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哺乳纲总结(精选3篇)

80

哺乳纲总结 第1篇

化石时期:220-0Ma

三叠纪晚期至今

地质时代

至亿年前

似哺乳动物开始常见。晚期时早期哺乳动物与恐龙几乎同期出现。

至亿年前

恐龙统治大地。哺乳动物为小型夜行性食虫动物,可能是卵生动物。

白垩纪

至6500万年前

恐龙依然占据地面优势。可能出现了有袋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

新生代

至180万年前

恐龙式微后哺乳动物快速演化。4000万年前出现大多数目。

至现代

冰河期让一批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出现现代人类。

最早的哺乳动物由爬行动物中的兽孔目演化而来。真正的哺乳动物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末期出现,进入新生代后哺乳动物取代恐龙占据生态位优势,演化出今天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种群。

根据目前人类掌握的化石证据,哺乳动物被认为最早出现在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的三叠纪,并于新生代开始繁盛,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至今。

有化石证据表明在三叠纪中期,一些兽孔目动物的头骨开始产生了许多新特征。爬行动物由多块骨头构成的猛犸象,因冰河期末期的气候变化而灭绝。下颌演变成单块牙骨,牙齿也从单一外形的牙齿演变为根据在口腔内的位置而具备多种形状。颊骨弓变得更为发达以支持咀嚼肌强化的需要。它们身体的骨骼变得轻盈灵活,四肢直立而不是如同爬行动物一般向体侧伸展。它们具备发育良好的皮xxx,因此可能是恒温动物。可以认为它们是正处在过渡到真正的哺乳动物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在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早期的哺乳动物与恐龙几乎在同一时期正式出现了。当时君临陆地的大小恐龙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态位,而早期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微不足道,主要靠昆虫等生息在丛林中的小型猎物维生。到了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可能因为气候变化而迅速灭绝,而哺乳动物则具备恒温特性,而且他们的小型躯体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帮助它们在低温和黑夜中存活了下来。

在古近纪之前所有的哺乳动物体型很小,尽是一类体长12厘米左右,与老鼠体型相仿的小型捕猎者。进入新生代后恐龙式微,于是哺乳动物得以占据更多的生态位,并迅速演化出具备丰富多样性的成千上万个不同物种来。在5000万年前就出现了早期的蝙蝠和鲸;等到了4000万年前,如今在哺乳纲下面的各个目就都基本出现了。

到了第四纪,哺乳动物已经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虽然冰河期让包括猛犸象在内的一批大型的哺乳动物遭到灭顶之灾,但大部分能存活至今的物种一直就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里是多样化程度最高的一类。他们的身体结构应生存环境的需求而高度特化。哺乳动物多样性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的体重(150吨)差不多是最小的凹脸蝠(2克)的7000万倍。他们的外形也是千奇百怪。例如长颈鹿进化出了2米多长的脖子和能从嘴里伸出45厘米的舌头;大象有一条像人手一样灵活的鼻子;海豚长得跟鱼一样;蝙蝠像鸟类一样为了在空中飞翔而有一双翅膀。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物种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作为一类恒温动物,他们能在较寒冷的环境里保持活动能力,而汗腺等器官可以帮助他们在炎热的环境里控制体温,故能适应各种不同温度和地形的生存环境。从热带草原上的羚羊到极地的北极熊再到高山上的鼠兔和沙漠中的骆驼,到处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虽然他们主要在陆地上生活,也有一些种类已经适应在陆地以外的环境中生活,如飞行的蝙蝠和在海洋里生存的海豹、海豚等。

荒漠最主要的特点是干旱,此外还会伴有剧烈的昼夜温差和沙尘暴等恶劣的天气,食物匮乏。适应了在荒漠骆驼环境生存的哺乳动物演化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生存技能来管理能量和水分、抵抗炎热的气候并进行经常性的迁徙。

