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
2022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呈重发态势。其中,草地贪夜蛾发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玉米种植区;粘虫总体中等发生,在北方和西南局部将出现集中危害;玉米螟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偏重发生,东北、华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玉米大、小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为做好202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地下害虫、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等病虫害,总体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50%以上,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提质增效。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天敌保育利用和中后期病虫绿色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重点
(一)北方春玉米区。重点防控粘虫、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北方炭疽病。
(二)黄淮海夏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粘虫、桃蛀螟、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南方锈病、小斑病、褐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弯孢叶斑病、粗缩病。
(三)西南及南方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四)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
四、防控措施
(一)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土传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及健康种子,利用含有精甲·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避免频繁漫灌,暴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二)蛴螬、小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等苗期害虫。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利用含有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或丁硫克百威复配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兼治后期双斑长跗萤叶甲。
(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北方炭疽病等叶部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健身栽培。在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四)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桃蛀螟等蛀食性害虫。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发生期使用灯诱、食诱结合性信息素诱杀;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或夜蛾黑卵蜂等天敌灭卵;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应急防治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杀虫剂。抓住低龄幼虫最佳防控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五)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选用含有噻呋酰胺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发病初期(玉米拔节时)剥除茎基部感病叶鞘,喷施井冈霉素A等杀菌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五、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一)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等手段,严重发生地块病残体离田处理,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成虫诱杀技术。在鳞翅目和鞘翅目等趋光性强的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对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可结合食诱剂诱杀。
(三)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害虫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虫剂喷雾防治。当季使用过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中后期病虫绿色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和草地贪夜蛾,压低后期虫量;根据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发生情况,合理混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宜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防控效率和效果。
(六)卵寄生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和草地贪夜蛾等害虫产卵初期至盛期,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每亩放蜂万~2万头,每亩设置3~5个释放点,间隔7天分两次统一释放。
六、注意事项
(一)杀虫灯注意在害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夜间活跃时段使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平衡。
(二)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且不能将不同害虫的诱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三)生物农药应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害虫低龄阶段施用,确保防效。
(四)施药宜在清晨或傍晚,用水量要足,施药部位要精准。
(五)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2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xx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重于常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螟、粘虫、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重,黄淮海地区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棉铃虫、蚜虫、叶螨、粘虫、小斑病发生普遍,预计发生面积亿亩次。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6%以上。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
二、防控策略
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优先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
1.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二、三代黏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4.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
(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与甲维盐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
