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范文网

曹植的名诗句(必备5篇)

122

曹植的名诗句篇1

第一部分:

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2、自顾非金石,咄咄令心悲。

3、孤魂翔故城,灵枢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

4、人生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5、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6、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

7、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8、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9、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当。

10、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人如浮萍

第二部分: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3、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4、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木需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5、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难。

6、立功立事,尽力为国。曹植名言

7、皇佐扬天惠,四海交无兵。

8、隐然长寝,其乐无逾。

9、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

10、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11、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12、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13、傥终顾盼恩,水副我中情。

14、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15、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16、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17、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18、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19、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20、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21、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22、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23、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24、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25、愿为西南凤,长逝人君怀。

26、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7、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2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9、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30、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31、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拓展

论曹植的诗歌

曹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后世文学发展具有重大贡献。曹植天资聪颖,文滔武略,“年十岁余,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曹植前期的诗歌多叙写宴游、留连光景、感激恩荣、歌功颂德之作。重在描写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重视门第风气,宣扬家族文学。此外,还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他的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一、曹植诗歌中的“雅”与“俗”

曹植诗歌精神中的“雅”元素,体现在对儒道名法思想,五言诗及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曹植诗歌精神的“俗”元素,多体现在对古诗十九首和无名氏古诗的继承和发展,以民间生活,男女情事为主要内容,反映民情风俗。

二、曹植诗歌中的“文”与“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壅也》)

质是以仁义忠恕等为旨归的人的德性,而文则是指言辞文学。它们分别属于道家和儒家学派范畴。曹植的诗歌,“文”甚于“质”,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常常渗透着儒家的伦理意识。曹植晚年由于生活的孤独和现实生活的压迫,使得他后期的诗歌恢复了汉诗“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质朴自然的原则。

三、曹植诗歌中的“豁达”与“闺怨”

曹植诗歌创作可以划分为邺下时期与黄初,太和时期两个阶段。

他前期的诗歌文采斐然,辞藻华丽,气度豁达,吸收了各家之精华,在于言志抒情。后期由于受到政治的打击,遭受囚禁没有自由,郁郁不得志,因而他的诗歌变的沉郁苍凉,多抒发郁愤哀怨之情。

曹植诗歌的精神三元素,对于整个建安文学时期有着极大地影响。他的后期的诗歌,无论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魏晋文学的巅峰。

曹植是哪个朝代人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那么,曹植是哪个朝代的?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诗中如“鸱号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沈著从容,丰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异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七哀》一首情调尤肖《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徒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波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徒倚旁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当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浓厚的悲剧气氛。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采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时期的文学能形成一种传统而被接受下来是不多的。锺嵘在反对晋以后的形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在进行诗歌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曹植的名诗句篇2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后人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才华横溢,诗文写得非常好。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著作《诗品》中写道:“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意思是:陈思王曹植的诗文就像人类之中的周公与孔子;也像有鳞片有羽毛的动物之中的龙和凤凰……另一位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也很佩服他,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一石是十斗)成语“八斗之才”,即来源于此。

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操的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忌恨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把他处死。曹植听了,刚走几步,就吟出六句诗来;即我们要讲的这首诗。因为曹丕要曹植七步之内作成,所以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

现在,我们来解释部分词语:

1.持:用来或拿来。

2.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3.漉菽以为汁: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漉(lù),过滤;菽,豆类植物。

4.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5.相煎:相,不是互相,而是指“煎”这个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就诗的字面意思而言,相煎,就是“煎豆”,即“萁”在煎熬它同根生的“豆”;其实是指被曹丕迫害胞弟曹植。

最后,欣赏这首诗。

一、巧用比喻,弹奏弦外之音。

曹植的这首诗是被曹丕逼着写的,而且是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否则处死。在这种情境下,一个胆小的人就算平时会写诗,恐怕也吓得没词儿了。可曹植则不然,他不是急着随便想出几句来保命,而是从容不迫地用巧妙的比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你看,前四句不仅叙述了燃萁煮豆这一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而且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萁”在釜下凶狠地燃烧而煎熬釜中“豆”的过程。

如果说,曹植吟出前四句后,曹丕也许尚不知他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当曹植吟毕后两句,曹丕可能就会脸红出汗了!天啊,“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当曹丕听到这两句时,他会想什么呢?曹丕会不会想:这是说谁呀?“萁”与“豆”是“同根生”,难道我曹丕与曹植不也是同父同母所生吗?而我现在如此对待弟弟,不就如同“萁”在煎熬“豆”吗?在釜中“泣”的'哪里是“豆”,那分明是我的弟弟在啜泣啊!他终于听懂了诗中的弦外之音。于是,曹丕感动了,羞愧了。

这就是曹植的手足情怀,这就是子建的“八斗”之才!