能量和水分管理

荒漠哺乳动物有各具特色的获取、处理和散失水分的方式。食肉动物一般从猎物的血液和湿润的组织里获得水分,食草动物一般从进食的植物中获得水分,有时它们也会舔食在岩石和植物表面凝结的露水。除了直接以水的方式获得的部分外,它们可以有效利用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浪费,它们有高效的肾脏,排出的尿液高度浓缩,粪便也非常干燥。一些荒漠哺乳动物如骆驼在水草丰足的时候会大量进食,将能量和水分保存到位于后背的驼峰内;肥尾跳鼠则将多余的能量保存在尾巴的基部。小型的食用种子的哺乳动物还会将种子储藏到洞穴里,更格卢鼠可在洞穴里贮藏xxx的种子。

为了减少因出汗而散失过多的水分,许多荒漠哺乳动物在白天会找如小山丘和灌木丛的影子等阴凉处休息,小型哺乳动物如跳鼠则会躲藏到洞里,在比较凉爽的清晨和xxx会活跃取食。而在夜里由于不易发现捕食者,大型食草动物会在夜间进行移动,从一个取食地点移动到另一个,边走边咀嚼反刍的食物。大羚羊在夜里可以移动超过30千米的距离。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如耳廓狐演化出了大型的耳朵来散热。许多荒漠哺乳动物的体温可以比正常值提高一些来减少出汗。

在荒漠中生存的哺乳动物需要经常性迁徙来保证食物和水源的充足供应,它们无论大小都具有长途跋涉的能力。一些大型食草哺乳动物的嗅觉对水汽非常敏感,能大致得知降雨发生的方位而向其迁徙,而食肉动物则会尾随其后。沙漠跳鼠一个夜晚可以移动10千米。

草原是开阔的环境,偶尔也会有稀落的树林和灌木生长,一年中的气候基本是干燥的,但也有大规模的季节角马性暴雨。这些特点让草原哺乳动物演化出了聚集成群落、按季节进行有规律的迁徙的特点。为了躲避天敌,它们要么演化出高速运动的能力,要么挖掘洞道进行穴居。

大型的食草哺乳动物会聚集成大型群落减少成为单个目标的危险,一些个体在进食和休息时经常会有另外一些个体在警戒。有时不同物种之间也会混合聚集起来。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斑马、羚羊、瞪羚、长颈鹿等混合聚集成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群落,长颈鹿在开阔地带的视野和可视距离都很大,而斑马的嗅觉灵敏,羚羊的听觉敏感,它们共享优势资源,降低被捕食的危险。

热带草原的降水是局部、季节性的。大型食草哺乳动物会逐水而居。角马就以大规模的有规律迁徙而闻名。

草原的开阔地带缺少掩护,无论是埋伏突袭还是逃跑都不容易。食肉动物为了捕获食草动物、食草动物为了活命都演化出了快速运动的能力。非洲的猎豹奔跑时速可以超过100公里,而他们的猎物叉角羚的速度也毫不逊色,它们是哺乳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除了速度以外,一些其他的哺乳动物如野马演化出了持续快速奔跑的能力,让它们能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距离旅行。

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如草原犬鼠、鼹鼠等会在草原上挖洞来建造藏身之所。它们会在地下建造复杂而有高度组织的洞道系统。一些洞道会修筑有防水的土丘和带有排水设施。非洲的土豚打出的洞道甚至可以容纳一个人。除了躲避天敌,洞道还可以在草原野火袭来时提供庇护。

森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林地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隐蔽场所,保护他们不受地面上的捕食者的威胁。在其中生活的哺乳动物也演化出了适应该种环境的特性。大狐猴

一些森林哺乳动物如绒xxx猴、蛛猴几乎从不下到地面。而貂和虎猫等则是半树栖的。树栖的哺乳动物通过跳跃、飞跃等方式在树枝间移动。旧大陆的长臂猿使用钩状手抓握树枝,美洲的猴类用强有力的尾巴来缠卷树枝。蛛猴的尾巴可以支持全身的重量。松鼠有锋利的爪子来抓紧树皮,以它们的大尾巴来平衡身体。鼯鼠、袋貂等在四肢间长有皮膜,可以在树间滑翔。蝙蝠则具备完整飞行的能力。小鼠、野猪、貘、鹿等哺乳动物在林地的地面上穿行。松鼠等小型哺乳动物常利用树洞筑巢,野猪和鹿等会利用树丛、山坡等地形寻找合适的休息场所避免四面受敌。许多树栖的哺乳动物会直接在树枝上休息。