2.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利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3.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6.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7.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8.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9.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成虫诱杀技术。在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三)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二代黏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病虫。推广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飞防技术,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六)赤眼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每亩放蜂万至2万头,每亩设置3个至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不同地区应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提高防效。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3
为切实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小麦条锈病、小春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发展趋势;水田保水差,造成水田普遍失墒开裂,破坏了药膜覆盖层,使除草剂不能起到封闭土壤的.作用,严重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喜高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玉米由于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下害虫、锈病、蚜虫、粘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为此,各级植保部门要一步增强病虫害防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病虫发生动态,结合病虫发生实况及时编发简报,提前做好农用物资储备,指导各地开展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药用药安全水平
要加强对群众用药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利用各种培训会、防治现场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做好农民群众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指导和用药安全工作,深入防治现场,指导农民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药,怎么用药,不得多种农药同时混用。要加强稻田水浆管理,提高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要注意科学用药,适时用药,漏水田、台田不可用药,施药后保水是确保防效的关键,切忌漫灌、串灌,田间缺水时可缓灌,但不要淹没心叶;施药后保持水层3-5公分,一定要保水4-5天,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除草效果。
三、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
(一)稻飞虱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2.生物防治:稻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等,对稻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应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量考虑对天敌的保护,掌握在若虫盛期施药,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000头,及可进行防治,必须进行统一防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稻纵卷叶螟防治
寄生性天敌卵期主要有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幼虫期主要有纵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菲岛瘦姬蜂。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隐翅虫类、蛙类、蜻蜓类、瓢虫类等30余种,其中草间小黑蛛和表翅蚁形隐翅虫等捕食力最强。设置诱集田,缩小发生和防治面积,选用抗虫高产良种,减轻或避免受害。孕穗至灌浆期受害损失最重,蜡熟期次之,分蘖期最轻,因此孕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重点。常用农药有杀螟杆菌、杀虫脒、杀螟丹、辛硫磷、敌百虫、杀螟硫磷、杀虫双等。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布局设立诱杀田,减少施药面积。
2.生物防治:天敌对稻纵卷叶螟有强烈的控制作用。我国采用人工繁殖赤眼峰防治稻纵卷叶螟已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建立了赤眼蜂生产线,为大面积生物防治打下了基础。生物源农药.乳剂防治效果也较好。
3.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孵化高峰至3龄幼虫前)施药。注意选择高效长效,对天敌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1.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过多,发病较严重。温、湿度适宜时,其病迅速扩展蔓延,病株成片枯死。
2.症状表现: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部,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②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
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四)地下害虫防治
1.预测预报:认真做好虫口密度调查工作,掌握成虫发生盛期,及时组织防治。
2.农业防治:结合春耕,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合理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
3.药剂处理土壤。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ml,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
4.药剂处理种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l00ml,兑水2~3kg,拌玉米种40kg,拌后堆闷2~3小时,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的防效均好。使用种衣剂时最好选择防地下害虫、兼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
5.毒谷诱杀。25%辛硫磷微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田间害鼠。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4
香榧栽培历史悠久,是省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全县香榧种植面积已有800余公顷,产果期的香榧约公顷,其中约100公顷已进入盛果期。防控香榧病虫危害,促进香榧产量稳产增效,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为加强香榧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我县香榧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提升香榧产品质量,根据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省经济林病虫害绿色防控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针对香榧病虫害发生规律,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筛选应用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我县香榧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支撑。
二、总体目标
针对我县香榧主要病虫害,通过试点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强、科学高效、易于复制的绿色防控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做法,由点到面逐步向全县辐射。
三、试点期限
20xx至20xx年,试点期3年。
四、实施地点
根据前期调查摸底及造林单位意愿,计划开展香榧病虫害绿色防控试点面积580亩,主要分布宏村镇宏村村和泗溪村。
五、主要技术措施
香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四个方面,根据香榧的生长特性、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现有技术基础、综合防治经验等,针对性采取适宜的防控技术措施。
(一)生态调控技术
