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1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实验教学
当下,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尚处于不断探索改革的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导致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且对于物理学科其他知识的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外加在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习惯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此做法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通过不断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及时转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需尽快转变常规的教学方式,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可适时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将课题自然引出,确保教学方式的针对性,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即物质的三态主要是指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在学习《光现象》内容前,可以提出: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筷子斜插入水中,为什么看起来就像断了一样?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在学习《物体的物理性质》这一课前,提出:为什么固体的铁比融化时铁的密度要大?为什么汽化后密度更小?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以及实验,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积极寻求出问题的答案,进而保障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此教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创新精神。
二、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加强实验教学演示的效果
为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力,并加深其学习印象,教师常常会在物理实验前进行实验演示,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对课堂物理知识有效运用,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极为有利。若实验设备不齐全或在实验中出现反应过快或过慢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及问题的发现不利。为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教师可以辅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使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详细地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升华和xxx》这一内容时,由于呈现出升华(干冰升华、灯泡钨丝变细、卫生球变小)以及xxx(霜的形成、雾凇、冬天玻璃窗外的冰窗花)现象等实验较为麻烦,且反应过慢,耗时较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xxx与升华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固态物质不经液态变化便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升华)以及物质由气态不经液态便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xxx)。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可将实验仪器小车作为对象,在其两端挂上细绳,跨过滑轮,其下端分别吊一挂钩,可加钩码,展开
实验。
三、鼓励学生总结实验经验,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实验辅助设备、不断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实验经验,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了解以及自主思考,勇于提出疑问,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基本特征;思维过程
推理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出判断之前对事物进行判断的预测,并对事物进行一定自我理解的过程。这种能力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体现非常明显。本文就对高中物理中推理能力的促进做出分析,分析它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一、物理推理能力及其基本特征
物理推理能力是指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首先,这种物理推理能力能根据事物的表象进行分析和判断,把对于事物的认识从粗浅的层面上升至学科性质的认识。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把事物的表象去除,只保留物理原理的实质。物理推理过程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模式化。自然事物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使得分析过程需要进行一种模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使得问题在相对一致的模式中进行,在模式化的过程中物体的一部分属性可以忽略为模式化过程的精髓。
2.分等级进行。物理推理思维是一个阶级到几个阶级递进的过程。在研究比较深入的知识时必须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知识进行思维的铺垫才能够继续进行。
3.多方向的特性。物理和数学学习的过程类似。很多问题的结果只有一个,但是解决的过程可以有很多。这种多方向的特性使得物理推理思维的过程对于方法能够有更多的把握。
4.实验特性。这是由于很多物理知识在进行推理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实验才能进行验证,这也是物理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
二、物理推理能力的思维过程
1.分析阶段。分析阶段是指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或者不懂的题目时的一种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会对事物或者题目进行一种分类,把问题的层次和所属的领域进行归类。这样的分析过程有助于在后期的物理过程中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推理。分析过程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也有一定解决问题的作用。
例如,在高二物理必修二第六章“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课时中,平抛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与依据物理知识预测的结果不同。这种实验结果和实验预测不一致的过程就需要用物理推理能力进行处理。
实验过程中矛盾的出现使得物理推理思维得以应用。在对实验结果的判断中可以分析得出实验中的可变因素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通过物理推理能力的运用在矛盾实验中就能很快找到导致实验结果的原因。经过分析就能得出最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部分,在平抛实验中影响结果的原因就是斜槽的末端是否是水平的。
2.整合信息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要在众多可变因素中寻找最有可能的因素进行重复实验。信息的整合过程就是物理推理过程的第二阶段,在信息的分析中实现对物理知识和问题的全面认识,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3.差异类比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在相似问题中寻找可能类似的问题。这种差异类比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问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中寻找问题的突破。这个过程中就能初步形成对于事物物理概念和思维的建立。
4.总结实施阶段。在对事物或者问题经过分析、信息整合、差异类比之后就需要进行一定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确定问题的突破方法,这个阶段也同时考验学生在知识点分类上的能力。因为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一定是把这种问题归结于一种或者几种物理原理的过程。
例如,教学在高中物理“力学”的内容时对于力的性质的分类。根据力来源的不同能够把力分为几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这些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过程:重力的来源是地球引力,弹力的来源是形变,摩擦力的来源是相互运动或者趋势,电场是电场力的来源。
5.把思维进行抽象化,这个过程是物理学习过程中最难的部分。这种思维将事物在现实中的表象进行抽离,只保留其在事物属性和本质区别上的差异。在抽象思维过程之后就能对事物进行概念上的理解,这种思维对于物理学习中的模型建立有着很大的帮助。
