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模仿演讲总结(必备7篇)

84

模仿演讲总结 第1篇

我从200*年8月1日回到酒店,至今已有五个月的时间,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动酒店企业文化建设,设立酒店学习园地

充分利用酒店职工食堂墙面,在全酒店员工天天都到的地方,让大家充分利用吃饭的空时间进行学习,进而拓宽和增加员工的知识面。学习园地的主要栏目有《安全保卫》发表一些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的安全知识;《案例精选》的内容时发表一些酒店日常接待服务中的案例,让员工在案例中学到工作技巧和应该避免错误的事情发生;《工程维修》《客房世界》《餐饮天地》《公共营销》的内容时发表各部门的专业知识,让管理人员和员工加强记忆学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操作使用;《发表园》是培养员工的写作意识,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作品,进而增强员工的学习意识。《感谢墙》发表员工之间的感谢信,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助,被帮助人要一些干写信的形式对帮助人提出谢意,以激励全体员工发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营造一个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温馨氛围。《光荣榜》《曝光台》是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酒店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工作积极的优秀员工等都要在光荣榜上进行通报表扬,让其成为学习的榜样,号召大家进行学习!对违章乱纪的员工进行曝光,通报批评!树立反面典型以教育全体员工。《活动剪影》把酒店各种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员工面前。《节日知识》一年之中,到了哪个节日,就把这个节日的由来、传说、意义等知识发表出来,以扩大员工的社会知识面。《行业报道》搜集恒业内最新的发展和报道让员工学习,接触新鲜事物,更新知识。

总结:

以上的知识栏目主要是让员工扩大知识面,去自觉学习,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是真正自觉学习的员工很少,缺乏的是一套有效的学习机制。如:各部门的主管要对学习园地的知识进行定期考核,达不到标准这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对学习成绩优秀者怎样进行奖励等?来督促和激励员工进行学习!这项工作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我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也是我200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座的各部门主管也应该想一下,这项工作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做?

二、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措施

1、工作计划

要求各部门管理人员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内容列出计划。作为管理人员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目标,从上班开始到下班结束,根据工作时间,列出自己每天要做的具体工作,按计划进行,避免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东西,到处乱撞,见到什么抓什么,昏昏耗耗,一天过去自己也不知干了什么?根据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会井然有序,工作出效率。

2、对中层管理员进行培训

管理要从管理人员抓起,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事业,重要的是思想,思想不重视,干能工作就干不好。培训管理人员首先就要端正管理人员的思想,要让管理人员明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一个多变的时代、悟性的时代、眼光的时代。有位外国专家说:二十一世纪,不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一场产品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二十一世纪,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产力。学习新的知识,摄取新的信息,xxx的观念,就是积累无形的资本,就是xxx自己的账户里面存钱,就是望自己大脑里面进货。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可以没有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功!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60年代,知识倍增的周期是8年,70年代减少为6年,80年代缩短为3年,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一年就增长一倍。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的知识每年以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在培训个管理员时曾明确提出“二十一世纪的选择,要么选择学习,要么选择淘汰”让大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该如何对待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针对管理人员培训,我整理了《凯旋大酒大酒店管理人员培训教材》,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导大家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有‘管理人员的管理艺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部门管理员’等知识;有客房部、餐应部、营销部、质检部等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为了不影响各部日常的工作,培训时间定于每天下午的五点至六点,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理论知识培训。为了提高和增加管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我制作了幻灯片教材,让大家更加生动地学习知识。为了培训能够有效果,特定于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培训结束后,根据培训的内容进行了开卷理论知识考试,80%的管理员能够达到考核标准。

总结:

由于近段筹备圣诞节和培训新员的工作关系,对管理人员培训暂时停止。总结这次培训,不到之处颇多,只灌输理论,案例讲解太少,再加上要考试的压力,形成学员以写、背为主,应付考试,没有做到全面理解和学到心里面。此次培训虽然有些效果,但效果不大,在实用上他们执行力度太小,落实不到位。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培训的效果,再次培训要改变现有的培训模式,从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抓起,从小时培训起,如:队列训练、服务意识、卫生意识、普通话的使用、表达能力、演讲水平等进行培训以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

