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法总结 第1篇
20xx年7月7日、8日,我有幸参加了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教局组织的暑期校长培训。在培训期间,我用心学习,认真聆听每位专家讲座。特别是嘉兴市吉水小学的xxx校长从理论的深度与亲身的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的阐述使我收获颇多。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观念上得到了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简单谈谈本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校园文化建设:
嘉兴市吉水小学xxx校长从“红船精神”,校长使命,学校文化建设等实践层面谈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他们从不花一分钱打造会说话的墙壁文化、创设多种感官的体验乐园,从阅读提升教学等方面创建最适合学生学习成长的校园。他们与时俱进的“红船精神”,自我创新的办学理念值得我们每位管理者学习。
二、教师团队建设:
xxx校长着力打造一支幸福成长的教师团队,让每位老师不仅有充实的教学任务,更有自己喜欢的业余生活,让教师享受事业的幸福,做幸福的老师。在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他们毫无保留传授新教师上好语文课与课外阅读课的方法,提升整体教学水平。这为我们对学校特色教育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标本,让我们能够基于学校的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定位、去创新。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
xxx校长能尊重学生、悦纳学生,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学校的人文精神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职业形象与礼仪规范: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美称。这次通过聆听邯郸学院的葛宏冰教授文明礼仪授课后,使我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了教师礼仪。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从握手到戒指的佩戴,我们都有太多的疏忽。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学习礼仪规范,提高自己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风度。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迁移默化的影响。
五、管理中的得与失:
述职报告中,各位校长对自己工作中的得失进行了五分钟的阐述。他们从教师的管理,学生的教育,常规管理,安全管理等进行了阐述,也从教学条件,教师的思想转变提出了自己的不足。在阐述中小西堡总校的李学刚校长在防溺水安全管理上,制定了“教师每日巡河、巡塘”制度,值得每位校长学习。
六、争做最美的教师:
观看了“最美教师”颁奖,从“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伟大。最美教师,美在大爱、美在职责、美在甘于奉献、美在团队,他们的事迹深深的鼓舞着我。今后我将自觉践行,在榜样的力量和影响下,鞭策自己,鼓舞自己,争做最美教师。
说教法总结 第2篇
20xx年3月,盖州市教育局、盖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提出素质提升工程的第二阶段“三名工程”后,引起我校高度重视。我校教师在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建设,向“三名工程”推进,积极争当名师,为塑造更好的自身形象而努力。
在此基础上,我校强化了教师的说课活动。在业务学习中,继续培训教师《怎样说课》。从理论到实际,用具体事例来呈现说课的内涵,通过培训,一部分教师对说课的理解程度更深刻了,知道该怎样说教材、教法及教学过程,不再是把教学过程当做是说课中的“说教学过程”,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整体的说课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教师有意在上课之前,自己准备说课,说课给自己,说课给同年组的教师,以锻炼自己的说课水平。我们要求教师每周自己说一节课,每个月上交一份成型的说课材料,每学期上一节说课公开课,届时有学校领导、各教研组组长、及同学科教师作为评委,对每位说课教师进行公开讲评并打分,最后评出优秀者。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校教师的说课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距上级要求的名师打造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我们都要在说课上更加努力下功夫,在说课上向名师靠拢,争取人人当名师。
说教法总结 第3篇
短短八天的培训学习即使落下帷幕,在培训的日子里,我每一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培训的第一天,局长在开班仪式上做了精彩的报告,从“明确培训目的,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性”、“善于学习实践,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锤炼师德师风,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三个方面阐明了市局的意见,我听完深受启发,并带着xxx局长的讲话精神和要求去认真对待培训学习,受益匪浅。在此,我由衷感谢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并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点滴收获。
首先,锤炼师德师风,为教学工作掌舵
xxx局长的精彩讲话,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好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其次,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对象——学生。