6.提升总结阶段。在抽象思维结束之后就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事物的初步认识。进而能够总结出这类事物的共性和一般性。在进行这种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还需要再进行更高的总结,这种过程追求极致完美的规律性结果。
总之,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推理能力需要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这种能力在物理学习上的帮助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物理的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习物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3篇
【关键词】高一物理 学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物理课程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理科学生来说更是重要的科目之一,其在理综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故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好物理是学好理科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而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打好高一物理基础课程更是极为关键,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高一物理在学生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物理教师更应该重视高一物理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切实做好高一物理的基础教学工作,为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新课改的要求,物理老师如何开展高一物理教学工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一物理课程对学生物理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高一阶段的学习既继承了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又开启了学生高中后期阶段的学习,因此,高一在连接学生初高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一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引领学生开启高中物理学习良好的开端那么就需要全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能够进行认真地学习甚至是主动的学习。高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课程兴趣的激发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最近几年我国在科技上的进步是瞩目共睹的,因此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永远不缺最前沿的案例,故将科研实例与物理原理结合起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将我国科研成果与课堂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在新技术的讲解下密切联系课堂知识,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掌握物理原理,学习物理技能并充分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同时,借助生活科技,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将课本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于知识中观察生活,体会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学生对生活物理兴趣的浓厚必然有助于其物理学科的学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物理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可以将理论与科技结合起来,借科技激发学生兴趣。
二、注重基础教学
高一物理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阶段,此阶段与高三总复习阶段是有明显差别的。高三总复习要求学生对高中整个阶段所学习的物理原理和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运用,但是高一阶段并不对学生进行知识综合应用的训练,高一阶段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记住每一个公式,并学会将公式运用到习题的解答中即可,因此,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要求即是要求掌握基本的知识。众所周知,高中学生的学业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业负担重,而某些老师比学生的压力更大,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忽视学生基本能力的掌握而过多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学生采取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能力从而无法得到提高。因此,物理教师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基础知识的讲解,将公式推导过程与运用详细讲解给学生并结合具体的习题演练公式的运用,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原理的内容。
三、重视实验操作
物理是一门与实验紧密同步的学科。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原理下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或通过实验来总结规律。可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实验的作用,而在高一打基础的阶段是不能忽视实验的作用的。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验证,而且还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实是某些学校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有些学校即使有实验室,可是只是一个摆设,设备落后,仪器短缺,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需求。高一物理课程中不论是力学还是电学的知识原理都可以在实验室通过设备来验证书本里的理论或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规律。学生通过实验亦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降低其物理学习的难度。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全面的了解书本知识,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求证,自我发现的良好习惯,而这种动手求证和动手操作的习惯为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一物理的教学中,物理老师应充分重视实验的作用。此外,针对学校实验室设备不完善或是物品短缺等方面,教师应该负起责任,主动与教学主任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科学进行习题练习与测试,及时反馈与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实验;观念;标本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探究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三种基本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生物问题及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学习的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规范生物实验步骤,观察生物实验现象,并把实验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新版初中生物教材实验的比重加大了,实验的条件和所需要的材料更加丰富,这对农村生物实验资源不足和实验设备缺乏的学校来说,教师的教学负担更重了,要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必须克服以下问题:
1.改变传统观念。在中考的科目中没有生物学,有的地方仅有过关的会考考试,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够的。久而久之,学生本人,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生物学不学无关紧要,学好主课才是关键。学校对生物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认为学不学对学校的升学率没有多大影响,挪出时间学好其他课程才是正事。
2.增加实验课时。新课标安排的生物课时少,生物实验又多,学校为了所谓的主课有减少了生物课的课时数,有时还被其它活动占用,有的学校生物教师多为兼课教师上.他们的工作量大,只要把理论课上完都不错了,没有时间顾及生物实验课,这样学校的生物课教学就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3.实验安排不合时宜。新课标教材上实验安排与学校所在地的季节不相一致,与时间、季节不吻合.导致实验材料难以采集。实验目的难以实现。如早春气温偏低,在讲解植物的生殖时,难以采集到花,果实,种子。观察草履虫、水螅难以采集或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也缺少材料。不能形成直观生物教学。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及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改变生物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们必须在生物课教学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不管条件多么严酷,但都应该把生物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才能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时间心理保障。
