才能,道德文章,为世所重。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负责监察督办所辖地区的政治等项),是年长安久雨,京师饥谨,诏令放太仓米二百万石以赈民。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玄宗巡幸洛阳。二月,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地震,房屋倒塌,崩坏殆尽,压死者四千余人。征沼自称生于尧时的道士张果先生,玄宗亲问以治道神仙之术。授其银青光禄大夫(银印上系以青色缓带,以为品位高的标志。副职),位侍中(唐门下省协助宰相起草文书等项的官吏)。

西来献赋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李杜相识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箓(道教的秘文)、授道箓。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寮,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安史入幕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时,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他认为天下乱局已定,此时大唐的情形十分类似于东晋永嘉南渡,正是割据江南的大好时机。因此力劝永王直取金陵,并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怂恿李璘割据称帝意图昭然。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

至德元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渔关,生擒哥舒翰。李白五十六岁。岁初,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永王数次下达聘书,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是最终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永王兵败丹阳,李白自丹阳南逃。旋被搏入寻阳狱中。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宿松县)。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是年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风翔,授右拾遗。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反。五月,肃宗罢张镐宰相,出为荆州大都督长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是年杜甫四十七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溘然病逝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 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李白的诗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 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秋风词》《结袜子》《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李白之死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李白贫病交困,到安徽南部的当涂,投靠在那儿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这颗诗坛上的一代巨星陨落了,享年仅六十有二。关于李白之死,后人有多种说法,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其一认为是死于“腐胁疾”,即病卒说;其一认为是死于“揽月落水”,即溺水说。说李白是病卒的,最早见于李阳冰为李白诗结集写的《草堂集序》,以后的碑碣著述多持此说。范传正写的《墓铭》,说“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宁审乎寿终百年”。李白嗜酒成性,特别到了晚年,“狂饮”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特征,所以醉而致疾致命的可能极大。

李白故里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李白故里江油旅游资源丰富:有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海灯武馆、太白碑林、粉竹楼、太白公园、窦圌山、佛爷洞、白龙宫、金光洞、观雾山、养马峡、蒲家沟、青林口红色旅游景区等。其中青莲镇李白故里、市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景点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

主要成就

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语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代表作品

《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词赋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实际上,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厘米,横厘米。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剑术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