森林哺乳动物的皮xxx大多数是深浅不一的棕色混合而成的,如此融入到生存的环境的背景中去。幼年的鹿和野猪则长有带斑纹的皮xxx,易于与林地底部的颜色混合。树栖的猫科动物身上的斑点状纹理,在树上容易与树枝间的透光和斑驳的树影混杂。

极地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有的终年被冰雪覆盖,食物匮乏。在这种严酷的条件下,哺乳动物演化出了各牦牛种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寒冷环境中生存的哺乳动物都有多重的xxx发,外层的长xxx主要起保护身体、伪装和防水防雪的作用。牦牛的xxx发可长达1米。xxx发的基层则是一层厚厚的绒xxx,具有保暖效果。许多哺乳动物的脚掌上都长有一层浓密的xxx,如北极熊和狼等,除了保暖外还能够在冰雪的表面上防滑。北极熊和海豹全身上下都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包裹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它们身体突出的器官,如鼻子和耳朵,变得短小来减低这些部位降温过快而被冻伤的危险。北极狐等小型的哺乳动物演化出的粗短的身体减小相对其体型的体表面积,尽可能减少体温的散失。

在极地和高山环境因为降雪和融雪的关系,在不同的季节的环境颜色的变化很大。为了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有效实施伪装,许多极地哺乳动物如北极狐和北极兔每年会换两次xxx,xxx成棕色和深褐色的皮xxx,与岩石、泥土和灌木的色彩相近,冬季则换成雪白的厚xxx,融入白色的背景中。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为了提高身体的运氧能力,许多高山哺乳动物的血液中红细胞的密度更高。在山上生活的有蹄类哺乳动物四肢发达,如岩羊等物种演化出了外缘锋利坚硬,内部成柔软的垫状,能在湿滑陡峭的岩壁上能保持良好的抓地能力。它们生存在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上躲避捕食者。

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其身体设计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有很大差别。海豚

水的密度比空气要大,阻力也更大。为了在水中能快速行动,水生哺乳动物都演化出了光滑而流线型的身体。完全水生的海豚、鲸、儒艮、海牛等的后肢退化消失以尾部的鳍和躯干进行波状运动来推进,前肢演化成的鳍状肢来控制方向,海豚科的哺乳动物多有背鳍,这可以防止在行进过程中发生翻滚。半水生的哺乳动物如水獭、海豹等为了陆上生活的需要还保留有厚厚的xxx发,四肢也演化为桨状或鳍状肢。海狮主要用前肢推动身体,海豹则主要用后肢。水生哺乳动物的水中运动能力比起许多鱼类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水生哺乳动物都生活在极地或季节性迁徙到极地。为了在寒冷的海水中保持体温,它们演化出了更大的体型和减小体表的突出器官,如此可减小体表面积相对于全身体积的比例,籍此减少热量的散失。他们也拥有厚厚的皮下脂肪以御寒。部分要上岸生活的物种如海豹、海狮、水獭有非常厚的皮xxx,xxx发表面还覆盖着防水的油脂。它们在岸上通过晒太阳来减少身体产生热量的能量消耗。

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它们必须定时回到海面呼吸新鲜空气。动物肌肉内的肌红蛋白可以保存氧并缓释,而水生的哺乳动物的肌红蛋白的含量较高,一些种类的海豹的肌红蛋白含量可以达到陆生哺乳动物的十多倍。

现存哺乳动物分属三个亚纲:

·食肉目(现将鳍足目并入食肉目,成为其下属的鳍脚亚目)

·鲸偶蹄目(将鲸目并入偶蹄目,鲸类与此目的河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鳞甲目(原属贫齿目)

·披xxx目(原属贫齿目)