2.保证足够的课时量。有了足够的教学课时,才能合理安排生物教学并组织生物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足够的学习空间。根据学生记忆力强、求知欲强,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等心理特点,组织和设计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和生物实验内容,加大力度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实践的能力,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恶习。例如: 观察叶的横切面结构时,让学生先分别观察叶的正面与背面颜色和气孔数目多少。学生得出叶背面颜色浅气孔数目多,正面相反。教师肯定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
3.合理安排生物实验。根据当地的季节不同,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利用当地现有的实验材料和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领悟得更透切,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如鸟卵的结构时让同学们那一颗鸡蛋看清卵壳,卵白,卵黄,系带等结构,这样乱结构一目了然无需多解释。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5篇
一、完善自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解惑”,我们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发现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知识很吃力。主要是因为他们仅仅把物理化学课程看作是化学基础课程的一部分,不了解物理化学课程与药学主干课程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针对这种现象,从物理化学实验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应用实例的介绍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的学习对药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这种引导始终贯穿于实验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我们把它总结为三重视。
1.重视学生实验课前的预习。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前应该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我们会布置与实验相应的若干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同时我们也在尝试不断转变教学模式,设计一些研究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实验的做法,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
2.重视学生实验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多提问,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2至3名学生使用一套仪器,我们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各尽其能,杜绝一人做多人看的现象,使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其中。
3.重视学生实验后的总结。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务必求实,要用所测得真实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如有偏差,说明原因即可,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己“感悟”
现在学校始终离不开“课本、课堂、教师”三个中心,唯独忽视了学生这个中心。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做同一实验的学生只能按已经设计好的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学生听了印象不深,实验后只对自己所作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讨论,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存在教师少、学生多的客观事实,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技能和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知识面和创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我们提出的教学思想是:在达到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在上课过程中采取重点指导广泛参与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个别的实验进行改良,扩大实验的测量范围,一个实验让几组学生分阶段完成,使实验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上课前随机抽1到2组学生重点指导,要求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认真分析,总结出要点;上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讲解实验的设计方案和注意事项,再做演示实验,如发现问题全班同学讨论。期间,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看多想,从而使学生做出正确判断,最后由教师作总结。这样,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实验后共享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能。
基于这种思想,我们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广:
1.体现药学专业的特色,扩展实验的内容。例如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增加测量不同药物的燃烧热,思考如何利用燃烧热来判断药物的纯度。通过旋光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可加强对药物稳定性预测的研究,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
2.设计一些研究性实验。例如对常见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提纯。这不但需要知道天然药物的各种分离方法和相应有机化合物性质等知识,还要能够根据所测药物的相图设计出应用精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先后顺序,确定有关分离检测手段和计算方法等等。该实验是对药学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加深,相当于过去的几个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对已经掌握的各门知识和信息进行一番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反复推敲,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依据,设计出理想的实验方案。它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好的锻炼。
3.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物理化学实验所测实验数据多,直观性不强,传统的处理数据是手工作图描点,用时多且误差大,而且学生在处理数据时,往往追求数据与文献相近而对实验数据进行主观取舍或曲解。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原始数据当场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迅速给出结果,杜绝对科研不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三、认真总结,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作示范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反馈信息主要来自课后实验报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不断巡视,及时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便进行相应调整,力争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总结经验、分析教训、交流心得体会,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和设想。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有成绩也有教训。我们会继续努力,使物理化学实验课更好地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服务,学生必将在上课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鲁纯素.物理化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xxx朴,xxx.物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xxx淮.用创新性思维指导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7(8).