3、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

为了锻炼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和心理素质,在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举办了一次“我如何做一名部主管”的演讲活动。要管理人员针对自己管理的部门,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部门主管,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演讲。各位管理人员在会上进行了激情的演讲发言,有些主管在上台前看到下面的全体员工,心情很紧张,但是到自己演讲的时候,都能很快地静下心来,进入色角色,侃侃而谈,发挥得很好。结束后,经询问各位管理员,他们说通过这次演讲,自己收获很大,自己又战胜了自己,心理素质上又提升了一步。

总结:

演讲之前,大家都害怕演讲,总恐怕自己讲不好被别人笑话,但真到自己演讲的时候,反而做得不错,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对没有做过的事情总有一种害怕做不好的心理,为克服大家这种的心理,在今后会举办各种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节目,在表演的时候管理人员要起到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发动全体员工进行演讲和学习,进而创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酒店”

4、培养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要让管理人员落实服务意识,就必须让其先学习服务意识。针对KTV行业在服务意识方面做得很好,我申请了带管理人员到自有曙光KTV量贩进行了学习。量贩在服务意识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好,见到客人点头微笑问好,使宾客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通过这次学习,各位管理人员从中受到启发,回来后进行了落实。

总结:

落实后虽然见了些效果,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个别服务人员年龄偏大、不愿xxx。二是基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不到,对没有按照标准执行的服务人员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服务意识比较突出的员工没有进行表扬,没有树立榜样!到现在还是问好不问好无所谓。总之,是落实不到实处,形成了服务意识没有深入的想象。面对这种现象,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7年,抓养成教育、抓素质教育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1、对餐饮、客房两部《工资加减细则》的修订

两部的《工资加减细则》还是2002年修订的,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积分问题、奖罚问题等,造成了酒店同一问题而有不同的处理结果。针对这一情况,对各部《工资加减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达到了酒店执行标准统一化。

2、出台了《凯旋大酒店保卫科管理手册》

保卫科一直没有一本管理手册,执行纪律和培训时没有标准和依据。针对这一情况出台了《保卫科工作手册》内容有‘保卫科工资加减细则’‘保安员岗位职责’‘保安服务程序’等内容,进一步规范了保安管理,

3、出台了《凯旋大酒店质检手册》

为了使质检工作执行达到统一标准和增强质检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特出台了《酒店质检手册》其内容包括了酒店主要部门工作的检查细则、工资加减细则和执行标准;如何做一名质检人员及工作的要求和规范;使质检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执行有标准尺度,避免不懂各部门业务而造成各项质量的无法控制。

4、出台了《凯旋大酒店员工行为规范》

酒店只有一本《员工手册》和简单的培训来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在现实工作中受到局限。为了使各部管理人员更加有效的培训和规范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特出台了此《行为规范》。规范对员工的仪容仪表、工作态度、礼节礼貌、微笑服务、电话接听等各方面提出了统一、具体的要求,使酒店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总结:现在没有做到位的是工程部和后厨的管理手册没有进行整理修订,这也是我2007年的工作之一。

四、营销工作

1、举行“名片抽奖活动”

模仿演讲总结 第2篇

关键词:交际模式;公众演讲;口译;即席演讲;即兴演讲;元语言;目的语;语言习得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鉴于演讲和口译在当今社会对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对演讲和口译交际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旨在为提高演讲能力和培养合格口译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旨在演讲艺术和口译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探讨出一套培养外语专业精英人才的方法。

一、公众演讲和口译的交际模式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交际活动,是一种借助口头来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现实性很强的社会交际活动。演讲的信息交流模式往往被视为解释演讲过程的有效手段。从Aristotle到Shannon和Weaver(1949)较早提出的交流模式到O′Hair,Stewart和Rubenstein(2011)、Beebe and Beebe(2012)提出的人际交流模式得出,信息源泉、媒介、接收者、噪音、语境和反馈是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Lucas(2001)公众演讲交互模式:演讲者对已知信息编码(encode)通过媒介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听众,听众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decode),再将所理解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讲话者,在整个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单向的,演讲者只是信息的传送者(sender),而听者则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receiver),所传递的信息在两者之间有着共享意义。在信息传递中,演讲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另外,受外界因素干扰,演讲者在台上会出现紧张忘词等现象,此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尽快弥补缺失,以确保演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在整个过程中,演讲者要达到控制紧张情绪、适应不同的听众、流畅地表达思想,需要长久的专业训练和自身的努力来达到(Osborn,Osborn和Osborn,1997)。

