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1篇
不高的身材,圆滚滚的脸上有对小小的眼睛,双手的指纹因为长时间在自然水域里浸泡早,已消失不见,宽大的脚掌上,布满水草与岩石留下的伤疤。
他,就是二甲村一带的名人――水鬼顾卫国。作为退休的职业水鬼,他把这份责任与担当延续到了耳顺之年。
水鬼,是建筑工地与城市建设中,负责水下工作、勘测、抢险的人员,大桥建设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而在家乡,这位名人水鬼,却利用自己的技能,返回了一条生命。
燥热的夏天,三余中学的初中生成群结队地跳入宽阔的二甲河游泳,他们放学入水的时候正逢退潮,因此不常出事故。可那个正午,几个男孩子约了逃课,跳入了涨潮的二甲河,水流汹涌,几个孩子不知所措。
叼着烟斗钓鱼的顾卫国见势不妙,脱下鞋子纵身一跃,如梭子一般钻入水中,摆动双腿潜游着。几个打着旋儿的漩涡冲来,顾卫国被冲了一下,猛地一转圈,背砸向了河底的巨石。
男孩子挣扎着,顾卫国双脚一蹬,箭一般游出去,抓住了一个初二男生的腿,搂着他游向了河岸,村里人和学生们都来了,可是都水性不好,只能加油助威。
顾卫国忍着剧痛,又救起了一个,见剩下一个瘦弱的初一男生,四肢无力,叫喊的时候连连呛水,顾卫国精疲力竭,用水面上浮着的竹竿把男孩钩了过来,拖回了岸上。
这一幕似乎只在动作大片中才有,但却被一个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背部肌肉撕裂、盆骨错位的顾卫国,仍然笑着摆手:“是咱村民,应该的,有娃娃掉河里了谁都要救!”
这件事,仅仅是顾卫国四十年水鬼生涯的一幕,他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家乡,为南通的水下建设分忧解难。
这位“水鬼顾”身上那见义勇为、严于律已的品质,将会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回荡,他是我的榜样!
水鬼顾,您的精神我将永远铭记!
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2篇
小董,瘦小,“喜剧派”。和他谈话,你几乎都在笑!
他的笑话,段子多。比如:有一个记者去南极采访企鹅问:“你平时都在干什么?”企鹅说:“吃饭,睡觉,打豆豆”然后问了一堆企鹅都是这个答案,到最后一只企鹅:“你平时都在干什么?”企鹅说:“吃饭,睡觉。”记者问:“你为什么不打豆豆呢?”企鹅哭着说:“因为……我就是豆豆!”
他总能随时说出段子,就像老牌的喜剧演员一样,有一次我问前桌:“诗仙是谁?”前桌回答:“李白!”“诗圣呢?”前桌回答:“杜甫!”“那诗王呢?”前桌挠了挠头,实在答不出来了:“额……辛巴!”我转向小董:“你来回答正确答案!”他突然就冒出一句:“狮王,谢逊!”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他也是挺坚持不懈的。上次看到他拿着个木板,想拿圆规在上面扎个洞。别人对他说:“别钻了,这弄到什么时候?”他说“没事!”别说,扎了40分钟,真扎了个小拇指那么大的洞,他也是厉害了!不过圆规倒是解体了。
但他只是逗得别人乐呵,但自己不怎么笑。也许是“小丑逗笑了别人,但小丑不开兴。”
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3篇
外公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并不是他有很高的成就,也没有名震四方的能力,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精神却是高贵不凡的。
在外公年轻的时候,他当过船长,还指引过许多人一起去了远方。在妈妈出生后,外公又换了一种行业。果然,有心之人,干一行,行一行,不久他就当上了厨师长,还用自己的手艺征服过外国人。从这里我就明白了外公的不凡之处。当我知道他还是党员后,更是让我对他无比崇拜,能成为党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也正说明了我的外公的确了得。
但岁月不饶人啊!他在晚年时期,身体不行了,眼睛又有些失明,但他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要去外面种田,他说:一个人要是在家无所事事,闲躺着,就是在给人生添加污点。因此,他成了我精神世界的引导者,我也为此感到很荣幸。
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4篇
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孔子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圣贤先师;培养了三千多优秀的弟子;他的一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著作《论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是您——孔夫子让我明白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我曾经在书中我曾经无数次看见过您的面容,那是的您多想一位严肃的智者,但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宽容大度。我多么希望可以看看您,听您演讲一番。
我也曾经幻想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我和您一起品味着《论语》中的一字一句。您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思考就会毫无所获。您的话很有道理,一个人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是需要有个过程的,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从而一无所获。就从这一个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能感受出孔子对学习方法的重视,也显示出孔子的聪明。
孔子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不是虚有的,而是有着行动的。有一天,孔子拜师襄子学习乐曲。一此孔子从师襄子那里学会了一首曲子,就一遍一遍的练习。师襄子几次提醒他可以练习别的曲子,但他并没有停,总是在练习明白这首曲子的.技术,用意,形象,最终他终于领悟了。从中我又看到了他的那种虚心。
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孔子就是这样,不仅象有名的人学习,更经常象普通人请教,从他们身上吸取知识和力量,不断丰富自己。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都是他的切身体会。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至圣先师孔子,是中华文化的奠基人。他的仁爱思想,更是世界文化的主流。你能够想象没有孔子的中国吗?
