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推荐6篇)

111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第1篇

一、教材解析

《童年水墨画》是一篇文笔优美修辞格别致的诗文,描写的是天真烂漫欢乐自由的童年画面,对学生来说想要完全理解略微有些难读。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描述不同的画面。第一个部分《溪边》要求背诵,语言充满了诗意,重点在表述手法的赏析学习;第二部分《江上》配合课本插图,通俗好懂;第三部分《林中》修辞格较别致,描写的场景较容易理解,但其中的借代手法是学生陌生的。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和认知能力,但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字,会写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溪边》。

3.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表达的三个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表达的三个画面。

三、教法、学法:

教法: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

学法: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都来说说关于自己童年的回忆,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什么玩具?(播放课件图片)

生:滑板车、积木、游泳……

师:这些都是大家喜欢的,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另一种童年,没有滑板车也没有动画片,但是同样的快乐和自由。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课题,我们一起去了解诗人张继楼笔下的不一样的童年画面:童年的水墨画。(板书)

师: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也可学生自己提)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读题生疑,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说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一个平台。】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自由读课文,不会认的字同桌间交流解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相机正音。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展示词语)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设计意图: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齐读。边读边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场景?读诗句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些画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段?(课件展示)

这首诗描写了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场景,我们来逐个了解。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通过扎扎实实读文字,品文字等方法,努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语言印象。】

(四)品读课文。

1.指名读《溪边》,提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展示)

2.请同学说说在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小组讨论,派出代表,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更好。(可将回答得最好的一组答案写在课件上展示出来作为鼓励。明确内容:溪水的碧绿平静,蜻蜓立竿的安静,“扑腾一声”的动景,鱼跃人欢的愉快。)

3.分析表述手法。(课件展示)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4.指导朗读:该段语言优美明快,孩子气十足,或运用拟人,或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童快乐的生活,富有形象感。朗读的时候,节奏要明快,语调要风趣,表现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特点。

(五)品读分析,体味《江上》。

1.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江上》。齐读。

(1)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快乐)

(2)从哪些词能感受到快乐?

(鸭群、戏耍、笑哈哈、水葫芦、两排银牙)

2.分析点拨。(课件展示,合作完成)学生质疑,释疑。请同学模仿其中动作“扇动翅膀拍水戏耍”“拨动浪花”加强理解。

3.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方法同《溪边》)

4.指导朗读,齐读回顾。

(六)合作交流,理解《林中》。

老师带着大家了解了《溪边》的愉悦和《江上》的玩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领老师来理解《林中》的风景。请大家仔细阅读《林中》这首诗,想一想它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把你们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交流,然后带着老师去学习(课件展示)

(七)课文小结:

1.齐读课文,根据层次图背诵《溪边》。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第2篇

一、说教材

《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是篇阅读课文。这首儿童诗细致而形象地再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细腻,如“清凉的风”,轻柔、温馨,宛若“遮雨的伞”,无私、无惧。诗人用饱蘸着最真挚、最自然,最动人的情感,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赞颂了妈妈的爱。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1、找到文中的比喻句,并练习仿说。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了解诗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3、感受妈妈的爱的深厚,无私,伟大。懂得珍惜妈妈给予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妈妈的爱,用真实的体会感悟是个的内涵。

教 法:1、建立学习小组,创设浓厚自主学习气氛。本班共有学生43名,一节课40分钟,每名学生一分钟发表意见的时间都有实现不了,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发表意见,我按学习状况以四人为单位成立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组织大家学习,让差生也有发展的空间。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现代社会“冷漠”是的流行词汇,如何唤起学生感恩的心呢?在教学中我通过视频、图片来直观形象的为学生创设情境,由讲变成引导,研读探究,读中感悟。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 法:“妈妈”这个词每个学生都不陌生,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妈妈是如何爱自己呢?为了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前收集了有关妈妈的诗歌、短文、图片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诗歌的内涵,找到使自己感动得小节,再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妈妈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交换意见,比如:第一小节为什么让你感动?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感受,从而突破难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时机,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动笔、动手的能力,写一写:你想在母亲节里对妈妈说点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背诵。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可以仿造课文诗歌的结构,说一说你的妈妈对你的爱。