1、品种选择:香榧品种繁多,在选择香榧品种时,必须遵循“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尽量选择本县的“花生榧”“和尚榧”“小米榧”等通过省级良种审定的香榧品种。如果需要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要事先对引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相同或相似,引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土肥水管理:幼龄榧树施肥,除冬施基肥用枯饼加复合肥,另在3—10月施尿素,量少多次,促其快速成长。结果榧树施肥,每年主要有三次,具体施肥数量视树龄树冠而定。每年7—8月进行一次全面抚育,抚育方法为穴抚结合砍抚,将砍抚的杂草盖于根部,减少夏季水量蒸发。
3、整形修剪:香榧幼树偏冠现象严重,要注意通过修剪配合拉枝,抹除不定芽萌发的丛生枝,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多选留散生或单生的粗壮枝梢;生长势旺的直立枝摘心促发侧枝;枝密处多疏除、有空处多短截促发枝。
通过上述措施,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林木抗病虫能力。
(二)理化诱控技术
1、香榧细小卷蛾是危害香榧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香榧细小卷蛾成虫等其它害虫具有趋光、趋波、趋色的特性原理,在香榧种植区域采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无公害物理防治,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2、香榧茎腐病:一是做保护圈遮荫;二是加强肥水管理;三是根际覆草。
3、香榧根腐病:一是挖定植穴时用生石灰进行士壤消毒;二是挖除病株,并喷浇5%—10%硫酸钢溶液防止蔓延。
(三)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香榧细小卷蛾的天敌——血色悦茧蜂,它将卵产入香榧细小卷蛾的卵囊中,孵化后幼虫以香榧细小卷蛾为食物,达到消灭香榧细小卷蛾的目的。
(四)科学用药技术
当香榧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通过合理用农药、安全用药,确保林产品无农药污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林业局成立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森防站、营林股、试点乡镇林业站等人员参加的绿色防控试点小组,编制实施方案,督促、指导造林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二)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邀请省市林检部门和大专院校专家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增强绿色防控技术力量;加强造林单位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提高绿色防控意识和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使农民掌握并自觉使用绿色防控技术。
(三)加强病虫监测预报。为准确掌握香榧病虫发生动态,县森防部门和基层林业工作站要做好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示范区病虫的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趋势预报,为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试点经费以试点单位自筹为主,并积极争取省市专项支持。县林业局将从年度防治经费中,安排试点经费补助。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5
2022年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预计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总体中等发生。其中,东亚飞蝗在环渤海湾、沿黄滩区、华北内涝湖库区局部偏重发生,亚洲飞蝗在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等沿湖、沿河区域局部偏重发生,西藏飞蝗在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偏重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情。为有效应对蝗虫灾害,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围绕“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的总体目标,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达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占7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
二、防控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贯彻“改治并举”的治蝗工作方针,加强蝗情动态监测,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化学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推动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三、防控措施
(一)防控重点区域
1.东亚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环渤海湾蝗区、黄河中下游部分滩区、华北和黄淮内涝湖库区及华南、海南局部蝗区。
2.亚洲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和阿克苏、巴音布鲁克等以及中哈边境地区,黑龙江、吉林的苇塘湿地等。
3.西藏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四川、西藏、青海的金沙江、通天河、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
4.农牧交错区土蝗。重点防控区域为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吉林和辽宁西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区。
5.黄脊竹蝗。重点防范区域为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中老、中越、中缅边境地区。
6.沙漠蝗。重点防范区域为西藏、云南等中尼、中印、中缅边境地区。
(二)防治指标与适期
飞蝗的防治指标为头/m2,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的防治指标为10头/m2,防治适期为蝗蝻2~4龄盛期。
(三)主要技术措施
1.监测预警
坚持“系统监测与蝗区普查相结合、无人机侦察与人工踏查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密切监测蝗虫发生动态,重点监测群居型飞蝗蝗群,准确掌握外来入境蝗群的“第一落点”和迁入、扩散路径,明确发生期、发生密度、区域范围,发现大面积蝗情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
2.防控技术
(1)生态控制技术:改造蝗虫孳生地,压减适生地面积,改造生态环境,抑制蝗虫发生。针对飞蝗常发区,沿海蝗区采取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紫穗槐、棉花、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采取造塘养鱼或上粮下鱼、上果下鱼模式;河泛蝗区实行沟渠路林网化,改善滩区生产条件,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或利用滩区豆科牧草;川藏西藏飞蝗发生区可种植沙棘。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常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下)和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在新疆等农牧交错区,也可以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进行防治。在水库、水源等生态敏感区可降低防治指标,在2~3龄盛期采用蝗虫微孢子虫等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在周边建立隔离带进行药剂封锁。
(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5头/m2以上,土蝗密度20头/m2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等农药。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公顷以上的区域,提倡进行农用飞机防治,推广精准定位施药技术,确保防治效果。在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公顷的区域,可组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甘蔗、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对于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
四、注意事项
