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古诗中含有舟的诗句(共4篇)

137

古诗中含有舟的诗句篇1

1、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过九华山》——苏辙

2、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岑参

3、寄语庭柯径竹,甚时得棹孤舟。——《木兰花慢(秋意)》——李芸子

4、共作月中声,孤舟发乡思。——《芦花动》——耿湋

5、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送万大归长沙》——王昌龄

6、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

7、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送李使君贬连州》——刘长卿

8、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送陆协律赴端州》——贾至

9、平白地、被花相恼。——《明月棹孤舟(木樨)》——黄公绍

10、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宿武阳即事》——孟浩然

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前赤壁赋》——苏轼

12、孤舟越客吟,万里旷离襟。——《送苏绍之归岭南》——张祜

13、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望江州》——白居易

14、一蓑一笠任孤舟。——《浣溪沙(有感)》——王质

15、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初宿淮口》——宋之问

16、想见孤舟去,无由此路寻。——《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刘长卿

17、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送元仓曹归广陵》——韦应物

18、楚客来相问,孤舟泊钓矶。——《湘中纪行十首。赤沙湖》——刘长卿

19、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回。——《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刘长卿

20、今夜不知何处泊,断猿晴月引孤舟。——《舟行夜泊》——权德舆

21、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竹枝词》——李涉

22、想南溪、溪水一篙深,孤舟泊。——《满江红(上已后日即事)》——吴潜

23、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李白

24、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刘长卿

25、交情分两地,行色载孤舟。——《送郎士元》——戴叔伦

26、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岑参

27、孤舟里,单枕若为眠。——《小重山(四之四)》——贺铸

28、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酬张夏》——刘长卿

29、或命巾画车或棹孤舟。——《括贺新凉》——林正大

30、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发锦沙村》——崔颢

31、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汴堤柳》——王泠然

32、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寄灵澈上人》——张祜

33、蓬莱可求不可上,孤舟缥缈知何往。——《古蛾眉怨》——王翰

34、莫遣孤舟横浦溆,也怕浪狂风恶。——《贺新凉(寄两吴尚书)》——方岳

35、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沙苑南渡头》——王昌龄

36、日晚湘水绿,孤舟无端倪。——《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李白

37、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刘长卿

38、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负谪后登干越亭作》——刘长卿

39、歇了传岩霖雨,闲了孤舟野渡,旒冕合知心。——《水调歌头(寿徐大参·九月二十六)》——吴芾

40、鸿雁声中,人间今古,还是醉醒时候。——《明月棹孤舟(逢子似清河坊市中客楼小饮)》——韩淲

41、把擎天柱石,空留绿野,济川舟楫,闲舣西湖。——《六州歌头(寿)》——刘过

42、遥空新卷绛河收。——《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叶梦得

43、同舟入秦淮,建业龙盘处。——《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魏万

44、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青房并蒂莲》——詹玉

45、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欸乃曲》——元结

46、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张炎

47、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白居易

48、笑铭崖笔倦,访雪舟寒,觅里寻邻。——《忆旧游(寓毗陵有怀澄江旧友)》——张炎

49、溪烟混月黄昏。——《泛青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张先

50、垂杨低映木兰舟。——《临江仙·春景》——晁补之

51、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清溪泛舟》——张旭

52、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邓剡

53、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杜甫

54、六客西来共一舟。——《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张孝祥

55、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秋日感怀》——戎昱

56、词客金门未有媒,游吴适越任舟回。——《舟中送李八》——皇甫冉

57、禹浪未成头角,吞舟胆犹怯。——《应天长(花港观鱼)》——

58、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范阳王挽词二首》——宋之问

59、去年曾此,今年曾此,烟雨孤舟。——《眼儿媚(泊松洲)》——方岳

60、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陈与义

61、小舟谁在落梅村,正梦绕、清溪烟雨。——《鹊桥仙》——李祁

62、茂苑扁舟,底事夜雨江湖。——《声声慢(和韩竹闲韵,赠歌者关关,在两水居)》——张炎

63、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白居易

64、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足疾》——白居易

65、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送友人宰湘阴》——李端

66、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姜夔

67、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舟中见雨》——戴叔伦

68、会稽藩镇,舟车都会,槐庭燕寝凝香。——《望海潮(绍兴府西园席上)》——曹冠

69、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杜甫

70、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送元仓曹归广陵》——韦应物

71、西湖避暑棹扁舟。——《宴桃源(游湖)》——曹冠

72、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杂曲歌辞。古曲五首》——施肩吾

73、傍岸渔舟集,横空雁字轻,凭阑凝眼增明。——《南柯子(送朱辰州千方壶小隐)》——赵师侠

74、功名事、付与年时交旧。——《龙山会(四明重阳泛舟月湖)》——赵以夫

75、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舟中遇陆棣兄西归数日得广陵二三子书知迟晚…垫西岸作》——萧颖士