xxx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再次,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
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xxx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敞开心菲,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总之,只有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引导学生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会上,xxx局长表扬的一批优秀教师个人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
说教法总结 第4篇
《韩非子・和氏》中记载:“xxx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璞”,在这里就是指蕴玉之石或者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璞玉即蕴藏有玉的石头。“宝”,即美玉。
如果说,教师的每一次教学过程是一块璞玉。那么,做好每一次教学反思,就如同玉匠对璞玉的一次次磨砺。日积月累,长此以往,xxx有一天会变成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艺术、增强专业素养。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留有遗憾才要不断进行有效的反思,也正因为进行了有效的反思才会觉得前一节课留有遗憾,也正因为进行了有效的反思,下一节课才会比前一节课少一点遗憾、多一点进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进行寻找的过程,寻找教师的教学期待与学生的课堂反应是否相符,寻找相符之处与差异之处。寻找相符的地方,以便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为了吸取失败的教训,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教师的教学期待与学生的课堂反应达到最好的契合。只有契合度高,课堂效率才高,才符合现在所要求和提倡的高效课堂的要求,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就是进行记录,xxx生在课堂互动中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常常会在思维的碰撞及情感的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而这些火花又常常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记录就如同昙花一现,徒留遗憾!当然,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反思记录,那么就如同科学家捕捉到的珍贵的罕见的极光摄影,可以反复欣赏!把及时反思的记录的“智慧的火花”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以丰富教学的智慧,增添课堂的灵动!这些火花越多,课堂越能够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以记录促反思,以记录促教学,长期积累,必定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教学反思可以是纵向反思,也可以是横向反思。
纵向反思是在时间的纵坐标上,贯穿一个教师自身的整个教学生涯。它可以是一节课的总结性思考,写一写该节课的教学日记;也可以是对自己一周或一月的教学活动的梳理性思考,写一写该阶段的教学心得;也可以是一学期、一学年的全面思考,写一写该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总结;或者对自己的某一个类别的系列课进行系统思考,写一写该专题的教学论文,等等。荀子在《劝学》中说道,“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善于学习的智者不仅广泛地涉猎知识,还要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聪明机智,行为不会有过错。可见反思反省自己的重要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横向反思是在时间的横剖面上,观摩学习榜样教师的示范课,进行交流对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可闭门造车、夜郎自大!xxx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上的缘故。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听课,学习他人精湛的教学艺术,突出的教学优点,聆听他人闪光的教学智慧,撷取他人个性化的教学思维,临摹他人独特的教学风格,观摩他人崭新的教学理念等等,从而对比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博采众长,兼容并包,让自己的教学优点呈现得更多,教学智慧更丰富,教学思维更灵活、鲜活,教学风格更变化多样,教学理念更紧跟时代脉搏,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荀子在《劝学》中又说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这里的“借助外物”当然包括向他人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故,“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教学反思必须通过笔记来呈现,如果没有笔记,反思的效果就十分有限。
做好教学反思,让我们记下教学中每一次的点滴成功,每一次的点滴缺憾!记下成功以激励推xxx出新“临绝顶”,记下遗憾以警醒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做好教学反思,让我们写下教师的智慧,也写下学生的灵动!写下教师的智慧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写下学生的灵感以拓展智慧的思维空间!
做好教学反思,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写起,从每一节课细微的感悟感想写起,点燃思考的火苗,开启智慧的大门!