(一)开展防效评估。注意监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跟踪防治效果,适时开展评价,一旦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即可终止防治行动,避免过度施药。
(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提前发布飞防作业公告、设置防治区警示提醒、强化防治人员的个人防护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保护等。
(三)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天敌避难区域,避免使用烟雾机喷施微生物农药。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6
我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严格执行苗木“两证一签”制度,按照“国家级森林病虫鼠害中心测报点”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要求,全面开展检疫、监测和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1、全面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今年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
2、乡政府与各村队领导签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其纳入全乡综合考核中,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年终工作业绩考评相挂钩。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抓森防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做到层层分解、逐级落实。
3、领导重视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在今年林木虫害防治工作中,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召开森防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乡人民政府多方筹措防治资金、药品,在人员、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支持,从而保证了我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防治实效。
4、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变森防软任务为硬指标,切实发挥林业部门职能作用。在全乡各村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严格实施《责令限期除治林木病虫害通知书》制度,严把质量关,狠抓落实,对达不到防治效果和要求的,要求重新防治。对防治不力的村队上报政府,进行通报批评,限期除治,真正做到了组织得力、责任到位、效果明显。
二、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3月8日—3月15日,我站结合“”植树节活动,安排人员在集市开展林业宣传,以板报、传单、广播、有奖问答等各种方式,进行《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件》等法律、法规及林业知识的宣传,提高农牧民林业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三、依法检疫、严格把关
加强苗木检疫执法力度,严把造林所用苗木的检疫关,为防止危险性病虫传入我乡,根据春季造林苗木质量要求,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在苗木检疫过程中,我乡森防人员严格按照《林业植物检疫人员检疫执法行为规范》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认真执行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和种苗“两证一签”,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各项检疫事宜。坚决杜绝推托不检疫的现象,对疫苗、冻死苗、弱苗不予发证,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苗木不准出圃,坚决杜绝带病苗木进入造林现场。
四、认真开展“森林病虫鼠害中心测报点”工作,做好预测预报,有效指导防治工作
1、加强对中心测报点的人员管理,明确测报工作任务和主测对象,建立完善岗位职责,固定测报人员1名,在全乡范围内设立病虫害监测点1个,监测对象有“春尺蠖、鼠害、兰叶甲”等林业有害生物。全乡有林地面积1。35万亩,应施监测面积0。8万亩,调查监测面积0。2万亩以上。及时了解和掌握我乡辖区域内,主要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测报,充分发挥测报人员的作用。
2、按时上报各类数据材料,根据“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工作要求、按时向县局森防站上报:森林病虫鼠害发生表、森林病虫害防治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为上级部门指导病虫鼠害的测报、防治提供准确数据。
3、切实做好测报档案收集整理,根据“森林病虫鼠害中心测报点”建设工作要求做好各类材料、报表和档案管理,对主要病虫做到一虫(病)一档。分别建立了“春尺蠖、鼠害和兰叶甲”专档,专人负责,资料完整、规范。
五、及时开展林业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切实做到有虫不成灾
1、5月9日,我乡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正式开始,5月9日—5月12日,全乡都积极行动起来,抓住春尺蠖幼虫3龄以前的有利防治时机,及时开展喷雾防治,5月13日全乡春尺蠖防治工作基本结束。为使全乡森防工作取得实效。
2、我乡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面积为36亩,其中:春尺蠖亩;同病虫新防治面积36亩,防治率为100%,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率为100%,无成灾面积。
六、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黄斑星天牛疫情的调查
1、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黄斑星天牛的调查,防止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按照县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黄斑星天牛疫情的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站与工作人员签定了黄斑星天牛的调查工作责任书,明确调查工作任务、责任,在8月下旬我林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黄斑星天牛疫情专项调查工作,共对5640亩地进行了普查,其中重点普查区为456。5亩,一般普查区为1288亩,未发现有黄斑星天牛疫情。
七、XX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安排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继续做好《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宣传,加大技术指导和防治示范力度。
2、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害中心测报点”工作,进一步加强我乡主要病虫鼠害的监测。
3、全面开展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工作,坚决做到检疫率100%。
4、及时开展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综合防治技术、蛀干害虫防治技术等,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100%。
5、按照地区《新疆黄斑星天牛治理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黄斑星天牛的调查、监测工作。
6、进一步抓好林业站的站务建设,及站内森防软、硬件建设。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7
一、苗木检疫。
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如美国白蛾从国外传入辽宁省,后又随铁路运输传到陕西省武功县,随水路传入山东省荣成县。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我国林业部于xx年新确定了xx个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它们是日本松干蚧、梨圆蚧、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落叶松种子小蜂、大痣小蜂、柳扁蛾、双钩异翅长蠹、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美国白蛾、杨干透翅蛾、杨干隐喙象、苹果棉蚜、苹果蠹蛾、枣大球蚧、杏仁蜂、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落叶松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桉树焦枯病、猕猴桃溃疡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香石竹枯萎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柑橘溃疡病等。在检验中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对验检物品采取消毒处理、就地烧毁或隔离试种等措施。由于检疫工作中还存在执法不严、检测手段和设施较落后等问题,致使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和杨干象等检疫害虫仍呈蔓延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二、园艺技术。