二、用词精炼、形象、生动。

说精炼,是指往往只用一两个字,就能表达好多意思。如,“汁”与“羹”这两个字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粗看起来,只是用来告诉读者燃萁煮豆要做什么,但仔细琢磨,原来,这样做的最后目的是要把豆子粉碎,使之先成为“汁”,然后成为供人吃的“羹”呀!于是,这个燃烧着的“萁”之无情和残酷也就不言自明了。

说形象,是指善于用一两个字绘声绘色。如,“燃”与“煎”不仅可以使读者看到红红的火苗,而且可以使读者听到呼呼燃烧着的炉火与咕嘟咕嘟煮豆子的声音。于是,“萁”之贪婪而迫不及待的样子,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说生动,是指善于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如,“泣”这个字写得太恰当、太生动了,真的是前无古人。如果仅仅说是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拟人”一下,那“豆在釜中泣”写成“豆在釜中悲”“豆在釜中吟”“豆在釜中啼”“豆在釜中哭”“豆在釜中号”等等,不也行吗?仔细想想,诗中写“豆”在釜中被煎熬的声音,用“吟”“啼”“哭”“号”,虽然都是拟人,但,哪一个也不行;只有“泣”字,才能最准确、最恰当、最生动地形容“豆”在釜中的那种忽大忽小、忽断忽续的声音,而这种声音与人在伤心时的啜泣声极其相似。更何况,“泣”与“汁”“急”同韵,更增加了全诗的和谐美。

三、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当然是写曹植对曹丕的控诉与他悲愤的心情,也可以说是对曹丕的规劝。但,后世的读者看到这首诗所想到所悟出的,那可就由不得作者了。

比如,好多人由此受到教育,想到这首诗告诉我们兄弟之间骨肉相残是人生的悲剧,想到凡是有违天理、有违人伦常情的事都是可耻的。曹植以其恰当而生动的比喻以及深刻的寓意,启迪着古今社会无数的读者,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欣赏。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读这首《七步诗》,谨向作者致敬!

文章结尾时还要补充一点内容,就是要告诉读者,这首诗还有一种版本是这样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名诗句篇3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拓展: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有不少人是从《七步诗》开始知道了曹植这个名字。没错,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是三曹之一的曹植,所以用这首诗来做开头。不过,此诗到底是否曹植所作目前尚且存疑,史书上对《七步诗》没有任何的记载,对于民间故事里曹丕欲杀曹植命他七步成诗,史学家觉得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在曹家兄弟之中曹植以才思敏捷著称,曹丕如果想要杀他,绝对不会拿他的强项去赌他的生死。不过说历史要讲究证据,没有证据的事情我们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唯一能做的就是存疑。

曹植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被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历。

相关知识扩展: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七步诗》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余秋雨认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

曹植的名诗句篇4

“四句”本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脍炙人口的那首曹植的《七步诗》,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中:

卞氏洒泪而入,丕出偏殿,召曹植入见。华歆问曰:“适来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乎?”丕曰:“然。”歆曰:“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丕曰:“母命不可违。”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须臾,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植曰:“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曰:“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及群臣皆惊。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

“六句”本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七步诗现存最早的记载,见於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两诗在所要表达的主题上没有区别,而前者是四句,易于记忆和传诵,减掉的两句对全诗寓意的表现也基本不构成影响,这可能是它盛传的主要原因。

《七步诗》流传的两个版本,后来经过学者的校勘,认为四句版本是漏掉了两句,应以六句为可信。因为曹植的文集是根据保存下来的类书结集而成的,难免由于传抄、记忆等人为因素产生差异。一是从诗体来看,“六句”本是“古风”;“四句”本类似“五绝”,故从成诗年代来看,应以“六句”本为正。二是《三国演义》是章回小说,史实性自然要打折扣;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再追究下去,按《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所述,真正的《七步诗》应是《斗牛》,而题目为《兄弟》的“煮豆”诗则是立就。