说教法总结 第5篇
2007年秋季学期,我校建校之初,二至六年级的所有班级都是“混合型”班级,学生文化底子薄弱,教师施教困难。经研究发现,这些学生长期被教师、家长牵着鼻子走,没有自主、自评的意识,没有自律、自理的习惯,更加缺少“三思而后行”的反思习惯与能力。而我们知道,优秀学生多数情况下更习惯于“学习反思”。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学习薄弱问题,我们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与反思习惯入手,以课题引领的方式,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帮助并督促学生根据学校制订的教学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表现进行审视、回顾、分析,强化正确认知,及时调控不良行为,总结成长规律,实现全面发展。
一、搭建日常反思平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我们课题组从引导学生写一周总结开始,创编了《我的成长足迹》小册子,供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我们指导学生每周回顾总结并填写一周以来的在校情况,包括有哪些进步、哪些方面没有做好等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对父母、教师、同学“敞开心扉”,畅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失败、困惑等,使教师、家长了解自己,并得到教师、家长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建议。这种无声的交流,有效地整合了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力量,增进了与他们的相互了解,使教育达到遇物而诲、遇事而教的境界,同时还促进了学校温馨和谐、团结友爱氛围的形成。
(一)《我的成长足迹》(实验版)各环节内容简介(图示如下)
我的成长足迹
年 月 日 第 周
2.刷新自我——在自我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进步或成功固然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如果一味求好,而不进行冷静思考、全面审视,容易让学生忘乎所以、失去方向。因此,在引导学生寻找“闪光点”的同时,我们还注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刷新”缺点,使之成为过去,以达到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一位学生在“刷新自我”中这样写道:这个星期,我在习作和做作业时出现了较多错别字,我一定要赶快“消灭”错别字。我以后应该这样做:①写字时想想字义字音。②写完检查一遍,改正错别字。③请同学帮我检查,我改正后还请她再为我出题测试。这样我的错别字应该能减少许多。
3.日积月累——在自我反思中学会学习,充实自我。荀子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没有积累,就没有收获。让学生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体验学习中的快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位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这样写道:这个星期,我在丰富的学习海洋中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在方向与位置中我知道了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使用数对时要先从左到右看横排的数,再从下到上看竖排的数。我还学习了确定方向位置,如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方方家的位置是西偏南60°,距离中心广场100米。我还认识了生活中的负数,知道了比较负数的大小和读写负数的方法。通过这周的学习,我觉得只要用心,学习数学并不难,其实,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奥秘,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4.敞开心扉——在群体交流中寻找新的自我。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把“单纯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既然是“社会人”,就必然生活在群体中,也就必然有着群体间的交流与共处,或者说需要群体的力量促进自我提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家长、老师与同学对自己一周表现的意见,并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沟通,引发学生反思群体对自己的评价,学会依靠群体的力量发现新的自我,追求更大的发展。一位学生在与家长对话时是这样说的:爸爸妈妈,上周的我已经改变了许多,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不等人,随着时间的增长,我慢慢长大,我的知识也随之增加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对我的培养与关爱。家长的回复是:年龄在增长,知识在增多。你开始思考一个人的成长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完成《我的成长足迹》的填写工作,于是我们对《我的成长足迹》做了修订,仅供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使用。
(二)《我的成长足迹》(修订版)各环节内容简介(图示如下)
第一板块:“日积月累”做学问
引导学生回顾一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与特长学习等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整理、总结概括,并把一周所汲取的知识点与学习感悟付诸笔端。
第二板块:“敞开心扉”做真人
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同时对自己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发展,最终完善自我。其中,与家长的对话主要是在前一周末与父母定好本周的目标或心愿,让父母监督自己的完成情况,与父母交流自己达成目标或心愿的感悟。与老师的对话主要是跟老师交流自己一xxx的学习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困惑与心里话,也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与同学的对话则要求学生每周一确定自己本周学习与交流的对象,双方互相观察、互相督促、互相提醒,然后于周五写出对方在一周内的表现,并给出评价和建议(注意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寻找同学的优点,修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感悟主要是在周末认真总结自己在前一周末定下的本周小目标或需要改进的方向的达成情况,以目标鞭策自己不断努力,督促自己扬长避短;也可以写一写本周的一些感悟。