哺乳纲总结 第2篇

哺乳类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畜是肉食、皮革及役用的重要对象,野生哺乳类是优质裘皮、肉、脂以及药材等的重要来源,更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的积极因素。某些兽类(主要是啮齿类)对农、林、牧业构成威胁并能传播危险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例如鼠疫、出血热、土拉伦斯病等),危害人、畜生存及经济建设。

家畜是在人类定向控制下进行驯化育种、繁育和增产的,是农学中的畜牧学主要研究对象。而动物学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护发展以及持续利用野生动物,并设法有效地控制某些动物所带来的危害。就全局而论,当前大多数野生动物、特别是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动物所面临的形势是栖息地被破坏或消失,加以乱捕滥猎等因素所导致的资源枯竭、濒危以至绝灭。所以保护自然、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节以哺乳类为例对有关方面简介,其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动物类群。

一、野生动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

野生动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通过繁殖、衰老和病死保持着种群的动态平衡。科学管理和有计划地适量开发,取用种群中每年通过繁殖所增加的剩余部分,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并使资源相对保持稳定,是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

狩猎、驯养和自然保护是最大限度地、长期地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互为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也是指导我国开展狩猎事业的总方针,即“护、养、猎并举”的方针。不重视对资源的保护和繁殖驯养,就不可能长期、稳定地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例如,砍伐森林、环境污染以及过猎,都可导致动植物的组成、数量、甚至气候条件发生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追求利润,乱捕滥猎,曾导致大量珍贵动物灭绝。例如,大海牛、大盘马、鼠形袋鼠、褐色斑马等约100余种哺乳类,都是近几百年间灭绝的。欧洲野牛和美洲野牛也是濒于灭绝的珍兽,只是由于有关各国划定禁猎区严加保护,才幸免于难。

在猎场确定之后,必须制定合理的猎期和猎量。猎期就是从生物学和经济价值两方面考虑的适宜狩猎时期。猎期存在着周期性,这是因为动物的生命活动存在着周期变化。例如,在繁殖期和换xxx期应禁猎。繁殖期狩猎会对种群数量造成严重危害;换xxx期xxx皮及肉、脂的经济利用价值大为降低。兽类xxx皮以冬季xxx绒质量最佳,对各种重要xxx皮兽在有关猎场内的换xxx规律(换xxx)的研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获得高质量xxx皮。例如,根据对xxx换xxx的研究,把我国长江流域的xxx开猎期从立冬推迟到小雪,使收购的等内皮从65%上升到90%。

猎量的确定是在保持种群正常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猎区内的产量。同时也应根据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来加以统筹。这就必须从事对有关种类的数量动态的研究。

对于狩猎方法和技术也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捕获率问题,也是合理利用动物资源的重要内容。对皮张造成损坏的工具以及严重威胁种群数量的方法(例如,毒杀,不分老幼的聚歼),影响人、畜安全的猎具等均应加以淘汰或改革。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1.栖息地的保护 是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中最根本的措施。栖息地与野生动物之间是“皮”与“xxx”的关系,“皮之不存,xxx将焉附”?大规模地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等,都有可能剧烈改变甚或消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样,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机会。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积极因素,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与其它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彼此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仅对单一的或有限的物种进行保护是不可能的,必须着手对其所栖息的自然综合体进行总体规划、管理和保护,也就是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才能奏效。生物物种多样性愈丰富,生态系统愈趋于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确保了对尚未开拓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自然综合体不被破坏,使其成为物种基因库保存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并使已遭到局部破坏的能在严格保护下加以恢复。至1994年,我国已建成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7%左右,并正式颁布了《自然保护区法》,这是十分重大的成就。然而,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压力,使得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面临许多问题:消极的、封闭式的保护不是出路。198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拟定了自然保护区的等级系统,将之划分为科学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纪念物、经营性保护区、景观保护区、资源保护区、自然生物保护区、多种经营区等。前3种类型置于严格保护之下,作为科研、教育基地,后5种类型可供不同程度的开发、多种经营和持续利用。将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纳入当地农村综合性发展项目,从而既能为当地群众生活带来收益,也为自然保护区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受胁物种的保护保护生存受到威胁的野生动物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1988年我国颁布了《_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条例》,随后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规定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97种、Ⅱ级保护野生动物225种,从而把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是极其重要的成就。