[4]xxx,霞王香.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7(5)45-46.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6篇
关键词: 物理学习 实验能力 培养策略
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许多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从初中开始系统学习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教师会安排许多实验,而学生的实验能力则决定了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多少,所以为了让同学们更顺利地进行实验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势在必行。
一、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动手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必须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的兴趣是他们主动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前提,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自然而然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实验过程,物理是一门趣味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一味让学生死记书本中的知识,会降低这门课的魅力,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实施开放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知识内容,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模式。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实验条件,在实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用实验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让学生愿意进行实验。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模式,对一个规律或者定理,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并且进行实验,对于实验结果进行互相交流探究,再经教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有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得到学习满足感与成就感,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几次实验下来,实验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二、精心设计实验,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同时实验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普遍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物理实验课特别感兴趣。科学家们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大多数是从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开始的,一般先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过程,在足量实验数据中进行探究思考,物理教学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一旦离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多的知识理论都是纸上谈兵,物理教学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利用实验再现物理情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步骤,所以教师设计的实验必须可操作性强,并且在这些简单的实验中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比如,可以用鸡蛋、盐、水、玻璃杯等做有关于惯性、压强、浮力等的实验,用这些常见物品做实验,一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能把看似深奥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神奇之处。在压强实验中,把鸡蛋使劲握在手中,用很大的力气也很难捏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鸡蛋就破了,这说明鸡蛋握在手中的时候,受力面积大,所以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所以压强大。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日常生活中能联系所学物理知识。在惯性实验中,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个薄塑料片,再把鸡蛋放到塑料片上。用塑料尺猛弹塑料片,塑料片会在水平方向上受力飞走,而鸡蛋在水平方向上几乎不受力,因为惯性而静止,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在此实验中,鸡蛋在水平方向上并不是完全不受力的,只是所受力相对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三、引导学生观察,注重分析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不是照着书本中的结论观看实验,要让学生学会把实验变成自己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照葫芦画瓢,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进行平镜成像这一实验时,引导学生记录观察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及蜡烛的像的大小,通过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
实验过程固然是重要的,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是学生实验能力的一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提升物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老师一味追求实验过程的热闹,而忽略实验结果的讲解,使实验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学生无法正视实验的重要性,而只把物理实验当成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不会在这上面花费精力,为了避免这一误区,教师需要在学生实验结束后为同学们讲解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实验的结论,强调实验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步了解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慢慢体会在实验中学习到的内容,以及物理实验带给自己物理水平的提升,而在实验过程中投入更多精力。
总而言之,实验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体现之一,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设计实验,自行进行实验猜想,完成实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这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同时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在教学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设计,让实验变成解答学生疑惑的过程,学生集体进行的实验,教师要精心设计,用简单易懂的实验向学生传达清晰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调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以此达到培养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教学策略
虽说初中会考也是高中学校筛选学生的参考标准之一,然而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初中会考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重视初中会考的复习和考试。初中会xxx可以给予高中学校参考标准,也是加强巩固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会考复习,从而整理好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
一、加强学生对于会考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会考的重要性讲解给学生听,如,会考成绩也是作为中考的参考成绩之一,如果A同学和B同学中考的成绩是相同,然而A的会考成绩要比B的好,因此学校就选择A同学,而不是B同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考的重视度,做好生物的会考复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会考复习的作用讲解给学生听,加强对生物的会考复习,加强学生对于初中三年的生物知识的总结,从而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避免出现“学完就丢”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水平。
二、理解会考内容,掌握复习方向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的会考复习效果,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生物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生物会考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如,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物会考内容总结出来,然后再分别总结出重、难点,并且对学生重点讲解生物会考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掌控程度,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而且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会考考试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因为学生可以结合会考内容来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自己的复习进度,确保复习效果。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会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
三、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整体把握
四、开展分层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是将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重新进行一遍学习和复习,但是学生在三年的生物学习当中都有着一定的学习差异,因此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教师就要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生物水平来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如,生物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而生物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简单地对生物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就可以直接开展下一步复习,复习难度更大的生物知识。因此,通过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会考复习效果。
五、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
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如,教师可以总结初中三年来所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然后再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归类,再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重新做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如,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物实验中最基础的实验,然而很多学生并非能够清楚地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显微镜使用的教学,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教师首先就要引起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重视,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好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8篇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物实验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类型