在修订版的《我的成长足迹》中,我们还增加了“期中回顾反思”与“期末回顾反思”,引导学生不但养成一周总结、反思的习惯,还养成阶段总结、反思的习惯,推动反思型学生的形成。
期中回顾反思
年 月 日 第 周
期末回顾反思
年 月 日 第 周
(三)拓展与延伸
在学生撰写《我的成长足迹》的过程中,我校还开展了《我的成长故事》与《爸爸妈妈(老师),我长大了》作文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走过的历程,写下点滴感悟,并把好的学生作品刊登于校刊《明德学苑》上。同时组织《我的成长小书》及《知识乐园》手抄报评比展演活动。此外,还引导学生制作闪光集或评点本,写自警日(周)记、值日(周)总结、错题反思集、班级日记,整理成长档案等。课题组定期研究个别比较复杂的案例,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撰写《我的成长足迹》都能得到反思、触动,努力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树立“人人争优秀,个个创佳绩,绝不能让自己掉队”的自我发展信念。
撰写《我的成长足迹》,不仅仅在于积累知识、沟通心灵,更在于引导方法、传递力量、传承精神,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日积月累做学问,敞开心扉做真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播种思想的田园,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战场。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反思行为常态化,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兼顾师生心理因素对构建反思型课堂的影响,力求建构简约有效的课堂。通过多次研讨、反复试教、修改整合,我校构建了“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发、生成了相关的备课本、听课本,在全校推广使用。
(一)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备课方案(见图示)及教学各环节简述
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具体包括温故导新、探索交流、反思运用、感悟拓展四大教学环节。
1.温故导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指导学生结合每课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反思与交流,收集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与新知识关联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还要用到的其他知识等。如语文课联系已学的字词、与课文密切关联的资料,数学课融合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品德课联系生活经验等,这种知识间的纵向对比以及学生间的横向交流,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对比与联系中形成反思意识。如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我们这样温故导新:①我们三年级时已经对分数有初步认识,请你谈谈对分数的认识。②请你说出几个分数,并说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③出示1个、2个、8个圆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分一分它们的,并说一说分别把谁看做整体“1”(单位“1”)。④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探索交流。一节课中,最紧要之处就体现在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这一环节中,而这短短的20分钟,正是我们用来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关键。探索过程是学生个体对知识、方法与自我认识不断调整、对比与反思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冲动型学生会慢慢沉淀、蜕变,最终向反思型学生靠拢;而原本偏向于反思型的学生,则更容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好的方法,更善于与人合作交流。还是以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为例,我们这样组织探索交流:①出示探究问题:有两盒圆珠笔,你能分别拿出它们的吗?你准备怎么拿?②探索与交流:先由2名学生到讲台拿圆珠笔,引导其余学生注意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再让学生提出疑惑问题。③小组探索:两人都是拿一盒圆珠笔的,为什么两人拿的支数却不一样?④各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论。⑤展示两盒圆珠笔支数,让学生顿悟:“原来两盒圆珠笔的支数不一样,一盒有4支、一盒却有6支。”从而验证了学生在小组探索中的猜想。⑥结论: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
3.反思运用。新授课结束之后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小结,让学生反复比较、提炼,对新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小结之后再运用,让学生逐渐养成及时反思、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我们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运用:①想一想:通过本课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对本课知识做一个简单整理。②练一练。包括基本练习、提高练习和综合练习三个内容(具体内容略)。
4.感悟拓展。让学生畅所欲言,反思本课收获,发表学习感想,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气,让学生在反思中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他们乐做反思型学生。通常我们会通过“填写反思卡”或是引导学生做课外实践的方式,展开这一教学环节。这也是培养反思型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这个过程中,学生善想会思,善归纳懂梳理,善比较会融合。如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一课,我们让学生填写了这样一张反思卡,并附拓展练习如下:
拓展练习
_门规定:身高不超过140厘米的儿童,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优惠。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如果他们一起去坐火车,是不是就都可以享受半价的优惠?为什么?