受胁物种的确定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对种群数量及分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要对种群的生存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受胁的严重程度排队,制订合宜的保护对策。近年有人建议将受胁物种划分为极危(critical)、濒危(endangered)和易危(vulnerable)3个等级。

野生动物的异地保护(off-site conservation)是将一些自然栖息地已被严重破坏或自然种群数量已十分稀少的物种,通过人工饲养复壮并建成饲养种群,以保护和保存其基因库并为适当时机重返自然作准备。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曾获得过显著成就,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对原产我国并已在野外绝灭的麋鹿物种保存的贡献。当然,就自然界内野生动物的保护而论,对这一途径的贡献要有客观的估价。野生动物在长期饲养繁殖过程中,在形态、生理、行为以及遗传特性上均会发生变异,最终难以重返自然。而且要建成一个稳定的人工种群,需要有数以百计的、具有足够的遗传多样性的群体,难度太大。至于近年开展的以细胞遗传工程保存濒危物种基因库并希望发展出自之培育出“新”物种的技术,在理论及方法上有可能会对科学及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的角度看,其实际价值尚需商榷。一个物种得以生存至今,是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淘汰和适应的洗礼,从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成分。从试管中培育出的“新种”,大自然能接受吗?归根结底,如何保护好现存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是最根本和最现实的任务。

目前许多国际组织探索进行的再引入(reintroduction)工作,试图将已建立的人工种群重新释放到原已绝灭的地区或是具有类似栖息条件的新地区,从而使濒危物种得以保存和发展。这种方法曾拯救了欧洲野牛、阿拉伯大羚羊等濒危物种,目前在其它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等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程度不同的进展。然而除了人工种群的建立所面临的前述困难及不足之外,还存在着将家禽、家畜病原体带入野生动物种群、引起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如何评价其前景以及怎样克服难题,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害兽及与其斗争的原则

哺乳类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鼠类,这与它们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密度极高有关。评定动物的益害,不能离开它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数量稀有的种类一般说来,它所能带来的益处或害处都是有限的。鼠类除了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以外,还是多种疾病的病原体与媒介节肢动物的宿主和携带者,其中与人有关的细菌病就有14种之多①。鼠类啮咬硬物的习性还能破坏工业设施(例如,美国纽约1938年就曾因鼠患而造成全市断电);穿挖洞穴的习性可破坏堤坝,引起水灾,所以鼠类是我国除四害的对象之一。

此外尚有某些兽类,在局部地区或时期内密度过高时,也能造成危害。例如,农作区(特别是山区)的野猪和熊,平原地区的野兔等,都可造成农作物减产。牧区的狼为草原害兽,现已是濒危物种。这些动物又都是狩猎动物,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化害xxx,从其所提供的产品价值而言,得大于失。

哺乳纲总结 第3篇

现存哺乳类约有4000种,分布几遍全球。根据其躯体结构和功能,可分为3个亚纲: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

现存哺乳类中的最原始类群。具有一系列接近于爬行类和不同于高等哺乳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卵生,产具壳的多黄卵,雌兽具孵卵行为。乳腺仍为一种特化的汗腺,不具乳头。肩带结构似爬行类(具有乌喙骨、前乌喙骨及间锁骨)。有泄殖腔,因而本类群又称单孔类。雄兽尚不具高等哺乳类那样的交配器官(阴茎)。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成体无齿,代以角质鞘。

除哺乳外,原兽亚纲体外被xxx,能维持体温基本恒定(波动在26℃~35℃之间)。原兽亚纲的一系列原始结构,使其缺乏完善地调节体温的能力:当环境温度降低到0℃时,体温波动在20℃~30℃之间;当环境温度升至30℃~35℃时,则失去热调节机制而导致热死亡。这是其活动能力不强、分布区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兽类动物一般在寒冷季节冬眠,热天蛰伏不出。现存种类仅产于澳洲及其附近的某些岛屿上。