从演讲的分类来讲,演讲主要分为定题演讲和不定题演讲。定题演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不定题演讲又分为即席演讲(impromptu speech)和即兴演讲(extemporaneous speech),均要求演讲者根据主题快速组合信息,并用严密的逻辑进行演讲。在演讲专业领域里面,即席演讲并不等于即兴演讲。从命题范围来讲,即席演讲的话题更具广泛性,它可以包括影视佳片、名人名言、谚语俚语等等;而即兴演讲是以目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准备和演讲的时间上,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异。即席演讲者拿到演讲话题后一般有两到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用五到六分钟的时间演讲;即兴演讲相比即席演讲,它允许演讲者有更多的准备时间,一般为三十分钟,在此时间范围内,演讲者需具备快速查询文献的能力,然后用八到十分钟的时间陈述其演讲内容。在演讲过程中,两者都可以携带笔记或卡片进行演讲。此外,即席演讲中,演讲者只需对命题相关的已知信息进行有逻辑性地重新组合;而即兴演讲者可以借助大量的逻辑证明作为辅助,直接深入地对演讲话题进行论述。由于研究设计中的课时限制,笔者采用的演讲模式为即席演讲。

与演讲不同,口译是一种将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快速准确解码,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交际行为,是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Nida(1976)曾指出文本的翻译给译者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理解和修正译文,并且可以获取译文的反馈意见。但是,在交替传译或者同声传译中,由于任务具有及时性和瞬间性的特点,译者不可能有大量时间理解和更正语误。Gile(1997)口译模式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基础产生的,它包括三个阶段,即解码―记忆―编码。从Gile模式可以推断出来,口译的第一阶段,即听力理解阶段可以分为听音、记忆、笔记和协作,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译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第二阶段是对解码的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即信息重组,它包括信息回忆、阅读笔记和用目的语产出信息。Gile口译模式的本质在于传递意义,译员的注意力分配、笔记能力和语言产出能力尤为重要。译员在交际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送者,且传递模式是双向和同步的。除此之外,译者还充当了演讲者和听者之间协调者的媒介作用。由此可见,口译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译员用目的语再现原语信息时,包含对理解的信息用译语重新组合和表达,即译语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产出。此环节相当于译员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译员的语言基本素质、语言组织技能和抗紧张情绪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Lucas(2001)的公众演讲交际模式和Gile(1997)的口译交际过程模式发现,两者在英语语言能力、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抗压力能力、笔记依赖程度、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点。笔者将从演讲艺术的角度探讨其对译员口译表达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演讲培训能否对口译产出阶段的能力有所提升,以期寻求演讲和口译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效益。

二、研究方法

参加实验的35名受众者为口译短期培训班的成员,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培训目的是考取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Ⅱ)。口译培训者均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23人获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12人获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其中女性31人、男性4人;所有口译受训者均参加为期八周的演讲课程。由于此前未进行过大量的公共演说技巧培训,因此在培训之前只有很少的受训者可以进行4~6分钟的即席演讲。