园艺措施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措施有:
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如xx世纪xx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大官杨,推广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而被淘汰。这个教训说明了抗病虫育种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国抗性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职务保护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应加强协作,选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虫能力的优良品种,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已选育出一些抗松疱锈病、杨树天牛、杨树溃疡病和泡桐丛枝病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
欧美一些国家利用杨树遗传可塑性强的特点,培育出不少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xx年,美国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在杨树抗虫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基因嵌合,把马铃薯中对昆虫有抑制作用的蛋白基因通过大肠杆菌转移到杨树中,培育出了新型抗虫树种。我国育种工作者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2、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
3、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
4、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
5、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
6、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
7、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园艺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减少了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
三、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园林病虫害具有节省能源、防治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可以持久发挥控制效果等优点。近十年来,生物防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值得大力提倡。
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我国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较大。1984―1986年,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应用青虫菌6号液防治马尾松虫千余公顷,效果达90%以上。从80年代以来,我国已将春尺蠖多角体病毒、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于防治春尺蠖、马尾松毛虫和舞毒蛾,推广面积均在6000hm2以上。利用枝顶孢霉防治杨干象、用泰山1号线虫防治杨树天牛也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国的微生物制剂,特别是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绝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为土法生产,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制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白僵菌在一些省份应用面积逐年下降,苏云金杆菌应用面积亦不大。
前苏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生产多种经过注册的商品化微生物制剂。前苏联每年生物防治面积占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50%以上,他们主要应用苏云金杆菌和多角体病毒防治舞毒蛾、橡绿卷蛾、松尺蠖、松毛虫等食叶害虫,球孢白僵菌用于防治小蠹虫。美国、加拿大每年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云杉卷蛾的面积在105hm2左右。日本的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是世界上最先注册,并商品化生产的病毒制剂,用于防治赤松毛虫。美国和加拿大也生产有多种病毒制剂用于防治食叶害虫。由于病毒制剂见效慢,加入少量化学农药,便可加速害虫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8
四月份是全国第XX个爱国“卫生月”,我园全齐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控烟工作在镇教委和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经过全园师生职工的努力,完成了各项创建目标任务,创建工作取得可喜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控烟工作的领导,我单位成立了以韩粉桃为组长,以翟升峰为副组长,各班负责人为成员的幼儿园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我园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了各项措施、人员、资金能够落实到位。
二、健全制度,保证各项创建工作到位
制度是创建的重要保证之一,为了能够把各项创建工作贯彻到位,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我园制定了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制度、健康教育组织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治和禁烟制度和规划,卫生检查评比、考评、奖惩制度等,使各项创建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创建的实施。
三、制定方案,严格标准,稳步推进
我单位按照上级精神和考核标准,制定了各项创建工作方案,如:爱国卫生月方案、禁烟工作方案、健康教育规划、病媒生物防治方案等,方案的制定使我们的创建思路和标准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更有方可循。
四、抓基础建设,促创建工作
今年,我园加大投入,抓硬件建设,建立了标准化、上档次的宣传栏,在大院内种植了大叶女贞,提高绿化覆盖率,对办公楼门前进行更新修复;更换了果皮箱和垃圾桶,职工饮水全部用上饮水机和一次性饮水杯;园内更换了新的痰盂、纸篓;墙体显眼位置布置了明显的卫生文明用语和禁烟标志,这些硬件的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园的爱国卫生工作,对改变幼儿爱国卫生习惯、提高卫生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主要成绩
1、宣传到位。全园师生职工卫生、健康、防制、控烟意识大大增强,已形成讲卫生、比卫生的良好氛围。
2、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面貌大大改观。同时大大提高了我园的文明程度。
3、卫生死角已在我单位消失。“四害”已减少到最低程度,环境已整洁亮绿起来了。
4、全院师生已逐步远离陋习。同时健康意识也已增强,职工注重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文体活动丰富多采了。
六、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有了健全的卫生组织及卫生制度,有了明确的清洁卫生责任制,坚持“周末卫生日”活动和“爱国卫生月”制度,积极参加社会卫生活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做到了卫生工作经常化。
2、办公室外、会议室、楼梯、走廊、储藏室、宿舍等,做到了门窗、墙壁、天花板无积尘及蛛网;地面无垃圾、纸屑、烟头、痰迹;墙壁整洁无乱贴乱画;室内物品及盆景花卉摆放整齐,设有必要的卫生标志。
3、坚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控烟活动,定期对厕所、垃圾(果皮)箱、下水道等蚊蝇孳生地实施药物消杀;有防蝇、防鼠设施;蚊蝇孳生地,“四害”密度低。