76、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李白

77、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陈子昂

78、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万俟咏

79、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赵彦昭

80、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七夕泛舟二首》——卢照邻

81、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桃源行送友》——武元衡

82、南行风景好,昏旦水皋闲。——《舟中寄李起居》——钱起

83、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吴文英

84、慵发昼高枕,兴来夜泛舟。——《老热》——白居易

85、有当时桥下,取履仙翁,谈笑同舟。——《雨中花》——张孝祥

86、清歌里,金尊未掩,谁使动分携。——《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晁补之

87、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白居易

88、想见相分后。——《虞美人(罢官嘉禾,张忠甫、曾彦思置酒舟中作)》——赵彦端

89、有多才南阮,自为知己。——《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晁补之

90、舟行沧海上,魂断黑波前。

91、舟绝清江系老榕,杖藜小住翠阴中。

92、舟行转江峡,处处响哀猿。

93、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94、舟涉越溪悲,梯攀玉井危。

95、舟过山西已夕曛,许生茅屋远人群。

96、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

97、舟亦不肯驻,人亦不肯息。

98、舟绝寒江冻不潮,萦沙拂柳影翛翛。

99、舟定询儿女,徐行却在前。

100、舟到毗陵日已昏,维舟柳下宿西门。

101、舟中无事阅陈编,千古高风挹圣贤。

102、舟溪群山俱有情,禺昂环列如逢迎。

103、舟船摇摇大巫前,松前丝萝望缠绵。

104、舟子贪风顺,开帆半夜行。

105、舟楫三吴客,江湖二月寒。

106、舟出嘉禾五里城,僧楼山塔互峥嵘。

107、舟行风打头,苦恨行不驶。

108、舟子偏惊拍岸风,不论蜀艇与南郍。

109、舟自摇摇钓濑滨,睦州司户得诗人。

110、舟楫怀明主,笙歌慰远征。

111、舟行无休期,晨夜涉风水。

112、舟行苦邅回,登岸旷心目。

113、舟移泽国暮烟长,望入沧波思渺茫。

114、舟行五宵旦,黑水乃始渡。

115、舟人劳暂息,舣棹近柴扉。

116、舟系蓬莱浅水傍,鳌头缩尽海生桑。

117、舟中长是不梳头,今日临妆上小楼。

118、舟行所至与清逢,殊觉今清又不同。

119、舟行缓东去,波蹙疑西流。

120、舟行淹宿雨,稍霁泛通川。

121、舟揖虽佳兴,风波即畏途。

122、舟下丰城十里余,树烟鸥泊尽人居。

123、舟去舟来阅古今,梦中忧乐累人深。

124、舟浮江海达于淮,不尽词源衮衮来。

125、舟车覆却万变,人雷动静两忘。

126、舟轻风色好,波面去迢迢。

127、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

128、舟泊似差早,篙工爱酒坊。

129、舟泛寒塘静,人归一叶间。

130、舟人厌牵挽,我辈乐萦纡。

131、舟子长歌下急滩,江风吹我怯衣单。

132、舟楫南来处处过,海隅东去奈愁何。

13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3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36、君爱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7、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138、春尽年华少,舟通景气长。

139、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烛照水射游鱼。

140、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

141、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14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4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4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45、春潮带雨晚来急,夜读无人舟自横。

146、怒气雄声出海门,舟人云是子胥魂。

14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曰边。

14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0、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5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53、凤杼秋期至,凫舟野望开。

154、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

155、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156、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

157、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

158、舟出太湖险,语溪投暮钟。

159、舟子开帆日,天风吹雪时。

160、舟居翻爱步,三里傍江斜。

161、舟泊秦淮近晚晴,遥观瑞气在金陵。

162、舟中逾一月,驿路及三千。

163、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

164、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

165、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166、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167、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168、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169、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170、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171、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李白