(二)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在推进“培养反思型学生的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研讨形成了学校特色课堂约定,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作出具体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附课堂约定如下(见下表):
三、创新以反思为特色的活动与评价新模式
(一)开展反思型特色活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以“反思”为题眼,开展反思型特色活动,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如制作“小小自我警示卡”,使学生学会自省;通过建立“会诊卡”,使学生学会自“治”;通过制订“日程表”,使学生学会自“理”;通过开展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真谛;开展班徽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班级特色,培养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团队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规则意识;组织“成长”征文比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组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发现自身成功之处,也勇于刷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个群关系,培养关爱之心,形成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各种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获得的爱,从而懂得感激与关爱、尊重与体贴;通过训练学生冥想,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通过训练学生整理贴身物品,教会学生生活有条理;还训练学生以自律克制废话,以自信克服胆怯,用放弃对付贪玩的念头,以交流治疗封闭……
“自警卡”范例
xxx脾气急躁,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同学起冲突,引来同学的频频“告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认清了自己的毛病,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班主任就此问题引导该生制作“自警卡”如下:
(二)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刷新养成教育新篇章
1.我们从课改理念出发,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结合我校实际,在班级评价上“变一为三”——变“先进班级评比”为“自觉学习先进集体”“行为规范先进集体”“劳动服务先进集体”,把习惯养成教育分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三大板块来开展;在个人评比上则变单一为多样,除了传统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之外,又增加了“自觉学习积极分子”“行为规范积极分子”“劳动服务积极分子”“体育锻炼积极分子”“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等评比。这种尊重差异、体现个性的评价机制,既激发了学生树立起“人人争优秀、个个创佳绩、绝不让自己掉队”这样富有竞争性的争先创优的信念,更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劳动习惯。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对各年级学生提出了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一年级侧重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使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二年级继续做好各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上升至人的生活品德,建立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乃至良好的个性;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纪律分化时期,这个阶段我们强化德育,引入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公共道德方面教育,开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养成每天读书看报、了解时事新闻的习惯,并能与家长、教师分享自己的作品,评论新闻时事;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体形有了微小的变化,独立的见解、逆反的心理逐步形成。这个阶段就是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为人处世道理、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以及对生理知识的认识了解。在学习上加强自学能力的训练,逐步与中学学习接轨,形成“自学能力——阅读理解——总结概括能力——认识过程方法”的学习训练链。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能整理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并根据知识结构,自觉掌握学习方法。
3.为使养成教育行之有效,我们提出一个阶段系统抓一系列“小事”的口号,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通过每周确定一个行为训练重点,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而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三)建立家校教育联盟
在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过程中,我校以家校合作为主要途径,社会力量为辅助渠道,竭力打造教育共同体。首先是通过定期开展“给家长一封信”,家校研讨沙龙,家校教育问卷调查,“我与家长同为校园献出一份力”活动等,带领家长及社会有心人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深入教育,唤醒家长与社会的教育意识与教育爱心,唤醒家长、社会的教育反思意识。同时,为形成育合力,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首先是面向教师,提出了教育教学工作要在“育人”上下工夫,教师要在思想、身体、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关爱学生,懂得激励每一名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名学生的才华,创造条件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活动,期待每一名学生的成功;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懂得自觉组建良好班集体,树立良好班风,培养良好品格,做“三好”学生(自觉学习好、行为规范好、劳动服务好)的要求;面向家长,提出了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对话”,善于配合学校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规划。这样做,端正了教师、家长与社会对学生成长引导的态度,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营造了温和适宜的大环境。
(四)完善了反思型学生的培养体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开展学生反思意识、反思态度、反思能力与反思习惯的调研,深入实际进行观察、面谈,与家长交流,以及从侧面了解,跟踪调查,个案分析或整体研究等,提炼了反思型学生的基本素养,拓展了反思型学生的外延,完善了反思型学生的培养体系。
1.反思型学生基本素养:主动汲取知识的意识与态度、较强的学结概括能力与习惯、多向比较的意识与习惯、沟通对话的意识与习惯、自省自悟的意识与习惯。
2.反思型学生的成长条件:渴望超越的动机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动力,勇于进取的态度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前提,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基石,自我监控能力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保证。
3.反思型学生的学习特征:自主性、批判性、探究性、发展性。
4.反思型学生的成长要求:加强思想引导,培养意志品质;加强合作交流,建立互动反思关系;丰富反思内容,提高反思能力;勤作教学反思,实现双边共赢。
反思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堂课,一个知识点,一个学习内容的反思,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学习内容的反思;可以是单个学科的纵向对比反思,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对比反思;可以是对成功的感悟,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反思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填写课堂反思卡、谈学习感悟、撰写一周成长足迹、整理成长档案、做成长小书、做知识小报、撰写我的成长故事等。
5.反思型学生的培养途径:(1)创一个氛围,激发学生反思意识。留一点余地,给学生反思空间。建立成长档案袋、做反思调查问卷、填写课堂反思卡、撰写“我的成长足迹”、建立反思作品展示台等。(2)教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如错误反思法、检验反思法、对话反思法、质疑反思法、比较反思法、总结反思法。
6.反思型学生的培养策略: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培养合力;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反思氛围;引导多向比较,学会反思方法。
7.反思型学生的培养模式:构建反思型课堂,播撒反思种子;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开展反思型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课题组成员名单:xxx xxx
xxx xxx林 xxx xxx
曾昭然 叶 琳 xxx 黄 欢