4、室内外厕所符合国家标准及卫生要求,经常洗刷消毒,做到无积粪、无污垢、无蝇、无臭味;地面无污物,四壁整洁无乱贴乱画;有防蝇及通风设备;下水道畅通。
5、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因地制宜设置卫生宣传专栏,坚持一季度出一期宣传内容。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9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越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在防治上是一个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病虫害的越冬方式、场所,对于其治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害的越冬场所
1、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带病的种子、苗木、球茎、鳞茎、块根、接穗和其他繁殖材料是病菌、病毒等病原物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原物可附着在这些材料表面或潜伏内部越冬,如:百日菊黑斑病、瓜叶菊病毒病、天竺葵碎锦病等。带病繁殖材料常常成为绿地、花圃的发病中心,生长季节通过再浸柒使病害扩展、蔓延,甚至造成流行。
2、土壤。土壤对于土传病害或根部病害是重要的侵染来源。病原物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有的可存活数年,如厚垣孢子、菌核、菌索等。土壤习居菌腐生能力很强,可在寄主残体上生存,还可直接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引起幼苗立枯病的腐霉菌和丝核菌可以腐生方式长期存活于土壤中。在肥料中如混有未经腐熟的病株残体常成为侵染来源。
3、病株残体。病原物可在枯枝、落叶、落果上越冬,次年侵染寄主。
4、病株。病株的存在,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后,病原物就可在寄主体内存留,如枝干锈病、溃疡病、腐烂病,可以营养体或繁殖体在寄主体内越冬,温室花卉由于生存条件的特殊性,其病害常是露地花卉的侵染来源,如多种花卉的病毒病、白粉病等。
二、虫害的越冬场所
1、以各种方式在树基周围的土壤内、石块下、枯枝落叶层中、寄主附近的杂草上越冬。如:美国白娥、尺蛾类、棉卷叶野螟、月季长管蚜、霜天娥。
2、以卵等形态在寄主枝叶上、树皮缝中、芽腋内、枝条分叉处。越冬,如:大青叶蝉、绣线菊蚜、日本纽绵蚧、黄褐天幕毛虫。
3、以幼虫在植物茎、干、果实中越冬,如:星天牛、桃蛀螟。
4、以其他方式越冬。小蓑娥以幼虫在护囊中越冬;多数枣娥以幼虫在枝条或植物根际作茧越冬;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喜在腐殖质中越冬。
三、治理措施
1、对带有病虫的植物繁殖材料,需加强检疫,进行处理,杜绝来年种植扩大蔓延。以球茎、鳞茎越冬的繁殖材料,收前应避免大量浇水,要在晴天采收,减少伤口,剔除有病虫的材料,以后在阳光下曝晒几日,贮窖要预先消毒、通气,然后贮存。
2、用辛硫磷、五氯硝基苯等农药处理土壤。农家杂肥要充分腐熟,以免病株残体将病原物带入,防止蝼蛄、蛴螬、金针虫繁衍滋生。
接近封冻时,对土壤翻耕,使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受冻致死,改变好气菌、厌氧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土壤含虫、含菌量。翻耕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
3、把种植园内有病虫的落枝、落叶、杂草、病果处理干净,集中烧毁、深理,可减少大量病虫害。
4、对有病虫的植株,结合冬季修剪,消灭病虫。将病虫枝剪掉,集中烧毁;人工摘除枝条上的刺蛾茧;刮除在树皮缝、树疤内、枝杈处的越冬害虫、病菌;对有下树越冬习性的害虫可在其下树前绑草诱集,集中杀灭。
5、冬季树干涂白。以两次为好,第一次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第二次在早春进行,此法可减轻日灼、冻害,如加入适量杀虫、杀菌剂,还可兼治病虫害。
总之只有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够真正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要掌握_预防为主,综合防治_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在城市园林养护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要求,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人类、环境、植物的和谐共存。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_治早、治少、治了_,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0
为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促进杨树产业健康发展,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20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杨树病虫害防治突击月”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杨树产业年”活动为契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二、目标要求
确保全镇范围内杨树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防治率98%,成灾率小于2%,保证镇村主干道沿线、河塘、渠防护林、农田林网及重点工程杨树不受病虫危害,做到上下联动,镇包到村,村包到组,组包到农户,农户包到田块,不论集体还是个体,普通进行一次防治,对重点工程去年发生病虫害轻重的要进行2-3次防治。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阶段(8月10日至8月12日)
一是大力宣传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宣传“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度;三是宣传防治技术和有关法规,增强全社会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准备阶段(8月13日至8月15日)
备好农药、器械和突发灾害的应急控制等物资工作。
(三)防治阶段(8月16日至9月10日)
突出“三个坚持”,坚持群众自发防治和集中统一防治相结合,坚持“防治并重,以防为主”的原则,对目标已形成危害的地要防治,尚未形成危害的地段也要进行预防,坚持抓住重点区域对县、乡、村主要道路和重工程要重点防治。
(四)检查验收阶段(9月11日至9月15日)
镇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村(居)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防治措施和方法、防治效果,有无发生严重灾害等情况。
(五)保障措施
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面广量大,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书记为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安排,认真抓好落实。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1
本溪市的行道树种比较丰富,同时存在的病虫害也比较严重,在治理上也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解决,所以我们要熟练的掌握相关病虫害基本知识:
一、蚜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花卉栽培中最常见的敌人,两千多种蚜虫,已被列为世界性害虫,其繁殖力很强。常见的蚜虫有棉蚜、桃蚜、桃粉蚜、蔷薇蚜、槐蚜、松蚜、柳蚜、菊姬长管蚜等。
其所分泌的排泄物蜜露,透明稠粘,对花卉的生理活动起到阻滞作用,又是病菌的良好培养基,易诱发煤烟病等;同时蚜虫也是重要的病毒传播媒体;群集伤害嫩叶、嫩稍、花蕾等部位,吸吮汁液,以致花卉畸形发展,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脱落、花蕾变形、花朵减少或变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
被害的花卉有木槿、扶桑、石榴、紫荆、菊花、蜀葵、兰花、梅花、枇杷、碧桃、夜来香、珊瑚豆、月季、三色堇、郁金香、百日草、金鱼草、大丽花、瓜叶菊、香石竹、牵牛花、秋海棠、夹竹桃、樱花、榆叶梅、贴梗海棠、仙客来、风信子、令箭荷花等。
在蚜虫的防治上,应利用各种手段,停止其危害活动,主要有以下各点:
1、消灭蚜虫,要从花卉越冬期开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对新引进的花种、花苗,应严格检查,防止外地新害虫的侵入,对土壤及旧花盆进行消毒,以杀死残留的虫卵。
3、结合修剪,将蚜虫栖居或虫卵潜伏过的残花、病枯枝叶,彻底清除,集中烧毁。
4、花卉的品种不同,其抗虫性也有所不同,应选用抗病虫品种,既减轻蚜虫危害又可节省药物费用。
5、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既灭了蚜,又洗净叶片,提高了观赏价值和促进叶面呼吸作用;有条件的还可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
6、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隔离,并立即选用药物或土法消灭虫害。
二、菟丝子