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5篇
孔子是什么家_历史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拓展阅读:孔子的相关典故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六艺》,对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在《别录》、《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 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孔子》观后感
2.孔子孔子观后感1000字
3.名人范仲淹的故事
4.列子是什么人 列子是哪个国家的
5.孔子电影的观后感600字
6.中国著名人物事迹
7.古代名人少年立志故事(推荐)
8.中国历史简介
9.回顾历史铭记辉煌
10.四大是什么-四大知识汇总及民间四大俗语
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6篇
杨志,绰号青面兽,因为脸上有一块很大的青疤。这个杨志身份不简单,是杨家将的后代。杨家将在当时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所以我们也能知道杨志的身份有多么尊贵。
但是,因为一次意外,杨志弄丢了花石纲,不敢再回京,便不得不进入江湖避难。《水浒传》中描写杨志的章节很少,但十分传神。林冲要上梁山,王伦不容。林冲在下山时,碰到了青面兽杨志,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不打不相识,他们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是,杨志因想在东京找个官做,便没有入伙。然而,杨志在做官的路上把钱给花光了,不得已忍痛变卖自己祖传的宝刀。
本来杨志就够惨了,结果命运还要再捉弄他一次。卖刀就卖刀呗,一个人来了买走就好了。但是来了一个叫牛二的赖皮。要杨志去做三个宝刀可以完成的,前两个还好,第三个杀人不沾血是真的做不到。但牛二你说你不买就算了,还跟着人家。杨志本来就挺急,此时直接性子上来把牛二一刀杀了。
关于杨志的下一章是生辰纲。这一章真的让人心痛。杨志这一路上闯下来,算是什么都见了,可这回有碰上了猪一样的队友。众军士不听杨志的劝阻,非要去松林里休息,还喝酒。结果呢?呵呵,生辰纲被晁盖抢走了吧。真为杨志感到叹惋。
好了,最后来一个总结。杨志,性格与名字不一样,一生有志气,颇有一种今年考不到官不罢休的感觉。但命运就不让他实现这个愿望,一次又一次的捉弄他,让杨志有一种怀疑人生的感觉。
林冲与杨志,看似身世不同,其实何其相似。两人都已尽力,却都没有好下场。出错的不是杨志,也不是杨志的性格,而是这个黑暗的朝代,是这个腐朽的社会,是这个愚蠢的朝廷。
历史人物小传范文500字 第7篇
寒假里 ,我认真阅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书中的孙悟空等人神通广大、武艺高强,还不怕艰难,勇往直前,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些西游人物。
我最喜欢机灵古怪的孙悟空,因为他能七十二变,驾起筋斗云一翻就是十万八千里。他有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孙悟空行侠仗义,他一路除魔,为民除害,曾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取芭蕉扇……虽然路上不时被唐僧误会而饱受“紧箍咒”之苦,但他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保护唐僧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猪八戒长得肥头大耳,突着大大的肚子,非常惹人喜爱。虽然他贪吃懒惰,但憨厚老实,对唐僧忠心耿耿。沙僧是唐僧最听话最老实的徒弟,他一路挑着担追随着唐僧,可谓是任劳任怨,对唐僧惟命是从。
《西游记》中还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执著的唐僧,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