《生物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及培养创新意识显得很重要。
然而在很多农村高中,学校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我校就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生物实验设备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受实验材料限制;大班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实验设备陈旧,药品不齐,经费紧缺;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极差,使得高中生物实验开设起来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实验创新需要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目的,以原有实验不足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突破口。下面我就教学实验过程中如何创新与发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广大同仁共勉,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实验材料的创新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一些书本上提到的实验材料很难在生活中找到,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改进实验材料,例如在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xxx、xxx等科学家选用的金丝雀虉草等实验材料在本地很难找到,于是我们就改用玉米、大豆等种子进行实验,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在做渗透作用实验时,由于没有玻璃纸,我们就将半透膜改为猪膀胱膜,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实验材料,所以学生做起实验来兴趣更浓厚。在探究和改进实验材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实验效果好、操作性强的实验材料,获取同样的实验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精神。
另外在做同一个实验的时候可以发动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去做,例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还可以尝试用花瓣、白菜叶、紫甘蓝叶等。学生通过寻找多种实验材料,得出多种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又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认识了科学。对课本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的改革创新
上实验课时,传统的做法是学生依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步步地操作,最终得出结论,毫无创造性而言。对于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可适当考虑加以改进,就是换另一种方法操作,更有利于增强实验效果,因为教科书上讲的操作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例如:例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如果将实验变得更简单,口腔上皮细胞不用的生理盐水,直接在载玻片上加95%的酒精,加口腔上皮细胞,处理10分钟后,再在酒精灯上过火烘干,再染色,效果较好。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加入2mL丙酮,可以将丙酮改为无水乙醇,书上讲的一次性加入,可以分两次加入,这样可以防止研磨时间过长,丙酮(或者无水乙醇)过度挥发,影响实验效果。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课本上用的是花生的子叶切片,如果有的学生切片或者染色效果不好,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所以可以将其改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xxxII,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实验效果更显著,而且不用显微镜,操作更加方便。
三、实验类型的创新
教材中的实验形式虽有所改变,但验证性实验毕竟还是占多数,一般是先讲授知识,然后按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这种做法会造成学生认识过程的思维定势,阻断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这样的验证性实验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地进行改变,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发掘创新潜能无疑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生物实验教学的观念,不断进行实验创新教学,倡导学生注重过程并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创新和质疑,让学生既学到生物科学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又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科学求索精神,同时还大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也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以调整。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局限在操作领域,还应包括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总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2.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创新的人才成为时代的要求。xxx•xxx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_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培养学生从事一种特定的终生不变的职业,而应以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_。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的基本结构,它是研究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物理学基础理论的重大创新往往能促进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物理学的研究也能起推动作用。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时代要求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也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观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实验是创新的途径。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在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就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 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这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氧化物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是一个重点,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在进行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捉不住技巧,所以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和质量的弱化。为了充分的节省时间,实现化学学习的效率提升,积极的探讨学习规律以及技巧,可以大大简化学习的困难程度,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迅速提升。在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中,重视规律和技巧的探讨,更是实现效率提升和质量提高的关键。
一、重视分类总结,简化学习难度
重视分类总结,进而使得学习难度降低,这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的重要技巧。分类总结:主要是对非金属单质的特征以及氧化物进行分析和总结。非金属单质是一个统一的大分类,在这个分类中,通过特征的总结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小类,而这些小类之间要么是在反应条件方面具有共同特征,要么就是在反应物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通过这样的小类划分,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统一非金属单质学习的学习方法。举个例子,假如化学学习中的非金属单质有12种,那么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需要对这12种单质的学习进行分别总结,但是通过反应条件的划分之后,可以按照加热、催化剂以及接触反应划分为三类,这样学习方法就明显的简化,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就有了适量的缩减。而且这种分类划分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推导学习,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帮助巨大。
二、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
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也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在化学学习中,反应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物质的反应只需要接触就可以,而有些物质需要高温,还有些物质不仅需要高温,还需要催化剂,所以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化学的学习。在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的学习中,对反应条件进行详细的分类,然后按照反应条件对单质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再次强化学习的效果。以加热条件为例,在化学非金属单质的反映中,有些单质需要加热,那么通过对这些单质的深层化学结构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其与其他单质的不同,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化学单质的深入理解更加清晰,化学学习的效果也有了提升。
三、重视实验的总结
重视实验的总结也是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另一个突出技巧。就化学学习而言,实验学习更加的直接,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的集中,所以在化学实验当中,做好观察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的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实验条件的准备。比如化学仪器、化学试剂、催化剂等等。总结这些条件准备可以更好的分析实验的特点。第二是进行反应过程的总结,通过反应过程的总结,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实验与实验的不同,这样,学生们对于实验的清晰划分效果会得到提升。第三就是进行实验反应物的分析和总结。从反应物方面,对于实验也可以进行分类。简而言之就是重视实验的总结,可以使得整个化学的学习更加的具体。将实验现象和教材描述进行对比,使得实验更佳的具体、形象,学生的学习全面性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
四、结束语
高中化学作为理科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探讨学习规律和技巧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分类到反应条件再到化学实验进行学习技巧的总结,可以帮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技巧,进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xxx华,xxx银屏.基于化学观念的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56-62.
[2]xxx,xxx贤金.高中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07:65-67.
[3]xxx,xxx香,xxx思维导图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应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