在演讲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口译培训成员分别回答了一份关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五点量表的问卷调查。问卷中1代表此项能力非常低,5代表此项能力非常强。根据文献回顾所得出的结论,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内容包含以下十项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公众演讲技能、即席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演讲焦虑程度、减少依赖笔记程度、演讲中劝说技巧、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给准译员提供更多的即席演讲练习机会,避免其过度依赖笔记并缓解焦虑情绪,训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口译培训大纲、课程时间、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演讲的准备、练习、演示和评估(Lucas,2008)。口译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演讲课程安排每周三节课,每节课一百二十分钟。培训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题呈现,主题的选择原则上略高于口译培训者的整体知识水平,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挑战自己的思维反应敏捷度和在焦虑状态下的抗压能力。主题材料的选择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演讲中陈词滥调的原则。培训中后期材料的内容选择要基于培训前期的话题,其难易程度略高于前期材料的难度,这样有助于口译培训者锻炼其理解力,并在原语言知识基础上建构新观点。呈现方式因主题和材料不同而异,主要以录像和短文的形式来呈现。在此过程中,受训者可以通过做笔记或者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对某个具体话题的理解。第二环节是针对相关话题的提示进行3~5分钟的即席演讲,准备时间为10分钟。即席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对所听到的演讲进行1分钟批判性总结。即席演讲和批判总结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有助于给准译员提供一个演讲练习的真实场景,从而可以锻炼其临场发挥能力和抗压能力。第三环节是根据内容、表达、组织三方面评价演讲内容。内容主要指论证例子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对已知信息的应用能力;表达主要评估演讲者是否具备清晰的发音、流利的语言表达、适当的目光交流、合适的体态语和讲话的信念等;组织结构主要指演讲是否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每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以及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笔者认为,口译的产出阶段和演讲的过程存在许多相似性,译员的演讲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口译的质量。因此,笔者提出的假设为,经过演讲培训,口译员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学习口译技能并提高口译质量。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命题假设,口译培训者的演讲能力和其他九项能力成正比。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问卷调查中各项标准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被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中大部分项目的汇报数字表明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培训和练习,口译学习者在演讲时的焦虑程度有了明显下降。培训前焦虑程度的平均值为(M=,SD=),培训后为(M=,SD=),平均值差为。数据表明,经过两个月的演讲练习,培训者在演讲时应对焦虑心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试图寻找各种减压策略使自己在演讲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可能由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干扰因素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此过程和口译中译员需要应对随之而来大量信息的压力是一致的。口译中,译员不仅要听辨讲话者传递的大量信息,而且还要快速准确地把所理解的信息用目的语演讲出来。因此,演讲时焦虑情绪的减弱有助于提高译员的自信心,从而减轻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压力。

从柱状图标中可以看出培训者的演讲技能明显有所提升,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SD=)和培训后(M=,SD=),平均值差为+。经过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手势语、演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即席演讲能力的提升并非明显,培训前后的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SD=)和培训后(M=,SD=),平均值差仅为+,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演讲话题的设置略高于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话题的难度系数可能增加了学生在即席演讲时的压力,有限的脑容量全部用来记忆或保持新信息并寻找富含逻辑的话语来表达演讲内容。因此,短期培训很难看到即席演讲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反,自我评估结果反映了两个月的集训对演讲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即席演讲对演讲者的反应能力、专业词汇量、知识面、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略高于已备演讲,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质的提升。由于在文献回顾部分讨论了演讲和口译产出阶段的相似之处,所以演讲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译员在口译产出阶段的表达能力。

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参加口译培训者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从培训前的平均值(M=,SD=)上升到培训后的平均值(M=,SD=),平均值差为+。平均值的上升幅度并不显著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参训人员的英语语言水平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已考取大学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八级,是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很难看到语言水平的显著提高。另外一种解释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在口译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巩固并加强已获取的语言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Lim,2001)。相反,英语语言初级或者中级水平的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其语言能力可以有明显提高,因为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比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更易获得,但实际上,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对学生的元语言和元认知培养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对最小分值的检测发现,问卷调查在此项得分的最低分值为1,说明了此类培训者在语言技能方面的不熟练或者不自信,并不适合担任口译职业,只有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原语和目的语或者具备相当高的双语或多语种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才适合于从事口译行业。

问卷调查结果中,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值从之前的(M=,SD=)提高到(M=,SD=),平均值差为+。数据充分表明,演讲中使用笔记的程度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大脑记忆信息的容量即工作储存器在逐步增大,相应地,第二语言产出信息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演讲训练中教师要培训学生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用脑记完成演讲内容的逻辑构架和新旧信息的记忆和组合,从而锻炼并增强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能力,即短时记忆能力。脱离笔记的演讲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在口译中尽量不依赖笔记,而主要依靠脑记来达到充分理解话语信息和讲话者含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十项能力中的提升较为明显,平均值由培训前的(M=,SD=)和(M=,SD=)提高到培训后的(M=,SD=)和(M=,SD=),平均值差分别为+、+。演讲训练要求学生把准备阶段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分类汇总,储存在大脑里,然后用英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而点评训练则要求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过滤所听到的信息,获取与自己思想不一致的内容并提出论点进行说服性演讲。由于前者训练时间较长,因此与演讲相关的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较为明显。相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劝说能力的提升相对薄弱,其平均值差仅为+和+。事实上,译员在口译时的信息重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口译的成败和口译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批判性思维和劝说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起微乎其微的作用,因为口译是用目的语将原语重新表达的过程,它不需要译员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原语并加入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说服听众,让听众相信或者批判演讲内容。