《七步诗》的真伪与版本异同字

历代对《七步诗》的真伪也一直在争论。由於此事件不见於正史《三国志》,此诗亦不见於《曹植集》,有人就认为此事为后人虚构,但正史无载的事不能断言为虚构。亦有人认为确有其事,但现存的《七步诗》为后人伪托。

另外,由于版本异同等因素,诗中个别字也多有异同。如 “六句”本中:漉菽(豉)以为汁,窃以为应为“豉”,因为从诗意来看,就是“将发酵的豆子(豉)漉出汁来”;“本是同根生”,《世说新语》为“本自同根生”,显然,“自”较“是”要自然、贴切,且符合诗人当时的心态。

其实,古诗在千百年来的传抄、校勘、结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谬误,掺杂了某些个人的喜好、理解,或由于种种原因,对原诗进行了删节,此例不类凡举。如全本的“离离原上草”,还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两句。“四句”本的《七步诗》也就不足为怪了。

去年,教育部要求在诗歌的出版编译过程中原著原文不要删节。依据现当代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四句的《七步诗》属于节选,不应采用。

后续的话题

1、曹植的随机应变能力。既然是“漫谈”,那就再扯扯《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的描述。其实书中描述的不仅仅是曹植的文才,更是他睿智灵动的随机应变。曹植奉丕之命作的“七步诗”《斗牛》,满是牢骚、怨恨之情,“一牛斗败了,不是我斗不过你,而是你有权在握……”。丕当然不悦,遂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尔反尔,命其以《兄弟》为名应声立占一首。曹植当然知道丕怒在何处,在接下来的《兄弟》中,凄凉、委婉地诉以手足之情,使“帝深有惭色”,方得逃杀身之祸。

2、中国两大文豪的拟《七步诗》。鲁迅《华盖集·咬文嚼字(三)》(1925年)里说:“据考据家说,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替豆萁伸冤》诗文如下:“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鲁迅先生的这首拟作诗讽刺犀利,入木三分,以豆喻北京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及其党羽,以萁喻当时遭难受迫害的进步学生,正可谓是反其意而用之。

郭沫若先生也曾根据《世说新语·文学》里所收的那首六句诗,作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他进一步解释说:“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如果站在萁的一方面说,不正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吗?”

鲁迅先生的“活剥”,剥出了某些人的丑态;郭沫若先生的反作,却作出了调和,一作席上珍,一作田中肥,皆大欢喜。

3、比曹植更牛的诗人。唐代开元年间的史青上书给唐玄宗,自称曹植七步诗尚为迟涩,他五步之内即可成诗。唐玄宗当即下旨相召,以《除夕》为题,史青未出五步,即吟诗云:

今岁今宵尽,

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

气色高中改,

容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

已入后园梅。

唐玄宗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宋朝宰相寇准,天资聪颖,写诗词有奇才。他在七岁时在众宾客酒筵前,众客以《华山》为题,命他赋诗助酒兴,小寇准刚迈出三步,脱口吟出五言绝句:

只有天在下,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语道出西岳华山雄伟险峭,众人拍手叫绝。

曹植的名诗句篇5

版本一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三

七步诗(摘自人教版六下)

[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品释义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豉(菽):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译文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羹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文学鉴赏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明显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后人引用

鲁迅1920年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段祺瑞政府推广复古教育,迫害进步学生。鲁迅为表达对此的`不平,依《七步诗》原韵,写了《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郭沫若对“抑丕扬植”的看法不甚赞同,他认为曹丕在文艺批评和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开山地位,为三国时期重要的诗人,他还举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所说:“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他认为这是较公允的评价。郭沫若指出:“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萁的煎迫未免为火烧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的精神的表现吗?”

因此,1941年郭沫若仿《七步诗》写下了一首“翻案剥皮诗”——《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但此诗照原诗,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大大不如。原诗皆押仄(入声)韵,郭沫若这首一如他写的其他的古“诗词”, 不顾格律,以“新体诗”为幌,实为四不像,立意上完全曲解愿意,已经完全换了角度,原诗表现的是兄弟相残,郭沫若这首却扯到了什么“牺牲”、“奉献”。

创作背景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因此受到曹丕嫉妒。曹操大儿子,他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魏王,后篡位当了皇帝。因为曹丕担心留曹植和曹熊(第四子)会有后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时没来看望为由,追问逼迫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就作了这首七步诗。

三国时期,魏国武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次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但有记载,曹丕提出此要求后,曹植的诗应声而完。