菟丝子是一年生攀缘性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园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轻则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植物死亡。
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花卉苗木受害时,枝条被寄生物缠绕而生缢痕,生育不良,树势衰弱,观赏效果受影响,严重时嫩梢和全株枯死。成株受害,由于菟丝子生长迅速而繁茂,极易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影响花卉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营养物质被菟丝子所夺取,致使叶片黄化易落,枝梢干枯,长势衰弱,轻则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全株死亡。
菟丝子的寄生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番茄科、无患子科等许多科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纤细,肉质,绕于寄生植物的茎部,以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还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其缠绕寄主上的丝状体能不断伸长,蔓延。菟丝子以种子繁殖和传播,花小、白色或淡红色,簇生,果为蒴果,成熟开裂,种子2-4枚。
防治方法:防治菟丝子应以人工铲除结合药剂防治,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①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苗圃和花圃管理,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
②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干并烧毁,以免再传播。在菟丝子发生普遍的地方,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拔除,以免成熟种子落地,增加翌年侵染源。
③喷药防治
由于时间限制,我看到的、了解的本溪市行道树常见病虫害情况仅仅这些,当然这是不全面的,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已能够掌握解决这些病虫害的方法了,虽然不够全面但我相信通过慢慢的积累,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眼看秋天慢慢的来临,园林植物的休眠期也将逐渐开始,所以这个季节是防治病虫害的一个比较好的季节。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2
病虫害是阻碍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而且也影响了生态平衡,危害了我们生存的环境,那么在现在这个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显得至关重要,以往靠药物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已经变得不科学了,它在杀虫的同时对农作物或其它树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以致于既能有效的防虫也能保护其他生态,促进整个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
一、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科学的规划,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
不管在种植农作物还是树木,都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农作物的种植要考虑到环境是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应该在降水少的地方种植旱作物,降水多的地方种植水稻等;种植树木要考虑到是否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有益,是否能够更好的净化空气,最大限度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物是多样性的,合理的安排种植,形成自己的格局,不仅会降低病虫害的入侵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二)利用生物的天敌相互影响
任何病虫害都不是王者,他们都有自己的天敌,我们要很好的利用天敌来阻挡病虫害的来袭,更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比如说农作物种植后经常有病虫害的入侵,这个时候青蛙就是它的天敌,青蛙的防护效果好,能够长期的控制害虫的扩散,而且对农作物没有本质上的危害,在防治病虫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农作物的质量;种植树木时,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分泌物来对病虫进行有效打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每种植物的分泌物对哪些种类的病虫有危害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病虫害的入侵,保护了生物。
(三)、使用生态、无污染的农药
农药杀虫是最为普遍、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但是有毒的农药在防治病虫的同时也对生物造成了危害,所以应该对有毒的农药禁止,推广无毒,无污染的药剂,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农药都不会对坏境或生物造成很大的污染,为了共同的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希望大家使用这些生态农药,不能为了节约经济成本而损坏经济建设,这是不科学的。
二、病虫害防治对生态影响
(一)病虫害防治对生态的有利影响
病虫害的防治,减轻了对农作物的危害力,农作物能够很好的生长;植物也能够很好的生长,一方面可以净化空气,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效的吸收,减轻空气中危害物生人体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有利于构件绿色城市;对整个生态环境起到了平衡用。
(二)病虫害防治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生态环境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国家的生态的保护也越来越严格,病虫害的防治越来越重要,大量的杀虫剂被人们使用,不管是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还是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杀虫剂被广泛使用。但是,有些杀虫的危害是很大的,很多人为了节约成本使用有毒的杀虫剂,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对人的健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5]。
三、病虫防治的经济效果
(一)病虫防治对经济有利影响
病虫害的防治对农作物来说,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些利用病虫天敌的做法更是大大的节约了经济成本;对植物来说,保证了植物的顺利生长,对城市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减少城市对污染物处理的投入。
(二)病虫防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国家对有毒杀虫剂的禁止,对无毒、无污染药剂的推广,加大了资金的投入,病虫防治的成本都提高了,大笔资金的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经济水平的提高。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生态建设日趋重要的环境下,病虫防治也就成为发展生态平衡的必然趋势,只有努力的与病虫作斗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才能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建设,笔者提出,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是关键的,要针对病虫害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研究出更好的应对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有更好的认识,对病虫害防治提出更好的应对策略。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3
20xx
一、提高认识,加强
1、成立中心除“四害”
2、为了进一步搞好中心除“四害”工作,提高对除“四害”工作的认识,中心以认真学习,科学预防,责任到人,坚持工作,定期检查为目标。并在全体医护人员中进行宣传。
二、加强管理。定期检查。
1、全面开展除“四害”工作突击性检查
2、每周进行一次全村性环境卫生大扫除。
3、每月进行一次除“四害”工作检查。
三、加大资金投入,落实除“四害”药品、药具,确保除“四害”的顺利开展。
村委会在每年除“四害”工作中,加大投入,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保证除“四害”工作。例:食堂下水道防鼠