172、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七夕泛舟二首》卢照邻

173、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车遥遥》孟郊

174、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李白

175、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苏颋

176、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拟古别离》沈佺期

177、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杂曲歌辞 车遥遥》孟郊

178、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渔父》李煜

179、舟成于陆地,风水终相假。《青门路》刘驾

180、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杂曲歌辞 车遥遥》孟郊

181、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拟古别离》沈佺期

182、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忆江南》李煜

183、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饯中书侍郎来济》李世民

184、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李隆基

185、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别储邕之剡中》李白

186、凤杼秋期至,凫舟野望开。《七夕泛舟二首》卢照邻

187、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春江曲》张籍

188、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边秋薄暮》苏颋

189、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饯王晙巡边》李隆基

190、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赋房玄龄》李世民

191、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南奔书怀》李白

192、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送别得书字》李白

193、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沈佺期

194、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车遥遥》孟郊

195、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李白

196、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入鬼门关》沈佺期

197、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杂曲歌辞 春江曲》张籍

198、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江村》刘驾

199、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苏颋

200、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201、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烛照水射游鱼。《寒塘曲》张籍

202、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书情题蔡舍人雄》李白

203、春尽年华少,舟通景气长。《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裴度

204、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裴度

205、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棹歌行》徐坚

206、霜丝青桂楫,兰栧紫霞舟。《相和歌辞 棹歌行》徐坚

207、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

208、方崇大厦栋,忽逝巨川舟。《哭仆射鄂公杨再思》李乂

209、里閈宁相杵,朝叹忽迁舟。《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苏颋

210、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苏颋

211、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元日》李世民

212、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野望》 唐·杜甫

213、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214、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215、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孟浩然《经七里滩》)

21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

217、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218、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送杨氏女》 唐·韦应物

219、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2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21、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222、君爱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223、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采莲词》 唐·张潮

22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22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唐·王维

22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唐·柳宗元

227、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白居易《送客回晚兴》)

22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29、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王昌龄《沙苑南渡头》)

23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中含有舟的诗句篇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翻译

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却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

写作背景

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_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_ _张丞相当指张说_。

讲解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孟浩然的诗全集栏目。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古诗中含有舟的诗句篇3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诗鉴赏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杭州时,曾观赏钱塘江潮,“百里雷声震”、“惊涛来似雪”(《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是表现江潮卷来的奇景伟观。然而,潮退风住之后,江边渡口就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平浪静,天气清和,一派悠闲,而这正是乘船旅游者最渴望、最感惬意的时刻。这里一笔勾画出了这种平静恬淡的江面风光,隐隐传达出了诗人重登旅途时的欣悦心情。

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同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还是感到格外亲切。从“与君同”的平实自然的话语中,不难想象,诗人与“舟中人”亲切问候的情形。

第三句描写人物情态,维妙维肖。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有句云:“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诗人借用陆诗成句,冠以“时时”二字,更是妙语。

这既使“引领”的静态神情变为动态神情,而且还使跷望的动作具有了连续性,从而传神逼真地表现出了一位远游者对越中山水的无限向往心情。因为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断跷望中,对舟中人急切地发出了询问:

“何处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遥遥翠峰蜿蜒绵亘,时隐时现,但哪儿是他向往已久的越中呢?一问便结,戛然而止,个中余韵留待读者去想象、体味。

杭州距越中并不算远,但诗人又望又问,且以“时时”与“何处”紧密呼应,似乎航程甚长,越中甚远,都是用以衬托和渲染诗人急于要到达越中探奇访胜的'迫切心情和浓厚兴致。

这首诗前三句似乎写“济江”,最后一句是“问舟中人”,其实,诗人在“时时引领”向天边眺望时,也就不断地向“舟中人”询问何处是越中了,因此,三、四两句应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动作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兴致勃勃,仕途失意后的郁愤情怀被纵情山水的愿望所暂时替代了,充溢字里行间的只是对越中山水无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领望天末”是一个可见可感的形象,“何处青山”却是虚指,以实衬虚,更使诗的意境显得幽邈淡远。“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亲切气氛,到一再探问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

古诗中含有舟的诗句篇4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4、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9、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关于渔船的古诗词

石矶西畔问渔船。——唐 张旭 《桃花溪》

数茎红蓼一渔船。——宋 谭用之 《贻钓鱼李处士》

数只渔船何处宿。——唐 欧阳炯 《南乡子·嫩草如烟》

借得渔船溯小溪。——宋 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溪畔渔船青草中。——唐 王建 《江陵道中》

渔船争入沼中芦。——宋 杨万里 《藏船屋二首

暖傍渔船睡不惊。——唐 齐己 《沙鸥》

泷下渔船逆浪归。——宋 杨时 《绿阴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