原兽亚纲的典型代表为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及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图20-40)。前者嘴形宽扁似鸭,无唇而具角质鞘,xxx,指(趾)间具蹼,无耳壳。这些均是对游泳生活的适应。栖居于河川沿岸,穿洞为穴,以软体动物、甲壳类、蠕虫及昆虫为食。每年10~11月繁殖,每产1~3卵(卵径16mm×14mm),经14天孵出。孵出的幼仔舐食母兽腹部乳腺分泌的乳汁,4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针鼹体型略似刺猬,全身被有夹杂着棘刺的xxx。前肢适于掘土,吻部细尖,具有长舌,嗜食蚊类等昆虫。穴居于陆上,夜间活动。每产一卵,母兽在繁殖期间腹部皮肤皱成育儿袋,用嘴将卵移入袋内,约10天孵出。幼兽再继续舐食乳汁发育。

原兽亚纲代表着最低等的哺乳类,对于研究哺乳类的起源有重要科学价值。它们在结构上所反映的界于爬行类与哺乳类之间的特征,在哲学的认识论上也有着重要意义。_就曾以鸭嘴兽为例,批判那种把归纳和演绎对立起来的认识论.

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

比较低等的哺乳动物类群,主要特征为:胎生,但尚不具真正的胎盘,胚胎借卵黄囊(而不是尿囊)与母体的子宫壁接触,因而幼仔发育不良(妊娠期约10~40天),需继续在雌兽腹部的育儿袋中长期发育。因而本类群又称有袋类。泄殖腔已趋于退化,但尚留有残余。肩带表现有高等哺乳类的特征(前乌喙骨与乌喙骨均退化,肩胛骨增大)。具有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异型齿,但门牙数目较多(常为5/3,3/2),属低等哺乳类性状。

后兽亚纲的体温更接近于高等哺乳类(33℃~35℃),而且能在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维持体温恒定。主要分布于澳洲及南美洲草原地带。典型代表有灰袋鼠(Macropusgiganteus),栖于澳洲草原,适应于跳跃生活方式,后肢强大,趾有并合现象,一步可跳5m。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持器官和跳跃中的平衡器(图20-41)。集小群活动,植物食性为主。育儿袋发达,幼仔早产、尚未充分发育,不能吸吮乳汁。具有一系列的特异机制以保证幼仔在育儿袋内发育:母兽乳房具有特殊肌肉,能将乳汁喷出;幼仔唇部紧裹乳头,喉上升直伸入鼻腔,因而乳汁得以畅流进入食道。

澳洲大陆由于很早即与地球的主要大陆隔离,高等哺乳类(有胎盘类)未能侵入。有袋类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了类似有胎盘类的各种生态类群。例如,以肉食为生的袋狼、袋鼬;草食类的袋鼠(生活方式似有胎盘类的鹿、羊和羚羊)以及类似于啮齿类(旱獭、松鼠、兔)生活方式的袋熊、袋貂和袋兔。xxx研究动物的适应辐射和进化趋同的重要对象。

三、真兽亚纲(Eutheria)

真兽亚纲又称有胎盘类,是高等哺乳动物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存哺乳类中的绝大多数种类(95%)属此。本亚纲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真正的胎盘(借尿囊与母体的子宫壁接触),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不具泄殖腔。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所构成。乳腺充分发育,具乳头。大脑皮层发达,有胼胝体。异型齿,但齿数趋向于减少,门牙数目少于5枚。有良好的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

真兽亚纲的现存种类有18个目,其中14个目在我国有分布。我国种类约500种,现就重要代表简述如下:

(一)食虫目(Insetivora)本目为比较原始的有胎盘类。个体一般较小,吻部细尖,适于食虫。四肢多短小,指(趾)端具爪,适于掘土。牙齿结构比较原始。体被绒xxx或硬刺。主要以昆虫及蠕虫为食,大多数为夜行性。

常见代表种类有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体背被有棕、白

栖息于山林或平原的草丛中,夜间活动,以虫类为主食(北京地区以蝇类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兼食小型动物及瓜果等。具有冬眠习性。鼩鼱(Sorex araneus)为外貌略似小鼠的食虫目代表,体被灰褐色细绒xxx,