四、结语

合格译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公众演说家。研究结果表明,演讲艺术的培训有助于提升译员的口译表达能力;口译是演讲艺术的升华,它是一种再创新行为。口译学习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即席演讲对提高口译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演讲策略。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公众演讲技能,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其口译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Beebe S. A., Beebe S. J.. Public Speaking Handbook[M]. New Jersey: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2.

[2]Gile D..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Cognitive Management Problem [J]. Applied Psychology,1997,(3).

[3]Lim H.. Teaching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J].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2001,(3).

[4]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7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5]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8.

[6]Nida E. A..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J]. 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1976,(6).

模仿演讲总结 第3篇

课前5分钟演讲,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先抽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登上讲台,态度大方,表情自然,声音洪亮、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段话。讲话内容不限,健康即可。

一、进行演讲训练的好处

1锻炼胆量和表达,增强自信心

对于演讲,一开始可能不少学生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声音像蜜峰嗡嗡般咕哝两句。但是,教师千万不能就此恢心丧气,教师对这样不善表达的孩子要多鼓励,并加以启发、诱导,让他们有下次一定演讲得更好的信心和决心。这样反复几次后,绝大数的学生都能大声、流畅地进行演讲。

2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扩大知识面

学生为了能收集到有意义的题材,能出色地演讲,就会随时随地地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大量地去阅读,充分地去体验。这样一来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同时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业余生活。

3激发热情,活跃气氛,沟通心灵

课前5分钟能让学生尽快从课外回归到课堂,快速对课堂产生兴趣。它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呆板、枯燥、沉闷,给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它能增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灵动的演讲内容,能更好地xxx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

4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

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和竞争的欲望,他们希望老师能多多地创设让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

二、进行演讲训练的方法

总的训练方法是:教师提前3天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演讲时尽量脱稿;然后同学、老师给演讲的同学点评、打分。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易到难,分步实践。

1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对演讲的要求不要提得太高,这个阶段不要去打分,点评时尽量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这一阶段的演讲主题要自由些,宜给出一个范围,题目自拟,内容自定,方式不限。此外,尽量给每一位学生多一些机会,从而真正在踏踏实实中达到充实,把学生从紧张、害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我们可以以以下话题为主。比如:自我介绍类,讲自己是最易讲的,个人喜好、性格等等,可畅所欲言;照片的故事类,要求学生选定一张私人照片,风景照人物照都可以,然后围绕照片的内容,拍照当时的情况,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照片的故事”。

2发展阶段

这阶段是关键阶段,主要锻炼学生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筛选、整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本阶段相对限制性较大,从准备讲演稿、讲演内容、讲演形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均应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演讲完后,可叫几个学生来点评、打分,最后,老师作总结点评。

对这一阶段的演讲主题可以做出明确的规定。

文学作品精彩片断赏析类。学生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广泛阅读。xxx先生说:“大可以看各样的书,这样正象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密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设计“文学作品精彩片断赏析”的主题,就是要学生把在平常阅读中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学生把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文章读出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这些精心选择的文章,一般能深深地打动学生们的心灵,使大家从中受到启示,感觉到社会的美好和人类心灵的美好,激起大家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愿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量,听的学生也受益匪浅。人人心中有美文,写作能力必定会提高。

新闻联播类。教材中学过了消息、通讯等文体,在家看电视也每天都能接触到新闻播报。根据学而致用的原则,引导学生做一回通讯员,将校园内外、家庭内外的真、假、美、丑等以最快的信息获取速度在这里。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也悄然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及快速反映的能力,还沟通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xxx不为!