四、积极开展除“四害”教育活动,使村民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1、利用合理时间向医护人员进行灭“四害”的宣传。
2、粘贴除“四害”宣传标语。
3、宣传组将定期举行除“四害”宣传活动。
4、把四月份定为爱院卫生月,组织全体村民开展卫生义务劳动日。
5、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经常性开展灭蚊、灭鼠、灭蝇、灭蟑螂工作。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4
今年是创国卫的关键一年,为有效降低“四害”密度,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按照《关于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春季病媒生物消杀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镇统一开展了春季以灭鼠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现将这次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措施得当
在今年春季开展的除“四害”工作中,镇上认真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使用专项经费近叁仟元。确实做到组织、措施、经费、工作五落实。为提高我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确保工作扎实开展,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镇于20XX年3月12日召开了年度工作培训会,村委会、各驻镇单位的相关领导及专(兼)职人员120人参加了培训。会上,镇领导就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及迎检技巧、工作台帐的收集整理等内容的创卫知识。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我镇认真组织了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动员各科室出板报、展出宣传展板10块,发放除“四害”宣传资料600余份、张贴通告45份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四害”的危害,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环境治理,做到科学灭防
我镇按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组织发动辖区居民群众,彻底整治卫生死角,清除 “四害”孳生地,卫生死角13处。对5个散露的“四害”孳生地进行了清理整治,做到科学灭防,标本兼治,从源头抓好治理工作。
四、全面做好配合协调工作,确保灭效
今年春季以灭鼠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我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采取群众队伍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采取专业队伍消杀的`方法,为此,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了配合协调和监管工作,确保灭杀活动不留死角。
五、认真做好鼠密度监测,为除“四害”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我镇按照除“四害”标准,现场考核办法,灭前、灭后分别布粉块20块,有效粉块灭前11块、灭后4块对进行灭前、灭后监测。通过在医院内开展科学的灭杀。
总之,我镇在今年病媒生物防制中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及时组织开展以灭鼠、灭蚊蝇为重点的春季病媒生物消杀活动,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宣传,全员参与,确保我镇创国卫工作顺利进行。
病虫害防治总结篇15
今年我镇早稻生育期较去年推迟,病虫发生实况总体为中等发生。目前早稻长势良好,已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这一时期既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灾害易发生的高峰期。据市植保站、码头农技站监测预报,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害可能呈中等发生态势,部分病虫偏重发生,特别是穗瘟和稻飞虱呈暴发态势,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灯下诱虫情况显示,水稻监测点稻飞虱灯下见虫比去年早10天,高峰日灯下虫量高的达360多只;稻瘟病前期叶瘟虽发生不十分严重,但梁公中稻田叶瘟发生十分严重,个别发病重的田块病叶率高达50%,甚至出现“坐蔸”现象。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中下旬雨水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这种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的暴发流行,同时,二代三化螟的发生期也较去年迟,与今年早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极易造成早稻白穗,如防治不力,少则减产15%—30%,多则减产40%以上。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有效防控我镇早稻病虫灾害,现就有关情况紧急通知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对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发生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有清醒的认识,要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早稻穗期病虫灾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虫口夺粮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现在起至7月上旬,要把早稻穗期稻飞虱和穗瘟等病虫灾害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特别大事来抓。强化领导,认真部署,强化服务,迅速行动,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稻飞虱和穗瘟等病虫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损失,确保早稻丰产丰收。
2、加强监测,大力宣传。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做出预报,是科学指导防治夺取早稻穗期病虫灾害防控工作全面胜利的关键。测报部门要认真履行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切实做好工作,为政府组织防治当好参谋,为农民开展防治搞好服务。在病虫监测预警上,要做到监测全面、预报准确,发布及时;在病虫防治指导上,要按照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指导病虫防治。今年早稻前期病虫害发生较为平稳,为害较轻,这易使农户产生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害发生轻的错误观念,防治上掉以轻心和存在侥幸心理,疏于防治。要针对上述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强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发生的严重性、隐蔽性及破口期喷药预防的有效性的宣传,提高全镇粮农自觉防控的积极性。做到粮食丰收不到手,防治警惕不放松,切实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灾害损失。
3、强化监督,创新服务。农药是防治病虫灾害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农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灾害防治效果。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把农药市场质量关,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药质量。各村要按照省指挥部“一二三三”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植保协会和病虫防治专业化机防队的作用,积极推行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治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序,切实提高病虫灾害应急防治能力。
4、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在早稻穗期病虫防控期间,镇农办要及时检查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确保早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各村要严格执行病虫监测防治“周报”制,每逢星期一向镇农办汇报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进展,重大情况要立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