专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有一定益处。缺齿鼹(Mogera robusta)为我国常见的一种鼹鼠,为食虫目的另一代表类型。适应于在地下穿穴生活,体粗短,密被不具xxx向的绒xxx,有利于在地道内进退。眼小、耳壳退化,锁骨发达、前肢短粗,掌心向外侧翻转,具粗大的长爪,为掘土的利器。

区内由于穿穴破坏作物根系,有一定害处。鼹鼠xxx皮细软而富有光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图20-42)。

(二)树鼩目(Scandentia)小型树栖食虫的哺乳动物。在结构上(例如臼齿)似食虫目但又有似灵长目的特征,例如嗅叶较小、脑颅宽大、有完整的骨质眼眶环等。仅有1科16种,均分布于东南亚热带森林内,外形略似松鼠。代表动物树鼩(Tupaia glis)分布我国云南、广西及海南岛(图20-43)。由于树鼩形态和生理的某些方面似低等灵长目动物,体小、易于饲养及作为实验动物,已成为受重视的研究对象。

(三)翼手目(Chiroptera)飞翔的哺乳动物。前肢特化,具特别延长的指骨。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翼膜,借以飞翔。前肢仅第一或第一及第二指端具爪。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栖息。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均与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齿尖锐,适于食虫(少数种类以果实为主食)。夜行性。

本目常见代表为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体小如鼠,体xxx

出飞捕昆虫。所食昆虫以双翅目种类为多,是一种益兽(图20-44)。蝙蝠类多有集大群栖息的习性,xxx越冬时为著,栖地所聚集的粪便为上等肥料。中药“夜明砂”即为经过加工的蝙蝠粪。

蝙蝠适应于飞捕昆虫,能于飞行中发出高频声波,并借耳及颜面部的特殊感官收集从物体折回的声波(回声定位)。冬季有些种类具冬眠习性。不少种类尚在春秋进行远距离迁徙(可达数百km)。因而它是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

(四)灵长目(Primates)树栖生活类群。除少数种类外,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相对,适于树栖攀缘及握物。锁骨发达,手掌(及跖部)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指(趾)端部除少数种类具爪外,多具指甲。大脑半球高度发达。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雌兽有月经。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群栖。杂食性。本目代表性种类有:

1.懒猴科(Lorisidae)体小,四肢细长,尾甚短。第二趾端尚具coucang)为本科代表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图20-45)。懒猴树栖性强,很少下地,昼伏夜出,行动迟缓。

2.卷尾猴科(Cebidae)鼻间隔宽阔,左右鼻孔距离甚远且向两侧开口,与其他猿猴不同,因而归入阔鼻类(Platyrrhines)(大多数猿猴属狭鼻类Catarrhines)。阔鼻类仅分布于西半球南部,又称新大陆猴。狭鼻类分布于东半球,又称旧大陆猴。白喉卷尾猴(Cebus capachinus)产南美,尾长具缠绕性,有“手”的功能。拇指(趾)不

3.猴科(Cercopithecidae)鼻间隔狭窄,鼻孔向下开口。拇指(趾)能与它指(趾)相对。尾不具缠绕性。多具颊囊和臀胼胝。脸部有裸区。

科的代表种类为猕猴(Macaca mulatta)(图20—45),我国华南及西南盛产。为重要实验动物及观赏动物。集大群生活,在农作区有时造成危害。金丝猴(Pyzath-rix roxellanae)为我国特产珍贵动物,分布于川南、陕南、甘南以及湖北省神农架的高山上。体被金黄色长xxx(可达23cm),眼圈白色,尾长,无颊囊。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

4.长臂猿科(Hylobatidae)具有狭鼻类的共同特征。臂特长,站

我国广东海南岛及云南南部的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图20-45)可做本科代表。

5.猩猩科(Pongidae)与长臂猿科类似,但体型较大,不具臀胼胝,

troglodytes)、猩猩(Pongo Pygmaeus)和大猩猩(Gorilla gorilla)均为本科代表。除猩猩产于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外,其余2种均在非洲热带雨林内分布。这些种类大脑发达,行为复杂,在分类地位上接近人类。