这样的演讲活动进行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演讲技巧有显著提高,表述自己思想的本领比第一阶段着实高出一截。当然,其间也存在优劣之别。其中文字功底深厚的学生被推出,他们能够做到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幽默,形式也别出心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前两步的经验,找出不足,得出结论:工夫在平时;彼此之间必须取长补短。

3“自由”阶段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这一阶段重在表达方法的训练,也就是如何巧妙安排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方法,以此来感染听众(观众)。“自由”是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式上。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和适合这一阶段的训练。

一周专题讲演。一周内由5位同学作同题讲演,每一位讲演者的内容和材料不作特别要求,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可发表议论,可抒情。我们曾以《我的成长道路》为题举办专题演讲,有的学生歌颂伟大的母爱、父爱,有的诉说一个陌生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的影响,还有的讲述对自己个人生活、学习方式、态度的新理解等。学生侃侃而谈,教师用心点评,师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

实事评论讲演。针对当前社会热点、思想道德修养等实事给定辩题,由同桌或自选同学课下分正反两方面分别收集材料,进行准备,然后以课前5分钟演讲的形式阐述观点、表达情感。比如,、问题、学科学习、吃穿问题等,要求观点有理有据。这一方式,可引导学生在不自觉之间深入思考社会人生道理,思考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在看似自由的表面下,实质更提高了要求。比如知识面,比如快速准确地反应。这样的演讲使学生的思维、眼界都进入一个崭新的层面和高度。

模仿演讲总结 第4篇

关键词:政治教学;说的能力;训练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xxx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说”的训练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几种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演讲活动。这项活动放在每节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xxx不为呢?

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xxx、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模仿演讲总结 第5篇

一、情景模拟法的含义

情景模拟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有七大职能,它们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这七大职能分为七个模块,根据情景模拟的可操作性程度和高职学生毕业后最需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可将情景模拟训练集中在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和劳动关系管理这四大教学模块上。具体安排如下:

(一)工作分析模拟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职能都是以工作分析为前提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如各教学系部、各管理部门、后勤服务公司等,预先设计几个学生感兴趣的工作岗位,如学院院长、系主任、辅导员、学院办公室主任、后勤服务公司总经理等,让学生扮演人力资源专员,以组为单位进行工作信息收集,并强调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不可过分干扰他人的工作,并且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谈吐,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相关岗位信息采集完成后,学生利用所学工作分析专业知识,编制规范的工作说明书,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同时还要体现专业性特点,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二)招聘与甄选模拟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与甄选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因为学生今后成为企业招聘专员的几率较大,而且几乎所有学生找工作时都要过招聘关,所以,这一内容的模拟既要锻炼学生的招聘能力,提升它们的招聘水平,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应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充分展示自我才华,从而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青睐,获得心仪的工作。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情景模拟环节:

1.自我介绍。每次课的开始,笔者请两名学生模拟应聘者,分别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在这一分钟的介绍里,要讲清楚自己的基本情况、想应聘的单位、职位,以及应聘该职位的优势所在,讲述要突出重点,举止要得体大方,且必须做到脱稿演讲。学生完成自我介绍后,教师请其他同学中肯点评,赞扬其讲得精彩的地方,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发言。

2.招、应聘面试互动。由两位同学组成一组,相互扮演招聘方和应聘方。其中,扮演招聘方的同学不但要根据招聘的职位撰写岗位工作说明书,还要设计应聘申请表、招聘广告,并制定有效的面试题目;扮演应聘方的学生则要在课堂上沉着、冷静、巧妙、机智地回答招聘方所提的问题。最后,由招聘方对应聘方进行点评,做出是否录用的决策。这个流程走完后,两者互换角色,再重新将整个招聘过程演练一遍。

3.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面试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通过给一组考生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们进行一定时间(一般是1小时左右)的讨论。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自信心、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情绪稳定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由此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优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以组为单位,一个组派两名学生模拟考官,负责出题、拟定评审标准及评价应聘者现场表现,其余学生扮演应聘者,积极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各自派一名考官和应聘者上台讲述其切身体验后的感受,并为同学们今后参加真实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最后,教师根据各组表现做总结发言。

通过自我介绍、招、应聘面试互动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学生基本把企业的招聘流程演练了一遍,今后,不管是应聘“招聘专员”这一岗位,还是应聘其他职位,会少走弯路,而且对自己更有自信。