xxx xxxxxx xxx xxx 莉
说教法总结 第6篇
一、说课说什么
说课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课前说课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除了这几个主要方面还可以根据不同课程说出自己的设计理念,还可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措施等等。课后说课除了以上内容外,还要对所讲的课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方法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二、怎么进行说课
1、说教材: 教师要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了,才能制定出较完美的教学计划。包括三个方面:(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活动探究法和自学导师法相结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后的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学生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交流。我还会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究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这符合新课标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注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了解生物学概念。(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这样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新课标中力图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
5、教学的再设计:方式与改进。 随着崭新的教师观的推出,反思已经成为我们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xxx曾经为我们总结出这样一条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针对这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自我反思。就是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对教学中的某一环节或是某一阶段进行反思,以便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铺垫。(2)换位反思。就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3)观察反思。教师通过学生的言行、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三、通过说课达到什么目的
通过说课这一过程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上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突破难点运用了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说教法总结 第7篇
关键词: 学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作用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下面我从课前认真了解学情,课首注意反馈学情,课xxx捕捉学情和课后客观反思、总结学情四个方面,谈谈关注学情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课前:认真了解学情
课前了解学情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对学情了如指掌,洞悉学生的需要,才能把握教学起点,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那么,课前如何了解学情呢?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的需要:从与学生的接触、跟家长的沟通中研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及评价检测中分析学生的起点和差异,等等。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这课时,注意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有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有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就要考虑如何使这节课让已经会的学生有新的收获。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而教师为了按照事先准备的教案实施教学,生拉硬扯地把学生往回拉,让学生“懂装不懂”的现象了。
二、课始:注意反馈学情
苏xxx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由此可见,课始的导入非常重要。对于新课导入,教师大都喜欢创设精彩生动的情境直接引出要讲解的新内容,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学习状态的了解。怎样把反馈学情与导入新课有机结合呢?可以把反馈学情和新课导入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大情景中,先设置问题诱引,用以反馈学情,再针对学情导入。例如:在教学“6、5、4、3、2加几”时,创设“小兔乖乖”的童话故事贯穿整堂课,学生在美妙的童话情境中先复习9、8、7加几,让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信息,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出6加几的问题。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置身于童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从中可洞悉学生的认知基础,把握教学起点,优化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开始,根据学情提出形式多样并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展开联想,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测,并在课堂导入中渗透本课学习的主题。
三、课中:敏锐洞察学情
课中洞察学情,是反馈调节、建构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信息反馈,没有对反馈信息的评价和调节,就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学《十几减9》这课,学生小组里交流算法。有一个学生说:“15-9=6先算9-5=4再算10-4=6。小组里的其他成员都说他错了。”全班交流算法结束后,我刻意问:“你们小组有没有错误的方法?说说他错在哪里?”当汇报到这个方法时,我就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道:“外面有五个桃,9-5=4,再从里面去掉4个,10-4=6。”说得多好呀!这个例子说明了课xxx地捕捉学情是多么重要。
总之,教师在课中通过对学情的洞察和分析,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信息传输,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确保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课后:客观反思、总结学情
课后反思是一个容易忽略但又不容忽视的环节。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学生人数多等诸多因素,老师只停留在对学生课堂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后认真反思学情,总结学情。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可以从学生的书面作业情况分析入手,从中了解学生的现阶段学习中存在的情况,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疏忽,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种方法不仅相对来说是较客观的,而且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测验结果入手,认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如果在某个或某些问题上,学生中出现了较普遍的偏差时,就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这个问题的讲解,重点解惑答疑。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10÷2=5……0的错误。针对这一问题,第二节课我就让学生再次认识到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余数。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作业,才让我能够清楚知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我思考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课前了解学情,课首反馈学情,课中洞察学情,课后反思、总结学情都很重要。课前了解学情的作用在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课首反馈学情,目的是优化导入设计,以便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引出课题;课中捕捉学情,有利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认知上的困惑,然后因“情”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后反思、总结学情,能掌握课后和课前学情的变化,有利于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起点,建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机制。所以,只有深入地了解学情,认真地研究学情,根据学情及其发展变化有的放矢地施教和导学,才能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xxx.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了解学情.华夏教师,2012-11-15.
