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核糖体总结(汇总3篇)

67

核糖体总结 第1篇

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丙酮酸分子都活跃地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丙酮酸将被氧化并与辅酶a结合生成CO2、还原型辅酶I和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是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的主要底物。除了位于线粒体内膜的琥珀酸序急该宪课导火诉脱氢酶外,参与这一循环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都是游离的。

核糖体的生理功能合成蛋白质。在有活力的细胞中,每个核糖体都与新生状态的多哥肥肽链相连,形成多聚体。核糖体蛋白质成分的逐渐去除不影响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核糖体蛋白组分仅在维持形态和稳定功能中起作用,16S友xxx法RNA可能在转录中起作用[3]。

核糖体总结 第2篇

基础研究

核糖体是由罗马尼亚籍细胞生物学家xxx埃米尔·帕拉德(George Emil Palade)用电子显微镜于1955年在哺乳类与禽类动物细胞中首次发现直径20nm,富含RNA,能够制造酶,他将这种新细胞器描述为密集的微粒或颗粒。一年之后,A. J. Hodge等人在多种植物的体细胞中也发现了核糖体,可是当时人们仍无法将微粒体中的核糖体完全区分开来。后来,xxx帕拉德以及xxx特·克劳德和xxx汀·德·迪夫因发现核糖体于1974年被授于xxx生理学或医学奖。

虽然核糖体作为一种细胞器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被发现,但对这种细胞器仍没有统一的命名。直到1958年,科学家理查德·B·罗伯茨才推荐人们使用“核糖体”一词。

20世纪末各种显微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微观事物的研究上了一个台阶。2000年,Poul Nissen等人测得核糖体大亚基中正在形成的肽键周围范围内除了23S rRNA结构域Ⅴ的部分原子外,不存在任何核糖体蛋白质侧链原子,从而证明了核糖体是一种核酶。

核糖体及翻译系统中的相关分子(例如一种被称为翻译装置(translational apparatus)的分子)的结构及功能是20世纪中期研究的热点。直到今天,该领域的研究仍十分活跃。

精细结构研究

21世纪初,在人们有能力对亚显微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研究后,描述核糖体结构的精确度达到十分之一纳米。

2000年,最初几份关于核糖体原子级结构的论文连续发表:最先公布的是属于古菌中的死海盐盒菌(Haloarcula marismortui)核糖体50S亚基的结构图和属于细菌中的抗辐射奇异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不久之后,属于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Thermus thermophilus)核糖体30S亚基的结构图也被公布。紧接着,又有一份更精细的结构图被公布。九年后,xxx拉曼·拉马克里xxx、xxx·施泰茨和xxx约纳特因为确定这些核糖体的详细结构和机制而被授予2009年xxx化学奖。2001年5月,上述几份结构坐标被用于重现精确到Å的嗜热栖热菌完整的70S核糖体分子结构。

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的30S亚基的三维分子结构图。分子中的淡蓝色部分为蛋白质,淡橙色部分为RNA单链。

两份关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70S核糖体结构的论文则于2005年被发表。论文中描述了使用X射线晶体学方面的技术获得分辨率高达Å的中空核糖体(未结合mRNA或tRNA的核糖体)的结构。在该篇论文发表两周后,一份基于冷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结构图被公布,该图以11-15Å的分辨率描绘了核糖体中一条刚合成的肽链被输入蛋白质输出通道(protein-conducting channel)的画面。一年之后,结合了mRNA和tRNA的核糖体的原子级结构图由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以Å的分辨率及Å的分辨率独立绘出。这些结构图使人们最终看到嗜热栖热菌核糖体与在该核糖体经典区域中结合的mRNA、tRNA一起反应的细节。过了不久,核糖体与一些含有夏因-达尔加诺序列的长链mRNA的反应也被在Å的分辨率下可视化[5]

核糖体总结 第3篇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质核糖体以其分布状态分为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与膜结合核糖体(membrane-bound ribosome)两类。同一种生物的游离核糖体与膜结合核糖体在结构上是没有区别的,它们的不同只在于两者在细胞中分布位置上的差异。

游离核糖体

由于细胞质在整体上处于还原氛中且常含有高浓度的谷胱甘肽,所以具有二硫键的蛋白质(二硫键由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不能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

状态转换

膜结合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