(三)培训与开发模拟

全班分为多个组,每个组选择一个专题如阳光心态、提高敬业精神、打造高绩效团队等,模仿真实企业展开一次完整的培训。其中,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培训师,其他学生扮演培训专员,共同做好以下工作:(1)分析培训需求,制订一份培训计划书;(2)制定培训通知;(3)口述培训前的准备工作;(4)介绍培训师和培训内容;(5)培训师开展培训(结合PPT展示,10分钟左右);(6)总结培训师的发言,对参加培训者提出要求;(7)制定一份培训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培训的模拟演练,学生将深刻认识到:一次培训如果能做到培训前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订计划,落实计划,培训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及培训后及时总结、评估、反馈,应该说,这样的培训就是完整而有效的。

(四)劳动关系管理模拟

选取若干个企业劳资纠纷的典型案例,设置相关情景,分配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组织学生模拟练习。

三、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景模拟法运用的方式及评价体系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际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模仿演讲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即兴演讲 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情景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_年布朗、xxx与xxx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著名论文《情景认知与学习文化》提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根据这一理论,理想的教学应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角色的扮演来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

即兴演讲教学法

30年代中国的演讲理论家xxx指出:“即时演说者,事先无为演说之意,而忽遇演说之时机,不能不仓卒构思,以即时陈述也。”即兴演讲是演讲者被眼前的景、情、物、事的触动和诱发下,自发或别人要求的立即进行的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字材料进行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

戴尔・卡内基通过演讲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练习功用有二:一是它可以向班上的人证明,他们能够即兴思考;二是这种经验使他们在做有准备的演讲时,更为气定神闲,更有充分的信心。就算在做有准备的演讲时,最坏的情况发生,脑中突然一片空白,他们仍然有即兴演讲的根基,仍能侃侃而谈言之有物,直至重返原先的思想轨迹。

即兴演讲用在课堂上,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训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种教学模式。

2在《口头报告》课堂上运用的情景模拟即兴演讲

课程载体《口头报告》

《口头报告》是针对国际商务学生在第四学期所开设的,以全英授课的专业课程。课程目的为运用各种教学及实践手段,针对不同话题,训练学生在公众前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个课堂上,情景模拟即兴演讲成为了笔者课堂的主要实践手段。

课前演讲话题准备

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话题的选择应尽量与本课程或学生所在专业的所学内容有衔接。如在同一学期内有与会议策划相关的课程,则可以将某次具体会议的策划作为即兴演讲的话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口头报告上;又如在课堂上,如本周有涉及企业产品推销的内容,则可以在教师授课开始之前,将对某产品的现场销售作为热身话题提前让学生进入状态,类似头脑风暴,但学生需要更为深入的思考。

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实施

在每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完本次课的大概内容后,教师会利用PPt,在屏幕上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即兴演讲话题。

然后,教师指定一部分学生作为即兴演讲者。随后教师说明即兴演讲的要求(如演讲时长、音量、使用语言等),给即兴演讲者5-10分钟的准备时间。

准备好后,学生依次上台对给出话题进行演讲。

“诤友”评价

在演讲过程中,没有参加演讲的学生担任着另外一个重要角色――“诤友”。

“诤友”(Critical Friend)最早是由一位公共部门顾问xxx・xxx于1998年引入华威大学的地方政府联盟,并于随后被该联盟的xxx教授在其论文中引用。

xxx和科斯塔在Through the Lens of a Critical Friend(1993)一文中对诤友作出了定义:“‘诤友’可被定义为一位值得信任的,能问挑战性问题、能从另外的角度提供检测数据、能为你的作品提供批评意见的朋友。”

在演讲开始之前,教师会说明其他同学都将作为演讲者的“诤友”,对演讲者们的演讲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每一位演讲者结束演讲后,教师会随机挑选三个学生,用英语从演讲的不同方面(如演讲内容、结构、演讲者礼仪等)对其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最后,教师简短总结各诤友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建议对每位演讲者的即兴演讲作出评价。

一般来说,整个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及评价过程需要40分钟左右。

3情景模拟即兴演讲的作用及效果

作为英语口语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情景模拟即兴演讲活动中扮演了两个角色――演讲者以及诤友。以下,笔者将从学生作为演讲者和诤友两个不同角色分析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对演讲者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演讲者英语口语表达的熟练程度

模仿演讲总结 第7篇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xxx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1.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xxx不为呢?

2.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3.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xxx、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4.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5.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xxx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xxx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6.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