说教法总结 第8篇
走出美丽的校园,满怀无限的憧憬与期待,我走进了安幼。从初时找工作的纷繁到而今和孩子愉快的相处,时间已从指缝间悄然溜过了五个月。始终记得初为人师时的那份激动,孩子们纯净的笑脸让我的心随之沉静,庆幸自己远离了社会的纷繁,更欣喜于拥有这方净土!
然而,xxx之余却也依稀伴随着太多的惶恐与不安——自己并不是幼教出身,虽然曾经面对过小学生,可是年龄的差异会造就太多的“不同”,我能把握吗?幼儿老师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我是否能够胜任呢?一连串的问号让我很是无助。同来的新老师和我一样,显得茫然无措。就在这时,新教师培训班开班了!班主任顾老师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学期的学习与活动,让我们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
开班典礼上,我们各自有了师傅,她们真诚、热情的指导与帮助,让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进步;故事比赛中,我们收获了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大胆表达的快乐,并从中知道了孩子需要怎样的语言;课件制作中,我品尝了自己寻找、制作过程中的甘甜,在边演示边讲解中,我明白了上课应用课件的举足轻重;演讲比赛中,我们畅所欲言,述说自己工作的得与失,表达源于安幼的真挚情感;考虑到专业的不对口,班里又组织了钢琴的学习,我们得以在技能上有所提高;一次次的集体学习与讨论,更是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短短一学期,因为这个特殊的班集体,我们对于幼教的理解,对于工作的领悟都逐渐深入开来,自身的专业教学、带班技能也有了诸多进步。
一、常规管理
还记得上完第一节课时,师傅给出的评价是:教态很好,常规较差。的确如此,当时的我所想的是:孩子就是孩子,过于安静,坐着不动的还是孩子吗?因此,导致课堂组织散漫。以后的日子,一次次集体听课的学习与反思,一次次师傅的悉心引领,慢慢地,我开始认识到让孩子遵守常规的重要与必要。就孩子而言,他们是张张白纸,还不能分辨对与错,很多举动都是无意识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常规虽然有其自身禁锢的强制性,却能够很直观地教会孩子分辨对错,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老师而言,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试想,一个毫无纪律可言的班级,老师如何上课?良好的习惯需要自身的磨砺,而孩子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参与和提醒。在他们做错的时候,老师及时地批评并指出错误,引导改正:做得好的时候,表扬和鼓励也是必须的。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只表现于一些细小的细节,因此,时刻关注孩子是抓好常规的前提。认识到这些后,我开始了系统的常规管理,从上午来园时的礼貌招呼,到离园前的谈话活动,每一环节我都提醒自己让孩子的有常规意识。由于刚起步,方式方法还很欠缺,于是,我经常向老教师请教一些可行性强的方法。个别孩子的坐姿不好,我请他到前面来做小老师,教小朋友练坐的本领,时间久了,他坐得也神气多了;洗手时有的孩子不擦肥皂,我请小值日生检查,孩子们的小手上就满是肥皂的香味了……
常规的管理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思考。这一学期,和孩子的亲密无间,使得个别孩子很“油”,但我相信对孩子好,永远不是错误,只是“好”的得当与否还需要自己去把握。
二、教育教学
教学方面,从初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直到而今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这其中的转变得益于一次次活动的听评,以及培训班数次的理论学习。在备课中,我逐渐懂得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目标,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由于是初涉教坛,与孩子不够熟悉,与新教材接触的时间也不长,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对课改的困惑,对教材的不解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积极向师傅学习,学习她富有艺术的教学方法,吸收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工作中大胆实践将她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认真参加园内的教研组活动、听评课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讨教经验,并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资料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幼儿发展纲要、吃透新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幼儿多方面搜集资料、自主探索、勇于探索的能力。由于有“每日一思”的相伴,每天我都会有不一样的反思,如此,自己的收获多了,想法也逐渐丰富起来。并能够从中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活动。
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寻求师傅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学习教育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副班主任工作,做好各项日常工作,搞好班级常规,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点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展开笑颜。
组里很注重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安排了每周的带教听课。这样对于我们年青教师来说,一方面有利于接受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学上的特长和优点,另一方面可以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弥补,更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堂课后老师的评讲,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三、思想情感
在无助、迷茫地观望周围陌生的一切时,是新教师培训班接纳了我们,一次次的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次次的集体学习与交流更是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新教师培训班宛如我们温暖的家园,有了家的牵念,我们心里便盛满暖暖的爱,浓浓的情,工作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将这份诚挚的爱给了孩子,我们的心因此而远离寒冷与淡漠,生活因此而美好而晴朗!