6.人科(Hominidae)直立步行,臂不过膝,体xxx退化,手足分工。大脑极为发达。有语言。劳动和语言使人类与猿类有本质的不同。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_《自然辩证法》第154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五)贫齿目(Edentata)为牙齿趋于退化的一支食虫哺乳动物。不具门牙和犬牙;若臼齿存在时亦缺釉质,且均为单根齿。大脑几无沟、回。后足5趾、前足仅有2~3个趾发达,具有利爪以掘穴。分布于中、南美的森林中。著名的代表动物有大食蚁兽(Myrmecophaga tridactyla)、三趾树懒(Bradypus tridactylus)和懒犰狳(Tolypeutes matacus)(图20-46)。

(六)鳞甲目(Pholidota)体外覆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xxx。不具齿。吻尖、舌发达,前爪极长,适应于挖掘蚁穴、舐食蚁类等昆虫。本目种类稀少,我国南方所产的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可做代表。穿山甲的鳞片为中药原料(图20-47)。

(七)兔形目(Lagomorpha)中小型草食性动物,与啮齿目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上颌具有2对前后着生的门牙,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门牙的后方,又称重齿类(Dupilicidentata)。门牙前后缘均具珐琅质。无犬牙,在门牙与前臼齿间呈现空隙,便于食草时泥土等杂物溢出。上唇具有唇裂,也是对食草习性的适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草原及森林草原地带。

本目常见代表有达xxx鼠兔(Ochotona daurica)及草兔(Lepus capensis)。前者体较小,耳短圆,四肢短,尾不明显,在草原营群居生活,秋季有贮草习性。后者体较大,耳长,后肢长而善跳跃,尾虽短但明显可见(图20-48)。欧洲地中海周围地区的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是所有家兔品种的原祖。

(八)啮齿目(Rodentia)本目为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种数的1/3),适应于在多种生态环境中生活,遍布全球。主要特征为: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仅前面被有釉质,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门牙与前臼齿间具有空隙。嚼肌特别发达,适于啮咬坚硬物质(如种子硬壳)。臼齿常为3/3。我国常见种类有:

1.松鼠科(Sciuiridae)适应于树栖、半树栖及地栖等多种生活方式。头骨具眶后突,颧骨发达,构成颧弓的主要骨骼。代表性种类有松鼠(灰鼠)(Sciurus vulgaris),为典型树栖种类,体xxx灰褐,具膨 为我国重要xxx皮兽。产于东北的亚寒带针叶林中。达xxxxxx(Spermophilus dauricus)遍布于我国东北及西北的草原荒漠地区,为地栖性种类。体棕黄色,尾不具丛xxx。为害农作物、草场、幼林和破坏堤坝,为危害严重的害兽,并为鼠疫病的自然宿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解放以后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在控制xxx密度和防除鼠疫方面已获得重大成就。草原旱獭(Marmata bobak)体形似小狗,xxx褐黄色,群栖于荒漠草原地区,也破坏草原和传播鼠疫、是一种草原害兽。xxx和旱獭数量较多,xxx皮和肉、油(旱獭)有经济价值;在严格检疫措施下,可以利用,化害xxx(图20-49)。分布于华南的大鼯鼠(Retaurista petaurista)和华北的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是会滑翔的哺乳动物,自颈侧、体侧有皮膜与四肢相连,可在树间滑翔30m~50m(大鼯鼠可达450m)。复齿鼯鼠的粪可入药,为著名中药“五灵脂”的原料,近年在华北广大农村已饲养供药用。

2.河狸科(Castoridae)为半水栖的大型啮齿动物,体重可达30kg,全世界仅2种,限在北半球北部水域分布。以树枝、树皮及水生植物的根茎为主食,能以树干筑堤坝以维持洞口水位。我国新疆分布的河狸(Ca stor fiber)可作代表,为珍贵xxx皮兽。

3.仓鼠科(Cricatidae)鼠形啮齿类,适应于多种生活方式,在体型上有变异。不具前臼齿。颧骨不发达,构成颧弓偏后方的极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