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村居 张舜民古诗(必备19篇)

129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2

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2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3、绣襦不整鬓鬟欹。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4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5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6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7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8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9、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 0 、峄山畔,淇泉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 1、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1 2、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1 3、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陆容《满江红咏竹》

1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 5、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1 6、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 7、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 8、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 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 0、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 1、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 2、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3

1、《咏竹》

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

元·曹文晦

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8、《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29、《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30、《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31、《葺夷陵幽居》

唐·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32、《苦篁调啸引》

唐·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33、《玩友人庭竹》

唐·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34、《新竹》

唐·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35、《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36、《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37、《题郑长侍厅前竹》

唐·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38、《官舍》

宋·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39、《庭竹》

现代·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40、《竹》

宋·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41、《紫竹》

现代·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42、《种竹斋》

宋·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43、《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44、《金竹》

宋·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45、《竹轩》

宋·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46、《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4

村居①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

儿童散学归来早③,忙趁东风放纸鸢④。

作品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作品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作品鉴赏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名人点评

《归田诗话》:瞿佑:纤媚如晚唐,不俗,故别。

《文絮笺注》:许梿:体物浏亮,斯为不负。

作者简介

高鼎(1821~1861),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_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诗稿》等。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5

1、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

cūn jū

村居

zhāng shùn mín

张舜民

shuǐ rào bēi tián zhú rào lí , yú qián luò jìn jǐn huā xī 。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xī yáng niú bèi wú rén wò , dài dé hán yā liǎng liǎng guī 。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村居张舜民阅读答案

1、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参考答案:

1、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2、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意思相近即可)

3、村居张舜民翻译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拓展阅读】

作品原文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⑴,榆钱落尽槿花稀⑵。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⑶。

作品注释

⑴陂田:水田。

⑵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⑶两两:成双成对。

作品译文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近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平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平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平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作者简介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治平进士。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宋史》、《东都事略》有传。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6

村居(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①陂田:水田。

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铜钱,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③槿花:即木槿花,乡村中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

④两两:成双成对。

翻译一: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

榆钱已经落尽,木槿花也变得稀疏。

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人骑卧;

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翻译二: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赏析: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此诗通过细致的观察,用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了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7

作品原文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⑴,榆钱落尽槿花稀⑵。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⑶。

作品注释

⑴陂田:水田。

⑵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⑶两两:成双成对。

作品译文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近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平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平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平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作者简介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治平进士。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宋史》、《东都事略》有传。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8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古诗简介

《村居苦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写酷寒季节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自己的温饱相对照,深感不安和自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也反映了自己作为一个基层官吏享受俸禄的惭愧不安之情。全诗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

翻译/译文

元和八年的十二月,接连五天大雪纷纷。

竹子柏树都被冻死,何况那缺衣的农民!

遍观村里所有人家,十有八九户小家贫。

寒风吹来好似利剑,衣衫单薄不能遮身。

只有点燃蒿草取暖,终夜愁坐盼望清晨。

我才知道大寒年岁,农人更加痛苦酸辛。

反思自己在此时刻,紧紧关上草堂屋门。

穿着皮袍盖着棉被,不论坐卧都有余温。

庆幸免遭饥寒之苦,且又不必躬耕力勤。

想起他们我很惭愧,叩问自己算是何人?

注释

①“五日”句:形容天气极度寒冷,连经冬不凋的竹子和柏树都冻死了。

②回观:遍观。村闾(lǘ):村落、村庄。闾,里巷的大门,因以作里巷的代称。

③蒿(hāo)棘(jí):泛指柴草。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多种。棘,荆棘,多刺的灌木。