三、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共分四部分。

(一)声情并茂,激趣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式导入,“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导入之后,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在听的同时感受母爱的深厚、细腻、无私、伟大。

(二)研读探究,读中感悟。

在这一环节,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爱,从而爱妈妈。

(三)品读想象,尝试背诵。

在这一环节,通过配乐读,在融入学生自己的感情尝试背诵。

(四)拓展延伸,爱心行动。

在这一环节,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回报关爱我们的人吧。

四,说板书设计

清凉的风

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 冬天的火 伟大、无私

纯净的河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第3篇

【说教材】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说教法】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所以我用引导法教学。教学中,我会以学生读和说为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要求学生读不顺的地方多读,不理解的地方同桌或小组间讨论,解决不了的请教老师,教师再给予引导。

【说教学过程】

1、通过播放视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2、读课文: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读通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板书写出哪两件事。

3、细读课文:

⑴本环节主要抓人物物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⑵围绕文中哪儿让你感到温暖,展开讨论。在读第一自然段时,抓住阿姨的那段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你读了这句话体会到什么?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交流,讨论,然后移情体会,让学生思考:要是你是这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这位老奶奶你有什么感受?

⑶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抓住母亲的话重点阅读体会,如“不要紧,再来一次!”你体会到什么?(宽容)如:“这是我……女儿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读到这里,你体会到妈妈的什么品质最使你感动?(宽容、理解、鼓励)

⑷移情体会:如果这位妈妈责备,甚至辱骂那位护士,结果会怎样?等。

⑸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什么?现在的“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之前“我”是怎么想的?出示小练笔。

⑹过渡: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例比比皆是,齐读第三自然段。

4、设置情景,深化认识:教师在黑板上用红粉笔画个心,导语“……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不会是空荡荡的,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的心中装入一个分量最终的词语……”学生说,教师把词语写在心型图案里。

5、课堂小结:本环节用作家罗兰的话,深化学生情感。

【说板书】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节课的板书很简洁,只是清楚地向学生展示本文中的两件事以及最后画心型添加学生所说词语的互动环节。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第4篇

窦老师的这节课中除了对词语教学非常成功之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1、在读中观察

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的时候,窦老师先引导学生读过句子,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你看到的小象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语表达。通过观察,学生们纷纷进行描述,小象的可爱、阿玲的美丽在学生形象的描述中浮现了出来。通过观察、表达,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文中语句表达的感情色彩,通过观察,老师无须太多的指导,学生已经完全可以感情朗读句子。

2、在读中想象

窦老师告诉学生:“有时我们读书,方法很多,比如刚才我们用看的方法,就是一边读句子,眼睛一边‘过电影’,画出现了,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画了。实际上这一段书要求背诵,你们过一遍电影,离背诵就只差一步之遥。”在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边听老师配乐朗诵,边想象画面,抽象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被转化为了画面,然后又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子里,从而使语言得到周转,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3、在读中质疑

窦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外,还教给了学生要学会质疑。当窦老师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夸小象的语句后,让学生试着去提问题,一边质疑,一边再读课文,再解疑,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学生把难以理解的语句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消化掉了。

课文经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述,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描述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是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对城市或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是教学上的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资料中体会思想,从父亲坚忍不拔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土地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按知识、本事、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我确定本课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第5篇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7课《一分钟》。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二、说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学习活动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加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想到_分秒必争_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_一分钟_,珍惜_一分钟_、科学利用_一分钟_.