短短一学期,新教师培训班教会了我很多,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当xx年再次踏上安幼这方沃土,我的脚步将更从容,我的笑容将更自信:明天的阳光会更灿烂!
说教法总结 第9篇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学反思?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应当怎样进行反思?笔者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的思考与探索。
有专家这样界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可见,好的教学反思不仅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助推器。美国著名学者xxx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大多优秀的教师总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正如蝴蝶总是经过艰难而痛苦的破茧才能成就其美丽而自由的飞翔。全国特级教师xxx也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通过反思成长起来的教师能更好地将专家的理论和自身的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实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的融合,实现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笔者认为,教师的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个研究型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对教育规律的内化,能够在反思中获得深刻见解和教学机智,能够在反思中形成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深厚的史学素养,能够在反思中生成创造性驾驭能力和敏锐性反应能力。这种种能力恰是有效课堂所必需的。笔者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实例很好地说明了反思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作用。最近笔者接到市教研员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上一堂有效教学的示范课,课题为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笔者认真作了准备,并事先在自己班级里试上了一节课。课上完后,别说被笔者请过去听课的教师了,就连笔者自己也觉得整堂课平淡无奇:既无思想的深邃,也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水平。学生的反应亦平平,有的甚至觉得枯燥到想睡觉。笔者经过与同组教师的共同讨论、反思,最终定下了这样一个思路:把这节课放在整个必修一政治史的大前提下考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以说是人们追求政治民主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为此,笔者把这节课内容设计为以下三部分:一、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反思――条件;二、新型民主政治的提出――思想诞生;三、新型民主政治的实践――巴黎公社。笔者按照这个思路把课上完后,受到了市教研员及全体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提升了本课内容的思想深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表现出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
既然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反思什么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思成功之笔
任何一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或是课堂上引导巧妙、应变灵活,或是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或是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推xxx出新。如在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时,笔者在这学期的课堂上尝试着先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这些作品的特点中归纳出人文主义的内涵。结果效果出奇的好,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笔者把这个作为课后的教学反思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
二、牢记失败之笔
不管一堂课有多么地成功,也难免有其疏漏、失误之处,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没有足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等等。为此,教师应冷静思考,对之进行回顾、梳理,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写出改进的策略和“再度设计”的新方案。如笔者在讲解完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后,作了如下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思想内涵相对比较深。因此,讲解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比较枯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迫切需要改进。经过仔细思考,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可提前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其知识面。多介绍些相关的时代背景,不一定放在课堂上讲,可以把这些背景知识放到学案上,以加深学生对各个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理解。而在实际讲解中可穿插一些相关的小故事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进行情感教育。设置相应的思考题或探究题放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将这些失败之笔作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笔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三、重视学生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