④农者:种田的人。苦辛:痛苦酸辛。

⑤顾:可是。当:值,在。此日:指在酷寒的时候。

⑥草堂:茅草盖的房子,旧时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深:隐藏。掩门:闭门。

⑦褐(hè)裘(qiú):布面的皮袍子。絁(shī)被:绵绸被子。

⑧垄(lǒng)亩勤:种田的辛苦,垄亩,田亩,田间。

⑨彼:指农民。深:甚。

⑩是何人:是什么样的人。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无垅亩之勤,却凭什么过着优裕的生活。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白居易因母亲逝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退居于下邽渭村(今陕西渭南县境)老家。退居期间,他身体多病,生活困窘,曾得到元稹等友人的大力接济。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期间的元和八年(813)十二月。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_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当系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赏析/鉴赏

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

“八年十二月”至“农者尤苦辛”为前一部分,描写了农民的艰难生活。这首诗写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的村民,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竹柏皆冻死”,说明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严冬。“十室八九贫”,说衣不遮身的农民,只能靠烧蒿棘艰难度日,可以想象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怎么抵挡得了这严寒的袭击。

“顾我当此日”到“自问是何人”是第二部分。诗人目睹村民的“苦寒”,回首看看自己:居住在私宅草堂,大门深闭;身穿褐色皮袍,盖着丝织绸被,或坐或卧都很暖和。每天待在宅内,不仅幸免了像村民那样的冻饥之苦,而且没有在垅亩田间辛勤耕作之累。最后感叹地说,想着你们村民的境况,自己深感惭愧,不禁自问:我是什么人呀?此几句写出了诗人的内疚心理,表达了对村民们的深切同情。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9

1、初秋行圃

作者: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2、晚晴

作者:杜甫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3、春庄

作者: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4、雨过山村

作者: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5、十亩之间

作者:佚名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6、横溪堂春晓

作者: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0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曹组《卜算子·兰》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陆容《满江红·咏竹》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鹧鸪》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

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孟郊《苦寒吟》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刘道著《湘江秋晓》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潭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杜甫《咏春笋》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张淑芳《满路花·冬》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德隐《新秋晚眺》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陆容《满江红·咏竹》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1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陂(音“悲”)田:积水塘附近的田地。

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乡村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

两两:成双成对。两两归:指牛驮着乌鸦一同回村。

⑴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⑵诗人写景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带得寒鸦两两归”一句中“带”和“两两”这两个词淡淡写来,却形神兼备,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析。(4分)

(3)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4)诗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⑴这首诗描写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夕阳、寒鸦、老牛等意象。营造了一幅静谧、清寂、淡雅的秋日村居图。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答出意象和意境特点给2分,答出情感特点给1分。)

⑵诗人突出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带”与“两两”用语质朴自然,写出了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以形传神,抒发了诗人迟暮清寂的情感。(答出动静结合手法并能具体指出动景和静景及表达效果给2分;分析出“带”和“两两”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给2分。)

(3)诗人通过描写青竹绕篱、绿水映陂、榆钱落尽、槿花稀疏、牛背寒鸦等景物,(1分)描绘出一幅静谧淡雅又略带清寂气息的村居图,(1分)表达了诗 人悠闲宁静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同时又略带迟暮之感、清愁之意。(1分)(意思对即可)

(4)以动写静,动静结合。(1分)老牛自行归来,寒鸦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包含了寒鸦之静,动静相衬,构成了宁静和谐的意境。(1分)(3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二:

①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夕阳下,晚归的牛,悠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它的背上没有骑着牧童,却驮着几只更加悠闲的寒鸦。

②整首诗描绘的“秋日村居图”风格怎样:

答:清幽、宁静、恬淡、安详。

译文: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赏析:

首句“水绕陂田竹绕篱”。诗人站在高处远观村居,视线由远而近。“陂”即山坡,斜坡。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近处是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真可谓绿水映陂,翠竹绕村,再现了一派田园风光之美。其中两个“绕”字,不但写出了弯弯曲曲的“流水”,也写出了村庄周围都是竹林的景象。特别是诗人运用了“田”、“竹”、“篱”几个意象,突出了标题中的“村”,也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