三、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二、读文识字

三、熟读初悟

四、写字指导

五、拓展实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课前交流。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_珍惜时间_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

2、游戏活动

(1)_一分钟_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_我会认_和_我会写_的生子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2)_一分钟_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_找找说说_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3)_一分钟_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场(闹),每人都用心(悔),过去一寸来一尺(迟),人戴鸭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看哪组猜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在活动中体会_一分钟_的时间意义,完成课后_找找说说_的练习,可谓一举三得。

二、动画复述

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六个镜头:睡觉、过马路、等公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学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故事复述的引导,一是可以内化课文的语言与情感,二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三是复习课文主要内容,为重点问题精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精读品味

1、讨论。在上述复述的基础上,教师现提出问题_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_然后,让同学们再读课文,自己思考,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来谈谈自己的见解,从而知道前因后果。

2、品味。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2-6自然段,然后说说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但要说清从哪个句子或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1)品读2-4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要注意抓住_刚刚走过去、红灯亮了_来体会元元_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_的叹息和心情,并指导朗读,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第三自然段,要注意抓住_好一会儿_、_才_、_跑_、_眼看_、_车子开了_来体会元元又一次的叹息_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_,并指导朗读,读出焦急、后悔、自责的语气。第四自然段,要注意抓住_等呀等_、_一直_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教学时,先分别品读,再把三段合起来进入情境引读。

(2)品读第5、6自然段。要抓住_红着脸_、_低着头_、_非常后悔_引导学生想象:元元此刻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元元,你会对自己说句射什么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具体语句来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想象、品味,感受元元一路焦急的等待合不停的叹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从而感悟要_珍惜时间,分秒必争_的道理。

四、表演朗读

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在精读感悟以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能力与表达情感的集会。

五、拓展实践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_一分钟_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2、以_我一分钟能做什么_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安排,目的是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第6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本单元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学情

1、我们班共有45个孩子,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好几个长辈都围着自己转,孩子们在那么多人的关注下似乎已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太会去关爱父母,回报别人。而《可贵的沉默》的教学会让我们班的孩子从文中学生的改变受到启发,进而也学会关心父母,回报别人的教育。

2、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难点,更好地把握课文,提高其阅读能力。它还是学生以后读文章、写作文的一个扶手,是日后学习其他方法的台阶。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时我先以故事《妈妈的礼物》开头,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再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故事导入——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1、(故事导入)老师配乐讲述《妈妈的礼物》,听后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儿女那种深沉、无私的爱,便于引入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也是跟爸爸妈妈的爱有关的文章。

2、(质疑导向)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出示题目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3、(探究体验)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通过比较课本上的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自己说、找文中句子读一读等方式明白了教室的气氛为什么由“热闹——沉默——热闹”发生变化。

当然,学生在在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会让学生合作探究,互相提升。

在合作探究中通过一个问题:“不说话不代表孩子们此时不在思考,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说话练习: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我沉默着,心里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一向觉得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4、(学习升华)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孩子们在沉默后行动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5、(拓展延伸)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从课文联想到自己,使自己各方面表现更好,所以我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孩子会回报父母的爱了,那我们小朋友们呢?你会回报父母的爱了吗?快跟你的伙伴们讨论一下,说说以后你打算怎么样回报父母的爱?”以此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说板书设计及说明

17、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无价 伟大 无私

(快乐) ( 惭愧 ) (享受)

感受 思索 回报

设计说明:

1。 课题“可贵的沉默”置于板书的最上面,让人一看一目了然。而一个大大的爱心颜色鲜红,在板书的正中间,特别醒目,一看就知道爱的重要,明确这是爱的教育。

2。 以爱为中心,纵向思维,用箭头指示法,让学生在热闹中感受爱的快乐,在思索爱的沉默中懂得惭愧,在再次的热闹中享受学生回报爱所带来的感动。以爱为中心,横向思维,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生的情绪会有热闹、沉默再热闹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体会学生感受爱、思索爱和回报爱的这个可喜的变化过程。

3。最后让学生在爱的回味中感悟爱的无价无私和伟大以及回报父母爱的重要,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预计

1、相信通过学习课文,班上的孩子们能受到启发,感悟到父母的爱是那么无价、无私和伟大,我们也应该学会关心父母,感恩典别人的对我们的爱。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这种方法,对以后读文章、写作文时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