次句“榆钱落尽槿花稀”。“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稀疏”即宽松,不稠密。 “槿花稀疏”表明时已清秋时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榆钱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但还残存着疏疏落落的几朵木槿花。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里诗人用“尽”和“稀”,以静写静,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清冷的图画。诗人身处清秋时节,不免触景生情,时光已逝之感,寂寞之情油然而生。

接着的第三句,诗人写道:“夕阳牛背无人卧。”这一句也是诗人所见。背景是“夕阳”西下。这一境界源于《诗经·王风·君子役》中的:“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这里,也使我们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所写的田园诗《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感觉与“夕阳牛背无人卧”的境界有其曲同工之妙。我们在读解王维的.诗歌时,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之情。这首诗也不例外,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其中的“无人卧”不但表现出“空山不见人”的境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而且也为引出下文铺垫。

最后一句写道:“带得寒鸦两两归。”意思是说,牛背上没有横吹笛子的牧童,而是带着“寒鸦”而归。不但回答了“夕阳牛背无人卧”,而且用一“寒”字,照应了“榆钱落尽槿花稀”诗意。我们知道,“寒鸦”往往是易惊善飞的。然而,诗人却写寒鸦站立牛背归,不但不惊飞,而且也很从容。而这里化用了苏轼在《东坡题跋·书迈诗》中也“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的诗意。可以说,牛背寒鸦,不但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而且从“寒鸦”中表现出了淡淡的闲愁。这“闲愁”是什么?也许就是对时光易逝的伤感,也许就是在休闲宁静中的谈谈的寂寞与微微的忧愁。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诗人采用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这些意象,照应了标题“村”。其次,以静写静和以动写静的方法。前两句以静写静,描绘出一幅清秋图画。后两句以动写静,更表现出“村”之静谧。真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审美效果。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2

村 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⑴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⑵诗人写景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带得寒鸦两两归”一句中“带”和“两两”这两个词淡淡写来,却形神兼备,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4、⑴这首诗描写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夕阳、寒鸦、老牛等意象。营造了一幅静谧、清寂、淡雅的秋日村居图。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答出意象和意境特点给2分,答出情感特点给1分。)

⑵诗人突出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带”与“两两”用语质朴自然,写出了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以形传神,抒发了诗人迟暮清寂的情感。(答出动静结合手法并能具体指出动景和静景及表达效果给2分;分析出“带”和“两两”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给2分。)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3

1、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5、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7、田园作①

【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18、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19、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20、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21、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2、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3、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4、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5、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7、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9、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4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清代〕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译文及注释:

译文:寒冷的溪上飘满红色落叶,一路上山林试静无人,万木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试着登上小楼极目远眺,群山高低连绵。一片烟雾笼罩着数十里湖泊。狗吠声中夹杂着鸡鸣,灯光闪烁,找不到回去的路。沿着横亘山而行,忽远忽近,时东时西。家掩映在秋冬的林木深处,正孤独地关着门儿。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两平韵、两仄韵;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五十八字或五十四字。寒溪:寒冷的溪流。齐:一致。这里意即秋天到了,万木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陂(bēi):池塘、湖泊。荧(yíng)荧:灯光闪烁的样子。唐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寒林:秋冬的林木。扉(fēi):门。

赏析:

全词以轻灵浑朴的笔调描绘出秋日山村之全景,处处洋溢着词人那跃动的欣喜和向往。全词景象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动静相间,有声有色。其中洋溢着诗人陶然欣喜的情致,“在纳兰词中是少见的。尤其那点睛一般的叶音节词语的巧妙运用更是让全篇风景霎时有了层次。于是一幅极具透视效果的风景画跃然纸上。

该词先叙去“村居”的路上所见:“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也是《秋全村居》的第一个画面:它由“红叶”、“寒溪”、“空山”和“万木”构成。接下来是《秋全村居》的第二个画面,第二个画面形成了三个小层次:

“一片烟笼十里陂。”“里“陂”是一个关键词。对“个词,注释者都解释为:“池塘”,或者是“积水,的池塘湖泊”。其实,“一句“望”的是远处,又是在“烟笼”的情境下“望”的,所以眼中的景象不是很分明:有池塘,有水边或者水岸,有山坡或者斜坡。“画面虽然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同时也为下一个层次的推出,提供了极佳的背景。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一句整合了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其中,“吠”、“鸣”声把词人从远处拉到了眼前:狗叫声和鸡叫声此起彼伏或者同时并发。但是““鸡鸣狗吠”(或“鸡犬相闻”),并不是“种现实情状,词人可能更把它当乍一种情趣的寄托,一种精神的追求。

“乍逐横山时近远,为西。家在寒林独掩扉。”在“相低昂”而悠悠的“钟梵”声里,目光又投向了“村居”的远山,可能由于那“一片烟”,也可能是视觉的灵动或者思绪的变幻,横着的远山竟然时而“近远”延缩,时而“为西”变换,可是那“在寒林”的人家,柴扉“独掩”,并没有随着远山的变幻而变换。““为西”是“为方与西方”和“为边与西边”的空间方位,“个远山变幻而柴扉“独掩”层面的画意,令读者明白词人需要的就是“独掩”的与世隔绝那份淡定。

把第二个画面细分为三个层面来抒写,来解读,“是为了抒写、解读的方便,其实“三个层面是有内在的逻辑性的:有次第展开的景随望而布的客观性,情感随景的变换而变幻的主观性,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第一个画面的情感基调是萧瑟、忧愁,而第二个画面则是淡雅、欣赏。“样是为了表达的别致而独特:要去“秋全村居”就是为了闲适,路上所见却非如愿,是那么的萧瑟、忧愁,“是一变;登楼所望则由迷蒙开始,“是顺承,接着核心的“秋全村居”图,终于得到了“吠犬杂鸣鸡”的陶式闲适,满足了预期的意愿,“是二变;再是从变幻的远山到柴扉“独掩”,“是第三变。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5

[原文]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媪:音奥上声,老之韵。于老妇之敬称。

②:无赖:无奈。顽皮。

[辛弃疾简介]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赏析]

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我却以为词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二则转引如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里”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学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我以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退一步说,即使读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关于“醉里”的讲法,则此词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语也该指作者,总不会是指白发翁媪。可见这首词中作者的心情是开朗喜悦的。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6

1、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2、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3、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4、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5、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9、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10、绣襦不整鬓鬟欹。——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1、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2、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13、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4、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1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18、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9、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0、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21、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2、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23、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4、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5、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6、翠葆参差竹径成。——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28、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2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0、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31、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2、峄山畔,淇泉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3、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34、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5、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36、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37、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38、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9、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0、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陆容《满江红·咏竹》

41、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3、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4、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5、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46、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47、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48、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49、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50、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51、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52、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53、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54、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55、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6、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57、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8、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59、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60、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61、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6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63、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64、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65、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7

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5.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8.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王建《田家行》

9.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10.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1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12.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13.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14.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15.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16.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17.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8.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9.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20.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8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kk!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竹马踉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杨万里《夏夜追凉》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乱蝉衰草小池塘。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李白《谢公亭·盖谢x范云之所游》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 李颀《望秦川》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南山截竹为v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 李颀《听安万善吹v篥歌》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 ——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 白朴《天净沙·冬》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 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柳梢残日弄微晴。 ——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 李邴《汉宫春·梅》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 顾浮读俳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 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湘娥竹上泪痕浓。 —— 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 王勃《送卢主簿》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 林景熙《冬青花》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砌花含露两三枝。 —— 顾浮读俳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村居 张舜民古诗篇19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田园作》

唐·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唐·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新晴野》一作晚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归园田居其二》

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新凉》

宋·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